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发帖数: 141625 | 1 谢谢yenite推荐央视纪录片系列《纽带》中的一集——中国学(China Studies),通
过费正清、列文森、魏斐德、孔飞力、史景迁等几位美国汉学家的生平故事,描绘出海
外汉学/中国研究的发展曲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mAnkXSS-W0
片子做得挺可爱,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语言,并穿插一些粘土动画片段来讲述人生小
故事——原始朴素的粘土动画用来表现民国或早年的故事颇有味道。
这几个汉学家中,头尾两个都知道,当中几位不熟。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大
名鼎鼎,不过我不知道他是近代汉学的转折人物:在他之前的西方传统汉学以欧洲为主
导,以四书五经等古籍研究为主流;而费正清以典型美国人的实用主义思维,从1932年
到1936年在北平住了四年,天天考古故宫的清代档案,写出关于中国海关起源及贸易的
博士论文,从此开辟研究实际问题的新汉学途径。汉学的主要阵地也从欧洲渐移至美国。
不过新中国建立后,费正清受到美国右翼政府的猛烈指责,被认为是“We (America)
lost China”的罪魁祸首。他和他的中国学被打入冷宫几十年,... 阅读全帖 |
|
v***l 发帖数: 1738 | 2 发信人: yaoyue (尧曰@ytht.net),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李欧梵:哈佛两教授——费正清、史华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4 14:21:28 2005)
http://www.wangf.net/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0753
由 小民 于 07-28-2005 11:28 PM 发表:
李欧梵:哈佛两教授——费正清、史华慈
李欧梵:哈佛两教授——费正清、史华慈
时间:2005年7月27日 作者:李欧梵 来源:《万象》
费正清教授
到哈佛念中国近代史,主要的目的就是跟随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我当年
亦有此想,但很快就发现自已的兴趣更接近思想史,所以后来拜史华慈教授为业师,然而
在考博士口试时仍请费教授主考我的中国近代史,以示对他的尊重,其实我并没有选修他
太多的课,大多是旁听。
费教授是当年美国汉学界的“太上皇”,此乃举世公认,我们学生私下也常用他中间的名
字—King为绰号。他为哈佛本科生开的两门课最为叫座:一为“近代东亚文化”(俗称“
稻田课” |
|
y****e 发帖数: 419 | 3 http://www.wangf.net/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0753
由 小民 于 07-28-2005 11:28 PM 发表:
李欧梵:哈佛两教授——费正清、史华慈
李欧梵:哈佛两教授——费正清、史华慈
时间:2005年7月27日 作者:李欧梵 来源:《万象》
费正清教授
到哈佛念中国近代史,主要的目的就是跟随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我当年
亦有此想,但很快就发现自已的兴趣更接近思想史,所以后来拜史华慈教授为业师,然而
在考博士口试时仍请费教授主考我的中国近代史,以示对他的尊重,其实我并没有选修他
太多的课,大多是旁听。
费教授是当年美国汉学界的“太上皇”,此乃举世公认,我们学生私下也常用他中间的名
字—King为绰号。他为哈佛本科生开的两门课最为叫座:一为“近代东亚文化”(俗称“
稻田课”:Rise Paddies),一为“中国近代史”;前者是和当年日本研究的泰斗(后任
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和教授(Edwin Reischauer)合开的,两人为此课所写的两本教科书
:《东亚:大传统》(East Asia:The |
|
e*******c 发帖数: 2133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12.1号费正清中心会议小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4 15:22:40 2012, 美东)
会议名字是十八大后的中国之类的,其实是庆祝macfaqur教授荣休兼给他过下生日。各
著名汉学家和各大学院长什么都来了。我认识的不多,把日程列出来,大家自己看看吧。
Friday, November 30
9:30-9:45 am
Welcome
William C. Kirby
9:45 am-12:00 pm
Governan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Political Reform
Anthony Saich, "What Did People Think of the Hu-Wen Years?"
William Alford, "How Law Doesn't and Does Matter"
David M. Lampton, "Bringing China's Governa...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5 历史学不知道,文学研究我觉得是有点隔,或者走怪路子。不过有人研究总是好事……
打入冷宫大概指从政治到funding上不予支持?纪录片说费正清1952年在参议院会议上
备受指责,之后12年未被邀请参加政治会议。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十几年里,中国研究成
为禁区,这些汉学家“被打入冷宫”。直到1966年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邀请中国研究专
家参加一系列听证会,费正清在12年后重新踏入国会山,标志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
|
i*****l 发帖数: 209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Spot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memorable (何日君), 信区: HotSpot
标 题: [转载] 中国和日本 费正清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Thu Aug 12 23:12:48 2004), WWW转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Spot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memorable (何日君), 信区: HotSpot
标 题: 中国和日本 费正清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at Aug 7 23:07:30 2004) WWW-POST
远东是欧亚大陆上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主要地区。中国和日本之所以在俄国、
近东和印度之后才受到这一影响,是由于各种因素。首要的也是最明显的事实是,远东明
确地说是欧亚大陆上距欧洲最远的部分。中国和日本并不象俄国和奥斯曼帝国那样与欧洲
相邻;它们较之印度在更东和更北面。或许远东这两个国家政治上的团结比地理上的孤立
更为重要。欧洲入侵者不能在中国和日本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在印度却非常
有效。在中国和日本,没有可唆 |
|
e*******c 发帖数: 2133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12.1号费正清中心会议小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4 15:22:40 2012, 美东)
会议名字是十八大后的中国之类的,其实是庆祝macfaqur教授荣休兼给他过下生日。各
著名汉学家和各大学院长什么都来了。我认识的不多,把日程列出来,大家自己看看吧。
Friday, November 30
9:30-9:45 am
Welcome
William C. Kirby
9:45 am-12:00 pm
Governan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Political Reform
Anthony Saich, "What Did People Think of the Hu-Wen Years?"
William Alford, "How Law Doesn't and Does Matter"
David M. Lampton, "Bringing China's Governa...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8 王石观点:“越调控,越上涨”,我不认同
编者按:万科地产董事会主席王石已经接受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亚洲研究中心的邀请
,计划赴美担任
一年的访问学者。在此之前他已接受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邀请担任客座教授。有人说
这是王石的第三
个角色扮演:从企业家,到探险家,现在是教授。虽然因为年岁和阅历的增长,三种角
色侧重迥然不
同,但我们能发现这三种角色在王石身上微妙的融合:作为探险家,王石在挑战完世界
七大高峰后,将
万科的社会尊重的达成上升为他要挑战的“第八峰”;而在谈到将在哈佛进行的交流计
划,他表示“当然是
企业管理”……可以说是“三位一体”。今天在我们的访谈中他回归企业家身份,以其
一贯的直率口吻畅谈
王石的万科和万科的王石。
http://business.sohu.com/20101118/n277736676.shtml |
|
t*******y 发帖数: 21396 | 9 摘自 费正清 中国的传统与变迁
拥有土地因此成为一切经济奋斗和投人的主要目的。土地制度与农业赋税世世代代都是
让官员和平民们大伤脑筋的事情。而且,由于农民缺少资本和贮存设施,只能听任中间
人贱买贵卖,忍受每月二分甚至更高利息的高利贷盘剥。这就加深了剥削的程度,农民
们可能会不得不把收成的一半都交给地主。
------------------------------------------------------------------------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农田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自然资源。因此不难理解,气候与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
度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尽管中国的史书和别国一样,往往忽视普通人的生活,我们还
是不难总结出典型中国百姓生活的几点特征。第一,中国的耕地只有美国的一半,却要
养活几乎四倍于美国的人口。80 %的农业人口生产出的粮食只能维持其余20 %人口的
生存,除了猪和鸡,他们还未学会畜养更多动物来提供食物。由于缺少牲畜,农民主要
依靠人粪即所谓"夜土"来给庄稼施肥。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中国的农业也是一种充满
了风险的事业。其次,中国的经济生活属于严重依赖...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3240 | 10 我告诉你一个典型的数字而已.
说起来学问大了去了.
就看你把费正清的这篇文章拿出来,也知道你根本是刚刚入门的水平. |
|
发帖数: 1 | 11 1945年10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对赫尔利说,我们的政策是支持蒋介石,但我们不希望看
到中国内战,更不能卷入中国内战为蒋介石而战。1946年6月,美国政府拟向国民政府
提供5亿美元贷款的第二轮援助,这时候亲共的美国哈佛大学左翼教授、历史学家费正
清特地会见了郭沫若,并称美国援华政策将对共产党很不利,如果不能证明蒋介石实行
独裁,就无法阻止这一计划。没过多久,发生了李闻惨案,费正清得知这一消息后,相
当兴奋,随即在美国《大西洋杂志》发表文章称,国民党暗杀民主人士,违反了自由民
主的精神,并称蒋介石是一个冷血的独裁者,同时呼吁白宫停止对华援助。果然不久,
美国政府便停止了对华援助谈判,同时也宣布对国民党实行武器禁运。虽然,蒋介石要
求严厉查处李闻惨案的凶手,但李闻惨案对国民党当局的打击是非常大。李闻惨案,不
仅使得国民政府失去了美国的援助和政治支持,还使得更多知识分子投向了延安,对国
民党当局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而在国共内战期间,美国把重心放在欧洲局势和冷战问
题上,对中国局势并没有太多关注,1948年9月,美国民主党控制的联邦政府制定了脱
身中国的政策,到1948年11月,国共大决战之时,...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当然了,费正清学派的白老头可以操中国嫩嫩的才女,不在此列。 |
|
发帖数: 1 | 13 LOL, 费正清当年明确表示我就是要搞China First, 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
|
发帖数: 1 | 14 我鳖前几年发了之后,看不起费正清学派的垃圾,不再请他们到中国免费游玩,居然有
人就赞同Trump的反鳖政策。我鳖没办法,只好又请他们来免费游玩,总算是又统战过
来了。 |
|
S*****n 发帖数: 4185 | 15 免费游玩啥啊,没配几个学伴?
: 我鳖前几年发了之后,看不起费正清学派的垃圾,不再请他们到中国免费游玩,
居然有
: 人就赞同Trump的反鳖政策。我鳖没办法,只好又请他们来免费游玩,总算是又
统战过
: 来了。
|
|
m*****w 发帖数: 274 | 16 刚参加了Harvard-Radcliffe 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
& Taiwanese Cultural Society举办的一个由费正清研究中心的Steven Goldstein做的
讲座。以下是Steven的一些观点,我做了一个brief,给大家看看。
P.S.: 与会以哈佛本科生为主,又以有台湾背景的占绝大多数。其中也有由大陆过去但
是已经是美国公民的中国人和大陆在美国的研究生。整个气氛让人觉得很多人对大陆抱
有幸灾乐祸的态度。
美國對台灣status的看法:unsettled,日本投降之時,并沒有將台灣交給大陸。台灣
如今在國際舞臺上的presence對一個不是國家的國家來說已經相當好了。
美國對台灣海峽關係:任由大陸和台灣自行和平解決。如果一旦發生武力沖突,美國會
援助台灣。但是能否及時或者是否有能力援助台灣則又另說。如果美國援助台灣,則日
本會通過支持美國來間接援助台灣。日本的介入,將極大刺激大陸。
台灣對美國的意義:台灣對美國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切實的利益可言,但是symbolically
,台灣對美國而言非常重要。如果美國對台支持不力導致...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17 会议名字是十八大后的中国之类的,其实是庆祝macfaqur教授荣休兼给他过下生日。各
著名汉学家和各大学院长什么都来了。我认识的不多,把日程列出来,大家自己看看吧。
Friday, November 30
9:30-9:45 am
Welcome
William C. Kirby
9:45 am-12:00 pm
Governan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Political Reform
Anthony Saich, "What Did People Think of the Hu-Wen Years?"
William Alford, "How Law Doesn't and Does Matter"
David M. Lampton, "Bringing China's Governance into Harmony with Social
Structure"
Fu Jun, "A New Growth Model (for China): Taking Stock, Looking Ahead"
Discussant: Jean Oi
Chair: S...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7132 | 18 費正清(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1907年-1991年9月14日),美國漢學家、歷
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創始人。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作品
3 参见
4 参考文献
5 參考書目
[编辑]生平
費正清1907年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的Huron,是其父Arthur Boyce Fairbank唯一的孩子
。先後求學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及哈佛大學。1929年獲羅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
大學求學,研究題目為19世紀中英關係。
為了撰寫博士論文,費正清於1931年夏赴中國調查進修,考察海關貿易,學習中文,主
要受教於蔣廷黻,曾短期兼職清華大學經濟史講師。其間在北平結識了北京大學校長胡
適、北平社會研究所所長陶孟和、中國地質調查所研究員丁文江等人,並與建築學家梁
思成、林徽因夫婦、哲學家金岳霖、政治學家錢端升和物理學家周培源等結為好友。
1932年7月,在北平與未婚妻費慰梅(Wilma Denio Cannon,研究中國藝術和建築的美
國學者)結婚。夫婦二人的中文名字皆是梁思成所取。二人收養了兩個女兒Holly和
La...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9 袁腾飞……
费正清的博士论文导师是清华的蒋廷黻。
前几年去世的南大的高华搞毛泽东研究出名。朱维铮、葛兆光、朱学勤主攻思想史,兼
及近现代。许纪霖是搞近现代的。这批人再过几十年可能称得上大家?不知道,不清楚
学界……
看维基历史学家列表里的近现代史方面:
近現代史(清末至今)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
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
例》、《通鉴胡注表微》
蒋廷黻(1895年—1965年),《中国近代史》
陈旭麓(1918年—1988年),《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胡绳(1918年—2000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
天國史事日誌》
唐德剛(1920年—2009年),《晚清七十年》、《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
錄》、《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17163 | 20 蒋廷黻和徐中约的那两本近代史看过,不过好像只讲到辛亥后一点(可能我想找现代史
打完大家吧)。还行,但是感觉也没到大家吧,而且印象中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唐德
纲那个也看过,风格不是我喜欢的,虽然也看完了。反正离大家还差好远吧。还有郭廷
以,杨天石好像也翻过一本两本,不过好像完全没印象,囧。
我想找有没有大家精于1840到今天的历史大家。但是通常只有1840到1912附近的。不知
道1912至今的应该读什么好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袁腾飞……
:费正清的博士论文导师是清华的蒋廷黻。
:........... |
|
|
S***E 发帖数: 1977 | 22 说实话老外研究中国都有“隔”的感觉,起码我最近读高居翰的美术史感觉是这样。政
治史可能好一些,因为共性大些。
说费正清被打入冷宫,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过于夸张了。大家都在美国,知道教授研
究冷门也不会惨到形容的那样子。
好的历史还是本族人写的。徐中约写的就比较好而且客观。 |
|
P*****s 发帖数: 2150 | 23 费正清是不是有个女儿叫费梅?她也搞中美研究吗
吧。 |
|
e*******c 发帖数: 2133 | 24 您说的是他夫人费慰梅吧?他两个收养的女儿好象都不做文史相关的
哈佛两教授——费正清、史华慈(A)
[日期:2005-07-27] 来源:美国政治与法律网 作者:李欧梵
他的两个收养女儿更是对他的恩情念念不忘,她们二人(Laura和Holly)一直事父母至
孝。大女儿学护士,二女儿学舞蹈。作父亲的特别为二女儿在他们的农庄建了一间面积
颇大的练舞室。 |
|
G********C 发帖数: 456 | 25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6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7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8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dalu),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Fancci 通知] 哈佛辛亥百年論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 00:15:48 2011, 美东)
广告贴,不合适的话我一会自己删了吧
這樣的會,大家還等什麼?! 限量150張,十月我們在哈佛,與時代的交點相會!快點我
~~
会议名称:哈佛辛亥百年论坛Conference in Memo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会议时间:2011年10月28日-30日
会议地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纪念教堂,学生活动中心,科学楼
主办方:哈佛北岸学社、寰宇风致会社
协办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研究生会
赞助商:中道网、博源基金会
会议主页:http://www.hcs.harvard.edu/xinhaiconference
報名:http://hfc2011.eventbrite.com
会议宗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首先是举办一场有思想...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30 广告贴,不合适的话我一会自己删了吧
這樣的會,大家還等什麼?! 限量150張,十月我們在哈佛,與時代的交點相會!快點我
~~
会议名称:哈佛辛亥百年论坛Conference in Memo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会议时间:2011年10月28日-30日
会议地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纪念教堂,学生活动中心,科学楼
主办方:哈佛北岸学社、寰宇风致会社
协办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研究生会
赞助商:中道网、博源基金会
会议主页:http://www.hcs.harvard.edu/xinhaiconference
報名:http://hfc2011.eventbrite.com
会议宗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首先是举办一场有思想深度的高水准的学术会议,从
历史、政治、法律和文化角度解读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中国发展,其次是与会学生和学
者同演讲人进行充分的思想和学术交流,从演讲和讨论中有专业上的收获和认识,第三
这次会议将对波士顿地区和北美所有听众开放,带领公众重温百年前中华民族的理想和
抱负,感受这一个世...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dalu),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Fancci 通知] 哈佛辛亥百年論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 00:15:48 2011, 美东)
广告贴,不合适的话我一会自己删了吧
這樣的會,大家還等什麼?! 限量150張,十月我們在哈佛,與時代的交點相會!快點我
~~
会议名称:哈佛辛亥百年论坛Conference in Memo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会议时间:2011年10月28日-30日
会议地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纪念教堂,学生活动中心,科学楼
主办方:哈佛北岸学社、寰宇风致会社
协办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研究生会
赞助商:中道网、博源基金会
会议主页:http://www.hcs.harvard.edu/xinhaiconference
報名:http://hfc2011.eventbrite.com
会议宗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首先是举办一场有思想...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368 | 32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33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4 ☆─────────────────────────────────────☆
anchorage (fallout) 于 (Mon Jun 25 20:06:27 2012, 美东) 提到:
看黄老自传产生疑问,他这么老实的人也不会调戏女(男)学生吧,有知道真相的吗?
☆─────────────────────────────────────☆
GeorgeCobain (铁丝钢琴手) 于 (Mon Jun 25 20:37:03 2012, 美东) 提到:
他那个department被取消了吧?黄仁宇真是悲催的要死 呵呵。。。。。
☆─────────────────────────────────────☆
cccpwx (Siemens少年) 于 (Mon Jun 25 21:46:03 2012, 美东) 提到:
好端端的南开的电机工程辍学。
抗日参军,结果抗战胜利了,自己被赶出大陆了。
一生的命运就被侵华战争和内战被改变了。
最后和沈志华差不多,想不开,还去研究了清贫悲催的历史。
真是中国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越悲哀。
☆───────────...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35 前几日去西雅图玩,顺便逛了下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简称华大)
。早就知道萧公权,魏特夫等人曾在此执教,便特意拜访了下中国学系,现在是归在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下面.进去后误打误撞进了Prof. Donald
Hellmann的办公室,跟Prof. Hellmann聊了一会儿,了解了很多早期华大汉学发展的
过程,在这里便把它梳理一下。以下论述大多建立在与Hellmann的谈话基础上,所以如
有偏颇与失当之处,赖他不赖我;)
二战时期,美国专门收集战争信息并进行对敌宣传的机构是OWI(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该机构下东亚方面最重要的两个人便是George Taylor(泰勒)和John
Fairbank(费正清).虽然在行政关系上,费正清是要向泰勒汇报,但泰勒主管日本方
面研究,费主管中国方面的信息收集,二人其实地位相差不多。泰勒任期内最知名的成
就便是在他的授令下,Ruth Benedict写就了《菊与刀》一书。而费正清的贡献,可以
参阅他那本回忆录。
二战...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6 李增田
英文标题:A. Doak Barnett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Sino-US Relations
中文标题:鲍大可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国研究》2004年第2期
鲍大可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李增田
〔内容提要〕鲍大可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和中美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他毕生致力
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考察了鲍大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
关键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文章首先探讨了他在60年代初关于中美关系的新思考——缓和
与松动中美关系,随后探讨了他在两方面为推动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改善而进行的不懈努
力,即推动国内对华舆论转变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每一关键时刻向美国决策者提
供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美国的中国研究/鲍大可
在美国学术界,鲍大可(A. Doak Barnett)是与费正清齐名的中国学家,是美国当
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美中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他和绝大多数他那一代的中国
问题专家一样,出生于中国,系美国在华传教士的后代。从1921年在上海出生,到1936
年随父母回国,鲍大可...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635 | 37 ——“林徽因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非常痛恨,并决绝地表示与离开祖国大陆及去
台湾的知识分子断交,包括给过她许多帮助的胡适。她曾说过,自己从小受欧美教育,
但珍视中国;最看不起一类人,就是没喝过多少洋墨水,却认为西方比什么都好。”
——“1949年初,林徽因所住的清华园已经解放了,而解放大军对北京的包围正紧。一
天,突然有两位解放军来到家中求见,请梁思成在一幅大比例的北京军用地图 上,用
红笔圈出一切重要的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在大军万一被迫攻城时尽一切可能予以保护
。生平第一次同解放军的直接接触,使这一对以中国古建筑为第二生命 的夫妻激动得
热泪盈眶,并彻底消除了他们对共产党的一切疑虑,从此便把自己的命运同新中国连在
了一起。”
(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文/刘心印)
林徽因,民国人物中的话题女王。身前、身后,她总是人群中的焦点,人们热衷于谈论
她的家世、美貌,尤其是爱情,至于她的才华和学问,因为懂的人不多,干脆就略去,
或者当作是美女的一种别致饰品。八卦总是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但是,八卦之外的林
徽因是什么样子呢?
林徽因算生逢其时,在民国初年的环境下,她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和最大的自由...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8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612/也谈国民党失败大陆.html
2016-12-29 07:40作者: 和谈
1947年,北满,被共军破坏的铁路。
1
2009年高华在华中大学做了一个“六十年后再谈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的演讲,里面
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关于这个问题,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
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
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
能找到证据。但是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国民
党的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
一。
国民党失败大陆确实可以从多种方面找到原因。如果把目光盯在1946年之后的“解放战
争”,国民党军队一路溃败是事实。不过我对“军事第一”这一结论不能简单同意。因
为关于大陆易主这么一个事情,问题也可以这么问:共产党赢了大陆主要是因为军事原
因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新的问题。比如,延安时期的共产党
是怎么从军事...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伍国:美国学者对中国的一些理性的认知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2239.html
更新时间:2018-09-10 18:13:17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 伍国 (进入专栏)
首先,笔者并不认为美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华“友好”的政界和学界人物,以
及所谓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因为美国人的视野和观念本质上都深深植根于一种以
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国中心主义。因此,笔者需要首先澄清的是,本文讨论问题的前提
不是寻找和界定美国学者在政治上“亲华”的人物,也并不夸大这些人的作用,而仅仅
是从认知的角度指出和分析美国学界的中国观中存在的一条相对理智,客观,自省的脉
络。这条思路的存在说明,在认知领域,并非所有美国学者都因为视中国为敌而刻意扭
曲和污损中国的形象。在对中国的理解和阐释中,这部分相对理性和冷静的声音表达出
来的观念和视角既不是妖魔化中国,也不是一味吹捧中国,其理性的一面对于中国人重
新审视自身,以及重新看待自己的对外形象是一定帮助的。
同时,这些相对冷静的研究就其效果来说,还恰恰有助于破除对“友好”的迷信
,帮助读者把中美关系放回到适当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http://www.xinfajia.net/15740.html
首先,笔者并不认为美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华“友好”的政界和学界人物,以及所谓
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因为美国人的视野和观念本质上都深深植根于一种以美国利
益为核心的美国中心主义。因此,笔者需要首先澄清的是,本文讨论问题的前提不是寻
找和界定美国学者在政治上“亲华”的人物,也并不夸大这些人的作用,而仅仅是从认
知的角度指出和分析美国学界的中国观中存在的一条相对理智,客观,自省的脉络。这
条思路的存在说明,在认知领域,并非所有美国学者都因为视中国为敌而刻意扭曲和污
损中国的形象。在对中国的理解和阐释中,这部分相对理性和冷静的声音表达出来的观
念和视角既不是妖魔化中国,也不是一味吹捧中国,其理性的一面对于中国人重新审视
自身,以及重新看待自己的对外形象是一定帮助的。
同时,这些相对冷静的研究就其效果来说,还恰恰有助于破除对“友好”的迷信,帮助
读者把中美关系放回到适当的,现实政治的语境中。总体来看,理智的美国学者并没有
虚构一个虚幻的“中美友好”图景,而是客观地指出中国和美国之间在历史上的大多数
时候都处于疏离和对抗的状...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IdRobot (新器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伍国:美国学者对中国的一些理性的认知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8 23:56:37 2018, 美东)
伍国:美国学者对中国的一些理性的认知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2239.html
更新时间:2018-09-10 18:13:17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 伍国 (进入专栏)
首先,笔者并不认为美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华“友好”的政界和学界人物,以
及所谓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因为美国人的视野和观念本质上都深深植根于一种以
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国中心主义。因此,笔者需要首先澄清的是,本文讨论问题的前提
不是寻找和界定美国学者在政治上“亲华”的人物,也并不夸大这些人的作用,而仅仅
是从认知的角度指出和分析美国学界的中国观中存在的一条相对理智,客观,自省的脉
络。这条思路的存在说明,在认知领域,并非所有美国学者都因为视中国为敌而刻意扭
曲和污损中国的形象。在对中国的理解和阐释中,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IdRobot (新器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伍 国:美国学者对中国的一些理性的认知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21:01:30 2018, 美东)
http://www.xinfajia.net/15740.html
首先,笔者并不认为美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华“友好”的政界和学界人物,以及所谓
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因为美国人的视野和观念本质上都深深植根于一种以美国利
益为核心的美国中心主义。因此,笔者需要首先澄清的是,本文讨论问题的前提不是寻
找和界定美国学者在政治上“亲华”的人物,也并不夸大这些人的作用,而仅仅是从认
知的角度指出和分析美国学界的中国观中存在的一条相对理智,客观,自省的脉络。这
条思路的存在说明,在认知领域,并非所有美国学者都因为视中国为敌而刻意扭曲和污
损中国的形象。在对中国的理解和阐释中,这部分相对理性和冷静的声音表达出来的观
念和视角既不是妖魔化中国,也不是一味吹捧中国,其理性的一面对于中国人重新审视
自身,以及重新看待自己的对外形象是...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43 最爱林徽因的男人金岳霖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祖籍浙江诸暨,生于湖南长沙。著名哲学家、逻辑
学家,曾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
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逻辑》、《论道》、《知识论》。建筑学家、民
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加才女林徽因的情感世界中有三个重要的男人,他们是梁思成、徐志
摩,还有金岳霖。
梁思成是林徽因的丈夫,在27年的婚姻生活中,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共同走了
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 000处古建筑结构,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
才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认识,并且获得保护,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
台山佛光寺等。
徐志摩与林徽因相识于英国伦敦,当时林只有16岁,正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而
徐已经是一位两岁孩子的父亲。徐为林的聪颖美丽和绝世才情所吸引,为了追求林徽因
,徐志摩在妻子张幼仪刚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便急切地与其离婚,但林徽因与父亲提
前回国,不辞而别,并且最终选择了父亲为她作出的安排: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
梁思成。林从此成为徐心目中永恒女性的化身,于是便有了徐志摩的那首《偶...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3438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shan (梁山),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林徽因:最看不起一类人,没喝过多少洋墨水却认为西方比什么都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8 15:39:24 2015, 美东)
——“林徽因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非常痛恨,并决绝地表示与离开祖国大陆及去
台湾的知识分子断交,包括给过她许多帮助的胡适。她曾说过,自己从小受欧美教育,
但珍视中国;最看不起一类人,就是没喝过多少洋墨水,却认为西方比什么都好。”
——“1949年初,林徽因所住的清华园已经解放了,而解放大军对北京的包围正紧。一
天,突然有两位解放军来到家中求见,请梁思成在一幅大比例的北京军用地图 上,用
红笔圈出一切重要的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在大军万一被迫攻城时尽一切可能予以保护
。生平第一次同解放军的直接接触,使这一对以中国古建筑为第二生命 的夫妻激动得
热泪盈眶,并彻底消除了他们对共产党的一切疑虑,从此便把自己的命运同新中国连在
了一起。”
(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文/刘心印)
林徽因,民国人物中的话题女王。身前、身...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也谈国民党失败大陆——纪念高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8 07:34:29 2018, 美东)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612/也谈国民党失败大陆.html
2016-12-29 07:40作者: 和谈
1947年,北满,被共军破坏的铁路。
1
2009年高华在华中大学做了一个“六十年后再谈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的演讲,里面
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关于这个问题,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
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
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
能找到证据。但是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国民
党的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
一。
国民党失败大陆确实可以从多种方面找到原因。如果把目光盯在1946...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6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
作者:党人碑 时间:昨天 20:52
近日读华东师大谢俊美教授的新作《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读到第16页,看到这句话
,顿时吓呆了!
“再如南亚的锡兰(今名斯里兰卡)于公元668年建国后,几乎成为一个具体而微的小
唐朝。”[1]
结合上下文的唐代,不禁疑惑自己的唐史和中西交通史常识。难不成这南亚的锡兰真如
此仰慕王化有唐风唐韵,是我读书太少吗?毕竟锡兰也是个小乘佛教的古国,从法显时
代到如今,两国也有16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即便今天两国关系仍旧一片火热。
结果查阅之后,更觉惶恐!
首先,新旧唐书和《大唐西域记》、方豪的《中西交通史》等书没有这样的说法和资料
;接着上网一查,除了北京东城区[2]、北京四中[3]和河北海兴县中学[4]等一些学校
的试题,《东方早报》2005年7月1日署名张峰的《外交需要文化助力》一文[5],署名
王海燕的《唐朝十讲》第九讲“大唐文化的辐射”[6]里提到过,在无人提及。不过试
题里面提供了一条线索,说这话出自费正清的《中国:传...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47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 个重大问题提
了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
深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
和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3972 | 48 编者按:
1934年夏天,梁思成和林徽因借着到山西汾阳峪道河避暑,走寻了文水、孝义、介休、
灵石、霍县、赵城、太原八个地方的诸多古建筑。80年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修习的翁
帆,追寻这对建筑学伉俪前辈对中国古建筑的痴迷与眷恋,再现了梁林二人在晋中考察
古建筑的诸多细节。
在林徽因寥寥无几的女性朋友中,美国人费尉梅是她的铁杆闺蜜。1932年,梁思成与林
徽因在北平偶遇费慰梅与其先生费正清,相似的教育背景与兴趣爱好带给他们初见时的
互赏与默契,之后,他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1934年8月,费正清夫妇到山西汾阳郊外峪道河避暑,邀请梁思成与林徽因同行。梁林
欣然前往,不过他们真正的目标是赵城广胜寺,赵城离汾阳只有一百多公里。
在此的前一年,广胜寺的宋版藏经被发现,轰动学界,这一发现也让梁林如获至宝。当
然他们关注的不是经书,而是广胜寺的建筑。
在汾阳,梁思成和林徽因看了几处建筑后便迫不及待地和费正清夫妇前往赵城。他们租
了一辆传教士的汽车,计划着一天可赶到介休,之后再转乘公共汽车到赵城。但是,他
们远远低估了这一次旅行的难度。
出发的第一天大雨滂沱,加上军阀混战道路阻塞,至傍晚时分,他们只走了约...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9 冰川小编 INSIGHT视界 微信号 weinsight
功能介绍
百万留学生的根据地,这里有最新鲜的海外资讯、最独到的原创观点、最实用的留学干
货、最真实的海外故事。专注出国群体,为留学生发声,为留学正名!
From冰川思享库
微信号:ibingchuansxk
局外人做垮了,干一届滚蛋,所有黑锅都是他的;干好了,所有的建制派都是支持者,
各自捞到政治资本。
中美之间的贸易纷争已经打起来了,这是实锤,不是试探。美国已经撇开了中国,独自
与欧洲和日本形成了零关税贸易区,双方互相给对方的进口产品增加惩罚性关税,如果
这都不算打起来,什么才算?
这也许还不是最糟糕的。美国通过和欧日之间的贸易协定,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
这显然不是短期的,而是持久战的思路。
这一切似乎都由来无自,都发生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从克林顿上台的1992年开始,中美
之间的关系一直不但是贸易伙伴关系,甚至是朝着“战略伙伴”的关系在走,无论是共
和党总统还是民主党总统,这个趋势几乎没有变化。
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吗?不是三权分立吗?不是有新闻监督吗?他们怎么能由着特朗
普如此瞎胡闹而不加管束呢?特朗普下台,贸易摩擦就结...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50 向以鲜 晋行记 微信号 sxjinxingji
功能介绍
历史、文化、考古、收藏、民俗、古建、风土、文章。
李庄各界庆祝中央研究院成立13周年
摄于1941年6月9日
地图上连名字都找不到的川南李庄,终于放下了一张“宁静的书桌”。一时之间,小小
的李庄名流荟萃:傅斯年、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董作宾、李济
、曹禺等……
在我们列举这些璀璨名字的同时,也请朋友记住下面这些名字——来自小小乡镇上的名
流——没有这些伟大的乡绅,就没有伟大的李庄,他们是:罗南陔、张官周、杨君惠、
宛玉亭、范伯楷、杨明武、邓云陔、张访琴、李清泉、罗伯希……
这个事实,再一次应证了我早前的说法: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中
国的乡绅地主阶层,才得薪传不朽的。没有乡绅文化的中国,尤其是广袤的农业文明空
间,将成一片废墟——不仅仅是建筑或群落意义上的废墟,而是心灵或灵魂意义上的废
墟!
孔子当年说:礼失,求诸野(《汉书·艺文志》)。没有乡绅的乡野,就真的野了,再
也找不到礼的影子。
以下文字来自《成都商报》:抗战时期,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硝烟驱赶之下,与
民众流亡同步的是“文化迁川”运...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