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滅諦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n**********a
发帖数: 438
1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乙三、真實四諦:
一切真諦說四種,苦集如是滅與道。
彼等自體亦復然,彼之次第依現證。
所有的真諦可以說為四種,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此四諦各自的本體亦
與前所說相同,而宣說的次第則依靠現證真諦的順序。
見道時一定要證悟四諦,在第一品中首先講道諦,通過道諦可以現前滅諦,滅
諦如何現前?器情世間全部包括在苦諦與集諦之中,其中苦諦是果,集諦是因,只要斷
除苦果的根源──集諦,即可現前滅諦。此處所講四諦與第一品中所講是否相同呢?從
四諦的本體來說沒有差別,但宣說的次第卻有所不同,也即見道時首先完全證悟苦諦之
本體;然後尋找痛苦的根源──業和煩惱,也就是集諦;這樣的業和煩惱在現前滅諦時
即可斷除;滅諦則需要通過道諦獲得,因此本品是依靠現證真諦的順序進行宣說的。
為什...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谛--Wiki
四谛
四谛(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梵文:catvāri āryasatyāni',又称四
真谛[1]、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一代时教之基本教法,南传
佛教的基本教义[2]。其中“谛”原义是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在佛教中用来翻译
梵语“Satya”,意思是真实无谬的道理[3]。
目录
1 四聖諦
2 苦谛
3 集諦
4 滅諦
5 道諦
6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7 四谛十六行相
8 參考文獻
四聖諦佛陀悟道後最早傳授的真理:“苦、集、滅、道。”又稱四真諦、四正諦[4]。
佛教不管支派如何衍流,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非佛教。
四谛概括了两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
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
,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回。
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5],即为憍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
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6]。
苦谛参见:三苦、八苦及五蕴
苦谛(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
、愛別...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經講義 ZT (转载)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許多心靈提升的方法,希望人們能從心靈提升上尋...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之体性--八不中道
转--印顺大师的中觀論頌講記
正釋
觀因緣品第一
一切法的存在與生起,是依於因緣的,這是佛法的根本義,所以先觀察 因緣,看
他是怎樣的生起一切法。泛泛而談,世間一切法,有因有果,世人 也未嘗不說。但唯
有佛教特別談到:凡是存在的,是從眾緣所生的;非緣生 的,一點也沒有。因緣二字
,在根本聖典中,有何不同,很不易說,如集、 因、緣、生、根、觸等,都名異義同
;不過習慣都簡單的只說因緣吧了。一 般的解釋:親切的、主要的條件是因,疏遠的
、次要的條件是緣。其實也不 一定。如薩婆多部說六因,舍利弗毘曇說十因,瑜伽論
說十因,是包括一切 因緣在中的;銅鍱者說二十四緣,舍利弗毘曇說十緣,說一切有
部說四緣, 因也是包括在內的。怕是有部學者吧!把種種因緣,精練為四緣,為後代
學 [P48] 者所通用。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目的在破邪因、無因,常見、斷見等錯誤
,又開示一切法的寂滅性。這本是佛學中,普遍而共認的。但一般人對緣生 的見解,
生起不正確的錯誤,主要是以為有實在的法,從實在的緣生。本品 觀因緣,就是否定
自性有的因緣生,深刻的通達諸法無自性空。如一般所講 的因緣。雖不同於外道的妄
計,但不徹底...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9
敬錄自《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 世親論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丁二、特殊隨眠之分類:
此十各七除三見,八種除去二種見,
以見欲苦等漸斷,四種隨眠修所斷,
色無色界除嗔有,如是承許九十八。
集諦與滅諦當中,除三種見以外各有七種煩惱;道諦見斷有八個,其中除開兩
個見,通過見道可使欲界苦集滅道之煩惱逐漸斷除,欲界的貪、嗔、慢、無明屬於修所
斷。上二界的見修所斷均除去嗔心,三界共有九十八個所斷。
特殊隨眠是對應見斷與修斷而分...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辨識佛法的準則
朱倍賢 講於2015.12.20
關於真正的佛法具有什麼樣的特質,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爭論。不同的論師乃至後來「
大乘」結集出來的經典,以不同的標準,判定甚麼是佛法、甚麼不是佛法。層出迭起的
部派論典和「大乘」經典,彼此互判誰才是「了義」、「不了義」。越是後出的經典,
越是有對較早集出的經典有翻案的優勢——已經流傳開了的、較早集出之經典,畢竟無
法對後起的「重新判教」作回應、反駁。
舉例來說,部派佛教發明了「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等等不同的說法,以
此認證「具有佛法特徵的烙印」。「般若系統」的眾多經典,則一舉推翻前說,判定「
無自性空」為「一實相印」——對終極真理的判定。更後來,以「唯識」為宗的《解深
密經》拍板「識外無境」、「三性」等為佛陀最幽深的教義,自稱是比起較早傳出的「
般若」「無自性空」之說更為殊勝,是為「第三轉之法輪」。而大概目前佛教界最普遍
的講法,就是以「緣起性空」作為判定佛法的「法印」。
然而,遍閱原始經典,全然看不到佛陀以上述的那些方法來判定「法」的真實性。佛陀
從來不以某種哲學立場、對宇宙現象本體的某種認知,來界定佛法。佛陀從來不講:如
果你把宇宙的本質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四聖諦就是緣起法的實際應用
https://chanworld.org/2017/07/13/%E5%9B%9B%E8%81%96%E8%AB%A6%E5%B0%B1%E6%98%
AF%E7%B7%A3%E8%B5%B7%E6%B3%95%E7%9A%84%E5%AF%A6%E9%9A%9B%E6%87%89%E7%94%A8-%
E8%8B%9F%E5%98%89%E9%99%B5/
https://chanworld.org/author/brucekou/
苟嘉陵
緣起法是釋迦佛的創見,也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這一點學習佛法的人應都能共同接受與
認同。但大家普遍地忽略了四諦法———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其實就是緣起
法的實際應用。而大家之所以普遍忽略了這一個事實,是因為對四諦法義有所誤解,而
忽略了它最主要的實際目的是———苦滅。
講到四諦裡的苦滅,大家往往就會馬上聯想到佛法裡解脫道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
,而興起肅然起敬的欣慕情懷。這個情懷並沒有錯,正如涅槃也的確是用來形容解脫道
的境界。但大家往往也會因此而興起了無限浪漫的「神聖聯想」,卻忘記了四諦最重要
的實際目的——...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2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戊四、(明為成就道器為淨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
;二、廣說斷煩惱之方法;三、明後有結生無始有終之喻。
己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分二:一、正說;二、明煩惱可斷之理由。
庚一、(正說):
問曰:有情心相續中的貪欲等煩惱,無始以來就一直在熏習著,十分牢固地繫
縛著有情,因而怎麼能斷除它們使心相續清淨呢?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
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猶如對不和順之人,貪愛心念不會久住;同樣,了知內外一切法所生的眾多過
患,對世間的貪愛則不會久存。
貪欲等煩惱雖然從無始以來就在不斷熏習與繫縛著有情,但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願比丘的錯誤
如果涅槃是所謂“戒定慧具足清醒狀態的覺知生活”,那麼就說明涅槃必須在有
五蘊生起的狀態下才有意義,而當五蘊完全滅盡之後,涅槃不再有意義,這其實是另外
一種形式的斷滅論。
這個錯誤,真的很嚴重。
對滅諦缺乏正見,是不可能證滅諦的。方向都錯了,本來是去紐約,結果去了北京。。。
另外不知道哪裡那個查到隨佛比丘的關於涅槃的觀點,我現在發現在幾乎所有以相應部
和雜阿含為準繩的學習原始佛教的人,因為對阿毗達摩的排斥,以及對經典的片面性理
解,都將涅槃給世俗化了。這等於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連我見都無法被破除。
r****n
发帖数: 8253
14

在三法印,緣起,以及四聖諦等佛法問題,我已經沒有什麽不明白的了。但是還欠缺對滅諦的直接的觸,但已經可以慧見涅槃,知道有之滅即是涅槃。
我還不太明白巴利文,不明白所有的量子理論,這些我還要學習,但這些本質和解脫沒有什麽關係。
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啊。
比如可以發現大乘是山寨貨,可以發現大乘的理論基礎世間涅槃不二完全是胡扯,可發
現禪宗淨土密宗全部是外道。可以發現龍樹,蓮花生,密勒,六祖等都是邪見者,根
本沒有證果。這個是初果的法眼凈作用。
還可以明辨無我的含義,透徹講清楚究竟什麽是無我,什麽是緣起,可以告訴人應該
觀察五蘊的生滅,對五蘊厭離,取向五蘊寂滅的涅槃,這是破我見的緣故。
還可以知道素食和解脫修行無關,這是破戒禁取的緣故。
對自己最重要的是,生起對佛陀,對佛法的強大不可動搖信心,并從此不會再墮惡道,
最多七世就解脫。
至於我的那宇宙模型,也是基於破我見,認識無常性而建立的。將來有一天,會有人發
現它的價值的。
t***e
发帖数: 3601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呵呵,daliar现在不好混了
關於朵杰秀旦(雄天)
达赖
一九七八年,我針對供奉嘉慶秀旦的問題,初次對人們做了勸戒。事隔至今,已有
二十多年了。秀旦(雄天)在過去的三百五十多年裏,是一個引發爭端的世俗厲鬼。我勸
戒的理由不是臆測、不是空穴來風、不是曲意迎合……。因為,這個問題早已出現在五
世達賴喇嘛時期,也是介於之中許多德高望重喇嘛的共同看法。再者,這也是以我切身
經歷的許多事實為依據、以藏民族現實與末來的政教福祉為前提……經過多年的觀察、
研究、驗證而得出的結論。如果進行全面的衡量,可以肯定:供奉秀旦,於己於民都是
弊多利少、得不償失。供奉秀旦引發著諸多的禍端,就此作出的反覆說明,會促使人們
對這一問題做出正確的取捨。無論是流亡社會還是西藏本土的群眾,抑或是尊奉佛教、
居中正直的外國人……都懂得明辨善惡的事理。出於對我的信任,人們在供奉秀旦的問
題上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選擇。
勸戒人們放棄供奉秀旦的主要原因:
(1)釋迦牟尼論述的「二諦」(注:世俗諦和勝義諦)和「四諦」(注:苦諦、集諦、
滅諦、道諦)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義,由此,闡明了皈依和因果的奧理。雖然我們處於
現實的「五濁」(注:壽濁、煩惱濁、眾生濁、劫濁和
J******s
发帖数: 7538
16
It was 了悟十二缘起法, which means understanding what 苦谛 and 集諦 are,
mastering how to perform 道諦, and finally reaching 滅諦.
r****n
发帖数: 825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肇论
僧肇提出的這個問題,充滿說明了這位所謂的大乘祖師我見未破,也不知緣起義,更談
不上對於滅諦的正見。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很多人都會冒出這樣的疑問。
此問題是在我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實是個偽問題。
三界輪回當中的眾生,只是生生滅滅的五蘊。而解脫的聖者,無余涅槃后沒有任何五蘊
,涅槃和五蘊表現出完全的排斥性,沒有一點共性,二者就像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這
對於有我見的人,是無法接受的,甚至認為是不可能的。
還有人會問,這不是在說修到最後,把自己徹底修沒了嗎?(本來只是五蘊,但是最後
卻沒有任何五蘊),這樣的問題還是建立在我見基礎上。
凡夫認為一定要存在一個恒常主體,才能解釋輪回。這個主體被認為是梵,是心,是阿
賴耶。但實際卻根本不存在這些。五蘊和涅槃是完全互斥,它實際只是法的互補的兩面
,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構成了完整的整體。
r****n
发帖数: 8253
18
僧肇提出的這個問題,充分說明了這位所謂的大乘祖師我見未破,也不知緣起義,更談
不上對於滅諦的正見。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很多人都會冒出這樣的疑問。
此問題是在我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實是個偽問題。
三界輪回當中的眾生,只是生生滅滅的五蘊。而解脫的聖者,無余涅槃后沒有任何五蘊
,涅槃和五蘊表現出完全的排斥性,沒有一點共性,二者就像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這
對於有我見的人,是無法接受的,甚至認為是不可能的。
還有人會問,這不是在說修到最後,把自己徹底修沒了嗎?(本來只是五蘊,但是最後
卻沒有任何五蘊),這樣的問題還是建立在我見基礎上。
凡夫認為一定要存在一個恒常主體,才能解釋輪回。這個主體被認為是梵,是心,是阿
賴耶。但實際卻根本不存在這些。五蘊和涅槃是完全互斥,它實際只是法的互補的兩面
,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構成了完整的整體。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五蕴和五取蕴的讨论

阿罗汉色身灭后一无所有叫做断灭
阿罗汉色身灭后五蕴灭尽,还有涅磐本身,不是断灭。
五蕴灭尽,一切名色灭尽,未必等于断灭。
马哈希尊者转法轮经讲记
”若渴愛息滅,五蘊之苦便跟著息滅。因此,在證得聖道時,觀察的所緣不只是「渴愛
的止息」,尚包括「五蘊苦的止息」。應知道,說「渴愛的止息」時也就包含「諸行之
苦的止息」,因為一切諸行之苦的止息才是真正的「涅槃」──滅諦。因此,涅槃被定
義為「一切有為法的止息」。如是,證得聖道的意思,就是到達所有名、色止息的境界
。“
名色=五蕴
S**U
发帖数: 7025
20
www.fozang.org.tw/doc/essay_34.doc
南傳佛教,習慣上又稱之為上座部佛教或巴利佛教,是南印度分別說系中赤銅鍱部的大
寺派1。這一派,經律論三藏保留完整,兩千多年來僧團與禪修傳承都還保持至今未曾
中斷,除了五部經(尼柯耶)之外,它還擁有所謂的七論及大量註疏,有濃厚的上座部
阿毗達磨色彩。它不一定就是原始的佛教,也與根本上座部佛教有些區別,不過學術界
公認它在某些形式及思想上比較接近原始佛教。據《異部宗輪論》說,赤銅鍱部與化地
部、法藏部(同為分別說系)在修道上都是緣滅諦而入正性決定的,是主張「一剎那頓
現觀四諦」的系統。
目前廣傳海外的南傳禪法,大都還嚴守傳統既有經論及其註疏,縱有「創意」,我
想也多從此體系構造基礎上演繹出來。當然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傳統,不免同中有異,過
去阿毗達磨也確實有詮釋上異於經典的現象。
二十世紀始,南傳佛教在禪觀思想上出現了一些變化,緬甸開始有人倡導「剎那定
」的純觀禪法,錫蘭佛教是南傳佛教中受學術研究影響最早且至深,漸重視五部《尼柯
耶》(經典)起來,有的從舊有聖典裡溫故知新,有的企圖跳脫傳統註疏及阿毗達磨詮
a*******g
发帖数: 867
21
呵呵,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水平是挺高的。
还不肯承认自己愚痴。经典上都说了,二果还是有痴的。

對滅諦的直接的觸,但已經可以慧見涅槃,知道有之滅即是涅槃。
沒有什麽關係。
a*******g
发帖数: 867
22
自我陶醉到这个水平,也是不容易。
你也该醒醒啦。

對滅諦的直接的觸,但已經可以慧見涅槃,知道有之滅即是涅槃。
沒有什麽關係。
w*******2
发帖数: 155
23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幸福的真諦?
年少時被愛情偶像劇所感染,自己就憧憬著美麗的夢,嚮往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擁有
像劇中男女主人公浪漫的愛情。看著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走進婚姻的殿堂,穿上潔白的
婚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想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人。慢慢的自
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因著他的出現,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我們都沉浸在愛
情的幸福中,海誓山盟,計劃著未來,我覺的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然而所有的幸福都
被現實生活打碎了……
剛剛走進婚姻的我,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了家庭中,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在公婆眼中
的好兒媳,丈夫眼中的好妻子。每天為了這個家忙碌著,有時累的筋疲力盡,但聽到公
婆和丈夫的誇讚,周圍鄰居的羨慕,自己覺得受再多的累也值得。天真的我認為我們是
最幸福的人,但現實打碎了我的幸福夢。還沉浸在幸福中的我,因為一句話頂撞了公婆
,當時婆婆帶著丈夫和我大吵了起來,我被眼前的一幕嚇壞了,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了,
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婆婆竟然讓丈夫和我離婚,我被這突如其來
的一切打蒙了,爭吵過後,自己一個人靜靜在想我們的幸福就那麼短暫嗎?我們婚姻才
剛剛開始,竟然為了一句話,到了這種地步,自己越想越... 阅读全帖
E*****m
发帖数: 25615
2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新編愛的真諦,請指教(加爾文版)
愛是恆久忍耐,除非人家高舉李兄弟,
又有恩慈;不信加爾文就滅亡,
愛是不嫉妒;只是論斷卻無妨,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自己絕不算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更不會開頭沒有基督教,
不求自己的益處,永生還是要的,
不輕易發怒,但是怒了就來打召會,
不計算人家的惡,只算人家召會分裂多少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我信的才是真理,
凡事包容,只要你不腳踏兩條船,
凡事相信,『凡事』只限加爾文,
凡事盼望,盼望召會快消失,
凡事忍耐凡事忍耐,我這樣説請你這樣信,
愛是永不止息。
l*****a
发帖数: 38403
2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新編愛的真諦,請指教(加爾文版)
召會版
愛是恆久忍耐,除非人家点名李兄弟,
又有恩慈;不过不信我信的你一定滅亡,
愛是不嫉妒;绝对不在乎什么正教不正教,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基督徒不能论断,当然也包括论断自己,
不做害羞的事,每个人都是罪人,善哉善哉,
不求自己的益處,永生,是神给的益处,
不輕易發怒,但是为了主名/李弟兄的名要经常义愤,
不計算人家的惡,以恶对恶才是王道,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真理是排他的,所以我信的才是真理,
凡事包容,不包容李兄弟的我们不太能包容,
凡事相信,相信召会才是主耶稣传下的正道,
凡事盼望,盼望召會的福音会传遍天下,
凡事忍耐凡事忍耐,我這樣説請你這樣信我這樣説請你這樣信我這樣説請你這樣信,
愛是永不止息, 只要一息尚存,我们以上表达的爱就决不会止息
t******g
发帖数: 17520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無我的輪迴─ ─佛教的生死觀
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元培學報
第五期 (1998.12)
一、印度傳統的輪迴思想
生死問題是一切宗教的大問題,更是人生的大問題。吾人因何有生?為何有死?在生之
前,在死之後,吾人存在嗎?還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宗教家或者宗教信徒
才會追問的,而是只要知道這世上存在死亡現象之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都會不由自主
地興起種種關於生死的諸般疑問。相傳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之一,便是當其為悉達多
太子時出遊,親眼目睹老病死的現象而引發[1]。
悉達多第一次看到死亡與葬禮,死亡的現象大大地震動了他的心靈,因為「死亡」就是
離開人世,就是無論父母、親人都無法再見到死者,而死者也無法再見父母、親人、愛
人。讓我們想像一下躺在墓地的死者,孤零零地一個人處在他的棺木之中,至親至愛的
親人,在喪禮結束之後,就算再留戀,遲早也會離去,所有的生者都要去過他們人世間
的生活,有陽光,有活力,有喜,有悲的生活﹔只有那棺中之人,一個人被留在墓穴的
棺木之中,身上布滿細菌,爬滿蟲蟻,流出膿汁,化為枯骨。印度以火葬為主,火葬雖
沒土葬那般令人對於地底幽冥產生想像與畏懼,但喪禮...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经典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
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
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
百七十一卷。清朝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教经典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7:16 2011, 美东) 提到: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9
☆─────────────────────────────────────☆
SeeU (See you) 于 (Wed Oct 17 01:54:14 2012, 美东) 提到:
阿罗汉才断无明,是佛教传统的共识。最近几年,有随佛比丘主张初果就断无明。本文
从南北传相应阿含的修多罗部分,来探讨这个观点是否成立。
杂阿含203经
诸比丘!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记说∶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南传:相应部35相应80经
「大德!而怎样知、怎样见,使比丘的无明被舍断而明生起呢?」
「比丘!这里,比丘听闻∶『一切法都不值得执著。』比丘!当比丘听闻∶『一切
法都不值得执著。』时,他证知一切法;证知一切法后,他遍知一切法;遍知一切法后
,从不同点看见一切相∶从不同点看见眼,色……眼识……眼触……也从不同点看见凡
以这眼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03.htm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对阿罗汉的描述。北传<杂阿
含...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1209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刘培中于昆仑道苑的讲义
有些字乱掉了。先留下来,找机会再更正了。
仙宗要義講記第一卷
修真養性有何難,全憑神定意勿亂,呼吸取得天地氣,守玄能參天外天,明指透
出玄中玄,則成逍遙紫金仙。
人命無常呼吸間,眼觀紅日落西山,陽間一遭空回首,一失人身萬劫難。
巍巍不動一孤舟,大道分明何用修,自己原是金仙體,那須苦苦問根由。
玄中之妙妙中玄,奧法倒海於移山,若無救法乾坤手,妙合得過末劫年。
大道真口訣:
玄妙全由內外合,別看天地渺如夢,只在元神手中托,但愿各自心求靜,同試奇遁笑哈
哈。
道在保守用在玄,修者由身妙在天,那論地靈與法奧,
只在虔誠性可參,目下風雲緊又高,但憑天機末劫消,
那怕浩劫從天降,至時善人得逍遙,須得勤功加修煉,
借來天地靈與妙,安心靜養三真氣,崑崙門下禍不招,
佛講空法道講玄,三教門戶各有天,出家在家分內外,
入世出世皆自然,道德倫理與信義,須當辨明判斷言,
誠心堅決參大道,苦心方求妙真言,訪師拜師明師意,
非是以道用金錢,敬師不可以外表,須當細心參機玄。
神仙與人有別分,內中暗存乾與坤,陰陽乃是天地理,全在呼吸並轉輪。
大道雖玄理有評,妙功全在日常中,但能跳出色相外,即是金仙不老翁。
崑崙大道言...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2689
31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bowl (Big Bowl), 信区: Family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22:56 2012, 美东)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33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 負責人
中華護生協會 理事長
海 濤
放生功德
1、「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彌勒菩薩
2、「眾生即佛,殺眾生即殺佛,救眾生即救佛。」
3、「...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34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 負責人
中華護生協會 理事長
海 濤
放生功德
1、「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彌勒菩薩
2、「眾生即佛,殺眾生即殺佛,救眾生即救佛。」
3、「...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35
来自主题: Pittsburgh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 負責人
中華護生協會 理事長
海 濤
放生功德
1、「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彌勒菩薩
2、「眾生即佛,殺眾生即殺佛,救眾生即救佛。」
3、「...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bowl (Big Bowl), 信区: Family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22:56 2012, 美东)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1:03:26 2012, 美东)
放生手冊
来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498.htm
海濤法師輯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放生法語
戒殺放生
放生、吃素
愛心的放生
慈悲的放生
每月大放生
放生儀軌
放生問答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中華護生協會
中華印經協會

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一切生命,愛心是世界
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代表一切宇宙
,也代表一切法。
中華護生協會誠摯邀您一起加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7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4:12:59 2011,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佛教指的是“基礎的佛教”,又稱「初期佛教」,係指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佛
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此時已經受到佛陀本生故事
的影響,蘊含佛教分裂的遠因。至於被稱為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後續的大乘佛教、祕密大
乘佛教(或稱金剛乘、密續乘)則是屬於“發展的佛教。”
詞語釋義
最早使用這個分類法的,是日本的佛教學者,如日本《廣說佛教語大辭典》對於“原始
佛教”定義如下:「相對於後世發達之大乘佛教,指釋尊在世時代至二十部派開始分裂
前之佛教。此時代之經典,包含佛教教說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詞,係依明治以後佛
教研究者而使用。」日本學者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尚有爭議。
最新的觀念為烏帕沙瑪比丘在《相應菩提道次第》所提出“原始佛教”这个概念,指的
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此時教法一味合和無諍。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
的佛教稱為...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名色?
http://www.mldc.cn/csx/fslg/sdclx.htm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本 玄奘譯
●攝大乘論  真諦譯
●攝大乘論  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論本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總摽綱要分第一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謂依大乘諸
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
知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
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
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
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復次云何能顯。由此所說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謂阿賴耶
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
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
差別體。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三種...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何谓名色?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Sep 28 05:44:13 2012, 美东) 提到:
何谓名色?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请举个例子。
(且为何不说五蕴就好,要说名色?)
☆─────────────────────────────────────☆
lila (不要昵称) 于 (Fri Sep 28 10:22:31 2012, 美东) 提到:
我理解,色就是物质.所以其特性就是应该有生有灭的.
名么,就是概念.所以特性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借助精神存在的.
☆─────────────────────────────────────☆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于 (Fri Sep 28 10:58:46 2012, 美东) 提到:
色,就是有质碍的东西,名,就是涵盖其它东西(心中有名称而无实体的东西),“心
但有字,故曰名也”。
名、色,合起来,就包括了一切法。打个比喻,如我们说精神和物质,就包含了所有的
东西。但这里的物质,不是只指色(有质碍的...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0
修行的次第是明明了了,观五阴的集灭,断无明,成就四圣谛的第一转,接着修八正
道,修离贪断爱的四圣谛第二转,四圣谛的第三转成就漏尽的阿罗汉,得三藐三菩提。
佛教第一经转法轮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
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
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
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次),
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
,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
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1
杂阿含647:
指出对四圣谛如实知见是成就慧根:
“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
名慧根。」”
慧根成就了,还没有断无明吗?
相应部48.9:
"比丘們!什麼是慧根?比丘們!這裡,聖弟子是有慧者,具備導向生起與滅沒之慧;
聖、洞察,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慧]。比丘們!這被稱為慧根"
相应部48.10
"他如實了知『這是苦』,如實了知『這是苦集』,如實了知『這是苦滅』,如實了知
『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比丘們!這被稱為慧根。"
这些经文全部指向四圣谛的第一转,而且非常斩钉截铁地说成就慧根,而不是说成就一
点慧根
有余慧根,这样的类说法
附杂阿含845经
指出初果对四圣谛如实知见:
“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
“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
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 ”
a***n
发帖数: 1993
42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172677.pdf
(三)阿姜查的中觀和如來藏思想
在南傳佛教的禪師裡面,阿姜查的開示算是比較特殊的。他的思想圓融而開放,非常具
有彈性。雖然他一再強調無常、苦、空、無我和無二中道的《阿含》教義,並以此詮釋
他的
禪修體驗;而且他也確實具有「人空法有」的有部思想,因為他說:「沒有任何人的存
在,
存在的只是『地』、『水』、『火』、『風』。」[註 75]但他的開示,已在某種程度
上超出了
傳統有部宗義的領域,而呈現出罕見於南傳佛教的中觀和如來藏思想。
1.中觀思想
龍樹寫作《中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闡明一切法「緣起性空」的甚深了義,同時也附
帶表明,依此正見才能達成解脫與無上菩提的究竟理想。這個要旨在《中論‧四
諦品》中有
明確的開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
從因
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註 76]而龍樹之所以隨順佛陀「大聖說空法」,
其用意不
外是「為離諸見故」,[註 77]只要各種情見、戲論能徹底消除,「莫逐有緣,勿住空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譚嗣同:仁學
仁學
作者:譚嗣同 清
目录
■1 自敘
■2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3 仁學一
■3.1 一
■3.2 二
■3.3 三
■3.4 四
■3.5 五
■3.6 六
■3.7 七
■3.8 八
■3.9 九
■3.10 十
■3.11 十一
■3.12 十二
■3.13 十三
■3.14 十四
■3.15 十五
■3.16 十六
■3.17 十七
■3.18 十八
■3.19 十九
■3.20 二十
■3.21 二十一
■3.22 二十二
■3.23 二十三
■3.24 二十四
■3.25 二十五
■3.26 二十六
■3.27 二十七
■3.28 二十八
■3.29 二十九
■3.30 三十
■4 仁學二
■4.1 三十一
■4.2 三十二
■4.3 三十三
■4.4 三十四
■4.5 三十五
■4.6 三十六
■4.7 三十七
■4.8 三十八
■4.9 三十九
■4.10 四十
■4.11 四十一
■4.12 四十二
■4.13 四十三
■4.14 四十四
■4.15 四十五
■4.16 四十六
■4.17 四十七
■4.18 四十八
■4.19 四十九
■4.20 五十
自...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4
作者:AMOH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22707/answer/420315429
来源:知乎
大乘心經是假佛教經典
佛入滅後佛教中有些叛徒信仰和原來佛教教義不合,
不過那些佛教的叛徒不反省自己錯誤反而發明「大乘」經典
自誇自己的錯誤信仰是高級「大乘」,
抹黑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瞎掰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詐騙「怯弱下劣」的佛弟子,
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真正的佛不會抹黑佛自己說過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
化城」。
說穿了「大乘」經典就是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法,
很多附佛外道都學會了「大乘」經典的詐騙手法,
那些附佛外道會說他們學的是比較高級的佛法,佛教學的是比較低級的佛法。
「大乘」「妙法蓮華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經」。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5
观五阴的集灭法成就断无明的经文:
相应部22.126
一一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
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
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
一二 有受集法者……乃至……
一三 有想集法者……乃至……
一四 有行集法者……乃至……
一五 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
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
集、滅法。
一六 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指出观五阴的集灭法则可得明,断无明.
而下几篇经文指出,初果是如实知见十二因缘:
杂阿含经845,846,846次,指出初果如实知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八正道
“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
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
“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十二支緣起如實知見,如所說: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
起故,是事起;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
,觸;緣觸,受...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6
苦是四聖諦[1]中的第一聖諦。苦聖諦是說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的時候,要觀察在三
界六道是有苦的,且裏裏外外都是苦。苦集聖諦要探討的內容就是苦的來源是什麼?苦
集滅聖諦,則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所以要滅苦時,不是把苦直接滅掉,而是
要把貪著滅掉之後,如來藏因為眾生不再貪著于五陰,所以死後如來藏就不再幫眾生出
生五陰;因為不幫眾生出生五陰,所以五陰就于未來世不再出生。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
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最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
s********h
发帖数: 938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不是原始佛教?
ZT:
何謂原始佛教
選自Ven.Bhikkhu Vùpasama隨佛尊者著《原始佛教與法教之流變》部分內容
近二百年來,中外佛教圈有「回歸佛陀本懷」的溯源運動,這是在現有的南傳佛教、
漢傳菩薩道、藏傳菩薩道以外,致力尋求釋迦佛陀住世時親說傳授的教法。此一追溯佛
教法源的思惟,逐漸盛行於佛教的緣由,外在的原因是「佛弟子在學習佛法的道路上,
希望在「傳說」及「信仰」之外,能夠有更為可信、可證的史獻考證,作為探研佛法的
基礎」,而內在的因素則是「傳統佛教的學派教說極為分歧,不僅相互對立,更各有一
套論述及修行體系,因而促成學習者希望能夠藉由佛陀的原說,盡釋學說分歧的疑慮及
障礙」。因此,對於「佛陀原說」的探究,即逐漸發展成為近代佛教圈的顯學。
近代最先對印度佛教史實進行科學考證,是西方的學界,而西方學界的研究又多偏向
南傳佛教的史料,對於漢譯藏經中印度初期佛教諸部派的經史文獻,難有深入的了解,
遂造成西方學界認定南傳佛教即是同於「佛陀原說」的「原始佛教」。此一觀點影響所
及,使得一向以「上座部佛教」自居的南傳佛教,亦自視等同於「原始佛教」,而多數
未深入了解部派佛教分流史者,也將南...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8
能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蒭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尒
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常服執持衣鉢入室羅筏大城乞食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乞食已出還本
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於食後時敷如常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時諸苾蒭來詣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具壽善現亦於如是眾會中坐。
尒時眾中具壽善現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
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取]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
取]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作
是語已。
尒時世尊告具壽善現曰善哉善哉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
宋-木+取]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取]勝付囑付囑諸菩
薩摩訶薩是故善現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吾當...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論明心見性
元音老人著
連載於《禪》刊 1991 年 1~4 期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禪宗
淨土宗
密宗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啟用
(戊)歸宿問題
(己)結 論
緒說
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
業受報,如春蠶作繭,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
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
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
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說大
、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