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ustInJesus版 - 来介绍一下“可证伪性”
相关主题
版上质疑基督教的其实是徒劳的和Eloihim探讨信仰、迷信与自然科学
我把刀给你们,你们这些杀害我的人-断章取义地转载科学与希望(转载)
简述为什么神迹奇事和现代科学不矛盾所有的神都缺乏的一种能力
无神论者的悲哀科学已经证明了上帝不存在吗?(转帖)
龚天民:佛教讲因缘,主张宇宙间无神;但基督教讲有神。有请 iambigcat 对话(三)
2、 进化与宗教 (转载)有人看了 Fox channel 的 Cosmos 嗎?
科普:“圣经无误”和“圣经真理无误”科学和圣经是不是相符?
神TMD总是对的加尔文-认识神与认识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学话题: 证伪话题: 理论话题: 伪科学话题: 伪性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n
发帖数: 8336
1
来介绍一下“可证伪性”
http://www.guokr.com/post/50111/
ZC食品安全学士,科普爱好者 ψ|只看Ta
2011-07-10 15:13
如果你有留意一些“XX是否科学”的争论,往往会看到“可证伪性”这个词。当一个辩
论者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是这样说的,“……XXX理论是可证伪的,所以才是科学
的……”
一个理论都可以被证明是假的了,怎么还科学呢?如果你抱着这样的疑问,说明你还未
了解“可证伪性”这个词,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解答各位看官心中的疑问。
1.明晰词义
所谓开宗明义,在读下去以前,必须先搞清楚“可证伪性”这个词说的是什么。
在字面上,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可以被证明是假的”。
当把这个词用到一个理论上面的时候,说的是这个理论是可以被证明是错的。
到这里为止,相信各位还很糊涂:这和我理解的一样呀,但是我还是不懂为什么科学理
论可以被证明是假的却还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大家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另一个要素,那就是“仍未被证伪”。对于
科学领域内的人,这通常是不言自明的共识,但是对于领域外的读者,很容易因为不知
道而被搞糊涂了。
实际上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
科学理论必须是可被证伪,并且仍未被证伪的。
而当一个理论已经被证伪了,那就不是科学理论了。
2.什么叫可以被证伪?
相信各位心中的疑惑已经解开一部分了:原来科学理论不单单要求可被证伪,还要求未
被证伪!说话说一半害死人呀!
那么,怎样才叫可以被证伪呢?下面,我就用“太阳从东边升起”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A、B两人对于太阳升起分别提出了两种观点:
A:太阳从东边升起。
B:太阳从所有方向升起。
其中,A是可以被证明是假的,只要我们找到一次太阳不是从东边升起的情况,就可以
证明A是错的了。
但是B的理论可以说是完美,根本找不到任何方法证明他是错的。
3.为什么不要求被证明呢?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疑惑:既然一个理论是正确的,那证明就可以了呀,为什么要用可证
伪性绕圈子呢?
是的,科学家有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证明一个理论。但是,却无法证明一个理论始终是正
确的。
这就是理论的”局限性“。
想必大家都知道,现有的科学体系的基础,是科学家通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归纳总结得来
的。实质上的证据可以说是所有理论的根基。这就是科学界长久以来使用的”归纳法“
,采用的是先证据、后理论的模式。
然而,”证据“是有限的,人们能够找到的只有一定量的证据,这些证据只能支撑一个
理论在有限的范围内正确,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不知道这个理论还有没有用了。
也就是说,科学家有能力在证据支持的范围内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的,但却没有办法证
明缺乏证据的部分也正确。从整个领域来看,科学家就无法证明一个理论始终/在任何
领域都正确。
为此,有人提出了使用”演绎法“代替”归纳法“,也就是”先理论、后证据“。科学
家根据现有的理论演绎推理出一个假说,这个假说必须是能够进行检验的。然后对这个
假说进行检验,想办法去否定这个假说。如果当前的证据无法否定这个假说,那么就先
采信这个假说,认为这个理论在其宣称的领域中都是可信的,直到找到证据来否定它。
-----------------------------------小游戏-------------------------------
在我们回到A和B关于太阳的争论以前,先来玩一个偷换概念的小游戏吧。
科学理论是放在四海之内皆准的,但是科学理论并不是放在四海之内皆准的。
答案:
科学理论是放在四海之内(不论在那个国家、地区,由哪个人来用)皆准的,但是科学
理论并不是放在四海之内(在任何领域,任何情况)皆准的。
-----------------------------------小游戏-------------------------------
回到AB的故事来。
实际上A和B都没有办法证明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
A的理论,完整看是这样的:从人类确立方向开始,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的,从而推知
太阳从地球形成到消亡,都会从东边升起。
B的完整理论是:从地球形成以来,太阳就可能从任意方向升起,从人类确立方向以来
,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的,并且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改变。
如果A和B要证明自己正确,那么就需要有地球从形成到消亡,所有的太阳升起方位的证
据,这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有的证据就只有从人类记录太阳升起以来的资料,也就是有限的证据,单靠这些
证据,两人都无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4.两者只能选其一?
归纳法和演绎法只能选一种吗?当然不是。演绎法发挥最大作用的是提出假说,比如宇
宙、时间、量子等等人类无法轻易获得证据的领域。证伪主义使得科学家可以根据已有
的理论发展出新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寻找证据。当来到寻找证据,回头来修正假说的
阶段,就是归纳法上场的时候了。
没有一个科学家会仅仅用演绎法或者是归纳法的。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争论,是科学哲学范畴内的事情了。
5.可证伪性只在科学范畴内有意义
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自然具有的一个属性,用逻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必要非充分条件。
但是一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不一定就是科学理论。不具备可证伪性的说法不会是科学
理论,但不代表就不靠谱,正在发展的科学假说,非科学领域的理论往往都是没有可证
伪性的。
可证伪性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和非科学,但是不能用来区分科学和伪科学。只有当可一个
理论宣称是科学的,并且不具有可证伪性时,才能从可证伪性得出这个是伪科学的说法。
要判断是个说法是不是伪科学的,有很多标准,而”可证伪性“并不算是一个靠谱的标
准。
6.动手来试试
读完以上的文字,不知道各位是否对可证伪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呢?来读读这两篇帖
子,巩固一下对可证伪性的了解吧。
现象与解释网友关于”可证伪性“的疑问,你们能回答他吗?
http://www.guokr.com/ask/item/34511/
奥卡姆剃刀网友所写《无法证伪的理论就是耍流氓》,回复反对者甚众。其中不少人指
出这个标题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偷换了”理论“和”科学理论“的概念。
http://www.guokr.com/article/9367/
n********n
发帖数: 8336
2
关于对可证伪性原则的批判
12Jun
Posted by oztiger as 白话哲学, 文史
新语丝博主田野最近在撰写’关于可证伪性原则的反思‘系列文章(http://xysblogs.org/tianye)。本文是围绕他文章的一些讨论,但只是关于我有不同意见的部分。我并不认为可证伪原则是完美的,但是对这一原则局限性的批评经常是轻率的、不严谨的,所以这些批评本身也要被批评。
田野提到有些人对‘可证伪性有误解或过分解读’,会因为不可证伪就去指证某些理论
是伪科学。不可证伪的确不能作为判定伪科学的充要条件。因为可证伪性是用来划分科
学和非科学的,而非科学包括了很多种。只有非科学理论试图冒充科学时才会成为伪科
学。
但是我要说的是,真的有人犯这种简单的错误吗?我的留言:
也许我接触哲学界的人少,但是我还从没见过一个批判伪科学稍有知名度的、懂得什么
叫做伪科学的人,会认为不可证伪就是伪科学。
以为不可证伪原则可以判定伪科学,向来都是为伪科学辩护的人自己树立起来当作靶
子的观点。例如北大刘华杰田松之类的。在新语丝被揭露很多次了。
田野回复:
平常讨论问题的时候碰到很多,太多了。
1981–1982 (McLean v. Arkansas)智能创造论的案子,法官Overton援引的就是智能创
造论不可证伪。当然,Overton判词比较缓和,用的不是“伪科学”,而是非 科学。但
是所谓“伪科学”就是本身不是科学,却伪装成科学。神创论即是如此。
要问有知名度的,最著名的当然要数波普尔自己了。他就是根据不可证伪性判定马克思
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伪科学的。这个我后面也要谈到。
我再回复:
你误会了,我解释一下。
可证伪是否作为科学非科学分界标准的优点和缺点是很有趣的话题。关于其局限性我可
能暂时不想谈,不想让人误读,关于其优点我接下来也会写。
我这里要说的是:我没见过什么批判伪科学的人弄不清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
像你提到的波普尔和那个法官,这些批判伪科学人士都知道非科学和伪科学的不同,都
知道非科学还要加上‘伪装成科学’才能是伪科学。正如你文章中提 到,波普尔当然
知道不是所有的非科学都是伪科学。波普尔不仅仅是只根据不可证伪性判定马克思主义
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伪科学的,还含有它们硬要说自己 是科学的这个前提条件
。如果他们没坚称自己是科学,波普尔绝对不可能说它们是伪科学,只会说它们是非科
学。
我没见过’人们轻率用不可证伪性指斥一个理论学说为伪科学‘,向来都是一个两步走
的判断:第一步判断是不是科学,不可证伪是很多人支持的做这种判断的原则。第二步
,非科学的有没有硬说自己是科学,再判断是否是伪科学。
我没见过有人一步跳过去以不可证伪为由直接说某些东西是伪科学。
我所见到的只是挺伪科学人士,一次又一次地说批判伪科学的人认为’不可证伪的就是
伪科学‘,我见到批伪科学人士一次又一次地解释说没这回事,我们知 道不可证伪的
,还必须要冒充科学才是伪科学,小说诗歌也不可证伪,难道我们会傻到去批判过小说
诗歌是伪科学?北大刘华杰田松以前自己树这种靶子自己批,在 新语丝被揭露过。
田野再回复:
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波普尔定义的集合大小的区别。许多人
并不了解这个区别,讨论问题中直接把可证伪作为标准宣判一些他们不喜欢的形而上学
的问题为伪科学。我自己在讨论问题时就经常碰到。
第二个层次涉及“科学”一词的含义。“科学”在这两个词里含义是不对称的。波普尔
原始定义“非科学”中的“科学”指经验自然科学。“伪科学”中的 “科学”含义更
广,指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知识体系。我自己觉得这些知识体系只要逻辑上是
自洽的,前后一致的,反映了客观现实的,也属于广义的科学 范畴,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因此,实际上有许多“非科学”(经验自然科学)的理论学
说,也是属于“科学”范畴的(广义的),于是立刻 就有如何判定的问题。所有的社会
、心理理论,不论真假,都想取得科学的身份,不存在一个判断有否这种动机的问题。
只有判断谁是真,谁是伪的问题。对证伪原 则的误用同样也表现在这个层次。只要不
可证伪便被宣判为伪科学。波普尔正是仅仅根据不可证伪判断一个社会、心理学说为“
伪科学”的。难道我们能否认科学的 社会、心理学说的存在吗?
另外再给你一个何老的例子:
“记者:您多次说到伪科学这个词,到底什么是伪科学?
何祚庥:英国哲学家玻普有一个关于伪科学的定义,认为凡是不具有可证伪性的’’科
学理论’’,即是伪科学。人们在认识客观真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不少错误
,有错改错,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但是一些人如果把错误的东西说成是正确的科
学的,向社会公众推荐的话,就是宣传伪科学。”
我再回复:
何老说的有什么问题?他说了--凡是不具有可证伪性的’‘科学理论’,条件:冒充
科学,所谓的‘科学理论’。你觉得他会认为所有不可证伪的理论都是伪科学吗?我都
说了,小说诗歌不可证伪,谁会认为是伪科学?
‘波普尔正是仅仅根据不可证伪判断一个社会、心理学说为“伪科学”的’。我说了,
他还根据了另外一个条件:这个社会、心理学说坚称自己是科学。柏拉图也有社会学理
论也不可证伪,波普尔怎么不说那是伪科学?因为人家没有坚称自己是科学。
科学在不同人那里划界标准不同,很正常,标准高了可能会误伤好人,标准低了会良莠
不齐,但都可以探讨。
但是大家都知道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轻率乱用可能发生在区分科学与非科学那里。
但是没有发生在区分非科学和伪科学那里。
我的观点是,指责有人滥用可证伪原则批判伪科学,是挺伪科学人士的障眼法,而批伪
科学人士没有滥用过。不然应该找出这样的例子:难道有人曾以可证伪原则批判过一个
从未声称自己是科学的理论是伪科学?
前面是有没有人把可证伪原则一步推广到判定伪科学那里去的问题,田野接下去的博文
是探讨可证伪原则用来判定科学与非科学合不合适的问题。
田野给出的一些理由:
第一,可证伪性不够严格,作为科学分界标准或者太宽,或者太窄。太宽是说,伪科学
的东西也可能被证伪,根据证伪原则伪科学有可能被放入科学殿堂。比如虎皮 鹦鹉预
测地震的理论,说虎皮鹦鹉一跳某地就会发生地震。显然这个理论是能够证伪的,很容
易设计实验来检验虎皮鹦鹉跳的时候,某地有没有发生地震。按照可证 伪性原则,“
虎皮鹦鹉预测论”应该算作科学。但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会把“虎皮鹦鹉论”当作
科学。如果有人宣称信了某种大法功可以使人在水上行走如飞, 刀枪不入,按照可证
伪性原则这种理论也可以归入科学之列的。
我认为这不成立。我的留言:
可证伪标准太宽的说法不成立.它是决定科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你应该知道
成为科学还有其它条件,例如逻辑自洽,鹦鹉理论本身逻辑不自洽–为什么不是所有鹦鹉
一起跳?
最关键的一点:成为科学,不仅要可证伪,还要经过检验未被证伪才行,怎么会仅仅因为
可证伪就被视为科学?
应该说鹦鹉预测地震逻辑不自洽有更好的批驳:它们说5级很远都可以预报。我们知道
世界各地发生5级地震很多,所以鸟会跳个不停,所以它们理论本身不自洽。
田野也介绍了哲学家奎因对可证伪原则的一些批判:
假设检验不是针对某一个孤零零的假设,而是针对构成一个理论体系的一组假设。不仅
如此,假设检验的过程还牵涉对实验设备、实验条件等方面的许多附助假定, 这些也
会影响检验的结果。当一个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结果不符时,科学家知道检验过程涉
及的许多假设中有一个或多个不成立,但是无法确切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因此很难判断
是仅仅是一个假设被证伪了呢,还是整个理论体系被证伪了。
我的留言:
例如否定的结果是理论的不对还是实验测量的问题.且不说这是糟糕的辩护(它可以用来
否定所有的理论,你测不到上帝因为你仪器不好,从而走向不可知论),实际上将理论的正
误先放下,转而对测量方法提出可证伪的说法/进行检验—这仍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典型–
实验统计学/实验设计对照就是这么来的,转回来严密的检验方法保证了证据的有效性.
田野也介绍了对可证伪原则的一些其它批判:
科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科学家不能仅凭对一个部分的证伪就否定整
个体系。
我的留言:
再说理论整体和局部的问题,一次证伪并不见得只能否定局部,要看证据是什么,否定的
是什么.理论也有核心,否定理论核心的论据将一次颠覆整个理论有什么出奇?上帝要是
现在露个脸让大家看看,我们所有无神论的理论全要颠覆.
反过来说,认为所有理论的整体到局部都可以被一次证伪所推翻,这从来不是波普的说法
而是批评者强加给波普的观点.别忘了他曾被认为并且他也承认是证实主义者的朋友,对
于对于证据的效力/理论的验证度,还有什么人比他们研究的更多更专业吗?波普传承综
合出系统的方法并被他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哪有像指责者说的那么笨留有一堆缺陷?
田野回复我的留言:
从波普尔提出可证伪性原则之日起,就有对这个原则的批判,从亨普尔的批驳到拉卡托
斯的对它的修正和调和,这期间有人们的误解,也有波普尔的思想变化,发展,还有不
同人的不同理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波普尔并不十分明了。否则怎么会有拉卡托斯所说
的“三个波普尔”?
我的目的不是评价波普尔,或波普尔思想的发生发展,这个是哲学史家的工作。所以不
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我所关心的,是波普尔提出的可证伪性原则,如果作为科学分界的唯一标准会出现什么
问题。也许波普尔的原意不是要把它变成分界的唯一标准,但是他的著 述中哪里有对
此清楚明确地说明,哪怕是警示和提醒?相反,从他强调证伪性的大量论述中,科学界
,哲学界得到的理解,实际生活中人们对这个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显示的,是证伪原则
的排他性,只有证伪才是科学分界的标准。出现把证伪变成分界的唯一标准的现象有什
么奇怪吗?
如果你认为,证伪原则并不是科学分界的唯一标准,甚至作为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那
很好,这正是我要说明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看法,我这就是多余的废话一篇。
另外,可证伪对科学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你看到了它的不充分,忽略了它的不必要。
文中不是给了例子吗?你怎么证伪“宇宙存在着黑洞”这个科学理论?
我没有用留言的方式继续回复,而是觉得记录下来这些对话也很有意义,转成自己的博
文继续讨论。
为了防止混乱,我只选择一点做重点回复,即可证伪标准太窄导致‘宇宙存在黑洞’这
个理论被排除在科学之外的问题。
这是一个如何进行陈述的问题,只要改变陈述的方式就可以变成可证伪的科学理论。例
如‘宇宙中至少存在着x个黑洞’。
(本文发布后被指出这个例子不对。实际上应该用‘符合某种条件特征的天体一定是黑
洞’或‘在某位置存在一个黑洞’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重点是:科学理论可以转成一
个或一组可证伪理论来表述,而非科学做不到这一点。)
这不是玩文字游戏。请比较‘宇宙存在黑洞’和‘宇宙存在上帝’这两个理论。前者可
以转用可证伪的陈述来表述,而后者不可以。科学家可以指给你说那个地方有个黑洞,
你要是测不出来,他们就会承认自己错了。但是教徒不会,不存在一种方式让他们承认
自己错误。可证伪原则在这种场合用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就是这么好用。
可证伪的好处我是一定会介绍的,暂时不多说了。
(顺便回田野关于科学家抢哲学家饭碗的说法:我一方面是指科学哲学领域很多科学家
捞过界;另一方面我认为现在来说不懂一些量子力学和数学的人谈不了哲学,所以应该
让一些纯哲学家下岗。)
http://xysblogs.org/oztiger/archives/4999
n********n
发帖数: 8336
3
如何理解科学的可证伪性?
已有 1497 次阅读2012-12-2 16:59|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科学 波普尔 可证伪
定理
文/水博
最近,曾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普能力建设高级培训班,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社会科学
学者,并与之在是否应该“反思科学”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和争论。我作为一名理工专
业的人士,以前很少接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直没有注意到很多资深的学者(包括一些
发表的文章和名词解释),居然对科学的可证伪性存在着巨大的认识误区。
目前,百度上对科学的可证伪性是这样解释的:
Falsifiability;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
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能
为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
范畴为自然科学。这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
念。波普尔认为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Flasifiability(经常被译成“
可证伪性”)。
由此看来,百度的解释确实存在严重的错误。主要是这句“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
性,不可能为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中应该改正一个字。即:为“所有科学命
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能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
尽管没有去读·波普尔的原著《猜想与反驳》,但是,仅从“波普尔认为判断理论(命
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Flasifiability”这句话来分析,我们就可以认为,
波普尔说得没错。不过,这句话中的“可证伪性Flasifiability”也许是表述得过于简
练(或者说翻译得不够准确),按照一般的语义,“可证伪”它既可以理解为是“可被
证伪”,也可以解释为“可用来证伪”。
然而,如果“可证伪”不是“可用来证伪”,而是“可被证伪”的话,那么可能很多人
都会迷惑,为什么“可证伪”的理论(命题)反倒是科学的呢?显然,如果这个“可证
伪”就是“可被证伪”的简称的话,那么分明是已经能证明是“伪”东西,怎么反倒成
了科学了呢?难道科学就一定是有“伪”的“错误”吗?
对于这样的结论。如果你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不迷信权威”的话,那么你一定应该得
出波普尔完全是在胡说的结论。
我倒是觉得,波普尔一点都没有胡说,而是我们的一些人错误的理解(或者翻译)了他
的原话。不过在我的概念中,历来都认为波普尔的科学可证伪性,就是指“可用来证伪
”,而不是“可被证伪”。因为,对于有理工科基础的人士来说,科学的“可用来证伪
”性应该说是一个常识。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在给定的条件下,要证明一个定理(命题)成立的要求是必须满
足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你只能证明你的命题满足充分性条件,而不能证明它同时也满足
必要性条件的话,你的命题就有可能是不严谨的,不成立的(也就说还不能称之为定理
)。但是,如果你不仅证明了你命题的“充分性”,同时也证明它的“必要性”,那么
毫无疑问,你的命题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的定理。其实,波普尔的科学的可证伪性,就
是说科学不仅要正确,而且还必须要满足必要性条件的证明。
在数学上充分必要条件,经常被表述为“当,且仅当”A条件下,B结论成立。这里“当
”就是指A条件与B结论之间已经满足充分性的证明,“仅当”的意思就是指A条件与B结
论之间也满足必要性的证明。用文字来叙述就是,充分性,即:如果你可以证明有了A
的情况下,一定能会出现B的结论。必要性,即:B结论只能在A条件下产生。这个必要
性条件的证明,就是可以称为是一个证伪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证明存在任何没
有A条件出现的情况下,B结论就不能成立的话,那么这个命题(定理)就一定“科学”
的。或者说,如果你能证明存在任何一种没有A条件出现的情况下,B结论也能成立的话
,那么这个命题(定理)就一定“不科学”的。
命题的因果关系一一对应,且具有排它性,这就是定义命题的科学性所必须的严谨。这
里的排他性,也就是可证伪性。自然界的事物,往往会有多种的因果关系。例如,有A
可以有B,但有了C也同样可以有B。现实中,因为长着白毛(A)的是山羊(B),长着
黑毛(C)的也同样是山羊(B)。所以,山羊(B)是白色(A)的命题(说法)虽然不
能说是错误,但它也不能算严谨(科学)的。
但是,对于“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说法(命题),如果你说长着黑毛(A)的是乌鸦(B
),但同时还能证明所有不长着黑毛的,都不是乌鸦(B)。所以,天下的乌鸦(B)都
是黑色(A)的命题(说法)就是严谨(科学)的。由此可见,可证伪性的作用非常重
要。它是鉴别命题的“偶然正确”和“必然正确”重要标准。要知道,根据科学的定义
,只有在给定条件和范围内,必然正确的命题,才能算是严谨的科学。
有人可能不理解,要证明命题的必然正确性,为什么非要用“可证伪”的办法呢?学过
数学的人都知道,证明数学定理(命题)的时候,一定要分别用充分性和必要性来证明
。如果你不用必要性的证明,你永远也不能说你的数学定理(命题)成立。例如,我们
还用上面“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例子。你可以分别证明赤、橙、黄、绿、青、蓝、紫色
的鸟,都不是乌鸦,但是,世界上的颜色无穷无尽,如果你不用“可证伪”的办法,证
明“不长黑毛的,就不是乌鸦”的话,你就永远也无法确切的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的
说法(命题)严谨。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得到关于科学的三个重要结论:
1、可证伪性对于科学的判定是必须的,就如同数学定理证明中的必要性证明一样,必
不可少。
2、正确不等于科学,但是,科学一定正确(在给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世界上没有绝
对真理,当然也就没有永远正确的科学。但是,世界上相对的真理还是存在的,与之相
对应的科学在其给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就是绝对真理长河中的相对真理。因此,无论在
任何时候科学只能(根据条件和范围的变化)被发展,而不可能被推翻。
3、判别一个命题必然正确(科学与否),要比判别这个命题偶然正确与否困难得多。
所以,要得到某一种科学的结论,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和证明。
因此,科学没有捷径,只有那些沿着崎岖的小路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科学的顶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638479.html
n********n
发帖数: 8336
4
简介编辑
Falsifiability
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
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
范畴为自然科学
这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念。波普尔认为判
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Falsifiability(经常被译成“可证伪性”)。
2详解编辑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显然满足可证伪性的标准。即使我们当时的测量仪器不容许我们
十分有把握地对检验的结果下断语,但是驳倒这种理论的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占星术
经受不住这种检验。占星术士对他们所相信的确实证据极端重视和极端迷信,以致他们
对任何不利的证据都完全无动于衷。还有,他们把自己的解释和预言都讲得相当含糊,
以致任何有可能驳倒他们理论的事情(假如理论和预言说得更明确一点的话),他们都能
解释得通。为了逃避证伪,他们破坏了自己理论的可检验性。把预言讲得非常含糊,使
预言简直不会失败,这是典型的占卜者伎俩;使预言变得无从反驳。
在近年来中国大陆兴起的关于伪科学讨论中,《猜想与反驳》再次成为热点。该问题的
焦点转向了中医科学性的问题。
何祚庥院士认为:英国哲学家玻普(就是卡尔·波普尔)有一个关于伪科学的定义,认
为凡是不具有可证伪性的“科学理论”,即是伪科学。人们在认识客观真理过程中,会
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错误,有错改错,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但是一些人如果把错
误的东西说成是正确的科学的,向社会公众推荐的话,就是宣传伪科学。聂文涛则认为
:那些已经被证实与实际情况相反的(糖尿病)理论,不能再称之为科学理论。被证伪
的理论就是错误的理论;逻辑上成立,与临床现象相吻合,这样的理论暂时不能被证伪
,这样的理论应该受到肯定。在现实中,可证伪性经常被理解成已经被证伪。因此,区
分理论是否符合科学理论表达方式应该是另一条原则,那就是理论的表述者必须清楚其
表述内容的全部含义。最大的伪科学不是迷信,而是把科学神秘化:“我虽然不知道这
件事情,但我却知道科学家知道,我也知道科学是正确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638479.html
n********n
发帖数: 8336
5
可证伪性是科学哲学的范畴,科学哲学討論什么是科学,观察什么样的科学被广泛接受。
Popper通过哲学思辩,试图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划一条界线,但是其实远没有成功(链
接被删除,相关文字见最后的补充)。
可证伪性的提出,可以说是为了解决不完全归纳法带来的尴尬。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做的严谨论断是存在性论断:
存在一只白天鹅,存在两只白天鹅,存在三只白天鹅……
可是科学结论往往是这样的普适性论断: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严谨的说,我们看到无论多少只,都不能确定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那么科学就不发展了吗?
Popper说没事,因为我们还是可能通过观察,证明他是错的。
他观察科学的发展,发现总是旧理论遇到反例,引出适用性更广的新理论。
而一个不可能被证明错误的理论,Pauli 有一个说法
Das ist nicht einmal falsch. (这连错都算不上)
我不喜欢弦理论,就是这个原因。
所谓"可证伪性“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志,更严谨的表述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理论是可证伪的,那么这个理论是科学。
这个表述没有说不可证伪的不是科学,但是
如果一个理论不包含任何可证伪的命题,那么这个理论不是科学。
注意,还有很多情况,上面两句话没有涉及。
比如,来自维基的例子,我们关于寿命的理论中有一个不可证伪的命题A:
人都会死。
但是我们关于寿命的理论并不因此被划在科学以外,因为我们有个可证伪的命题B:
没有人可以活过150岁。
A命题是B命题的逻辑推论。作为一个整体,这个理论就不能说是不可证伪的。
所以科学是可能包含一些不可证伪,但是可以通过逻辑推导得出的结论。
最后,提醒一下,Popper的理论只是科学哲学中的一家之言,比较流行而已。
==================
Popper认为科学应该可以被证伪,而非/伪科学则不是,但值得注意的是,证伪主义还
是有缺陷的:1.一些Popper可能并不愿意的理论可能也会被归为科学,比如,一些占星
术是可以被证伪的 (如果不发生就被证伪了);一些“可证伪派”的基督教信仰者也
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
2.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证伪主义也并不十分可行。比如,哥白尼和牛顿的理论最后也
被证伪。
3.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杂的情况下,看似简单的证伪主义可能就并不那么好用了。当一
个观察O和一个理论T两者矛盾时,逻辑上这只能说明两者并不一致 ---- 即两个里面有
一个错,而具体是哪个错,其实很难说。 “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木星的卫星”和“火
星是方形的并且有着浓重的色彩”都是观察的陈述。前者很可能是伽利略或是他的某个
支持者说的,后者则记录在开普勒的笔记中。观察本身到底有效无效,是不是对事实的
反应,这都是非常微妙的东西。虽然后者很快被摒弃,但或许有一天因为技术的进步而
又重新被认可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科学哲学有兴趣的话,我十分想推荐一本书,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38400/, 链接下面的评论旁有各种版本。里面有一章就是讲证伪主义的局限性的。非常有意思。
n********n
发帖数: 8336
6
波普尔把理论分成科学和非科学,这里的非科学的概念跟方舟子频频打假说的伪科学的
概念有什么异同?
科学和伪科学的划分是认识论研究的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以下这个问题的特殊情况:
如何确定哪种信仰在认知的意义上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这个问题的来源是休谟问题,每个知道休谟问题的人应该都会忍不住问:难道科学和伪
科学在休谟问题的攻击下,不都是不可靠的东西么?所以我们怎么可能区分两者?我们
怎么可能区分可靠的知识和不可靠的知识?甚至,我们怎么可能有知识?
区分科学和伪科学有着理论上的理由和实践上的理由。(但是一般来说区分科学理论和
非科学理论只有理论上的理由,这里的非科学理论特指哲学、诗学、数学等)
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划分问题本身有其独特的视角。正如同学习形式谬误对学习逻辑
学有帮助一样,研究伪科学和非科学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科学。
而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公共领域,这种科学和伪科学的划分都是十
分之值得研究的。因为科学是我们在很多领域中最可靠的知识来源。从电子计算机到抽
水马桶,其背后都有着科学作为其理论依据。同时,我们也必须将科学和其相似物区别
开来,因为后者在实践领域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而这些长得像科学的东西却又很想把
自己伪装成科学阵营中的一份子,以此获得人们的认同与信赖。所以,这种划分在许多
实践领域中都是尤为重要的,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以下领域:
•健康:医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目的是研究和评价各种治疗手段。该领域内的伪
科学行为产生出了一些无效的,乃至于有害的东西。所以无论是治疗的提供者还是患者
,都需要区分医疗科学和医疗伪科学的指引。【如果觉得中医问题本身争议比较大的话
,那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法国轮子和西医的区别】
•专家证词:在法庭上,这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不同证据的可靠性必须被正确
地确定下来,而专家证词必须基于最合适的知识。有时候诉讼当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会
提出一些非科学的观点。因为法庭必须有能力区分科学和非科学。【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我昨天在家里扎小人,你今天死了,我是否对你犯下了谋杀罪?包括像当时中世纪处
死女巫本身也有其背后科学知识匮乏的原因(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
•环境政策:为了对抗潜在的灾难,我们必须做出预防措施。但是有一些预防行
为却是神经过敏性的,比如说担心动物中存在某种炭疽病毒就拒绝吃肉,并且禁止他人
吃肉【不过现在想起来这种说法搞不好是钓鱼呢 who knows ╮(╯▽╰)╭】。所以,
为了确实有效地进行预防,并且避免某些人散布一些耸人听闻谣言,我们必须正确地区
分何者为科学,何者为伪科学。
•科学教育:有些伪科学的支持者试图将他们自己的理论(尤其是神创论)强行
插入学校课程中。教师和学校当权者必须有清晰的标准来决定什么东西才是应该作为科
学被教授的。【神创论本身作为宗教学或者是人类史的一部分教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不应该放在自然科学这类课程中教授】
伪科学(pseudoscience)毫无疑问是一个贬义词。相对地,非科学(non-science)则
不是(我觉得 non-scientific 即是 not science 或者 not scientific)。
费曼曾在 1961 年 10 月 3 日说道:
Mathematics is not a science, from my point of view, in a sense not a
natural science. It's an unnatural science perhaps. Incidentally, may I say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if a thing is not a science, it is not necessarily
bad. For example, love is not a science. So, if something is said not to be
a science,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it; it just
means that it is not a science. Because science is good, it does not mean
that is not science is not good.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自豪地说自己研究的是非科学(比如说我 =w= ~!),虽然会有违
和感,但还不至于太严重,但是如果有人自豪地说自己研究的是伪科学,那么估计我们
,即便不说出来,也会在脑子里默默地骂一句「有病」。
由于贬义是「伪科学」这个词的本质属性之一,所以试图得到一个价值中立的定义是徒
劳的,因为它就是不好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中医是伪科学的
理由。并且,一个价值依赖的词项必须通过另一个价值依赖的词项来定义(否则原来的
词项就不是价值依赖的),这也使得定义变得困难,因为对于价值的讨论总是令人觉得
有争议。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伪科学」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科学」多多少少也会面临这样的
问题。当我们在使用「科学」的时候,我们部分地将其视作是描述性的,但同时也将其
视作是规范性的。当一个行为被视作是科学的,这个行为往往也受到了某种赞扬或者是
认可,人们会觉得它在我们汲取知识的道路上扮演了一个正面的角色。另一方面,「科
学」不是忽然一下子就规定出来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这个标准
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多偶然事件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家族类似,并且大多
数人都会毫无疑问地认为物理学是最符合科学这个概念的原型或者是典型。
不过,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复杂,要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科学的定义经常会有两条路可走
。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描述性的层面上,尤其是这个词一般来说是如何被使用的。
又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规范性的层面上,澄清这个词项的基本意思。而后面一种方法
这是哲学家较为喜欢和常用的。【道德也是这样,在描述性的层面上,道德就是某个社
会系统中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守的一组规定的集合,随着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种族
和不同信仰而改变。但是在规范性的意义下,道德便是每一个拥有理性的人所必须遵守
的一套行为准则】
英语中的科学一词似乎和别的语言中略有不同,至少,在德语中,历史学也被视作是科
学的一部分。但似乎唯独英语不是这样。英语中的科学往往是指自然科学及其相近的领
域。所以,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是科学,而对于文学和历史的研究则不是科学。德语中
的 Wissenschaft 则包含更广,所有学术分支都是科学的一部分,自然也包括了人文学
科。
更重要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都是人类系统地、批判地考察世界的努
力工作的一部分,它们的目标都是更好地理解自然、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工作方式。这些
学科都是相互依赖的。而且近年来交叉学科也不断增长,学科之间的结合方式也从原来
的近亲结合(比如说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变成了滥交(认知科学)【喂!】。博弈论
在组织曾经被人认为毫无关联的学科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我们很难忍心将
某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丢出科学的范畴。
所以,要理解科学和伪科学的冲突,我们最好还是采用广义的科学的定义。因为世界上
不仅有针对硬科学的伪科学,还有一些别的东西,比如说创世论,占星术,同种疗法等
等。
况且,科学和伪科学只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一部分而已,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如
何确定那种信仰在认知意义上是能够得到保障的问题。所以,提前将更多的东西纳入考
量的范围内也未尝不可。
不少人认为,为科学划定界限也即是区分科学和伪科学,所以,科学的界限也即是伪科
学的界限。但这并不准确,并非所有的非科学都是伪科学,但是所有的伪科学都是非科
学。并且,界限往往也不是特别的清楚,比如说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线,和宗教的界线
,以及其它许多非科学的系统性学科。同时,科学内部的分解也有问题,有些科学是好
的科学,有些科学是不好的科学,但我们却很难进行区分。【比如说弦论就被某些人认
为是不好的科学,但应该没有人会认为它是伪科学吧……】
比较一个词项和它的各类负词项有助于我们澄清概念上的区别。比起「非科学」(non-
scientific),「不科学」(unscientific)是一个含义更窄的词,因为后者表现了与
科学矛盾这一层意义。而「伪科学」涵盖的范围则比「不科学」更窄一些。前者与后者
的区别在于,前者包括了一些测量失误,计算错误以及其它形式的由科学家们认为是尝
试的,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的东西。
从词源学的角度上来说,pseudo 的本意是「错的」,所以,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对 pseudoscience 给出如下定义:
A pretended or spurious science; a collection of related beliefs about the
world mistakenly regarded as being based on scientific method or as having
the status that scientific truths now have.
也即,伪科学是伪装的和不合理的科学,本质上不是科学,而只是一族信念的集合。虽
然被认为是基于科学方法论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有些人强调,伪科学就是那些装作是科学的非科学。因为伪科学让人觉得不爽的地方就
在于,明明不是高富帅却硬是要把自己装作高富帅。所以,伪高富帅,啊不,伪科学,
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不是科学,以及
2.它的大部分支持者们尝试给人们留下一个它是科学的印象。
第一个标准是科学哲学所讨论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我们才有可
能界定什么不是科学。但是偏偏每个哲学家的观点都不同。而第二个标准,虽然在哲学
上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却必须要小心对待,因为许多关于伪科学的讨论都因为缺
少对这方面的关注而让自己显得模糊不清。【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是伪科学还
是非科学,取决于中医的拥护者们是否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如果中医的拥护者们根本不
认为中医是科学的,那么中医就不可能是伪科学】
当然,上面这个标准本身还是存在问题,这个标准产生的直接问题就是它太宽泛了。有
一些东西同时满足这两者,但它不是伪科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中的欺诈。但是,
这种欺诈却很少被称为伪科学。考虑下面这个例子:1.一个生物化学家进行了一个实验
,结果显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在肌肉收缩中扮演了必要的角色。他的同事一致认为这个
结果由于实验错误,是错误的。
2.一个生物化学家进行了一次草率的实验。他坚持将其解释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在肌肉
收缩中扮演了必要的角色,而这个结论不被其他科学家所接受。
3.一个生物化学家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了若干次草率的实验。其中一个和 1 中提到的
一样。这个人的大部分工作有着同样的质量,并且他没有提出任何非正统的理论。
一般来说,只有 2 会被认为是伪科学,而其他两者都会被视为坏的科学。2 中所特有
的是一种离经叛道的学说。偶然的背离科学的行径不被认为是伪科学的,伪科学的行为
必须包括对不同于当时科学正统观点的持续追求,即强调了坚持二字。
这解释了为什么科学中的欺诈并不总是被认为是伪科学。这种行为并不总是非正统的或
者离经叛道的学说联系在一起。相反,这群人内心中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够被已有的科学
所证实或者预言。
科学一词有两种用法。在第一种用法下,生物学和天文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但在第二
种用法下,两者都是作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存在的科学的部分(相对地,生物学就不是
一门科学,而是科学的一部分了)。说伪科学是科学的对立面,这里的科学是前面的第
一种用法中的科学。因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伪科学系统来作为科学这个系统的对立面。
因为如果一个现象是伪科学的,那么它必须从属于某种特定的伪科学。所以,上面对于
伪科学的定义中,2 应该修正为:
2'. 它是非科学学说的一部分,这种学说的大部分支持者们尝试给人们留下一个它是科
学的印象。
大部分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偏向于将科学视作由特定的方法论,而不是特定的学说组成
的。但是,在前面的 2' 中,伪科学却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这是因为伪科学
经常包括了一种作为封闭的和完成了的学说,而不是一种方法论和结果开放的探求方式。
大体上就这样,懒得继续写下去了……因为都是细节性的讨论了……实际上,一般来说
我们对于什么是伪科学是有定论的,给我们一个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我们可以判
断它是不是伪科学,这就像是伦理学中我们很容易判断助人为乐是好的,而无故杀害无
辜的人是不好的那样。而实际上真正棘手的一些问题,我们并不会遇到。并且即便遇到
了,我们也并不需要将其定性为科学或者是伪科学。因为,我们的目的能够达到就可以
了。
啊啊啊……最后忍不住吐槽一下波普尔和可证伪性……
波普尔将划分问题(即划分何者为科学的问题)视作科学哲学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问题
。他拒绝将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喜欢的可验证性作为一个标准,相反,他采取了可证伪性
。即一个陈述,如果是科学的,那么必须能够和某个可能的,或者说是可以想象的事实
相矛盾。换而言之,如果一个论述,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的真值相同(无论是真还是假
),那么这个论述便绝对不是科学的论述。【这里我稍微推理了一下,如果这个陈述是
恒真的,那么它是一个逻辑重言式,如果是恒假的,那么他自然不会是一个科学的陈述
。当然,这个定义还不完善,至少应该加上如果一个论断在我们这个可能世界中为假,
那么它也不是科学的论断】
波普尔用这种方式把科学论断和其它论断区别开来。但是这种区别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了
,以至于他只说了什么是科学,至于其它剩下的是什么,或许是形而上学的陈述,或者
是宗教的陈述,或者是伪科学的陈述,他就都不管了,反正他圈定的这一部分就是科学
,其它的不是科学。当然,这种标准既可以用来替换逻辑实证主义者口中的可验证性,
也可以用来作为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的标准。虽然波普尔没有强调这种区别,但是他认为
,形而上学的论述并非毫无意义,但是伪科学却完全不值得一提。
但是请注意,可证伪也是一个十分之暧昧不清的概念,因为可证伪性往往不是针对一个
具体问题,而是针对一个理论体系。事实上,当我们考虑对于一个事件的判断能否证伪
的时候,我们背后是依靠着某些其它东西的,正如我们在进行试验的时候,我们首先假
设了电子存在【没有人能够肉眼看到电子】,然后根据一系列现象说电子存在,但问题
在于,如果一个智能设计者(类似神创论中的上帝,intelligent designer)的存在是
不可证伪的,那么类似地,在整个关于电子的理论中,电子的存在也是不可证伪的。你
做出的论证或者是解释的强度和前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当针对一个具体问题的
时候,科学也是会很尴尬的,比如说如果我们已知 1J=1N·1m ,那么我们就知道 10J=
5N·2m ,这会被认为是一个物理学的论断,但按照波普尔的说法,这不是一个科学的
论断,因为它完全是先天的(数学论断)。它自然也是不可证伪的。因为这是由定义直
接得到的。换而言之,物理学是由一大半的科学论断和一大半的非科学论断组成的。
总之,波普尔的划分标准不是完美的。这个标准一方面排除了一些合法的科学,另一方
面将一些伪科学纳入科学的范畴中。严格来说,他的标准没有考虑如下可能:可能存在
一个伪科学的陈述,这个陈述是可以反驳的。比如说占星术,虽然被波普尔认作伪科学
,但实际上不是,因为它被证明了是错误的,所以它具有可证伪性,更确切地来说,它
已经被证伪了。所以科学至少要有一个标准,是为真。而这个标准是波普尔所没有强调
的。类似地,虽然波普尔经常攻击精神分析学,但是它所遭受到的最严重的攻击不是它
无法证伪,而是它可以证伪,而且的确被证伪了。
波普尔的拥护者们认为这些批评是对波普尔的理论的一种不厚道的解释。他们认为波普
尔在这里并不是提出了科学的充分条件,而只是给出了一个必要条件。总之,他们试图
在可证伪性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其他条件,而得到科学的定义。就像我前面做的那样。
但是,波普尔却自己打脸,说可证伪性是科学的充要条件。更进一步,他强调了可证伪
性指需要考虑句子的逻辑结构就行了。他说,一个句子是可证伪的,当且仅当它逻辑上
和某个经验语句相矛盾,其中这个经验语句表述的是某个逻辑可能的事件,并且是逻辑
上有可能被观测到的。逻辑可证伪性是一个比实践可证伪性要弱得多的标准,但是即便
如此,有一些科学理论还是不能在此标准下幸存,比如说当年波普尔就认为自然选择理
论不是一个科学理论因为它说的是“活下来的生物活了下来”而这离码完全就是一句逻
辑真的废话。所以达尔文主义不是一个可验证的科学理论,而仅仅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研
究。这种论断被进化生物学家们严厉吐槽。因为自然选择理论实际上预测了很多东西。
所以波普尔迫于压力,最后撤回了自己的言论,承认这是一个可以检验的理论,虽然难
以检验。但是无论如何,这个例子还是常常被用于攻击可证伪性这一条件。
================若干年之后的补充==================
Popper 的可证伪性实际上最大的问题还是在 Duhem-Quine 论题上。要理解这个论题,
首先考虑这样一个条件句:「如果你伸手去摸这根裸露的电线,那么你会触电。」
假设你没有触电,是否意味着你一定没有去摸这根电线呢?不一定。有可能电闸是关的
,有可能这个电线是零线,有可能这根电线是火线,但是你和地面绝缘了,还有可能你
戴了绝缘手套。总之,要排除掉一切可能之后,你才有可能通过这个具体的反例去证伪
关于人体导电性的一个事实。
类似地,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或者物理实验的时候,我们首先是通过理论得到一个预测
结果,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它。而当我们发现实验和理论的预期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会
选择检查理论推演时候的计算,实验过程是否有问题,包括操作上的问题,以及药品本
身是否过期,仪器的精度等等。总之,我们会试图以一切手段来证明是实验出错或者是
我们作出了错误的预测(计算错误或者选取了错误的理论)。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我
们才会考虑新的理论。
因此,当我们在否定或者肯定一个学科的时候,我们往往要把这个学科当作一个整体来
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而对于单独的证伪,我们似乎是无能为力的。 显示全部
2013-05-04 17 条评论感谢 分享 收藏•没有帮助• 举报
赞同 10 反对
10
收起
匿名用户
王青、如媚、知乎用户 等人赞同
感谢邀请。可我在问题中评论中说了,对于这个问题,@门门 答案已经足够了。提问者
没有问“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既然反正是答非所问,那我也借答非所问来谈我对“
什么科学”的一些看法。
其实,正如 @罗心澄 答案中所展现的那样,“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在科学哲学讨论中
已经被思考得很详细很深入了。学者考虑问题,是向着“不获得确切答案”的方向走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是没有确切答案的,一般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是列举一下“
XXX认为……,而XXX则认为……”,以便问者能够站在目前讨论的最高层次,决定自己
的取向。这是纯回答问题。
但是,由“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的争端,确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开的。
07年左右我曾经在科学网上写过很多关于科学和伪科学的文章。深入这一混水过后,我
觉得在实际上,人们比较容易存在以下问题,是普通关于“什么是科学”的材料所忽略
的。
第一是,凭什么这么定义科学?
你说科学就要是不可证伪科学就要是不可证伪?你说科学定义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谁定
义的?
如果回答说是某科学哲学家定义的,那是最倒霉的。对方就会说,就凭某个西人的一己
之见,就把我们全打为伪科学、民科?可怜!可悲!可笑!可叹!(不知道为什么,这
四个“可”,经常被误入歧途的退休老干滥用。)
如果回答说这么定义是由于这样得到的知识才可靠,那也倒霉,大家就拿休谟问题来恶
心你。至少到最后这成了一个哲学上“未有定论”的事情,允许自由学术讨论,但反对
你“野蛮地”把他们全打为伪科学和民科。很多人确实觉得“什么是科学”完全是一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上来就说“我觉得,科学应该是XXX的”,似乎
不需要查阅资料,甚至不需要走进实验室实际地去了解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是怎样的。
事实上,波普尔也好,Kuhn也好,他们研究“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的手段,是通过研
究历史。所以,科学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由它的历史所定义的。准确点说,就
是现代科学是由现代科学史定义的。中国没有参与过这一历史,所以也就没有参于这一
定义,一开始就要照着既有的文化来做,难免有一种被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心理。所以很
多人很轻易地说,这些都是西方科学,我们中国自有我们的东方科学,我们信中医,等
等。
第二,“不科学”是贬义词的思维定势是怎么形成的?
不知道为什么,说一件事“不科学”,很容易令普通国人感到被否定式的沮丧。“万事
务必科学”的思维定势,又是什么时候注入到中国普通大众脑中的呢?也许是80年代“
科学的春天”?那时也是打倒封建迷信运动最高潮的时候。同时那也是伪科学的春天,
就是因为不伪装成科学的话,根本没市场。伟么气功啊,香功啊,全息学啊之类的,都
是那时候的事情。其实这些东西练练玩玩没问题,是被逼走入伪科学的歧途的。而且他
们入此歧途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肚子怨气了,你一说它们伪科学,就立马反弹。真正
以牟利为目的的伪科学,还是90年代后期到最近的事情。真以牟利为目的的话,是不会
跟你较这个真的。
第三,新兴理论总是受旧势力的打压
关于这个,我已见过很多朋友去驳斥了,包括松鼠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少看到
语言组织上令我满意的,因此我不怕重复,贴一下我的解释:http://www.andrewsun.net/panta_rhei/archives/232。总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新兴理论一定要打压,打压新兴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并不悲情。
第四,科学、哲学和宗教
奇怪的是,说什么东西是宗教,在中国也似乎是一种令人沮丧的否定甚至是暗骂。你如
果说这只能算是一种信仰,对方似乎很容易就反驳你“科学难道不也是一种信仰吗”。
“科学是一种信仰”的说法,似乎很流行。
我的看法比较简单和粗浅。那就是科学、哲学和宗教是分工不同。他们都属于人类面对
未知世界的应对方式。科学最年轻,哲学次之,宗教最古老。这其实也是罗素在西方哲
学史的绪论上说的观点:
Philosophy, as I shall understand the word, is something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ology and science. Like theology, it consists of speculations on
matters as to which definite knowledge has, so far, been unascertainable;
but like science, it appeals to human reason rather than to authority,
whether that of tradition or that of revelation. All definite knowledge--so
I should contend--belongs to science; all dogma as to what surpasses
definite knowledge belongs to theology. But between theology and science
there is a No Man's Land, exposed to attack from both sides; this No Man's
Land is philosophy.
因此,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讨论对象范畴,是不交叉、不冲突的;又是相连的;其边界
还是不断变化的。科学的范畴不断扩大。例如心理学,源于哲学,但现在正向着科学的
方向迈进。但这并不会危胁神学,因为人所未知的世界是无穷的,科学再怎么扩大,神
学仍然有着无穷的未知世界去做文章。因此,这三者并不冲突,更没有谁高于谁,谁指
导谁的关系。哲学指导科学是被有中国特色的马列教育烙下的刻板印象。而现实社会中
所制造的三者之间的各种冲突,背后都是有不纯粹的目的的——尤其是在媒体发达的今
天,媒体有着自身的利益,不详述了。
第五,科学是“宁可信其无”的
根据科学哲学的那些经典内容,不容易总结出这一点。产生问题的场合是在日常科普中
。但我先举一个远离科普的例子。科学不去回答“上帝存不存在的问题”,1. 这不是
要否定上帝存在,而是压根不考虑这个问题;2. 不考虑,也不是因为什么“目前技术
达不到”,对这事情科学将来也永远也不会去考虑,因为它没有可被科学考虑的内蕴。
好吧,那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说“上帝是存在的呢”?科学不也没去证明“上帝不存在”
吗?于是才轮到,当一件事情,“科学尚不考虑”的时候,科学家的态度跟公众的态度
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宁可信其无”的(奥卡姆剃刀),而后者是宁可信其有的。
所以,在知乎上也好,在松鼠会成员微博上也好,你会经常看到“普通市民”拿五花八
门的东西来问这个存不存在、靠不靠谱、有没有害。很多都是类似购物广告所生造出来
的“术语”(buzz word)。职业科研人员,是不会理会这些术语的,既不花时间去证
实,也不花时间去证伪。但被问到的话,你总得要么去证实一下,要么去证伪一下。但
这个概念,受过专业训练的你,唯一能立刻回答的是“我没听说过这个概念”,你不能
直接说“这个概念是假的”——你知道这个概念具体指什么吗?不知道你说是假的?好
的,你只说了“我没听说这个”,那你又凭什么让人家“不要相信”、“不要担心”呢
?你的哲学其实是“宁可信其无”。这当然是不会被公众接受的,“宁可信其有”是关
系他们生存的原则,不像你,思维受过训练,对问题能够客观到置身事外去“宁可信其
无”。“砖家叫兽”跟普通大众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就是这两种原则的矛盾。专家总是
叫人别信叫人放心,最后出事了吧?不学无术,存心的,收了政府钱……等等。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涉及公众的事件,科学事实并不是核心矛盾。媒体记者却总是把
重点放在专家说法上。因为公众的诸如食品安全工作,具有既面对未知又要保证安全的
特殊性质。因此应该有它特有的完善机制和应对方案,这不是一门纯科学的学问,而是
一门城市管理的学问。但凡出事了,里面的科学往往是最后一个因素。可现在不是,现
在似乎走向要求公众自己懂化学、自己物治病。实际上没读过书的公众并不就该被毒死
和治死。
“宁可信其无”给了伪科学以运动的空间,因为渴望确切答案的公众在真科学处无法得
到任何东西,伪科学正好进来给以确切的答案。看看电视上的医药广告吧。
第六,中国特色的伪科学
伪科学,西方也有。而且不乏大学在职教授。有的教授因为tenure了,写点怪书。而且
国外好像没有像中国的《科普法》这种把伪科学定罪的法律。我觉得国外的伪科学风格
跟中国不一样,有点古希腊那种学究味。中国的伪科学,则总是冒着一股土气。具体描
述性的文字我不想展开了,我曾经思考过这一问题,并且在科学网上跟别人讨论过,现
在还能找到(里面的andrewsun就是我):“神秘主义”与中西传统文化的分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263770
在此文基础上再补充几句,那就是,西方完成了从自然哲学到现代科学的转化,但中国
还只停留在自然哲学,就被坚船利炮强行与西方并轨了。中医其实就是一种自然哲学,
跟西方根据古希腊关于四种元素的学说发展起来的炼金术和蒙昧医学相近。这也相当于
说,一些人主张的“东方科学”,无非只是中国的未完成转化的自然哲学而已,是阶段
不同,不是分而治之。
先说这些吧,欢迎讨论
n********n
发帖数: 8336
7
我们先回顾一下科学的发展
所有的科学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人类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得出的。
诞生一个理论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发现老的理论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比如“大
球比小球先落地”这个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通过实现发现大小球几乎同时落地。这样老
的理论就被质疑了,然后有人就开始折腾了,总要给个解释吧,到了牛顿这里终于搞清
楚了,然后不断发展完善得到了牛顿力学。但牛顿力学解释微观世界的时候发现又有问
题了,原来的那些公式也都失灵了,咋办?继续呀,先提个假说,再用实验去验证假说
,得到新的定理,继续完善假说,总结一下,得到新的理论,再循环,直到假说越来越
少,定理越来越多,什么时候发现又不能解释自然现象了,这个理论就又被推翻了,不
过推翻并不全是否定,大球比小球前落地是被否定了,但牛顿力学被推翻是被限定了适
用范围。
科学就靠着理论被不断的推翻在向前进步,所以科学的发展本质上是在不断的推翻现有
理论而不是验证现有理论。
我们来看看可证伪性这个概念,由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这个词太难理解了。
在逻辑上可能给出否定答案的句子是具备可证伪性的
(可证伪)地球是平的,这句话可能给出否定的答案。
(可证伪)地球是圆的,这句话可能给出否定的答案。
(可证伪)大球比小球先落地:这句话可能给出否定的答案。
(可证伪)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这句话可能给春否定的答案。
(不可证伪)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这句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给不出否定的答
案,永真。
(不可证伪)任何疾病的根本原因都是机体系统的失调,无论内因还是外因:这句话在
任何情况下都对,给不出否定的答案,永真。
可证伪性和证伪常常被混淆,
可证伪性是指理论,证伪是指实践。当然这里的实践和理论是需要有联系的,比如小球
落地的速度是根据牛顿力学计算出来的,所谓巴豆腹泻和中医理论(气血,经络,藏象,阴
阳)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没有理论证伪的价值.
比如:
实践中发现地球不是平的,那就证伪了地平论。
实践中发现地球不是圆的,那就证伪了地圆论。
实践中发现大球小球同时落地,那就证伪了大球比小球先落地。
证伪一个理论的先决条件是这个理论具备可证伪性。
一个理论提供的定理越多,这个理论的可证伪性越高,
比如:
A理论有3条定理,则实践中发现不符合其中任一条的自然现象该理论就被证伪了。
B理论有9条定理,则实践中发现不符合其中任一条的自然现象该理论就被证伪了。
相比之下,B理论的可证伪性高于A理论3倍。
C理论没有定理,则实践中不会发现不符合的自然规律,不可证伪。
这样的话C理论直接在理论上就没有被证伪的可能。
为什么可证伪性对于科学理论是如此的重要?
因为如果一个理论不具备可证伪性就不能在实践中被证伪,被推翻,该学科就不能发展。
推翻意思不全是否定,有的时候是缩小适用范围。
具备可证伪性不是说必须证伪这个理论,而是在逻辑上有推翻这个理论的可能。这种被
证伪的可能性随着理论中描述得更加清晰,更多定理而逐步增加,拥有越多定理的理论
可证伪性越高。
可证伪性的高,低,没有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我们说科学是在不断发展无止境的,我们就必须接受任何科学都将被推翻的假说。
当然,目前科学的发展确实说明了这一点,“所有的科学理论在建立之初就开始了被推
翻的倒计时。”
"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这句话为何不可证伪?因为它把所有的可能都涵盖了。
“任何疾病的根本原因都是机体系统的失调,无论内因还是外因”这句话为何不可证伪?
首先它说明了疾病是机体系统的失调,但导致失调的原因可能是内因也可能是外因,但
内外因并没有定义清楚。
外因是什么?是细菌吗?内因是什么?可证伪性首先要求的就是明确清晰的界定。
++++++++++++++++++++
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可证伪性被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
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作为对比的则包括形式上的或数学的表述,如
重言式(由于定义的原因它们总是真的),数学公理和定理——这些表述不容许逻辑上
反例的存在。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如卡尔·波普尔,宣称:一切从经验得来的假说、
命题和理论都不是科学的,除非它们容许反例存在的可能。
一个主张“可证伪”并不意味着这个主张是“假”的。如果一个主张是可证伪的,则至
少在理论上存在一种观测的方法(即使实际上没有进行这项观测也无妨),来表明这个
主张不符合重言式的标准(即这个主张不总是真的)。对某种描述进行观测的逻辑前提
是它描述的事物是存在的。
举例来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主张可以被“一个黑色天鹅”的观测证伪,
虽然这个观测并不一定会发生。一个可证伪的命题必须定义某些被禁止的情形。例如,
在这个例子中,“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主张禁止了“黑色天鹅”的存在。由于
理论上可能存在“观测到黑色天鹅”这个反例,“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主张是
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是一种逻辑属性。因此,如果要表明一个物理定律是可证伪的,我们并不需要
表明违反这个物理定律是真实可行的(这样会使其不再是物理定律);然而,我们只需
要表明这个物理定律的例外情况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进一步说,逻辑上的可证伪性是一
种对由经验得来的主张的规范,而不是用来说明反例存在的证据。此外,作为事物逻辑
属性的可证伪性与某种主观的修辞、心理表述无关。(Moreover, the logical
property of falsifiability, as a criterion of empirical proposition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ractical, psychological, or rhetorical task of
convincing an individual person that a proposition may have counterexamples.
Scientific proposition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ose sorts of individual
idiosyncrasies.)
最后要说明的是,可证伪性是由经验得来的主张的必要属性——却不是充分属性。这意
味着一个主张需要更多的属性使其成为经验上有意义的(empirically meaningful)。一
行字可能不能成为一项主张(有可能只是随机的字而不具有意义),而且即使这一行字
是一项主张,也不表示其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科学理论。
++++++++++++++++
可证伪性是逻辑概念,只需在逻辑上有可能假设一个使理论错误的可验证的情况即可。
一个理论,如果是可证伪的,并不等于要有过一次违背他的经验。
一个理论,就算没有经验证明他错,这个理论也可能是可证伪的。
一个可证伪的理论,完全有可能无法被证明是错误的,甚至可以是完全正确的。
可证伪的,不等于一定会被证伪。(这好像不能怪翻译,英語也有歧义)
比如@许世泽的乌鸦的例子。“乌鸦都是黑的”这句话一直都是可证伪的。
就算你从来没见过白乌鸦,你可以在逻辑上假设有一只白乌鸦存在,从而得出可证伪性。
就算你研究了DNA,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个违反我们已有生物知识的情况,得出可证伪性。
白乌鸦不需要真的存在。
E*****m
发帖数: 25615
8
neohorizon 自己讀了嗎?
1 (共1页)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加尔文-认识神与认识人龚天民:佛教讲因缘,主张宇宙间无神;但基督教讲有神。
“威斯敏斯德信条”简释2、 进化与宗教 (转载)
第一章 论圣经科普:“圣经无误”和“圣经真理无误”
有那么多宗教,如何鉴别哪个是正确的?神TMD总是对的
版上质疑基督教的其实是徒劳的和Eloihim探讨信仰、迷信与自然科学
我把刀给你们,你们这些杀害我的人-断章取义地转载科学与希望(转载)
简述为什么神迹奇事和现代科学不矛盾所有的神都缺乏的一种能力
无神论者的悲哀科学已经证明了上帝不存在吗?(转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学话题: 证伪话题: 理论话题: 伪科学话题: 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