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每日一贴:惟觉谈禅 -- 如何知而立行?
相关主题
老和尚和小和尚有情, 无情?
被放不下的人传染了!!!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上)
觀照的奇跡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到底什么关系?
[合集] 觀照的奇跡睡梦中梦见美女
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師勿见他人过(妙祥法师)
Sujiva 禪師指導觀禪。禪九 5/11 ~ 19/2017修佛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长爪梵志公案请教一下
禅宗精彩公案(2) - 梵志献花蛋和鸡,小乘和大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放下话题: 梵志话题: 禪師话题: 白居易话题: 什麼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o
发帖数: 956
1
自在步紅塵 第五十八集
[ 89.06.09華視播出 ]
世間人都是因為心有疑慮、放不下,
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我們若能看破、放下,
必能有勇氣、有決心地實際去執行。
【 惟覺談禪 】:如何知而立行?
問題一
如何克服知道卻做不到的毛病?
老和尚開示:
佛法中,有所謂「信、願、行」三資糧,無論信、願或行,都必須先有決心。佛法
上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終目標,必須有決心去求;度化
眾生是行菩薩道的必經過程,雖然眾生根機不同,教化不易,必須要有決心和耐心。不
僅修行學佛如此,做任何一件事情,也都會有困難,如果我們因為害怕困難而畏縮不前
,就落入一般人所謂「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弊病,那麼,任何事都做不好。
唐朝有一位白居易,人稱白侍郎,任錢塘太守時,有一次經過秦望嶺下的綠水橋,
看到橋旁有很多人圍著一位禪師請法,白居易覺得很奇怪,在這深山野外,怎麼會有這
麼多人聽聞佛法?心想,這位和尚可能很有修持。於是,白居易騎著馬往人群當中走去
,問道:「禪師,你坐在這個地方,相當危險!」這位禪師就是鳥窠禪師,鳥窠禪師一
看,知道白居易是個自大、傲慢的達官顯貴,於是說:「太守,你的位子,才是危險啊
!」白居易一聽,覺得很奇怪:「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呢?」禪師回答:「薪火
相交,識性不停,身心都不得安穩,那裡不危險?」白侍郎接著又問:「請問禪師,什
麼是佛法最主要的含意?」這時鳥窠禪師針對白侍郎開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白侍郎對佛法也有一些研究,馬上說:「這個法,我老早就知道,不但我知道,連三歲
小孩都知道。」鳥窠禪師知道白侍郎輕慢佛法,立刻又開示了兩句話:「三歲小孩雖道
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聽了,心生慚愧,覺得禪師說法深入淺出,非常有理。
於是對禪師說:「我現在已經有所了悟,想跟師父修行學佛,將來一定會來親近師父。
」然後就離開了。
鳥窠禪師知道白居易很有善根,但等了將近一年,白居易卻一直沒有回來聽法?於
是,鳥窠禪師來到白居易的公館,剛好白居易在外應酬,鳥窠禪師便提筆寫了一首詩:
「筆刀為官四十年,是是非非有萬千;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寫完就走
了。
不久,白侍郎回來,看到壁上的詩,忽然有所感悟,覺得自己這幾十年來一直想修
行,卻因為看不破人情事故,放不下是是非非,於是恩恩怨怨沒完沒了。看了這首詩後
,他馬上下定決心,發了大願,辭官跟著鳥窠禪師修行。
世間人都是因為心有疑慮、放不下,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我們若能看破、放下
,必能有勇氣、有決心地實際去執行。
問題二
如何才能放得下?
老和尚開示:
修行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放下」,放下之後,還要能「提起」,提得起、放得
下,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才能得大自在。一般世間人都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看不破
。因為不清楚每一件事情的真實相貌,被假相所蒙蔽,所以看不破;因為看不破,所以
放不下。我們做任何事一定要學習放下,即說即了,即做即了,作人也是一樣,人在那
裡,心就在那裡。說話說完了就放下,做事做完了也放下,這樣子身心就容易安定下來。
以前,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有一位五通梵志,所謂五通,就是修行得定而有五
種神通,「梵」就是清淨的意思,修行清淨的人稱為梵志。這位梵志很會說法,說法的
時候總有很多人來聽,天上的人也來聽,還有天女散花,甚至還感動閻羅王來聽法。閻
羅王聽了法非常感動,但知道梵志的壽命已沒有多長的時間,死了以後,不是升天也不
是成道,而是要到地獄受審。閻王不解,這麼能說會道的修行人,怎麼會是這個果報?
閻王深感憂愁,梵志看到了,就問閻王為什麼煩惱?閻王說:「你說法說得這麼好,感
動天女散花,可惜你快死了,死了以後要到閻王殿來受審,因此我感到非常悲傷,對你
放不下。」梵志一聽,趕緊問閻王,有沒有方法能得到解脫?閻王回答:「我自己也是
在生死輪迴當中,所以沒有方法讓你得到解脫,你可以去請教釋迦牟尼佛。」
於是,梵志立刻拿了兩束花,去供養釋迦牟尼佛,一般的居士、信眾,去供佛總是
有所求,佛也一定會滿眾生的願。梵志見了佛陀卻說:「世尊,我不求名、不求利,我
是來求道的。」佛問他:「道有大乘道、解脫道,大乘道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積
福慧資糧,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成佛智;解脫道是在我們這一生,就了生死、證
涅槃。你是求什麼道?」梵志回答:「世尊,佛道實在長遠難求,我是求解脫道。」佛
就講:「好!那麼你現在──『趕快放下』。」梵志聽了,弄不清要放下什麼,佛說:
「你手上的花要放下。」梵志仍然不懂,花是拿來供佛的為什麼要放下?不過還是依教
奉行,把花放下,兩手合掌。梵志很虔誠、很恭敬地準備聽釋迦牟尼佛開示微妙法門。
但佛陀又告訴他:「放下!」梵志一聽,更迷惘了:「世尊,我已把花放下了,還要放
下什麼呢?」世尊說:「你這兩隻手也放下。」梵志就恭恭敬敬把手放下,但是心中充
滿了疑惑,不停想著:「花放下、手也放下,這是什麼道理?我在洗耳恭聽,為什麼沒
有說法?為什麼還要放下?這是什麼意思?…」這時,釋迦牟尼佛又說:「還要放下!
」梵志就問:「世尊,我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還要放下什麼呢?」佛說:「你能想
的這個心也要放下。」
由於我們這個心放不下,不斷地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患得患失,心猿意馬,
所以始終是凡夫眾生。梵志將能想這個心一放下,一念不生,馬上就悟道了。
這個公案是什麼意義呢?佛告訴我們放下花,就是叫我們放下外面的境界──色、
聲、香、味、觸,五塵境界。接著,這個手也要放下,就是放下五根──眼、耳、鼻、
舌、身。最後,這個心也要放下,不要顛倒夢想。也就是放下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
,這樣子十二入、十八界便通通放下,就能見到自己的空性、覺性,進而能夠得解脫、
超生死、入涅槃,這是屬於小乘的境界。所以,我們要學習放下,尤其是修行人,如果
看不破、放不下,就無法得到禪定,也無法解脫。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蛋和鸡,小乘和大乘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師
人身难得 人生易失Sujiva 禪師指導觀禪。禪九 5/11 ~ 19/2017
每日教言长爪梵志公案
为什么说佛教徒是快乐者禅宗精彩公案(2) - 梵志献花
老和尚和小和尚有情, 无情?
被放不下的人传染了!!!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上)
觀照的奇跡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到底什么关系?
[合集] 觀照的奇跡睡梦中梦见美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放下话题: 梵志话题: 禪師话题: 白居易话题: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