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ustInJesus版 - 君子和而不同--百度知道 (转载)
相关主题
为什么有些人不接受基督教现在明白了:攻击教会/徒没有任何意义
质疑“一地一召会”原则基督實現孔孟理想
关于任大先生《<一地一召会>原则 的深化与发展》在中富论坛的反应与小议强烈抗议!!!sysywjel 版主这样做是不是很不地道?
难产与最完美,最合理的设计挑战老七,证明基督教的神不存在
本版大多數基督徒的問題,就是不直接回答問題任何阻碍美籍华人团结的行为,我都会用行动反对
罪性依然--《白毛女》观后感基督徒的辅导老师是圣灵,但教科书是圣经
不让贴出来,大家自己去看吧:看版本之争有感
Feb 8 天堂飘下毛毛雨 (原创:存异篇) - Drizzle From the Heav呼唤改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和而不同话题: 君子话题: 小人话题: 同而话题: 不同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a
发帖数: 3840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君子和而不同--百度知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2 02:24:54 2011, 美东)
和而不同
发音 hé ér bù tóng
释义 和:和睦; 同:苟同。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出处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语法 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
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
、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徾、羽配
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
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
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
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
的那句话。
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
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
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
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
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
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
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
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
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
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
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
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来,孤
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
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当
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
意义呢?更有甚者,这种“同而不和”的行为方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
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学术领域。其结果,便是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我们
知道,学术之争的本意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发展;
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和捍卫自己学派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之争:显
而易见,后者已由人格的异化扩展到了学术的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
。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
,欧阳修《朋党论》) “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
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
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
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
补充
“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和而不同”较早出于《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
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以和五
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
无果,物一不讲”[1]。这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相合生成万物,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
人们口味,协调六种音律来悦耳,端正七窍来服务于心智。意思是说,多种因素相互配合
、协调来组成新的事物或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
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的景象, 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也就是说,只有允许不同
的事物存在,才能形成五彩缤纷、繁荣向上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乃至死亡的境
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指在
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
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
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中国古代的许多学者都对“和而不
同”的学术文化发展规律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作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从哲学意义上理
解,“和而不同”富有深刻的含义。“和”即统一,和谐,它是抽象的,内在的;“不同”
是具体的,外在的。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现实中,“和而不同”就是在
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 以达共存共荣。
[1]左丘明:《国语》,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2]王炜译注:《《论语》通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1 (共1页)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呼唤改变本版大多數基督徒的問題,就是不直接回答問題
试析礼仪之争与康熙对传教士政策的改变罪性依然--《白毛女》观后感
转载: 康熙之信, 功亏一篑不让贴出来,大家自己去看吧:
派别之争Feb 8 天堂飘下毛毛雨 (原创:存异篇) - Drizzle From the Heav
为什么有些人不接受基督教现在明白了:攻击教会/徒没有任何意义
质疑“一地一召会”原则基督實現孔孟理想
关于任大先生《<一地一召会>原则 的深化与发展》在中富论坛的反应与小议强烈抗议!!!sysywjel 版主这样做是不是很不地道?
难产与最完美,最合理的设计挑战老七,证明基督教的神不存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和而不同话题: 君子话题: 小人话题: 同而话题: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