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Automobile版 - icefox看过来,德粉给你分析吸能区的真正作用
相关主题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关于汽车吸能的解释
劝大家还是别买日本小车奔驰太邪恶了,竟然发明了溃缩吸能区
ZT:从吸能说起看汽车碰撞理论分析日本吸能车 RAV4 被 美国福特 truck 追尾
我还是来普及点关于安全性的知识吧Re: 感谢我的日本吸能车又救了我一次 (请转车版) (转载)
吸能是不是能保证人体安全?关于IIHS的small overlap测试
感谢我的日本吸能车又救了我一次 (请转车版)车皮薄是不是和安全性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斯巴鲁的车
关于越重的车越安全的理论证明搁置日车好坏不谈,单纯说“吸能”这个概念,大家是否接受?
carmy不光车头吸能,侧面也吸能吸能就是个嚼头,作用微不足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吸能话题: 吸能车话题: 刚体话题: 加速度话题: 模型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r
发帖数: 14958
1
我正在用matlab仿真分析吸能车和刚体对双方人员的保护。
就以你给出的模型为基础,划曲线。
结论先告诉你, 吸能确实好。 对吸能车自身的人员保护最大,对刚体车的人员保护弱
一点。 没有吸能区,双方都非常危险。 有了吸能区,虽然吸能车车是烂了一点,但
对人保护最好。
我在复查一遍数据, 最迟明早给出详细分析,仿真和数据。
奔驰不愧是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给出的吸能概念确实引领时代发展。
你先别高兴太早,并不是说日车就更吸能。 现在所有车都有吸能概念。 具体问题要具
体分析谁更好。
w********r
发帖数: 14958
2
首先,设置以下测试环境。 如图所示
另辆质量相同的汽车,面对面以同样的速率V行使, 碰撞在即。
红色区域代表吸能区。 质量为1kg
蓝色区域为刚体区。左边的质量1kg, 右边的2kg
w********r
发帖数: 14958
3
对物理系统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x1,x2,x3为物体的坐标。 带点表示其导数。
f12,f23分别是1对2,和2对3的作用力。
吸能模型是比例微分模型
w********r
发帖数: 14958
4
碰撞之后的示意图如下。
w********r
发帖数: 14958
5
各部分加速度。
横轴单位时髦秒,纵轴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另外,模型里的k值是5
w********r
发帖数: 14958
6
上面图中,三个曲线与横轴纵轴围出的面积相同。 下面两根是左边吸能车两个部分分
别的曲线。 上面一根是右边刚体车的加速度曲线。
可以看出,在吸能区工作范围内。 吸能区显著减小了本车驾驶舱加速度极值,并且推
迟了加速度峰值的到来。
刚体车自身的加速度峰值基本等于吸能车驾驶舱加速度峰值的2倍。
至此吸能区的工作原理已经非常清楚,他实际上是一个机械原理的微分调节器。
i****x
发帖数: 17565
7
给力!你还真有闲。
不过我从没说过只有日车吸能之类的话,相反我说过吸能是奔驰首创
只是后来被日嘿们黑的好像吸能就是无能的别称,和谁吸能谁吃亏了。这种谬论越传越
远,哥看不下去了,趁个机会清清楚楚给那些哥们上堂初中物理课,澄清一下基本事实。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正在用matlab仿真分析吸能车和刚体对双方人员的保护。
: 就以你给出的模型为基础,划曲线。
: 结论先告诉你, 吸能确实好。 对吸能车自身的人员保护最大,对刚体车的人员保护弱
: 一点。 没有吸能区,双方都非常危险。 有了吸能区,虽然吸能车车是烂了一点,但
: 对人保护最好。
: 我在复查一遍数据, 最迟明早给出详细分析,仿真和数据。
: 奔驰不愧是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给出的吸能概念确实引领时代发展。
: 你先别高兴太早,并不是说日车就更吸能。 现在所有车都有吸能概念。 具体问题要具
: 体分析谁更好。

T*****g
发帖数: 1306
8
这比我们昨天语言描述清楚多了

实。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i****x 的大作中提到】
: 给力!你还真有闲。
: 不过我从没说过只有日车吸能之类的话,相反我说过吸能是奔驰首创
: 只是后来被日嘿们黑的好像吸能就是无能的别称,和谁吸能谁吃亏了。这种谬论越传越
: 远,哥看不下去了,趁个机会清清楚楚给那些哥们上堂初中物理课,澄清一下基本事实。

V***b
发帖数: 3419
9
顶!
i****x
发帖数: 17565
10
我昨天奇怪为何模拟结果跟我理论计算不符,我算出来应该是A1和B平均加速度基本相
同而且为恒指才对。
仔细想想发现他的模型有错,crumple zone内压力应该model成与速度、形变都无关的
恒力F而非与压扁速度成正比。因为吸能区能吸收的能量是与速度无关的恒值,我这样
model正好有该恒值=F*crumple zone长度。
沿用他的符号,X和X'都不需要修改,但f12=k(xxx)和f23=k(xxx)都要去除,换为以下
两个方程:
f12+f32=F。这一近似模型不考虑crumple zone内不同位置质量加速不匀的问题(否则
就需要用到微分方程了),等于说crumple zone是一个质心加上两侧无质量能提供抗压
力F的支撑架的结构。
x1'+x3'=2*x2'。这一方程来源于x2-(x1+1/2)=(x3-1)-x2求导(假设车长2)。f12+f32
=F给定了x1和x3加速度的和,但是f12和f32并不能完全自由分配,而必须由两侧紧贴形
变的crumple zone,所以还需要一个位置方程。
静候新模拟结果验证理论结果。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比我们昨天语言描述清楚多了
:
: 实。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相关主题
感谢我的日本吸能车又救了我一次 (请转车版)关于汽车吸能的解释
关于越重的车越安全的理论证明奔驰太邪恶了,竟然发明了溃缩吸能区
carmy不光车头吸能,侧面也吸能日本吸能车 RAV4 被 美国福特 truck 追尾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w********r
发帖数: 14958
11
"该恒值=F*crumple zone长度" 你这个我完全不赞同。 你理解成真“吸”“能”了。
这个压力显然不是恒力,被动力都是与运动趋势有关的。 比如玩过手风琴的应该有体
会,你压缩的越快,他给你的阻力越大。
另外,你说平均加速度应该相等。 我这结果里平均加速度就是相等的,只是不为恒值。

【在 i****x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昨天奇怪为何模拟结果跟我理论计算不符,我算出来应该是A1和B平均加速度基本相
: 同而且为恒指才对。
: 仔细想想发现他的模型有错,crumple zone内压力应该model成与速度、形变都无关的
: 恒力F而非与压扁速度成正比。因为吸能区能吸收的能量是与速度无关的恒值,我这样
: model正好有该恒值=F*crumple zone长度。
: 沿用他的符号,X和X'都不需要修改,但f12=k(xxx)和f23=k(xxx)都要去除,换为以下
: 两个方程:
: f12+f32=F。这一近似模型不考虑crumple zone内不同位置质量加速不匀的问题(否则
: 就需要用到微分方程了),等于说crumple zone是一个质心加上两侧无质量能提供抗压
: 力F的支撑架的结构。

i****x
发帖数: 17565
12
crush是塑性形变,内力就应该是定值,跟手风琴这种限流阻力原理完全不同,跟弹簧
这种弹性形变也不同。你再想想。
无论如何都不妨去做个仿真贴图来我看看,就算是错的我也想看一下

值。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该恒值=F*crumple zone长度" 你这个我完全不赞同。 你理解成真“吸”“能”了。
: 这个压力显然不是恒力,被动力都是与运动趋势有关的。 比如玩过手风琴的应该有体
: 会,你压缩的越快,他给你的阻力越大。
: 另外,你说平均加速度应该相等。 我这结果里平均加速度就是相等的,只是不为恒值。

a***c
发帖数: 156
13
建模错误,吸能区耗尽后,车速不是0啊!加速也不是0
i****x
发帖数: 17565
14
他考虑的是吸能区未耗尽的情况。
微分模型无法模拟纯刚体碰撞,瞬间冲量会无穷大的。现实中没有真正的刚体。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建模错误,吸能区耗尽后,车速不是0啊!加速也不是0
a***c
发帖数: 156
15

所以说,还是建模错误,和实际情况不服。结果有什么意义?既然是进行具体模拟,就
应该考虑车体刚度,用有限元分析法。
溃败区占车重1/2? 非吸能车碰撞发生瞬间加速度最大?这个显然与事实不服。

【在 i****x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考虑的是吸能区未耗尽的情况。
: 微分模型无法模拟纯刚体碰撞,瞬间冲量会无穷大的。现实中没有真正的刚体。

a***c
发帖数: 156
16
如果做笼统的分析,可以简单的算一下能量。如果具体时间轴分析个部分加速度,最好
严谨一点,不要一部分假设为理想刚体,一部分不是。一个小的参数改变,结果会相差
很大,更何况是要比较加速度的具体数值。
参看这个
http://www.asplus.fr/ls-dyn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
t**********3
发帖数: 12623
17
谁能帮文科生解读一下?
就算谁牛逼吧,奔驰还是凌志?
w********r
发帖数: 14958
18
这是一篇碰撞模型论文。 我不是搞这个的,是不是野鸡文章我不知道。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针中的接触碰撞模型分析”, 安学斌,潘尚峰, 清华大学精密仪
器与机械学系
文中提到 F= K * delta^e + D * dot(delta)
前半部分是可恢复的弹性力。 这里没有,所以K=0。 后半部分是阻尼力, D是个阶跃
函数, 如图(b)所示。 当物体出现范型形变时,D就是常数。 delta是入侵深度, dot
(delta)是入侵速度。 入侵速度可以用相对速度表示。
所以我用这种简化模型来表示crumble zone里的内力是有根据的。
另外,我公式里面有个笔误 f12= k(dot(x1)-dot(x2)) and f23= k(dot(x2)-dot(x3
)). 我写成加号了, 应该是减号。 code里没错,图里标错。

【在 i****x 的大作中提到】
: crush是塑性形变,内力就应该是定值,跟手风琴这种限流阻力原理完全不同,跟弹簧
: 这种弹性形变也不同。你再想想。
: 无论如何都不妨去做个仿真贴图来我看看,就算是错的我也想看一下
:
: 值。

A****i
发帖数: 5546
19
吸能是把能量转化为啥子形式?
很难想象汽车有这种功能
T*****g
发帖数: 1306
20
吸能区要形变,会吸收一部分能量啊
你想啊,你把一根钢管掰弯了,你做功了,能量去哪儿了呢?肯定就是钢管形变吸收了啊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吸能是把能量转化为啥子形式?
: 很难想象汽车有这种功能

相关主题
Re: 感谢我的日本吸能车又救了我一次 (请转车版) (转载)搁置日车好坏不谈,单纯说“吸能”这个概念,大家是否接受?
关于IIHS的small overlap测试吸能就是个嚼头,作用微不足道
车皮薄是不是和安全性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斯巴鲁的车有人被安全带勒死吗?吸能保护乘客就是谬论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c******n
发帖数: 5697
21
日黑们现在终于懂了
车祸里deceleration injuries是最可怕的
如果不能把deceleration降到最低,外科硬的车就是个华丽的棺材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正在用matlab仿真分析吸能车和刚体对双方人员的保护。
: 就以你给出的模型为基础,划曲线。
: 结论先告诉你, 吸能确实好。 对吸能车自身的人员保护最大,对刚体车的人员保护弱
: 一点。 没有吸能区,双方都非常危险。 有了吸能区,虽然吸能车车是烂了一点,但
: 对人保护最好。
: 我在复查一遍数据, 最迟明早给出详细分析,仿真和数据。
: 奔驰不愧是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给出的吸能概念确实引领时代发展。
: 你先别高兴太早,并不是说日车就更吸能。 现在所有车都有吸能概念。 具体问题要具
: 体分析谁更好。

c********d
发帖数: 1413
22
求代码。
A****i
发帖数: 5546
23
那就是能量转换嘛...
跟吸收没得关系...说了半天还不是要变形...
楼主题目听起来像能量就此被吸收消失了一样...
这个模型也太简单粗暴了...就没有听说汽车要分吸能跟不吸能的区域的...
碰哪儿哪儿吸能.撞哪儿哪儿倒霉.

了啊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吸能区要形变,会吸收一部分能量啊
: 你想啊,你把一根钢管掰弯了,你做功了,能量去哪儿了呢?肯定就是钢管形变吸收了啊

T*****g
发帖数: 1306
24
这不就是动能被吸能区的形变吸收了么。。。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就是能量转换嘛...
: 跟吸收没得关系...说了半天还不是要变形...
: 楼主题目听起来像能量就此被吸收消失了一样...
: 这个模型也太简单粗暴了...就没有听说汽车要分吸能跟不吸能的区域的...
: 碰哪儿哪儿吸能.撞哪儿哪儿倒霉.
:
: 了啊

d*******s
发帖数: 15155
25
奔驰首创的是分溃缩区和刚性区(笼结构),区别只是很多日本车是全车溃缩区
w********r
发帖数: 14958
26
我正在用matlab仿真分析吸能车和刚体对双方人员的保护。
就以你给出的模型为基础,划曲线。
结论先告诉你, 吸能确实好。 对吸能车自身的人员保护最大,对刚体车的人员保护弱
一点。 没有吸能区,双方都非常危险。 有了吸能区,虽然吸能车车是烂了一点,但
对人保护最好。
我在复查一遍数据, 最迟明早给出详细分析,仿真和数据。
奔驰不愧是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给出的吸能概念确实引领时代发展。
你先别高兴太早,并不是说日车就更吸能。 现在所有车都有吸能概念。 具体问题要具
体分析谁更好。
g**********3
发帖数: 290
27
这贴怎么没人顶
D***n
发帖数: 6804
28
很多人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遇到大的车祸的机会很小,平时刮蹭的情况居多,
刚体车和吸能车对撞肯定是软的先溃散,这时候车头硬的车给人心理上的优势,感觉占
了人便宜。
大多数人看车祸照片都不看A柱的,吸能理念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普及。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正在用matlab仿真分析吸能车和刚体对双方人员的保护。
: 就以你给出的模型为基础,划曲线。
: 结论先告诉你, 吸能确实好。 对吸能车自身的人员保护最大,对刚体车的人员保护弱
: 一点。 没有吸能区,双方都非常危险。 有了吸能区,虽然吸能车车是烂了一点,但
: 对人保护最好。
: 我在复查一遍数据, 最迟明早给出详细分析,仿真和数据。
: 奔驰不愧是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给出的吸能概念确实引领时代发展。
: 你先别高兴太早,并不是说日车就更吸能。 现在所有车都有吸能概念。 具体问题要具
: 体分析谁更好。

A***n
发帖数: 8859
29
下文呢?
z*****3
发帖数: 15515
30
人家都说了,最迟明早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下文呢?
相关主题
特斯拉撞马6劝大家还是别买日本小车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ZT:从吸能说起看汽车碰撞理论分析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我还是来普及点关于安全性的知识吧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K******S
发帖数: 10109
31
2月份的帖子都给挖出来了,下文呢?

【在 g**********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贴怎么没人顶
j*m
发帖数: 833
32
吸能确实好这事还需要模拟吗?
g**********3
发帖数: 290
33
他说明早啊,我也在等呢。~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2月份的帖子都给挖出来了,下文呢?
1 (共1页)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吸能就是个嚼头,作用微不足道吸能是不是能保证人体安全?
有人被安全带勒死吗?吸能保护乘客就是谬论感谢我的日本吸能车又救了我一次 (请转车版)
特斯拉撞马6关于越重的车越安全的理论证明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carmy不光车头吸能,侧面也吸能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关于汽车吸能的解释
劝大家还是别买日本小车奔驰太邪恶了,竟然发明了溃缩吸能区
ZT:从吸能说起看汽车碰撞理论分析日本吸能车 RAV4 被 美国福特 truck 追尾
我还是来普及点关于安全性的知识吧Re: 感谢我的日本吸能车又救了我一次 (请转车版)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吸能话题: 吸能车话题: 刚体话题: 加速度话题: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