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短篇小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Z**R
发帖数: 1233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来美10年了,何时才能回国看看
黑色幽默短篇小说?
z***c
发帖数: 2959
2
韩仁均写文章的水平确实很不错,文章风格模防钱钟书。在HH未成名时,韩父不断有文
章发表在《故事会》,《少年文艺》等刊物上,堪称高产。令人奇怪的是,自从HH打出
名号后的十几年,韩父为人所知的作品就只有一部吹棒自己儿子的《儿子韩寒》,往日
发表在《故事会》《少年文艺》上高产的短篇小说和杂文突然就消失了,仿佛就象是HH
在初二那年学会神功,用“吸星大法”把他老爸的创作才华一下子都吸收过去了,连同
“写文章的风格”,“笔名”,“笔迹”,“高产”,我只说这个世界真他妈的太神奇了
a*********n
发帖数: 2526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skquestion (as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韩寒能不能质疑?——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9 16:03:33 2012, 美东)
众所周知,《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名著,全景式的描写了俄国内战
时期顿河流域的社会景观,堪称不朽的史诗。很多人甚至将其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
论。《静》成书于俄国文学界万马齐喑的斯大林时代,同时荣膺斯大林奖金和诺贝尔文
学奖,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自从《静静的顿河》第一册出版起,俄国文学界就有质疑其剽窃的声音。作
者肖洛霍夫1905年生于顿河流域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就因内战辍学,作为“青年近卫
军”的一员参与了俄国内战,192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两年后《静静的
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文坛,他也因此声名鹊起。这个并
不聪明,仅仅受了三四年教育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高水准的长篇小说,引起质疑是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索尔仁尼琴等人就认为,肖洛霍夫从一个被镇...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4662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鲁迅先生是真金不怕火炼
他忙着写杂文,关心国事,没空写长篇
是挺可惜的。
他写的短篇小说很好看。
k**i
发帖数: 4662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鲁迅先生是真金不怕火炼
狂人日记算中篇小说吧。
他的短篇小说不错,你可以看看。
d*********g
发帖数: 46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急诊记录又悲剧了
@韩仁均叔叔:《求医》是韩寒根据自己的经历再夸张描写的文艺作品,当年《小说选
刊》就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的。看见有人苦苦考证,非要找出哪家医院查出韩寒是
否得过疥疮什么的,现在就把当年的就诊记录贴上吧。就是韩寒没去过哪家医院也可以
随意发挥虚构。回应各种误导性的欲加之罪真的很累,我也将少说此事了。
q*****n
发帖数: 2570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韩寒的水平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这个真是想解释成笔误都难。
韩寒经常弄些很神奇的事,至少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手稿,非常整洁,只有个别错别字的
修改。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整洁?他说他写小说一次成型。
你要是写日记写散文写短篇小说甚至放宽点写中篇小说,说自己一次成型,大家也就不
计较了。你写个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也一次成型?这简直匪夷所思!
这到底是写长篇小说还是抄长篇小说?
我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类似水浒传里宋江梦中得九天玄女所授,醒来默写兵书一本。可
这也是默写,不是写作。
I******a
发帖数: 3812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重贴一下 《呐喊》 自序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
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
======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
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
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
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
,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
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
,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
,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
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9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
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
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
员。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
泉寨。
汉族。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创作出版过大
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
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
文学院教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
、《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
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
母情深》(《母亲》的节选...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68152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学女青年的榜样
于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性格开朗的丁玲竟然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与丁玲就和好如初了。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重新回到了胡也频的身边。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别名蒋玮、丁冰之。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临
澧(原安福)县。4岁时丧父,随母亲在学校里长大。五四运动爆发时在桃源第二女子师
范读书,参加了当地学生运动。后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和岳云中学。1922年初到上海
,入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同年秋到南京自修文学,此时结识
了刚从苏联回国的瞿秋白,经瞿介绍到上海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4年到北京,在北京大学等校旁听文学等课程。在北京与胡也频相识,1925年与胡结
婚。1927年12月,丁玲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1928年
2月又发表了她的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此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描写在新的
思潮影...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1983
11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8114.htm?fromTaglist
七格
七格(笔名&网络用名),陆秉文。生于1971年,上海人,天蝎座,网络用名Sieg
、Siegfried等。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工程系,主修食品工程专业,辅修
数学专业。早年迷恋绘画,13岁开始学素描,后打通绘画与数字艺术“任督二脉”,专
心于此,通过大量习作和分析作品,阐述绘画与想象,后于2007年赴美国巴尔的摩马里
兰艺术学院学习数字艺术,并于2008年6月获得该学院数字艺术硕士学位。
曾先后供职于联合利华、施贵宝、华南国际市场调研、亿唐网等公司,曾任《东方
早报》文化版特约记者、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2003年)、德国歌德学
院研究学者(2005年),曾任“榕树下”网站“躺着读书”、“人何以堪”等著名栏目
版主。
精通小说写作、哲学(尤以分析哲学为主)、绘画、文艺评论等。曾做过“网络文
学文化”等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曾出版过小说散文集《圈形游戏》(代表篇目《十二
生肖》)、中篇小说集《苹果核里的桃先生》(原名《数神话》)、哲普读物《哲学水
浒一百单八将...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a***t
发帖数: 333
13
前段时间读了一片巴金的短篇小说,忘了题目,讲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中国人连狗都不
如。整个小说暗示着那个时代洋人在中国的无上地位。那时中国人骨子里就是自卑的,
低等的。让人读了很压抑。那是二三十年代的事?近百年过去了,中国人的地位和思想
有了很多变化。
“看事物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谁说过的?)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有洋奴思想(如果不
是大多数的话),比以前有进步,但还远不够。
S*********2
发帖数: 973
14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河崖镇大栏乡(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里他把家乡虚构
为高密东北乡
p**p
发帖数: 1031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奖想到的
挺感慨的,倒不是针对莫言,他的作品我还真没看过什么。买书去拜读拜读。
主要是想起未名空间和自己来了,感慨很多。简述几点吧。
1,几年前我写过的,今天依旧认可。
当时我写的:
“Izu是我认为(当然我知道的也有限)这个未名空间迄今唯一有资质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的人,后来为了生活,好像也不写了。”
当时原帖:
http://weiming.info/zhuti/Military/34806699/
感谢未名观察,好多被这里删掉的那里都保留了。
我至今仍认为,如果未名空间的ID以后有人获得物理化学等等奖,我一点都不惊讶,这
里可以说卧虎藏龙,当然概率上讲,不会是老发帖的水枪,否则浪费那么多时间还能获
奖,天理难容啊,呵呵。 而说到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Izu仍是迄今我观察到的有资质
获得此奖的唯一ID, 他的文字的感觉,真的可以说,到了另外一个境界,脱俗了,叙事
方式也好,对话也罢,情景描述也罢,已经属于外空间写作了。 这种方式,让我高山
仰止,感慨这就叫gifted,天生禀赋,学不来了。
当然,这个网站上有很多的写手很好,莫奈,还有最冷的冬天等等的作者(回国当教授
去了),有不少,写的都很好,...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奖想到的
爱促的确是自中文bbs存在以来最有才华的爱迪。
前两天是不是还在梦版测字来着?

挺感慨的,倒不是针对莫言,他的作品我还真没看过什么。买书去拜读拜读。
主要是想起未名空间和自己来了,感慨很多。简述几点吧。
1,几年前我写过的,今天依旧认可。
当时我写的:
“Izu是我认为(当然我知道的也有限)这个未名空间迄今唯一有资质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的人,后来为了生活,好像也不写了。”
当时原帖:
http://weiming.info/zhuti/Military/34806699/
感谢未名观察,好多被这里删掉的那里都保留了。
我至今仍认为,如果未名空间的ID以后有人获得物理化学等等奖,我一点都不惊讶,这
里可以说卧虎藏龙,当然概率上讲,不会是老发帖的水枪,否则浪费那么多时间还能获
奖,天理难容啊,呵呵。 而说到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Izu仍是迄今我观察到的有资质
获得此奖的唯一ID, 他的文字的感觉,真的可以说,到了另外一个境界,脱俗了,叙事
方式也好,对话也罢,情景描述也罢,已经属于外空间写作了。 这种方式,让我高山
仰止,感慨这就叫gifted,天生禀赋,学不来了。
当然,这个网站上有很多的...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正该得奖的是王蒙
尼玛,你们说的人 我几乎都只知道名字
赶紧百度去了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
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
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
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2010年11月15日,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他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
常委
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
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党员。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
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
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期间学会的维吾尔语。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1979
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986年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
主席、书...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71
18
阿城有短篇小说是说一个人在老毛的饥荒年代把自己的孩子煮了吃的。
D**o
发帖数: 2653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莫言檀香刑序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莫言 大约是两年前,《长篇小说选刊》创刊,让我写几句话,推
辞不过,斗 胆写道:“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
严 。”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 就缺
少应有的威严。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 稍逊,难成山
中之王。我当然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其力量和价值都胜过 某些臃肿的长篇,我当
然也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已经成为经典,但那种 犹如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
,却是那些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备的。长篇就 是要长,不长算什么长篇?要把长篇写长
,当然很不容易。我们惯常听到的 是把长篇写短的呼,呼,我却在这里呼吁:长篇就
是要往长里写!当然,把 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
象,一种艺术的 大营造。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
亭子的 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 万
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这如同战争中,有的人,指挥一个团,可能非常 出色,但给
他一个军,一个兵团,就乱了阵脚。将才就是将才,帅才就是帅 ...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现当代作家排行
我倒觉得,鲁迅的有几个短篇小说来讽刺或者隐喻2000年后的共产党统治中国社会也很
贴切
M******8
发帖数: 10589
2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021
曹长青
莫言得诺奖,引发争议,有人质疑评委中唯一懂中文的马悦然可能跟莫言有利益交换,
或从中牟利。美国重要刊物《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近日刊出文章,对马悦然
的操守提出质疑:「诺奖背后有利益冲突吧?」(Was there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hind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该文引述瑞典电视SVT的报道说,马悦然跟斯
德哥尔摩的出版社签约,用他的莫言译本获丰厚报酬。
对此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英格伦和马悦然都否认。但英格伦的回应证实:接受马
悦然的莫言译本的瑞典出版社主编说,他们的稿酬丰厚到让马悦然自己报价的程度(to
name his own price)。而一般出版社接受一个译稿,都不会让对方报价。莫言获诺
奖后,销书量自然增加,马悦然的译本就能获利。
马悦然在回应时强调,他不是在诺奖公佈前跟出版社签约,而是莫言获奖之后。但瑞典
媒体说,这种说法没有说服力,「前后」并没有实...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Regina (猫宝宝), 信区: USANews
标 题: 告诉你白人对中国人的仇视和恐惧从哪里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3 13:52:12 2012, 美东)
蒙元帝国的崛起及其黄祸的由来
发表于 2012-5-9 11:24: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只要提到中国史上最强大的历史时期,国人就习惯性把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联系起来
,而且还会感叹一番:成吉思汗的蒙元帝国是第一个曾经打到了欧洲的中国王朝。而且
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更多的国人会在感叹他的征服史的时候为今天没能够全部守住成
吉思汗遗留下来的全部领土而遗憾。年轻一代对他的丰功伟绩而更崇拜之至。但是在我
看来他杀人记录也和他的征服史一样的伟大。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是自有人类诞生以后
最伟大杀人恶魔。
他有一句名言:大丈夫最大之欢乐,在于镇压反抗者及战胜敌人,将他们斩草除根,尽
夺其所有。使其有夫之妇哀号,以泪洗面。简单的意思就是:战争,杀人,夺财,夺妻
,换种。而观其一生他也是这样做的。整个13世纪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为他的这句
话...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597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被土共禁了的短片
很久以前就有的一个短篇小说,结果传啊传啊就被某些人当真了。某些人还就是喜欢一
次一遍又一遍借这么个虚构的东西申讨中国人的人性。
g*******1
发帖数: 6009
24
莫言与故乡(4)
2012-10-18 17:10 作者:魏一平
摄影:蔡小川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莫言 高密东北乡 诺贝尔文学奖
摘要:山东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家乡,另
一个则是他在小说里塑造的文学意义上的故乡。21岁前,莫言一心想逃离家乡,因为那
里充满了饥饿、孤独、压抑与恐惧。但当他真的离开家乡,才发现那些饥饿与孤独的记
忆,为他的写作打开了一扇万能之门。由此,莫言在文学世界里,完成了对故乡的回归
,并且超越。2012年10月11日,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除了考大学,农村孩子要想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还有一条路可走——当兵。但
是,从17岁开始,莫言年年报名,年年体检,却从未成功,不是体检不合格,就是政审
不合格。二哥管谟欣回忆说,三兄弟自幼都有当兵的梦想,大哥拿到过入伍通知书,但
却在最后时刻被别人顶替,他自己也是年年体检合格但年年走不成,有一次竟然是在集
中报到的前一天被人替换下来。
莫言的转机出现在1976年。这一年,莫言已经是第四年报名参军,为了能当上兵,他没
少下工夫,碰巧当时公社武装部领导的孩...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蒙谈文学、诺奖和莫言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27/111425672335.shtml
王蒙称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比天还高有点下贱
编者按:应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先生的邀请,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
家王蒙先生11月7日在澳门大学出席了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的“文学艺术家
驻校计划”开幕式暨王蒙文学讲座活动,发表了题为《从莫言获奖说起》的精彩演讲,
吸引了众多澳门大学师生和各界人士参加,听众对王蒙先生的演讲反响强烈。旨在通过
高等院校的平台进行交流,为澳门文学艺术界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并扩大澳门在学术
与文艺方面的区域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澳门文化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的“驻校计划”,邀
请对象为国内外著名文学艺术家、高端人士或领袖人物,受邀者必须具有无可争议的社
会影响力和学术成就,每位受邀者将在澳门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交流和写作生
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表示,2009年曾获得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的王蒙先生成为该计划的首位受邀作家,是因为王蒙先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其在中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蒙先生的宣讲,视野开阔、立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26
何新:怪物Oddfellows——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共济会
以下一段话摘录自鲁迅的1924年写作的短篇小说《肥皂》,该文全文收入在《鲁迅全集
》《彷徨》一集中:
“········(略)
学程正捧着一本小而且厚的金边书快步进来,便呈给四铭……四铭接来看时,知道是字
典,但文字非常小,又是横行的。他眉头一皱,擎向窗口,细着眼睛,就学程所指的一
行念过去:
‘第十八世纪创立之共济讲社之称’。——唔,不对。——这声音是怎么念的?他指着
前面的‘鬼子’字,问。
——‘恶特拂罗斯(Oddfellows)。’ ”
据《鲁迅全集》注释:
“《肥皂》一文系鲁迅写于1924年3月22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7、28日北京的《晨
报副刊》。”
关于鲁迅此文中提到的“共济讲社”,《鲁迅全集》编者注释如下:
“共济讲社(Oddfellows)又译共济社,十八世纪在英国出现的一种以互济为目的的秘
密结社。”
解释基本不错,但是不够确切。Oddfellows本身是英文中一个很怪的单词,具有怪物、
怪人、怪家伙和变色龙的涵义。而作为共济会旗下一个会社的名称,Oddfellows则是一
个极其古老而神秘的组织,兹...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d****o
发帖数: 32610
28
本来就写的不怎么样,好多地方还是别人的段子
再给自己的文章取这么个标题,徒增反感
s*****s
发帖数: 1509
29
拾人牙慧,还自以为聪明,可笑死了。
e*u
发帖数: 10016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财长吃109块钱的饺子
有个网络短篇小说YY沙县小吃的,我没读完,大概是说那典故。
z**********3
发帖数: 11979
31
看过一篇短篇小说 <第十一个阿米哥>
生化posdoc把剧毒带回家放冰箱 标了剧毒 室友一个老莫以为好吃的 吃死了
k****r
发帖数: 9629
32
回首“文革”说腐败:七十年代也能贪污五十万
作者:王彬彬
“文革”在中国,“文革学”在国外:这是国内国外许多人都感叹的事情。“文革”在中
国,这不用解释。“文革学”在国外,则是说,对“文革”的资料收集、整理,对“文
革”从各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海外不少相关机构,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就。在海外,每
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关于“文革”的书籍问世。而在祖国大陆,对“文革”的研究可谓还
未真正开始。我们自己不产生研究“文革”的书,海外研究“文革”的书,一般人也看
不到。对于“文革”,人们是越来越无知了。
在对“文革”越来越无知的同时,是对“文革”的越来越美化。这些年,美化“文革”
的言论时有所见,几乎成为一股潮流。在电子网络上,这种潮流表现得最明显,甚至愈
来愈呈汹汹之势。说“文革”时期有着真正的“民主”,是时常听到的一种言论。“文
革”开始时,我也开始记事。我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在“文革”期间完成的。对“文
革”,我总算还有些切身了解。而对“民主”,我也不妨说有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说“
文革”期间有真正的“民主”,对我来说,就等于说冰雪池中有荷花灿烂,火焰山上有
玫瑰飘香;就等于说一条泥鳅在放声高歌,一... 阅读全帖
t**********8
发帖数: 1683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精英:中国做对了什么?
美国精英:中国做对了什么?
字号:小中大 2013-05-23 10:22:38
更多 87关键字 >> 中国建设科技中国发展发展科学
中国做对了什么?结论会相当多,这是几位美国精英关于中国的持续讨论系列中最新一
篇。
迈克尔·赵(Michael Zhao),美国华裔科学家:
前不久我有一次中国之行,在见到中国科学院的大多数前同事时,对祖国的面貌我感到
很乐观,很有希望。从科研方面,或对前沿科学的实质资金投入方面来说,中国的情况
确实越来越好。
我得知,科学家的薪资在最近二十多年里呈指数增长,(科研)款项已经达到了可与西
方国家匹敌的程度,现在中国有许多大型科研设施,它们是用来发现新粒子的正负电子
对撞机或用来测试核聚变技术的可持续产生1亿度高温环境(的实验设备),一些中国
科学家希望这将能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短缺问题。
我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去了解这些百万美元级的项目最终是否将带来预想的结果或帮助
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但是中国这一代科学家的乐观自信的心态与前一代截然不同,那
时候,他们中大多数人骑着自行车去实验室,依靠微薄的薪水勉强度日,梦想有电脑和
任何别的设备去帮他们做事,现在他们则...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真实民国(技术男出手了,大家快收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8 02:38:49 2013, 美东)
真实民国 (技术男出手,很多数据和实际例证,大家可以跳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二、是谁在怀念民国时代?
三、什么是“民国范儿”?
四、所谓“不重视知识分子”的真相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六、民国地主不好当(南方篇)
七、光怪陆离的东方魔都
九、国齤民党杀自己人比杀共齤产党还狠!
小结:民国很黑的,大家不要萌它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按照我们在传统教科书上读到的信息,从1912年清朝覆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民
国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权沦丧、积贫积弱、灾祸不断、饿殍遍地
、军阀混战、列强横行、日本入侵……在《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记》、
《茶馆》、《骆驼祥子》等脍炙人口的革齤命主流文学名著之中,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反映了民国时代社会动荡、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朝...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49年之前的地主大部分都是好的
我转个人贴的民国地主情况,确实很多地主过的不如意,但是要说地主都无辜或者说地
主都没有土鳖过的好,那就是扯淡。写这个帖子的人本身家里就是地主,但是被亲戚夺
了家产,那么请问夺了他家产的人算是好的?
————————————
在这里,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民国时代地主们的生活。
在老一辈的很多人心中,最为经典的民国地主形象,恐怕莫过于《白毛女》当中的
那位黄世仁了——他们通过巧夺豪取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利用掌握的土地残酷剥削
农民,不劳而获,侵吞着农民创造的财富,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与现代那些经营大农场的农业资本家不同,那些传统的中国地主们,似乎根本不用
关心选育良种、租用农业机械、采购化肥和农药,也不用关心如何兴修灌溉水利工程,
而是把一切交给农民自己打理。
平时,这些地主们坐在家里只管享乐,有事情还可以征发佃农无偿服役。到了秋收
的时候,就让管家带着一帮狗腿子到田间去挨家挨户地收租。万一年景不好收不上租子
,则逼迫农民卖儿卖女来抵债,或者发一点善心,酌情允许他们减一点租子,基本上跟
现代公司里那些等着分红的大股东差不多。
如此说来,地主的生活应该是十分轻松悠闲的啰?
……这个……怎么...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6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之前闲扯了这么多有些跑题的话,主要是为了戳破某些民国崇拜者,简称“国粉”
的真面目。以及那些高雅的“民国范儿”在一般庶民眼中的荒诞。否则,不管我怎样描
绘民国时代的日常生活,都总是会有人提出这些“历史发明家”的“新观点”,“证明
”我写的都是一派胡言,并且指责我是在为共党粉饰历史。
下面言归正传,如果要穿越到民国时代,你会穿越到民国时代的什么地方?
——民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从沿海到内陆,在全中国的不同地域之间,社会
面貌差异极大。
当上海滩的十里洋场,已经亮起了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光之际;西藏拉萨的农奴庄园
,还处于中世纪的愚昧黑暗之中。英国人曾经把一辆小汽车拆卸开来,用驮马背着,翻
山越岭、千辛万苦地运到拉萨。结果在拉萨把汽车拼装起来之后一看,发现这里首先没
有司机,其次没有汽油,最后没有汽车能跑的路……
鉴于上述种种天壤之别般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具体描述民国生活的时候,只能选择
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样本,从而以小见大,映射出整个民国年代的社会风貌。
必须要明确一点,那些穿越到民国的现代人,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除了少数想要
搞红色革命的人之外,应该...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7
丫的今天偶然看了一个帖子,然后就被震惊了,丫的国内的犹太人崇拜太牛了吧?问题
是你不能因为崇拜把什么人都算成犹太人吧?还是我确实孤陋寡闻,这些里面都是犹太
人?
丫的,随便看了几眼,就我所知的人里面,我最想知道贝多芬,拉斐尔,肖邦,毕加索
,卡拉扬,洛克菲勒,巴菲特等一部分什么时候都成了犹太人的?(勋伯格我是属于没
敢确定信天主教后改犹太教的算不算犹太人。)我不否认犹太人里面由于重视教育,是
由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不能啥人都往犹太人里面塞吧?
————————————————————————
犹太人名人知多少
谌必民 转 | 2009-11-26
犹太人不论在以色列,还是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人类的文
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犹太人自称为“上帝的选民”,真还不是自大。
近代和现代史上就出现了诸如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
洛伊德、卓别林、爱伦堡、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据统计,从1901—
1970年间,每百万人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犹太人为0.64,非犹太人为0.023。从
1901年到2006年间共110多犹太人获诺贝...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冯小刚 - 您恶心到我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ziweidui (鲁冠男),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冯小刚 - 您恶心到我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9 17:39:23 2013, 美东)
私人订制 - 冯小刚有怒了。其实人家的评价听中肯。对此冯小刚回应:“当时的一片
骂声我还记忆犹新。什么不像电影吧,什么小品大串联吧,什么没有人物吧,什么廉价
的包袱吧。跟今天一个口音,全无新意,扯淡。
一九四二 - 冯小刚耗巨资拍摄的大片《一九四二》,在票房输给李安的3D新片《少年
PI的奇幻漂流》,他不满网友指该片“渲染中国人的人性之恶”,气得怒呛:“别看这
个电影,要看了是‘脏了我的电影’!草,我看是看的起你。
非诚勿扰 - 就是一个植入广告的大集合吗。从内到外反映出冯导是一个特崇拜小资的
人。生活方式都是小资的。非得吃bagel,吃尼玛西餐的。不就是装B吗。
集结号 - 故事改编自一个根本就站不住的短篇小说。《官司》是一个作者自己躺在被
窝里想出来的烂小说。不知道怎么让张国立从废品收购站给发现了。推荐给冯,冯立马
如获至宝,觉得...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人对当代精英政治的反思
美国人对当代精英政治的反思
来源: berrywang 于 2014-01-08 10:47:0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
文已被阅读:314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月4日发表题为“美国人对当代精英政治的反思”的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曾经有一个非正式但却是真正的统治阶层,这个阶层来自所谓的WASP权贵集团。该
集团的成员一度掌控了政治、经济和教育,但是他们现在已经风光不再 了。在我看来
,WASP统治阶层(WASPocracy)丧失了信心,并由此失去了担当领导的力量和兴趣。我们
现在没有了统治阶层,只有一个包含人称精英 团体在内的管理阶层——差不多就是完
全由知识界精英(在这个国家最有名望的学校接受教育的男男女女)组成的贵族阶层。
WASP这个缩略词无疑源自于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盎格鲁-撒克逊白人
新教徒),但是就缩略词而言,这个词表达的含义没有大多数缩略词充分。包括权势人
物和一些总统在内的很多人都是 白人、盎格鲁-撒克逊血...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0
王筠:军旅作家,原籍安徽灵璧,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1980年11月入伍。1981
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至今已在省级以上和全国性文学期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
品200余万字。2012年,王筠集二十年研究朝鲜战争的积累和对长津湖战役幸存将士的
采访,写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长津湖》,全景再现了朝鲜战场上那场最残酷的战役。
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曾有一场战役让中美士兵都不愿去回忆,它就是长津湖
战役。
1950年冬天,志愿军第二次战役进入收官阶段,在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长津湖,中
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1师狭路相逢,展开
强强对决。长津湖战役持续了17天,其惨烈堪比人类战争史上任何一场战役。由于志愿
军第九兵团的士兵多是南方子弟,入朝之前并未做好充分的御寒准备,零下三十多度的
酷寒天气中,志愿军战士很多不是败给对手而是被冻死在冰冷的雪地里。根据美国公布
的资料,在这场战役中,美军伤亡7000多人,其中阵亡及失踪2500多人,冻伤减员为
7300人。关于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的伤亡,官方至今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是此战出现
了我军历史上最严重的冻伤减...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1
杰克·伦敦:《黄祸》《史无前例的入侵》 鼓吹让中国人灭绝
字号:小中大2014-01-12 17:09:00
更多
137
关键字 >> 中国人杰克·伦敦中国灭绝中国人黄祸史无前例的入侵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假想“高效运转起来的中国
将会颠覆西方世界”,发表了《黄祸》、《史无前例的入侵》等文章,鼓吹用生物战方
法消灭中国人。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假想“高效运转起来的中国
将会颠覆西方世界”,发表了《黄祸》、《史无前例的入侵》等文章,鼓吹用生物战方
法灭绝中国人。
杰克·伦敦
他出身于美国底层平民,在思想上受到达尔文的弱肉强食、马克思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尼
采的个人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影响,早年参加过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成名后沉迷于纸醉金
迷的生活,40岁时服用过量吗啡而死。1904年他以记者身份只身潜入日本以报道日俄战
争,被日本当做间谍拘捕,在朝鲜半岛历尽艰险后被美国营救。之后在旧金山报纸上发
表了《黄祸》(Yellow Peril)一文,表达对日本在中国扩张后果的忧虑,指出被日本
占领后高效运转起来的中国将会颠覆...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645
42
光明日报编者按 1月12日,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康志刚在其新浪博客上贴发了习近平同
志的《忆大山》、已故作家贾大山的获奖作品《花市》和他自己的《怀念恩师贾大山先
生》三文。习近平同志的《忆大山》一文,反映了近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期
间与已故作家贾大山的深厚友谊,及调任福建担任更高职务直至贾大山去世,与其十余
年间历久弥坚的交往,饱含真情,十分感人。本报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十多
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他、了解他的善
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怀念他,许多文学界的老朋友和他家乡的至交,怀着沉痛的心
情,写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一个虽然著名但并不算高产的作家
,在身后能引起不同阶层人士如此强烈的反响,在文坛、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如此丰厚的
纪念文字,可见贾大山的人格和小说艺术是具有何等的魅力。
1982年早春,我要求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被组织分配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那时
,贾大山还在县文化馆工作,虽然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但其《取经》已摘取了新时期全
国优秀短篇...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3
1月12日,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康志刚在其新浪博客上贴发了习近平同志的《忆大山》
、已故作家贾大山的获奖作品《花市》和他自己的《怀念恩师贾大山先生》三文。习近
平同志的《忆大山》一文,反映了近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期间与已故作家贾
大山的深厚友谊,及调任福建担任更高职务直至贾大山去世,与其十余年间历久弥坚的
交往,饱含真情,十分感人。本报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
十多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他、了解他
的善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怀念他,许多文学界的老朋友和他家乡的至交,怀着沉痛
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一个虽然著名但并不算高产的
作家,在身后能引起不同阶层人士如此强烈的反响,在文坛、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如此丰
厚的纪念文字,可见贾大山的人格和小说艺术是具有何等的魅力。
1982年早春,我要求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被组织分配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
那时,贾大山还在县文化馆工作,虽然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但其《取经》已摘取了新时
期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正...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96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给你们说说俄国文学吧
我是滋味个的饭。读过他的同情的罪和那些短篇小说,像旧书商门得儿之类的短篇任何
时候都可以选入高中课本,他这样的短篇可能还有六七篇。
h********0
发帖数: 12056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说说你最喜欢的美国小说
天使望故乡,O Henry 的短篇小说。
s*****V
发帖数: 21731
46
短篇小说根本没法上桌面
r*****t
发帖数: 4793
47
扯淡
就不算杂文,鲁迅的散文和短篇小说都是最猛的
b*****d
发帖数: 61690
48
1982年初春,习近平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第一站就是去河北正定任县委副书记
。在这里,他认识了作家贾大山,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3年后,习近平离开正定
,但这份友情一直陪伴贾大山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98年,贾大山去世一周年时,习
近平发表文章《忆大山》,历数了二人多年的情谊和对老友的怀念。
今年1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习近平主席这篇文章,贾大山这个名字再度引
起人们关注。贾大山是一个怎样的人?为此,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赶赴河北正定,听贾大
山之子贾永辉讲述了父亲的那段往事。
因作品而结缘
1942年,贾大山出生在河北正定,父母靠做点小生意维持家计。他在家中排行老九
,上面有8个姐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父母自然对他疼爱有加。不过,贾大山从小
就很懂事,知道家里生活的艰辛。他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上中学时就在校刊上发表过文
章。1964年,贾大山中学毕业后,到西慈亭村插队务农。这个知识青年走进农村,体会
到了农民生活的贫苦和艰难。他把这些生活体验都融入到创作中,说快板、编节目、出
板报、写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渐渐地,他发表的文章,引起正定县文化馆老馆
长的注意。1971年,...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61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sychoAnalysis 讨论区 】
发信人: sumr (sumr), 信区: PsychoAnalysis
标 题: 看了国内那个小孩眼睛被挖后小孩说的话一直很难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5 19:43:53 2014, 美东)
有什么办法能够恢复啊? 那个小孩很可怜,还不知道已经永远看不见了, 还在问别人
他什么时候能看见?
不巧前两天看王小波的短篇小说时又读到他说看到门口一只小猫的两个眼睛被挖掉,那
只小猫把脚往前探,有台阶还是高楼,不敢下去,他没管回家关上了门。
为什么现在的人会这么坏?
b****a
发帖数: 4465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文选 《忆大山》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
十多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他、了解他
的善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怀念他,许多文学界的老朋友和他家乡的至交,怀着沉痛
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一个虽然著名但并不算高产的
作家,在身后能引起不同阶层人士如此强烈的反响,在文坛、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如此丰
厚的纪念文字,可见贾大山的人格和小说艺术是具有何等的魅力。
1982年早春,我要求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被组织分配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
那时,贾大山还在县文化馆工作,虽然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但其《取经》已摘取了新时
期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正是一颗在中国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原来我曾读过几
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
独特的构思所折服。到正定工作后,更是经常听到人们关于贾大山的脾气、性格、学识
、为人的议论,不由地让人生发出一种钦敬之情。特别是我们由初次相识到相熟相知以
后,他那超常的记忆、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机敏的反应,还有那光明磊落、襟怀
坦荡、真...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