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j 发帖数: 5581 | 3 不错。
士绅一体纳粮这事情得等到雍正了。所以也不奇怪清朝皇帝里面雍正挨的骂恐怕是最多
了,如果溥仪不算的话。本来是优待读书人的政策,到明清其实已成弊政了。国家税收
不上来,对灾害和外部侵略这些不可控的随机事件的反应能力就很差了。 |
|
a****a 发帖数: 5763 | 4 跟抗倭有毛关系
穷人占有10%的土地缴纳80%以上的赋税,还是农业经济,稍微有点天灾不完才鬼呢
明朝完蛋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士绅太优待了,被操了 |
|
|
m******r 发帖数: 4351 | 6 不抗倭,地主家就有余粮,应该足够摁死努尔哈赤了
明朝终究要亡,但很可能不会亡于清了 |
|
a****a 发帖数: 5763 | 7 明末之所以农民不断造反的原因就是因为三饷是加在农民头上而不是地主头上的
要说有余粮,一直到南明,地主家照样有余粮 |
|
g*****w 发帖数: 1824 | 8 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财政的问题,一两五的士气不行,十五两行不行?财政上的问题又
要归结到小冰河期,否则明朝如果没有北方农民起义,满清要入关还真不容易。 |
|
m******r 发帖数: 4351 | 9 其实这个小冰河期是个挺好的创意。
目前的TG也可以说是在小冰河期,动不动就百年不遇特大灾害什么的。
所以大家就别骂什么影帝房地产四万亿之类的了。 |
|
v********e 发帖数: 1985 | 10 看精英,就是可以影响国家政策的那波。左立国,右亡国。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不求
回报,一个国家永远立不起。大家都想少付出,少缴税,多赚钱。多拿进,求财,求名
,就是最后所有人从新洗牌。 |
|
q*d 发帖数: 22178 | 11 按这篇发在science上的文章:
Pingzhong Zhang, Hai Cheng, et al. "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Science 322
根据敦煌某洞里的石钟乳不同年代的生长速度,判断当年的湿润程度和气候,
主要结果是下面这幅图:
每次王朝混乱分裂更迭的时候,都是季风减弱,
气候干旱的时候,于是引发农民造反,于是引发王朝更迭.
题又 |
|
m******r 发帖数: 4351 | 12 其实这里有个逻辑上的问题。这幅图只是说明了小冰河期之类和王朝更替有相关性,
但并不能说明他是根本性的原因。
不需要我再做个类比了吧? |
|
q*d 发帖数: 22178 | 13 这个,你不能说王朝更迭引发了小冰河期,气候干旱吧? |
|
a****a 发帖数: 5763 | 14 这就是典型的片面归纳法
难道季风一减弱气候一干旱就必然引发吗
季风变化的周期是多少?
土地兼并是根本原因,每个朝代一开始,土地总是被重新分配的,而且因为战乱,人口
减少,税赋重点无所谓,因为家里土地多,到了末年兼并加重再交同样的税就有点难以
为继了,这时候稍微来点天灾异族入侵之类的,直接就翘辫子了
要说起来讽刺,这张图里最讽刺的就是宋了,一点天灾没有楞把自己折腾死了 |
|
q*d 发帖数: 22178 | 15 1.必然发生怎么定义,100%还是80%?
2.南北宋交替间有一个明显的季风减弱吧
3.南宋到元之间也有一个明显的季风减弱吧 |
|
|
m******r 发帖数: 4351 | 17 中学课本上讲了的,内因和外因的问题。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比如鸡蛋孵出小鸡来,每次你都看到人用火炕把鸡孵出来了,于是通过归纳得出结论,
火炕是鸡蛋孵化的根本原因。 |
|
q*d 发帖数: 22178 | 18 黄条是文章作者定义的比较明显的季风减弱时期.
并不是说这是所有的吧.
当然这文章不能说没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我认为是,就测了一个洞里的一个石钟乳,
用来代表整个中国的气候.
这不跟我家里放个温度计用来代表整个地球差不多吗?
这些数据要是没造假的话,确实反映出和王朝更迭的
一种很明显的关联,还是挺有意思的. |
|
q*d 发帖数: 22178 | 19 有不用火炕孵化出鸡的例子吧.
这个图上,能看出的关联,
用来判断历史,比一切我所见到的所谓历史必然都要必然.
有哪个所谓的历史必然是这样量化的物理证据得出的? |
|
m******r 发帖数: 4351 | 20 对的,经过多次归纳,终于得出温度是鸡蛋孵化的根本原因。
于是下次找个一堆鸡蛋,用电温箱在合适的温度挨够了足够日子,小鸡没出来,为什么
呢? |
|
b****r 发帖数: 17995 | 21 一看你这文章就有问题,下面这么多人也没看出来吗
敦煌是什么地方,千里戈壁,怎么会有什么还在生长的钟乳石,那得是雨水充沛的地区
我看了一下那篇sience原文,那个洞在陇南,中学地理学过吧,秦岭陇海线以南气候完
全不同,温暖湿润,才会有活动性钟乳石 |
|
q*d 发帖数: 22178 | 22 1.敦煌是我记错了,很久以前看过那篇文章,印象很深,
只记得是甘肃的,于是误记为敦煌.
2.那个洞叫万象洞,在武都.地理上确实在秦岭以南.
中国地理,气候乃至口音的分界线确实是秦岭淮河一线.
陇海线是条人造的铁路线,气候啥时候跟铁路线有关系了?
这个还是第一次听说. |
|
q*d 发帖数: 22178 | 23 那也比那些傻逼的什么公鸡和母鸡的阶级斗争中,
鸡蛋必然孵化要靠谱的多. |
|
n*****3 发帖数: 1584 | 24 :我怀疑,那个时候对这些人来说,劫掠富人比民族大义更重要些。
sure, now days, we will still do the same thing , for sure. |
|
n*****3 发帖数: 1584 | 25 :我怀疑,那个时候对这些人来说,劫掠富人比民族大义更重要些。
sure, now days, we will still do the same thing , for sure. |
|
x****o 发帖数: 29677 | 26 辽人守土是袁崇焕?你真能贴金
另外农业社会王朝末期都是土地兼并严重,一有天灾,就是王朝更替 |
|
r***l 发帖数: 9084 | 27 挺有道理
不过也有些偶然因素,杨镐要是集中兵力进攻,胜负我觉的还是偏向明朝,毕竟当时女
真上上下下是惧怕明军的,如果有人投降就形成树倒众人推之势了,努尔哈赤建州起事
就和播州叛乱画等号了。 |
|
|
|
l**k 发帖数: 45267 | 30 但有些王朝更迭根本就不是农民起义造成的,比如宋亡于蒙古,唐亡于后梁
还有些推翻了旧王朝的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农民无法承受自然灾害,而是因为旧王朝的暴
政比如隋末 |
|
l**k 发帖数: 45267 | 31 我看40%都没有
~~~~~~~~~~~~~~~~~ |
|
|
j******a 发帖数: 1582 | 33 所以说真正关心国家兴亡的、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还是极少数
绝大部分人都是凡人
古代中国也不例外
说古代中国人如何如何的比现代中国人道德水准高
其实是没有依据的
古达中国其实也一样
漂亮话好说
真正做到的寥寥 |
|
e********3 发帖数: 18578 | 34 现在要来个扬州十日,照样有城外的贫民进城乘火打劫的,人性如此,别以为现代人就
有多么高尚和爱国。 |
|
b********t 发帖数: 5261 | 35 正因为缺少才会有人歌颂,教化,如果大家都做到了就没必要这么做了。。。。 |
|
m******r 发帖数: 4351 | 36 以前我说过,打天下有两种方式,光明的和黑暗的,区别就是一个利用人性中的善,一
个利用人性中的恶。比如刘备和曹操。曹操靠杀戮作为威慑,靠屠城和抢劫作为利诱,
特点是上手快。刘备靠大义和名分(有ID肯定要较真,反正就是一比方,老刘至少不屠
城不挖人祖坟)
好了,假如你是一个士兵,一个告诉你破了城就有三白在等待着你:白花花的馒头,白
花花的银子,白花花的姑娘大腿,另一个告诉你,破了城你有2块大洋多买
几块猪肉多撸几次管,你选那样。选后者一般要么得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要么得有
精神上的追求,比如自由或者宗教(我认为共产主义也可说是一种宗教)。其实这个选择
搁现在一样有,有多少人肯为了精神上的一份心宁而愿意冒物质世界的损失去扶倒地的
老太的?
后世的元清走的都是暗黑这个路子。不然的话,游牧民族那么点人(满清据说总共才20
万人),怎么能拉到得那么多伪军和汉奸征服上亿人口的大明的。
朱元璋是先暗黑后光明。TG当年是既有暗黑又有光明,杀地主分浮财利用的是人性的恶
,用共产主义和新中国作号召利用的是人性的善,大约是最牛的一个 |
|
p***r 发帖数: 20570 | 37 不出兵朝鲜,我看直接挂了也不是不可能。猴子的战斗力比野猪皮强不少。 |
|
|
m******r 发帖数: 4351 | 39 袁黑属苍蝇的,看见个蛋上似乎有个可疑的缝就想下两个蛆,然后宣称整个蛋是坏的,
其实说实在的,关于谁是辽人守土的original idea我在写主贴的时候就想到了会在这
里下蛆这个问题,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写袁崇焕这几个字。后来考虑了一下认为没有问
题,于是后文又加上了。anyway, 欢迎你就辽人守土这事开拍,我接着。 |
|
x****u 发帖数: 12955 | 40
你说的不对。旧王朝的暴政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是有自然灾害的时候农民就无法承受灾
害和暴政的双重打击。 |
|
m******r 发帖数: 4351 | 41 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在自然灾害的时候缓冲的。
即使是清朝这样的异族政权, 有自然灾害的时候该赈灾还是赈灾,你以为大家都和你
TG三年自然灾害似的呢。 |
|
m******r 发帖数: 4351 | 42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的是用金钱和利益驱使人们做事的道理。en,其实也不全面,
应该是胡萝卜加大棒。想像为老虎在后面赶着一群狼,追逐着前面的猎物。
崇祯不会用人。为人寡恩,大棒是差不离了,但利益上差点。他灭了阉党,殊不知也灭
了一个自己利益的同盟军。他所信任的文人们,其利益恰恰和明朝的利益冲突很大。
崇祯死的的时候终于醒悟了,"皆诸臣之误朕也"。
其实美国现在有点像明朝,富人们钱不少赚,但税不怎么交。他们的利益并不和美国一
致。 |
|
x****u 发帖数: 12955 | 43
农民承受的是当地小官吏的暴政,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关系不大。朝廷那里开仓放粮,灾
区官吏照样收税的事情可不少见。 |
|
q*d 发帖数: 22178 | 44 小灾的时候可以,
灾难太大了,这个缓冲系统没法承受了,
于是崩溃.
受灾 |
|
|
y***i 发帖数: 11639 | 46 古今中外的政治都是距离产生美。近看了都惨不忍睹。 |
|
c*****1 发帖数: 3240 | 47 ☆─────────────────────────────────────☆
minotaur (牛头怪) 于 (Sun Aug 12 23:42:53 2012, 美东) 提到:
西路军一开始的时候,河东中央红军处境险恶,面对的又是中央军。选择进兵河西,是
存了捏软柿子的心思。就是说,认为马家军好打。西北军出身的董振堂也说马家军很弱
,因为当年国民军和回回军在甘肃在民族仇杀背景下的大规模厮杀,回军根本不是对手
。总之一开始西路军就对马家军有轻视心理。
考察西路军,需要注意一个背景,就是二十年代的甘肃的大规模回汉仇杀。高树勋,吉
鸿昌,孙连仲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任何在其他地方的一个小的问题,在这里都可能
最终导向民族仇恨。可以说,西路军对自己过于自信,别人都是尽量把难的问题变简单
(参见左宗棠平回乱招降马占鳌),他倒好,努力把简单的事情变难。
其失败主要有如下原因:
1) 对西北民族仇杀的背景估计不足。政治工作不力,一开始就动辄屠堡的做法,激发
了当地民团的民族仇杀心理。平白制造敌人。比如古浪失利,民团的加入,和其士气高
昂的冲锋,等于是当面的马家军人数平白加倍。
2) ...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48 窦建德如果听了自己手下的祭酒凌敬的计策, 李唐还真不容易赢,可惜窦建德决断不
行,贪图虚名
凌敬, 隋唐时期人物,为人足智多谋,有大志,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由于屡献其策
,窦建德让他当任国字祭酒,成为窦军重要谋士之一。在后来的虎牢关之战中,向窦建
德献“进攻怀州、河阳,大张旗鼓做出欲进攻汾州、晋州的姿态,使李世民不得不退兵
”,窦建德已打算采纳凌敬的建议,但王世充的使者相继于道,在窦建德面前痛哭哀求
,同时又贿赂窦建德左右大将,让他们帮忙。这些人在窦建德面前纷纷贬低凌敬,说他
书生不知军事,他的话怎么能信。窦建德最后没有采纳凌敬的建议,继续与李世民相持
,结果导致败亡。 |
|
c*****1 发帖数: 3240 | 49 ☆─────────────────────────────────────☆
minotaur (牛头怪) 于 (Wed Aug 29 22:23:58 2012, 美东) 提到:
李唐算是天时地利都占全的。各路反王在那里打生打死,他来个闷声大发财。也不知道
什么时候在四川埋下的伏笔,取了长安之际四川几乎就是就自动跟着到手了。各个郡县
争先恐后派子弟做人质,多时一天上百拨。突然之间李家出了无数族亲和姻亲,四面开
花。就好像打广告的一样,到最后不知道投奔谁好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李唐...
再看李密,有天时,但缺了地利。河南那地方,人人都打那里过,几乎所有的厉害对手
都碰了一遍,张须陀,宇文化及率领的旧御林军,王世充的江淮军和东都军等等。最后
呢,自己还是在河南那一块转悠,只败了一场就无家可归。
李密的人和其实也是有的,只是自己没用好。杀翟让“死之日,所部无哀之者”,王世
充"闻让死,大失望",,叹曰:“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固不可测也!”
李密死,徐世積为之发丧,"密素得士心,哭者多欧血"
我认为李密的问题还是在用人上。光凭自己的感召力和金钱收买还不够,还得有人质和
牵...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50 鄙人龟速更新的陋作《查士丁尼 时代》的前奏篇中曾经提到一位权臣叫做鲁菲努斯(
Flavius Rufinus)。最近读布里(Bury)的《晚期罗马帝国史》重温了他的事迹,发
觉颇有意思。这里单拿出来八一八。
鲁菲努斯可能是晚期罗马帝国最遭人痛恨的权臣。若放眼大约同时的天朝,略可比作东
晋的司马道子,但恐怕名声还要更糟。与仅靠 出身高贵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不同的是
,鲁菲努斯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受到皇帝提奥多西大帝的赏识而开始自己的权力之路的。
鲁菲努斯生于高卢,凯尔特族,成年后前往君士坦丁堡学习法律并成为一名律师。罗马
法是现代文明世界法律体系的基础。与现代国家一样,在重视法律的罗马帝国,法学也
是一门“帝王之术”。律师这个行当做得好,就很容易进入政府部门开始掌握权力。大
律师鲁菲努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辅以他高大的身材和富于男子气概的长相所带来的魅力
,进入宫廷,相继担任了“Master of Offices”和 “Praetorian Prefect of the
East”这两个当时帝国最重要的文官职位。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给鲁菲努斯的权力生涯下了评语:“他践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