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汉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S*********e
发帖数: 3006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形而上学
中华文明并不必然是儒教的。例如墨家哲学思辨之深之广,就令人惊讶,在某些局部甚
至超越了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
诸子百家里,儒教其实根本没有哲学(勉强算是应用哲学里的伦理学吧),严格说不能
算一家。因为儒教和法家都赤裸裸地替国王着想,视民众如猪狗、视个人自由为毒药,
所以后来这两家独大。
真正的哲学--墨家被肉体抹杀,道家被退化为莫名其妙的一些东西。。。中世纪中华文
明,自汉魏以后是没有哲学的,两程、王阳明之流严格说是宗教界人士。不多的例外包
括李贽。
五行、中医还好。好坏不论,至少跟儒教比,在中世纪时代,算是某种形而上学领域的
思考。现代化学、现代医学成为科学后,五行、中医可以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中必然产
生的排泄物。
l*****f
发帖数: 13466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金瓶梅,红楼梦,读书的态度
啊你举的聊斋这几则我都一般哎,不喜欢太过诡异的,所以几乎不看日人小说故事
我觉得聊斋是文学因为它有非常生动独特的人物吧,虽然很多狐鬼故事,但是各有特色
,人物鲜明可喜,文笔隽雅。阅微老实说我实在读不下去,扑面的陈腐气息(不好意思
哈我觉得),文笔到内容,对我来说都未见好处,(虽然记得谁,鲁迅表扬过它文笔不
错的,我读不出来),不忍卒读,有新意的极少,大多让人想到地摊小报那种,这个人
命如何呀,那个做了啥善事恶事果报呀,还有一些实在恶趣味的。。。。可能是我口味
实在寡淡欣赏不来。而且其实蛮悲哀的啦,志怪从汉魏六朝,过了一千五百年,纪先生
袁先生津津乐道的,退化到这种趣味,这两位还都是号称当时才子呢。幸好清人笔记,
还有陔余丛考十七史商榷读史方舆纪要这样辛苦学问功夫的
x*****i
发帖数: 1329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复活节】王阳明与轮回
也说个类似的故事。据说道教徒撰写的《老子化胡经》上说(伪说)老子出函谷关后,
南行天竺(印度),化身为释迦牟尼,广传佛法的故事:
“初期的佛教传扬不易,所以常依附于黄老道教而行。佛教攀援道教老子大抵可以从东
汉明帝时楚王英说起,《后汉书》说其“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黄老、
浮屠可以共祠,除佛教初期为了阐教刻意依附老子(老子“我有三宝,慈、俭、不敢为
天下先”和佛教重慈悲、戒贪、谦卑相同,可以比附)外,还和当时流传老子入胡为浮
屠有关。《后汉书》之《襄楷传》所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老子化西胡
品》引《太平经》云:“老子往西越80余年,生殷周之际也”(《太平经》撰成在襄揩
前)。并且,这种说法,未必出自道教徒,下一步极为可能是佛教初传,为求在中土流
行,而刻意攀附。佛教攀附道教,混老子浮屠为一,自佛教传入伊始就是如此,似乎一
直沿袭到汉末,汉献帝时牟融《牟子理惑论》中依然混佛老为一。到了三国魏末,鱼豢
《魏略 西戎传》沿成其意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
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二十有九。”到了西晋惠帝世,道
士王浮根据...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048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被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5
来自主题: Movie版 - 道士下山观后感
看了也不会白看,常言道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武侠小说在目前的玄幻或
称奇幻潮流中还算不错的。我现在觉得求全责备其实是一种水平低的表现,我们并不能
要求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大师,关键是他成功了就必然有他的长处,我们先要搞清楚了
他的长处自己是不是具备,再去看不起他的短处,就比较高端了。
再比如说曲艺在一般人看来总是文化低的,可他们讲的也有不少是生活中来的真知。郭
德纲就说过骂名人有罪,表面听来不好理解,其实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人能够成名必有
他的德能之处,而且你要是也干这一行,看不起他很可能就会对自己不利。
喜欢看电影的看多了,会自然觉得想多看出点门道。所以对这首诗也可以转益一下: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06
6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风华国乐: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简介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
、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
、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
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
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
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
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
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
,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 阅读全帖
E*******r
发帖数: 308
7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向依依道歉 ;P
...怎么是空的,最悲剧的是忘记回了什么 -.-|||
喔,我自己发现置顶和你博客都有啊,汗,赞美。。嗯,youtube人家dislike应该是对
你要求很高,希望很大,哈哈。那么多文人画哪里收集的?赞!
国内比较有文化的地方几乎都没去过啊,囧,,,浙江还没去过呢 -.-|||
哈哈,伯仲之间,somehow,我个人更喜欢相和歌,汉初民独特的风格,你看过汉魏踏
歌吗?
还觉得和胡舞大不同呢,呵呵,不懂藏舞 ^.^
嗯,我看那么多遍,都没注意过鼓啊,老版三国演艺鼓舞(?),曹操赤壁前跳得,我
也很喜欢。
太真妹妹那个,个人感觉唐胡化确实蛮重--很多佛教动作,哈哈。
i***a
发帖数: 11826
8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再竞猜一题目
三国有文将,书童是不是自比唐伯虎啊~?
《洛神赋》确实不是写甄宓,我有本汉魏六朝辞赋,翻了下,曹植当时13岁,甄氏至少
18岁,不好意思,呵呵。
还看了张衡的美人赠我。。很有意思呀,有没有研究过金错刀等。。这些东西?:)
i***a
发帖数: 11826
9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再竞猜一题目
你知道的比较多,不敢乱讲,引书吧~~:)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汉魏六朝辞赋》说,洛
神赋历史考证写于黄初三年或四年,是曹彰被曹丕毒死前后,处境危险。如果赋为怀念
甄氏所作,简直是自找杀身之祸。
“赋有寄托,壮志不伸”。我猜又是美人比志向,就是你提到的类屈原,呵呵。
古代女子烦恼正常啊,甄氏不算最惨的,总是正娶。前几天刚看过,小乔是被虏的,貌
似生了1女,大乔不清楚。
R****g
发帖数: 1103
10
我觉得只要你不是站在上帝视角看这段辩论,它的精彩性是毋庸置疑的,前提是认真看
了并且能够理解。要赢当然是剧情需要,但琅琊榜的编剧能做的只是用背景音乐和过场
镜头来烘托气氛罢了,而罗贯中实打实地拿了一整回的篇幅来描写,难道在你看来,这
只是在强化一个杰克苏的形象?
简单说一点吧,诸葛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问大家,他的知识结构跟偏向于兵家与法家
,而跟他辩论的一群人里面几乎个个都是当世鸿儒,在高谈经学的汉魏时期,对一个在
学界没有地位的人而言,这批人根本就是无解的黄金阵容。罗贯中在这里就玩了一次恶
趣味,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不按规则出牌,一副流氓作派,弄得对方手忙脚乱。以至于
后面严畯直接问他治什么经典,想拿学霸的身份压制他的时候,诸葛亮直接抛出终极诡
辩之术——举了几个先哲圣贤不治经学也很牛逼的例子,直接让对方闭嘴了,然而对于
诸葛亮逻辑中的漏洞,没人发现,或者说发现了也不敢指出来——先哲圣贤的时代,根
本就没有什么经学。联系到作者罗贯中的个人经历,他写出这种段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有一点你说得很对,这些东西未必会有多少人觉得有意思,因为读者的口味是随着
时代“改变”的,至于是不是“改进”...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1103
11
你说这辩论“低端”当然也有你的道理,问题是你一开始就拿着“世间高士”的帽子扣
在诸葛亮身上,希望他开口就和对面那些经学大家一样,但是很遗憾诸葛亮读的是杂家
书,不治经学,你看他一开口就是“腐儒”,什么时候以对面的那种“名士”、“君子
”自居了?你的上帝视角首先就有问题。
大概你所诟病的是,靠诡辩说服对面那些名士合不合理,这个是很主观的东西,因为它
根本就不存在。其实罗贯中也没有写他们被说服了吧?你看他们的反应无非是“哑口无
言”之类,并不是甘心认输了,而是不知道怎样用你所说的“君子”的方式来应对诸葛
亮不按常理出牌的诡辩。
归根结底说动孙刘联手的是利而不是理。按小说里说设定的情节,搞定孙权的是鲁肃说
他即使投降也不会获得比现在更高的地位,搞定周瑜的是诸葛亮那句下作的铜雀春深锁
二乔。诸葛亮舌战群儒目的恐怕也未必是说服这些人,能堵住他们的嘴巴,打压他们的
气势就够了。
既然没有决定作用,那么写这段有无必要?这件事的结果是诸葛亮说(你用骂也可以)
得东吴的一群名士还不了嘴,传扬出去之后,你觉得天下人是赞扬诸葛亮才智的多还是
抨击诸葛亮风度的多?
这确实不是一场正规的名士辩论,但你试图用诸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电视剧中的一些常识错误
电视电影现在是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通常有不少常识错误出来误导观众,比如
以前最常见的主角需要输血父母兄弟姐妹挽起袖子就上的医学错误,保大还是保小等
我来说说称呼上的吧,当然啦,仅限于中国古代(某些段落前加的点是为了首行缩
进)。
1 . 臣妾、本宫
随着《甄嬛传》的热播,这俩词儿也跟着一道走红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后宫
佳丽们真的是这样以此自称么?
我们先来看看“臣妾”。
“臣妾”,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大体就是指臣子的妻妾,也可以理解为臣和妾的统
称(蔑称),一般以为是臣子的妻妾所用的自称。
而事实上有资格觐见皇室的臣子妻妾在面见皇室的时候也很少这样使用,这些妻妾
们多自称为“妾”、“妾身”、“妾某氏”或“奴”家等。
“本宫”,不少人从字面上理解为拥有宫殿的人的自称,但历史上很少有后宫佳丽
会这样称呼自己,哪怕是后宫二主之一的皇后(后宫之主为皇帝)。
真实历史当中,“本宫”一词,只有东宫太子或者恩宠有加的公主(就算《甄嬛传
》里像华妃那样拥有一座四合院的也还不够格),才会偶尔以此自谓(注意是偶尔),
比如太平公主。
那么,这些后宫妃嫔们究竟是如何自称的呢?
其实和大多民间女子一般...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526
1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曹操
葬礼: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公元220年二月二十一日,汉魏王曹操在邺城的西郊出殡。一代强人在自然力面前
,被迫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进退。
曹操是在一月二十三日于洛阳去世的,年六十六。《资治通鉴》记载,应在稍早一
些时候,东汉的末代王朝更改了最后一个年号:“延康”。但曹操的健康每况愈下。曹
操离世一个星期后,中原出现日食。按照当时的传说,曹操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
祠而树血出”,曹操自认为“不详”,随即一病不起。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偏头痛折磨
多年。
按照曹操的自述,他的人生愿望原本是“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
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而在他离世之前,他已是位居诸王侯之前的魏王,更是汉王朝的
实际控制者。
他的遗体被运到了黄河以北的邺城。墓地的位置是曹操自己选定的。作为一个农耕
社会的统治者,他在遗言中流露出对于土地的尊崇:“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因
此我择定西门豹祠的西原作我的寿陵,可在高地建坟陵地基,暂不封土,也不必种树。
特别不允许占民良田,破坏生产的葬俗,切记!切记!他的遗言无疑是真诚的,因为即
使贵为魏王后,六十多岁的曹操仍然拖着偏头疼下田躬耕。
一千八百多年的历
f*****8
发帖数: 5996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深度调查——“曹操墓”造假始末
什么玩意儿? 前言不搭后前言不搭后语. 刘庆住到底是哪头儿的?
曹操功在汉社稷,死后谥号为武王,是汉武王,因此就不能称为“魏武王”。
综上所述,“鲁潜墓志”、“魏武王”石牌是潘伟斌、刘庆柱等人伪造“曹操墓”的铁
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著名汉魏考古专家刘庆柱的著名论断 “魏晋时期还
没有墓志铭”,足以证明“鲁潜墓志”是假的,还有打口水仗的余地吗?
f*****8
发帖数: 5996
1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关于越女,纠正一个误解
浙江女的跟广东女越南女是一回事,只不过汉魏南北朝时很多山东男南下浙江给改良了
一点基因
f*****8
发帖数: 5996
1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中国哪里最爱出美女(ZZ)
你说的没有一个纯的。所谓江南美女,是三国,汉魏,南北朝,隋末,五代,宋元,清
军入关这些战乱时期中原山东逃难的人跟当地土著不断混血的产物。要想知道纯种的江
南美女长啥样,请参考广东越南女。
四川本来比较安定,但是宋末元末几次战乱差不多都死光了,然后才有湖广填四川,外
省人混杂才有所谓的川渝美女。
至于湖湘,就更别提了。要说江浙,川渝是五谷饭,湖湘就是八宝粥。
b*******n
发帖数: 1267
1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尹钛:实际政治与高谈政治 zt
尹钛:实际政治与高谈政治
时间:2010-01-20 17:41 作者:尹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3次
张中行撰文回忆章太炎,说提起章太炎先生,总是先想起他的怪,而不是先想起他的学问
。“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
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
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
是医道,这不只是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其实,章太炎的自评诸项之中,其自许最
高的恐怕还不是医术,而是政治见识。时人都知道,章太炎与人讲音韵、训诂,不甚轩昂,
与人谈政治,则眉飞色舞。对此,章的朋友马叙伦颇为无奈且惋惜:“余素不乐太炎与闻
政事,盖太炎讲学则可,与政则不可;其才不适此也。徒能运书卷于口舌之间,观此所载,
几若洞烛无遗,亮猛复出,而其实每违于事势,然四方当局皆重其名而馆之,亦实非能尽其
言也。”
忽然想起章太炎的自知与他知之反差,是因为最近重读了张鸣先生的《再说戊戌变
法》一书,其中分析到了章太炎的政治对手康有为、梁启超师徒诸人的政治实践与...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18
《花木兰传奇》近期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花英雄身上的那点忠孝节义,足够今时今
日借鉴。至于该剧拿出二十多集在“当户织”上玩想象力,不能算错,说明年轻人爱劳
动,弘扬祖国古老的刺绣文化。让一个民间绣女与敌国王子谈恋爱,也不能算错,没有
爱欲纠缠,怎么吊观众胃口?吐槽是网友们玩的,我们还是说历史吧。
《木兰辞》有“民间述史”性质
《木兰辞》说它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秦汉以降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
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该管。《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
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
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慧眼独具。
乐府歌辞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木兰辞》显然属于后者
。重读,我们眼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一个利落朴素、自恋成痴的姑娘,在娓娓叙事,
旁边还有一个小秀才做记录。
实际上,汉魏时期流传下来的《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
桑》、《孔雀东南飞》等乐府经典,无不带有上述“写实”的特点。
这种民间“写实”非常可贵,我们称其为“...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2261
1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贝丁卡藩茄汁饭和大汶河
葡萄牙的小饭铺,中午就相当于中国早先的食堂。备的菜式都是家常饭。便宜,实惠。
在那里吃午饭,就象在家里一样。这些感慨,就是因为这一道,贝丁卡配藩茄汁米饭的
家常菜。
主菜就是一种炸小鱼儿,配上一盆儿藩茄芫荽烩米饭。小鱼儿是新从海里打来的鲭鱼,
有8、9公分长,还是鱼苗儿。去内脏,连头带尾,炸得焦黄酥脆,用来配米饭,有时候
是配用面包做成的面糊。鱼头是最好吃的部分。
说起贝丁卡小炸鱼儿,听说欧盟禁止用小眼网捕鱼,因此这种小鱼儿,在超市是看不到
的。但是不知道,小饭铺餐馆里,家家都有这种小炸鱼儿,大概是睁眼闭眼,传统菜总
不能叫它消失掉。说到环抱禁捕小鱼苗,葡萄牙偏北部一带的河口,还产一种鳗鱼苗,
禁止的比较严格。
中国古代,也主张已时入山林,渔网的孔不可以太小。这种记载,我曾经在《吕氏春秋
》看到过,算是环保的先驱者。
每次吃这种小炸鱼儿,我就想起,在75年暑假,我们几个人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到山东
去登泰山,去了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经过曹操的兖州城,住在大汶河边的一个同
学家里。曲阜给人恍惚回到50年代的北京的感觉。我们骑车来到兖州城前,就好象回到
了汉魏时代,保存着完美的古城墙。进...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5317
20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电子版
这两个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汪辟疆(1887—1966)名国垣,号辟疆,晚号方湖,江西彭泽人。1909年入北京京师
大学堂,1912年毕业,1918年任江西心远大学教授。 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曾任监察院委员、国史馆纂修。汪专经学、文学、目
录学。著有《光宣诗坛点将录》、《近代诗人述评》,均为近代诗学的重要著作。又《
唐人小说》为收唐人小说之重要之作,贵在校订和考释。其诗作辑有《方湖类稿》,其
他论著还有《目录学研究》、《汉魏六朝目录考略》等,近出《汪辟疆文集》。
汪国镇。 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14年,在彭泽县高等小学堂任教。不久
,回乡创办平民夜校,免费招收贫苦农民子弟入学。后任教于江西省立第三中学、第二
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至清江县,因不满当局之不抵抗政策,回彭泽在东皋山
馆教失学青年。1938年7月1日,日军高桥联队攻占马当要塞后开进汪村,屠杀20余人,
他亦被俘,旋押往高桥联队部。敌欲诱降,收其为傀儡。他严辞驳道:“我中华民族为
世界最优秀之民族。日本军阀轻举妄动,将来必自取灭亡,今日之事,只有一死。”遂
M****N
发帖数: 16093
21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Zz叶嘉莹:我的遗憾都已过去了
叶嘉莹:我的遗憾都已过去了
2014-04-18 彭苏 中国报道
“很多人问我学诗词有什么用,这的确不像经商炒股,能直接看到结果。”叶嘉莹先生
清音平缓,“钟嵘在《诗品》序言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
咏’,人心有所感才写诗。‘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身处贫困卑贱之
中,安分守己,不为外物所动;独处时有诗为伴,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辛弃疾,都
在你的眼前……”
头发花白的叶嘉莹端庄“独处”于她的“磁场”中,背后的三大排书架上,整齐地罗列
着她的著作。她面朝壁上的《班昭图》,据说,画中女子是画家范曾依她形象所绘。头
顶的吊灯柔和地俯照着“画中之人”与“画外之人”。“画外人”清澈的眼神里流露出
一丝清高,方正的下颌突显出她的刚强。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台湾大
学教授,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杜甫秋兴八首
集说》《唐宋词名家论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
》等。】
在一篇文章中,叶嘉莹提出过“弱德之美”的概念。她说,词本身存在于苦难之中,而
且也在...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9112
22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中国十大古曲zz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
、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
、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
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
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
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7Bse4Q4BQ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
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
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
,曾用琴、筝、笙、筑等乐...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680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
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
”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
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24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亚里士多德同学作品,也是我第一次读
亚里士多德,之前对伊印象一直停留在中学生【*】所谓『aristotle是古今许多似是而
非又流传甚广谬论的原创作者』的水平。
【1】所谓『学术』
从前读过Aristotle《诗论》片段,觉得亚氏见解比之吾国上古比如《毛诗序》未免幼
稚,如今读伊《形而上学》开篇之学术却意外又惊喜。
首先一些大词,比如『至善』,不仅模凌两可,又无颜色,可说是乏味烂掉,亚氏之于
学术的见解和理解无论个例还是一般化尝试,就我(不大了解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背景
,都有十分出乎意料处。
个例比如,所谓『古今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些重大
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壮哉!这在今日还是令人目眩
神迷又重大的问题,对比先秦诸子所关注之问题,不禁赞叹亚氏眼光。
如果说对日月星辰、宇宙的好奇受惠于希腊地产地中海之需要,那么下面亚氏关于学术
于人之自由的论述,即使逻辑上仍然令我感到稚嫩--换言之,似是而非,但总不似仅与
地理相匹配之偶然,而令我由衷钦佩:
『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3392
25
来自主题: Girl版 - 娥皇女英的前半生 (转载)
女子出嫁后改姓是在汉魏时期开始的
A**A
发帖数: 3392
26
☆─────────────────────────────────────☆
ASLA (恐你妹) 于 (Fri Apr 27 19:39:44 2012,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biliantian (碧连天),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征文][参加活动]娥皇女英的前半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20:08:44 2012, 美东)
尧坐在炕上沉思,久久不愿动。他已经深深感到体力大不如前,以前他可以走十几里地
彻夜埋伏打猎,再将猎物背回来,毫不费力,如今只要在部落里走一圈就累了,他竟然
老得这么快。然而,他的妻子还年轻,他的儿子丹朱还幼小,任性莽撞,难当大任;他
还有几个儿女,早已与他疏远了;几十里外的部落里,他听闻一个叫舜的正年富力强,
他是丹朱最大的威胁。暮色四合,他已走向晚年,但在死之前,他还必须做一件事,他
要替丹朱除去所有潜在的威胁。
“娥皇,叫上你妹妹,一起进来,为父有话要说。”他思索良久,慢慢下定决心。
“父亲,您叫我们?”女英推开门和姐姐一起近来。她们正是十四五岁,脱去骨骼瘦小
的干黄幼女轮廓,隐隐现出早逝母...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4262
27
来自主题: Joke版 - 今年江苏高考的古文作文
但是他貌似把从先秦到汉魏的字合起来用了,从屈原至清,没见过这么二的
H********g
发帖数: 43926
28
我觉得这个女方的全名前面冠个夫姓的办法是民国才有的。有可能就是1929年的《民法
》里正式规定的。
“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民法》第四编第三节第一千条,首次对“夫妻之
冠姓”作了法律表述:“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赘夫以其本姓冠以妻姓。但当事人另有
订定者,不在此限。”
民国以前的东西里从来没见到这个做法。又搜到一个文章,附在后面。这个人似乎把史
书和墓碑上的女人名搜罗了不少。

===================
以寻常观念来看,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除去少数几个如西施、王嫱、貂禅、文姬
那般活跃于时代的女性,大部分平凡的女子都只能留下一个模糊的姓氏。于是,我们想
当然地认为,就是如此,上下五千年一直如此。
但现在,我却开始怀疑,至少这个观点并不全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翻了些史书,又参考了其它资料,遂斗胆提出我的猜测:在隋唐以前,女性的名字
是受到尊重的,尤其是魏晋南北朝。
既作了大胆猜测,接下来就该小心求证。
以史书中的后妃列传为据,两汉时期留下名字的后妃已不在少数。西汉的吕雉、张
嫣、王娡、王姁、陈阿娇、卫子夫、... 阅读全帖
p*********g
发帖数: 9527
29
来自主题: Joke版 - 最凶残的寒假作业
新年刚上班,一道“长郡神题”就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网友直唿“太凶残了”、 “遇
见这题也只能止于心中十万个草泥马狂奔暴走了……”
题目是这样的:汉书《参同契》中描述到,“河上姹女,灵而最神,见火则飞,不见埃
尘。鬼隐龙匿,若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请根据题目写出相应反应方程
式。
长郡学子向记者透露,这是高二寒假作业里出现的一道题,这道兼具古老、神秘元素的
化学题不仅让很多同学目瞪口呆,放到网上后更是引来围观。
雅礼中学的王同学在微博上唿吁“雅礼来战”,在膜拜“长郡神题”的同时,也期待自
己学校具有文化气息的题目出现。
记者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于是求助长郡中学化学老师文老师。文老师说
,书名应为《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着,是世界炼金术最古老的着作,也是一本求
生求寿求发展的书。
“‘姹’(cha,音诧),指少女,也就指汞。”文老师解释,这段文字是说,汞易挥发
,遇火即转变成气态,弥散进入空气中,如果要回收就利用硫黄(黄芽)使它们化合。所
以正确答案是:“Hg + S → HgS ”。
长郡中学的李同学在“大彻大悟”后说:“老师的别出新意,让我们对这个方程式真是...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30
来自主题: Joke版 - 答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34174
沃金 心眼小,报复心强,记性好。
573 人赞同
( ′∀`)
这一段虽然是演义小说里的情节,但其实这事儿有原型。
王朗年轻时也算是誉满天下的斯文名士,文章做得好,作秀玩的溜儿。
这家伙管刑狱的时候最出名的就是从轻发落,嘿嘿……
把他在朝堂里当个景摆着很好看,私下里处一处也挺愉悦。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名士年轻时有个老相识,就是许劭的哥哥许靖许名士。
许靖就是刘备围成都时企图翻墙逃命未遂,被刘璋不予追究的那位名满天下的人物。
有意思的是,王朗在魏国做到三公,许靖在季汉也做到三公。汉魏两边老大,小心思意
外的一致。
因为过去有交情,所以王朗后来给许靖写了不少信,鼓动蜀中人物倒戈。
按法正的评价,许靖年老色衰…呃…年老无才,但他好歹还不是傻子,对王朗的策反根
本不搭理。
那边厢王朗自己倒是来劲了,于建兴元年,居然拉上华歆和陈群,几个人一起给诸葛亮
写信开喷。
《诸葛亮集》:是岁,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
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籓。
大概其就是写信给...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361
31
来自主题: LES版 - 一个人的情人节,写写诗
0.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又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
1. 又 水光潋滟晴方,山色空蒙雨亦奇。。。。
有没有汉魏的?建安的?:目
w**********1
发帖数: 319
32
来自主题: LES版 - 一个人的情人节,写写诗
楼上说的是,像是有点黄金甲的感觉~
溜达过过节,写首小诗,现成典故拿来编织一下,也好玩~
但汉魏的内容,如果是慷慨风格的,暂时米有~ :目
c*****g
发帖数: 1856
33
来自主题: Arts版 - 隶书的代表 (唐前) (转)
隶书的代表--汉碑精品《曹全碑》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
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
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
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
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
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
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
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
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
(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
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
元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
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记载了
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
及陕西的情况,也反
c*****g
发帖数: 1856
34
来自主题: Arts版 - 王羲之父子 (唐前) (转)
书圣王羲之父子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
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沼兴)。工书法,早年从卫夫人(铄)学,
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并博采众长,精研体势,
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体。
王羲之的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娟劲健,千变万化,
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其书迹为历代珍宝,
影响甚大,故有“书圣”之称。法书刻本甚多,以《乐毅论》、
《兰亭序》、《十七贴》等为著,存世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快雪
时晴》、《奉橘》、《丧乱》、《孔侍中》等贴。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
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工书,兼精正、行、草、
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
改变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即新)之称。其书英俊豪迈,
饶有气势。南朝宋、齐、梁之间,人多崇尚他的书体;唐宋以来的
书家,大都受其影响。人们把他与其父并称
c*****g
发帖数: 1856
35
来自主题: Arts版 - 隋唐时期的绘画概况
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社会分裂的局
面。随着经济恢复,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速了经济文
化交流。南北艺术家云集京师,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从而促
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为唐代美术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人物、山水、花鸟、鬼神、鞍马、屋宇等分科
绘画,勃然兴起,各具异彩,不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对东
方各国产生了影响。至今有文献记载或有画迹可查的约有四百
人之多。人物画在隋唐仍占主要地位。此时佛教画已达极盛,
继承汉魏传统,又融合了西域绘画成就,艺术上更为成熟。唐
代道释画兴盛,重要人物画家皆擅宗教壁画,阎立本、吴道子
都受张僧繇影响而有所创造。仕女画从前代的宣传教化、女德
转为较多的描绘妇女的现实生活,表现她们的劳动、苦闷或美
貌。这种仕女画称为“绮罗人物”。不论是绘画或是雕塑,都
要求曲眉丰颊、体态肥胖的造型,瑰丽灿烂的色彩,细腻工整
的画风,“情性笑言”的神色,表现出封建贵族的妇女形象,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时代的审美俗尚。唐代统治者
颇注意利用绘画来为巩固政权服务。歌颂王朝威德,表彰功臣
勋将及重大政治事件,已成为画家的画题。画家阎
r*****g
发帖数: 123
36
吴又华
历史上,中国书法经历了汉魏、两晋、唐宋等几个鼎盛时期之后,发展几趋完美。然
而事实上,汉隶、魏碑、晋帖、唐法、宋意的盛行,在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大体上都
是以单一的书法风格的主流横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而在同一时代真正能以碑、帖书风
交替发展作为主流的只有清代的书法,现在看来,虽说清代书法的发展由于受到当时社会
历史、人文背景发展缓慢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显得步履蹒跚,但是,由于在那场激
烈的“碑帖大战”中所积淀的综合的书学理论与书法创作模式对后世中国书法发展所产生
的巨大影响,却是其它历史时期所难以企及的。
一 涛声依旧——馆阁体与文人书法
在展开对“馆阁体”书法的谈论之前,我们应先了解一下清初的遗民书法,因为遗民
书法直接影响到“馆阁体”书法的发展。说到遗民书法,自然离不开在传统书法领域取得
过骄人成就的王铎、傅山两位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文人。
王铎沦为“二臣”后,虽说清庭授之以高官,但并不宏扬他的人生哲学,同时又因人
品遭遇朝人的鄙视,养就了他那特有的难以舒解的心理;于是王氏只好寄情于书画,以求
得心灵的解脱。王氏除了在继承二王书风上取得惊人的成就外,还创造了“连绵草”(
s**********n
发帖数: 3199
37
来自主题: Arts版 - 你欣賞麼?
晕,这么多长文,终于看完了,看完觉得还蛮有启发,囧。。。
看楼主向你建议“打动心灵”“小学生”云云,这个讲法倒是有点中国历史背景。尤其
和陆、王心学,晚明异端都好讲的“赤子童心”相近。我不仅厌烦童心说,而且总它和
中国文化软肋--缺少理论深度,互为表里。非常非常非常粗略说,中原文化在先秦可以
分两类:诗、书。诗包括文学、音乐等娱人心目的文盛部分,书统括史、礼等是事例型
“法典”“人伦/哲学理论”。两者共同处是少理论思辨。秦火后,两汉有经学,儒道
阴阳融会,入汉魏又有玄学,融合佛学后有宋明理学、心学直至明末异端。整体演进仍
然短于论辩。其中最集中国哲学论辩大成,理论最完善的是南宋理学。不幸到陆王心学
,被纠正的同时,难得一点有声色的“大理论体系”重又失去。程朱难得有分量的哲学
体系到阳明及以后(尤其阳明弟子)一简再简,最后(心学各派,晚明异端)竟后继无
人到被“赤子童心”之类这巷谈取代,呜呼哀哉。
与童心说相反的是一些西人的见解,教我十分倾慕。特别有一位和你强调技术有关。你
强调技术的特点,我在layperson的立场上一直赞同,但讲不出所以然,直到这个番人
为我解惑。抄给你看看:
I ...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
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
”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
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88
3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中国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种菜肴的总称。具有历史悠久、
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
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沿革 据文献记载,早在 5000 多年前,中国已有烤
肉、烤鱼等食品。周代出现称为“八珍”的名馔,对后世
很有影响。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国菜肴迅速发展,名菜大
增。汉代娄护发明的“五侯鲭”,即是中国最早的杂烩菜。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记有菜肴上百款。北魏贾思
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载有 200 多种菜肴。由于佛
教的传入和流行,加之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佛教斋食逐步
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使中国早已出现的素菜得到进一步发
展。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花色菜、食疗菜也有新的发展。
宋代,中国菜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汴京和临安的市肆
中,冷菜、热菜、羹汤和花色菜名目繁多,数以百计。当
时市场上已有标明南、北、川味的菜点和素菜,表明中国
菜肴的主要风味流派在宋朝时已具雏形。元明清三代,中
国菜肴又得到较大的发展,菜肴品种数以千计。这一时期
还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
y****e
发帖数: 419
40
http://cul.sina.com.cn/p/2005-06-03/1753130411.html
http://cul.sina.com.cn 2005/06/03 17:53 新浪文化
丙、韵文书类
《诗经》
希望学者能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其词。注释书,陈奂《诗毛氏传
疏》最善。

《楚辞》
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可不读。注释书,朱熹《楚辞集注》较可。
《文选》
择读。
《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
专读其中不知作者姓名之汉古辞,以见魏六朝乐府风格,其他不必读。
魏晋六朝人诗宜读以下各家:
曹子建 阮嗣宗 陶渊明 谢康乐 鲍明远 谢玄晖
无单行集者,可用张淳《汉魏百三家集本》,或王闓运《五代诗选本》。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襄阳集》 《韦苏州集》 《高常侍
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李义山集》 《王临川集》(诗宜用李
璧注本) 《苏东坡集》 《元遗山集》 《陆放翁集》
以上唐宋人诗文集
《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
《宋诗钞》 吕留良钞
以上唐宋诗选本
《清真词》(周美成) 《醉翁琴趣》(欧阳修) 《东坡乐府
y*********n
发帖数: 1059
4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诗词格律概要》摘要 (1)
此摘要为介绍简单常识. 大家可进一步探讨.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方面的书主要有三本: 《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和《诗词格律
概要》.《概要》是《十讲》的补充,但基本的知识都有讲到,并且全部以古典诗词为例
子.下面是前两章的摘要.
第一章: 诗的种类和字数 (pp.1-7)
唐代以后, 诗的种类分:
1. 古体诗(继承汉魏六朝)
a. 五言古诗- 每句五个字.全诗字数不限.
b. 七言古诗- 每句七个字.全诗字数不限.
c. 杂言诗- 每句字数不限.可五言,七言,三言,四言等, 一般归于七言.
2. 今体诗 (唐新兴的诗体)
a. 律诗: 五言 (每句五字,共八句; 五言长律,或者叫排律,一共十二句); 七言 (每句
七字,共八句)
b. 绝句: 五言 (共四句), 七言 (共四句).
第二章: 诗韵 pp. 8-20
第一节: 平水韵
1.韵的发展: <切韵>- <唐韵> - <广韵> (206韵)
2.唐初许敬宗等奏议,把206韵中邻近的韵合并用.
3.宋淳佑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并206韵为107韵,此为"平水韵"
,清时改称"佩文诗韵". 唐代人用的多为"
l*****d
发帖数: 7963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47
4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篆隶楷行草
该册页的另外一个重要线索是“征君”这一称谓的多次出现。如第33页[1]云:“征君
治侯孔皇先生眼疾三方,服有次序,已经效验。”第9页之“征君长孙方,曾经效”。
什么是“征君”?赵翼《陔余丛考》云:“有学行之士,经诏书征召而不仕者曰征士,
尊称之则曰征君。”[2]对于此称谓,杨鸿年先生曾有详细之考证。[3]
傅山的朋友,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曾多次拒绝明、清政府的征召,被称为“征君”。方
苞在《与孙以宁书》里说:
承命为征君作传,此吾文所托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体要,
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旨及师友渊源;或条举生平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广大
,海内响仰者多。此三者,皆征君之末迹也。三者详而征君之志事隐矣。 [4]
傅山亦被称作“征君”。康熙十七年戊午( 1678年)正月二十一日,康熙皇帝谕内阁
举办博学鸿词特科考试。各地荐举的一百八十馀位学者中,包括傅山、朱彝尊、阎若璩
等著名学者。傅山称病拒绝赴京,七月,阳曲县知县戴梦熊(卒于1680年)亲备驴车,
力劝傅山进京。傅山勉强接受了戴氏提供的驴车,启程前往北京。[5]大概在启程前或
在旅途中,当接近北京时,傅山称病,停...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47
4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篆隶楷行草
该册页的另外一个重要线索是“征君”这一称谓的多次出现。如第33页[1]云:“征君
治侯孔皇先生眼疾三方,服有次序,已经效验。”第9页之“征君长孙方,曾经效”。
什么是“征君”?赵翼《陔余丛考》云:“有学行之士,经诏书征召而不仕者曰征士,
尊称之则曰征君。”[2]对于此称谓,杨鸿年先生曾有详细之考证。[3]
傅山的朋友,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曾多次拒绝明、清政府的征召,被称为“征君”。方
苞在《与孙以宁书》里说:
承命为征君作传,此吾文所托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体要,
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旨及师友渊源;或条举生平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广大
,海内响仰者多。此三者,皆征君之末迹也。三者详而征君之志事隐矣。 [4]
傅山亦被称作“征君”。康熙十七年戊午( 1678年)正月二十一日,康熙皇帝谕内阁
举办博学鸿词特科考试。各地荐举的一百八十馀位学者中,包括傅山、朱彝尊、阎若璩
等著名学者。傅山称病拒绝赴京,七月,阳曲县知县戴梦熊(卒于1680年)亲备驴车,
力劝傅山进京。傅山勉强接受了戴氏提供的驴车,启程前往北京。[5]大概在启程前或
在旅途中,当接近北京时,傅山称病,停...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7045
4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请教学习古典文化如何入手?
1 诗经,顺带读它的各种注本,《诗经原始》是本不错的读物。另扬之水《诗经名物新
证》也可一读。
2 论语,简短,先背下来再说。
3 老子,庄子。好在他们都不太能摆乎,先都背下来再说。
4 楚辞,找个好点的注解本,背下来再说。
5 史记。买中华书局早些年的简装版本。搁厕所里,每天翻翻。
6 汉书。中华书局版的。
7 中华书局出的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可以挑你比较喜欢的读。有笺注编年
,可作入门读物。比如建安七子集,陶渊明集,以及唐宋诸子的集子。。。。
8 世说新语。这个注解版比较多,余嘉锡笺注版可读,中华书局那个版本也可读。
9 逯钦立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是辞典式的,木有注解,但可收藏,当辞书
翻。
10 全唐诗
11 全宋词
12 建康实录
13 旧唐书
14 林汉达编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如果不喜欢读古文,强
烈推荐这一套,白话文,流畅可读性高。
15 中国历史地图集
17 各种明清小说随便看看吧,我个人比较喜欢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
,金瓶梅。此外野叟曝言,。。这类的也可以看看。
18 高居翰的“元明画史四册”,以及他新近出的《画...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12
4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李渔全集笔记 1-5
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年
1 才非天下之善物也
2 惜今世无孔融
3 曹操从来如此
4 诗有余力,而后为词
5 苏州人俱有此情兴
1 才非天下之善物也
【卷一 一家言文集 《琴楼合稿》序】
"才非天下之善物也。。。免于摧残困厄,得遂其中怀也难矣。。。盖才者非他,穷人、
夭人之具也。。。究竟同归于尽而已。"
2 惜今世无孔融
【卷十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
第十一回:“极好宾客,常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李笠翁眉
批曰:惜今世无孔融。我亦欲与通家帖拜门下矣。
可惜我非姓李,难续李老君、孔圣人累世族亲!
ps,和本回曹操、刘备两个比,孔北海与太史慈两位前贤真风流。
3 曹操从来如此
【卷十 笠翁批三国 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操定陶破吕布】:
“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必当报之!”。。。。其时,曹操刚从濮阳城吕布戟下
逃脱,又遭火烧,髭须鬓发尽都烧毁。笠翁眉批先评操须,后批操人:须尚未割于潼关
,而先烧于濮阳,不幸为曹操须也;曹操本人呢?一番惊恐后反发笑,曹操从来如此!
哈哈哈,操须是妙须,曹操是妙人。
桓溫行經王敦墓邊遏,望之云:「可儿 !可儿!」,以下又千...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请教:中华古籍类的书 (转载)
汉魏南北朝的墓志好玩的太多了。
我觉得一个是女子入史的很少,还有史书里基本没提的,比如王肃女儿王普贤墓志,儿
子王绍墓志,元勰妻李媛华墓志等等,再加上还有墓志都会写妻子啊,儿女啊,祖,父
啊,对史书生平有狠重要的补充与旁证,比如独孤信墓志,他的一个儿子独孤藏墓志
还有对历史提供另一个角度的看法,比如狠好玩的贾南风乳母墓志,等我有时间敲上来
,实在有趣的狠
还有北魏著名的那一堆姓元的,很多都死于一个时间:建义/武泰元年四月十三,即河
阴之变那天,看得让人感慨万分
l*****f
发帖数: 13466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墓志里的8g
恩,可能是CP丢掉了
这个网站好处是可以看原来碑贴,如果只看内容,可以下电子书,推荐赵超的汉魏南北
朝墓志汇编
还有罗新叶炜的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补充了新出的,以至隋的一些。
l*****f
发帖数: 13466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墓志里的8g
恩,可能是CP丢掉了
这个网站好处是可以看原来碑贴,如果只看内容,可以下电子书,推荐赵超的汉魏南北
朝墓志汇编
还有罗新叶炜的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补充了新出的,以至隋的一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