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 发帖数: 10589 |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523780101o6dw.html
冯学荣读史 http://blog.sina.com.cn/fengxuerong 2013-07-22 13:18:59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
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狗游了过来、衔
住他、不让他下沉,邓世昌把他的狗按了下去、双双一同沉入水中,壮烈殉国。
邓世昌这个“按狗共沉”说, 是否靠谱?我想,还是让我们重新审视史料吧。
首先,我们看看我们教科书上的“按狗共沉”说,出处是哪里?不知道,也许只有教科
书编委心里才知道。但是,有一个出处是邓世昌殉国之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读者
注意:这是一本画报,不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这本《点石斋画报》报道了邓世昌落
水之后、拒绝战友抛来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按住自己的狗、一同沉下水底、壮烈殉
国。这份画报还配上了想象的插图。
《点石斋画报》所描述的这一幕,有一点是违反物理定律的:邓世昌落水后,如果没有
救生物、如果执意求死,则必然是迅速沉入水中,不可能凭空漂浮于水面良久、并完成
了以下一系列的动作:摆手拒绝战友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按住自己的狗。
那么,《点石斋画报》的报道来源于什么资料?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点石斋画报》只是一份画报,并非严肃的史料,不足以成为信史,更不能成为编写教科
书的依据。
我们再来看看,李鸿章当年给朝廷的关于邓世昌的报告,李鸿章的报告,是这样写的:
“……其力战阵亡之管带、大副等,自应先行奏请恩恤,以慰忠魂,致远管带提督衔记
名总兵借补中军中营副将噶尔萨巴图鲁邓世昌……争先猛进,死事最烈,拟请旨将邓世
昌…..交部从优议恤,邓世昌首先冲阵,攻毁敌船,被溺后遇救出水,自以阖船俱没,
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
李鸿章这份给光绪皇帝的报告,出自于《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
折》,收录于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中日战争》第三册,第136页。
李鸿章在奏折里对邓世昌殉国过程的描述,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如下的意思:
“邓世昌下水之后,被战友救了上来,但是,邓世昌说:整只舰艇都沉没了,我没有独
自求生的道理。说完,邓世昌重新跳入海中、自沉身亡。”
读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李鸿章不是现场见证人,他的奏折所述,要么出自部下的报告,要么出自自己的猜
想;
2、李鸿章这份奏折是要建议光绪皇帝“从优抚恤”邓世昌,为了这个目的,当然是将
邓世昌之死,写得越壮烈越好;
3、邓世昌是李鸿章的部下,邓世昌殉国越壮烈,李鸿章的脸面越有光,李鸿章在甲午
战争中失败,已经没有脸面对朝廷,唯有奋力描述自己部下将士的忠勇,以向皇帝表明
:我已经尽力了,我的部下们也已经尽力了,这次打败仗,实在不是我的责任。
从这样的动机和背景看来,李鸿章奏折里面所描述的邓世昌殉国过程,是不能完全置信
的,至少不能独自成为信史、而必须有待佐证。
我们再来看看北洋舰队老兵的说法。
戚其章在其所著《北洋舰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第208-216页)中,收
录了两份描述邓世昌殉国过程的水手证言,其中一份是“来远舰”老水手谷玉霖,他是
这样说的:
“邓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行将沉没,不肯独生,愤然投入海中,他平时所养的
爱犬名叫太阳犬,急跳入海中救主人,转瞬间衔住邓管带的发辫、将它拖出水面,这时
,搭救落水官兵的鱼雷艇也赶来,艇上水手高呼:邓大人,快上扎杆!邓管带用手示意
,不肯苟生,跟狗一起没人水中。”
可是,一只狗可以用它自己的力量游泳救出一个大男人,这只狗需要有多大只?它需要
有多大的力量?如果它有这样大的力量,它又何至于被邓世昌抱住沉入水中、而挣脱不
了邓世昌?这二者恐怕是矛盾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谷玉霖是“来远舰”上的水手,而邓世昌是“致远舰”上的管带,
换言之,谷玉霖并不在“致远舰”的事发现场,这篇证言,只是谷玉霖听来的,而不是
自己亲眼看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北洋水师老水手陈学海的证言:
“邓船主(邓世昌)是自己投海的,他养的一条狗叫太阳犬,想救主人,跳进水里咬住
了邓船主的发辫,邓船主看船都沉了,就按住太阳犬一起沉到水里了。”
可是,陈学海也是“来远舰”上的水手,也不是“致远舰”沉没现场的见证人,他的说
法和谷玉霖一样,也是听来的。
我们再看《清史稿》。《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邓世昌》对邓世昌的殉国过程,描
述如下:
“……锅船裂沉。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
死之……”
《清史稿》这篇邓世昌殉国记,翻译成现代中文,是如下的意思:“……致远舰的锅炉
爆炸、舰艇下沉,邓世昌抱着一个救生圈,没有沉没,丁汝昌命令其他战友去救他,邓
世昌拒绝上船,将身体缩出救生圈、沉海殉国……”
《清史稿》的记录则大不一样:这里的邓世昌首先是抱着救生圈、暂时还没想着要死,
见到战友来救自己,才突然想起自己要殉国,于是挣开救生圈、自沉身亡。而至于他的
那条狗,在《清史稿》里面,并没有出现。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份证言:当年在“镇远舰”上当大副的美籍清军水兵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事后写了一篇回忆录《The Battle of the Yalu》(中文可译为:
《鸭绿江边的海战》),文中是这样回忆邓世昌的殉
国过程的:
“Captain Tang had a large dog of a most vicious temper, unruly at times
even with his master. After the ship sank Captain Tang, who could not swim,
managed to get to an oar or some small piece of wood — enough to have
supported him had not his dog swum to him, and, climbing up on him, forced
him to release his grasp and thus miserably drown, the brute sharing his
fate — perhaps the only case on record of a man drowned by his dog”
这段回忆文字,我将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邓(世昌)管带养了一条最凶的那种狗,有时就算是邓在场,它也很凶。邓不
熟水性,舰艇沉没之后,他抓住了一根不知是橹、还是一根什么别的木头,刚好能使他
漂浮在水面,后来,正是他养的这条狗,向他游过去、并扑到了他的身上(狗也想求生
)、使他抓不住木头了、因此悲催地沉了下去,那狗也是同样的命运(沉没),这也许
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狗害死主人的纪录了吧…….”
如果依照马吉芬的说法,邓世昌则根本不想死,他抱住一块木头,是他的狗游了过来、
扑到他身上,木头不堪负重,人和狗一同沉入水中,不幸身亡。
当然,马吉芬是“镇远舰”上的人,而邓世昌在“致远舰”上,可见,马吉芬也不是事
发现场的目击证人,他的证言,一样也是听来的,甚至是自己想象的,总之,也不能独
立成为信史。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邓世昌殉国一幕的“罗生门”如下:
《点石斋画报》的说法:邓世昌是被动落水、拒绝救生圈、按狗共沉。
李鸿章的说法:邓世昌是被动落水,被战友救上来,再跳水自杀殉国,没有狗。
谷玉霖的说法: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不知有否按狗)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陈学海的说法: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按下自己的狗,一起沉入水中。
《清史稿》的说法:邓世昌本来抱着救生圈,见到战友来救他,突然挣脱救生圈、沉入
水中殉国(全程没有狗)。
马吉芬的说法:邓世昌被动落水、抓住了木头求生,狗爬过来,木头不胜负荷、人和狗
一起沉入水中。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邓世昌殉国的具体过程,点石斋画报、李鸿章、谷玉霖、陈学
海、马吉芬、清史稿六方的说法,都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那么我冯学荣写到这里,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不是。邓世昌殉国的故事,其实对我们而
言,是一个教训,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画报、李鸿章、清史稿等这些记录历史的责任
人,没有认真对待历史,他们记录历史,不是从查实的证据入手,而是从道听途说、第
二手资料、甚至第三手资料入手,所以出现了“三人成虎”的现象,致远舰当年被救的
水手不少,只要政府、史学家、学者当时对历史认真负责,则邓世昌殉国的真实过程,
不难理清,而当时显然没有人认真去做这个事,结果到了现在,出现了至少六方证言不
一致的现状,恐怕回头再要理清邓世昌殉国的真相,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邓世昌“按狗共沉”罗生门历史叙述给我们的教训,我想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
,在治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原始资料、可靠证据出发、不道听途说、不造谣、不传谣
,一定要实事求是,只有当我们做到这样,我们才能留给子孙们一部准确的、真实的历
史,而不会再发生邓世昌这样的“罗生门”。
结语:邓世昌“抱狗共沉说”未必真实,但时过境迁,史料不足,而且史料不可靠,目
前已经很难还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治史要认真”的教训,那么前事至少可
以成为后事之师。 |
b********n 发帖数: 349 | |
r*****y 发帖数: 53800 | 3 其实即使是致远被救水手,也不一定亲眼看见了邓世昌死亡过程。而其他船的人员,也
不一定肯定看不到邓世昌死亡过程。不过这个老外的说法倒是很新鲜,原来邓大人是被
自己的爱犬害死的。其实很可能老外和中国水手看到了相同的过程,即邓初始抱着根木
头没沉,然后狗来了,然后两人一起沉。但是各人的解读不同,中国水手出于对邓世昌
崇拜尊敬的心理,把这个过程解读为狗想救邓世昌,邓世昌自己不想活所以抱着狗一起
死。老外则更为按自己直觉的解读为狗害死了邓世昌。 |
g******t 发帖数: 11249 | 4 英国海军教育有于舰同沉的传统
不要侮辱邓世昌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即使是致远被救水手,也不一定亲眼看见了邓世昌死亡过程。而其他船的人员,也 : 不一定肯定看不到邓世昌死亡过程。不过这个老外的说法倒是很新鲜,原来邓大人是被 : 自己的爱犬害死的。其实很可能老外和中国水手看到了相同的过程,即邓初始抱着根木 : 头没沉,然后狗来了,然后两人一起沉。但是各人的解读不同,中国水手出于对邓世昌 : 崇拜尊敬的心理,把这个过程解读为狗想救邓世昌,邓世昌自己不想活所以抱着狗一起 : 死。老外则更为按自己直觉的解读为狗害死了邓世昌。
|
K*****3 发帖数: 977 | 5 真正讨厌这些这样挖历史的。
历史是个老师,仅此而已。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523780101o6dw.html : 冯学荣读史 http://blog.sina.com.cn/fengxuerong 2013-07-22 13:18:59 :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 :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 : 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狗游了过来、衔 : 住他、不让他下沉,邓世昌把他的狗按了下去、双双一同沉入水中,壮烈殉国。 : 邓世昌这个“按狗共沉”说, 是否靠谱?我想,还是让我们重新审视史料吧。 : 首先,我们看看我们教科书上的“按狗共沉”说,出处是哪里?不知道,也许只有教科 : 书编委心里才知道。但是,有一个出处是邓世昌殉国之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读者 : 注意:这是一本画报,不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这本《点石斋画报》报道了邓世昌落
|
q*d 发帖数: 22178 | 6 童话和神话总是美好的,
真相却往往是残酷的.
无情的揭露真相才是历史研究的目的.
在下
、衔
教科
读者
昌落
【在 K*****3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正讨厌这些这样挖历史的。 : 历史是个老师,仅此而已。
|
q*d 发帖数: 22178 | 7 那个老外揭露邓大人不会游泳,
我还是颇为震惊的.
一个科班出身的海军舰长不会游泳,
这是真的吗?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即使是致远被救水手,也不一定亲眼看见了邓世昌死亡过程。而其他船的人员,也 : 不一定肯定看不到邓世昌死亡过程。不过这个老外的说法倒是很新鲜,原来邓大人是被 : 自己的爱犬害死的。其实很可能老外和中国水手看到了相同的过程,即邓初始抱着根木 : 头没沉,然后狗来了,然后两人一起沉。但是各人的解读不同,中国水手出于对邓世昌 : 崇拜尊敬的心理,把这个过程解读为狗想救邓世昌,邓世昌自己不想活所以抱着狗一起 : 死。老外则更为按自己直觉的解读为狗害死了邓世昌。
|
K**********i 发帖数: 22099 | 8 可能是陆军出身吧?
我记得丁汝昌也是陆军出身。
土鳖国尽搞些外行领导内行的事儿。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老外揭露邓大人不会游泳, : 我还是颇为震惊的. : 一个科班出身的海军舰长不会游泳, : 这是真的吗?
|
B********4 发帖数: 7156 | 9
我也觉得惊诧,就算邓本来不会游泳,到英国海军留学后也没学会?这个英国海军学院
什么教学质量。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老外揭露邓大人不会游泳, : 我还是颇为震惊的. : 一个科班出身的海军舰长不会游泳, : 这是真的吗?
|
r*****y 发帖数: 53800 | 10 其实邓恰好是唯一一个没去英国留学的北洋海军舰长,我记得。只是在中国自己的马尾
船政学堂学习。
wiki邓世昌简历: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之一。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
(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蜒里2号)一茶商之家,1867年考入马尾
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
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嘉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
舰管带。当年牡丹社事件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
【在 B********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觉得惊诧,就算邓本来不会游泳,到英国海军留学后也没学会?这个英国海军学院 : 什么教学质量。
|
|
|
r*****y 发帖数: 53800 | 11 以前有个世界知名的游泳教练不会游泳,队员夺冠了很兴奋把教练举起来扔到水池里,
结果教练不会游泳差点淹死。海军舰长不会游泳也很正常。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老外揭露邓大人不会游泳, : 我还是颇为震惊的. : 一个科班出身的海军舰长不会游泳, : 这是真的吗?
|
r*****y 发帖数: 53800 | 12 实事求是,不算侮辱。而且我记得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里邓世昌是唯一一个没去英国留
学的,查了一下邓世昌简历确实如此。而去英国留学的方伯谦却成了逃跑的胆小鬼。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英国海军教育有于舰同沉的传统 : 不要侮辱邓世昌
|
r*****y 发帖数: 53800 | 13 丁汝昌是陆军出身,但是邓世昌和刘步蟾方伯谦等一批舰长都是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学习
加上英国留学经历(邓一人除外),应该是从十几岁就奔着未来海军人才培养起来的,
谈不上转行。在英国留学时,据说中国的刘步蟾等人和日本的坪井(未来吉野舰长)东
乡等人是同学,中国学生的成绩比日本人要好。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是陆军出身吧? : 我记得丁汝昌也是陆军出身。 : 土鳖国尽搞些外行领导内行的事儿。
|
r*****y 发帖数: 53800 | 14 邓在北洋水师算是个异类,中国海军大都是福建帮,邓是广东人。而且是唯一一个没去
英国留学的,好像是年龄太大不符合,或者英语不过关? |
K**********i 发帖数: 22099 | 15 哦,谢谢科普。
我只记得丁好像是骑兵出身,就以为手下人也都是外行货了。
不过丁汝昌是陆军出身带海军,这本身有点……嘿嘿。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丁汝昌是陆军出身,但是邓世昌和刘步蟾方伯谦等一批舰长都是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学习 : 加上英国留学经历(邓一人除外),应该是从十几岁就奔着未来海军人才培养起来的, : 谈不上转行。在英国留学时,据说中国的刘步蟾等人和日本的坪井(未来吉野舰长)东 : 乡等人是同学,中国学生的成绩比日本人要好。
|
K**********i 发帖数: 22099 | |
r*****y 发帖数: 53800 | 17 丁本来是太平军降将,但是一直跟着李鸿章忠心耿耿,算是李淮系干将。丁比手下这些
舰长大一倍。手下这些舰长算是中国近代真正培养出来的一代海军人才。丁虽是半路出
家,但在北洋几十年,对海军还是有所了解的。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哦,谢谢科普。 : 我只记得丁好像是骑兵出身,就以为手下人也都是外行货了。 : 不过丁汝昌是陆军出身带海军,这本身有点……嘿嘿。
|
q*d 发帖数: 22178 | 18 这个游泳教练不会游泳,是个罕见的特例,
全世界迄今为止仅此一例吧.
邓大人海边长大的,科班学海军,航海的,
居然也不会游泳.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有个世界知名的游泳教练不会游泳,队员夺冠了很兴奋把教练举起来扔到水池里, : 结果教练不会游泳差点淹死。海军舰长不会游泳也很正常。
|
r*****y 发帖数: 53800 | 19 没有确切证据表明邓世昌不会游泳,但是即使会游泳,一样有可能在本人志愿求生的前
提下被淹死。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游泳教练不会游泳,是个罕见的特例, : 全世界迄今为止仅此一例吧. : 邓大人海边长大的,科班学海军,航海的, : 居然也不会游泳.
|
q*d 发帖数: 22178 | 20 按照那个美国籍清军的证词,邓大人不会游泳.
这个到底会不会是不是可以考证一下他学航海的马尾船政学堂,
是否要求必过游泳课.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确切证据表明邓世昌不会游泳,但是即使会游泳,一样有可能在本人志愿求生的前 : 提下被淹死。
|
|
|
r*****y 发帖数: 53800 | 21 这里的说法是,美国人是听致远幸存士兵所说。
http://www.hprc.org.cn/pdf/JLSY2009S1027.pdf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按照那个美国籍清军的证词,邓大人不会游泳. : 这个到底会不会是不是可以考证一下他学航海的马尾船政学堂, : 是否要求必过游泳课.
|
r*********e 发帖数: 7733 | 22 咋啦,不行啊?五毛要去打小报告领钱?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哇,楼主居然骂共产党是“狗共”!
|
c******o 发帖数: 1184 | 23 好像前几年有给北洋翻案的,据说方也没有那么不堪,多是野史传的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实事求是,不算侮辱。而且我记得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里邓世昌是唯一一个没去英国留 : 学的,查了一下邓世昌简历确实如此。而去英国留学的方伯谦却成了逃跑的胆小鬼。
|
q*d 发帖数: 22178 | 24 邓世昌--方伯谦模式,
在我朝历史上并不罕见,
岳飞--秦桧模式的翻版.
失败了不寻找自身根本的原因,
要神圣化一个英雄,同时要妖魔化一个叛徒.
国留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前几年有给北洋翻案的,据说方也没有那么不堪,多是野史传的
|
c*******e 发帖数: 563 | 25 也谈不上, 人在危险关头差别通常还是很大的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邓世昌--方伯谦模式, : 在我朝历史上并不罕见, : 岳飞--秦桧模式的翻版. : 失败了不寻找自身根本的原因, : 要神圣化一个英雄,同时要妖魔化一个叛徒. : : 国留
|
q*d 发帖数: 22178 | 26 方伯谦后来也有翻案一说,
邓世昌按上面帖子,似乎多少被神化了.
另外,用速度不如吉野的致远去撞前者,是不是一个很职业的选择?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也谈不上, 人在危险关头差别通常还是很大的
|
g******n 发帖数: 53185 | 27 你这个是看笑话看来的,把这个教练google出来看看。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有个世界知名的游泳教练不会游泳,队员夺冠了很兴奋把教练举起来扔到水池里, : 结果教练不会游泳差点淹死。海军舰长不会游泳也很正常。
|
M******8 发帖数: 10589 | 28 致远的吨位只有吉野的一半。
撞上了,也是白给,除非恰好撞到最合适的地方。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方伯谦后来也有翻案一说, : 邓世昌按上面帖子,似乎多少被神化了. : 另外,用速度不如吉野的致远去撞前者,是不是一个很职业的选择?
|
r*****y 发帖数: 53800 | 29 方也不算冤,至少两次逃跑是客观事实。第一次丰岛还可以说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保
船,第二次黄海双方胜负未分就跑了。虽然方即使留下北洋舰队也未必能打赢,但是打
输了又有个逃跑的现成替罪羊,不杀他杀谁?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前几年有给北洋翻案的,据说方也没有那么不堪,多是野史传的
|
r*****y 发帖数: 53800 | 30 致远最高航速不如吉野,但是在致远加到最高航速向吉野冲过去时,吉野并未处于最高
航速,再要加速逃跑也有可能来不及。而且即使撞不上,能把吉野撵得落荒而逃从而冲
乱冲散日舰队队列,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黄海海战日舰从始至终都是集团作战,而北洋舰队一开始就被打掉了信号旗,然后大多
数时候都是各自为战,偶尔有两舰自发协同作战,但是始终缺乏统一有效指挥。所谓勇
者过勇(邓世昌)怯者过怯(方伯谦)。从过程到结果,倒和中日足球的较量很相似。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方伯谦后来也有翻案一说, : 邓世昌按上面帖子,似乎多少被神化了. : 另外,用速度不如吉野的致远去撞前者,是不是一个很职业的选择?
|
|
|
r*****y 发帖数: 53800 | 31 能把吉野撞伤使其退出战列,对北洋舰队就很有积极意义。致远当时已经不行了,等于
是拿个失去战斗力的师长换对方军长。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致远的吨位只有吉野的一半。 : 撞上了,也是白给,除非恰好撞到最合适的地方。
|
q*d 发帖数: 22178 | 32 这个游泳版有过讨论,似乎是真的.
里,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是看笑话看来的,把这个教练google出来看看。
|
g******t 发帖数: 18158 | 33 好象是主要是方家的后人在摇旗呐喊,没什么人响应他们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方也不算冤,至少两次逃跑是客观事实。第一次丰岛还可以说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保 : 船,第二次黄海双方胜负未分就跑了。虽然方即使留下北洋舰队也未必能打赢,但是打 : 输了又有个逃跑的现成替罪羊,不杀他杀谁?
|
c*****t 发帖数: 817 | 34 方翻个屁的案。比大部队提前9个小时回到军港。
回去之后自己心虚,一直等在港口。
同僚都气他。请了旨意过了几天晚上就把他从被窝里拿出来杀了。
要翻案,先要解释清楚什么理由能让他提前9小时就回家。 |
r*****y 发帖数: 53800 | 35 方太蠢了吧,就算跑了也不能那么早回港啊。可以在外面游荡一圈看看形势再说。可以
找借口暂时撤退修理,修好了一直没找到大部队。暂时撤退修理在海战中是常事,来远
靖远在黄海海战中也有过这么一出,可是人家最后归队了。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方翻个屁的案。比大部队提前9个小时回到军港。 : 回去之后自己心虚,一直等在港口。 : 同僚都气他。请了旨意过了几天晚上就把他从被窝里拿出来杀了。 : 要翻案,先要解释清楚什么理由能让他提前9小时就回家。
|
r*****y 发帖数: 53800 | 36 补充一下这个美国人马吉芬的小传,还是挺有意思的。
美国人马吉芬,本想用加入中国海军这段资历,使自己进入美国海军,最终却把生命献
给了黄龙旗下的这个国度
这一天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两周年的日子,他在自己的国家还背着投降派的骂名
。在美国的海军医院里,36 岁的马吉芬,在眼球摘除手术前一天,让护士拿来他从中
国带回来的那只小箱子,他等不及第二天医生在他头骨上开出一个3 寸见方的口子,支
走了护士,从箱子中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冷静地对准了自己。病房外面的人听到枪响一
拥而入时,带给马吉芬痛苦的如潮往事已经平息。时间是1897年2月12日,两年前的这
一天,马吉芬敬重的提督丁汝昌,一位枯瘦的中国老人,以及好友“镇远”舰管带杨用
霖殉国。现在,马吉芬选了这个日子,向人生的告别。
为北洋水师力辩
马吉芬作为唯一亲历中日甲午海战的美国人,并任7000吨的“镇远”号战列舰的帮带,
回国后一度引起同胞的关注。他参加过的这场海战太特殊了,它有个关键的时代节点,
这是第一次现代化军舰之间的海战,尽管它发生在远东的黄海上,但是西方社会所聚焦
的是,中日双方如何操纵现代化舰艇、这些现代舰艇的运用对于战争以及国际关系,将
带来怎样的变化。
所有理论家和军械厂都不认为这场战争远离自己,尽管隔着厚厚的亚洲大陆,这场新技
术新战术在亚洲的实战,是对这些西方人的一次严格检验。
关注的结果是,北洋海军战败后,西方各国舆论都认定日本海军训练有素、打得很勇敢
,同时中国海军的惨败被认为是指挥不力,素质低下,总之一无是处。头部和眼部伤痛
经久不愈的马吉芬不能任由西方传媒的歪曲,于是开始了四处演讲,他觉得自己有责任
让全世界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北洋水师到底败在哪里,当时没有人能理解中国
的现状,为什么海军会全军覆灭在陆地上。
马吉芬的努力后来被认为是一个疯狂的行为,他的同胞认定他是大脑受了伤,因而精神
有些不正常。马吉芬的力辩在当时并没有为北洋水师挽回什么,人们只看结果,《马关
条约》以及此后不断的割地和赔款。马吉芬在临终前还在给《世纪》杂志写他所经历的
这段战争史:“其中如提督丁汝昌,我不能不向其深切沉痛追悼。他既是勇敢的武士,
又是温和的绅士,他迫于滥命和强敌作战而一败涂地。及见大势已去,尽毕生最后的职
责,为了麾下将士的生命而与敌签约。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他曾期望活着,但他知道祖
国的不仁,对他的冷酷待遇将要超过不共戴天的敌国。在夜半孤灯之下,左思右想,饮
鸩而逝。老英雄当时的感情究竟如何?”
这是马吉芬最后的笔墨,这位年轻时一心想加入美国海军的军人世家子弟,在死后以一
套崭新的北洋海军军服下葬,按照他的遗嘱,棺椁上是他曾经效力的国家的海军旗——
黄龙旗,这也是这个国家的国旗,它曾在马吉芬与日本激战的镇远舰上飘扬过,是他出
于军人的忠诚专门从中国带回家乡的。
加入北洋水师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是马吉芬的母校,1884年他临毕业时,美国国会突然出台一个法案
,只有当军舰上缺员了,才能有新兵替补,这一年只有12个名额。马吉芬不是前12名,
因此他在得到1000美元安置费后,回家待业。
从小向往当海军的马吉芬并不想当待业青年,就在这时他听说中国为了迎战法国,将在
福州开办水师,为了不荒废学业他搭了4个月的轮船,投奔中国海军。1885年4月10日他
刚到天津港就听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事实上,这场战争根本没能打起来,为中国建造舰
艇的德国人,迫于法国的压力,没敢把造好的军舰交付中国,中国海军甚至是用土炮木
船来应战。所以在马吉芬前往中国的途中,这场战争早已在法国强大政治攻势和国际地
位上不战而胜了。
从布满水雷的天津港登陆中国后,马吉芬曾经请美国副领事派曲克把自己的求职信交给
李鸿章,第二天他干脆直接跟着船长进了总督府。李鸿章告诉他必须通过军械局水师学
堂的多学科考试,才能受雇。第二天,在一群顶戴花翎的监督下,马吉芬通过船舶驾驶
、枪炮使用、导航、航海天文学、代数、几何学、球面三角学、二次曲线以及积分等项
目的考试,这也是中国水师学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他觉得自己只答了所有卷子的六成,但是中方考官认为这个24岁的洋人已经令他们满意
了。从此,马吉芬成为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的外籍教习,也是唯一能教授船舶驾
驶和枪炮使用的人,这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美国人还负责传授领航和航海天文学知识
,同时还要训练陆军和炮兵的学员教他们如何筑防。这份职业带给马吉芬1800美元的年
薪,聘期3年。因此,中日甲午海战中有很多军官都是他的学生。
这一时期的马吉芬,心里一直盘桓着他的“曲线就业”梦想,李玉生查阅并翻译了他给
家人的一封信,“如果美国海军部长明白,我在这里所获得的技能上的收获大大超过在
海上服务所可能获得的收获,那么他也许会给我开两年假,只发半薪或者1/4薪水,甚
至不发工资,但把我继续保留在美国海军的军官名册上。”此后,他多次表达用在中国
海军工作的资历来换取进入美国海军的资格。
马吉芬从教的10年中,提职加薪,他不曾在购买军火时吃过回扣,这点与当时的一些中
国军官不同。因此具有极好的名声,中国人对他的信任可以从各种重量级的委派上看出
来:他曾带领一组中国官兵前往英国造船厂验收订制的军舰,他建议在威海创办一所新
型水师学堂也被李鸿章和丁汝昌接受,并委以威海水师学堂的总教习。有一次他个人举
办了一场感恩节宴会,邀请所有留美的中国海军军官出席,前来赴宴者,不辞劳顿地来
自旅顺、上海甚至香港。
亲历黄海海战
马吉芬在中国度过了他一生中美好的10个年头,他也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给了中国,第十
年,他34岁。马吉芬想回家乡休个假,但就在他回国前夕中日宣战。“中国和日本马上
就要开仗了,我们很可能就此永别,但我必须留在岗位上。在中国服役的10年里,他们
始终以仁慈对我,如果这个时候遗弃他们,将是多么可耻。”他在战前给父母亲发回这
样一封信。
主动撤消休期的马吉芬用行动向中国海军及政府表示了他对这个国家的忠诚,被任命为
7430吨的“镇远”号战列舰的帮带(相当于副舰长),这是一艘与提督丁汝昌旗舰“定远
”号同型的舰只。
浴血黄海的全程是怎样的,头部受重创的马吉芬曾经多次回忆过,但是一直没有清晰有
序地描述过,《洋人旧事》的作者张功臣曾经想把马吉芬的回忆理出个头绪。他唯一不
会遗忘的就是炮战开始那一刻,他从此刻由一名教习变成出征的战士。
不同于马吉芬向丁汝昌建议的先发制人,他发现中国人非常善于忍耐和等待,中方的战
略是“避敌保船”,持重防守。这一点令马吉芬百思不解。
“镇远”舰12英寸炮命中日本舰艇“浪速”号时北洋水兵的欢呼声,还时时在海军医院
病房中被回忆起来,在接下来马吉芬写给《世纪》杂志的回忆录中,“镇远”舰的情况
急转真下,它遭到3艘日本战舰合围。
马帮带的“镇远”号被日舰发来的重炮打中了前甲板,管带林泰曾被震得当场昏死,马
吉芬在头晕眼花中接替林泰曾指挥战斗。打到下午两点,日本对中国的舰只由12:12很
快就变成12:8——“济远”和“广甲”弃战而逃,还有两艘 13年前的陈旧设备“超勇
”、“扬威”沉没和搁浅。丁汝昌所属旗舰也在日舰合围下燃起熊熊烈火。
看到旗舰受损后,马吉芬命“镇远”号逼近日本舰队以分散日军火力,日军旗舰“吉野
”号被吸引到“镇远”舰的近旁。马吉芬命4门克虏伯主炮齐发,吉野因此丧失战斗力
,并带领两艘舰撤退。马吉芬随后见证了弹尽后的邓世昌率“致远” 号撞沉正在逃离
的日旗舰“吉野”号与倭寇同归于尽的场面。
多处负伤几近双目失明的马吉芬在昏迷中被抬进船舱,此后有些战争场面,他在两年后
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来。马吉芬所在的“镇远”号在9月17日开战后,千疮百孔的躯体
一直燃着大火,马吉芬本人在战后留下了头裹棉纱、浑身是血的照片。
这次黄海大东沟海战结束了,清廷表彰了7位在加入中国海军并作战英勇的洋人,马吉
芬得到顶带花翎和三等第一级宝星勋章。
回国医治内创外伤
甲午战争打到了乙未年,1895年2月17日,日军攻破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迷
失在对这场战争速败阵局中的马吉芬,突然听到一个令他更为不解的消息,朝廷打算把
战争的失利算到他这位勇于为中国参战的洋人顾问头上,他将成为这场战争失败的替罪
羊。
作为军人的马吉芬是非常机灵的人,无论是否能理解中国人的用意,他决定一走了之。
比他来中国时艰难百倍地被人藏在一艘美国货轮中,偷渡回国。
回国后,他被人称作马吉芬少校,一时成为同胞们关注的焦点。他对于中日海战的讲述
开始是新闻,后来被当作疯话。他本人也表示出一些疯狂迹象,他疼痛难忍、烦躁不安
、恐惧医院,还扬言要杀人。他在海军医院的病历中写着:“右眼视神经损伤,耳鼓膜
损伤,肋部、臀部曾受伤,仍有残留碎片”。医生和护士都知道他是谁,他曾作为一名
海军军官为遥远的中国打仗。
情绪稳定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同窗、《世纪》杂志的理查德·
沃森·吉尔德博士继续写他的战争回忆。
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依然无法厘清中国所发生的某些问题,他所敬重的丁提督在死前早
已被摘了顶带,革了官职,让他继续留在海上和陆地上作战,只是因为无人能够接替他
。而提督死后,光绪皇帝还下了籍没家产、不许下葬的圣旨,并令其子孙流落他乡。至
于他本人,一位想为自己祖国海军效力的青年,在中国用尽10年韶华后仓皇出逃,并且
继续为自己的祖国所误解。
那只伤痛不已的右眼摘除后,他就能“一目了然”了吗?似乎还是不能。困惑的马吉芬
不再等待明天大夫来动刀子了,他亲手给自己做了最后的手术。
“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这是他的墓志铭。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老外揭露邓大人不会游泳, : 我还是颇为震惊的. : 一个科班出身的海军舰长不会游泳, : 这是真的吗?
|
r*****y 发帖数: 53800 | 37 丁汝昌不懂海军,北洋舰队原来在英国人琅威理的实际指挥下训练水平很高。后来跟这
个英国人闹翻了走了。
琅威理在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857年就读于皇家海军学校,1859年3月毕业后进
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之后一直在海军服役,历任海军准尉、少校。
1862年,时任清朝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受恭亲王奕䜣委托,前往英
国购买军舰。1863年,阿思本率领舰队到达中国,年仅20岁的琅威理也是阿思本舰队的
一员。但由于阿思本拒绝接受中方官员的命令,而清政府不承认阿思本的特权,阿思本
宣布辞职,带领舰队返回英国[1]:p335。回到英国后,琅威理继续留在海军服役。
1877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舰艇。时任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请琅威理和劳
伦斯·庆担任管带(舰长),率领舰队驶往中国[2]:第一册,p489。在舰艇到达中国并
移交给清政府后,琅威理并没有立即返回英国,而是接受英国政府的派遣,在香港等处
管带战舰[3]:v2,p21。1878年,清政府又在英国订购了四艘炮艇。金登干再次请琅威
理担任管带。次年11月,琅威理率领四艘炮艇到天津,经李鸿章等验收,分别命名为“
镇北”、“镇南”、“镇东”和“镇西”[4]:第二册,p419。完成任务的琅威理再度返
回英国,但这次中国之行却让他在李鸿章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之前李鸿章曾委托驻英
公使曾纪泽为正在编组的北洋海军寻找合适的外籍顾问,琅威理得到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金登干和英国海军上将古德的强烈推荐。琅威理在华期间,李鸿章几次调阅操演,见
琅威理勤干明练,遂商请他回国以后向英帝国海军部告假,来中国工作[3]:v2,p21。
经过三年的交涉,1882年秋,琅威理来到中国,担任副提督衔北洋海军总查,职责是管
理北洋海军的组织操练、演习和教育,月薪600两白银[2]:第三册,p155。由于陆军出
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战,实际上琅威理肩负起北洋海军日常训练的全部事宜。他治军
严明,办事勤勉,在舰队官兵中灌输英国海军的条令,风纪严肃。琅威理对北洋海军的
操练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而丁汝昌本人也认为:“洋员
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
1884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英国宣布中立,因英国法律规定英国军官不准为交战国服
务,同年11月,琅威理辞职回国。
1885年,清政府组建海军衙门,李鸿章电请琅威理回华复职。1886年1月,已晋升为海
军上校的琅威理重返中国,此时他的月薪已经涨到700两白银。5月,醇亲王奕譞巡查北
洋海军时对琅威理的训练实效颇为满意,特授予二等第三宝星并赏给提督衔。7月,琅
威理随北洋水师出国访问,8月停靠日本长崎,由于一些水兵和日本平民和警察发生冲
突,长崎事件爆发,北洋水兵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琅威理认为此时北洋海军
实力远胜对手,力请对日本开战,但李鸿章拒绝了他的要求[5]。
1887年3月,琅威理接受李鸿章的派遣,到英国和德国接收“致远”、“经远”、“靖
远”、“来远”四艘快船。他以“靖远”为旗舰,升提督旗指挥,直至抵达厦门与丁汝
昌会合[6]。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组建北洋舰队,以丁汝昌为提督,林泰曾为左翼
总兵,刘步蟾为右翼总兵,琅威理则担任副统领。此期间琅威理一直希望全面控制舰队
,但清政府并不信任他指挥舰队。舰员对他严厉的规定也颇有怨言,琅威理几度打算辞
职回国[2]:第四册,p678,直到1890年3月,矛盾终于激化。
1890年初,北洋舰队停泊香港过冬,2月24日,提督丁汝昌率领部分海军出巡海南。3月
6日,旗舰“定远”突然降下提督旗,升起总兵旗。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舰队只设
一个提督,两个总兵。提督之下,右翼总兵官衔最高。身为右翼总兵的“定远”管带刘
步蟾下令升总兵旗,宣示代行指挥舰队。但琅威理认为虽然丁提督离职,但身为副提督
的他在舰队中,理应继续升提督旗。刘步蟾不让步,于是琅威理电李鸿章请示。李鸿章
暗示北洋舰队只有一个提督,没有所谓的“副职”。6月25日,北洋舰队抵达天津后,
丁汝昌和琅威理面见李鸿章,谈及撤旗事件时,李鸿章支持刘步蟾的行动。琅威理对此
非常愤慨,当场提出辞职。李鸿章接受了他的辞呈。琅威理返回英国后,宣传他在华受
辱的经历,引起轩然大波。英国外交部甚至为此曾考虑撤回在华的所有英籍顾问。11月
4日,英国政府拒绝李鸿章另聘英国人担任海军顺问的请求并撤回部分在华雇员,同时
宣布不再接纳中国海军学生。
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后,舰队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
争爆发,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命赫德传谕琅威理迅即来华,
以备任使,并选募洋员,酌带前去中国。但英国外交部认为在未得到中国的明确允诺之
前,琅威理不能动身来华[2]:第九册,p28。此后,琅威理终未再得到来中国的机会。
1904年2月,琅威理獲皇家海軍授予海軍中將軍階;[7]1906年12月15日,琅威理在英国
逝世[2]:第七册,p1018。 |
w*********e 发帖数: 5286 | 38 多谢,很好看,可以拍成电影了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补充一下这个美国人马吉芬的小传,还是挺有意思的。 : 美国人马吉芬,本想用加入中国海军这段资历,使自己进入美国海军,最终却把生命献 : 给了黄龙旗下的这个国度 : 这一天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两周年的日子,他在自己的国家还背着投降派的骂名 : 。在美国的海军医院里,36 岁的马吉芬,在眼球摘除手术前一天,让护士拿来他从中 : 国带回来的那只小箱子,他等不及第二天医生在他头骨上开出一个3 寸见方的口子,支 : 走了护士,从箱子中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冷静地对准了自己。病房外面的人听到枪响一 : 拥而入时,带给马吉芬痛苦的如潮往事已经平息。时间是1897年2月12日,两年前的这 : 一天,马吉芬敬重的提督丁汝昌,一位枯瘦的中国老人,以及好友“镇远”舰管带杨用 : 霖殉国。现在,马吉芬选了这个日子,向人生的告别。
|
M******k 发帖数: 27573 | 39 这有点诛心了,方家后人给方翻案,本来动机就成疑。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邓世昌--方伯谦模式, : 在我朝历史上并不罕见, : 岳飞--秦桧模式的翻版. : 失败了不寻找自身根本的原因, : 要神圣化一个英雄,同时要妖魔化一个叛徒. : : 国留
|
K**********i 发帖数: 22099 | 40 啊,对对对!想起来了。
其实我觉得李鸿章他们真胆子大,还有什么程学启等,都是降将,也敢用。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丁本来是太平军降将,但是一直跟着李鸿章忠心耿耿,算是李淮系干将。丁比手下这些 : 舰长大一倍。手下这些舰长算是中国近代真正培养出来的一代海军人才。丁虽是半路出 : 家,但在北洋几十年,对海军还是有所了解的。
|
|
|
r*****y 发帖数: 53800 | 41 曹操手下大把降将:张辽徐晃张合。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啊,对对对!想起来了。 : 其实我觉得李鸿章他们真胆子大,还有什么程学启等,都是降将,也敢用。
|
K**********i 发帖数: 22099 | 42 那个是古代嘛!而且毕竟曹操当时没有定天下,需要人才。
再说,我觉得太平天国和清还是够你死我活的了,长毛清妖这种说法都够难听了,不用
对方降将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见当时李鸿章还是真有气度。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曹操手下大把降将:张辽徐晃张合。
|
K**********i 发帖数: 22099 | 43 嗯,不过我现在主要在海归版发帖赚钱,这里还不用。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咋啦,不行啊?五毛要去打小报告领钱?
|
r*****y 发帖数: 53800 | 44 丁汝昌在太平天国不算什么高级将领,一个小兵,当兵吃粮而已。当年他家乡来了太平
军,所以就跟着太平军。降了朝廷后也是忠心耿耿颇有战功。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是古代嘛!而且毕竟曹操当时没有定天下,需要人才。 : 再说,我觉得太平天国和清还是够你死我活的了,长毛清妖这种说法都够难听了,不用 : 对方降将也是可以理解的。 : 可见当时李鸿章还是真有气度。
|
K**********i 发帖数: 22099 | 45 嗯,懂了。谢谢。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丁汝昌在太平天国不算什么高级将领,一个小兵,当兵吃粮而已。当年他家乡来了太平 : 军,所以就跟着太平军。降了朝廷后也是忠心耿耿颇有战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