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自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u
发帖数: 1421
1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理想 法门 目的 相应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rdinaryHeart 俱乐部 】
发信人: freeman08 (平常心), 信区: OrdinaryHeart
标 题: 理想 法门 目的 相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9:06:20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reeman08 (平常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8:49:16 2011, 美东)
不知道这篇原来贴过没有,就放在这里吧。
-------------------------------------------
发信人: WaiChi , Re: 请问Waichi (Sun Mar 24 17:09:17 2002), 转信
目的, 有法门上每个阶段要求的目的或目标, 亦有自我理想性的目的或目标, 亦有
自心(非脑思想, 非心行)当下之目的. 很乱hoo? 对不起.
sample:
你问某佛法修者他或他打坐的目...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理想 法门 目的 相应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理想 法门 目的 相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3 00:02:03 2012, 美东)
发信人: freeman08 (平常心), 信区: OrdinaryHeart
标 题: 理想 法门 目的 相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9:06:20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reeman08 (平常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8:49:16 2011, 美东)
不知道这篇原来贴过没有,就放在这里吧。
-------------------------------------------
发信人: WaiChi , Re: 请问Waichi (Sun Mar 24 17:09:17 2...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bowl (Big Bowl), 信区: Family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22:56 2012, 美东)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1162
4
南宋岳飞著
要 论 一
岳飞
岳飞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
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且武事之
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变,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
夫所谓一者,从上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联而为一贯者
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
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贯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
强以致之,袭焉而为这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
如塌,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
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之内攻,发之而
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
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始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
,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争遽,按步就步,循
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5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 負責人
中華護生協會 理事長
海 濤
放生功德
1、「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彌勒菩薩
2、「眾生即佛,殺眾生即殺佛,救眾生即救佛。」
3、「...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6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 負責人
中華護生協會 理事長
海 濤
放生功德
1、「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彌勒菩薩
2、「眾生即佛,殺眾生即殺佛,救眾生即救佛。」
3、「...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7
来自主题: Pittsburgh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 負責人
中華護生協會 理事長
海 濤
放生功德
1、「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彌勒菩薩
2、「眾生即佛,殺眾生即殺佛,救眾生即救佛。」
3、「...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bowl (Big Bowl), 信区: Family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22:56 2012, 美东)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有愿意参加诗词大赛的吗?
201
临江仙 除夕夜
远客匆匆归故里,华灯初上阑珊。入襟飞雪不觉寒。心思千里外,飞越万重山。
试问苍天明我意,缘何不见君还?天涯望尽梦难圆。悠悠空对月,意恐度年关。
202
临江仙 携手百年融
情锁辽城心挽梦,馨香沉醉穹空。凭栏伫望炫霓虹。凤楼留夙愿,惬意绕东风。
把盏推杯邀北雪,夕阳西下嫣红。伊人笑靥惹琼衷。潇潇疏雨润,携手百年融。
203
临江仙 心事诉弦筝
北雪苍茫空际远,银蛇舞醉晶莹。雕栏玉砌韵华生。玉波横贯处,律曲掩清明。
河畔冰封难起舵,行船停滞旗旌。青州路远更难行。佳期无定日,心事诉弦筝。
204
鹊踏枝 寂寞空虚冷
黄叶离枝风几片。移步云楼,一望秋无限。雁阵低徊悲路远,渔人闲钓清江畔。
谁送流年偷曲换。传报鱼书,游子归来晚。夜半沉吟倾酒盏,倚窗独醉星光暗。
205
苏幕遮 秋夜思
桂香飘,云旖旎。碧月秋波,波荡凉枝系。一抹清辉窗影腻。风逸含情,抚柳飘飘醉。
瑟音噎,蛩唱细。思韵悠悠,曲在心头济。绣阁吟诗寒月寄。飞白淋漓,鸿雁徘徊意。
206
江城子 那时候哥还小之忆相知
别来三载隔音颜。日相牵,夜难眠,一片芳心,无寄恨长天。纵使云笺传不尽,千种意
,万...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3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契入空性的关键
契入空性的关键
越尘居士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2
二、特殊的引导方便 4
三、对方法与环境等因素的考量 6
四、常见错误辨正 7
五、 心闻无遮出尘初步(略去)
5.1第一步引导,心闻无遮扯脱根尘
5.2明晰出尘
5.3第二步引导, 毗婆舍那
5.3契入空性前常见错误的校正
5.4伴随进展的现象
六、 广大无边菩提道――继续深入(略去)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
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 菩提心,广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趋向解脱;正见
,缘起性空,无主宰,非实有。 此三主要道见诸三藏十二部,前贤大德均已广说。若
圆满三主要道,则行人业已成佛。这里作为契入空性前的基础,对出离心方面的大致要
求是对世间法知虚妄而有节制,菩提心方面要求大致是愿菩提心及少分行菩提心范围,
而对正见的要求则是闻思范围。 在此基础上,行人以戒律为防护,以禅修为增上,依正
见经毗婆舍那而契入空性。由思维所成见通向空性现量见道的关键过渡是毗婆舍那,即
在思维心下对自心相似相续正观缘起。 若得相应,则行人得以现量体会无生本觉...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姜敦:法语微言Zz
1.以法对答
1979年12月18日,国王与王后陛下私下拜访了龙普。向他问候健康、与他对谈佛法之后
,国王发出一问: “在断弃杂染时,应当首先断弃那些?”
龙普答:
“种种杂染在内心成群升起。直接观心。哪个杂染先升起,就先断弃哪个。”
----------------------------------------------------------------------------
----
2.不违拒造作
每次两位陛下拜访龙普之后,告辞时,国王会说: “我们恳请您,继续维护您的诸蕴,
让它们活过百岁,让大众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您可以接受我们的恳请吗?”即使这只是
一种礼节,是国王祝福龙普的一种形式,龙普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不能违拒造作的本性
。因此他会如此答复:
“恐怕我不能够接受。这完全取决于造作的自然发展。”
----------------------------------------------------------------------------
----
3.四圣谛
1956年雨安居的第一天,一位林居禅修传统的比丘长老来拜见龙普。龙普对一些甚深主
题给予一番指教之...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解脱与慧解脱
(以下经文选自大正藏及庄春江南北阿含对照网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SA/index.htm)
依杂阿含392经,心解脱、慧解脱显然不一样。
依杂阿含710、1027经,说的更明白「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
可心解脱,没特定指明,有时指整个十结解脱。
若有上下文,则依上下文中所指来说明心解脱。
如果上下文有谈到”喜贪尽”,”欲贪尽”
那心解脱应该只是指 断贪 而已。
(例如 杂阿含1、2、250、710经)
如果心解脱与慧解脱连用,我认为
心解脱指断欲界贪,有时又指断三界贪,或四果向
而慧解脱则指十结尽断,究竟涅盘。
依杂阿含1经,“喜、贪尽”就可以心解脱,
“喜、贪尽”依字面是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喜爱、贪,(没说 断无明)
如此就可以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也就是四果向,可以自证”我生已尽。…”
甚至,再更退一步,依杂阿含2、250经。”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依杂阿含2经,
也就是只要断欲界贪,就可以心解脱,可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如此说来,三果就可心解脱。
心解脱看来有各种程度,从三果、四...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真面目 节选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15
第六章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
這裏所說的合法性與世間的法律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是否符合佛法。印順法師人
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應該說,現代禪方面早就觸及到了,並一再質疑人間佛教思
想的內在矛盾。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現代禪方面並沒有將其提高到是否符合佛法的高
度來加以探討。我之所以將其進一步提升為合法性問題,是因為我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
發現有大量的違背佛法的論斷,而其不少論斷都是同其人間佛教思想息息相關的。對此
,我們將著重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內容是否符合佛法;第二
,「人間佛教」這一概念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我個人認為:澄清這兩方面問題,對於
今後佛教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節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內容是否合法
印順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上的主要內容,根據印順法師自己的說法,是三
合一的人菩薩行,即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同時具備而做利益人群的事業。由於這裏
實際涉及的是行為主體、發心和行為實踐,因此,我們將從心、行與人這三方面來加以
探討。
有關人間佛教的發心,印順法師說:「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
,三心是大乘信...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6
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复旦大学演讲
『 2011年3月11日晚上 』
主持人致辞:
非常感谢大家今晚到这里参加这次殊胜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复旦佛学论坛又一次盛会
,我们的主题叫做“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对每个人来说,每天都在接触这个世界,但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这个物质世界呢?它是
如何形成的?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否真实?……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藏传佛教的大德
索达吉堪布,来为我们作这个开示。
对于藏传佛教,很多人都感觉很神秘,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通过今天的演讲
,相信大家会对藏传佛教有比较真实的深刻了解。
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炉霍人,生于1962年,曾就读于甘孜师范学院。1985年舍俗出
家,前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后成为学院的大
堪布。1987年随法王及一万余僧俗朝拜清凉圣地五台山,自此开始摄受汉地四众弟子。
堪布于显密教义通达无碍,二十多年来日不缺讲、夜不乏译,著作令人叹为观止,现已
付梓的法本就有一百多本,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堪布常教诲每一个弟子:“如果能
利益众生,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梦幻观法
http://www.phathoc.net/PrintView.aspx?Language=vi&ID=724401
夢幻觀初探
惠空法師
目次
一、前言
二、大乘三系經論、禪、密典籍對夢幻觀本質的說明
(一)般若中觀系經論對夢幻的詮釋
(二)唯識系經論對夢幻的詮釋
(三)如來藏系經論對夢幻的詮釋
(四)禪宗典籍對夢幻的詮釋
(五)密教典籍對夢幻的詮釋
三、夢幻觀在三系、禪、密典籍中的實際禪觀操作
(一)般若中觀系的夢幻禪觀
(二)唯識系的夢幻禪觀
(三)如來藏系的夢幻禪觀
(四)禪宗典籍中的夢幻禪觀
(五)密法「大手印」中之夢幻禪觀
四、大乘禪法之夢幻觀的比對
五、結論

一、前言
激起我寫這篇《夢幻觀初探》的緣起,最初有二點:一是《金剛經》的偈頌;一是《摩
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的十喻。
在《金剛經》最後的偈頌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為什麼在《金剛經》的結尾,要對一切有為法做如是這般夢幻的觀察?而且強調是
「應做」如是觀呢?我們可以說,這首偈頌所要闡述的意義,在告訴我們──世間的一
切現象都是夢幻的,而這就是我們應該去面對的一個事實!...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8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673
佛教文化的价值观——青海师范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7日下午 』
顶礼句: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今天能有机会与青海师范大学的各位老师与同学一起共同学习研讨,我感到非常高兴!
高兴的第一个原因是:青海师范大学,曾是泽丹夏忠尊者等诸位前辈大德倾注关爱精心
培育、扶持的学校,加之该校诸位老师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目前已经取得
了可喜的丰硕成果。时至今日,该校已经成为藏族民众心中具有良好口碑与声望、综合
实力极强的大学。
高兴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这些身着佛陀袈裟的出家人,能融入这样的校园中,与各位
同学一起促膝互动,平等交流“佛教文化的价值观”这一课题,的确令人欣喜。
我今天的发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我的感受、佛教的价值以及我的希望。
一、我的感受
目前的现状已经告诉我们,藏族知识分子群体,也即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老师与学生们
,都应该重视佛教与文化这两大主题。
1、传承藏文化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藏族的语言与文化,在某些程度上...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9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
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
佛道乎哉?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
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
。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
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
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
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
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卽...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浅讲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和尚坡主
现在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单讲解一下,实际上咱们讲禅的这一系列光碟,它讲的
要义——无我、空性见、究竟祖师禅无话可说等,这些原理,和所有了义佛经、还有一
些一流禅师的开示,其内容都是一样的。前面咱们讲了《心经》,现在再把这个《金刚
经》拿来看一看。
以前讲过,最古老的那种参禅方法呢,它就像徒手爬藤入云---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按
五祖倡导的依靠《金刚经》参学,就容易得太多啦。加上我们作了浅显讲解,那简直就
像爬直升飞机绳梯上去一样,更加容易得悟。
咱们从经文再来看一看,看看佛讲的《金刚经》之内核,和咱们前面讲的那些内容,表
述方法虽有异,看看内容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拿佛经来印证一下。
另外,咱们讲这个经,风格以提纲挈领为主,因为那些寻枝摘叶、逐句解析的资料已经
有很多,走进书店、网上收索、就能找到很多法师或学者录的视频或写的书,里面一般
都有名词注解。
细看学者们讲《金刚经》讲《心经》等的那些文字资料,会发现他们能把里面的文字给
拆解得很详细,就是说各种名词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往往会给
你讲错了,好...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俱乐部 】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标 题: 【夙业, 宿命的探讨】【转】佛教徒眼中的自由意志:对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超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2 20:01:38 2015, 美东)
佛教徒眼中的自由意志:对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超越
A Buddhist View of Free Will
Beyond Determinism and Indeterminism
B. Alan Wallac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8, No. 3–4, 2011, pp. 217–33
阿兰•华莱士
《意识研究期刊》,2011年,18卷,第3-4期,第217-233页
作者简介:
阿兰•华莱士是著名的佛教学者、美国作家、翻译家、教师、科研者兼佛学实践
者。他对于意识科学与心理学、思维神经科学、物理学的交叉领域等研究...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2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极乐法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极乐法会的第三天。极乐法会期间,我们所用的仪轨是列绕朗巴大师的《阿
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这是莲花生大士的法,莲花生大士当时造这个仪轨的时候,只
传给了身边的几个人,并没有公开传,然后就伏藏起来了。后来由列绕朗巴大师取出了
此伏藏,把这个法传扬开。
喇荣开极乐法会的时候,主要用的是这个仪轨。列绕朗巴大师是上师如意宝的前世
,也是一位非常殊胜的伏藏大师,他的伏藏非常珍贵,所以上师当时用了这个仪轨。
修此法也要获得灌顶,上师如意宝每年开极乐法会的时候,也会给大家灌顶。在座
的很多人虽然没有得到《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的灌顶,但是得到过其他的灌顶,比
如说得到过《金刚萨垛修法仪轨》灌顶,这样也是一样的,也可以修持此法,也可以念
诵这个仪轨。
此法也要得到传承才可以修,因为这是密法,没有得到传承是不允许修持的。尽管
很多人都得到过这个传承,但也有新皈依的、新学佛的人没有得到过这个传承,今天我
可以给大家传承。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这个修法仪轨的内容。...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八大误区
释传悟
佛法的智慧大海无疑是博大而精深,浩翰而无际,从而在对佛法的求证路上,也必然是
充满坎坷与勤苦的。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禅师求法,达摩禅师言:“诸佛无上
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
苦。”凡夫众生,欲求佛法,当精勤自励,依闻解起行,精进集积福德智慧资粮,方得
入佛智慧,故学佛当放下自我,舍离己意,把身心都投入到佛法的实践中,切实行履,
如此方有成就之日。然则百丈高楼,从地而起,千里之遥,始于跬步。对于学佛修持,
初学入门,最忌因地谄曲,知见不正,这样自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楞严经》云: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鉴之现今初学入门者,往往见未能求正,行未能踏实,而造
成诸多误区。现将其现象一一列之,以规来者。
一、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曾遇有这样的同修问我,为什么每天打坐两座,打了四十多座了,每天坚持诵《金刚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等也有几年了,还不能见到自己本来面目,真是越修越没有信
心了。我问他,如果要想见本来面目,那就得对身体,对心念,对情感,对名利要放得
下。回答是“虽然放不下,但我也是在很努力的修行啊。”听到这些回答,...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深妙禅偈
(二)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妙禅 浅人当作浅法看
四仪庄严三业净 坚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关 放下生平闲知见
谈玄说妙不相干 三字真传老实念
只此即是长夜灯 苦海慈航斩魔剑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呆汉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觅方便
过缓过急同是病 强想一心心愈乱
志坚如钢气如绵 不间不杂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应 根身器界潜转换
烦恼未伏念不一 习气不除佛不现
千万句如一句时 何愁不见弥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难 三昧全凭信行愿
第二个内容是深妙禅。怎么又谈到禅了,这是《大集经》的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
名无上深妙禅。’不但是禅,而且是深的禅,妙的禅,而且是无上的深妙的禅。中国旧
日的知识份子(士大夫阶级)欣赏禅宗,鄙视净土,认为唯有禅宗才是高深玄妙之法,
至于净土只是愚夫愚妇的行径,其实他本人正堕在颠倒见之中,如大富盲儿身在宝中为
宝所伤。另外一种,目前有许多人,久修无功,
产生消极情绪,自认什么都不行,我看经不能深入,参禅更不是根器,学密还有许多怀
疑的地方,我什么也不行。所以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念念佛吧!这个说法,表示这个人虽
然习净,但对于净宗缺乏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了义及不了义
学佛法不在于说听闻熏习时即能究竟了知,乃至于说就能够成就实证的智慧;得要
能于法的义理,经过思惟、筹量、观察,才能进一步受持运用。而观察义理时,要依止
于法的究竟义、真实义,而不依止于不究竟的方便善巧法说。那么了义指的就是真实义
,不了义指的就是说是方便指引,以便能够到达真实义。佛所说的经,函盖了了义以及
不了义,佛有时祂会宣说往善趣之人天善法,有时宣说往涅槃解脱生死的四圣谛。因为
当到人间来的时候,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 佛陀要先来让
这些善根缺乏、烦恼深重的众生,能够先避免入到、生于三恶道之苦;要能够远离三恶
道之苦,那么大家要先能够修学往人天的这个善趣去,所以要先宣说往善趣的人天善法
。之后呢,然后乐意于这个善因善果以后,再告诉大众们说,怎么样来往这个涅槃、解
脱生死的这些法是什么?
佛陀的究竟说,其实指的就是众生皆有如来藏、皆能成佛,这才是这个佛法的真实
义理。那么关于这个部分呢,我们来引用一段经文来说明,经中说:“云何了义不了义
经?谓若所说引趣于道,是不了义。引趣于果,是为了义。说世俗行,是不了义。宣说
胜义,是为了义。引趣业行,是不了义。尽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我曾经走过了一段十分艰难,方向莫辨,痛苦迷茫的心路历程。现在终于重获生机,找
回了生命的本来面目,不再让自己可悲地游离于真正自己的人生之外。
在我的觉醒过程中,对我起到莫大帮助的包括而不限于:
自己骨子里天生的正气气节,也是中国人历代就具备的骨气;
自己自幼就萌发的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圣人情怀;
自己的和自幼家庭里面的十分深重的乐观思想与对未来的不磨希望;
再苦再难之中不甘心生命就此堕落沉沦消沉的本能;
对奥妙宇宙神奇力量的敬畏;
对从来奇迹总会降临我身的底气信念,以及人类生命内在潜力的信心;
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虚心学习和热心探索;
理性的思维辨别;
希望自己达到慈爱包容、不择亲冤的境界的美好愿望。
在此特将心得整理出来,希望能够给还在迷途中的人们以参考,少走一些弯路,未曾陷
入的人们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本篇每一章如果细述,单独都可以凝成煌煌巨著,而小子我的能力不足以涵盖如此广大
。这里并不想做知识性探讨,仅仅根据个人经历,陈述对我澄清困惑度过困境起到的助
益更大更明显的。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点到为止了。有兴趣具体深入了解的可以直接去
看相关典籍著作,文末所列几篇可供参考。本文不是为...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2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12-15修行记录

就是 理想-目的-法门,三者之间一定要相应。
否则就类似"想吃饭,却煮沙"。当然不对了。
甚至搞不清到底 想吃饭,还是只想煮沙,就更乱了。
但是我觉得要提出的就是,选则相应的法门,就不是必须修行者自己做
(估计也没那个能力、眼力),应该是师父、师兄替你选。
--------------------
理想 法门 目的 相应---waichi
例如: 修净土者, 往生佛土乃其"理想", 念佛之名号乃其"法门", 佛之名号亦和其理想
"相应",愿往生佛土乃其"目的", 修行此四种条件"理想""法门""相应""目的",要非常明
确清楚配合, 缺一不可, 然後修时自当脑"念"佛号, 心行"念"佛号愿往生佛土之"目的"
, 然後"观"心之行动, 如"观"见心不"老实", 离开"目的"而行, 亦可说是心之杂念, 心
之杂念不一定有念头的, 大多数情况只有行动, 此乃心之特色之一, 心既离开"目的",
此时须全面制心断除心之杂行, 以令心止於"目的", 但所谓全面制心断除心之杂行, 须
配合"修观", "观"乃自性本有之其中一种功能, 人人皆有, 人人时刻都用, 但只有知见
的知而不真知, 故不懂以...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eStrai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TheStrait
标 题: 大陸人的“恩主心態”從何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9 12:42:51 2014, 美东)
http://view.inews.qq.com/a/NEW2014021901222202
近日,有組織在香港舉行“滅蝗”遊行,部分港人與大陸人矛盾又成熱點。深究起來,
爭執中,部分大陸人仍對香港有一種恩主心態。而進一步探析,如今大陸人這種恩主心
態十分普遍,針對的也不只是香港。
隨著經濟強勢,部分大陸人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種“恩主心態”
1、隨著經貿交流,部分大陸人有了“恩主心態”,對香港、澳門乃至台灣地區尤為顯著
部分大陸人好以“恩主”自居並非新鮮事。面對香港這次所謂的“滅蝗”遊行的辱罵與
圍攻,不少大陸游客在接受采訪時就表達了“如果不是我們過來消費,香港不會這麼好
,香港人吃什麼呢”的觀點。雖然這些遊客在被“圍攻”後表達的觀點不免偏激,但這
樣的論調卻並不陌生,早在2008年,一位內地旅客滯留香港機場,向記者抱怨工作人員...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eStrai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TheStrait
标 题: 大陸人的“恩主心態”從何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9 12:42:51 2014, 美东)
http://view.inews.qq.com/a/NEW2014021901222202
近日,有組織在香港舉行“滅蝗”遊行,部分港人與大陸人矛盾又成熱點。深究起來,
爭執中,部分大陸人仍對香港有一種恩主心態。而進一步探析,如今大陸人這種恩主心
態十分普遍,針對的也不只是香港。
隨著經濟強勢,部分大陸人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種“恩主心態”
1、隨著經貿交流,部分大陸人有了“恩主心態”,對香港、澳門乃至台灣地區尤為顯著
部分大陸人好以“恩主”自居並非新鮮事。面對香港這次所謂的“滅蝗”遊行的辱罵與
圍攻,不少大陸游客在接受采訪時就表達了“如果不是我們過來消費,香港不會這麼好
,香港人吃什麼呢”的觀點。雖然這些遊客在被“圍攻”後表達的觀點不免偏激,但這
樣的論調卻並不陌生,早在2008年,一位內地旅客滯留香港機場,向記者抱怨工作人員...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2
☆─────────────────────────────────────☆
bdbd (kakali) 于 (Wed Feb 10 09:45:53 2010, 美东) 提到:
全麻伤大脑,而且有生命危险,这个搞一次出来,容光焕发。
想想michael jackson 如果随我修了道,就不至于死那么早啦!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Wed Feb 10 15:57:16 2010, 美东) 提到:
心经云:无眼耳口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明明都有的,为什么说无呢?
好像以前有个禅师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参禅的。
建议你看些佛教的基本知识,从容易理解的佛经入手。
如果直接看难懂的佛经,就要有点耐心,慢慢想。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Thu Feb 11 12:53:09 2010, 美东) 提到:
密宗上师亲传禅定初修!
在人间按:这篇文章是第三次发了,显然它对初学禅定的朋友...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3
净土十疑论节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
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
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
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
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
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
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
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
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
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百度百科
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以下内容皆取自成观大法师撰写之“相宗系列”书籍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派;
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所云大乘,无过二
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化;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两大法脉或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瑜伽学派。
中观学派是尊龙树菩萨为始祖,以其《中观论》及《十二门论》为根本论典,其后
传至提婆菩萨,着有百论,即与龙树之二论合称“三论”其传承者为罗睺罗跋多罗、青
目、婆薮、佛护、青辩等。在中国之弘传者则为鸠摩罗什,至唐,吉藏大师而集其大成
,因而开创“三论宗”。此处所说的中观学派是狭义的中观派;此派虽名“中观”实是
以空观(第一义空、一切法空)而涵摄空、假、中三观,故名:中观,又称“空宗”。
其根本经典为般若诸经与三论。
广义的中观学或空宗则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因为这些宗派都以中观学派
的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主要根据,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与律宗外,其余诸
宗基本上都属于性宗(空宗)所摄(以其相对于“相宗”,切研习之本...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真九要》
【清】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 著
修真九要序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
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
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
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
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吾师龛谷老人,略
闻香风,始知自己从前之错,亦知天下道人大半皆错。因述吾师之意,提其修真纲领,
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其法由浅及深,自卑登高,为初学之人作个梯级。不论学道
修道,依此九要,循序而入,终必深造自得,且能识的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
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以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矣。
时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九日
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叙於自在窝中
勘破世事第一要
吁嗟!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百年岁月,瞬息间耳。无常一到,纵有金穴银山,
买不得性命;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不肯留
情,一失人身,万劫沉沦。有志于道者,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方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7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Thu Dec 8 08:52:54 2011, 美东) 提到:
前有版主的大乘佛法与人生的帖子, 后有人对我的学佛修行有点好奇,我就随便谈谈自
己的事情.随意而谈,扯到哪算哪.
我没有多少修行, 算个佛学爱好者, 但不怕献丑. 一个人的经历, 不论好坏,对有的人
或者也有点益处. 为何? 好的东西,别人也许有启发,坏的东西,别人也可从中知道教训
和警惕.
我的学佛过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状况,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期间有过两次主要的
思想转变.
1. 接触佛法和起步阶段
在大陆, 过去学佛的人不多的, 现在好像多些了. 我们受无神论的教育多年. 小时候,
看《西游记》,或者算是最早因缘吧. 那是也不是信, 只是喜欢这故事. 到了大学, 在
学校图书馆有佛教经典,于是自己看了几本,觉得不错,感觉有道理啊,喜欢. 当然这佛经
,是汉传大经典了. 那时,根本没有想什么修行, 书看完就完了, 就算知道些道理, 如选
修了一两门文化课. 那时, 我也会去逛寺庙, 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的独特观点:净观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历史上,金刚乘一直面对它是否为佛陀教法的质疑,就如同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声称
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有些小乘和大乘的教派也同样地抨击金刚乘佛法
的真实性。
就某些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佛教是在古印度发展出来的,印度文化由种姓系统
和明确界定的行为准则来支配,由神圣又过分精神化的婆罗门贵族订定了社会上可接受
的宗教标准和宗教信徒行为的规范。婆罗门的宗教道德观,除了平常的不杀生、不邪淫
等等之外,还包括了严格的饮食规则,规定行者要吃净素,不可吃洋葱、大蒜等具有强
烈气味的食物,绝对不可饮酒;此外还有其它在现代会被认为很极端的限制,例如,一
位婆罗门,只要被贱民的影子碰到,就必须经历很复杂的净化仪式来清净自己。
除此之外,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期望,认为宗教的功能在于传播一套道德规范,教化出
温文有礼的人民,强调健全、温和、仁慈等等的品性;人们期望宗教导师和教法成为那
个宗教最高和最严格道德标准的规范。金刚乘和这些期望背道而驰,它经常使用一些看
起来野蛮而怪异的行为,它的教法与修行方式也非常让人惊讶——要相信这种教法来自
温和宁静化身的释迦牟尼佛,实在有点困难。金...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39
(一)世俗谛的方法
当遇到痛苦、自己做错事或失去执着之物等等的时候,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通过修行,减轻痛苦;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将痛苦转为道用。
1、制止、消除或减轻不愿意接受痛苦的心态。
应当思维:我这样痛苦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伤心痛苦也是有害身心的。
轮回当中肯定会有很多痛苦等待着我们,每个凡夫的命运都大同小异——都有生
老病死,所有人终究都会死掉。怎么样死去,谁都说不清楚。父母可能会离开我们,婚
姻、家庭、感情、金钱、工作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始终都
是拒绝、抵抗、逃避,不敢面对、不敢承受,只能说明我们的抗压能力很差,内心不堪
一击。因为内心非常脆弱,无法面对和接受痛苦,出于本能而习惯性地逃避痛苦,时间
长了,我们的内心只会越来越脆弱。任何问题都斤斤计较、挑三拣四。外在环境再好都
没用,什么都看不顺眼。
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内心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没有任何东西让自己感到幸福。
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创伤更大,最终肯定会在痛苦面前倒下,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而没有任何益处。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40
原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f4jo.html
有兴趣者可加和尚坡主的新浪微博或去博客留言探讨修证体会。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讲 (by 和尚坡主)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特别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
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
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
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阅读全帖
I*******6
发帖数: 36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一篇文章--自戒的技能
自戒的技能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Skill of Restraint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人们经常问到,如何把修持带入日常生活。答案比较简单。很多人不爱听这
个答案,但它确实简单: 那就是自戒[约束]。 自戒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在行动上自
戒。一种是在看、听、嗅、尝、触、思方面自戒——换句话说,既约束出去的东西,又
约束进来的东西。这两种戒都需要相当程度的技巧。
拿感官约束来说: 怎样看,怎样听,是有技巧的。你要以不激发贪、嗔、痴的方
式看事物。你要以不激发贪、嗔、痴的方式听声音。 诸种感官依此类推。这是一门技
能。你要能做到既约束感官,又不至于缺少愉悦,饥饿到崩溃的程度,突然发现自己站
在敞开的冰箱跟前狼吞虎咽,吃下一加仑冰激凌。你需要懂得如何给心提供优质食物,
哪怕你正在给杂染断食。在掌握这门技能的过程中,有定作为基础是有益的。经典中常
常提到感官约束为定的前提,不过,这两种素质实际上一路相辅相成,这样的情形在佛
陀的教导中是常见的。
看事物时要试着留意: 你的心[注意力]在往外流吗?...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的真精神
修行要诀
(一)定宗旨
一、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苦海、了生死。生死又分为
二,一了分段生死轮回,不再混入,二了变易生死,开般若明达生死,本不可得,不受
世出世一切苦厄。
二、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为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方可度登彼岸也。是以
开智慧,乃成佛唯一法门,舍此别无二法。
三、学佛贵在自求自修、自除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
吃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和药方,与本病不相干也。学佛者,是学与
佛无二,同一无烦恼,清净自在,不是变个佛。
四、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而得究竟乐者,只在开智慧;开智慧在定,
得定在坐,坐在法。宗旨目的既定,中途方不疑退,此生必可成就,不问你修净土禅宗
密法,都要同此宗旨,同此目的。
(二)明修义
一、明本来,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入病,要恢复本来,方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
,不叫修理。
二、修心与修理物品不同,当云复,言复其本来也。物品之修理赖他,心之修复还
赖乎自心,以妄心复妄心,至心不可得,光明自在为止。
三、修心虽赖乎法,但教法中用于一时,取舍予夺在我,以明心见性为体,起一切
妙法为用。...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大乘密嚴經簡捷的告訴行者賴耶識與修行的關係 :
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 :
《大乘密嚴經》卷3:
「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經文語譯:
【佛陀所開示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佛門內外許多的的知識們,都不能知道.「如
來藏就是阿賴耶識」如此甚深的義理。十方諸佛所證如來無垢識,其實就是由因地時的
阿賴耶識輾轉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賴耶識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後的如來無垢識的過程
,就顯示出阿賴耶識心體就是如來無垢識心體,是沒有差別的;就如同將黃金打造成金
指環的過程,金指環是由金體輾轉打造而成,金指環還是原來的金體,所以金體與金指
環體是沒有差別的。】
行者在因地時證得阿賴耶識,雖然能觀見阿賴耶識體如同黃金一樣的清淨無染,但卻
是函藏著無明貪愛等業種、函藏著七識心所相應的不淨種、所知障隨眠…等,所以透過
福慧雙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賴耶識體中的所有不淨種子修除淨
盡、把阿賴耶識體中所有一切法種都全部證得,成爲如來無垢識而成就佛道。過程如同
在找到黃金以後,把黃金打造成金指環。所以經文中的「金」是比喻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双运
马鸣菩萨告诫学法者:修学止观的时候,是要依止观双运而修,不应当偏止或观
任何一边,如果执著修止却不修观,贪著定中的乐受,不能够依“止”入“观”,证入
佛法智慧,或者不修止,偏在修观,只是依文解义思惟经中义理,没有“定”作为庄严
,来依所观经文法义降伏自心;这依“止”修“观”的意思,详细点说就是说,能依六
识心如理作意思惟法义之后,说服了自我第七识意根末那,使这个心发起决定性,于所
观照思惟之法,不怀疑、不退失,因而有了该分佛法智慧的实证。所以不修止偏于观是
一样有过失,过失就在没有办法来实证佛法,出生智慧,即使有智慧也是属于干慧。意
思是说,好像井中泉水干枯了,没有办法如泉水般源源不绝,流注胜妙佛法智慧,当然
也不会有解脱的功德受用。这里仍然先就偏修止的部分过失,来为大家探讨.
复次,若唯修止,心则沉没;或生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宜应兼修于
观。云何修耶?谓当观世间一切诸法生灭不停,以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应观过去法如
梦,现在法如电,未来法如云,忽尔而起。(《大乘起信论》卷2)
在为大家逐句说明这意涵之前,先为大家讲解止观的定义内涵。
所谓“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最好修学哪一宗
最好修学哪一宗(上)?

要思惟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佛教这个词是因为传法者是 佛,所以才
会有佛教。可是到了末后世以后,修学者又因为各自的偏好或是观点,因而分宗立派。
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
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地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
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刚刚在修学佛
法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心性、环境,所以就选择了某一个宗派。当然除了自我原
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说假如当世没有真正的善知识能够贯通佛法的教
义,能够引导学人依照六度万行来修证佛法的话,学人只好随著自己的福德因缘,随分
来修学。所以,要思惟这个问题,这个“修学哪一宗最好”这个问题之前,就应当先了
解说每一宗的修学内涵。
大体来说,历代佛门中的宗派一直演变到现在,约略有下面各个宗派,我们简单地
来介绍一下。
第一个律宗。顾名思义就是要律身口意,是以毗奈耶为本,然后宗奉律藏,所以叫
作律宗。佛法中修持戒律的目的,是在约制行人的身口意,使得他们能够防非止过,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脱道
佛弟子们于修学佛法一段时间后,渐渐会知道佛法有三乘菩提之分,那就是声闻
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然而,这三乘菩提到底有什么内涵?有什么实质的差异?很
多人不懂,乃至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出现。譬如有人认为,只要了解四圣谛、八正道
等法,就已经全面了解佛法了;或者有人错将解脱道认为是成佛之道;或者有人将男女
邪淫法,当作成佛之道,等等。不仅误会大了,而且还误导众生,相将入火坑也,危害
大矣。
所以说,应该将三乘菩提的内涵加以说明,让菩萨们,了解三乘菩提的全貌;既然
能够了解三乘菩提全貌,就会清楚三乘菩提到底有没有差异,就不会随著错悟大师说法
而在修行走偏了,乃至有人走上与佛法完全无关的男女邪淫法中,再回头已经是很久很
久以后的事了。如果能够了知三乘菩提的差异以后,就可以衡量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人—
—是声闻种性,是缘觉种性,还是菩萨种性;待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之后,就会如实
的去修行,去求证属于自己的种性所应证的果德;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人,才不会被错悟
大师所误导,乃至与三乘菩提完全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所谓的声闻菩提,就是学人听闻 佛的音声之法教开示,悟了四圣谛等理,因而断
了见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欲无常,虚妄颠倒
有关“六尘与六入”的相关法义,这个在佛法中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因为这
些法义与“断我见”证解脱果及“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法妙义有密切的关系,如
果能够对于这些法义有正确的了解,那对于我们在佛道修学上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六尘就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而法尘是依附在五尘上而存在的,不能够离
开五尘而有单独的法尘,除非是证得二禅以上的等至定境,才有单纯之定境法尘存在。
我们都知道五尘分别对应至五识,为五识所了别,而事实上包括法尘及五尘上的细相都
是需要靠意识来了别的,因此意识所缘的境界,可以说范围是非常广大。譬如说,对于
由色受想行识聚集而成的五阴假我,意识会把这五个法合起来当成一个有情,虽然这五
阴刹那生灭,可是意识心仍然会把有情的五阴当成是连续性的法,而认为有一个真实的
五阴我存在;同时意识也可以缘在五阴变化上面所显示出来的“生、老等心不相应行法
”,因此意识所缘之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大。相对于意识来说,五识的所缘就单纯很多
,因为五识的所缘就仅限定在现量上面,而意识心的所缘则函盖现量、比量与非量。那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意识心有时候祂的所缘是会有虚妄性的,包括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我们要接续上一集的节目,跟诸位观众继续来探讨有关“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的相关法义。上次节目中我们有探讨意识所了别的六尘境界非常广泛,而且祂也只是
摄取自心所现的内六尘。有关这方面,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先来看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中的开示:“青赤诸杂色,波浪悉无有。
”大意就是说:青黄赤白、乐音、噪音……等诸色相,其实都是自心之所幻现,犹如波
浪是由海水所幻现一般,全部都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既然是自心所现,不同的众生
各有自己的六尘内相分,可见都是虚幻生灭因缘所生之法。那我们就可以透过这样的知
见作观察、作观行,因此就能够对于我们远离种种虚幻的五欲境界之贪染与执著,产生
莫大的帮助,这就是这个知见的重要之处。因为既然是自心所现,当然是虚幻变异而非
真实不坏之法,不应该错认而执著之。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很容易沉迷于种种似真之
六尘境界,因而造作诸业,轮转生死。所以“内六入”与“外六入”的法义,可以让我
们从道理上面来了解自己所执取的六尘境之虚妄性。而在《楞伽经》中亦开示“显示因
”的道理,如果认为只要识阴现行即有觉想分别,识阴心中就能显示六尘,那这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云何修止观门?谓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初各别修
,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大乘起信论》卷2)
首先谈到的,这里面谈到的“止观”这两个字,在这个学佛的过程中,止观始终是一个
很重要的,我们经常在许多的法门里面都会看到止观这两个字,所以藉这个机会,我们
可以好好地理解一下《大乘起信论》讲的止观,到底是讲什么?一般人觉得止观一定都
直接会想到修习禅定的状况,也就是所谓的四禅八定的状况;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的一
句话:“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这个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念佛是在心里的忆念,
真正的参禅呢,也仍然是在心里面去参,而不在你如何盘腿打坐去修定,因为修定的这
件事情毕竟都还是在世间的诸法里面。
比方说,佛陀当年祂在出家寻道的时候,祂曾经跟过两位当时修学禅定的这个大师:一
个叫作阿罗逻伽蓝,另外一个叫作郁陀罗摩子。阿罗逻伽蓝他所修习所证的禅定,叫作
无所有处定;另外一位郁陀罗摩子所证的禅定境界,叫作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
跟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个定,一般我们在说四禅八定的时候,那个是最高的两种的禅定
境界。佛陀在跟这两位师父在学禅定的时候,很快就证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