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释文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g******t
发帖数: 1815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程浩对丁进的商榷,也就是叫板驳斥
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程浩)
摘要: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
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
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
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
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
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
“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关键词:清华简 《耆夜》 《仪礼》默证
《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刊布了丁进先生的文章,就清华简《耆夜》中的礼制问题提
出了七条疑惑,并进而对其真伪进行了质疑。[①]《耆夜》是清华简中较早公布的一篇
,学界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其间虽有学者怀疑《耆夜》并非周初实录,但还未有
将其写定年代推至战国[②]以下者。丁进先生语出惊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然细
读丁文,笔者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商之处。今特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你文献看不懂,背景不了解,动啥脑子呢?你学的是理科并不会使你的脑子自动变聪明
啊。你看看专业人士刘正(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怎么说就行了,有李学勤或
者李伯谦他们的回应贴出来看看,你自己对刘正教授的质疑就不必了,估计不会有人看
也不会有人反驳你对他的质疑
访问刘正教授谈眉县青铜器的研究价值
我:请您谈谈单氏族和青铜器和西周史的关系。
刘:这27件青铜器铭文,有铸有刻,极为清晰。其内容又是围绕着西周王朝中的单氏族
而来。在两周历史上,单氏族可谓大名鼎鼎!依据史料记载,从西周到东周这一家族就
出了二位“伯”和八位“公”,数百年间二十几代先后为官,单氏族居然长期不倒,权
倾一朝。在西周时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度,为西周官制的建设,
提供了严格的品位基础。单氏族就成了这一品位制度的典型代表。先说这八位“公”,
他们是单襄公、单倾公、单靖公、单献公、单成公、单穆公、单武公、单平公。两位“
伯”的名字一直是个历史谜案。因为《左传》等先秦史书中只说是“单伯”,没有提到
具体的名字。但是,在以前出土的《单伯钟》和《单伯鬲》铭文中明确说明了一位单伯
叫“单(伯)昊生”,一位单伯叫...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172
4
从黄帝神话切入,用神话学分析我 认为后者比较可能——换句话说就是论证中华民族的
始祖黄帝是白种印欧人
其实我的观念满受台丵湾国学大师胡秋原的影响,胡大师其实是坚决反对中国人种文明
西来说的。不过就他从中国典籍上考证,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种文明是西来的,只是他把这
个西定在"西域" ,认为以前原汉族是住在西域,问题是现在已经证明古代西域住的是白
种印欧人,要调合这种矛盾,只有解释成是少数白种印欧人入侵中原统治黄种土著能解
释——
首先,黄帝有两个,一个是早期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一个是被司马迁人间帝王化的黄帝我
们现在当然知道两个黄帝都不是真的,黄帝只是中国的建国神话,黄帝是神不是人。
我们要先了解这一点,神不是天上自己掉下来的,是人创造出来解释当时人生存的自然环
境,既然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一定是有所本,所以神话往往会反应神话创造者当时或理想
的社会状况,神话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是还是可以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1:黄帝是游牧民族不是农耕民族
司马迁说黄帝氏族“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根据中国儒学者以黄帝传人自
居的钱穆说法
" 从其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王宇信先生《中国甲骨学》一书述评
2009年8月初,著名甲骨学家王宇信先生撰写的《中国甲骨学》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
社正式出版!王宇信先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先秦史专业
博士生导师、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1964年夏,他从北京大学考古学
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他已经在先秦史、考古学、甲
骨学等众多专业领域耕耘半个世纪,留下了《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
》、《甲骨学通论》、《甲骨学通论(增订本)》、《中国甲骨学》、《西周史话》、
《甲骨文合集》《合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合著)、《商周甲骨文》(合著)、总审
校《甲骨文合集释文》、主编《甲骨学一百年》《合著)、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
合著)等十余种,并有论文数十篇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
涯中,王宇信先生的学术科研专业主要是围绕着甲骨学、殷商史、西周史、商周考古学
、先秦政治制度史等。他是国际上研究甲骨学、殷商文化史和政治制度史的著名学者,
还是西周甲骨学的学科开创者。
可以说:《中国甲骨学》一书的出版,就是王宇信先生研究甲骨学从中青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商代祭祖礼>述评》
近几年来,在先秦史研究领域随着刘源先生的论文一篇接着一篇的发表,他的大名也正
一日高过一日,这让我对这位一向很谦虚、严谨长于深思熟虑的学弟倍加注重。无论是
他的甲骨文研究还是金文研究,他都提出了让学界同仁交口称赞而又持之有理的观点。
在这一领域的学者中,六、七十岁上下的有刘雨先生和刘一曼先生,四、五十岁上下的
有刘恒先生和我,而三十岁上下的就数刘源学弟了。刘喜海、刘心源和刘体智自然也就
成了我们敬慕和效仿的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代专治金文的刘姓本家了。其实,这一领域
的研究活动本来就是由宋代金文学家刘敞——我们这一刘氏本家之祖——率先开始的。
我认识刘源先生是2003年的春夏之季。那时因为眉县铜器的出土,《北京晚报》约我和
他共同撰写有关的报道文章。于是,在那年3月20日的晚报上同时刊发了我的《眉县新
出青铜器展观展记》和他的有关眉县新出青铜器铭文的释文和译文。那时,我们虽然未
曾见过面。但是,著名古文字学家王宇信先生转告我说:刘源看了我的文章,并对我也
姓刘、也研究先秦史和西周金文表示了意外的惊喜。当时,王宇信和宋镇豪二位老前辈
还曾计划安排我和他在社科院历史所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商代祭祖礼>述评》
近几年来,在先秦史研究领域随着刘源先生的论文一篇接着一篇的发表,他的大名也正
一日高过一日,这让我对这位一向很谦虚、严谨长于深思熟虑的学弟倍加注重。无论是
他的甲骨文研究还是金文研究,他都提出了让学界同仁交口称赞而又持之有理的观点。
在这一领域的学者中,六、七十岁上下的有刘雨先生和刘一曼先生,四、五十岁上下的
有刘恒先生和我,而三十岁上下的就数刘源学弟了。刘喜海、刘心源和刘体智自然也就
成了我们敬慕和效仿的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代专治金文的刘姓本家了。其实,这一领域
的研究活动本来就是由宋代金文学家刘敞——我们这一刘氏本家之祖——率先开始的。
我认识刘源先生是2003年的春夏之季。那时因为眉县铜器的出土,《北京晚报》约我和
他共同撰写有关的报道文章。于是,在那年3月20日的晚报上同时刊发了我的《眉县新
出青铜器展观展记》和他的有关眉县新出青铜器铭文的释文和译文。那时,我们虽然未
曾见过面。但是,著名古文字学家王宇信先生转告我说:刘源看了我的文章,并对我也
姓刘、也研究先秦史和西周金文表示了意外的惊喜。当时,王宇信和宋镇豪二位老前辈
还曾计划安排我和他在社科院历史所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王羲之,东晋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龙跳天
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突破了
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书风,他所书的《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创造出天质
自然,风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
江绍兴)蓝亭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将酒觞放置清流之
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人共成诗37首。王羲之借酒兴为他们的诗写了一篇序文,世人
简称《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
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清新自然,虽多用骈句却并不拘谨呆板。其中二十多个之字,千
变万化,无一雷同。《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行书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
字,章法、结构、笔法巧夺天工,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此乃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
意之作。
据说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篇,都不...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80
10
对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评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虞云国
@转引自豆瓣网
号称“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先生推出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上海
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版),向公众开讲中国史,这一册涵盖了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古代史。作者自序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国史大纲》卷首语:“任何一国之国民,尤
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
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显然,作者是
以此为讲史准绳的,而我也正是以这种标杆去拜读袁著的,但读完全书,不仅领悟不到
他的温情与敬畏,扑面而来的却是他对中国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一、考据学“这个玩意儿实在没什么意思”
袁著自序声称,“历史应该是论从史出,得出的每个结论应该有史实做依托的”;还说
自己“至少让学生不要相信没有史实根据的事情”。我无缘亲聆其课,只能凭借他这本
《玩意儿》来领教,看到的却是纷至沓来的史实出入。以下试从十个方面说明,限于篇
幅,每类仅举一二例证。
其一,小说家言。除非运用陈寅恪那样的诗文证史法,一般情况下小说戏曲是不能当作
史料的。而袁著...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88
11
大宋帝国的哀歌: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
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
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
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
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
,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
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
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
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
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10093
12
中国知名纪实月刊《炎黄春秋》2011年第9期刊登南开大学教授刘泽华文章指出,毛泽
东的哲学代表著作《矛盾论》涉嫌抄袭“红色教授”杨秀峰的著作《社会学大纲》。
刘泽华文章原题《我在“文革”中的思想历程》。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矛盾论
》有抄袭之嫌”是其中之一,有关内容如下:
中共官方人民网以“毛泽东《矛盾论》有抄袭之嫌”为题全文转载刘泽华文章
1970年秋,我们逐渐听到如日中天的陈伯达被揪出来,说他是“假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骗子”。我一方面很震惊,不知此论从何说起?另一方面,我对陈也
没有好感,揪出来感到很痛快。但疑问也发生了,他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他的理论与
行为如何看待?我无法得到解答。
1971年夏,学校革委会宣传部门组织了几个人来清理陈伯达的假马克思主义言论。
召集人是牛星熙,成员有经济系的郭士浩、哲学系的封毓昌、还有我,共四人。当时很
神秘,对外保密。图书馆拨给我们一间房子,任何人不得进入。我们直接到书库提书和
杂志、报纸。时值酷夏,不能开门对流,热得要死。给我们的任务是整理陈的假马克思
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但上哪里去找呢?我记不清是上边的指示,还是我们自己
...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15
13
“文化大革命”自1966年爆发,至1976年结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文革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比任何其他层面要来得更深刻、影响更深远。 下面这些文化名
人文革死难名录,的确是个挂一漏万、小而又小的数目字,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
很大的。
客观地说,毛泽东对这大批文化名人的死,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为遗憾的是
,毛泽东生前从未对他所熟知的这批文化名人的死,有过一字一句的怜悯表示。

一九六六年:
邓拓,作家、著名新闻工作者,旧北京市委三家村反革命集团首恶,五月十八曰在
其家中自杀身亡。福建闽侯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共,曾任《晋察冀曰
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毛泽东著作选集》。一九四
九年后任《人民曰报》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
著有《燕山夜话》、《中国救荒史》,以及与吴晤、廖沫沙合著的《三家村札记》等。
死时仅五十四岁。
田家英,史学家。五月二十三曰在中南海永福堂家中遇害,传为汪.东.兴带去的宋
姓警卫处长射杀。四川成都人,一九二二年生。一九三七年赴延安,翌年加入中共,一
九四八年起任毛泽...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2285
14
到了现代,“吊诡”一词的使用兴于台湾文学理论和批评界,被借用于翻译“Paradox
”这个词,Paradox在大陆通常被译为“悖论”。近些年“吊诡”也频频出现在大陆的
一些文章和报道中,“吊诡的是”这样的说法非常常见。但其含义,则多为“奇怪、诡
异、不可思议”的意思。如:十分吊诡的是,面对死亡的勇气会释放出生存的能量。另
在粤港两地是常用口语,如“呢件事好吊诡”。
语出《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
为吊诡。”
唐朝陆德明《经典释文》:“吊,如字;又音的,至也;诡,异也。”
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上》:“上下千馀年间,岂乏索隐吊诡之徒,趋异厌常之辈。”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王李既兴,辅翼之者,病在沿袭雷同;攻击之者,又
病在飜新吊诡。”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而十九世纪末之重个人,则吊诡殊恒,尤不能与往者比论
。”
从文献中可见,吊诡表示至异,就是极端奇特的意思,并无悖论(paradox)的任何含义
在里边。自恨的先富,永远是不知羞耻的。
b*****p
发帖数: 117
15
也说汉语的“词汇量”
长期以来,汉语不但以难学著称,而且还常常被指责为词汇欠缺、表达贫乏。生为汉人
,真可谓双倍之不幸——语言学习所需的时间本来就已经比别人多了好几倍,不料最终
学到的东西还不及人家几分之一。
毛喻原先生便为这种论点提供了具体数据:“我们知道,汉语一部普通的《新华字典》
所收单字(含繁体、异体)是一万一千一百个左右,清初所编的《康熙字典》所收汉字
是四万七千多个,最近出的《汉语大字典》所收汉字也才五万六千个。与英语相比,汉
语的词汇量是非常小的。即使一部欧美普通学生所用的字典所收单词也至少在十六至十
七万个以上。如著名的《牛津字典》所收单词是六十多万个。篇幅最大的《韦伯斯特大
词典》所收单词几乎达到一百万之多。仅从词汇量来比较,汉语和英语在这方面的差别
是非常巨大的。”
显然,毛先生“汉语词汇量非常小”这一结论,是用“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即:拿
英语单词总量减去汉字字数总量。显然,这么简单的题目,连小学生都难不倒,根本用
不着毛先生亲自动手。不过,小学生同时还知道,加减法的运算有一个先决条件,即“
单位”必须相等。例如,五匹马与四头牛就不好相加;七颗白菜减三根萝卜也不...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谁把张灵甫吹成抗日名将的?
《咬文嚼字》2009年11期“众矢之的”栏目有一篇文章《“甫志高”的“甫”如何读》
,文章认为“甫”应读作fu,因为普通话中“甫”根本就没有pu这个音,的确是这样。
我们要接着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许多方言中把“甫”读作pu呢?
原来,这与语音发展中的一个现象“古无轻唇音”有关,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声母
系统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个结论是清代著名学者
钱大昕得出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读作重唇音“帮滂並明”, 唐末宋初时期
从中分化出轻唇音。有的方言中个别字词至今仍然保留着唐以前的重唇音的读法。例如
:浮起来,广州话念作“蒲起来”;番禺,广州话念“番”如“潘”;孵鸡,湘方言中
“孵”读如“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不同古籍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异文的现象来证明“古无轻唇音”的结论,下面仅用以“
甫”为声旁的形声字为例。
《诗经》“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詩经》作“扶服”。
《诗经》“铺敦淮濆。”《经典释文》注:“《韩诗》作‘敷’。”
《诗经》 “东有甫草。”《韩诗》作“圃草”
最后笔者详尽考察了汉字中以“甫”为声旁的形声字的在普通话中的...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缅甸国名的来历 Z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1fa8601012sqn.html
报载,美国与缅甸关系改善,美国官员放弃用了多年的Burma,开始采用缅甸自称的
Myanmar(1.22《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这两名词有何不同呢?它们的语源是什
么?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外国地名语源词典》426页“缅甸”条说:
“中国古称掸国,唐时称骠国,宋称蒲甘,同时亦称为缅甸。因与中国相距遥远,道路
阻隔,故称之为缅,即遥远之意;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合称缅甸,即遥
远的谷地。英文名Burma,来自得楞语的Brahma,其词源可能与婆罗门或梵文有关。缅
甸人自称巴玛(Bama),梵文作Myamma,意思均为强者,据说这是缅人对自己民族的赞
颂。也有人认为Brahma一名是早期到这里的移民给当地居民起的名称,也是强人的意思
。”
这条释文问题不少,语源说的并不准确。
1 首先说“缅”是表汉语遥远,就好像那是汉人给起的名称了;实际那当然是缅人
自称中Myan的译音,不是汉语。虽然译字用“缅”有点兼取译意的味道,实际却不是真
正语源。缅人...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白是白种人
集评补
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多不拘
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唐〕任华《杂言寄李白》)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唐
〕吴融《禅月集序》)
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
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
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
,末势犹壮。(〔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
李白歌诗,度越六代,与汉魏乐府争衡。(〔宋〕黄庭坚《黄山谷诗话》)
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
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一变而为晋宋,再变而为齐梁。唐诸诗人,
高者学陶、谢,下者学徐、庾。惟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
一家耳……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宋〕范温《潜...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各位说的最正宗的方言是哪个?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969.htm
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1] 。由于中古时代没有录音设备,人们只能
透过客观的记录而重构中古时代的汉语。现时中古汉语利用下述三种基本资料之上重新
构建:
1.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
2.根据韵书编成的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等);
3.南北朝和隋唐诗人的用韵情况;
4.各个汉语方言(如官话、吴语、客家话、粤语)残留的中古汉语痕迹;
5.日语、韩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6.梵汉、藏汉对音,用汉字音译梵语、藏语词的材料。
m***n
发帖数: 12188
21
犹原来也应该是一种动物,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a kind of monkey]
犹如麂,善登木。——《尔雅》
犹,五尺大犬也。——《释文》引《尸子》
犹,兽名也。——《颜氏家训·书证》
犹与未决。——《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
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水经
注》
犬子 [son of dog]
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
z**********e
发帖数: 22064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心与爱国
http://chuansong.me/n/389402651715
2015-04-21安立志
民心与爱国
安立志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人们多知王国维
、陈寅恪,却不知陈垣。其实,在民国学术界,陈垣与王国维齐名,与陈寅恪并称“史
学二陈”。
陈垣先生这样论爱国:“夫国必有可爱之道,而后能令人爱之”。可视为这是陈垣先生
为爱国主义确立的一个逻辑起点。这句话见于其史著《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之开
篇词。这部书是对《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的研究,写于卢沟桥事变之后。当其时也,
日寇侵华,北平沦陷,陈垣先生因故滞留辅仁大学。日寇控制之下,处境险恶,精神痛
苦,陈垣先生只能以教书著书为事,但他仍陈古论今演义抗敌复国;春秋笔墨表彰故国
忠贞。
胡三省与陈垣,虽时空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处境和遭遇。胡三省(1230-1302),宋元
之际的史学家,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胡三省自南宋宝祐四年(1256)
开始著述《资治通鉴广注》。蒙古骑兵马踏中原,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逃亡
途中手稿散失,宋亡后,只得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新人,发2篇纪念张充老的文章
http://cul.qq.com/a/20150630/027544.htm
张充和先生的“特健药”
南方周末 [微博] 高翔2015-06-30 11:51
作者:高翔
我年少时耽嗜篆刻,读清代印谱,常见一闲语印:“特健药”。又有北京印人傅栻,自
号“特健药人”。当时觉得此词颇为拗口,却不明其意,于是秉着“读书不求甚解”的
态度,胡乱记了下来。
十余年后,也就是2004年,我在波士顿读博士。一日,白谦慎老师电话我,约我去耶鲁
张充和先生家看字、赏印。张先生的大名,对我是如雷贯耳,于是忙不迭地答应了。翌
日,白老师亲自开车,我们向耶鲁驶去。途中,白老师告诉我张先生诸多故事,我益发
期待能见到这个传说中的“民国最后的闺秀”了。谈笑间,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张先生
家到了。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满脸焦虑之色,后来知道他叫小吴。随着他,我们来到了会客
厅,桌上摆满了卷轴、册页。张先生坐着椅子上,面色苍白。白老师急问究竟,原来张
先生高血压发作了。我是学医的,当仁不让,替张先生量起了血压,高压居然接近200
毫米汞柱。我们于是劝张先生卧床休息,先生不肯,执意让我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这段话是中国历史学家裘锡圭说的,下面是他的简历:
1952年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
授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同年胡厚宣教授奉调北京,裘亦随其师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
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研究室。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裘锡圭任教于北京大
学中文系,并在朱德熙教授影响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参加国家文物局
组织的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
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2年
出版的《古文字论集》收录之前的古文字论文,同年出版的《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则收
录之前的其他文史论文。1994年出版的《裘锡圭自选集》选自之前两本文集的论文,增
加1篇论文。1996年出版的《文史丛稿》收录《自选集》不收的其他文集论文,和额外
的论文。1998年出版的《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收录篇幅小的新旧论文。2005年出版的
《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重点则是在出土古文献。
成就
裘锡圭功力深厚,治学严谨,深受前辈学者赏识。郭沫若、王力、胡厚宣、张政烺、朱
德熙等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生在中國就是一種原罪
刚刚有核实,原来今天被刷屏的《我住进了全世界最拥挤的群租房》一文作者是埃尔特
教育创始人张释文。悲剧的是文章发出来后,原抓捕他的公安局要求他明天再去,他担
心这回出不来了
原文国内网站已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8/12/%E9%87%8A%E8%AF%B4%E8%BE%9B%E8
%AF%AD-%E6%88%91%E4%BD%8F%E8%BF%9B%E4%BA%86%E5%85%A8%E4%B8%96%E7%95%8C%E6%9C
%80%E6%8B%A5%E6%8C%A4%E7%9A%84%E7%BE%A4%E7%A7%9F%E6%88%BF/
哎,曾经恐怖的警察制度又要回来了
w********2
发帖数: 632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秦射远兵器有关问题综论
作者:郭淑珍 发布日期: 2007-12-30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字号: [大] [中]
[小]
秦射远兵器有关问题综论
郭淑珍
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发展史上,弓、弩是两种最重要的射远兵器。弓箭的起源甚早,
使用时间也最长,是传统的射远兵器:弩是在弓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者有渊源关系
,《吴越春秋》所谓“弩生于弓,弓生于弹” 即此。那么,在不同历史时期,弓、弩在
古代军队武器装备中所占地位有什么变化?秦代轻型弩、重型弩的发展使用、弩的射程
、弩射特点及用弩战术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限于篇幅,研究重点放在战国
至秦代射远兵器的发展上,不对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一、弓、弩在古代军队武器装备中的地位
弓箭的发明,大约在距今2.8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1],作为武器投入战争则始
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后历经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直到明清
火器盛行以后才被挤出古战场。弩起源于春秋晚期,同弓箭的命运一样,也是在火器普
及以后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在...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425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仅以孙子言赠虎肉,奇萎
那我就班门弄斧一次,释文
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
死,则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珍惜声名
,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于爱护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
敌行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最容易有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
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
我观察虎肉大战奇萎很久,奇萎是必生流,每遇到回答不了的,绝不认错立即转进;然
而虎肉是必死流,坚持硬碰硬,每每跟进转进的新题,然而又怎能求全责备,颇似项羽
功而不取。这都是做将军的过失,久了必然被人抓住破绽。于是去年被奇萎抓住一个史
料破绽要送包子(还因为包子是否等于伪币的事,丢了颜面又丢了一大堆包子),也就
是烧包之祸。
奇萎细枝末节反复转进,好像细小的鸡肠子盘来盘去,跟着他转,就算功力深厚如你老
虎肉,也总有力气被耗尽的一天。但是鸡肠越转就越细,倘若在他转进点,揪出一二反
复攻击,自然
肠子就断了,哪怕他再修补上,弱点只会越来越明显。可是我看你们俩用必死对抗必生
已经3年多了,却不改变...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周晓辉:有政治局常委在害怕“刑上大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8 12:28:07 2015, 美东)
无疑,作者对“刑不上大夫”所谓的正解也是片面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
自于《礼记》讲述具体乘车的礼仪部分,最初的意思是贵族必须守礼,百姓却可以免礼
;对于违反乘车礼仪的下级,如果级别是大夫,国君就不能用刑罚羞辱。后世对其进行
了进一步的解释,“刑”从简单的刑罚有了更多的内涵。如《唐律释文》说:“刑不上
大夫。谓大夫以上之官,犯死罪非十恶之类,则在八议之内也。”“八议”是指“议亲
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即这些高官应该受到皇帝礼遇,不能皇帝想
杀就杀。他们犯死罪可以减刑免死,但不等于不处罚;如果他们犯了十恶不赦的罪,皇
帝也不能包庇。可见,“刑不上大夫”不过是在某些情况下免除死刑而已。
由此可知,打着“正解”旗号的这篇文章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以文革“刑上
大夫”来得出“刑上大夫”的时代不可...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历史轮回:2016年荧惑守心天象解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6 09:38:10 2016, 美东)
火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称作“荧惑”,意思是其运行轨迹和亮度变化不定,令人迷
惑。图为火星。(NASA)
2016年一开始就扰攘不宁,从中国股市暴跌引发的四次熔断,人民币贬值引发的国际市
场动荡,到大宗商品低迷,石油价格很可能会跌到每桶30美元以下;从北京的雾霾,H7
n9疫病卷土重来的可能,到北韩的核爆,南中国海局势紧张,IS的恐怖袭击似有蔓延
趋势,等等,等等,人们敏感的意识到,2016年恐怕不会安宁,可能会有许多大事发生。
最近,网络开始议论一个传自古代的天文学理论,就是2016年将发生“荧惑守心”的天
象。天人之间,这是来自古代的智慧,在科学的发达中一度受到抑制。如今,传统文化
的智慧似乎大有强势回归的势头,其在解释目前的天人之事中,似乎更能搔到痒处。
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和巴以冲突急剧升级等等,...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文艺界反腐推进 大陆书协开除大量官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5 20:57:04 2016, 美东)
大陆官媒日前高调报导,大陆书法家协会开除大量官员;与此同时,大陆媒体热炒宋祖
英遮面“低调”亮相一剧院的消息。习近平两年前召开文艺座谈会后,外界关注大陆艺
术界面临清洗。近年来,与江泽民集团关系密切的宋祖英、赵本山等人不利消息频传。
书协开除大量官员
4月5日,大陆新华网等官媒转载《中国青年报》报导称,中国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
书协”)近日开除6名会员,暂停12人的会籍。这18名受清理的会员中有16人为各级官
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其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河南省委
原常委王有杰等6人因违法犯罪被判刑,被开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籍,另有12人因涉嫌
违法犯罪被调查,被书协暂停会籍。
报导称,各地官员兼任书协领导职务的现象较为普遍。早在2013年,陕西省书协就拥有
一个62人的主席团,仅常务副主席和副主...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2850
31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啊啊啊啊啊啊,终于打雷了
州长也读诗经啊?
这首诗歌可不一般:
《诗经·齐风·敝笱》译注
题解:讽刺鲁庄公不能阻止其母文姜返齐与齐襄公淫乱。◆鱼,在《诗经》中常常隐射
两性关系。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敝笱在梁,①
其鱼鲂鳏。②
齐子归止,③
其从如云。④
敝笱在梁,
其鱼鲂鱮。⑤
齐子归止,
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
其鱼唯唯。⑥
齐子归止,
其从如水。
破篓拦在鱼梁上,
鳊鱼鲲鱼心不惊。
齐国文姜回娘家,
随从人员多如云。
破篓拦在鱼梁上,
鳊鱼鲢鱼心不虚。
齐国文姜回娘家,
随从人员多如雨。
破篓拦在鱼梁上,
鱼儿来往不惴惴。
齐国文姜回娘家,
随从人员多如水。
①敝,破。笱(ɡǒu 苟),竹制的鱼篓。敝笱,对制止鱼儿来往无能为力,隐射文姜和齐襄
公的不守礼法。梁:捕鱼水坝。河中筑堤,中留缺口,嵌入笱,使鱼能进不能出。
②鲂(fánɡ 房):鳊鱼。鳏:鲲鱼。
③齐子归止:文姜已嫁。齐子,指文姜。
④其从如云:随从众多。一说喻齐襄公仍纠缠不已。
⑤鱮(xù 序):鲢鱼。
⑥唯唯:形容鱼儿出入自如。陆得明《经典释文》:"唯唯,《韩诗》作...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2658
32
来自主题: Texas版 - 求辨真伪
孔子临终遗言新发现惊动世界
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宁可信其是真的。因为——很像是真的。
还历史以真相
什么国学,什么圣人,什么中国文化的精华?——在我看来,全是狗屁!
孔子的全部学问,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做奴才,服服帖帖的为专制制度,为少数统治者服
务的。
请看这段释文:
聪明的人在夺取天下时,会声称他这样做是为了老百姓,所以追随者就很多。等他的事
业成功了,原先许的诺言就不见影了。但他会换个说法,让老百姓拥戴他为王,而老百
姓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所以,想得天下的人必须善于借助老百姓的力量。民众愚蠢了,
国家就稳定;老百姓聪明了,世道就会乱。
好嘛,什么都别说了!我终于明白这些年来为什么又有许多专家教授提倡国学,甚至要
把孔学作为宗教提倡的道理了
《孔子临终遗言新发现惊动世界》
马王堆考古发掘工作又传捷报。一批春秋时代竹简出土,共168片,包裹在一做工考究
的猪皮囊内,囊外涂有约一寸厚的保护层(疑为猪油与其它物质之化合物),使竹简与
空气隔绝。猪皮囊内的竹简又被分成21捆(每8个一捆),分别装在丝绸袋内。包装风
格很像现在中秋节的高档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3
应该就是苏东坡写的《僧圆泽传》原文。给你找了个图片和百度的原文与释文:
[杭州三生石 僧圆泽传石刻]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山峨嵋礼普贤大士。
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峡。师不可, 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婴
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
三日浴儿时,顾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唐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
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
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知
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
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
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
。”
遂去,莫如所之。
现代散文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
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
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580
34
☆─────────────────────────────────────☆
wh (wh) 于 (Tue Apr 5 13:12:14 2011, 美东) 提到:
木心不知是跟着易建联还是Trunkslu来到浙版相识的,易建联是我们浙江老乡,
Trunkslu当时是浙版版主。她刚来两次,就大大咧咧地发帖说wh是个大水车,搞得我很
不好意思。我初上买卖提,只跟帖不发主帖,从不抛头露面,不知她怎么目光如炬地把
我揪出来又预见到我往后的恶行,实为快人快语,犀利敏锐。
木心和江浙颇有渊源,在杭州读中学,又和我在同一所上海的大学读研,住过同一个宿
舍区(可能还是同一个楼),她还记得电话号码的开头四位,我大赞师妹好记性。江南
风气柔弱,然而木心一来浙版,就有声有色地大侃西湖之夜万人双扣大赛——光这个名
儿就听得人意兴豪发,一万个人一起拍桌子扣牌,该是怎样的巨响震荡山林,一扫西湖
之烟柳弱质,让我这样的牌盲亦为之心折。木心搜刮包子和发包子都豪爽无比。我偶尔
说起在篮球版看你们创建光明顶俱乐部,她大喝一声偷窥罚包子。别人乱要包子我不给
,给木心却给得心甘情愿,木心就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她...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觉得冰心很不厚道啊
王国维的甲骨文,就那么1000多个字,能有什么体系?
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您实在太牛了。对甲骨文的研究始于刘鹗,然后在王国维郭沫若
董作宾等人手上提出研究方法和建立研究体系。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是中国现代考
古学诞生的标记,也是甲骨学诞生的标记。
王国维的天才贡献,是用甲骨文考证商代的历史,校正古籍的记载。在他之前的甲骨
文研究,多数以考释文字为主;在他之后,才有系统性的校正史籍的工作。
王国维在1915,1917年分别发表论文考证了殷卜中的地名记载,并纠正了《史记》中
的记载错误。他在1925年的《古史新证》更是提出了利用地下之新材料以证纸上之材
料的“二重证据法”——这一方法一直在今天都是研究准则,任何一个上古史的研究
者都会引用王国维的工作。
您的论断实在是太荒唐了。

科。
c*c
发帖数: 2397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梁公启超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智性论
者”和“反理性论者”(anti-rationalist)一方面颇相牵缠,而另一方面又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膝上放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
是的是的,她后来说得都很实在中肯,完全符合她的文风。所以更显得开头一句我很不
喜欢她、她也很不喜欢我很触目,有点像小孩闹脾气说话。对啊她就是因为和杨荫榆朝
夕相处,受过很多她的脾气,又觉得杨荫榆对她妈不好,她是很爱很维护母亲的,而且
她母亲一直对杨荫榆很好,所以她更有点不平。她是给社科院写父亲资料时写的,可能
是83年,社科院让她再写点杨荫榆,她就同时写了父亲和姑母这两篇。嗯应该不那么政
治紧张,但可能仍有旧风气风格的影响。
对的干校六记写得风趣而且很有童心。就像她说钱钟书如何有童心。哎不过常常被批评
他俩的人讽刺,围城这样的精通世故和童心似乎不合。杨绛写钱钟书真是笔端洋溢无限
爱怜,一点都不遮掩。我觉得她给围城写释文的时候可以收一点,写那么多的私事,从
头到尾说他怎么痴气童心,和围城不太沾边,又有点为围城开脱似的。
g***r
发帖数: 6820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闲看阅微番外篇
不明白艾碽之事,查了一下,是艾豭之误:
艾豭
艾豭
【注音】ài jiā【释义】亦作“艾猳”。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
【典故】语出《左传·定公十四年》:“衞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过宋野,野人歌之
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艾豭,喻宋朝。艾,老也。”陆德明
释文:“豭,牡豕也。”
【示例】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惧失麟鹿,而获艾猳。” 明 沈德符 《野获
编补遗·神仙·神名误称》:“坊曲娼女,初荐枕於人,必与其艾豭同拜此神(指白眉
神),然后定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欲渔男色,又惧为
艾豭之事为子孙羞。”
卫灵公与弥子瑕
卫灵公与弥子瑕之间产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
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
人。”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
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生子路和弥子瑕是连襟关系。
卫灵公与宋朝
卫灵公还喜欢宋国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灵公宠幸,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
奸情路人皆知,...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4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zt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兼谈《国语》《左传》的史料来源和成书情况
张 岩
《左传》是编年史,《国语》是国别史,二者史料价值相近,是后人了解春秋时期历史
情况的基本依据。笔者注意到,在《国语》和《左传》中存在着一些特征分明的 “典
型文体”,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记事单元构成。这些“文体”与商代甲骨卜辞的“辞格
”相似,有着特定的内容和体式。由此可以引发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典型文体的性质
及其源流情况。第二,从文体分析的角度来考察《国语》《左传》的史料来源和成书情
况。
一.《国语》《左传》中的典型文体
《国语》凡二十一卷,内分八个部分,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
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在八个部分之间,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互异
之处。在篇幅方面,晋语最长,其长度略少了另外七个部分的总和;郑语最短,仅为晋
语的二十分之一。在年代方面,周语最早。在体裁方面,齐语通篇的连贯性最好,郑语
次之。在内容方面,吴语和越语均以吴越相争为主要记述对象,二者的重复之处最多。
在追叙古史以及对礼乐文化和制度的论述方式上,八个部分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
象。
一部史书的编写,至少...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41
大宋帝国的哀歌: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
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
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
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
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
,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
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
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
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
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 阅读全帖
n*****m
发帖数: 869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ibatai (shibata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害致死的文化名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22:06:25 2012, 美东)
“文化大革命”自1966年爆发,至1976年结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文革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比任何其他层面要来得更深刻、影响更深远。 下面这些文化名
人文革死难名录,的确是个挂一漏万、小而又小的数目字,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
很大的。
客观地说,毛泽东对这大批文化名人的死,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为遗憾的是
,毛泽东生前从未对他所熟知的这批文化名人的死,有过一字一句的怜悯表示。

一九六六年:
邓拓,作家、著名新闻工作者,旧北京市委三家村反革命集团首恶,五月十八曰在
其家中自杀身亡。福建闽侯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共,曾任《晋察冀曰
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毛泽东著作选集》。一九四
九年后任《人民曰报》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2177
43
1970年秋,我们逐渐听到如日中天的陈伯达被揪出来,说他是“假马克思主义”、是“
马克思主义的骗子”。我一方面很震惊,不知此论从何说起?另一方面,我对陈也没有
好感,揪出来感到很痛快。但疑问也发生了,他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他的理论与行为
如何看待?我无法得到解答。
1971年夏,学校革委会宣传部门组织了几个人来清理陈伯达的假马克思主义言论。
召集人是牛星熙,成员有经济系的郭士浩、哲学系的封毓昌、还有我,共四人。当时很
神秘,对外保密。图书馆拨给我们一间房子,任何人不得进入。我们直接到书库提书和
杂志、报纸。时值酷夏,不能开门对流,热得要死。给我们的任务是整理陈的假马克思
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但上哪里去找呢?我记不清是上边的指示,还是我们自己
拟出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不能有损毛主席的和林副主席(我们当时还不知
道整陈的背后是整林副主席)。只要是毛主席批准的文章或肯定过的,不能列出来,不
能从中找问题;第二、不能损伤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和路线,陈的有关文章与讲话
,凡是代表中央文革小组的,不能批。第三、陈过去的著作很多,凡属中央领导人肯定
过的,或代表中央的文字不能轻易动...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3382
44
来自主题: Love版 - 南怀瑾主要有哪些成就?
google了一下,好像南的作品是有些细节上的硬伤,张中行批评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复旦出版社的也同意对细节的批评和争议,说甚至有书专门总结了南书的硬伤。看来小
帕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529/09/6047_124296.shtml
张中行: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528/23/2311_124164.shtml
http://chinese.fudan.edu.cn/forum/dispbbs.asp?boardID=16&ID=715
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
作者:张中行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
,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
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26.80元。依旧习惯,看到没
见过的书,总是急
着翻开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惊。——不只一惊,而是一...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isdomlover (一片冰心在玉壶), 信区: Wisdom
标 题: 儒家文化倡导下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7 15:04:02 2011, 美东)
中国古代的婚姻政策,是指历代政府对婚姻所奉行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它反映了历代政
府对婚姻所持的基本态度。总起来看,古代婚姻政策从未越出礼的规范,在礼的框架内
,历代律令又根据各时期经济、政治的需要,对婚姻作出了一系列的条文规定。
一、导民婚配
西周时期,已设有“大司徒”、“媒氏”等管理婚姻的官员。据《周礼•地官&#
8226;司徒》载:大司徒“以阴礼教亲,则民无怨。”郑玄注曰:“阴礼谓男女之礼,
昏姻以时,则无旷怨。”这是说大司徒一职的职责是用婚姻礼仪去教化百姓,帮助他们
及时嫁娶,以减少社会上的怨女旷夫。古代男二十、女十五即行成年礼,表示成人,可
以婚嫁。倘若男三十、女二十尚未婚嫁,政府就要督促其婚配。《周礼•地官&#
8226; 司徒》说,媒氏的职责之一,就是“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46
来自主题: Arts版 - [转载] 苏东坡 寒食帖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iwan 讨论区 】
【 原文由 pattern 所发表 】
http://www.nccu.edu.tw/museum/htm/118.htm
释 文 :
自 我 来 黄 州 , 已 过 三 寒 食 。 年 年 欲 惜
春 , 春 去 不 容 惜 。 今 年 又 苦 雨 , 两 月
秋 萧 瑟 。 卧 闻 海 棠 花 , 泥 污 燕 支 雪 。
□ 中 偷 负 去 , 夜 半 真 有 力 。 何 殊 病 少
年 ( 子 点 去 ) , 病 起 须 已 白 。
春 江 欲 入 户 。 雨 势 来 不 已 。 ( 雨 点 去 )
小 屋 如 渔 舟 , 蒙 蒙 水 云 里 。 空 庖 煮 寒
菜 , 破 烧 湿 苇 。 那 知 是 寒 食 , 但 见
乌 衔 纸 。 君 门 深 九 重 , 坟 墓 在 万 里 。
也 拟 哭 涂 穷 。 死 灰 吹 不 起 。
右 黄 州 寒 食 诗 帖 二 首 。
释文: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
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
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
称尊也。
x*****u
发帖数: 3419
4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国古代也有标点符号?
管锡华-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 2003年08月26日 11:11 深圳新闻网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的产生、发展、演变史,是一大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大
意义。对于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者是管锡华教授,他在过去一系列有关
古代标点符号史研究的论文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新近又撰成30多万字的专著《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填补了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系统研究的空白,为汉语史
研究做出了一大贡献。
作者不光全面描写了古代标点符号的发展史,不光能对每一种每一类标点符号上溯其
源下追其流,而且还用大量篇幅专章专节研究了古代标点符号理论的发展史,除第二章外
,每章都有专节甚至多节研究这一专题。例如以下专节:第一章第二节“古代标点符号理
论的发展”,第三章第九节“汉代标点符号的理论”,第四章第五节“孔颖达等《五经正
义》的章句理编和实践”、第六节“《史记三家注》标点符号理论和说明章句的方法”,
第五章第四节“宋代注释、笔记等书中的标点符号理论和正读实践”、第七节“胡三省《
通鉴释文辩误》和吴师道《战国策校注》中的标点符号理论和正读实践”,第六章第三
f*******d
发帖数: 339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参考坐标
发信人: archery (尧曰), 信区: GuoXue
标 题: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参考坐标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4年04月23日23:02:53 星期五) , 站内信件
" target="_blank" class="a2">http://www.bamboosilk.org/Wssf/Jiang3.htm
姜广辉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中(考古学界命名为
郭店一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经过古文字专家的整理识读,楚简图版及释文已于199
8年年5 月由文物出版社发行,书名定为《郭店楚墓竹简》。《郭店楚墓竹简》有道家著
作两种四篇,即《老子》三篇、《太一生水》一篇;有儒家著作(简称“儒简”)十一种
十四篇,即《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
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四篇。《
郭店楚墓竹简》发表之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海外学者誉之为“中国的死
海遗书”。
从《郭店楚墓竹简》本身而言,有相当大的解释空间。而从已经发表的论文看,可
y****e
发帖数: 419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王宇信:百年甲骨学的摆渡人
2005年07月19日13:57
坐在堆满了书的家中,王宇信说自己只是“过渡”阶段的学人,既比不上王国维、郭沫若
这样的大家,在起点上也比不上今天的年轻人。本报记者张涛摄
■人物
王宇信
1940年出生于平谷,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9月进入中国社
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9年任研究员,1997年任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会长。
王宇信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与殷商史,主要专著有《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
两周甲骨探讨》、《甲骨学通论》等等,参加编辑《甲骨文合集》(12卷本)、《中国政
治制度通史》(10卷本),担任《甲骨文合集释文》总审校,主编《甲骨学100年》等。
■记者手记
王宇信的家被书占据了一大半,最醒目的是他参与其中的《甲骨文全编》、《甲骨文
合集补编》等大部头。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他一直坚持认为,学术只有贴近大众才有活
力,比如,自己研究殷商文化得到了河南当地人的理解和支持,身为殷商文化学会会长,
他至今仍为殷商文化的研究而奔走。
王宇信认为,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别无二致。当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
格格不入时,只有选择“第二志愿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