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 发帖数: 6723 | 1 郭建龙 短史记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本文节选自郭建龙所著《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鹭江出版社),原题为《农民意识和
财政死》,已获授权。
明代是一个无法变化的朝代,从开国者朱元璋死后,这个朝代就已经僵化到容纳不了一
次改革的程度。即便再锐意改革的皇帝,也会发现祖宗的制度已经限制了变革的可能性
,只能顺着惯性随波逐流,等待最后的清盘。
即使是人们常常谈到的张居正,也没有能力进行一次完整的改革,他只是在随波逐流的
过程中做了一次小小的挣扎,将社会从失控中向回拽了一小把,却又引起了另外的失控。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制度天才,他设计的制度成熟耐久,让所有人都感觉动弹不得,连
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他的税收结构虽然很原始,却又由于太原始,为工商业的发展保留
了一定的空间。这是一个无法进化的政权,与进步和创新无缘,却又由于稳定而长期存
在。
整个官僚架构保证了行政工作的刚性。这是一架自动运行的机器,虽然随着年久失修,
越来越耗油,越来越吃力,但如果一个人指望这台机器会很快坏掉,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有人喜欢这个制度,但每个人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无奈地巴望着它倒掉。可是制度
冷冷一笑,稍微伸个懒腰,就把人给熬死了。
朱元璋设计的制度之所以稳定,得自于他吸取了元代的经验和教训,保留了那些利于稳
定的因素。
明制对于元代最大的继承是它的行省制度。①中国古代实行地方两级政府制,到了宋代
逐渐过渡到两级半,元明时期正式变成了三级政府。
三级政府比两级政府更有利于集权。在两级政府时代,仅次于中央级的州(郡)的数目
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有数百个,这么多的机构需要中央直接管理,根本管不过来。而
三级制则在州(府)之上设立了省一级的机构,由于省的数目只有十几个,中央政府的
政策传达更有效率,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管理结构,对地方的掌控力更强。
图:明孝陵的翁仲
明代的三级政府还包含一系列更加锐利的武器。虽然人们将明代的次一级政府叫作行省
,但这只是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它由好几个衙门组成:主管行政的衙门叫作承宣布政使
司,主管军政的叫都指挥使司,主管监察和刑罚的叫提刑按察使司。承宣布政使、都指
挥使、提刑按察使三个官员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他们都是由中央直接调遣,以避免三
人互相勾结,在地方坐大,于集权不利。
与三级政府结构对应的还有三级考试制度。②一个读书人如果想中进士,他必须过好几
关,只有通关了才能获得最高学衔。
首先,他要在县里参加县试,通过后再去府里参加府试,这两次考试都通过了,他就被
人称为童生。
拥有童生资格的人才可以参加由各省学道组织的院试,院试合格的人被称为秀才。只有
中了秀才的人,才被国家正式认可为读书人,享受一定的税收和礼仪优待。中国的读书
人中,许多人终生通不过秀才这一关,白发苍苍仍然是个老童生。
有了秀才资格后,他可以去省里参加乡试,乡试通过之后称为举人。
有了举人的资格,才能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通过,还要再参加殿试,分三甲放榜,有
了进士的身份,而进士第一名叫作状元。
这一套考试制度玩下来,甚至比现在小学、中学、大学还要复杂,考生折腾于县、府、
省会和首都之间,交通成本也非常可观。
人们常对科举产生巨大的偏见,认为考试制度是一种“毁人不倦”的制度。但其实真正
的问题不在于科举,而在于集权社会里没有第二条可以光宗耀祖的途径。所有的人都扎
进了这座独木桥,才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单一化。
明代科举制的完善,也彻底重塑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汉代至魏晋,往往会产生许多传
承数百年的大家族,而官员名额大部分被这些家族垄断。在唐宋时期,虽然科举制已经
在起作用,但社会上有经济优势的大家族还是长期存在,当官靠家族和祖辈的这一官场
习俗也没有完全扭转。只有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科举制已经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地方的人
才输送到中央,只有科举一条路可以当官致富,所以使得地方上的大家族萎缩了,反而
形成了另一个传统:富不过三代。
通过科举,明代彻底打碎了社会结构的结块现象,民间分散成了一个个原子,互不隶属
,中央的权威不会受到任何挑战,形成了彻彻底底的集权模式。
在继承元代制度的基础上,明太祖又吸取了若干教训,将元代的开放型社会变成了保守
和封闭的社会。
为了避免元代后期的官僚失控现象,继续加强皇帝的权威,明太祖将百官的权力尽可能
回收,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必须由皇帝来定夺。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口中书省丞相胡惟庸造反,大肆迫害开国功臣,
并乘机取消了中书省这一机构。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六部长官都要向他直接报告,所
有事务都由他亲自定夺。这就产生了一个超强的集权体制。③
这样的做法如果放到现在,相当于取消了英国首相,让英国女王直接领导各个部的大臣。
与中书省一起废除的还有大都督府和御史台,它们是军事和监察的首脑机构。皇帝集所
有的权力于一身,不再信任任何人。加上明初大肆屠戮功臣,明代初年弥漫着一种肃杀
的气息。君权独断,铸就了整个明代的政治氛围。
但是,当明太祖废除了大都督府、中书省和御史台后,他一个人又如何能够制定这么多
的国家管理政策呢?集权国家的管理事务多如牛毛,这些机构本来都是制定政策、执行
政策的专业机构,而今只剩下皇帝一个人,就算一天到晚一刻不停,也无法将所有的事
情做完。于是,明太祖引入了一系列地位更加低贱、更容易控制的机构和人,来替他做
事情。
在民政方面,明太祖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立了若干大学士,由这些大学士帮
助皇帝起草诏书,商谈国事。
军事方面,大都督府废除后,由中、左、右、前、后等五军都督府主管统兵,统辖全国
各地的军事卫所,五军都督再向皇帝负责。而如果需要调兵,五军都督也没有权限,调
兵权是归属兵部的,以防军事部门与皇帝抗衡。
监察方面,同样在这一年,明太祖建立了都察院,负责监察工作,以取代被废黜的御史
台;并建立锦衣卫,负责监察官员,形成了特殊的特务统治模式。锦衣卫与东厂构成了
明代最臭名昭著的厂卫组织,这些组织也成为后来特务组织的榜样。
当明太祖把精力投入到加强皇权上面时,对于财政和经济方面考虑得却过于简单。他曾
经想学习元代的纸钞制度,却由于不懂得背后的基本原理,让纸钞很快贬值。由于对外
贸的无知,他也无法建立一套有效的外贸体系。他理想中的制度就是一个人人务农、人
人缴纳农业税的社会。
图:大明宝钞
在这个框架下,农业人口主要承担的税收包括田赋和丁赋两种。其中田赋实行两税法,
分夏税和秋税两次缴纳,而丁赋则是农村人口的劳役税。④
明代的农业税简化到极致,在张居正之前,政府甚至连运粮都不负责,粮食由从民间选
择的粮长运到朝廷的仓库。
当田赋和丁赋不足以满足财政收入时,政府利用食盐专卖获得了另一部分的收入。除了
盐,茶叶也实行专卖。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茶叶贸易可以换取一定的马匹资源。剩下还
有一小部分依靠传统的商税来作为补充,这部分包括在全国设立关卡收税,以及市场上
需要缴纳的买卖税、营业税等。
整体上看,明代的财政制度已经退回到了中央集权帝国最原始的模式,能够征收的都是
最简单易行的税项。而从唐代以来发展的革新,却都被一一摒弃。
在这个原始的财政体系下,政府的财政收入几乎是固定的。由于土地数量、人口数量、
人们对盐的消费量变化都不大,所以,在两百多年里,税收也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化。
在明代,真正体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随着贸易的活跃,江
南的许多地方已经进入了商业社会,特别是在苏州等农业重税区,人们已经放弃了对土
地的依赖,转身变成了城市人口,依靠服务业、加工业生存。
工商业虽然也被列入了政府税收范围,但政府对于商税的征收并不成功。由于商人做买
卖每年盈亏不一,缴税差别很大,政府很难正确估算出每年的商业税额。这是一个动态
的税,对于中央王朝来说已经过于复杂了。
在逐渐动态化的社会里,这架笨重的行政机器却在用最静态的方法来管理财政,这就是
明代财政收入的死结所在。
在财政收入被固化的同时,明代的财政开支却日益变得庞大。
明太祖开国之时,官员的数量并不多,政府不大,皇帝本人也是节俭的人,很会抠着钱
过日子。他认为,只要政府保持这个规模,现在的税额已经绰绰有余。但没有想到的是
,在他死后,政府规模立即膨胀。他的孙子建文帝希望削藩,延续了控制政府规模的思
路。可是,建文帝随即被叔叔燕王朱棣打败,朱棣(明成祖)立即迁都北京,同时在南
京也留下了一套领导班子,一下子将中央官僚的数量扩大了一倍。
明成祖还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北征蒙古、南攻安南(今越南),还派出了大型的
船队到印度洋耀武扬威,花费巨大。财政状况也开始吃紧。
明成祖之后,明朝不再对外扩张,但这时官僚系统却更加膨胀起来。洪武时期,全国的
官员加起来只有两万四千人,到了一百年后的明宪宗时期(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
,武职已经超过了八万人,文武官员总计有十多万人。⑤除了官员之外,朱姓的各种宗
王也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宗王的禄米达八百五
十三万石,超过了全国供应北京粮食(四百万石)一倍。⑥
图:明代官员
朱元璋按照小农思想建立的财政制度彻底玩不转了,朝廷的财政状况变得紧紧巴巴。皇
帝不断地挣扎着,又受制于祖宗制度,无法进行变革,只能将就着。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嘉靖年间起,倭寇和北方的蒙古、女真等势力又开始活跃,明朝政
府不得不动用军队对付他们,军费开支陡增,已经被官僚系统耗空了国库的明朝政府就
更应付不过来了。
①见《明史·职官志》。
②见《明史·选举志》。
③《明史·职官志》:“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④见《明史·食货志》。
⑤《明史·刘体乾传》:“历代官制,汉七千五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
员。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万余。今边功升授、勋贵传请、曹
局添设、大臣恩荫,加以厂卫、监局、勇士、匠人之属,岁增月益,不可悉举。多一官
,则多一官之费。”
⑥《明史·食货志》:“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润言:‘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
莫甚于宗藩禄廪。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以山西言
,存留百五十二万石,而宗禄三百十二万;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禄百
九十二万。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 |
d******a 发帖数: 32122 | 2 看到科举制度就不往下看了,什么科举制度比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还复杂,就没法看下
去了。纯粹是扯。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郭建龙 短史记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 功能介绍 :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 本文节选自郭建龙所著《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鹭江出版社),原题为《农民意识和 : 财政死》,已获授权。 : 明代是一个无法变化的朝代,从开国者朱元璋死后,这个朝代就已经僵化到容纳不了一 : 次改革的程度。即便再锐意改革的皇帝,也会发现祖宗的制度已经限制了变革的可能性 : ,只能顺着惯性随波逐流,等待最后的清盘。 : 即使是人们常常谈到的张居正,也没有能力进行一次完整的改革,他只是在随波逐流的 : 过程中做了一次小小的挣扎,将社会从失控中向回拽了一小把,却又引起了另外的失控。
|
m***n 发帖数: 12188 | 3 这明显是无限夸大了一个人的力量
或者,作者又是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小心掉进水里去
明朝不封闭,其实很开放,也一点不保守,明朝的特点是性解放(事实上的性解放和口
头上的清教主义)。明末基督教的胜利也是其开放的一个旁证。
但是极度低效,这个是事实。
事实上,和某一个人无关,其实在洪武和永乐这两个君主专制时代,洽好是明朝的政府
体制最高效的时候。儒家吹嘘的所谓“文宣之治”之后,反而完蛋了。
明朝的问题,是整个文化和文明的问题。
自古以来,任何文明,在僵化以后,都朝低效方向移动,最后都是走向极端低效。
无论“专制”还是“民主”,都一样。 |
r***k 发帖数: 13586 | 4 科举制度下,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庶吉士这些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特权,你需要一级一
级爬上去,不能随意跳跃。这些级别能够决定社会结构。今天的小学中学大学则纯属教
育制度,对社会制度的影响较小,一个小学文凭没有的人也可以当常委。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科举制度就不往下看了,什么科举制度比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还复杂,就没法看下 : 去了。纯粹是扯。
|
y***k 发帖数: 1078 | 5 看了一下贴的介绍,好像是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的扩展版。
不知这种观点在史学界怎么评价?感觉有很多新意。 |
Y**M 发帖数: 2315 | 6 我评价一下吧。
元朝的纸币最后以崩溃告终,明朝不想放弃纸币的好处,但也不想重蹈覆辙,于是
采取双轨制。结果照样失败,只是因为纸币发行范围有限,危害是局部的。到了清朝,
干脆放弃纸币。
这个很难说好坏。
对这种事进行完全负面评价的,其逻辑就是:只要是进步(使用纸币就是进步),
死了也值。可想而知,近现代直到当今,很多奇灾大祸的根源就在这里。
至于明朝其它的财税问题,也同样如此。过于简单的税制自然原始落后,但复杂的
制度很容易玩不转,一旦失败,结果更糟糕。别说古代,现代税制也照样会因为过于复
杂而濒于失败。(当然现代的起点比古代高得多。)
科举制也是双刃剑。而所谓阶层流动,向来是知识分子和进步分子忽悠自己和别人
的口号。
反对科举制的人,认为科举制国家(基本上也只有中国)利出一孔,窒息人们的自
由上升;支持科举制的人,则指出与大多数同时期的外国相比,科举制是阶层流动性最
好的,西方大部分时期其阶层的凝固更严重。
这里的猫腻儿是:把“阶层流动”作为号召,可以与那些有野心者发生共鸣。这些
人在总人口中比例不大,但能量极大,特别有发言的欲望。所以,这种号召总是很时髦。
而实际上,阶层流动不是社会进步的原因,而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在大变革时期,
阶层总是快速流动的。这一点与制度关系不大,而与社会发展的阶段关系很大。就是说
,无论是以什么制度为号召,也只有这种制度确立的时期(也就是取代旧制度的时期)
,阶层流动最方便。在正常情况下,阶层的流动总是相对停滞的。
仅就正常情况而言,科举制对阶层流动是最友好的。但有两条:一、它对阶层流动
的鼓励程度仍然有限,二、阶层流动本身对社会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
当然,没好处不是问题。左派干的事(社会福利之类)对社会都没什么好处。科举
制总比福利社会好,但我们也得知道它没太大的好处才是。
至于明朝的皇权问题(皇权过剩问题),也同样是两难。
表面上看,宋朝的皇权很温和,而统治秩序仍然有效。我们姑且不论宋朝的积弱,
宋朝的皇权是建立在极度贬低军人人格的基础上的。宋朝在各大王朝中是唯一一个军人
起家的王朝,对军人的忌惮也登峰造极。
袁腾飞说如果让他选择朝代,他要去宋朝。那是因为他是文人。在很多文人心目中
,一般只有文人是人,武人根本不是人。
至于其它朝代,皇权都有更明显的问题。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痼疾,皇权也不例外。
汉朝始终有外戚和宦官的问题,唐朝则是藩镇和宦官的问题。相对而言,明朝的宦
官虽然臭名昭著,但其实主要因为他们是皇帝镇压文臣的工具,所以才臭名昭著的,他
们对王朝的威胁并不像汉唐那么严重。清朝的皇权和明朝一样过剩,尽管其宦官问题更
轻微,但那是因为明朝依仗宦官与文官制衡,而清朝依仗满汉制衡。满汉制衡也有副作
用:即政权缺乏合法性,不敢重用汉族的能臣。
最后,明朝真正的痼疾,应该是厚待宗室,旷古未有。明朝人自己就是这么评价的
,但他们只敢说旷古未有,不敢说痼疾。 |
b*******8 发帖数: 37364 | 7 按照黄仁宇明16世纪财政一书的观点,明后期财政崩溃很大原因并不是税重,而是税收
不够,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撒手不管,底下不得不强行摊派给民众,造成民众负担更重
,得不偿失。从朱元璋开始留下的祸根,以为简单底税收就对老百姓好。收税能力一直
很低,到明末江南发达了本来国家可以更强大,结果正相反,收税矛盾造成离心离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