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 发帖数: 166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fly (Sūnyatā), 信区: Wisdom
标 题: 参读圆觉经,思惟如幻三昧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4 14:04:01 2008), 转信
不经意google到,觉得好玩,大家看看
======================
阿弥陀佛
圆觉经云: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
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
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
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正大思惟:
修行如幻三昧,先从体会如幻入手。如何体会如幻呢?例如看电影。看周星驰主演的〈
功夫〉。坐在电影院,灯光黑了,然后在白色的屏幕上出现一幕幕幻化虚妄的场景。"
幻化虚妄"是本来什么都没有,后来无中生出有来,实质上,前面就是白色的屏幕,然
后就是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灯光。"幻化"后的效果,我 |
|
r******4 发帖数: 178 | 3 相应部 七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
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
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
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
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
行。
==========
注:分别描述四个果位断的不同结,整个南北传阿含经还有近百处类似描述。格式基本
通上面一样。其中五下分结就是贪,嗔,身见,疑,戒进取,五上分结是色爱、无色爱
、掉举.慢、无明。
相应部 九四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富罗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
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若多闻圣弟子,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
圣谛如实知,此苦灭圣谛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
,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
往生,究竟苦边’。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 |
|
b**d 发帖数: 7644 | 4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10 10:45:59 2009, 美东) 提到: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
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
性能生万法
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佛性不二、定慧不二、动静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众生与佛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
============================
以上是一些六祖坛经当中的谬说,是典型的如来藏思想,违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如果这些确实是六祖所说,
那么六祖是错悟的,整个坛经也非佛法。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Mon Aug 10 10:57:54 200 |
|
S******0 发帖数: 227 | 5 有外道朋友说坛经不谈四圣谛,吾实不信也。兹录坛经如下: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集谛)
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苦谛)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道谛)
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
有一体五用之名? (灭谛)
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 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 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 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 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 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 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 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 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 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 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 许汝知少分 |
|
|
S******0 发帖数: 227 | 7 有外道朋友说坛经不谈四圣谛,吾实不信也。兹录坛经如下: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集谛)
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苦谛)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道谛)
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
有一体五用之名? (灭谛)
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 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 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 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 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 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 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 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 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 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 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 许汝知少分
...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8 看看南传譬喻经里所描述的佛国的富丽堂皇和净土有什么大区别。
一些考据派们认为净土的富丽堂皇,金、银、琉璃等只是学佛者意境的真实描写
不知是不是连大小乘一起谤了。
譬 喻 经 [阿波陀那(Apadana)]
第一 佛陀品
一 佛说诸譬喻 1,净意且谛听,三十婆罗密,法王数难知。
二 诸佛正菩提,僧随世导师,合十示归命,礼拜头触地。
三 佛国不知数,见宝殊有限,一切空及地,致意吾运作。
四 彼处白银地,吾于建楼阁,几重宝层阶,高耸入苍穹。
五 柱色映造法,无从估其值,门楣黄金造,门伞美装饰。
六 琉璃第一层,辉似无垢云,池中多水草,满地铺黄金。
七 珊瑚如其色,何色映真红,胭脂色光辉,映照遍四方。
八 门庭善规划,大窗高尖塔,四栏楯罗网,香华鬘清爽 2。
九 美仑楼阁具,七宝所装饰,青黄复赤白,亦有漆黑色。
2 一○ 莲花映耀色,兽鸟现光辉,诸宿之星群,日月饰虚空。
一一 黄金罗网覆,结黄金铃铎,随风起鸣响,黄金华鬘爽。
一二 楼阁有绿窗,红赤与黄色,幢柱结华鬘,纷纭 |
|
P******n 发帖数: 329 | 9 在这个版看了很久的贴,学了不少。最近读杂阿含,感觉这段讲的比较透。请师兄们指
教。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
。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
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
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
。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
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
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
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
。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
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先尼。有一师
。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
仙尼。...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0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二、兔无角论的缘起性空说
应成派中观见的第二个过失,是本质属于兔无角论的缘起性空说。他们认为成佛之道就
是阿罗汉所修证的解脱道,而解脱道就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就是讲五阴、十八界(六根
、六尘、六识界)都是其性本空,不是常住法。这种说法,大家听来都不会去怀疑、也
不会去加以否定,一般人都会认同的;因为当你把《阿含经》请出来、把《般若经》或
方广唯识系列的经典请出来读,都是在讲诸法缘起性空嘛!对呀!没错呀!从表面看来
,他们的说法似乎是正确的,然而本质却是错误的。那么印顺法师弘传的应成派中观见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他是兔无角论的缘起性空!
佛在「原始佛教」中说诸法「缘起性空」,说五阴十八界缘起性空,都是依无余涅槃中
的本际常住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都是依这个「如」而说缘起性空的,不是印顺应成
派中观见的「断灭空无的空」。所以佛在阿含中处处说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又
说涅槃的本际、实际。
现在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从表面来看,缘起性空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一切法、一切有
情的「蕴处界」都是缘起而性空的,但是不能把佛讲的缘起性空之前提否定了以后,再
来讲缘起性空,因为佛法是依...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1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4.htm
北传:杂阿含294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
......
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
......
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
坏命终,还复受身;
...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
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
?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
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南传:相应部12相应19经
「比丘们!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愚痴者的这个身这么生成。
......
比丘们!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贤智者的这个身生成。
......
比丘们!愚痴者不曾修为了苦的完全灭尽之梵行,因此,以身体的崩解,愚痴者有身体
的转生
......
比丘们!凡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贤智者的这个身生成。贤智者的那无明...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2 我们都在追求真理。基督教徒皈依佛门的人很多。比如曾是基督徒的宁波图书馆首任馆
长张汝钊女士皈依佛门。
印祖故事: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
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任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
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共
图书的历史。1928年夏天,天气炎热,一天,好友梅立德夫人邀请她去海天佛国普陀山
游览避暑,她爽快地答应了。她早知道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佛灵山秀,石奇
景美,金沙碧浪,海阔天空,值得一游。第二天,她与梅夫人等六七位女友从宁波轮船
码头上船前往普陀。
中午时分,船到普陀山短姑道头。女伴们登岸后,先到观音洞庵吃过午饭。然后游
历附近一带的胜景。观音洞在梅岑山西麓,传说为观音大士示现之处,洞广如室,中间
有一天然石柱支撑,上广下锐,倒注入地,有垂云倒浪之奇,洞内环行可通,石柱、石
壁镌观音大士像;洞顶白石累叠,古树嵌生,风景十分奇特。附近有二龟听法石:两石
龟一蹲岩顶,昂首延颈,一缘岩壁,筋膜尽露,睨之欲动,相传经观世音点化而成;又
有磐陀石,两巨...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3 如来藏不是外道梵我、神我
在《大藏经》中记载,佛陀初转法轮宣说解脱道阿含诸经时,常开示无常、苦、空、无
我;到了第二转法轮演述般若系经典时,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无寿者相,
都是说无我;可是到了第三转法轮开演唯识经典时,却说常、乐、我、净,变成有我。
如果不能证解 佛陀说法中的真实义,不能瞭解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我」,是依什麼来
说无我,般若诸经所说的无我,又是从什麼角度而说无我,当然就更不能够了知唯识经
典中的「我」指的是哪个我。可是,像这样不能够证解 佛陀说法真实义的人,却著书
立说,说「三乘菩提中的佛陀所说的无我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如果听
到有人说不空的如来藏,就会指责说有如来藏的人,是同於主张梵我、神我的外道,诽
谤说有如来藏的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诬衊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正法不符合原始
佛教正说。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样的说法正确不正确。
首先,我们就外道的神我、梵我思想的缘起及内涵,要作一个概略的说明。人类之所以
能够继往开来、文明进步,都有赖於生命的延续及经验的累积;所有的人类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性,就是希望个体生命的永恆不灭以及离苦得乐。因此,在古时候印...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4 這個問題您以前也題過,
===
《佛说不增不减经》
「是故舍利弗,不离眾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
。」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
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眾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餘之七识
;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
佛 在诸经教中不断开示第八识, 也就是阿赖耶识。
再举证世亲菩萨另一段开示: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2:「大眾部中名根本识。如
树依根者,谓根本识为一切识根本因故;譬如树根茎等总因,若离其根,茎等无有。阿
赖耶识名根本识,当知亦尔。」
根本识第八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 在教上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
一、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
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改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
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
一体三名。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
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故《华严经》云:「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
如真如是佛境界。」
依以上, 佛教开示识只有八个, 并没有九个,十个. 而為什麼...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15 http://www.theravadacn.org/Sutta/Maha_Mangala.htm
Sn II.4
Maha-Mangala Sutta Protec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For free distribution only.
小部经集 II.4
大吉祥经
坦尼沙罗尊者英译,良稹中译
原文版权所有 © 1994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
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衆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 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
I have heard that at one time the Blessed One was staying in Savatthi at
Jeta's Grove, Anathapindika's monast...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6 杂阿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
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
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
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
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
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
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
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
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
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
,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
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17 佛遗教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
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
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
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
,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
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
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
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
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
,将当 |
|
i******8 发帖数: 93 | 18 佛遗教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
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
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
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
,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
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
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
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
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
,将当 |
|
n****f 发帖数: 905 | 19 问。诸方皆有净土。何专赞西方。求愿往生耶。答。此非人师意也。乃金口诚言。分明
指示故。大乘显密诸经。同指归故。令初心人专注一境。三昧易成故。四十八愿为缘。
缘强故。十念为因。因胜故。佛与众生。偏有缘故。此土众生。无论僧俗男女老幼善恶
之人。当其处极顺逆苦乐境缘之时。多必由中而发。冲口而出。念佛一声。然不念佛则
已。凡念佛必念阿弥陀佛。此谁之然。盖众生久蒙佛化。久受佛恩。与佛缘深故也。且
此弥陀一经。罗什最初译成。东林远祖。即与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其一百二十三
人。以次渐化。临终皆留瑞应。虽鹦鹉。八八儿念佛。化时皆有瑞相。此非众生与佛缘
深。谓之何哉。又无量寿经云。当来经道灭尽。我以愿力。特留此经。更住百年。广度
含识。夫不留他经。而独留此经者。岂非以此法门。下手易而摄机普。入道稳而获益速
耶。以是而知。其时愈后。此法愈当机矣。
彻悟大师 |
|
a**u 发帖数: 8107 | 20 ☆─────────────────────────────────────☆
ray (快乐的石头) 于 (Thu Apr 30 17:27:58 2009) 提到:
佛遗教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
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
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
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
,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
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
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
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 |
|
f*******8 发帖数: 3612 | 21
你这才是歪曲佛法。不懂什么叫正见。混淆正思维和正见。
离开实修谈正见,就相当于是把“数那个指月亮的指头”当成“看月亮”。
正好我前几天找到的那个佛经,就说明正见一定跟实修联系起来的。
正见就是“正现观慧”,前面的准备功夫叫做方便慧。后面的是因为
正现观而得到的慧。
取消实修谈正见,本来就是伪佛法。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云何正见。世尊告曰。
所谓
1)现观前方便慧。
2)正现观慧。及与
3)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复言世尊。
云何正思。世尊告曰。
谓于三宝已得证净。为所依止。于彼功德随念思惟。超越归依外道师
等。复言世尊。
云何正语。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四语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业。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三身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命。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邪
命趣身语二业能正远离。超越一切诸险恶趣。
云何正勤。世尊告曰。于上解脱欲乐为依。发勤精进远离 |
|
S**U 发帖数: 7025 | 22 佛陀赞成论议四圣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
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
,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
,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
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
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19.html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3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books/six_collection.htm
第一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三个月 ,印度马嘎塔(Magadha,古译:摩揭陀) 的国王阿迦答沙都
(Ajatashatru,古译:阿阇世)举办了结集。地点是在 Rajagaha 的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叶窟)。领导僧侣为大阿拉汉 马哈咖沙巴尊者(Maha Kassapa,古译
:大迦叶尊者),阿难达尊者(Ananda),和伍巴离尊者(Upali,古译:优波离尊者)
马哈咖沙巴尊者从僧团中选取了五百阿拉汉来重述佛陀所说过的话。由在佛陀身边最
久的阿难达尊者重述经藏 (Sutta),和持戒第一的伍巴离尊者重述律藏 (Vinaya)。
他们完成了重述之后,阿拉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
每个字和每个段落。每一位阿拉汉都如此的念著和检查著,并将每个字记入脑海中。只
有当一段话被所有的阿拉汉检查和验证后,才会被大会采纳。这还包括了每段话佛陀是
在哪里、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和对谁说的等等。
第二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24 挺好
部】自
说经。当我们在争论的时候,可以想到这个故事。
吗?
、普行
出家徒等,为入舍卫城托钵,彼等有诸种之意见者,有诸种之信仰者,有诸种之喜好者
,已为
依诸种之见处者。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
∶「世
界为无常,此为真实而他为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
是见者
∶「世界为无边,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
∶「命
与体为一,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命
与体为
异,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
是见者
∶「如来死后无,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
∶「如
来死后有,而死后亦无,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
妄。」
彼等如是云而口论、议论、论难,各以锐利之舌锋对决而渡日,云∶「如此为法,如彼
为非
法;如此为非法,如彼为法。」
托钵归
来,近于世尊,礼敬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彼比丘等如是白世尊言∶ |
|
f*******8 发帖数: 3612 | 25 我问实在不想跟你在多说,你实在是不值得人费太多心神。
(因为每次错了后,你从来没有认过错,都是赶快转到另一个地方,继续挑毛病)
这个回文是为了对别的观众有个交代的。
前面我那篇本来已经写了re了,被人投诉PA,结果被mitbbs给删贴了。
后来我想省省心吧,就没再写了。结果你这里又出来了。
这样下去,考据不休,错误连篇,像滚刀肉,不知悔改,
我真怀疑是恶魔在妨害世人的修行了。
因为佛说的核心四念住,根本不需要考据那么多东西,
不断把人引入考据,而且错误连篇,难道真有魔吗?
关于谁、什么时间出世问题,你举出了几个翻译
1.
2.
你给的理由是:
1. 我先说对原文理解。
a. 余佛出善时,释迦出恶世;
这句话很明显,就是释迦和余佛并列,都是佛。
b. : 我及余正时, 释迦末世时;
: 释迦狮子出恶世,我及余佛出善时
这两段都是说“我和其他的佛出善时”。
被你导师理解成“我和其他”等于所有佛。
我说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还是并列关系。
余也好,我及余也好。都是为了跟另外一个(释迦佛)并列。
比如,那我现在这个文的含义,我可以说“我和其他‘人’都同意了”,只...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6 由于缘受生爱,此为十二缘起中的重要环节,随观受以及它们在缘起的影响,在初期佛
教的禅修里占著核心的地位。在修习受念处时需要对任一受是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
清晰地觉察。
(廿二)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
苦不乐觉。(23)
在将受作基本的三种分类之后,进一步修习将受区分为「世间的」与「出世间的」受。。
(廿三)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24)
在上述受念处修习的第一步骤,是要清晰地察觉现在经验的受是乐、苦或不苦不乐受;
到此为止,仅是单纯地感知受本身,而丝毫未对其作反应。
在仅止于单纯地感知受而不去对它作反应时,必须依受的感性色调来观察,对任何现在
所显现的受,例如说「感受到痒」、「感受到兴奋」或其他感受,而不加入个别的本质
与特性。不只不受个人过去的经验内容所影响,而且是将知觉导向苦、乐、不苦不乐的
一般特性。
将受区分为苦、乐、不苦不乐三种类别的主要理由,可以藉由一部《中阿含经》来理解
,此部经指出这三种分类互不重叠。也就是说,当感受到此三种其中之一时,不会感受
到另外两种,此一情境使得修习者不可能将其中之一...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7 以下 from Mr.簫平實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一. 无因论的业种自存说
应成派中观的法义, 重点在于专讲:「诸法缘起性空,不立一法、专破他法。」并自详
是佛法中最胜妙的中观,认为无人, 无其他法能比之更了义. 但是当他们自以为不立一
法时,其实已经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应成派中观见的矛盾很严重,近代学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顺老法师. 近年多有大乘见道
之学人不断质疑印顺老法师的应成派中观的邪见;评论他的法义不正确,都无法得到正
面的回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就只简单地讨论应成派中观三个不能自圆其说的严重
问题所在。
第一个问题就是 :
『应成派中观的思想是属于业种自存的无因论』;虽然他们仍然承认业种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问题是:当他们把执持业种的如来藏砍掉、否定之后,还有哪一个
心能执持业种?没有了!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就等于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在法界中是存在的,关于这点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所以印顺法师就发明了「意识细心说」。他们说「意识细心」可以来往三世、祂能持种
,但是这跟他们所崇尚之「原始佛教」的教典却又大相冲突!因为他们所...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28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1133.htm
识缘名色
佛学术语,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
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
不断。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故但说识为缘耶?答:识
能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说识界?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
腹穴无阙故。又识界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故。
三解 瑜伽九十三卷二页云: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
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
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
四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识为先故,于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蕴。展转相续,
遍一期生。于大因缘辩缘起等诸经,皆有如是说故。
五解 法蕴足论十卷十页云:云何识缘名色: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识为缘故;起贪嗔
痴俱生身业语... 阅读全帖 |
|
j********0 发帖数: 47 | 29 在佛教的释迦牟尼佛所开示之许多经典当中,流传最广,而且大家也最有印象的,首推
《心经》这一部简短的经文。 《心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是佛陀在
第二转法轮时期,讲述般若无分别智的大品和小品般若诸经六百多卷的浓缩版,短短两
百多字的经文当中,把一切法的根源,法界真相本心之体性,说明得清清楚楚。任何人
想要很快地知道佛陀说法四十年的精华,只要好好从《心经》中去了解这个本心的体性
,就可以事半功倍,在后续佛法更深入的研究或是修行中,能够快速而正确地抓到重点
,避免走冤枉路。
在《心经》的各种中文译本中,以唐朝玄奘菩萨的译文,总共两百六十个字,为大家最
熟悉的内容。我们就以这个版本,来说明《心经》中这个法界真相本心的体性。在还没
做详细说明之前,我们必须把这经文的前提叙述一下:整段经文之中完全没有出现「心
」这个字,但是因为这部经的名称为《心经》,因此所叙述的内容都是以这个法界真相
「本心」为对象在说明,这是《心经》的前提。
一、「五蕴皆空」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经文的一开始, 佛陀就说观自在(观世音)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到自己的五蕴
,也就是色、受、...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15 | 30 说明:本文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代表台湾朱学恒在联经版《魔戒之王》2002年1月初版
中的翻译,其他的人名是我按自己认为的发音翻译的,但是没有确切考证过,仅作参考。
Valaquenta是Eldar【艾达,高等精灵】中流传的诸神说明。因为原文中诸神名号繁多,本
文只是简介,故不给出全部称谓,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
Eru:埃汝。在精灵语中称为伊卢瓦塔(Ilúvatar)。他是太一、是初始、是至上神。从
他的思想中诞生了亚尔诺(Ainur,单数:Ainu,诸神),又用秘火点燃了他们,他在诸
神面前展示“宏乐”(the Great Music),使得诸神开始互相了解。他在太虚(the
Void)中创造了球型的物体,那便是精灵所说的阿达,地球(Arda,the Earth),阿达
中存在的世界就是埃(E?)。然后他指给诸神们沉睡于群星间的伊卢瓦塔之子(Children
of Ilúvatar)——精灵和人类,并预言在世界末日,诸神将和伊卢瓦塔之子一起在他的
王座前第二次唱起完美的宏乐。埃上存在过三块大陆,最古老的是东方的Middle-Earth【
中土】,较为年轻的是西方的 |
|
D*****r 发帖数: 6791 | 31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
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
,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
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
|
S**U 发帖数: 7025 | 32 阿含经中,世尊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得阿那含,梵天王恭敬阿罗汉如舍利弗、目揵连等。
杂阿含1193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日日精勤往诣佛所
,尊重供养。时娑婆世界主作是念∶今旦太早而来见佛,正值世尊入大三昧,我等且当
入提婆达多伴党瞿迦梨比丘房中。作是念已,即入彼房。至房户中,以指扣户,口说是
言∶「瞿迦梨!瞿迦梨!于舍利弗、目连所起净信心,汝莫长夜得不饶益苦」。瞿迦梨
言∶「汝是谁」?梵天答言∶「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瞿迦梨言∶「世尊不记汝得阿那
含耶」?梵天王言∶「如是,比丘」!瞿迦梨言∶「汝何故来」?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念
(12)言∶此不可治,即说偈言∶「于无量处所,生心欲筹量,何有黠慧者,而生此觉想
?无量而欲量,是阴盖凡夫」。
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日
日勤到佛所,亲觐供养。我作是念∶今旦太早来见世尊,正值世尊入大三昧,我且当入
提婆达多伴党瞿迦梨比丘房中。即住户中,徐徐扣户,口说是言∶瞿迦梨!瞿迦梨!当
于舍利弗、目揵连贤善智 慧者所,起净信心,莫长夜得不饶益苦。瞿迦梨言∶汝是谁
?我即答言∶是...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3 南传:相应部22相应58经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宣说道
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住于道
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这就是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的高下,的不同,的差别。
中部12经/狮子吼大经(狮子吼品)(庄春江译)
……
「舍利弗!有这如来的十如来力,具备了这些力,如来自称为最上位,于众中作狮
子吼,转梵轮,哪十个呢?……
杂阿含684经
诸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种种别异?
......
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
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
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
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
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
复次,五学力、如来十力。
何等为学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何等为如来十力?
......
http://agama.b...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4
五取蕴没灭,岂能成为阿罗汉。
那是还有对五蕴的贪爱吗?
色集色灭 色没灭吗?
受集受灭 受没灭?
我举的很多经说的不是更清楚?
比对很多经,都与此经不合。只有这经这样”暗示”。
不该做阿罗汉还有五取蕴解释。
只能做阿罗汉还是戒慎五蕴造反来解释。
不然
你举哪个南传法师同意阿罗汉五取蕴没灭的。
(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
.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六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
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
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
欲.灭尽.涅盘
(一○三)
如是,多闻圣弟子{离}[虽]于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5 虚云弟子具行和尚的修行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
山祝圣寺求见虚
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你来求见虚老做什么?”
那乡拙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是云南盐源人氏,从小就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族人
将我入赘曾氏,
从此以曾为姓,寄籍宾川县。如今因为家乡闹饥失收,无人雇用我种田,我家贫苦,又
有两个儿子,我
养不活家小,无计可施,闻说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修建祝圣寺,雇用苦力泥水工人,我
走投无路,只好
来求虚云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赚取些少工钱养活家口。"
祝圣老和尚恻然说:“你若不嫌我们付出工钱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罢!虚老是最
慈悲的,这等小
事,你也不用去见他老人家,他没有不答应的。"
“多谢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么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说:“阿便!你就到后面柴房去住罢!”
阿便自去柴房住下。他十分勤劳,每日天未亮就起来,不用人吩咐,自己发心开垦种
菜,施肥浇水。
他本是穑稼佃户,这些耕种事务,做得头头是道,他又自动去出力挑土抬石帮助修庙,
从早做到天黑,
从不休息,也从不讲话,... 阅读全帖 |
|
p*****c 发帖数: 20445 | 36 2012年11月23日13:35 新华网 评论(11人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地图》出版发行。
永兴岛影像图。
新华网消息(黎云、韩刚):经总参作战部测绘导航局审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我国首张全面、准确、详实显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地貌的专题地图——《中
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地图》编辑出版发行。11月24日起,该图在全国各大书店同
步上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地图》为集卫星影像图、航空影像图、地貌晕渲图
、政区图为一体的专题地图,分为1比3000万、1比600万、1比300万、1比150万、1比74
万、1比36万等6种比例尺,全面展示了三沙市及南海诸岛各岛礁地理位置、海部地貌、
自然资源、海陆交通、机场港口、行政区划,自汉朝以来我国对南海诸岛管辖,以及南
海周边国家重要城市、机场港口、海上通道等内容,重点显示了三沙市政府所在地——
永兴岛的航空影像和美济礁、中业岛等38个重要岛礁的卫星影像,揭开了三沙市和南海
诸岛的神秘面纱。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南沙、中沙诸群岛及其
周边海域,三沙市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110 | 37 魔戒之王 背景中的诸神简介
作者:Darkmage
主要材料来源:The Silmarillion / Valaquenta: Account of the Valar and Maiar
according to the lore of the Eldar
说明:本文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代表台湾朱学恒在联经版《魔戒之王》2002年1月初版
中的翻译,其他的人名是我按自己认为的发音翻译的,但是没有确切考证过,仅作参考。
Valaquenta是Eldar【艾达,高等精灵】中流传的诸神说明。因为原文中诸神名号繁多,本
文只是简介,故不给出全部称谓,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
Eru:埃汝。在精灵语中称为伊卢瓦塔(Ilúvatar)。他是太一、是初始、是至上神。从
他的思想中诞生了亚尔诺(Ainur,单数:Ainu,诸神),又用秘火点燃了他们,他在诸
神面前展示“宏乐”(the Great Music),使得诸神开始互相了解。他在太虚(the
Void)中创造了球型的物体,那便是精灵所说的阿达,地球(Arda,the Earth),阿达
中存在的世界就是埃(E?)。 |
|
g**r 发帖数: 425 | 38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今说此菩萨所行。
非诸世间
所能信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今为欲令诸众生永出世间
。说诸菩
萨了达世法出离之行。
须菩提言。大士。何者是世法。云何名出离。文殊师利菩萨言
。大德。
世间法者所谓五蕴。其五者何。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
是诸蕴。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
是故此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及以如是言说名字。若得是解心则
不散。心
若不散则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离世间法也。复次大德
。五蕴诸
法。其性本空。性空则无二。无二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
所取著。
无所取著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五蕴法者。以因缘有。因缘有故则无有力。无力则
无主。无
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取。无受取则无执竞。无执竞
则无诤论
。无诤论者是沙门法。沙门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响。若能了
知一切诸
法如空中响。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此五蕴法同於法界。法界者则是非界。非界中。无
眼界无色
界无眼识界。无耳界无声界无耳识界。无鼻界无香界无鼻识界
。无舌界
无味界无舌识界。无身界无触界 |
|
b*****l 发帖数: 3821 | 39 至于这个信,有了结集,不信也是白搭。
华严经云:
“正心信向佛菩提,菩萨因是初发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
....
净修一切智 菩萨初发心
深心净信不可坏 恭敬供养一切佛
尊重正法及圣僧 信敬三宝故发心
深信诸佛及正法 亦信菩萨所行道
正心信向佛菩提 菩萨因是初发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 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惑 示现开发无上道
净信离垢心坚固 灭除憍慢恭敬本
信是宝藏第一法 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舍离诸染着 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转胜成众善 究竟必至如来处
清净明利诸善根 信力坚固不可坏
信永除灭一切恶 信能逮得无师宝
信于法门无障碍 舍离八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境 示现无上解脱道
一切功德不坏种 出生无上菩提树
长养最胜智慧门 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演说次第行 信乐最胜甚难得
譬如灵瑞优昙华 亦如随意妙宝珠
若信恭敬一切佛 则持净戒顺正教
若持净戒顺正教 诸佛贤圣所赞叹
.... |
|
j*******1 发帖数: 182 | 40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财富圆满如多闻天
子(Vaisravana,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
“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
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
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
,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
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
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
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
(Catasso Appaman Nayo,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
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
、定觉支、行舍觉支)、八... 阅读全帖 |
|
q***z 发帖数: 934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 原文由 bfcat 所发表 】
魔戒之王 背景中的诸神简介
作者:Darkmage
主要材料来源:The Silmarillion / Valaquenta: Account of the Valar and Maiar
according to the lore of the Eldar
说明:本文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代表台湾朱学恒在联经版《魔戒之王》2002年1月初版
中的翻译,其他的人名是我按自己认为的发音翻译的,但是没有确切考证过,仅作参考。
Valaquenta是Eldar【艾达,高等精灵】中流传的诸神说明。因为原文中诸神名号繁多,本
文只是简介,故不给出全部称谓,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
Eru:埃汝。在精灵语中称为伊卢瓦塔(Ilúvatar)。他是太一、是初始、是至上神。从
他的思想中诞生了亚尔诺(Ainur,单数:Ainu,诸神),又用秘火点燃了他们,他在诸
神面前展示“宏乐”(the Great Music),使得诸神开始互相了解。他在太虚(the
Void)中创造了球型的物体,那便是精灵所说 |
|
a*****y 发帖数: 33185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信区: FaJia
标 题: 荀子与韩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18:55:52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信区: Wisdom
标 题: 荀子与韩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18:53:51 2011, 美东)
中国通史
第七节 荀子与韩非
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反对礼乐,提倡兼爱。杨朱反对兼爱,提倡为我。孟子反对
杨墨,提倡仁义。老子庄子反对仁义、礼乐,提倡无为、任自然。荀子反对孟、墨、老
、庄,提倡礼义。荀子弟子韩非,博采荀、老、名、法各家要旨,集成韩非的刑(形)
名法术之学。孔子仁义学说至孟子得到充分的发挥,孟学结合阴阳五行家成一大学派。
孔子礼乐学说至荀子得到适时的修正,通过韩非结合黄老名法成一大学派。荀子在儒家
中是和孟子有同等地位的大师,在诸子百家中也和孟子一样,善于评论异家,表彰儒学
,是孟子以后最大的儒者。韩非传荀学,脱出儒...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2019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rayking (ray), 信区: Wisdom
标 题: 观无量寿经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Jun 8 01:47:31 2002), 转信
《 佛 说 观 无 量 寿 佛 经 》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礓良耶舍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
萨三万二千,文殊师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
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
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
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
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
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
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 |
|
x*****3 发帖数: 89 | 44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1) 一阳初长
(2) 护法神灵
(3) 真修有真机
(4) 意马收缰获真诀
(5) 镜中的怪物是谁?
(6) 拈花之笑不着之字原来如此
(7) 天地同行
(8) 道理是一层比一层更高尚的
(9) 从上往下怎么看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一阳初长
除掉了索命束身的六蠢贼之后,就相当于身体和心灵给清扫掉了表面的一层浮土,三藏
的心态开始清明起来,那么土去石出,他们再行走就遇到了“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
峦险峻山”。原先看见的土包子,这浮土一旦清掉,才发现下面深埋的都是崎岖嶙峋的
山峦。这就是开始硬邦邦的、实打实的真修行了。
去掉六妄识贼,心性清朗,那么意念、血气、脉气等等,就开始聚敛收缩汇聚,用过去
五行理论就是金秋肃杀,金就是肃杀的性质。这肃杀凝聚就是悟空的洞见带来的,悟空
本性属金。那么他们就自然的进入了寒冬。三藏的心性,开始的时候生存在俗人的夏季
,心浮气躁,蒙昧不堪。被选作圣僧,并走向真修路途,是在趋向聚敛的秋天。去掉六
伪见,就出离凡人、进入了冬藏季节,扎扎实实的开始了修行。
虽然刚... 阅读全帖 |
|
i******8 发帖数: 93 | 45 五灯分宗禅指要之百丈怀海禅师
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
佛冤。此外别求,即同魔说。”
指要:固守动静乃禅人执取于一得,纳于心而守己悟之境,故为三世佛冤;反之若于此
心外别有所求,则即同魔说!禅人了得此旨,于了无执守此而放旷天地、纵横法界,妙
机随时、万法自然,方为真正道人!
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嫉贪爱,我
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
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
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
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
只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
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
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只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
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只如今但离一切有无 |
|
p****y 发帖数: 23737 | 4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9E%E5%9A%B4%E7%B6%93
全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为序分。讲述此经说法因缘:佛遣文殊
师利以神咒保护阿难免受摩登伽女诱惑破戒,并为其说修禅定,能断烦恼,以显常住真
心性净明体等。
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主要阐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
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所以产生了生死轮回的现象,应当修习
禅定,以破种种“颠倒”之见,通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
、妙觉等由低至高的种种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第十卷为流通分。讲述此经应永流后世、利益众生等。
第一卷
叙述阿难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术摄入淫席,将毁戒体。如来放光,并要求文殊师利
以神咒往护,遂将阿难及摩登伽女来归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闻
,道力未全,因而启请宣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
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有诸妄想故有轮转。
第二卷
因波斯匿王之问,显示真性圆明无生无灭本来常住之理。 |
|
a*****y 发帖数: 33185 | 47 中国通史
第七节 荀子与韩非
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反对礼乐,提倡兼爱。杨朱反对兼爱,提倡为我。孟子反对
杨墨,提倡仁义。老子庄子反对仁义、礼乐,提倡无为、任自然。荀子反对孟、墨、老
、庄,提倡礼义。荀子弟子韩非,博采荀、老、名、法各家要旨,集成韩非的刑(形)
名法术之学。孔子仁义学说至孟子得到充分的发挥,孟学结合阴阳五行家成一大学派。
孔子礼乐学说至荀子得到适时的修正,通过韩非结合黄老名法成一大学派。荀子在儒家
中是和孟子有同等地位的大师,在诸子百家中也和孟子一样,善于评论异家,表彰儒学
,是孟子以后最大的儒者。韩非传荀学,脱出儒家范围,自成专家,完成了极端专制主
义的政治理论,为战国时期最后的也是最合时的大思想家。
荀子名况,赵国人。齐宣王招天下著名学士来齐国,居稷下,食大夫禄,号称列大夫,
著书议论,不治政事。齐湣王时,稷下学士更盛,多至数万人,齐湣王晚年,荀子到稷
下游学。当时齐将败亡,列大夫离齐散去,荀子南游楚国。齐襄王时,稷下士又盛,荀
子回到 齐国在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荀子遭谗,离齐至楚,春申君以
荀子为兰陵(山东枣庄东南)令。荀子又遭谗,离楚至赵,在赵...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8 相应部41相应7经/苟达多经
尊者苟达多对屋主质多这么说∶
「屋主!这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这些法为不同含义、不同文辞呢?或者为一种含义,但只是文辞不同呢?」
「大德!有法门,由此法门而这些法为不同含义、不同文辞,又,大德!有法门,由此法门而这些法为一种含义,但只是文辞不同。
杂阿含567经
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长者!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
......
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567.htm
这里空、无相、无愿和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的确不完全对应。阿含诸经对三解脱门说法有出入,印顺法师在《空之探究》一书列举诸说。 |
|
y******i 发帖数: 98 | 49 文章来源:《百业经》 索达吉堪布 口译
http://www.zhibeifw.com/ssfb/online_content.php?id=51
一时,佛在舍卫城。鹿野苑有位出名的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如法执掌国政,以致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林茂果丰、牛肥马壮,整个国家生机勃勃、繁荣昌盛,人们都过着
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久,国王喜添一女,宫廷内外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因为王家种姓是嘎希,而且公
主天生丽质、秀美非凡,所以取名嘎希美女。国王特请八位保姆分工负责,【师言:世尊
时代,印度有个习俗,富家孩子由姨母抚养。世尊亦如此,只是因世尊的母亲在世尊出世
七天后与世长辞了。】细心照顾,精心抚养。她如海中莲花般很快地成长起来,幼时便学
习各种文武理数、经史诗赋等,并对释迦牟尼佛生起无比信心,经常藉父母之力供养三宝
。嘎希美女渐至豆蔻年华,窈窕贤淑,美貌丽质无与伦比,堪称世间第一,邻近六国之君无
不知晓,均垂涎三尺,欲结百年之好,各派信使前去求婚。梵施国王心下不安,虑及只有一
女,若许予一王,其余五国必定挑战,将危及举国臣民,故一个也没答应。六位国王都按捺
不住内心的不悦,...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50 恭敬录自《闲谈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答疑解惑
http://www.zhibeifw.com/ssfb/online_content.php?id=69
问:《宝鬘经》中说:“念诵文殊菩萨名号及心咒的功德,超胜于念诵千百万亿佛陀
的名号。”这该如何理解?
答:从不同的功德而言,某些佛号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说,在临死众生的耳边念
诵“宝髻佛”名号,这个众生就不会堕入恶趣,而其他佛号就没有这一作用。当然,并
不是其他佛不具有这样的功德,而是因为宝髻佛以不共愿力所成就的这一功德,佛经中
作了宣说,对其他佛则未作宣讲。
同理,从开启智慧而言,文殊菩萨的名号及心咒更为超胜。文殊菩萨虽现为菩
萨身份,实乃古佛再来。《宝鬘经》中说:“文殊菩萨早已成佛。”《文殊菩萨净土庄
严经》中说:“文殊菩萨以菩萨形象利益众生。”另有经典说:“文殊菩萨于未来成佛
。”由此可知,文殊菩萨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同样是佛,诸佛名号的功德自然
平等一味,但从文殊菩萨因地不共的愿力而言,若要开启智慧,念诵文殊心咒,威力决
定超胜其他诸佛名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