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相关主题
顾鸣塘:吴敬梓的《诗说》与《儒林外史》古代人工作午餐吃什么
有谁知道杜十娘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构的?万事付空烟 - 读《桃花扇》 (转载)
姓氏来源之【吴氏来源】[转载]古典文学名著与足球
Re: 扶毡一问原来这么多词牌名都跟古代帅哥美女有关
字典来罗Re: 作出 or 做出明成祖朱棣对待政敌妻女让女人生不如死
小说中的只言片语-《儒林外史》汉代河洛地区的经学
古人下棋妙支招——看隔壁《儒林外史》帖想起数学系毕业的中文系主任
悼念杨宪益Re: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教坊话题: 知县话题: 少卿话题: 儒林话题: 马二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f
发帖数: 13466
1
重读儒林的一些杂记
l*****f
发帖数: 13466
2
明清时空: 儒林外史虽为清时作,书背景时代设定明朝,而其中人物故事也常给人宛
然明朝的感觉,吴敬梓这位雍乾时人在我想象中也恍惚是方巾直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
略里说,其时(雍乾)距明未远,故尚有明代遗气。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全椒吴氏自
明末以来是累世读书人家,科第鼎盛,书中杜少卿慎卿的天长杜氏,就是吴家的影子。
晚清金和有跋外史一篇,金和的母亲是吴敬梓哥哥的孙女,有此关系,典故应该相当可
靠。跋中说
书中杜少卿乃先生自况,杜慎卿为青然先生。其生平所至敬服者,惟江宁府学教授吴蒙
泉先生一人,故书中表为上上人物。其次则上元程绵庄、全椒冯萃中、句容樊南仲、上
元程文,皆先生至交。书中之庄征君者程绵庄,马纯上者冯萃中,迟衡山者樊南仲,武
正字者程文也。他如平少保之为年羹尧,凤四老爹之为甘凤池,牛布衣之为朱草衣,权
勿用之为是镜,萧云仙之姓江,赵医生之姓宋,随岑庵之姓杨,杨执中之姓汤,汤总兵
之姓杨,匡超人之姓汪,荀玫之姓苟,严贡生之姓庄,高翰林之姓郭,余先生之姓金,
万中书之姓方,范进士之姓陶,娄公子之为浙江梁氏,或曰桐城张氏,韦四老爹之姓韩
,沈琼枝即随园老人所称“扬州女子”,《高青邱集》即当时戴名世诗案中事;或象形
谐声,或虚词隐语,全书载笔,言皆有物,绝无凿空而谈者,若以雍乾间诸家文集细绎
而参稽之,往往十得八九。
书中人物依据此说,分明都有雍乾时人的原型。在吴敬梓笔下,尤其是书的前2/3,
却颇有明人气息,应该是东南一带如鲁迅所说,遗气尚存吧。吴敬梓一生几乎都在东南
一带生活,后也如杜少卿一般卜居秦淮。但是全椒吴氏并非明遗民:王士禛的池北偶谈
里提到全椒吳氏兄弟:
全椒吳氏兄弟同胞五人,其四皆進士:長國鼎,前癸未進士,官中書舍人;三國縉,順
治己醜進士;四國對,順治戊戌進士,榜眼及第,官翰林侍讀;五國龍,亦前癸未進士
,官禮科都給事中;國對、國龍、孿生也。國龍子晟,康熙丙辰進士;昺,辛未進士,
榜眼及第。
吴国鼎于吴敬梓算曾祖辈。弟兄五人,二人为崇祯癸未进士,但这二人,国鼎,国龙似
乎并未以遗民自居,后曾出仕满清。顺便查了下这甲申之变前的进士榜也是整个明朝的
最后一榜,倒发现了不少熟悉名字,一甲有陈名夏(探花),二甲三甲有宋征璧,宋征
舆的堂兄,与陈子龙交情狠好,后来宋氏兄弟都降清了;李待问,云间三子之一,也曾
是柳如是座上宾,没想到他科名相当晚,后于松江殉国;黄淳耀,后于嘉定殉国;张家
玉,曾为南明兵部尚书,在家乡广东投水殉国;陈爊,是南京弘光朝投降后不多的殉国
明朝官员之一;卢象观,是卢象升的弟弟,后也于家乡宜兴殉国。一榜三百许人,殉国
的可能也不算多数?可能有死于兵,死于乱,殉国出仕隐居等等。
书中并时时不忘年代,从方巾直裰的服饰,到背景故事里的高青丘集与宁王叛乱,不断
给读者暗示,可能也是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金和所说,以杜撰的王惠蘧公孙高青丘集
故事,影射戴名世南山案,清史稿:
先是,門人尤雲鶚刻名世所著南山集,集中有與余生書,稱明季三王年號,又引及方孝
標滇黔紀聞。當是時,文字禁網嚴,都御史趙申喬奏劾南山集語悖逆,遂逮下獄。孝標
已前卒,而苞與之同宗,又序南山集,坐是方氏族人及凡掛名集中者皆獲罪,繫獄兩載
。九卿覆奏,名世、雲鶚俱論死。親族當連坐,聖祖矜全之。又以大學士李光地言,宥
苞及其全宗。申喬有清節,惟興此獄獲世譏云。名世為文善敘事,又著有孑遺錄,紀明
末桐城兵變事,皆燬禁,後乃始傳云。
戴名世此案其实并无多少遗民情节在内,只不过不小心南山集书中提到永历年号而已。
有以为是仇家陷害,与庄史案类似。儒林中说蘧公孙私刻高青丘集,而又私藏高启手书
诗集,引来公差敲诈,亏马二先生仗义开脱。吴敬梓与此案中人多为同乡,可能听说过
有本来并未涉案人家,偶然藏有戴名世或方孝标著作,没有及时销毁,而引来敲诈事件
;至于是否也有马二先生帮忙就不得而知了。
书中明白叙述时间点的,有开篇元末明初的王冕作为楔子,还有周进出场为成化末年:
"那时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时候"。
然后是宁王叛乱之年,明武宗正德末年,距离成化末年已经过去三十余年。这三十年里
各位重要角色陆续登场,周进从一位狼狈老童生变身国子司业,门生范进也已经点过山
东学道,当年小学生也与当年那位志得意满的举人王惠一同中进士,王惠人物贪鄙,后
降宁王而后不得不逃亡江湖。再往后明确有日期的是庄绍光被召入京:嘉靖三十五年十
月初一日。这个日期如此具体,反而让人疑惑。这是又过了近四十年了。这么一算,义
助王惠逃亡,却得了后来引来灾祸的高青丘集的蘧小公孙,也从翩翩少年变成老头儿了
。杜少卿则是家产挥霍将尽,搬南京来会朋友。而最后一回,借几个卖菜,开茶馆,做
裁缝等等的读书人说:
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
至于再最后万历末年的一榜,借天子名义,总结书中出现人物。这些人品流不齐,都混
一起简直是让人瞠目,怀疑是否作者所加。
书中人物三教九流,都颇生动可爱,而大抵可分几种。单从所谓儒林人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走时文道的,从童生而秀才而举人进士而至实缺官员,才算是功德圆满。童生们
如未发达前的周进范进,都做过五十老童生,家境又一般,除做无人能解的八股文外,
没有谋生技能,运气好可能可以教个乡下学塾,也不足以养家,狼狈寒酸之至。秀才们
出路就多一点,比如马二先生,可以选时文写点应考作文辅导材料,也可以教书,还可
以补廪领点钱粮。举人们就有乡绅们来奉承送钱了,毕竟离做官不远了,还可以去"打
秋风",拉拉同年之流的关系,跟实缺官们借点银子用。当然举人的目标还是赶紧中进
士当官,比如那位周进的小学生荀玫,比起老师来真是算顺利,自十七八岁进学中秀才
而后一路顺风的中进士,可惜进士以后老妈不合时宜的死了,要丁忧三年,耽误做官,
敛钱。于是那位老同年王惠赶紧给出主意,先隐瞒,再找人求情。求不下来,毕竟还得
老老实实回去守制。这类人大多数是不管背景如何,目的狠明确,读书求出路,做官为
敛钱,若问学与道,与他不相干。马二先生这般的认真做八股的,就算是异数而偏永远
中不了。
还有一类是鄙视时文要做雅人的。这类人以有点家当的居多。比如娄府那两位公子以及
他们捧为上宾的杨执中权勿用之流,再比如讽刺范学道的蘧景玉,作为幕宾的同僚牛布
衣,蘧景玉的儿子,刻高青丘集的蘧駪夫公孙,以及匡超人二次来杭州,大宴西湖的那
班所谓名士们。这些风雅人们的水平比较参差。大多数雅人虽然似乎比时文们多识几个
字,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比如杨执中号称风雅,却将报贴巴巴的贴在正堂,显示自己不
贪利禄的高节。其实他与娄家公子们一样,是这条路走不通,转而以另类博眼球。做的
诗是抄来的,写的对子也是抄来的,可谓文抄公。西湖名士们如赵雪斋们,做的诗在有
点点小聪明又精力比较旺盛的小朋友匡超人看来,无非是八股文习惯语改头换面凑七字
而已。匡小朋友一边批时文挣钱,一边熬夜读了本诗词速成之类,第二天也俨然跟这些
名士们唱和了。比起这些人,蘧景玉父子就正面多了。蘧景玉出场不多,两次。一次讽
刺范学道,一次讽刺王惠,爱讲笑话讽刺人可惜对牛弹琴。蘧公孙占了家境好人物漂亮
的优势,又娶美丽才女,虽然此才女的爱好是时文。当然后来他受马二先生熏陶,也转
投时文,不过一直没有中了去。还有牛布衣不太起眼,印象也不错,算是穿针引线人物
,从做范进幕宾出场,在蘧景玉讲笑话而后,厚道的帮范进解决问题,而后又成了娄家
宾客,再往后,又在匡超人谢幕之时出现,"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
匡超人至此,将出场时候的一点单纯厚道丢失净尽,一派读了几句书的市井泼皮气。牛
布衣厚道如前,懒得当面给他难堪,自己找寺庙住下来,可惜病死后,留下的诗文却给
另一个可鄙的泼皮人物牛浦郎做了骗人资本。
还有一批人,也是不要时文的。不过,这一批是真心要学问,也是作者比较欣赏的一群
,包括作者自况的杜少卿,以及周围朋友如迟衡山。他们大多也有点时文训练,有个秀
才之类头衔,而后即放弃科考之道,而专心做学问。这一群人杜少卿研究诗经,迟衡山
醉心恢复礼乐,庄绍光闭门读书著作,还去应召进京了一回。不过这个人不太喜欢,比
较无趣,比起来虞博士故事则亲切有味。按金和所云,作者
其生平所至敬服者,惟江宁府学教授吴蒙泉先生一人,故书中表为上上人物。
那么虞博士就是吴蒙泉了。
按迟衡山的说法:
而今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放着经史上礼、
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
这议论刚好可以与前头时文派的马二先生对比下:
马二先生道:“你这就差了。‘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
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
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
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
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
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
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
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句句不离做官,俨然儒林中人终及目标。马二先生此人倒是有义气又厚道,先帮蘧公孙
后助匡超人,最后也跟杜少卿他们混到一起。明史里有名姓的,大多还是要从此道,可
见马二先生说的,也有一定正确性。就比如虞博士也是按部就班走此道,也不妨碍是杜
少卿景仰人物。只是儒林中怕虞博士这样的少,周进范进王惠这样的多。再回到开头,
偶像人物王冕议论明太祖的取士:
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
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吴敬梓笔下正如生动的白描速写,写出的正是时文科举百年后读书人形象"把那文行出
处都看得轻了"。再回到金和说的所谓原型与影射,我总疑惑,无非姑妄听之,吴敬梓
如此强调明朝背景,也未尝不可看作对前朝的某些回忆。比如写鲍文卿故事,终于将舞
台背景转到南京,这一段描写如一幅长卷工细楼台:
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
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城里一道
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
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
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
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
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
。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
心魄。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
静听。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
,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
袨服,招接四方游客。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这究竟是雍乾时候南京还是嘉靖时候的南京,或者兼而有之。偏见一下,似乎吴敬梓在
这里流露出点故国情节;虽然他实在生也晚矣,从家庭渊源从年代可能都与遗民联系不
大;他笔下气息,却又有让人想到张岱。对儒林外市井人物的细致入微体贴叙述,也颇
有张岱写柳敬亭王月生等人神韵。
H******9
发帖数: 8087
3
哇塞,这叫灌水啊,得重新定义灌水啊,能灌的怎么还的一定是牛人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重读儒林的一些杂记
l*****f
发帖数: 13466
4
灌水有惜字如金的也有长篇大论的么。。。。反正都是水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哇塞,这叫灌水啊,得重新定义灌水啊,能灌的怎么还的一定是牛人
l*****f
发帖数: 13466
5
接着写儒林内外
儒林外史的格式类笔记体,一回或几回有个中心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背景变换则南
北东西,庙堂市井。譬如庄绍光被召见一回,就到了朝堂之上,不过这一回文字情节给
人感觉浮滥俗套极不真实,可以算是一处败笔。同样还有写萧云仙与苗蛮打仗故事我觉
得也是败笔。比起来,写缙绅府邸则很到位,如浙江娄府与天长杜府的布局陈设,娄府
“院宇深沉,琴书潇洒”,陈和甫赞美“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笔墨不多而恰当
,没有大观园里之飘渺尽美,语言更简单平实,恬淡有致;这是作者幼年熟悉的环境。
但是吴敬梓写得最精彩的还是东南一带乡村市井以及其中混迹的普通读书人。个人最爱
看的故事是由马二先生到匡超人一段。蘧公孙无端有枕箱之祸,幸得马二先生慷慨帮助
。马二先生选书所得银子因此事尽行花光,囊中羞涩来到西湖: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
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
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
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
。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
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
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
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
这一段真是百看不厌,有全景,有细节,如在目前。写西湖景致秀丽繁华,写乡下妇人
烧香情景,描述她们模样装扮的文字朴素,写来亲切动人,又令人忍俊不禁。“一个大
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这是从马二先生眼里看出,不知是否我的恶趣味,读此必大
乐,似乎比林妹妹的罥烟眉含情目与宝姑娘面如银盆眼如水杏之类套话,都更加亲切生
动许多。这位时文派的马二先生是我蛮喜欢的人物,他对着糟鸭鱼肉咽唾沫,我也要跟
他一起咽。而匡超人一开始,聪明精干又不失淳朴的乡下少年也颇讨喜,得马二先生帮
助得以回乡,以杀猪磨豆腐为生供养父母,晚上还要念书上进;俨然一个缩微版的于连
亚。写乡下各色人等宛然如画,病卧在床的匡太公,行事不失老实厚道,做小买卖的匡
大是愚蠢人更是势利人。乡村里还有位精明世故的潘保正,见过点世面,对匡超人赞赏
有加。写村人纠葛生计灾祸等等,语言平淡,没有添油加醋,而褒贬自存。
还有蛮搞笑的一段是鲍廷玺娶王太太一节,只不过一回左右文字,出场人物不少,鲍家
戏班教师金次福,鲍老太,媒人沈天孚沈大脚夫妻,归姑爷,自然还有那两位主角。说
亲线路是金次福-鲍老太-归姑爷-沈天孚-沈大脚,倒霉的是两位主角,尤其是鲍廷玺。
一方是普通戏子家,一方是嫁过两次,手中略有银子,号"喇子"的蛮横妇人,本想再
嫁有钱举人之流好做太太的,居然凑合一起,中人,媒人自然功不可没。中人是归姑爷
,鲍廷玺名义上的姐夫。归姑爷之姓归,自然跟某种动物有关系;本来身份高贵,甲壳
拿来预示鬼神之灵验的神兽,后来成了不高明的代表,跟绿头巾一样,据说是元朝规矩
,令妓院行中男子戴青头巾,而这头巾之青绿色,又与龟联系到一起。归姑爷对收养的
鲍廷玺不待见,又贪图王太太手头剩下的几百两银子,故得到偏爱亲生女儿的鲍老太赞
同,主张迎接王太太进门。鲍老太教训鲍廷玺说的,
“像他有许多箱笼,娶进来摆摆房也是热闹的。你这奴才知道甚么!”
寥寥数语,活画出一位愚昧贪心的老太太。
王太太这头自然是要靠媒人虚言吹嘘:
沈大脚商议道:“我如今把这做戏子的话藏起不要说,也并不必说他家弄行头。只说他
是个举人,天二评:举人亦戏子耳不日就要做官,家里又开着字号店,广有田地。这个
说法好么?”
这段话,倒想起金瓶梅的薛嫂,给孟玉楼与西门庆说合,孟玉楼也是嫁过,藏了私房在
手,不过她比王太太精明强干许多,说给西门庆,本是生意人家第三房妾,说成了要娶
过来做当家娘子;不同的是,孟玉楼与西门庆亲自相看了,看对了眼,即使明知媒人所
说是假,也坚决要嫁。王太太则彻底蒙在鼓里;真以为要嫁的是家有字号店的举人老爷
,而不是带戏班,被鄙视的梨园中人。奇怪媒人讲话向来不尽不实,王太太居然也没有
调查一番就同意了,可见王太太之愚。而比较薛嫂讲给西门庆的一番话,与儒林外史里
金次福金教师讲给鲍老太的一番,口气声调简直如出一辙,
薛嫂:
这位娘子,说起来你老人家也知道,就是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手里有一分好钱
。南京拔步床也有两张。四季衣服,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只箱子。金镯银钏不消说,
手里现银子也有上千两。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不料他男子汉去贩布,死在外边。他
守寡了一年多,身边又没子女,止有一个小叔儿,才十岁。青春年少,守他什么!有他
家一个嫡亲姑娘,要主张着他嫁人。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岁,生的长挑身材,一表
人物,打扮起来就是个灯人儿。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
不消说。不瞒大官人说,他娘家姓孟,排行三姐,就住在臭水巷。又会弹一手好月琴,
大官人若见了,管情一箭就上垛。
金次福:
这人是内桥胡家的女儿。胡家是布政使司的衙门,起初把他嫁了安丰典管当的王三胖,
不到一年光景,王三胖就死了。这堂客才得二十一岁,出奇的人才,就上画也是画不就
的。因他年纪小,又没儿女,所以娘家主张着嫁人。这王三胖丢给他足有上千的东西:
大床一张、凉床一张、四箱、四橱。箱子里的衣裳盛的满满的,手也插不下去。金手镯
有两三副,赤金冠子两顶,真珠、宝石不计其数。还有两个丫头,一个叫做荷花,一个
叫做采莲,都跟着嫁了来。你若娶了他与廷玺,他两人年貌也还相合,这是极好的事。
这两段话都口角毕肖,热闹有趣。总结一下,一个是年纪相貌,年纪都减去个五六岁,
相貌夸赞上七八分。一个是妆奁,要衣服首饰无数,还特地要有床:大床凉床拔步床。
扬之水一本书上提过,大床即架子床,凉床为拔步床,是架子床一种,前有门廊。都是
明代流行家具,颇贵重,似乎也是有钱人嫁妆必备;金瓶梅里西门庆女儿出嫁,一时来
不及准备,就把孟玉楼陪嫁过来的两张,给了一张给西门大姐陪嫁;书中没提孟玉楼对
此不满,不过后文孟玉楼再嫁李衙内,还特地提一笔,除原来陪嫁而外,还将金莲房里
的一张,陪给她来抵那张给西门大姐的。有趣的是孟玉楼再见媒人,细细盘问,还说:
你这媒人们说谎的极多,奴也吃人哄怕了。
其实比起王太太,孟玉楼还真算自觉自愿呢。
王太太嫁的鲍廷玺原是读书人家,而父亲贫困之至,六个儿子都卖掉送人,可算是儒林
里面读书人最悲惨的一位。他被好心的鲍文卿收养,变为梨园子弟。鲍家是祖传戏班;
书中提到:
还有洪武年间起首的班子,一班十几人,每班立一座石碑在老郎庵里,十几个人共刻在
一座碑上。比如有祖宗的名字在这碑上的,子孙出来学戏就是“世家子弟”,略有几岁
年纪就称为“老道长”。凡遇本行公事,都向老道长说了,方才敢行。鲍文卿的祖父的
名字却在那第一座碑上。
以鲍文卿父子为线索,就穿起了向鼎杜慎卿以至少卿故事。
l*****f
发帖数: 13466
6
再续:儒林外史里面有几个非常欢乐的人物,马二先生而外,当推杜慎卿。这位杜十七
少爷,有几个经典搞笑画面;镜头感极强,如果有一部儒林电视剧,杜十七少爷应该是
里面颇吸引眼球的。譬如一边要媒婆(又是沈大脚)相看小妾,一方又做不屑道:小弟
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这是跟梁元帝萧绎学的话头嘛。再一转,
又作出千古悠悠我独怆然的深沉状长叹:
天下终无此一人。老天就肯辜负我杜慎卿万斛愁肠,一身侠骨!
自恋自大这份上,真是让人喷饭。这位出场时“面如傅粉,眼若点漆,温恭尔雅”的神
仙,这么样自由落体狠狠撞到地面上。还有一位皮囊好却惫赖油滑的季苇萧,却设计了
一个狠妙的玩笑,取笑杜十七老爷,盛赞某黄冠男色出众,引他到那拜访。这个玩笑杜
少爷也要笑,这里倒有点可爱处。杜少爷新娶了个妾;沈大脚这次倒没说很大的谎,只
小小的耍了个花枪:
姑娘十二分的人才还多着半分,今年十七岁。不要说姑娘标致,这姑娘有个兄弟,小他
一岁,若是妆扮起来,淮清桥有十班的小旦,也没有一个赛的过他!
沈大脚果然深知杜少爷癖好,还特地提到姑娘的美貌兄弟,不过杜少爷眼中,少年更胜
美女:
杜慎卿拉住了细看他时,果然标致,他姐姐着实不如他。
为了这个癖好还特地办了个莫愁湖大会,广邀梨园唱旦的戏子一斗高下。这个大会,倒
令人想起余怀板桥杂记里面所载,孙克咸正与王月生情好甚笃,于七夕在秦淮水阁大会
,品评花国状元:
大集諸姬于方密之僑居水閣,四方賢豪,車騎盈閭巷,梨園子弟,三班駢演,閣外環列
舟航如堵墻。品藻花案,設立層臺,以坐狀元。二十余人中,考微波第一,登臺奏樂,
進金屈卮。南曲諸姬皆色沮,漸逸去。天明始罷酒。次日,各賦詩紀其事。
孙克咸是方以智的姐夫,同为桐城人,也是吴敬梓安徽同乡。这是当初裘马轻狂之时。
方密之自己回忆昔日秦淮水阁之时:
忆昔少年秦淮游,千讴万舞芙蓉楼,弹琴击剑擂大鼓,挥毫刻烛陵公候。
与后来苦心孤诣,追随南明,写"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以及后来出家避世的生活,
天壤之别。此盛会的主人孙克咸,后也与他的红颜知己葛嫩娘兵败后一同殉难。曾选为
花国魁首的王月生,美人风姿,张岱也曾为裙下之臣后为做传。但是后来命运极惨,先
为权贵所纳,后此贵人生不逢辰撞到张献忠,王月生短暂归张而终于被杀。
回到莫愁湖大会,此会由鲍廷玺负责组织,
鲍廷玺领了六七十个唱旦的戏子,都是单上画了“知”字的,来叩见杜少爷。
然后杜少爷命这些小旦们上了妆扮,沿湖桥走一遍:
当下戏子吃了饭,一个个装扮起来,都是簇新的包头,极新鲜的褶子。一个个过了桥来
,打从亭子中间走去。
然后方正式开演。好玩的是曲目里居然有一出刺虎。费贞娥刺虎是清初方有的演绎明末
故事。吴敬梓稍微穿越了一下,也许是有意如此。吴敬梓对明代传奇,作者等自然是熟
悉的。前文讲鲍廷玺之父鲍文卿,这位难得的正直忠厚人,却是戏子,出场也不甚光彩
;依附在一位崔按察司身边,而这位崔老爷又是太监侄儿;又是极有明代色彩的背景,
与金瓶梅略同。他们关系恐怕是戏子与大老官关系,不过这位优伶为向鼎求情,只因爱
才之念,他可能不读书识字,却知道学的戏是这位向老爷作的--有明一代文人官员写
剧本的着实不少,有名如汤显祖沈璟康海王世贞等等。如书中所述向知县这样名满天下
,而科名艰辛的著名才子,也许有其中一些人的影子。
杜慎卿极声色之娱,花钱如流水,不过正是只对自己大方实际上吝啬的人,鲍廷玺如此
奉承奔走,最后也不过给他"借了几两银子",把他踢给杜少卿,慷他人之慨,偏场面
话又说得漂亮。这么一个表面极雅:"温恭尔雅,飘然有神仙之概",吃板鸭会吐,请
客是"只是江南鲥鱼、樱、笋下酒之物,与先生们挥麈清谈”,实际上却是与季恬逸萧
金铉这些穷酸秀才没有什么区别的俗人而已。不过大家都俗,俗中也有自然天真处。这
一段故事,最有韵致的,莫过于三人加上杜慎卿,饭毕步上雨花台岗子上,"在各庙宇
里,见方、景诸公的祠,甚是巍峨"。引来他们关于朱棣与方孝孺的一段议论。而后:
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捅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
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
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此一点也不差。”当下下
了岗子回来。
杜慎卿此人虽鄙,却常有妙语,这处点评六朝烟水气甚是精当。挑粪桶朋友这永宁泉吃
茶,其风雅,却大大过于栊翠庵那梅花雪水了。
i*****c
发帖数: 1322
7
好看。难得丽狼很多细节还记得这么清楚。惹得我又想复习了。
儒林外史实在是部奇书,我觉得可以和四大名著比肩了。当初读到结尾才意识到基本上
整个明朝都在里面。马二先生那段我印象也蛮深,还有鲍廷玺娶亲,谁知那个王太太原
是个大做女。
l*****f
发帖数: 13466
8
哪里,是重读呢
恩,这几段都是写得特别鲜活有趣的,还有蘧公孙,匡超人,杜慎卿这几个,都有印象
深刻的段子
儒林外史我一直偏爱,几乎在四大之上了。。。。可惜还是读的不透写得也不到位,鲁
迅的史略里也极赞,但是也是泛泛而谈,有点可惜

【在 i*****c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看。难得丽狼很多细节还记得这么清楚。惹得我又想复习了。
: 儒林外史实在是部奇书,我觉得可以和四大名著比肩了。当初读到结尾才意识到基本上
: 整个明朝都在里面。马二先生那段我印象也蛮深,还有鲍廷玺娶亲,谁知那个王太太原
: 是个大做女。

s**********n
发帖数: 3199
9
你们评价都这么高```恩,todo list加上这个```
钱穆对儒林评价不高 :D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里,是重读呢
: 恩,这几段都是写得特别鲜活有趣的,还有蘧公孙,匡超人,杜慎卿这几个,都有印象
: 深刻的段子
: 儒林外史我一直偏爱,几乎在四大之上了。。。。可惜还是读的不透写得也不到位,鲁
: 迅的史略里也极赞,但是也是泛泛而谈,有点可惜

l*****f
发帖数: 13466
10
xixi 胡适评介高,他说他们安徽的大文豪第一要算是吴敬梓。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评价都这么高```恩,todo list加上这个```
: 钱穆对儒林评价不高 :D

相关主题
小说中的只言片语-《儒林外史》古代人工作午餐吃什么
古人下棋妙支招——看隔壁《儒林外史》帖想起万事付空烟 - 读《桃花扇》 (转载)
悼念杨宪益[转载]古典文学名著与足球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l*****f
发帖数: 13466
11
儒林里人物多有秀才身份。秀才是最低等的士,虽然非直接利益获得者,却已经脱离老
百姓地位。通过院试进了学,算是进可攻退可守,进可金马玉堂,退也大概可以养家糊
口。引范进丈人胡屠户在范进进学后说的,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
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
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胡屠户自抬身份,不过倒老实明白道出秀才相公毕竟比普通百姓高端那么一些。秀才的
装扮,方巾襕衫也是流行,也颇为人艳羡模仿。最有趣的一节,是小无赖牛浦碰到资深
泼皮牛玉圃,认了本家,牛玉圃在酒楼上碰到一位旧识,衣冠俨然的体面人物。谁想到
故友之会被如此打断:
正说得稠密,忽见楼梯上又走上两个戴方巾的秀才来:前面一个穿一件茧绸直裰,胸前
油了一块;后面一个穿一件元色直裰,两个袖子破的晃晃荡荡的,走了上来。
这二位秀才形象真是生动如画,而后看到牛玉圃那位旧识居然是倡家;"丰家巷婊子家
堂柜的乌龟王义安",于是秀才们仗势欺人,扯掉方巾,打人兼勒索而去。体面戏子们
也喜欢穿士人衣冠,古板规矩如鲍文卿看不惯,或直接或含蓄的讽刺他的同行们这些非
分行为。其实读书人既无复体面,良莠不齐,方巾也无妨大家一起戴戴。
儒林中秀才们的来历身份各有不同。蘧公孙是世家子,又不爱时文,是祖父替他捐的监
生,一如他的娄家四表叔。杜家慎卿少卿也都是秀才。按少卿语,
"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
我还不要!"
秀才循例拜本县知县做老师,所以前面张乡绅打秋风,还要拉上汤知县新中的门生范进
。张乡绅虽是举人,却也做过一任知县;举人人数比进士多很多,只是乡试的优胜者,
做官较难,论年资,再考试,挑选,而仕进亦难,比不得两榜出身的,即先乡试乙榜再
会试甲榜;故随后就在家做乡绅,闲来打打秋风。但是杜家中过探花的,进士也不少,
少卿自然瞧不上这位王知县。"灰堆里的进士"奇语,令人笑煞。周进,范进以至荀玫
王惠之流可不都是灰堆里的进士?
马二先生则是老秀才,补廪都补了24年,靠选文维持生计。按热中又势力的臧荼说法
,廪生大有前途,故他要跟少卿借钱去补这个廪:
杜少卿醉了,问道:“臧三哥,我且问你:你定要这廪生做甚么?”臧蓼斋道:“你那
里知道!廪生,一来中的多,中了就做官。就是不中,十几年贡了,朝廷试过,就是去
做知县、推官,穿螺蛳结底的靴,坐堂,洒签,打人。像你这样大老官来打秋风,把你
关在一间房里,给你一个月豆腐吃,蒸死了你。”
这似乎有点痴人说梦,官迷想做官想疯了。杨执中也是这么一位补廪的秀才,巴巴的将
报贴贴在正堂:"捷报贵府老爷杨讳允,钦选应天淮安府沭阳县儒学正堂"。这么出身
,补的应该是这种吃冷猪肉的穷差使,而非实缺县令。马二先生是考了案首若干回,却
从没有能中举,最后也只能挨年头,等"贡"了,再考试做个低等官员。时文著名选家
为什么没有中了去?后来迟衡山跟南京一批官员谈论,有一位高翰林谈论马二先生道:
‘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
字都是有来历的,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
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宇,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
揣摩果然是国粹。读书人揣摩圣人意思来写文字,职位低的要揣摩上司意思来做事情。
高翰林接着高谈阔论不通的话,最后得迟衡山讽刺道:
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
话虽如此,考究有明一代会试甲榜,也颇多科名学问兼而有之的幸运者,比如杨慎何景
明等人,均少年得意,而兼得学问诗赋。也许就是真正聪明人无所不能吧。早早中了去
也没啥好处;杨慎23岁中状元,36岁被廷杖流放云南;何景明20岁进士,39岁
病逝。
成功走上仕途的读书人,有不少从基层的知县们做起。甲榜一甲,与一些二甲进士,惯
例翰林清贵之职,虽然鲁才女的爹鲁翰林,颇为抱怨清水衙门不及外放。知县比起来虽
有俗吏之嫌,却实际上权钱都得。儒林里的知县们基本打酱油角色,考察他们却也有趣
。两榜出身的知县们,比如与鲍文卿结交的向知县,按鲍文卿替他求情说法:
这老爷是个大才子、大名士,如今二十多年了,才做得一个知县,好不可怜!如今又要
因这事参处了。况他这件事也还是敬重斯文的意思,不知可以求得大老爷免了他的参处
罢?
以大才子,大名士的身份,却蹉跎科场二十余年,这种事情倒也不少,比如文征明。这
位向知县其实是被前任董知县坑了。董知县书中没有明点,似乎是以举人身份,经过选
拔考试得了知县的缺。虽然貌似敬重斯文,其实不通,居然能将一个泼皮牛浦,错认为
忠厚古雅的牛布衣。向知县也守信,照拂了牛浦一下,却自己险些丢官。幸好才名在外
,写过若干流行传奇剧本,而得鲍文卿的美言。
同样爱才的,还有乐清李知县,可惜遇到的是匡超人。这李知县应该是难得的好官,却
几乎要被摘印:
那晓得百姓要留这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
相比起来,范进去打秋风的高要汤知县,还有杜少卿家乡天长的王知县,则都是比较不
堪的。汤知县不知书,竟听着张乡绅空口白话什么刘基考进士做翰林的混话,再听张乡
绅的混账计策用牛肉枷人草菅人命,引来回民罢市,其人之昏聩糊涂而又贪心热中可知
。王县令其人大多从杜少卿与臧荼口中得知,两榜出身被少卿讥讽为"灰堆里的进士"
,端着架子不愿先来拜会少卿。倒是后来因某事丢官(想来无非贪鄙),无处可居,平
素热络的臧荼立刻避之惟恐不及,倒是少卿慷慨让出房子给他暂住。做官迷臧荼所说梦
想自己做县令的话,让人想起"破家县令",三言里头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正是这么一
个故事,杜少卿的骄傲,也颇类卢太学。卢太学正因为性子高傲不愿主动拜会所谓父母
官,终于得罪了那位贪酷的汪知县,借一桩案子酿成冤狱,即使他故交遍天下,财富甲
一乡,也差点儿就被瘐死狱中;亏了一位有交情的县丞救助,最后还得新知县翻案才得
昭雪。这么看来,少卿金银随手便尽,然后移居秦淮,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与同道们
酬和往来,有又弄泰伯祠这件大事--虽然对此事意义我总疑问。
m*******7
发帖数: 1531
12
好久不来这里,差点错过了狼的大作
话说每次你写这样的论文总让我有一种想打出来好好拜读的冲动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重读儒林的一些杂记
l*****f
发帖数: 13466
13
别,表浪费纸张 :)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久不来这里,差点错过了狼的大作
: 话说每次你写这样的论文总让我有一种想打出来好好拜读的冲动

u***l
发帖数: 2997
14
真能灌。郭孝子和萧云仙的那一段的确写得不好,可能和作者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冷
笑话里,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匡超人看西湖诗会名士们大作的感想:“看见纸张白亮,
图书鲜红,真觉可爱”。吴敬梓著作回目都是单数,第五十六回文字不通,断然不是原
作。
l*****f
发帖数: 13466
15
恩,不过那首词倒是原作。。。。

【在 u***l 的大作中提到】
: 真能灌。郭孝子和萧云仙的那一段的确写得不好,可能和作者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冷
: 笑话里,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匡超人看西湖诗会名士们大作的感想:“看见纸张白亮,
: 图书鲜红,真觉可爱”。吴敬梓著作回目都是单数,第五十六回文字不通,断然不是原
: 作。

l*****f
发帖数: 13466
16
儒林续谈:风月--儒林外史与板桥杂记
这段跟儒林已经木多少关系了....
风月本为文人雅事。儒林中有少卿一手擎杯一手携夫人游清凉山的朗风霁月,也少不得
写到狭邪风月:南京十六楼中来宾楼一位名妓:聘娘。
对风月史所知甚少,只知道这几个关键字,教坊,乐户,官妓。唐有教坊记与北里志,
元有青楼集,明有板桥杂记,都是专门记述平康北里那些才色出众的女子。宋朝有没有
类似这样的笔记?没有读到过,不过若干宋笔记里都提到过其时一些著名官妓故事。想
来这些所谓风月,不过是悲惨不堪历史上面顶尖的一点儿传说韵事而已。她们究竟出卖
色还是艺还是兼而有之?这个色艺比重估计要具体看各朝代制度与具体身份,有继承,
也有不同,甚至一个朝代之中也可有变化。如唐朝教坊记里记述的是开元年间制度,京
都教坊分左右,一工歌一善舞,虽居住宫外教坊,而常入内廷供奉,故其中女子身份应
为宫妓,有"内人"之称,男子为宫廷乐工。而同样唐朝的北里志则记述经安史乱后的
中晚唐情形,乐妓们集中居住在长安平康里,同样隶属教坊,却不是供奉内廷,而要应
诸曹署行牒,为官员们饮宴歌舞劝酒助兴。这些"公差"而外,她们与假母(鸨母)同
住,在严厉教训下努力学习歌舞之技。以才色论,平康里分三曲,南曲中曲为佳,北曲
为下。在职官员入里寻欢有禁忌,举子进士们则无此忌,故应考书生与风尘佳人的风流
韵事至此为始。唐著名传奇,如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也可参考这些平康名妓情形。她
们被邀出席宴会或唱曲等,都可获得不菲的缠头之资。也可与某固定囊中丰厚士子,短
时间谢绝他客,而有单独关系,为"买断",买断之资大概一天一缗钱。与她们同时的
白诗人乐天喜欢诗中写自己俸禄多少,如为左拾遗时,一年薪水三十万,即一月25缗
。哈哈,白乐天那时的月工资,可还不够包一位平康名妓呢。 可见中晚唐之平康里这
些教坊妓们是以艺出众,但无疑也有身体交易;不过她们似乎自主权比较大。
唐北里志,元青楼集,与明板桥杂记,放一起来看,写到的乐妓们其实蛮多相似处,也
可看做是具体而微的从唐到明教坊妓历史。她们共同点是聪明伶俐口齿偏给,因为佐酒
助兴之故,擅长的艺则有时代特色,唐以歌舞乐器出众,元时则多提及她们唱曲演剧的
出色;元代这些教坊妓多有艺名如与关汉卿有来往的珠帘秀,也有以本名行的如张怡云
。另外元杂剧里颇有以这些教坊妓为主角的,如关汉卿的赵盼儿救风尘,杜蕊娘金线池
等,可能也可参考宋元间情形。如杜蕊娘作为官妓,要应"官身",应府尹令去陪酒侍
奉,而府尹的客人与之相得,也就留宿半年之久,银钱用尽,鸨母不乐,欲驱赶此人出
门另拉有钱客人上门;这就是故事主要矛盾。推测宋时官妓生活情形略似。
到明朝,明初朱重八即在当时国都南京设轻烟淡粉等十六楼(也有14楼12楼等等数
字)以处官妓。朱重八此举究竟是要推进艺术的保存与发展,还是推动经济调动内需就
不得而知了。在儒林外史里写到南京十六楼官妓:
话说南京这十二楼,前门在武定桥,后门在东花园,钞库街的南首就是长板桥。
想起刘禹锡的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笔下的唐代板桥与明代板桥,可能无甚渊源,但是都与美人,杨柳,与一弯流水
,无论是清江还是青溪,紧密相关。余怀板桥杂记:
洪武初年,建十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之韵事。自时厥后,
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寝湮,所存者为南市、珠市及旧院而已。
又说,
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
这就与儒林中十六楼是一处了。初年的十六楼几经散落,后来留下旧院等地,为教坊名
妓与原来乐户聚居之处。余怀写旧院:
乐户统于教坊司,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签牌之类,有冠
有带,但见客则不敢拱揖耳。
儒林外史里面写到十六楼与聘娘的地方应多参考板桥杂记。 十六楼官妓在吴笔下:
每到春三二月天气,那些姊妹们都匀脂抹粉,站在前门花柳之下,彼此邀伴顽耍。又有
一个盒子会,邀集多人,治备极精巧的时样饮馔,都要一家赛过一家。那有几分颜色的
,也不肯胡乱接人。又有那一宗老帮闲,专到这些人家来替他烧香,擦炉,安排花盆,
揩抹桌椅,教琴棋书画。那些妓女们相与的孤老多了,却也要几个名士来住,觉得破破
俗。
这一段说得狠清楚,如果才色不够,"接人"就没有很多自主权,因为她们需要给鸨母
挣钱。有一定才色的,自然可以借名士褒扬提高名声身份,故更自由而自重身份。儒林
里的名妓聘娘,背景蛮有意思。她的身份是来宾楼中官妓,应该隶属教坊,而她的外公
就是金次福,那位鲍家戏班的教师,她名义上还有一位丈夫,是临春班某旦角的儿子,
是梨园背景,而她是以童养媳身份到这位临春班前旦角家的;"自此孤老就走破了门槛
"。孤老即嫖客,这么看来当时乐户与官妓,同属教坊,似乎区别不大。故后来清初王
士祯秦淮怀古诗有云:
旧院风流数顿杨,梨园往事泪沾裳。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旧院与梨园并提。其中提到的女子,顿为顿文,琵琶顿老之孙,板桥杂记里有提到,
性聪慧,识字义,唐诗皆能上口。授以琵琶,布指护索,然意弗屑,不肯竟学。学鼓琴
,雅歌《三叠》,清泠泠然,神与之浃,故又字曰琴心云。琴心生于乱世,顿老赖以存
活,不能早脱乐籍,赁屋青溪里,荜门圭窦,风月凄凉。
是一位聪慧多才而一生极其悲惨的女子。杨为杨玉香,年代更早的秦淮名妓,钱谦益列
朝诗小传之香奁卷有传。还有脱十娘,据王士祯说,
旧院有顿脱诸姓,皆元人后,没入教坊者。
拿板桥杂记里写南曲各色名姬的装扮谈吐来对比儒林外史里的聘娘,还是蛮有可比度。
后来最为人所艳称的秦淮八艳是清人评定,其中最著名的柳如是与陈圆圆,其实并非旧
院中人,柳如是论身份估计应该算私妓或市妓,陈圆圆则为"玉峰歌妓"即昆山妓而擅
长唱弋阳腔,身份可能介于戏子与市妓之间。不过"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另外
六位都是秦淮出身,与柳陈似乎关系都不错的卞玉京是旧院中人,因此连到一起也言之
成理。板桥杂记所记,旧院中人各有色艺夸胜,而大致风格是衣裳淡雅,谈吐有韵,其
中翘楚者,如李十娘雪衣,"娉婷娟好,肌肤玉雪",又"性嗜洁,能鼓琴清歌,略涉
文墨,爱文人才士"。再如卞赛玉京:"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喜作风枝袅娜
,一落笔,画十余纸"。这些都与聘娘略似;聘娘有乐器师傅,也有围棋师傅,教些琴
棋诗书。书中写到她的那位恩客陈四公子,之所以能够登堂入室,其一是背景足够;号
称是国公府的表亲,其二是行囊尚可,头一回即送上二百两银子,以做酒宴及过夜之资。
余怀还说,秦淮风月的娱乐活动,
入夜而擫笛搊箏,梨園搬演,聲徹九霄。李、卞為首,沙、顧次之,鄭、頓、崔、馬,
又其次也。
又有:
教坊梨園,單傳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遺也。然名妓仙娃,深以登場演劇為恥,若知音密
席,推獎再三,強而後可,歌喉扇影,一座盡傾,主之者大增氣色,纏頭助采,遽加十
倍。至頓老琵琶、妥娘詞曲,則衹應天上,難得人間矣!
可见名妓虽然演剧出色,却只算票友,与专业戏子不同,出场费着实不菲。余怀混迹秦
淮以小杜自诩,乱离后的回忆,可能也多美化形容。吴敬梓算起来距余怀是两三代人之
后了。余怀入清若干年后偶遇当年爱宠,十娘的侄女媚姐,有这么一段对话:
问十娘,曰:“从良矣。”问其居,曰:“在秦淮水阁。”问其家,曰:“已废为菜圃
。”问:“老梅与梧、竹无恙乎?”曰:“已摧为薪矣。”问:“阿母尚存乎?”曰:
“死矣。”
板桥杂记记的是晚明的风月,而实则要借这些风月来抒发胸中块垒。作者所谓"此即一
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虽如此,文字清丽而不够凝重,因此似乎不如张岱的回
忆录更有故国今昔之感。这一段却颇见意味,可作书中点睛。
l*r
发帖数: 79569
17
赞美,前两天还说道宜春院,我留心一下宋笔记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儒林续谈:风月--儒林外史与板桥杂记
: 这段跟儒林已经木多少关系了....
: 风月本为文人雅事。儒林中有少卿一手擎杯一手携夫人游清凉山的朗风霁月,也少不得
: 写到狭邪风月:南京十六楼中来宾楼一位名妓:聘娘。
: 对风月史所知甚少,只知道这几个关键字,教坊,乐户,官妓。唐有教坊记与北里志,
: 元有青楼集,明有板桥杂记,都是专门记述平康北里那些才色出众的女子。宋朝有没有
: 类似这样的笔记?没有读到过,不过若干宋笔记里都提到过其时一些著名官妓故事。想
: 来这些所谓风月,不过是悲惨不堪历史上面顶尖的一点儿传说韵事而已。她们究竟出卖
: 色还是艺还是兼而有之?这个色艺比重估计要具体看各朝代制度与具体身份,有继承,
: 也有不同,甚至一个朝代之中也可有变化。如唐朝教坊记里记述的是开元年间制度,京

l*r
发帖数: 79569
18
《朝野类要》 - 南宋看来教坊已经名存实亡散入民间了?
教坊
自汉有胡乐琵琶、筚篥之后,中国杂用戎夷之声,六朝则又甚焉。唐时并属太常掌之,
明皇遂别置为教坊。其女乐,则为梨园弟子也。自有教坊记所载。本朝增为东西两教坊
,又别有化成殿钧容班。中兴以来亦有之。绍兴末,台臣王十朋上章,省罢之。后有名
伶达伎,皆留充德寿宫使臣,自余多隶临安府衙前乐。今虽有教坊之名,隶属修内司教
乐所,然遇大宴等,毎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坊旧
人,多是市井岐路之辈。欲责其知音晓乐,恐难必也。
==========================
《齐东野语》 - 看来宿官妓也是个罪名,卖艺不卖身?
○台妓严蕊
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
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
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云:“道是梨花不是,道
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与正赏之双
缣。
又七夕,郡斋开宴,坐有谢元卿者,豪士也,夙闻其名,因命之赋词,以己之姓为
韵。酒方行,而已成《鹊桥仙》云:“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
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
指天上、方才隔夜。”元卿为之心醉,留其家半载,尽客囊橐馈赠之而归。
其后朱晦庵以使节行部至台,欲摭与正之罪,遂指其尝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
备受棰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移籍绍兴,且复就越置狱,鞫之,久不得其
情。狱吏因好言诱之曰:“汝何不早认,亦不过杖罪。况已经断,罪不重科,何为受此
辛苦邪?”蕊答云:“身为贱妓,纵是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
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其辞既坚,于是再痛杖之,仍系于狱。两月之间,
一再受杖,委顿几死,然声价愈腾,至彻阜陵之听。
未几,朱公改除,而岳霖商卿为宪,因贺朔之际,怜其病瘁,命之作词自陈。蕊略
不构思,即口占《卜算子》云:“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
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即日判令从良。继
而宗室近属,纳为小妇以终身焉。《夷坚志》亦尝略载其事而不能详,余盖得之天台故
家云。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儒林续谈:风月--儒林外史与板桥杂记
: 这段跟儒林已经木多少关系了....
: 风月本为文人雅事。儒林中有少卿一手擎杯一手携夫人游清凉山的朗风霁月,也少不得
: 写到狭邪风月:南京十六楼中来宾楼一位名妓:聘娘。
: 对风月史所知甚少,只知道这几个关键字,教坊,乐户,官妓。唐有教坊记与北里志,
: 元有青楼集,明有板桥杂记,都是专门记述平康北里那些才色出众的女子。宋朝有没有
: 类似这样的笔记?没有读到过,不过若干宋笔记里都提到过其时一些著名官妓故事。想
: 来这些所谓风月,不过是悲惨不堪历史上面顶尖的一点儿传说韵事而已。她们究竟出卖
: 色还是艺还是兼而有之?这个色艺比重估计要具体看各朝代制度与具体身份,有继承,
: 也有不同,甚至一个朝代之中也可有变化。如唐朝教坊记里记述的是开元年间制度,京

l*****f
发帖数: 13466
19
恩,那是因为唐与正是台州守,所以不行
如果他请的客是普通士人或者别地官员,估计就木禁忌了?里面不也提到座上客有谢元
卿一见倾心,留其家半载。。。。纯聊天?LOL
不过这故事据说是抹黑朱熹的,好象虽然有严蕊这个事,他们另外有争端,一直闹到皇
帝那里去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朝野类要》 - 南宋看来教坊已经名存实亡散入民间了?
: 教坊
: 自汉有胡乐琵琶、筚篥之后,中国杂用戎夷之声,六朝则又甚焉。唐时并属太常掌之,
: 明皇遂别置为教坊。其女乐,则为梨园弟子也。自有教坊记所载。本朝增为东西两教坊
: ,又别有化成殿钧容班。中兴以来亦有之。绍兴末,台臣王十朋上章,省罢之。后有名
: 伶达伎,皆留充德寿宫使臣,自余多隶临安府衙前乐。今虽有教坊之名,隶属修内司教
: 乐所,然遇大宴等,毎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坊旧
: 人,多是市井岐路之辈。欲责其知音晓乐,恐难必也。
: ==========================
: 《齐东野语》 - 看来宿官妓也是个罪名,卖艺不卖身?

l*r
发帖数: 79569
20
恩,有道理。
这个事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既然有这个编造的借口。总是一个关于营妓佐证
我读的还是太少太粗,待我再精研之后回来跟你互砍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恩,那是因为唐与正是台州守,所以不行
: 如果他请的客是普通士人或者别地官员,估计就木禁忌了?里面不也提到座上客有谢元
: 卿一见倾心,留其家半载。。。。纯聊天?LOL
: 不过这故事据说是抹黑朱熹的,好象虽然有严蕊这个事,他们另外有争端,一直闹到皇
: 帝那里去了

相关主题
原来这么多词牌名都跟古代帅哥美女有关数学系毕业的中文系主任
明成祖朱棣对待政敌妻女让女人生不如死Re: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转载)
汉代河洛地区的经学接着说儒林外史之怨偶天成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l*****f
发帖数: 13466
21
期待期待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恩,有道理。
: 这个事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既然有这个编造的借口。总是一个关于营妓佐证
: 我读的还是太少太粗,待我再精研之后回来跟你互砍哈

O*********y
发帖数: 633
22
丽狼的这种笔记总是叫人看的津津有味,让我想起来另一个野翰林。
l*****f
发帖数: 13466
23
lol 野翰林
他的书俺狠喜欢看,好看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丽狼的这种笔记总是叫人看的津津有味,让我想起来另一个野翰林。
O*********y
发帖数: 633
24
那改封女翰林好了。能不能写一笔馆阁体?
我看的第一部高阳的小说那是很早很早的时候看的,秣陵春。然后又看了后面两部茂陵
,五陵,第四部延陵就忍住不看下去了。他的历史小说比那些什么少年天子,康熙大帝
好看的不是一点点。
说起秣陵春,想起来一部同名的戏,里面有首满庭芳:老去悲看故剑,记当年、笳吹横
江。伤心处,夕阳乳燕,相对说兴亡。
六朝古都总是说不尽的兴亡。想起来吴楚同学的某个签名了,呃,扯远了。
l*****f
发帖数: 13466
25
写不来,那不老干部们写的么。只会涂鸦体
我看的第一部好象也是秣陵春,他真能写啊,接下来还有无数部
其实他写慈禧那几本好象更好,不过我不喜欢看清史,好象里面有某人还是他家祖辈
恩比你说的那两本好多了。有的书根本没法看感觉作者膝盖都是软的恨不得跪下来称颂
皇上圣明,高阳是还认真的还原历史场景弄清理顺事情发展缘由,当然曹雪芹那许多本
他发挥得可不少lol
吴楚同学的啥签名还真想不起来了//老年痴呆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改封女翰林好了。能不能写一笔馆阁体?
: 我看的第一部高阳的小说那是很早很早的时候看的,秣陵春。然后又看了后面两部茂陵
: ,五陵,第四部延陵就忍住不看下去了。他的历史小说比那些什么少年天子,康熙大帝
: 好看的不是一点点。
: 说起秣陵春,想起来一部同名的戏,里面有首满庭芳:老去悲看故剑,记当年、笳吹横
: 江。伤心处,夕阳乳燕,相对说兴亡。
: 六朝古都总是说不尽的兴亡。想起来吴楚同学的某个签名了,呃,扯远了。

O*********y
发帖数: 633
26
好像是桃花扇里沉江那一出。
该同学向来以换签名来体现行为艺术,换的让人眼花缭乱。
l*****f
发帖数: 13466
27
吴头楚尾路三千?你记性真好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桃花扇里沉江那一出。
: 该同学向来以换签名来体现行为艺术,换的让人眼花缭乱。

O*********y
发帖数: 633
28
我这记性怎么好和你点了翰林的比?
跟你说实话,这首走江边第一次还是在鹿鼎记里看来的。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吴头楚尾路三千?你记性真好
l*****f
发帖数: 13466
29
你点的亚
那你岂非皇帝陛下lol
鹿鼎记里我还真不记得看过这段了,就记得圆圆曲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这记性怎么好和你点了翰林的比?
: 跟你说实话,这首走江边第一次还是在鹿鼎记里看来的。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Re: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转载)字典来罗Re: 作出 or 做出
接着说儒林外史之怨偶天成小说中的只言片语-《儒林外史》
李银河侮辱同性恋等同“男娼” (转载)古人下棋妙支招——看隔壁《儒林外史》帖想起
大量网友成“反孔精英” 中国电影何去何从(图)悼念杨宪益
顾鸣塘:吴敬梓的《诗说》与《儒林外史》古代人工作午餐吃什么
有谁知道杜十娘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构的?万事付空烟 - 读《桃花扇》 (转载)
姓氏来源之【吴氏来源】[转载]古典文学名著与足球
Re: 扶毡一问原来这么多词牌名都跟古代帅哥美女有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教坊话题: 知县话题: 少卿话题: 儒林话题: 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