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 发帖数: 15238 | 1 太平天国的时候将在外中央也辖制不了,照样杀回南京去了.
而且蓝玉也不一定就是朱标的人.朱标刚死就被重八办掉,看来也不是什么东宫心腹. |
|
T****N 发帖数: 693 | 2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else/1100671693_dijiangandmeishi/50.shtml
连载:帝王将相与中华美食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林 主编
“紫酥肉”是河南历史名菜。它用猪肋条肉制作,经烤、煮、蒸、炸,然后装盘上
桌,色美而油亮,外酥里嫩,肥而不腻。若配以甜面酱及葱段佐食,味道更佳。若问为
何名为紫酥肉?这自然与“紫酥”入味有关了。
据传明成祖朱棣初封燕王。建文之年起兵“靖难”,四年后攻破南京,夺了皇权。
在他登上龙庭宝座之后,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权,便册封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朱高燧为
赵王,驻
地彰德,即今之河南安阳。朱高燧不惜重金修建了豪宅赵王府,又广纳美女,过着奢华
无度的日子。赵王府内虽然美女如云,但他最宠爱的却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原来此
女姿容艳丽,不用粉脂装扮却风韵过人。她更有歌舞弹唱的特长,赵王专宠此女后,让
许多嫔妃愤愤不平。她们难免伺机发难,极力寻求进谗的机会。时间稍长,那侍女终于
被赵王疏远了。 |
|
q*d 发帖数: 22178 | 3 我觉得这个功臣名将傅友德之死最惨,方孝孺好歹是政敌: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立了皇太孙之后,没过多久就把傅友德和冯胜等人召回京城,对他
们的职务进行了重新的安排,不久又把傅友德打发回家养老去了.
但是傅友德在家并没有闲着,他向朱元璋要求将家乡的一片土地赐给自己,朱元
璋一向对这种事情非常的反感,把他叫过来训斥了一顿,说:我给你的俸禄已经不低了,你
为什么还要跟老百姓去争夺土地?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战国时候公仪休的故事吗?
一句话把老傅同志说的羞愧无比,在家也待的很郁闷,正好当时蓝party案发,老
傅害怕牵涉到自己,有时候就和定远侯王弼两个人私下里对皇上发一番感慨,当然,这些
事情怎么可能逃的过朱元璋的眼睛呢.不过朱元璋正在忙着解决蓝玉,而冯胜傅友德这两
个人,其位还在蓝玉之上,朱元璋是不可能把他们牵进蓝party的,因为到时候主犯就不是
蓝玉而是冯胜了,这位洪武皇帝的玩政治的思路异常的清晰,就好比当年他杀掉胡惟庸的
时候,却把地位比小胡高的李善长留着数年之后才杀一样,这里的政治,很有学问.所以朱
元璋当时并没有准备干掉傅友德,但是傅友德的心里,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这样一种猜测,
于是矛盾最终集 |
|
Z*l 发帖数: 888 | 4 有说当时就被烧死朱棣装样子找的,有说从朱元璋留下的密道逃生后到十万大山出家的
,有说被小丸子带着穿越到现在的。
大家说说朱允炆说勿伤吾叔是妇人之仁还是做样子?
现代化的诙谐有趣,俺对作者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
|
s**********o 发帖数: 197 | 5 朱标不死,蓝玉也死不了。蓝玉在,估计别人也不敢早饭吧。 |
|
l****h 发帖数: 1189 | 6 重新读读贾谊的《治安策》,觉得此人真是人才。见解出众,思维周密。朱允文手下的方
孝孺比起来就迂腐的多,也有一篇很牛的文章, 忘了名字了,纵论千古帝王的弱点,
但最后没有手段,他的总结要顺天行德。 贾生的手段是分封诸王的子孙,逐步弱化诸
侯王。楼上有人提到的‘长沙王弱而不反’也是他文中的一个论据。 |
|
j****c 发帖数: 19908 | 7 朱标在,其他藩王都是他弟弟,大哥的威严在,用不着急着削藩 |
|
w**********o 发帖数: 2099 | 8 朱元璋估计非常喜欢朱标
否则怎么会传位给孙子呢
通看中国历史,也没有几个皇太孙 |
|
C********g 发帖数: 9656 | 9 好像那些做太子时表现极佳,被老百姓认为等他上台自己就有好日子过的人,都在自己
皇帝老爹之前死掉了。
朱标是一个,还有以前的萧统。也很有趣,他们都是南京的。 |
|
Y**r 发帖数: 687 | 10 那是玩阴的,
大规模的向朱老四那样打着清君侧旗号动手的还是基本没有的 |
|
|
|
j****g 发帖数: 632 | 13 那也不是吧,皇上乱赐姓吗?那皇上要是赐姓狗 猪 ,你也呼万岁,何况他是立功了才
被赐姓啊,被赐姓总有原因啊,要因为那个姓好才会被赐那个姓吧,就象郑成功被赐国
姓爷一样啊 那是朱姓是皇上的姓啊,这样才有道理啊 |
|
|
d********0 发帖数: 534 | 15 朱元璋死的时候朱棣来奔丧了,而且是全家老小全来了,建文帝手下人要逮捕他们,建
文帝自己不敢,活该他被夺皇位 |
|
a********7 发帖数: 357 | 16 朱棣造反的时候,兵权早没有了,只有自己的护卫800人。没有兵权问题不大,人家有
旧部在。 |
|
t*****g 发帖数: 6101 | 17 早就不受辖制,通州人是傻子吗,这边一起兵那边就投降?朵颜三卫后来也降棣
骑兵力量大大加强,看靖难总攻,完全是长驱直入,纵横一条京沪线。酣畅淋漓,没有
骑兵怎么能做到。 |
|
P****i 发帖数: 12972 | 18 看,就是要节制大将,重8才给了朱4机会
要按你的思路,朱4根本没这机会 |
|
b******d 发帖数: 9694 | 19 这就是朱棣比一般人高明太多的地方, 他自己都信没有把朱允炆搞死, 别人还能不信
么? |
|
m*****8 发帖数: 654 | 20 没死,朱棣国内搞锦衣卫情报机关,国外搞政和下西洋,都是为了全世界找朱允文。 |
|
a***u 发帖数: 4334 | 21 朱允炆可以向帖木儿称臣,讨来回回救兵,干死高力人 |
|
m***y 发帖数: 14763 | 22 是双清别墅时期。
你们压根没见过窑洞。窑洞三个方向上根本不能开窗,剩下一个方向上虽然可以开窗,
但随便一挡,就看不见了。再说,那个门洞上能开几扇窗,根本挤不下那么多人。
还有,据一起看过《打渔杀家》的革命群众回忆,延安时期蓝苹是不戴罩的,甩来甩去
,图书管理员的魂儿就掉进去了。一切文艺作品,哪怕是个政治笑话,也要来源于生活
嘛。
矮帝垫砖头不全是他矮,而是论交椅排座次实在是太靠后,前面有朱老总这种伟岸的身
材,所以,集体围观时,矮帝就只好垫了。这也符合大家的常识,就算是A杯的,那空
气阻力也是够大的,扔过来怎么会躲不开呢?所以,前排的总理、修养、朱总、彭阀、
永康等等都低头躲开了,就矮帝在后排,而且脚下垫砖不稳,才中了招了。 |
|
z***i 发帖数: 8285 | 23 强大。。
是双清别墅时期。
你们压根没见过窑洞。窑洞三个方向上根本不能开窗,剩下一个方向上虽然可以开窗,
但随便一挡,就看不见了。再说,那个门洞上能开几扇窗,根本挤不下那么多人。
还有,据一起看过《打渔杀家》的革命群众回忆,延安时期蓝苹是不戴罩的,甩来甩去
,图书管理员的魂儿就掉进去了。一切文艺作品,哪怕是个政治笑话,也要来源于生活
嘛。
矮帝垫砖头不全是他矮,而是论交椅排座次实在是太靠后,前面有朱老总这种伟岸的身
材,所以,集体围观时,矮帝就只好垫了。这也符合大家的常识,就算是A杯的,那空
气阻力也是够大的,扔过来怎么会躲不开呢?所以,前排的总理、修养、朱总、彭阀、
永康等等都低头躲开了,就矮帝在后排,而且脚下垫砖不稳,才中了招了。 |
|
c********t 发帖数: 1649 | 24 对和尚分析的不错。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假想敌不同了。重八时没有外在的权力威胁(不是蒙古的武力威胁
),最大的潜在敌人就是手下得悍将。 朱棣是造反多了天下,他的首要敌人是其他的
兄弟和生死未卜的建文帝,那当然要养狗留弓箭来对付这些可能的敌人。 |
|
|
z****g 发帖数: 2497 | 26 历史上政权不稳的时候一战而溃的例子不要太多。。
建文一个隔代少主,除了几个书生之外,有啥心腹没有?被朱四端了老巢不算奇怪。 |
|
d******a 发帖数: 32122 | 27 勿伤我叔
---朱允汶
明朝皇帝行为艺术的太多 |
|
d*******g 发帖数: 3972 | 28 有,但是都弱爆了
除了上面说的那俩还有一个安化王朱寘鐇造反,也是瞬间被灭了,不知道都是咋想的 |
|
G****r 发帖数: 5579 | 29 方孝儒在明朝还鼓吹恢复西周的井田制等等西周制度。 这样的人真要扶佐朱元章那个
懦弱皇孙, 中国是要被打回到旧石器时代的。 |
|
m***n 发帖数: 12188 | 30 有人考证过,方孝儒是自杀的。
朱四骂他腐儒,让他滚蛋,他自杀了。 |
|
a********e 发帖数: 1181 | 31 你这个没有可比性!
再说郑太监也是明成祖调教的好,是去帮朱棣找人去了,顺便做小生意。
不该派太监去,应该派将军,这样说不定非洲美洲什么的现在都是中国人的天下了 |
|
f*****y 发帖数: 1997 | 32 反正老四和他最像,能力也有,为啥非要给朱标和建文帝。 |
|
a****r 发帖数: 12375 | 33 老四不是正宫妃子生的。
洪武、永乐俩人对此一直有个心结。
反正老四和他最像,能力也有,为啥非要给朱标和建文帝。 |
|
|
|
H*******s 发帖数: 537 | 36 我不明白你是怎么揣摩出我的思路的。
你最早说如果不除掉那些武将,蓝玉之类的会造反,然后我的思路是倘若蓝玉之类的不
死,并且造反的话,朱4可以募兵勤王,凭他的军事才能可与蓝玉一较高下,老朱没必
要除掉蓝玉之类的大将。 |
|
发帖数: 1 | 37 崇祯优柔寡断磨磨唧唧 乱杀能臣 智商也很差
他这副牌不算差 如果让他祖宗朱元璋或者朱棣打 早都把李自成野猪皮都灭了
: 满清一开始就没想到真能入主中原,一开始是合计着抢一把就走,后来合
计着南
北划江
: 而治,结果是朱家真是不行了。这就是气数已尽吧
|
|
P**T 发帖数: 2274 | 38 朱棣的生母就是马秀英,只相差28岁而已,后面还有同胞妹妹 |
|
r*****e 发帖数: 4611 | 39 太片面了
不迁都北京的话蒙古人就没法收拾,蒙古人如果没被朱棣收拾的话,遇到几个糊涂皇帝
加混蛋太监在南京乱搞的话,可能都不用等到清崛起,蒙古人就把明朝收拾了。至少也
再来一次两宋的情形。 |
|
|
b*****d 发帖数: 7166 | 41 朱老总伟岸,你是说反话吗,那个时候中共高层里伟岸的只有毛主席 |
|
l****w 发帖数: 515 | 42 http://www.jllib.cn/ffy/2e2p.htm
原文链接里面还有很多图片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图/文:冯方宇
------------------------------------------------------------------------
----------------------------------------------------------------------------
-----------------------------
皇帝的返乡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
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
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反乡,次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
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
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入大明门,两旁的部府建筑仍在做
最后的紧张施工。穿过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承天门,正式进入紫禁城,再经端门,过
外金水桥,来到了午门前,朱...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原创:谌旭彬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图1: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廖凡与朱元璋
文|谌旭彬
“廖凡与明太祖朱元璋撞脸”,是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中一个很有趣味的镜头(见图
1)。
朱元璋真的长着一张“猪腰子脸”(也有人形容为“鞋拔子脸”)吗?
与“清朝的刻意丑化”无关
明清两代藏于宫内、传世至今的朱元璋画像,共计13幅。这些画像,可区分为两种截然
不同的面貌(见图2)。
一种是面如满月、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一盛年,一老年,共计两幅。另一种,脸长额
隆、鼻如蒜头、下额前突,颇为怪异,即俗谓的“猪腰子脸像”,共计十一幅。前者当
是明代官方确定的“标准像”,后者为何会藏入清宫南熏殿,迄今并无史料可以说明。
图2:朱元璋传世的两种容貌截然不同的画像
坊间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称朱元璋“猪腰子脸”的历史形象,是清朝为打击汉人,
而刻意制造的一种丑化。
这种揣测自然是不成立的。这两种不同的历史形象,早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
比如,活跃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官员张翰,在其《松窗梦语》一书中,记录了这样
一段亲身经历:
“余为南...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715 | 44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月关
内容比较杂乱,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看。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
孝孺,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
,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
酉,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
后逼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
个情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
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
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照办。
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
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 阅读全帖 |
|
S***x 发帖数: 2382 | 45 长沙地处全国中心,又是龙兴之地,水源充足,四通八达,高铁通了之后这就是全国5小时
大都市圈的中心,必然使得四夷臣服.湖南人性格豪爽,不像江浙一带温柔之乡惑君祸国.
湘女多情却又激人上进,而芒果台也举世瞩目,是都城理想之地.
当然,如此高调纪念辛亥革命也可能是要迁都武汉
迁都!朱元璋:不迁都心里不踏实,朱镕基:我们不得不迁都。
朱镕基与朱元璋有“神似”之处,身上透露的是大国总理之威严,都力主严惩贪官,其
主政期间不少高层贪官被处死。这两位老朱,还有一点共同,就是都提出迁都。
潘 谷西老先生是东南大学建筑系著名教授,是大陆大学教材《中国建筑史》的主编,
早年毕业于民国中央大学。几年前,我曾就城市考古问题,专门到南京鸡鸣寺附近 的
东大兰园生活区寓所,拜访了潘先生。当时,建议北京迁都的议论颇多,潘先生结合南
京母城、东晋时期台城(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十里堤”
诗句即源于此)城址的发现,认为,中国古都文化有三大类型,即以西安(长安)为代表
的黄河流域文化;以南京(建康)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以北京 (大都)为代表的渤海
文化。择地建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政治因素往往是...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6 (ZT)
明成祖朱棣生母是谁这个问题自从朱棣登上皇位伊始便引起了争议,只是当时迫于形势
,这种争论只是在民间口耳相传,但几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经过几百年的议论和考证,明成祖朱棣的生母主要有以下
四种说法:
一说是孝慈高皇后,也就是大脚皇后马秀英,朱元璋的原配夫人。这种说法基本是官方
的权威记载,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等即是这样记
载的。据《靖难事迹》记载:“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
桐,次上,次周定王。”这里的“次上”就是指朱棣,是高皇后的第四个儿子,而朱棣
更是反复地亲口说“朕高皇后第四子也”。
到了清代,万斯同编纂的《明史8226;成祖本纪》中说道,朱棣“母孝慈高皇后,与兴
宗孝康皇帝(即太子标)同”,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则说:“后生懿文太
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也是沿用了明代官方史书的说法,认为朱棣是马
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由此可见,明成祖的母亲是马皇后的说法在正史中一脉相承,众口一词。但据民间传说
,马皇后并没有生育能力,太子朱标、燕王四子朱棣等都不是她...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47 方孝孺他本可以不死。有一个俗名叫姚广孝、法名叫道衍的和尚,很为他在朱棣面前说
了情。
这个保方孝孺的姚广孝,可不是凡人。燕王朱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他侄子朱允
炆的江山,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和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据明人笔记《革除逸史》载:朱棣到南京后,“未几,获文学博士方孝孺,上欲用之,
示其意,执不从,遂就刑”,将大儒召至帝座跟前,下榻握手,捧茶延坐,商量起草登
基诏书事宜,显然,姚广孝的话,是相当起作用的。
然而,一切都如和尚所料,方“必不降”,朱也必“杀孝孺”。死难消息一来,他只有
双手合十,阿弥托佛,摇头轻叹了事。因为,姚广孝与方孝孺,虽同为知识分子,却分
属两类,姚是明白人中极明白的一类,绝不做傻事;方则是看似明白,其实并不明白的
一类,常常倒做不成什么事。
方不可能降朱,朱也不可能宥方,姚广孝早就估计到这出性格悲剧。但是,若不为方求
情,有点说不过去,情求过了,朱也点头了,他的良心也就得到安宁。虽然他对朱说了
“幸勿杀”,并没有说绝对不能杀,再说他有什么资格,对未来的皇帝下命令。因此,
方不领情,是方的事,朱要杀方,是朱的事,与本人无关。我做我能做的,这是姚广孝
...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108 | 48 包子比较像明成祖朱棣, 都喜好残暴统治,施政举措竟然也有几分相似。任用酷吏,
禁忌犯上,北征南战,设立监察机构, 迁都。朱棣最后在位22年,死在征蒙古的战场
上。
为政举措编辑
政治
加强皇权
(一)清除藩王
永乐初,朱棣为了安抚诸位藩王,稳定国内局势,同时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
后复周、齐、代、岷诸亲王旧封;建文帝的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
148516;尚未就藩,朱棣皆降为郡王,同年又将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
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软禁于凤阳,仅留朱允𤐤奉祀懿文太子,而朱
允𤐤不久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
、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
护卫;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
(二)清除异己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
朱棣塑像
朱棣塑像
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
村里为墟。后遂泛指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如方孝孺被灭十族[29] ,谪戍者八
百七十三人,... 阅读全帖 |
|
b*********k 发帖数: 35031 | 49 ☆─────────────────────────────────────☆
KV (从善如流,敢做敢当) 于 (Thu Apr 25 08:50:24 2013, 美东) 提到:
有个很有名的实验,把一群猴子关在笼子里,上面挂一香蕉,每当猴子试图拿香蕉的时
候,就对所有的猴子喷高压水柱,几次下来,所有猴子都不去拿香蕉了,把其中一只猴
子换走,来一只新猴子,新猴子试图拿香蕉时候,所有猴子一起痛扁它,再换一只猴子
进来,试图拿香蕉其他猴子就痛扁,前面换进来的猴子扁的最狠,把猴子按这种方式,
一只只换走,直到所有的都是新猴子,香蕉高悬,猴子若无其事,想拿的就会被痛扁,
高压水柱再没用过。
Law and Order保证的是个体和社会的利益,这个框架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和秩
序的根本,是保证每个团体/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权利和义务,为大多数人利益服务的
规则,不是法律,这个不是民主规则中的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叫做迫害。
zl案件,你抛弃的是zl个人,维护一个所谓和谐,引用你的内容
“法的核心是秩序,而秩序是对每个人的基本保障。破坏秩序,威胁的是每个人的安危
。 挑战秩序,就是挑战...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3043 | 50 天津话发源于固镇话还是合肥话?(2011-07-27 15:50:32)转载标签: 杂谈
天津话发源于固镇话还是合肥话?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王光汉
天津方言和周边地区的语言有明显的不同。既不同于北邻的北京,也不同于环围东
西南的冀鲁官话,比杭州方言有别于周边方言还要显得特殊。好像是个“飞来峰”,被
称为“天津方言岛”。
一、天津话发源于固镇说
天津方言的奇怪现象引起了天津文史工作者的关注。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李世瑜先
生根据天津史料,了解到“天津”之名源于明代的第三代帝王明成祖朱棣。朱棣在洪武
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去北平渡河经过这儿的津口,称帝后才把这儿称作“天津”
。《天津卫志·毛恺德政碑》载:“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
”《天津县新志·汪来传》载:“明初有戍天津者,因家焉。”于此了解到天津是个移
民城市,以此推测是明初朱棣部署“戍天津者”在这儿居住形成的。朱棣在永乐年间曾
多次北征,推测“戍天津者”的将士应该为数不少。
朱棣祖居安徽凤阳,再进而推测其心腹将士或多为皖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