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清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g*****g
发帖数: 679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给毛治国辩护的人最起码也得看看这个帖子。
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芦笛这个帖子
完全是毛时代的记录,连夸张都没有。
一句话,毛搞政治确实牛逼,治国是旷世难寻的白痴中的白痴。
————————————————————————————
主题: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史海钩沉]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毛泽东的内政包括两部分,一曰“抓革命”,二曰“促生产”。
“抓革命”是毛泽东的独到发明,是他对“治国”的理解,从未在中国历史上见过,也
为文明世界憎恶。但至今还是党朋们的“治国”观。本坛某网友就以我总结的“三大硬
件八大软件”为毛泽东治国才能的证明,那其实就是我党、舔共同志以及无数天生贱民
为何认定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大英雄大天才的重大理由。
所谓“抓革命”的实质,就是故李慎之老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以小民为敌国” , 用对
敌斗争的战略策略去管理人民。
我已经在旧作中介绍过了,毛泽东和历史上所有的君王不同(唯一与之有三分相似的只
有朱元璋,但仍不及其万一),不但把人民当成敌人,而且在潜意识里坚信自己一定会
被人民推翻,因而引入和发明一系列监控...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2
前两天在隔壁文化论坛谈金庸与古龙,谈完后又去把网站有关金庸的帖子统统调出来看
了一番,看到3年前《南方周末》采访金庸的访谈录、李勇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的投
机和伪善 》以及云儿的《金庸与基本法》。这些文字我过去都没看过,看完后不禁仰
天长叹,深为金庸扼腕。
我当然知道不断有人骂金庸,说他伪善,说他媚共,说他出卖港民利益。特别是在香港
制定《基本法》那阵子,当地媒体除了左派阵地之外,当真是恨之入骨。有篇文章的题
目我至今难忘:《查良镛倚天屠民记》,那骂得非常巧妙、生动而且准确,唯妙唯肖地
画出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公门鹰爪孙。但毕竟事不关己,我始终不太明白港民在和“北大
人”争什么,所以也没往心里去。直到前两天看了上面所说的三篇文字,这才深受触动
,仔细盘点了金庸一番。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又让小钟痛恨了,对不起阿),本人是个臭名昭著的金迷,爱上
这种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俗文学,实在有点不好意西。好在还有云儿垫底──我再堕落也
没到她小人家那份儿上,居然喜欢倪匡(卫斯理)的伪“科幻”和高阳的历史小说,细
细。
不过,好歹算是个稍知西方文明的读者,我喜欢的主要是金庸小说的艺术技巧,和文字
载运的教化...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亡的太可惜了

南明就是太烂了,那么多番王,崇祯当初把太子送到南京也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而且东林党以清流自居,跟马士英对立,马士英偏偏有兵权,还有江淮四镇兵马,愣是
把个猪一样的皇帝推上去。这帮人国难时还争权夺利,可以看出东林党的嘴脸阿
c***c
发帖数: 21374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亡的太可惜了
东林党这些清流是促成明朝灭亡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明朝的普世文人,和代表既得利益阶层的精英们,破坏了张居正未尽的事业,可惜可叹可恨
r*****y
发帖数: 53800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五次中日战争
的确甲午战争日本国力谈不上比中国强。我记得我用的是不相上下基本持平。日本处于
上升期且上下一心非常团结。中国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清流巴不得李鸿章完蛋,三支舰
队也只有北洋水师孤军作战。基本上只有李鸿章派的军事力量指望的上,还受到不少掣
肘。而且内部太腐败,陆军军事装备甚至强于日军却屡屡一触即溃,海军至少不弱于日
本但也没打什么胜仗。此消彼长,不相上下实力基本相当比较确切。
f****i
发帖数: 9419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猜猜这段话谁说的
谭嗣同说的,类似的话康有为也说过,这是当时清流的一种看法。梁启超等人也没有反对,说这个话幼稚二百五可以,但是说卖国那就是扯淡。西藏直接由中央控制,或者说中央对西藏新疆控制力度最强的就是老毛之后。民国时候西藏基本就跟独立了一样。要想搞明白这段话,必须了解当时背景和当时的情况。当时的人对世界国际形势了解根本不多,事情的背景是被日本甲午打败,国内都思变法维新。但是怎么变法都是脑子跟浆糊一样,不过当时的士子一是大多来自于东部和南方沿海,所以对于不了解石油等能源作用的士子们来说,不毛之地的新疆西藏等地基本上就是鸡肋。二是,由于出身,他们也不太把新疆西藏等地看得太重,认为保留了江南两湖膏腴之地就好了。三是,士子认为当时弱干强枝,这些不毛之地的督抚们也基本都是听调不听宣,等于土皇帝,卖不卖对国家都没有什么区别。四是变法缺钱。(缺钱也是由于各地割据形势已经成形,很多税收根本收不上来,间接导致了没经验的士子加剧了对三的印象)五是,当时从1840年开始被欺负了几十年,不想割的地都已经割了,也就是说,割地在他们看来是属于主动割地还是被动割地的区别。主动割地还有主动权,能够调配些金钱出来,变法图强,如果什么都...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猜猜这段话谁说的
救国还是误国,不好分辨。被这些清流骂的那些误国者,有几个会认为自己是在误国的?
b****r
发帖数: 2555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历史上的五次中日战争
☆─────────────────────────────────────☆
ridgway (ridgway) 于 (Tue Aug 23 15:59:25 2011, 美东) 提到:
1) 白江口海战—初唐时期 (公元663年前后)
唐帝国一统中华后,其东北边境的朝鲜半岛却仍然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于是爆发了以
唐新罗联盟为一方,而高勾丽百济与日本联盟为另一方,为争夺东北亚的主导地位而进
行的战争。
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唐新罗联军以170艘战船大破
日本增援盟国百济的400余艘战船,取得决定性胜利。百济国灭亡。 之后唐灭高勾丽,
朝鲜半岛落入对唐表示友好的新罗之手。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
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 化和政
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元入侵,
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 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
,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没有逗号句号?

的稳定统治 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点 但是在和帝时期 刘肇利用宦官郑众等诛除窦宪 进
而摆脱窦氏外戚的控制 为宦官干政开了个头 和帝殁后 其后邓氏擅政 在她精心安排下
先立殇帝刘隆 后立安帝刘祜 安帝不愿为其傀儡 借宦官李闰 江京等人之力 清除邓氏
一门 得以亲政 其皇后阎氏一门也随之得势 此后阎氏外戚与宦官集团结合 弄权营私
控制朝政 由此引发清流之士杨震等的不满 双方仇恨增长 冲突加剧 最后以杨震的失
败而告终
安帝太子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之后不久 安帝驾崩 阎后先秘不发丧 以防大臣拥立
对宦官势力逐一打击 东汉的朝政完全归于阎氏的手中 然而少帝短命 执政两百天后就
疾笃而病入膏肓 不久死去 宦官孙程趁机拥立被废皇子刘保为帝 是为顺帝 孙程等宦官
皆被封侯 朝政又从外戚手中转入宦官手中 而顺帝开了宦官养子悉袭侯的先例 于是宦
官开始利用贿赂为人求高官增食邑 朝政益加混乱 这引起当时清流派官僚左雄 李固的
反对 却也无可奈何 清流派官僚便冀希望于依靠外戚对抗宦官 李固等人于是与顺帝时
的外戚梁商联合 而梁商一面交好宦官 另一面又笼络李? 陶庋氖咳?所以博得皇帝与
士人的...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上集还是外戚宦官是坏人,党人清流是好人的传统史观啊。

v*****s
发帖数: 20290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嗯,这个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把外戚宦官看成内外朝之间的争斗,有一种理论就认
为后汉因为外朝/相权过大,所以外戚才能和宦官争斗不休。可为啥外戚这个皇帝的自
家人会成了外朝的首领,而不是通过太后统领内朝呢?相权在这个斗争里面的位置又在
那儿?为什么唐的宦官可以取得领军的权力,而汉明的宦官无论多么权势滔天,都无法
控制禁军?我宋又是如何限制了宦官参政的?
以上这些还只是对fact的思考,如果要引入value的判断,问题就更复杂了,后汉为什
么会“亲小人,远贤臣”?黄门和外戚们为什么个个都面目狰狞,一心迫害清流,他们
这么做的利益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可以限制他们?
f*********0
发帖数: 2538
12
女声:
http://www.box.net/shared/akxfdceg4gd5yfhnlaqm
男声:
http://www.box.net/shared/7luvdq55mnta0132z2if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
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
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
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
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
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
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在中央方面,太尉杨秉与司空周景(周瑜的堂祖父)联合上书,要求将宦官的爪牙从各级单位上驱逐下去。桓帝予以支持,那些爪牙或免或死,天下莫不肃然。三年后,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杨秉又参奏中常伺侯览之弟,益州刺史侯参暴虐一方,侯参惶恐自杀。杨秉又进而参奏侯览与具瑗这两个权宦,结果桓帝迫不得已,罢免侯览的职务,削去具瑗的封地。但是同时桓帝又以河南尹李膺、大司农刘祐、廷尉冯绲忤旨的罪名,为以上两个权宦抵罪。太尉陈蕃虽据理力争,然桓帝不听,不得宽赦。
同时,在地方方面,党人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拉锯战,南阳太守成缙诛杀了与宦官勾结而作奸犯科的张汜;太原太守刘瓆诛杀了贪横放恣的小黄门赵津;山阳太守翟超没收了中常伺侯览的财产;中常伺徐璜之侄徐宣因射杀太守李暠之女;东海相黄浮则将处死徐宣一门,宦官集团就凑请皇帝将他们处死。太尉陈蕃又出面为此四人请命,桓帝反而大怒,将他们全部治死于狱中。陈蕃因是名臣,未敢加害,形势对党人集团颇为不利。
次年,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集团向党人集团反扑。起因是一个与宦官交结的方伎张成...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瞿鸿机这人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至西安
。由于当时军机处6个军机大臣中有4人因“庇拳”之罪被罢免, 52岁的瞿鸿机幸运地
被任命为军机大臣。
军机处为首者称领军机大臣。当时的领军机大臣是庆亲王弈劻,他既平庸,又贪婪
,当权之后就拼命地卖官、受贿。以清廉自励的瞿鸿机对此常有微言,于是士林将瞿鸿
机视为清流宗主,弈劻则为浊流的首领。
晚清的这场清浊纷争,由于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介入而更加激化。袁世凯
极具野心又工于心计,他靠源源不断的丰厚孝敬,使弈劻对他言听计从,也希望用贿赂
的手段拉拢瞿鸿机。由于瞿鸿机任河南学政时与袁的弟弟有师生名分,袁世凯就派心腹
向瞿鸿机问安,说他也应该向瞿鸿机递门生帖子,心知肚明的瞿鸿机斩钉截铁地回答;
“不敢当!”一计不成的袁世凯,另生一计,表示愿与瞿鸿机结为异姓兄弟,瞿鸿机又
以从不与人结拜金兰为由,予以谢绝。后来,瞿鸿机儿子娶妻,袁世凯又送来一份厚礼
,瞿鸿机竟原封不动地把礼金退了回去。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只好设法走排除瞿鸿机出
局之路。
清浊两派几经较量,由于慈禧太后的态度突然转变,瞿鸿机最终被罢了官。
瞿鸿机为...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322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8503680100u4g3.html
天津的小洋楼闻名遐迩,而最早的洋楼当属天津英租界的建筑。1888年11月3日的《中
国时报》曾这样报道天津,“一度遍地皆是深沟、大洞、臭水沟的使人恶心的可恨的道
路被铲平、拉直、铺平、加宽。并且装了路灯,使人畜都感到舒服,与此同时,城壕里
的好几个世纪以来积聚的垃圾也清除掉了。”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1918年来过天津曾在
其小说中写道:“走在天津城里最气派、最整洁、最美丽的街区,令人仿佛来到了欧洲
的都会。”天津英租界的勘察、测量和规划就是戈登率领他的工兵完成的。
英租界原是一块菜地,没有道路。戈登带领他的士兵骑马走遍这块泥泞的土地,每天起
早贪黑,不辞辛苦,获得所有需要的数据,标绘成图纸。然后再规划道路和建筑区域。
这是天津首次按照英国标准进行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改狭窄的砂石土路为宽阔的马路设
计。
戈登是1860年9月来天津,期间曾参与英法联军的对北京的战争。文献没有发现他掠夺
圆明园财宝的记载,戈登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英法联军)洗劫之后纵火,以最野蛮
的方式毁坏这些最宝贵的财产...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6354
16
这个问题倒是有趣得很~~
自先秦以来,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晋代竹林七贤、乌衣巷衰败,你相信这就
只是一家一室的血么?唐重谱氏族制多少家族衰亡?明代先有诛十族,自万历往后皇帝
输给文臣制度,清流输给锦衣卫东厂,东厂输给崇祯,一直到崇祯用一个杀一个;元清
本就不是汉人统治,直接沦为下等,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无数文字狱。
历史不断重复自己,有什么可惊讶的?
t*n
发帖数: 14458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Re: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1:11:14 2012, 美东)
先抛开苏定方,说说李义府,许敬宗,李敬玄和刘仁轨之间的恩怨。
李义府跟许敬宗交好,两个人在武则天上位皇后都出过力,在朝廷上也沆瀣一气,迫害
忠臣,并且许敬宗的外甥王德俭是李义府的亲信。
《新唐书-奸臣传》

高宗立,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進弘文館學士。為長孫無忌所惡,奏斥壁州司馬。詔
未下,義府問計於舍人王德儉。德儉者,許敬宗甥,癭而智,善揣事,因曰:「武昭儀
方有寵,上欲立為後,畏宰相議,未有以發之。君能建白,轉禍於福也。」義府即代德
儉直夜,叩閣上表,請廢後立昭儀。帝悅,召見與語,賜珠一鬥,停司馬詔書,留復侍
。武後已立,義府與敬宗、德儉及禦史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業相推轂
,濟其奸,誅棄骨鯁大臣,故後得肆誌攘取威柄,天子斂衽矣。

许敬宗在对王皇后一族斩草除根中是主力推手:
《新唐书-奸臣传》

帝將立武...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18
你这么一比附,我就明白了。
有空讲讲清流官之类的,也要比附着讲才好。谢谢。

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
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
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
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
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
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
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
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当然,太祖没有给汪审核权。但怀仁
堂事变就可以看出侍中的作用了。
,就不多说了。
会,红朝目下和这个距离不小啊。
t******o
发帖数: 2792
19
呵呵,清流之类真没怎么看过!
d*******r
发帖数: 3875
20
作者:妖道无花 发表日期:2011-6-3 23:10:00 回复

有一天,我听见董卓这样说,你们这些人说我是国贼。那么好,我率军在西凉同敌
人浴血沙场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你们说,你们代表着道义,可是黄巾贼们,又究竟是为何而起?
是谁毁掉了大汉的光荣?不正是你们这些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贵族吗?你袁绍有什么
资格在我面前挺剑而起?
杀掉你们这样的酒囊饭袋,对我董卓来说就像杀条狗!
有一次,我听到曹操在酒宴上拔刀叹息,他踉踉跄跄,语无伦次——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
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
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
,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他一个人走在熊熊燃烧的洛阳广场上,复兴的希望已经彻底泯灭了,剩下要做的
,是一个不留地消灭他曾经的盟友,并在这个没有光明的世界上活下去,于是有了那首
告别过去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21
孙之獬(1591—1647),山东淄博淄川县人。明天启2年(1622年)进士,初为庶吉士
,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7年(1627)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元年(1628),被列入
魏忠贤阉党逆案,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又命以兵部尚
书衔招抚江西。后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应“革招抚江西尚书孙之獬职,永不叙
用。”
据野史笔记载,孙之獬投清居官时,有过一段臭名昭著的“上疏建议清廷下达削发令”
的历史,人称中国第一汉奸。
《研堂见闻杂记》载: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薙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其为汉
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
,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
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
,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清稗类钞》载:
“世祖初入关,前朝降臣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殿陛之间,分满、汉两班,
久已相安无事矣。淄川孙之獬,明时官列九卿。睿亲王...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2
很多这种官都是清流官,给个名号,没有实权,估计就像很多享受部级待遇的这种,或
者副总理待遇的。编制是个实权的职位。我这么猜的。
E******u
发帖数: 392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质帝,桓帝,灵帝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 本初元年(146年):梁冀毒弑质帝。立蠡吾侯刘志为帝,年十五。免太尉李
固。
孝桓皇帝上之上 建和元年(147年):太尉胡广罢,杜乔为太尉。梁氏权倾。八月,立
皇后梁氏。九月,杜乔免官。清河王刘蒜自杀。李固、杜乔因清河王案下狱,皆死。马
融为梁冀作章表。
二年(148年):正月甲子,帝加元服。
三年(149年):名士:荀淑、李固、李膺、陈寔、钟皓、钟瑾。
和平元年(150年):二月,太后梁氏崩。封梁冀合三万户,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冀、
寿奢侈。陈蕃左转修武令。
元嘉元年(151年):梁冀、梁不疑兄弟有隙。马融、田明髠笞徙朔方。涿郡崔寔论世
事,作《政论》。
二年(152年):西域长史王敬为于窴所杀。
永兴元年(153年):朱穆下狱后赦之。
二年(154年):帝封乳母马惠子初为列侯。
永寿元年(155年):太学生刘陶上疏陈事,不省。
二年(156年):鲜卑檀石槐地据东西万四千余里。七月寇云中,度辽将军李膺退之。
颍川四长:韩韶、荀淑、钟皓、陈寔。段颎大破山东贼公孙举、东郭窦。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 永寿三年(157年):太学生刘陶上议罢铸大钱...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后周纪一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上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于大梁。河东节度使刘崇闻
湘阴公被杀,即皇帝位于晋阳,是为北汉,联合契丹。契丹主欲引兵南寇,其众弑主,
内乱,以述律为帝。南楚希萼残暴,希崇政变夺权;唐克长沙灭楚,南汉得楚岭南之地
。北汉合契丹久攻晋州不克,退。
二年(952年):蒙城孙朗、曹进作乱,奔郎州。慕容彦超据兖州反,唐兵助之,周军
大败其于徐州。周将曹英围兖州,五月帝亲征,陷兖州,彦超与妻赴井死。帝如曲阜谒
孔子祠,访孔颜之后以为曲阜令及主簿。
后周纪二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 广顺二年(952年):契丹将高谟翰寇贝州。郎州刘言、王
逵陷长沙,尽复马氏岭北故地,逐唐兵;刘言上表于周。河决郑、滑,遣使修塞。诛诬
告李崧者葛延遇、李澄。
三年(953年):契丹寇定州。以王峻为平卢节度使,复贬为商州司马,未几而卒。郎
、潭州王逵诛何敬真、朱全琇,复杀刘言。唐主复以冯延巳同平章事。蜀板印《九经》
,文学复盛。唐大旱。邺都留守王殷流登州,道杀之。
显德元年(954年):罢邺都,为天雄军。正月,周帝殂于滋德殿,晋王荣即皇帝位。
北汉主闻郭威殂,合契丹大举入寇;周主亲征御... 阅读全帖
a*p
发帖数: 495
25
挖个坑。
史实记载的猛人们啊。
之 赵匡胤
南唐節度皇甫暉、姚鳳众号十五万,塞清流關,擊走之,追至城下,暉曰:「人各為其
主,願成列以決勝負。」太祖笑而許之。暉整陣出,太祖擁馬項直入,手刃暉中腦,并
姚鳳禽之。
还有比这更牛叉的么,一个单骑突击,生擒对方十五万人的主帅并副帅。(问题是,怎
么把这俩大活人带回来的呢?书上没交代)
y*****n
发帖数: 11251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深感文官政治误国啊
那个时候像你们在这种没用的读书人还是自己投黄河吧,不然“彼之清流,可投诸浊流”
n*******w
发帖数: 670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没有牛人辅佐,一个都没有
牛金星,宋献策之类的根本无法和李善长,刘伯温, 周恩来,康生相比, 连姚广孝,
邓小平都不如
刘宗敏等更是无法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相比,也不能和彭德怀,林彪,粟裕相提并论
虽然招揽一些明朝降将,但大都是骑墙的将领,粗人,这些人只能同甘,能共苦,形势
稍有不利,就又投降别人了,
明朝有远见的士大夫,一个也没捞到, 当然这和明末,汉族也真没有牛人有关,但是
像顾炎武,王夫之之类的人物,一个都没捞到, 当然要是捞到像钱谦益之类的清流,
也于事无补
或许有人才埋没在民间,但是李自成只知道打土豪,分田地,不晓得统一战线和对地主
阶级的减租减息,和朱元璋相比,李自成从一个穷苦百姓的代理人到地主封建阶级的代
理人的转变,太慢,而且不成功,他只是知道把过去的地主变成贫农,把自己的弟兄变
成新的地主,但是没有认识到,旧的地主势力庞大,只能动一小部分,换成自己的弟兄
,大部分的旧地主,不能动,而且要使他们变成自己的同盟,统一战线,至少暂时要这样
这点上,朱元璋,毛泽东,刘邦都比他做的好很多,当然刘邦主要是和反项羽的势力形
成统一战线
c****u
发帖数: 8308
28
你这就是拎不清了。摔头胎是怎么回事?
一码归一码。凡事有度,所以说,历史不脏,但政治脏得不行,清流莫入,因为这东西
总是有价格的,而且这价格里人命是最不值钱的,屠一城一般连人头数都不算,但被掠
夺金银甚至多少本库藏善本书籍都算得挺清楚的。
所以一认真说起少数民族屠杀这事,思维正常的基本就两种人:领外国政府工资的希望
中国大卸八块的,和拎不清也没看明白中国历史的。
除此以外真在这问题上纠结的,早都精神错乱了。
j*****n
发帖数: 20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明末会出现东林党
问题是,清朝为什么就没有类似的情况呢?同光时期的所谓“清流”似乎有东林的影子
,但让老太太一个个的外放,似乎就自己消亡了。难道是1、统治者的政治能力有关?
还是2、清末面对的百年变局让读书人都转了心性?
l**k
发帖数: 45267
30
这不算纯粹的马后炮,迁都南京的想法崇祯确实有过,都交给首辅去探大臣口风了,可
惜被傻逼清流给搅黄,天灭大明啊
q*******u
发帖数: 3435
31
与阉党不同,那些清流虽然也结党营私,但毕竟是把名声看得高于一切,大是大非面前会
顾全大局的.
我就很敬仰史可法的人格魅力,作为内阁首辅,其放弃核心权利去扬州督师,也说明其无
私.
z**********e
发帖数: 22064
32
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4-11-11/0813-170339.html
南水北调卫辉段现酋长墓 墓主曾被隋炀帝开除
2014年11月11日08:13大河报
乞扶令和墓的墓门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首席记者 姚伟 实习生 陈京文
记者 闫化庄 首席记者 陈晓东 摄影学术顾问 张志清研究员
大地平旷,远山巍峨,一渠清流,柔柔缓缓,逶迤而来。
站在卫辉唐庄镇大司马村跨渠公路桥上,眼前大地美如画卷。自焦作到新乡,我们
追随南水北调干渠北行,沿途寻访王门、路固、毡匠屯等遗址,随后赶到大司马村。这
个村发现的鲜卑“酋长”墓,透露着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丰富讯息。
大司马村干渠沿线发现了28座古墓,其中一座发现墓志,证明墓主人是隋代“使持
节柱国西河郡开国公”乞扶令和及夫人郁久闾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单是“乞扶”、“郁久闾”这两个姓氏,已很令人瞩目。“郁久闾”是柔然王族,
柔然强大的时候,西魏文帝元宝炬、东魏权臣高欢(后被追尊为北齐高祖神武帝)都被迫
废正妻,分别娶郁久闾氏为妻。那时候,郁久闾氏都是“白富美”,非同小可。
“乞扶”则是鲜卑乞扶部世袭酋长...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3
高处不胜寒---谈谈我认识的高官
(2015-01-31 14:18:13)
以前遇到谁要是大谈我认识某市长,某某部长。我会认为此人太俗,从此敬而
远之。我尽管没吃过猪肉,猪走路还是见得多了。今天破戒有其他原因。
三十七年前去上海读书,那时最时髦的是跳交际舞,本人生性笨拙,加上耳朵
一边弱听,音乐舞蹈与我无缘。后来喜欢上桥牌,我住的前面一栋楼里有两位老乡,其
中一位和我还是中学同学。现在他们在国内政界商界大显身手,而在下不过是侨居国外
一介布衣,没法比,人比人,气死人嘛。当然他们不可能是普通人的后代。国情不一样
啊。可是他们都不愿和我配对,嫌弃我牌打得不好,我的目的是娱乐为主,输赢到在其
次。于是我和他们寝室的一个西安来的小伙成了一对,可是到了第三年,这位搭档不幸
得了肝炎休学,逼得我只好乱找临时搭档。有时把他们那个房间的团委干部也找来充数。
有一次学校派车去外院跳交际舞,我想趁机去看看朋友,也跟着去凑热闹。结
果只有两个人不敢同女生手拉手,除了我就是那位团干。这些年这位团干步步高升,成
为国家领导人。我那位老乡上次来纽约,说没有想到他会当...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649
34
我靠,这个问题电视里面都讲得差不多了。和中堂过不去的是皇帝的老师,翁师傅。他
老是军机大臣,皇帝的头号打手,财政大臣,清流领袖。皇帝亲政以后,权力大得很,
卡北洋的经费,搞得亲政以后,舰队没填一条船,平时的花销也要靠中堂自己去搞钱。
政治上示意言官弹劾中堂。日本在大跃进,天朝在掣肘。后来黄海海战大出风头的几也
号,本来是天朝定制的,没钱,被日本全国筹钱买去了。尼玛,还打个毛啊。
c********i
发帖数: 69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给李鸿章“翻翻身”
记得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晚清有个大卖国贼李鸿章,外号叫“李混账”,他签订
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我和小朋友们都恨上了李老汉。
后来《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历数李鸿章的“卖国”史,当时,我很纳闷,慈禧太后
是当家人,同光二帝是名誉“一把手”,下边还有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六王爷、七王爷,
李鸿章最多是分管外交外事外资朝政的“五把手”,如果按爵位排序,前面还有几尊位
高权重、地位显赫的满蒙亲王郡王,李鸿章恐怕连“十把手”都排不上,签不平等条约
时的职位相当于“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行政常识告诉我,李鸿章有什么权力随便签订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使真的“卖国”,他也不应该是丧权辱国“第一责任人”。
后来,读的历史书多了,走进历史的深处才明白,“弱国无外交”,愚昧无知,刚愎自
用的满蒙亲贵连“卖国”的差使都办不了,满朝衮衮诸公,只有李鸿章懂外交,善斡旋
,善于“与列强打痞子腔”(曾国藩讥讽语)。老资格重臣刚毅之流只能说大话,办不了
大事,清流领袖翁同龢等辈书生气太重,不识时务,好人办不了难事硬事。在积贫积弱
的条件下,熟悉内政外交的李鸿章努力运用老辣的政治智慧,玩“洋毛子”于股掌之间
,善于少赔款,...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36
从bbs可以看出
果粉大部分都是逆向民族主义者,只有当涉及到国共才会提老蒋说话
一涉及到中外,马上就把中国说成一坨shit
对殖民300年这种论调,这些人是赞成的,
而且果粉大部分都是宋粉
果粉不喜欢朱元璋的超级多。
对于果粉来说,骂gcd的时候远多于骂日本人,这一点跟
台湾的领导人纪念抗日的讲话,不说抗日,直说抗战,不说日本,只说国军
因为日本侵略中国,在他们看来也是殖民的一种,内心不是那么抗拒,只是日本人
太粗暴了,屠杀南京,强奸数万妇女,果粉倾向于不提这些话题,
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大跃进文革之类的话题上。
果粉对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也颇为赞成,至少不反对
因为果粉觉得日本由中华的精华,基本上涉及到日本才是中华之类的话题,果粉
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所以特别热衷于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果粉就是一群得了软骨病的江南人为主的遗老遗少,他们害怕日本,对美日至今是内心
跪拜,唯独对中国,对tg牛逼的不得了,就像别人说台湾的头头,不敢骂日本,甚至不
敢骂菲利宾,但是敢骂中共,而且每次声调最高。。。。
果粉对东林党也是支持超高,以为果粉自命清流,打仗不行,但是搞道德审判,搅屎棍
很厉害,又加上出身很相...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7
放弃东三省给日本侵略者,这是蒋介石唾骂的一大主要罪状。但如果倒退回那个时代再分析这个问题则可以看出这是蒋介石迫不得已的选择。
从这些年透露出来的历史记录和历史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出蒋介石不得不弃东北的苦衷。
原因一:打不过。和现在的盛世不同,当年的中国积贫积弱,和日本国力的对比绝对的敌强我弱,相差悬殊,张学良的东北军就算装备好点,也只是和国内比,跟日本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就连7年后经过德国化的国民党中央军也不能和日军打平手,中国的国民素质又不是蒋介石振臂一呼就能提高的。你说硬拼抗敌能有胜算吗?胜利基本无望,损兵折将顶多留个悲壮,要是再引起日寇兽性大发,来个屠城什么的,中国合算吗?
原因二:中国需要喘息时间。中国当时刚打完中原大战,名义上完成统一,正是百废待兴需要赶紧发奋恢复国力的时期,这时和日本全面开战,国家体制必然转为战时状态,经济荒废,人心不齐,没钱没枪,那真的要亡国了。
顺便说一句,日本就怕中国统一,日寇很明白,只要中国统一,再发展一段时间,日本就没任何亡中国的机会了,现在的中日关系就是证明。所以日寇必须立即动手,避免中国缓过气来。
愤青和青年学生以为只要中国人齐心奋战就...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38
旅顺和威海卫的相继失陷,标志着日军通往天津、北京的门户已经打开。军事上,清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摆在清廷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迁都抗战或者忍辱求和。
放弃北京,迁都西安,坚持抗战,这个坚强不屈的建议是当时不少主战派官员提出的。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洞等。
那么,迁都西安抗战有无胜算?
从战略上说,凭借国土的广阔战略纵深,用空间换时间,和敌人进行持久抗战,二战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毛泽东在抗战期间,做了一次著名的“论持久战”讲演。但抗日“持久战”的观点,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
另一个封疆大吏两广总督张之洞也提出了“迁都、勤王”的主张:“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应该说,这两位清末的顶梁柱级人物见识是很厉害的。
说白了,迁都抗战、死扛到底就...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39
如果真的客观研究历史。
原文"全国人民对侵略者是痛恨的,自从日军踏上国土的一刻起,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无
不奋起反抗"里,全国,痛恨,所到之处,无不奋起反抗。
都是不存在的。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k**i
发帖数: 10191
40
又不是打游戏,你输入金手指弄个1百万,然后暴兵暴科技。现实里金钱转化成军事战
斗力有好多坎。宋朝都有钱,军事还不是不堪一击。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y**********o
发帖数: 241
41
你说得这些人还是极少数,整个精英阶层(朝廷文武百官,地方乡绅名流)
都不愿意打,也不敢打,打仗是要吃苦的,赔款倒霉的是老百姓,不会
影响精英们的生活质量。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l*****o
发帖数: 180
42
没人才没装备,钱是没有意义的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l*****o
发帖数: 180
43
没人才没装备,钱是没有意义的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b*****n
发帖数: 2324
44
满清的合法性有限,统治中国二百余年一直实行民族隔离,给旗人特权,依赖旗人统治
,而旗人集中在北京,去了西安不改革不用日本人打就肯定玩完,满清知道自己的合法
性不强,不愿改革,但是不在乎赔款,反正赔的是以后全中国几十年的海关关税,当下
影响不是特别大,能蒙混过去就好,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北京,北京不行,去满洲
也不会去西安。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337
45
估计日本和满族对于老百姓来讲没啥区别,哪个皇帝都行。清朝自然懂得这点,让日本
占了北京,等于当年入主中原,自然要花钱割地也要避免。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r******t
发帖数: 8967
46
满清的首要敌人是汉人不是日本。要是汉人反了,他们宁可找日本人借兵。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a****l
发帖数: 8211
47
道理很简单,赔款的话,日本就需要支持这个愿意年年给自己送钱的政府,朝廷官员们就
能继续年年经手大量经费获取自己的资金.打仗的话,日本就简单得割掉朝廷官员们的头
颅,另外找批人当官 .
满人愚蠢吗?根本就不愚蠢,而是很精明.

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龢,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
洞等。
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
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
在制倭要著。”
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
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s*********1
发帖数: 226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操为何非杀孔融不可?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后
代。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曾历任北海(今山东省)太守,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声
望很高。然而,孔融这个颇有建树的才子却被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所杀,这究竟是
为什么呢?我们来
看一看: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说,孔融的思想言论与曹操的许多政令相抵触,因此被曹操所忌恨。
比如曹操要与袁绍大战,而孔融坚决反对。曹操要出兵讨伐乌桓,孔融也反对,后来曹
操为了经济和军事的需求,颁布禁酒令,而爱喝酒的孔融竟然理直气壮地写信反对。孔
融这样一次次地对曹操的政令和决策指手画脚,曹操虽然非常生气,但是出于对孔融大
名和声望的忌惮,他强忍怒火,没有杀他。
可是接下来孔融上奏的《宜准古王畿之制》一文终于触怒了曹操敏感的神经。在这篇奏
章中,孔融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候权势”。意思是尊崇汉朝天子,确保汉天
子天下独尊的地位。而当时曹操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他政治上成功的基本保证
。孔融的奏章直逼曹操的要害,二人俨然成了政治敌人,因此忍无可忍的曹操终于将孔融
杀害。
其次从性格方面来讲,孔融是名门之后,自少誉满清流养成了恃才... 阅读全帖
i**********5
发帖数: 467
49
党争就是亡国之始。宋是如此,明是如此,清朝何尝不是如此?史可法害死扬州几十万
人,成就自己的虚名,比满清还要狠毒。世人所谓的清流最后个个投降。
a****e
发帖数: 9589
50
都是命啊

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
战,而在更早。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
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大臣不从。中国
自古以来,皇帝继承从未有过传给内侄,虽然此时郭威二子以丧,但女婿张永德,外甥
李重进都是即位的人选。在众大臣中枢密使王峻和柴荣矛盾最大,以至于广顺三年正月
来朝,都不能在京师停留。而此时的赵匡胤毅然决: ㄍ缎Р袢伲龀隽俗约旱牡谝
桓鲋卮蟮恼窝≡瘛
这个25岁的下级军官,将会是建立三百年大宋王朝的开国君王。高平之战之后,赵匡胤
逐渐成为柴荣第一爱将,但资力尚浅。在955年,赵匡胤29岁的时候,周世宗柴荣下令
征讨南唐,赵担任侍卫都指挥使,可是看出柴荣此时何等信任赵匡胤,但是,也可以看
出在柴荣心中,此时的赵匡胤不过是忠心耿耿,而且勇猛过人,至于有没有大将之才,
还并不为人了解。
时赵匡胤得故人赵普献计,可从小路绕到清流关后,截断敌军粮道。作为侍卫指挥使的
赵匡胤本来可以安稳的守卫好皇帝,就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毕竟近万人的部队能否
成功绕道而不...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