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禅八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r
发帖数: 404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四禅八定
前面太乱了。 我们重新开个话题谈:
1-- 首先,不修止禅,只修观禅, 能不能得四禅八定?
这在runsun转的文中是说不能。
10.止禅可入八种禅定(安止定),临终入定可生该定的禅天。
10 观禅可得近行定,临终入近行定可生较高的欲界天(kamavacarasugatibhavavisesa
)。
显然他是说观禅不能入八种安止定,不然就没必要这么对比了。
pattern举的例子就很好, 象那样的情况,到底能不能算心一境性,得四禅八定。你前
面的伏笔是不是可以拿出来了?
2-- 禅定(安止功夫)和慧定的区别
我认为四禅八定就是指禅定安止功夫,和慧定显然不一样。慧定我认为是指时时心能觉
知,所以不狂乱。
你似乎认为,功夫禅定和慧定都叫四禅八定,对吗?如果对,这两种四禅八定各有何相
同和不同?
3-- 慧解脱
慧解脱需不需要功夫上的四禅八定,需不需要慧定?你前面说不需要具足四禅八定,那
那些需要,那些不需要?
r******2
发帖数: 1021
2
☆─────────────────────────────────────☆
runsun (runsun) 于 (Mon Mar 9 10:37:45 2009) 提到:
今天看旧文,看到waichi谈到初禅和空无边处定,看到下面的论述,
==============
"一念代万念乃初禅境界-最高成就, 得到空无边处定"
==============
"例如行者觉得自已已修到第一界"欲界"最高, 已获空无边处定. 如何内外证明? "
==============
"修至空无边处定亦不离欲界"
===============
就如 "初禅", 即行者他 "心" 所 "进行" 的 "行为", 是 "置心一处", 而行者能置心
一处之时, 会因心从狂乱, 转成得某种程度之安 "定", 因此对比, 所以会产生喜乐觉
受, 因此称为 "离生喜乐", 开始能离开狂乱, 故安定而生喜乐感也.而如行者保持 "置
心一处", 老实行至尽, 最高修至空无边处定".
====================
看到上面的论述简直让我目瞪口呆,这位自称早已证四果,想必自由出入四禅八定的的
waichi...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

佛法当然必须要亲见,但是不是说修止禅的四禅八定才能亲见无常,四禅八定是可以跳
过的。
但这不是说不需要禅定,因为观禅的定,也是禅定,但和止禅的四禅八定是两回事。
如果佛使比丘确实是这么说的,那他肯定是错误的。
四禅不是必要的。有初禅最好,如果没有止禅的初禅,直接修观禅,也照样可以。
r****n
发帖数: 8253
4

不对,须深经上的那些慧解脱阿罗汉就没有初禅。
另外,经典上说的初禅乃至四禅,有一定证据显示并不是今天我们在修的止禅的四禅八
定,而可能是观禅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刹那定。
如果修止禅的四禅八定,是一定要依靠禅相的,在禅定当中一定是无法观的。
而奇怪的是,经典上说的禅定,从来没有提到过禅相这么重要的东西,甚至从来没有说
要制心一处,要固定单一的所缘。
只说禅定是离了恶不善法,是有禅支等。
止禅,是一个危险的路,是弯路,如果正见不足,最好不要乱碰止禅。
a**u
发帖数: 8107
5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an 1 09:23:36 2009) 提到:
正方观点:
慧解脱阿罗汉100%需四禅八定,无论慧解脱还是俱解脱都必须要有四禅八定,这是符合
佛陀教导的,是佛法
(隐含观点:清海GYFM和waichi根法不是外道专注禅定,有修观,是佛法,能解脱)
正方代表:
Waichi,(如果J同意此,建议J加入,如果其他人有兴趣,也可加入)
反方观点
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有四禅八定,专注禅定(止禅)对于解脱不是必须要修的,
声称慧解脱阿罗汉100%需四禅八定不符合佛陀教导,非佛法。
(隐含观点:清海GYFM和waichi根法只是外道专注禅定,所谓的观是错误的观,非佛法,不
可能解脱)
反方代表
Runsun,puppeteer
此次辩论的意义:
该论题是runsun在指出清海的观音法门和waichi的根法只是外道专注禅定修法,根本无
法解脱,从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歧性命题。也是一个非常基本都又极其重要的命题,其
中涉及了佛法修行的根本核心止和观的区分,以及waic
r****n
发帖数: 8253
6

没有禅定,确实不可能解脱,但这个禅定是指心的平稳,不乱,纯净,而不是狭义的四
禅八定的禅定。
禅定分两种,奢么它禅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四禅八定
另外一种是毗婆舍那禅定,就是刹那定。是修观的定。
对于纯观的刹那定来说,乐属于一种杂染干扰,会干扰对无常和苦的观察。但止禅就不
是。可以老实享受那种乐。
l*******e
发帖数: 121
7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
戒。如果连
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
为平时我们
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
。有了定,
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
。因此,
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
成绩来,那
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
么,什么是
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
是静虑:既
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
”;“观”
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
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
何的禅定,
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
种种欲望,
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
,其中一个
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
s*********2
发帖数: 357
8
如果观禅修得很好,止禅的四禅八定自然也就成啦。
这两个俺觉得就是相辅相成,先修哪个都一样。
而且大部分人烦恼那么多,用禅定先压一压也是好的。
观无常这种东东,四禅观的,和没禅观的,效果肯定差挺远的。
记得才看见书上讲,没有不到初禅就慧解脱的,至少初禅。
S**U
发帖数: 7025
9
四禅八定不练也会退步。
练的目的一是作为修观的基础,二是享受禅悦,三是作为修神通的基础。禅悦乐胜于性
高潮、吸毒、感官等欲界乐。
s*********2
发帖数: 357
10
因为俺觉得四禅八定是非常殊胜的享受,但是达到禅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如果
有经验的同学能够传授指导互相交流就可以大家共同进步。 而且俺觉得禅相是个非常
好玩的东西,俺觉得很好奇,还有out of body experience, 和无色界定的境界,
lucid dreams 等等。
听说还有人在禅定中悬浮,以及回忆起past lifes。 总之任何有关禅定的问题都可以
贴和发表意见,包括反对意见。
还是拒绝阀门的参加。
b**d
发帖数: 7644
11
切!哮喘呢? 身体不好会对修四禅八定造成极大的障碍。而且如果不修,忘了怎么进
去了,不就丢了?
难怪电视剧里面的神仙妖精天天在修炼呢。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未到地定
所以修学佛法的菩萨们,在初始之前,您要真实断我见,您就要认清楚凡夫是如
何著相,而落于很浊重的人、我、众生、寿者相而生死不断;而外道又是如何错误的以
为,我只要意识能够入于定境,我的意识不要去攀缘人相、我相、众生、寿者相,那么
我就解脱了、我就涅槃了。这两种都不是真实的离相,不是真实的无相;只有佛法里面
的如来藏,这个实相心才离于一切言语、离一切影像。这也是为什么正觉讲堂要施设无
相念佛来作为断我见,证得未到定来断我见—以定然后而慧—这样一个施设的一个目的。
无相念佛虽然不是真实无相,不是真实离相,不是如来藏,可是依无相念佛的练习
,依拜佛这样子的一个法门的施设,可以让众生们——修学佛法的众生们,能够渐渐地
摄心为戒,乃至能够渐渐地净念相继,而发起未到地定。依于这一个能够离开五尘境干
扰的一个意识的定心——初禅之前的未到地定,依您有三归、您有五戒、您有菩萨戒,
依这样的善心,乃至依您在修学定慧之外,还有努力地在修集福德。您有努力地依于定
慧,而来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依这样子种种的四
种修。
“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这四...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index.php/huideng-jiangtang/fofa-jianxiu/2016-07-21-09-16-27/593-l11024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index.php/huideng-jiangtang/fofa-jianxiu/2016-07-21-09-16-27/594-l11025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归纳起来,大致为五种:
(一)懈怠。懈怠,是贪着吃喝玩乐而不想修行的念头。修行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懈怠
。如果懈怠,就根本不能进入禅定,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遗忘圣言。圣言,也即上师教给我们的修行诀窍与方法。修禅定的时候,把上师
讲的诀窍都给忘了,致使无法正常修行,就叫遗忘圣言。
(三)昏沉和掉举。昏沉属于无明烦恼,因为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专注于修
行目标或所缘境;掉举属于贪心烦恼,思维曾经吃喝玩乐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乱,故而无
法专注于目标。这两个是所有禅定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禅定的本质。
(四)不行对治。在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般若禅不是禅定
般若禅不是禅定(一)

从古以来呢,就经常有人以为自己证得禅定,这样子就叫做开悟,因此当他证得禅
定的时候,他就以开悟者自居,这是从古以来就有的现象。那么到了现代这个末法时代
,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以证得禅定就认为是开悟的人越来越多。这种追求境界、以证
得定境为证悟的人却反过头来毁谤:“证得无所得、无境界的无生忍,不是真正的开悟
。”以定境这样的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毁谤正法,其实是违背了了义经典的圣教量,
这样的行为已经成就了地狱的重罪。
那么想想看:一个人在这一辈子呢,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的善因,却得到了未来
世地狱重罪的果报,想想看!他们是不是很可怜呢?平实导师以悲心的缘故,特地在《
生命实相之辨正》一书当中,为这一类的人概要的说明:现在的学佛人“以定为禅”的
各种层次,提供学佛人省察思惟。若这些人能够虚心接受,然后去比对圣教量,再作深
入的思惟整理,自己知道错处,然后重头再参,这样子才有机会可以远离地狱重罪。
我们接下来是要讲解“以定为禅的十种层次”。但是在讲解这十种层次以前,我们
先来说明:般若禅与禅定所证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先让各位了解以后,就知道以定为禅
为什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那波罗蜜
已经讲了菩萨要怎么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度波罗蜜,现在所要讲的是
菩萨要怎么修行禅那波罗蜜?
我们现在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波
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
我们首先来看这一段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学禅那的时候他要怎么转依如来藏
来修行?禅那指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叫作八次第定,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先证得初禅
,才能证得二禅乃至证得四空定;那么初禅到底要怎么修?想要证得初禅先要修定,然
而定要怎么修?定的意思就是说,制心一处而不动摇,为什么要制心一处呢?因为我们
的心不断地攀缘六尘——想东想西,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境界来让心安住在那个境界
上面而不动摇;然而我们的心并不是说,你想要安住在那边祂就会乖乖地安住在那边!
所以要用各种方法来让祂停在那个位置上面。譬如说有人就用数息,不断地观察自己的
息进息出,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息进息出这个境界上面。当然制心一处不是
只有一种方法,譬如说持名念佛,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自己念佛的声音上面;还有观想念
佛,观想念佛是去观想佛的形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然后去观想...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7
☆─────────────────────────────────────☆
wuyu (wuyu) 于 (Fri Sep 9 12:23:52 2011, 美东) 提到:
行禅在念住修行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跟大多数这儿的同学们一样,我没有福气有专门时
间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做行禅。只能在上班路上做行禅,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千里之行
,始于脚下,希望为将来有机会密集禅修打下基础。
我曾经试着给每一步脚掌的移动分解标识“按,移,推,提”。开始感觉效果不错
,但缺点是标识经常跟不上所缘变化,导致标识变成了念口诀。后来请教卡玛兰蒂禅师
,她建议我只用察觉“左脚,右脚”。用这个方法我基本上能跟上所缘变化。但是很容
易走神被杂念打乱。到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跟我练习安般息念的经验有关
,我一般用数息(吸呼1-10)来使自己沉淀杂念。在行禅中,我也试着以“数步”让自
己能持续专注。我发现数七步是最好的:(一)容易持续专注;跟数息的道理一样。(
二)可进可退;如果环境嘈杂,或专注力弱,可只觉知“一三五七”步。如果专注力强
,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左右脚全部觉知(三)易于平衡;因为是奇...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进而达到三昧(samadhi)的境界。禅那是一种修定的功夫,
三昧则是由修定而达到的另一种功用了。
中国禅宗的禅与印度的禅定,虽然有层次上的不同,关系却非常密切。如果没有禅定的
修持基础,无法达到中国禅所体证的悟境。虽然有少数人未经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圣严法师- 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进而达到三昧(samadhi)的境界。禅那是一种修定的功夫,
三昧则是由修定而达到的另一种功用了。
中国禅宗的禅与印度的禅定,虽然有层次上的不同,关系却非常密切。如果没有禅定的
修持基础,无法达到中国禅所体证的悟境。虽然有少数人未经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zou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3 23:37:49 2012, 美东)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的胜利如倚天宝剑
今时佛教的法门被分为八个宗派,乃至说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实佛法只有唯一佛
乘。佛陀当时的教导,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离为要
的次第,让众生得以满足各种次法的修道基础(福德资粮),进而能够精进修习而得以
出离生死烦恼。也就是从闻、思、修、证来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息灭贪、瞋、
痴等毒,作为用功的方法;其中的“禅”法是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禅”
这个字是由梵文的“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惟修”、“定慧均等”……
,它是指经由奢摩他(又译为止、定、禅定、善心一境性……的精神集中安住状态)与
毘钵舍那(即有次第而且如理的思惟观察)互相增长的过程;它是佛教中很重要而且是
很基础的修行方法,所以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度波罗蜜之一。但是,禅宗
所谓的“禅”非谓狭义的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指广义的静虑,有了制心
一处止观的静虑能力以后,将六度波罗蜜的第六度——般若–作为思惟与观察的对象,
引导菩萨学人参究具有般若空性的心,证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心如来藏。
又佛教有宗门与教门之分,教门是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论,宗门则是以实证教门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2
补充一下,我说的自己近行定的状况,实际是这里的刹那定,而我说的venusfire的那个是近行定,和这里的近行定完全一致。
关于近行定,有不同的区分,清净道论把止禅的近行定和和观禅刹那定统称为近行定,而后面一些注释书,则进行了明确区区分。
在修止禅的时候,在初禅之前的定被称为近行定,它是欲界定
在修观禅的时候,克服五盖之后出现的定,被称为刹那定,也是欲界定。性质和止禅的
近行定非常接近
关于禅定这个词,它通常而言仅仅指的是四禅八定,而不包括近行定,不包括刹那定。
但是在某些时候,它指包括刹那定,近行定,四禅八定的所有的定。具体有看语义环境
,不要混乱
当某些人说,慧解脱阿罗汉并不需要修禅定,它实际指的是不需要修四禅八定
当某些人o,解脱必须修定,它指的是包括近行定,刹那定,以及四禅八定(安止定)
的所有的定。
就大乘来说,由于缺乏对刹那定的认识,所以禅定几乎默认就是指四禅八定。

Kota
Tribune
r****n
发帖数: 8253
23
简单给这篇文化总结一下,并补充一些东西
1.原始佛教经典当中的禅那(中国也翻译成禅定)一词,从巴利文含义来看,则重于观
照,观察,而巴利文是佛陀在世时候说的语言,所以很有参考意义。中国人翻译成禅定
以后,将禅那的本身观察的含义给弄没了,更强调了专注的“定”。让人误认为佛教是
以修四禅八定的专注禅定为核心的。但实际,佛教更重视修“观”。并且和四禅八定是
不同的。
2.禅那分两种,一种是奢么他禅那,一种是毗婆舍那禅那,奢么他禅那后来成为禅定以
及四禅八定的同义词,但实际这个是有问题的。因为还有另外一种毗婆舍那禅那。但是
当大家都公认禅定是指四禅八定以后,这个也就不成为错误了。但是需要明白禅那确实
不仅仅包括四禅八定。
3。毗婆舍那禅那实际就是修观禅时候的刹那定,这个在三藏经纶和论述以及疏钞里面
已经有明显的证据(我曾经找出大量,但此处没贴出)
4.如果是四禅八定,也就是奢么他禅定,那么它的所缘必须是固定,单一的概念法
5..如果是毗婆舍那,也就是修观,那么对象一定要是代表真实法的五蕴身心现象。绝
对不能是包括禅相的光在内的概念法。
6.毗婆舍那意思并不仅仅是观察,而是指如实观察五蕴诸法的三
s*******1
发帖数: 19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 (Z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0vnrm.html
修行是生命依仰佛法升华的过程,理性的看待生命,,破除在人间形成的观念,改变心灵对
于生命存在的目的,是精神层面对于修行的指导,我们称为”正思维”,这是修行者的道
路,是对于生命的规划,前进的方向,佛教中称为”正知见”,是修佛所遵从的“八正道”
的首要课题。
知见如果不去履行,就是学术,而不是修行,禅修,就是修行的行为,“八正道”中称
为“正定”,禅修分为不同的次第,对于修行在不同境界的人,有着不同的觉受,佛教
中统称为“四禅八定”,有“四禅定”和“四空定”的区别。
这里所讲的,是个人在实修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境界与次第差别,不去对应“四禅八定”
的觉受依据,仅仅是个人的体会。
(心经)中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
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
至无意识界。“
这就是禅定中一层境界,属于“空定”,但是还不是最终的涅槃觉悟,我...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近行定与安止定-zz
近行定与安止定
慈济瓦法师讲
郑栢青译
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
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习的过程里,受教于多位禅
学师父,包括班迪达大师(Sayadaw U Pantida)。自从80年代的早期,驻锡在寂乐苑
Santisukharama)教导内观迄今已有15年。本文原是1993年1月法师于马来西亚 Kota
Tinggi的演讲,并经菩提色拉(Bodhisara)比丘整理,刊载于〝Vipassana Tribune〞
,1996.7. Vol.4。
前些日子,我们提过四念处,佛陀告诉比丘们,勤修正念,并以达成禅那(jhanas
)。从这里,我们将谈谈寂止禅(samatha奢摩他)和内观(vipassana 毘婆舍那)的
修行,以及如何进入内观,而最终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两种禅定
有两种禅定的修行法:第一种,称为寂止禅。修习者先以专注或寂静的修习做基础
,意思是他们修习纯寂静禅定。例如:遍处(Kasinas,即取相观〔visualisation〕)
、不净观,在《清净道论》里有四十...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26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
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
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
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
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
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
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值遇很
好的上师。各种修法是那么多,以后都可以求,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统地
学习佛法。
关于“禅修”,我先简略地讲一下禅修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上很多人,不
论是企业家、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都心力交瘁。从表面上看,科技发达给人...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演讲人:索达吉堪布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
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
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
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
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
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
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值遇很
好的上师。各种修法是那么多,以后都可以求,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统地
学习佛法。
关于“禅修”,我先简略地讲一下禅修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上很多人,不
论是企业家、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都心力交瘁。从表面上看,科技发达...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Z]禅修与现代生活
禅修与现代生活
堪布慈诚罗珠
一、什么是禅
随着人们对心灵需求的逐步重视,禅修,已经开始纳入很多人的生活轨迹。禅,也似乎
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名词。在城市乡村的很多地方,无论是寺院、茶馆、餐厅、会所,
常常能看到“禅”的踪影。那么,究竟什么是禅呢?
从印度佛教诞生至今,禅,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汉传佛教的禅学,也有上千
年的历史了。
“禅”是外来词,为印度梵文Samadhi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叫做禅、禅定或三摩地。
也即使人心安定、平静下来的方法。在禅的后面加上“定”字,不但没有失去原来的音
和义,而且更能让人了解禅的内涵。
现代文明所衍生的浮躁与虚荣,激活了人的物欲。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度的工作压力,
已经把人心逼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此时此刻,禅定,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危机的最佳
选择。
禅有三种:
第一种禅,是佛教最高端的禅。这种禅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达摩祖师。达摩《血脉论
》中说:“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自古至今的禅宗,都一直
在修这种禅。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就描述了这种开悟、证悟、顿
悟的境界,这也是所有佛教徒所追求的、非常高端的境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uti (小菩提),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索达吉堪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4 14:43:08 2012, 美东)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
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
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
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
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
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
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禅修几个误区Zz
泉边林下
1:过度追去安住分而忽略观察分;
很多修行禅那者过分追求禅定,而忽略了禅定中的观察。把佛教的禅那修成单纯的寂止
,这样的话,即使寂止修得很成功,也只是某个禅天的禅那,和我们的解脱目标相差实
在太远,所以般若观非常重要。很多人过分迷恋四禅八定,老实说,我们用一生的时间
能实现四禅八定吗?即使实现了,又能够解脱吗?实际上初步修行禅定者即使他有安住
的能力,他的安住时间不允许超过整个禅那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初期的禅定者要求
在十分之九的情况下是在观察分。有的人把四禅八定和禅宗划在一起,这完全是个误解
,佛教的禅那区别与四禅八定的正是观察分,借用禅定力量来突破能所对立的执着,把
禅定当做契入本觉的手段和助力,在奢摩他的基础上做毗婆舍那。也就是用在寂止的基
础上做观察修,因此正见的树立特别重要。
2:修法的单调性
用单一的手段调服自相续,比如修数息观的不会灵活利用不净观,修念佛观的不能灵活
观心等等,我们调整自己心相续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自己心的现量来做调整,比如烦
恼非常重的要用剖析调服,心的粗分已经初步安定的情况下用直视调服,直视调服还要
根据自己心的现量做粗直视和细直视调服,...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相(转帖)
有些人会问:修习入出息念是否一定需要禅相?是否必须通过专注禅相才能证得禅那?
答案很明确:是的!
==========================
进入任何的安止禅的四禅八定,必须要以禅相为所缘,如果没有禅相,只有所谓的轻安
,喜乐或者失去身体的感觉,则不是在四禅八定当中。
四禅八定对于所缘的要求是极度严格的,必须是单一所缘境。而只有禅相才最容易判断
单一所缘境,其他的都不行。
很多人不懂这个,修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都其实都还在近行定的阶段。而且近
行定还可以搞出所谓的止观双运,还可以进行观察,任意玩出光,偶尔还有能所不二的
体会,于是一大批人在这里纷纷倒下。
r****n
发帖数: 825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禅定的几个关键点

佛法对于禅定的要求比较高,而我说的是前面比较基础的部分,应该和瑜伽差不太多。
后面有对禅相的处理,这部分比较精细了。
不过四禅八定确实是各宗各派共有的东西。
佛法最独特的是观禅。不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属于修观禅的基础,
r****n
发帖数: 8253
33
这是上次和waichi辩论慧解脱阿罗汉是否需要四禅八定时候写的文章,
我稍微改了一下,贴出前半部分,由于是根据原始的巴利文翻译来写,理解上会有一定
难度,需要仔细的阅读
这篇文章仅仅是写了很小一部分,因为实际上真正要引经据典写这种文章要花费很大精
力。我写到一半,有点坚持不下去了,耐心实在不行啊。以后有时间,我试着重新整理
,尽量写出通俗易懂的。
如果有疑问,可以问我。
=========================================
学佛法的人都应该知道禅定的重要,但究竟什么是禅定,什么是四禅八定,什么是禅,
什么是定,什么是近行定,刹那定,安止定,包括止和观的区别,很多人往往非常混乱
,在实修当中也是糊里糊涂,本文从上座部角度来试着阐述这些概念的区别
禅定,又叫禅那,巴利文为jhana,源自巴利词jhapeti(使照亮,使燃烧),
上座部佛教里程碑式历史人物,在上座部佛教地位相当于中国六祖慧能的觉音尊者,在
其整理佛陀以及佛陀弟子对法的解释的论书《善见论》中对禅那这样解释,本解释同时
参考《实义灯疏》对《善见论》的解释
它使所缘的对象燃烧(除尽烦恼),使照亮(jh
w*******w
发帖数: 2051
34
2.禅定和神通的成就(摘自第九章)
Dipa Ma developed her supernatural powers under Munindra's tuelage and
never
demonstrated them except at his request. Such powers are achieved not
throught insight meditation, but throught concentration practices, in
which
the mind enters a deep state of absorption known as jhana. While she was
doing jhana practice, Dpa Ma could enter any of the eight classical
jhanic
states at will and stay in it as long as she wanted. In the deeper
jhanas,
bodily processes can sometimes slow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推荐几本教导禅修的好书
禅定本身并不神秘。现在教禅定的书,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都相当不错,你可以选择
其中一些看看.
我个人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系统教导修禅定的书。这些教导禅修的书的作者都是一些实修
实证者,当中不少是南传公认的阿罗汉,他们将自己的教法毫无保留的公开,充满正见
,这些书要比去找那些满嘴胡说八道,大忽悠的所谓师父好太多了
侧重于止禅四禅八定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http://www.buddhastation.org/book/leaveinhand/leave_in_hand.pdf
阿姜布拉姆的《禅悦》(网上只是部分转载,可以去买全书)
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1272
前面有人推荐的佛教禅修直解也不错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ID=203
以上主要是侧重于止禅四禅八定的,如果要学习观禅,可以选择马哈西尊者或者班迪達
尊者等。
马哈西禅师的《内观基础》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ID=106
《毗婆舍那
r******4
发帖数: 178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孙伦念住禅修法
「严密地念住于接触的醒觉。」
这是孙伦禅法的核心,也是孙论不断强调的。
为什么要“严密”,原因之一是因为必须要跟上呼吸的触的所缘,观照每一个所缘。
在马哈西的禅法里面,是说要紧密的观照腹部的上升下降,这也是要跟上所缘的变化。
另外孙论的禅法,是要求强猛快的呼吸,这种强烈呼吸外加严密观照呼吸的触感,将使
得修行者不可能进入四禅八定。而是必然产生刹那定
关于观呼吸,孙伦自己也也总结了四种,其中三种是属于止禅。而孙伦进行的则是观禅
的呼吸。
另外孙伦的一些言论似乎在批评马哈西的禅法,比如批判马哈西禅法中对于"散乱心"也
观照的做法,包括马哈西禅法当中的"标记"
孙伦的批评我个人认为不是针对马哈西禅法本身,而是针对马哈西禅法被错误运用的一
种状况。
还有一个,孙伦只是不建议对散乱心观照,因为有些人容易掉入妄想,但是他却没有否
定如果打坐当中声音,疼痛感等明显所缘的出现,应该也进行观照。
另外孙伦的禅法比较特殊,由于那种强烈呼吸必然会成为主要所缘,其他会相对减弱很
多。
关于对于散乱心的观照,我个人还是觉得没有问题,当散乱的时候,观照只要产生,散
乱很快就自己消失了,而且散乱心会越来越少,直到最
r****n
发帖数: 8253
37
以下是篇非常完整的修四禅八定的介绍文章,可以作为修四禅八定的重要参考
========================
缅甸本雅难陀尊者主讲
第一部分、「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
禅修的环境及姿势
首先,佛陀说禅修者要打坐,必须找一个安静,没有声音的地方。因为对刚开始禅修的
人而言,声音是一种干扰。他们在看呼吸时,心会常常禁不住地想要听听周围的声音,
听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定力就退了。
禅修时,必须坐下来先盘腿、闭起睛睛;若腿痛的话,可以更换双腿的位置使它舒适,
换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身体也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或后仰。因为后仰的话,会对呼吸感觉不清楚,若出入息
不清楚时,妄想就会涌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身体若是前俯的话,不只会越来越累,
同时呼吸也会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快,这样是不能打坐的。除了身体要正直,头也一样
要正直。
至于手要怎样放,并没有一定的姿势,所以手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随意放,只要舒适
就好。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姿势,因为身体不正,是会很容易疲倦的。
打坐时要闭起眼睛,将心念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保持知道呼吸在一个比较清楚出入
的地方。有些修行者为了让自己不要有妄念,以便清清
b**d
发帖数: 7644
38
四禅八定我觉得最厉害的是帕奥那一支的。四禅八定的标准各家不一样。 上次我给你
推荐的tina and steven, 一个是七定,一个是八定的高手,都是帕奥的学生。
b**d
发帖数: 7644
39
四禅八定我觉得最厉害的是帕奥那一支的。四禅八定的标准各家不一样。 上次我给你
推荐的tina and steven, 一个是七定,一个是八定的高手,都是帕奥的学生。
r****n
发帖数: 8253
40
>现在我们就知道了,修禅定第一步是要修止。止是什么意思呢?止就是让你的心念
停下来。最传统的做法是选取一个目标,比如心中的一朵莲花。选取之后呢,你坐下来
平心静气的,让你的所有注意力都注意到这样一件事上。
===============
这个“心念停下来”是极其严重的错误,心念不可能停下来,除非灭尽定,除非涅槃,
禅定并不是心念停下来。禅定是心念的高度纯一,是心的安稳不摇动。
后面的选取一个目标,也有问题,他说心中的一朵莲花,这是密宗里面的观想,不是纯
正的止禅方法。
>第二类定心不是昏沉,但是它也可以不离开昏沉。也就是说,在昏沉中它也可以存在
===============
这个说法有问题,定,一定是要舍离五盖的,他这里所说的定心,实际只是觉知的正念
而已,正念本身和定是两回事,正念会导致定,但不是正念等同于定。
>止是让自己的心攀在一个目标上不要动,那是不是别的什么其他心念都不要动呢?不
是的。真正的定心可以允许某些心念起作用
==================
这个更是严重错误了,也更说明作者显然不懂止禅四禅八定是什么。这里的目标,是单
一的所缘,而且这个所缘,必须得是禅相才行
S***n
发帖数: 128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从放松开始
Desktop的缘分,让我回来看看老朋友们。。
你们说能量,倒是正好给我个引子,谈谈一种理论,也算是让喜欢理论的兔子王过过瘾
。。
这次30天闭关,葛印卡反复提到了禅定(Jhana,Dyana,Dhyana),以指出为什么禅定
最后无法过关,佛陀对此做出了什么样的突破。。
而这禅定的四禅八定,前四个是有身体感觉的,从第五个开始是没有身体感觉的。。
倒是让我联想起来了,内观过程中,我总有一种某层圆满了就进入更难的一层的感觉,
掰着指头数数,有身体感觉的有四层,没有身体感觉的最高可以分出三层。。这好像是
能跟四禅八定对应的嘛。。
并且,我认为可以用“能级”来标注每一层的境界。。第一层是气,第二层是功,第三
层是脉轮能,第四层是脉轮功。。第五层,我称之为无我的气场。。不仅因为这是没有
身体的第一层能量,而且,这一层能量具有着“不回转”的性质。。
也就是说,你一旦有过第五层的经历,那么,你不再需要从第一层一层一层地静心,一
层一层地清理干净了,才能达到第五层的境界了。。而是你只要一静心,就直接到达第
五层,下面是否干净,不再是阻碍你的因素了。。
怪不得,我碰到过挺多具有第五层能量的人,但感觉心...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从放松开始
Desktop的缘分,让我回来看看老朋友们。。
你们说能量,倒是正好给我个引子,谈谈一种能量理论,也算是让喜欢理论的兔子王过
过瘾
。。
这次30天闭关,葛印卡反复提到了禅定(Jhana,Dyana,Dhyana),以指出为什么禅定
最后无法过关,佛陀对此做出了什么样的突破。。
而这禅定的四禅八定,前四个是有身体感觉的,从第五个开始是没有身体感觉的。。
倒是让我联想起来了,内观过程中,我总有一种某层圆满了就进入更难的一层的感觉,
掰着指头数数,有身体感觉的有四层,没有身体感觉的最高可以分出三层。。这好像是
能跟四禅八定对应的嘛。。
并且,我认为可以用“能级”来标注每一层的境界。。第一层是气,第二层是功,第三
层是脉轮能,第四层是脉轮功。。第五层,我称之为无我的气场。。不仅因为这是没有
身体的第一层能量,而且,这一层能量具有着“不回转”的性质。。
也就是说,你一旦有过第五层的经历,那么,你不再需要从第一层一层一层地静心,一
层一层地清理干净了,才能达到第五层的境界了。。而是你只要一静心,就直接到达第
五层,下面是否干净,不再是阻碍你的因素了。。
怪不得,我碰到过挺多具有第五层能量的人,但...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3
来自主题: _Arahan版 - 推荐几本教导禅修的好书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推荐几本教导禅修的好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7 21:09:03 2009, 美东)
禅定本身并不神秘。现在教禅定的书,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都相当不错,你可以选择
其中一些看看.
我个人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系统教导修禅定的书。这些教导禅修的书的作者都是一些实修
实证者,当中不少是南传公认的阿罗汉,他们将自己的教法毫无保留的公开,充满正见
,这些书要比去找那些满嘴胡说八道,大忽悠的所谓师父好太多了
侧重于止禅四禅八定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http://www.buddhastation.org/book/leaveinhand/leave_in_hand.pdf
阿姜布拉姆的《禅悦》(网上只是部分转载,可以去买全书)
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1272
前面有人推荐的佛教禅修直解也不错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
h***s
发帖数: 1716
44
我理解他说的念力应该是泛指的"止禅"的能力(专注的定力), 慧力是"观禅"的能力(内
观“真实法”的能力).
关于概念法(concept)与真实法(reality), 其实和我们直觉的理解很接近的. "The
Essentials of Insight Meditation Practice--A Pragmatic Approach to Vipassana
" by Ven. Sayadaw Sujiva, 舍弃我禅师著《Mahasi毗婆舍那禅修法要》的附录II里有
很清楚易懂的解释. 下面是这本书的下载连结:
http://mahasi.5d6d.com/viewthread.php?tid=37
其他的四禅八定,近行定,初禅, 我也还不知道. 不过现在知道的理论好象够我用了..
. 哈!
h***s
发帖数: 1716
45
我理解他说的念力应该是泛指的"止禅"的能力(专注的定力), 慧力是"观禅"的能力(内
观“真实法”的能力).
关于概念法(concept)与真实法(reality), 其实和我们直觉的理解很接近的. "The
Essentials of Insight Meditation Practice--A Pragmatic Approach to Vipassana
" by Ven. Sayadaw Sujiva, 舍弃我禅师著《Mahasi毗婆舍那禅修法要》的附录II里有
很清楚易懂的解释. 下面是这本书的下载连结:
http://mahasi.5d6d.com/viewthread.php?tid=37
其他的四禅八定,近行定,初禅, 我也还不知道. 不过现在知道的理论好象够我用了..
. 哈!
r****n
发帖数: 8253
46

这两种,不太一样的,有的人本来就适合修观禅,有的人则本来就适合修止禅。
当然,如果观禅深入,定力深厚,转修止禅确实比较容易。
但是止禅定力深厚,转修观禅,根据我知道的一些状况,有的会出现不适应,定力退失
的状况。
不是。两个严格来说是不同类型的禅修方法,没有直接联系。
如果一个不适合修止禅的人,而修止禅,会成为弯路。
而且修止禅的危险系数比较高,可能会倒退,但是观禅不会。它顶多会停止,但不会倒
退,不会着魔。
但是有人非常贪止禅的乐,或者神通啊。
修观禅也同样可以破除烦恼啊,而且更直接一些。
当然禅定力越深越比较好,止禅的禅定力还是很深的。
这个肯定是错误的,因为须深经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而且不需要初禅就可以慧解脱,
这在上座部属于比较公认的。
r******2
发帖数: 1021
47
☆─────────────────────────────────────☆
runsun (runsun) 于 (Mon Mar 9 14:18:37 2009) 提到:

~~~~~~~~~~~~~~~~~~~~~~~~~~~~~~~~~~~~~~~~
嗯,看来waichi佛学大辞典又要填新词了,最近waichi佛学大辞典的新词新增了不少啊?
一看穿帮了,立刻进行创新词发明,反正没人懂自己的创新词,也没人能找到经典证据,
只要说得玄,弄得似是而非,蒙几个无脑粉丝,还是小菜的
现在,也只能蒙住自己的粉丝了,呵呵。
对了,老兄回答我问题了吗?忘了这茬了?
请问老兄是根据什么把色界的初禅和无色界的空无边初定对应上呢?
请问老兄根据什么说初禅最高证空无边处定呢?
你waichi发明的空无边处定,俺确实懂不了。
x******i
发帖数: 14369
48
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是因为感受到自身的痛苦继而投靠佛门,希望自己能灭苦,得快乐。
极少有人发心是为别人的解脱而修习佛法的。发心分善与恶与无记三种,其中善的发心
又分下等,中等与上等。
下等的发心为求人天福报,或许真的能得点人天福报,可是等福报享尽后必入三恶趣。
中等的发心是想自己获阿罗汉果位,灭无明,得解脱。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别人
修得好不好,解脱不解脱,关我什么事,我能力有限呀。”所谓:自利利他,只有自己
修成后才有本事帮助别人。可是等你修到什么时候才算修成呀。来不及了,这一生那么
短暂,等你修完四禅八定才想起要利益众生帮助他人的时候,你未必有时间去这样做。
所以,自打你决定皈依三宝决定修行的那一天起,就要明确我是为什么而修行的。这也
就是最上等的发心,是为利益众生而修行。这个听上去像一句空话,说起来也很容易,
可是真正做到很不简单。这就是为什么要去实修菩提心,而不是光说不练,空空一个愿
望。单有智慧没有慈悲,只是打坐没有发心,再怎么禅修都是无用的。
~~~~~~~~~~~~~~~~~~~~~~~~~~~~~~~~~~~~~
摘录堪布开示中的一段:
“对大学生来讲,修世间道教的禅,基...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9
dipama是在修了纯观禅,证阿罗汉后再转修止禅的。因而证出了五神通。
泰国的森林禅修派则刚开始就以止禅为主。少数比如阿姜念,隆波田是纯观禅。
r****n
发帖数: 8253
50

不多,根本业处是头部转动,类似马哈西禅法的腹部起伏。
所缘的变化,比较多,但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于观禅,刚开始所缘就一定需要
密集变化,绝不能静止,否则会容易进入止禅的四禅八定,而不是观禅了。也不容易观
查无常的特性。
刚开始只需要观照头部移动(身念处)就好。后面逐渐增加所缘的类型变化。从紧密观
照头部的移动,到颈部的触受,再到其他明显的身心现象
在观照的过程当中,有机会发现头部移动和支配头部移动的念头的各自明显变化,有助
于证得名色分辨智,名色分辨智是十六观智的第一个,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