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本末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7039
1
何新:西方学界伪造雅利安人起源的本末
何新:西方学界虚构原始印欧语以及伪造雅利安人起源的本末
2014.04.09
雅利安Aryan一词源自梵文,意为“高贵”。西方主流世界历史学于17——19世纪建立
雅利安人种优越论的学说。
所谓的“雅利安人”,本来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可信的记载(所根据的都是现在见不
到也说不清的某些梵文资料)而近乎虚构出来的一个亚洲族群——不知从哪里来,也不
知后来向何处去。
据欧美史学界的说法,所谓雅利安人的识别标准,唯一就是根据他们都讲着一种“雅利
安的共同母语”。这种雅利安共同母语的另一个“科学”的名称,即所谓“原始印欧语
”。
但是问题在于,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史料或证据证明人类中曾经存在这种语言。这种
所谓“雅利安语言”或者原始印欧语言,是被16——17世纪欧洲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教会
学者通过所谓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虚拟以及虚构(即臆造或者伪造出来)的。其中最有名
的伪造者即荷兰人马库斯·冯·鲍霍恩Marcus Zuerius von Boxhorn(1612—1653)和
德国人弗朗兹·博普主教(Franz Bopp1791——1867)。极为有趣的是,这两...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6201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agua1220 (guagua),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激素抗疫颠倒本末,“无双国士”庸医害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7:28:23 2020, 美东)
从“人民的希望”这么紧张来看估计自己心里明白没氯喹好使。
大家对4月27日双盲结果别抱太大希望了呵呵。。。。。
b*b
发帖数: 422
3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本末颠倒的金融圣战
本末颠倒的金融圣战
1998年8月23日星期日

1998年8月14日,香港政府破天荒动用巨额外汇基金
大举入市收购蓝筹股。短短6小时后,恒生指数被成
功推高564点,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其证券
市场的自由交易历史就此终结,而政府随时出手干预
股价的时代就此来临。
干预市场总要出师有名,必须找个好理由,而这次是
香港政府为了“惩罚”某些国际投资基金。这些投资
基金确信香港股市会大跌,在期货市场上下了大赌
注。假如股票确实大跌,这些投资基金就赚大钱。香
港政府决心教训他们,于是忽然大肆收购股票,哄抬
股价。股市升得越高,这些投资基金就输得越惨。
事实上,香港正经历15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企业
盈利能力普遍下降,股价下跌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但
香港政府却决心逆流而上,不惜孤军奋战。政府收购
股票,并非为了投资牟利,只是为了操纵价格。被人
为抬高的股价必然夸大了它所代表的企
c****t
发帖数: 19049
4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旌旗 作者: 骠骑
第六章 今晚赏月
一脸焦虑表情,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的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手拿一份电报在一间
布置得十分简单的办公室内来回踱步。  最后板垣征四郎站立在办公桌前,凝神注目
,将手中的电报放在桌子上,电报上赫然出现参谋部本部、桥本等字样,板垣征四郎的
目光投向了墙壁上的满州地图。  这已经是桥本大佐的第五封电报了!看来军部方面
一定已经有所察觉了,随着一阵敲门声,板垣征四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将电报收了起来
,从容的喊了一声进来!  一身戎装的花谷正少佐与河本末守中尉进入办公室立正敬
礼,板垣征四郎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满意的点了点道:“花谷君还是这样守时,很好!
请坐吧!”  花谷正与河本末守脚跟靠拢立正点头致谢!  坐稳后花谷正摘下军帽
放在自己的右腿之上,随即道:“守时与服从皆为军人之美德,下官时刻不敢忘记,这
位就是精通工兵爆破的河本末守中尉!”  板垣征四郎急不可待的询问道:“现在部
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河本末守看了一眼身旁的花谷正,犹豫了一下道:“大致上
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已经收集到了十几套东北军半旧的军服,24日之前一定可以全部
准备妥当!”  板垣征四郎看了一眼花谷正,站...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5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旌旗 作者: 骠骑
第六章 今晚赏月
一脸焦虑表情,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的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手拿一份电报在一间
布置得十分简单的办公室内来回踱步。  最后板垣征四郎站立在办公桌前,凝神注目
,将手中的电报放在桌子上,电报上赫然出现参谋部本部、桥本等字样,板垣征四郎的
目光投向了墙壁上的满州地图。  这已经是桥本大佐的第五封电报了!看来军部方面
一定已经有所察觉了,随着一阵敲门声,板垣征四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将电报收了起来
,从容的喊了一声进来!  一身戎装的花谷正少佐与河本末守中尉进入办公室立正敬
礼,板垣征四郎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满意的点了点道:“花谷君还是这样守时,很好!
请坐吧!”  花谷正与河本末守脚跟靠拢立正点头致谢!  坐稳后花谷正摘下军帽
放在自己的右腿之上,随即道:“守时与服从皆为军人之美德,下官时刻不敢忘记,这
位就是精通工兵爆破的河本末守中尉!”  板垣征四郎急不可待的询问道:“现在部
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河本末守看了一眼身旁的花谷正,犹豫了一下道:“大致上
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已经收集到了十几套东北军半旧的军服,24日之前一定可以全部
准备妥当!”  板垣征四郎看了一眼花谷正,站...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6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3
7
大乘经典是佛灭度后才发展出来的吗?
文 : 余正遠
前言:有些人认為大乘经典是在佛灭度后才创造出来的,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為
佛陀在初转法轮的四阿含经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提到「大乘」或「三乘」和「方等经典
」!四阿含中也多处提到「菩萨」二字!佛陀也说自己和过去诸佛修菩萨行的过程,以
及授记 弥勒菩萨将来成佛。
所以大乘之名是在四阿含中就有的,四阿含中就有提到菩萨六度,因此大乘经典不是后
来才创造的。
如《增一阿含经》卷1〈1 序品〉就说: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净三眼除三垢。
其有专心持增一,便為总持如来藏;
………………………………………………………..
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勒寻起手执华,欢喜持用散阿难;
此经真实如来说,使阿难寻道果成。」(CBETA, T02, no. 125, p. 550, b29-c14)
以下我们再引用经典并分几点来说明:
一、四阿含中多处提到「大乘」两字的经文:
1.《长阿...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8
驳史盲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明史部分75大谬误 【陈浩然】
1.P196“这是明太祖真容,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皇汉
武似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
看完此条,第一印象就是袁老师不读史书。《明史·太祖本纪》载:“(太祖)比
长,姿貌雄杰,奇骨灌顶,质疑廓然,人莫能测。”袁老师的故事,估计出自《菽园杂
记·卷十四》:“高皇尝集画工传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
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仍命
传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里面只是说“自以为必见赏。及进
览,亦然。”只是没赏画师而已,可哪里说什么“画得像也杀你,画得天庭饱满地阁方
圆也杀你”?杀画师一说出自民间传言,可也没说什么“画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杀了
你”,传说中最后一个画师也没被杀,反而让太祖大为满意。袁老师张口就说:“画得
像也杀你,画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杀你”,真是能发明历史啊
2.P196"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
明确实有皇帝长期不上朝的案例,但只是神宗30年未上朝,世宗25年...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最喜欢的史书
毛泽东最喜欢的史书,一篇读罢头飞雪
来源:书摘 作者:陈晋 时间:2017-12-25
170 0 伟人毛泽东 字号:A-A+
分享到:
2 收藏 打印
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24周年。
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成
为一代伟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爱读书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外历史上,像毛泽东那样酷爱读书,并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非常罕见。毛泽东的学用之道,大体即在这读—得—用—巧之间。
毛泽东在波澜壮阔的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风云中度过了一生,也在广博无垠
的书海里游弋了一生。未知的东西,对他总有一种极强的吸引力。他试图以有涯之生,
尽量包容、囊括那未被掌握的知识空间。
对普通读者而言,读书属于一种兴趣和达到自己追求的途径选择;对学问家来说,读书
是一种职业习惯;对毛泽东来说,读书则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
种生活常态,是一种历史责任。
文 | 陈晋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
摘编自《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11
王振与土木堡(土木之役的疑问)
正统十四年是多事之年,年初,即有云南思机发之乱,又有福建邓茂七之祸,还有贵州
的骚乱,都是动用了国家大力量才加以平定的。直到六月,还调了十万兵,灭了湖广生
熟苗的造反。于是才有刘球之言。刘球:“移此力经略西北,已巳之变,必有以御之者
,穷疥藓这拒搔,而耗腹心之元气,安得不败乎?”(指云南麓川之役)
明朝与瓦剌的战争必有原因和过程,我们看,正月初,还在给瓦剌的使臣任命官职,可
见当时并无异常,最起码是明庭没有意识。到正月末时,瓦剌开始有意见了,“虏大媿
(愧),怒。”原因,是明朝答应对方请婚,但在国书里没提这事儿;另外,外交部没
有按惯例给够人家的“饩”(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注意,这里未提王振的事儿。从
年初到七月出兵之间,明朝与瓦剌之间,只有一些小冲突,只有四月间,在大同方向与
瓦剌有一小仗。此外,与辽东的蒙古人也打了一两次不能称为战争的战争。其实,这时
瓦剌肯定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而明人无意识。
到六月三十,明庭下令派出9万军队,以备虏患。(75000到大同,朱勇、陈怀等为帅;
15000到宣府,王贵、吴克勤为帅)既然是派兵镇边,必有原因和由头,而且...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14
4、海藻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上节课我们讲到泽泻,当时提到当你家里水怏怏时,你该怎么办?
第一反应就是去把排水道打开,让水湿泻走。
所以当你身体沉重疲倦,水湿压力大时,我们首选就是泽泻。
我们中医有个源流本末论,《黄帝内经》叫做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源流本末论可是
中医最上乘的思想。
一般人是不容易具备这种思想的,很多老中医摸索了一辈子,最后才转到这里来。
我们现在一入门就能够接触到这种思想,那真是有大福气啊!
为什么叫源流本末论呢?
我们来看,当你把水怏怏的地下清理干净后,发现不久又水怏怏了。你就很郁闷,
发现用清理水管,给水一个去路的办法,并不能治根,然后你再仔细去寻找原因,原来
有一条水管漏水了。
所以无论你排水系统多么好,只要不把漏水塞掉,你永远有排不完的水,因为你用
泽泻只是治水湿的去路,没有治水湿的来源。
只是去分其流,没有去塞其源。
只是一时急则治其标,没有永久的杜绝其本。
好比如水库堤坝漏水,下游水汪汪,你只顾着给下游疏导利水,从来没想过去把水
库堤坝漏水的地方补好,那你永远有治不完的水患。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什么叫源流本末论。
那就是你见水必须知源,张仲景在《伤...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15
据以上所引诸例,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一条线索。英宗即位之初(宜德十年,一四三
五),还以吴澄从祀孔子,可见迄至此时或英宗正统年间,明初七八十年中,对元代的
好感始终未变。正统十四年(一四四九),英宗为鞑靼所虏,当系明人对外思想的转换
点。而到弘治间(一四八八—一五O五),这种排外反蒙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大盛。
「八闽通志」是那时期修的,李应祯、徐祯卿皆弘治中人,郑瑗早一点,是成化中进士
,其「井观琐言」恐怕也成于弘治中或弘治之后。然成化中到底还是排元意识初兴时期
,有人排斥元人诗文,有人则否。例如程敏政、张纶同是成化进士,而二人的论调大不
相同。程敏政谓宋末元盛之时,学者之于六经四书,无非「依人成学,鲜祈心得。」(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而张纶「林泉随笔」,则对刘因的诗,大加称许。
到世宗嘉靖间(一五一二一—一五六六),此风益盛。九年(一五三O),罢吴澄从祀
孔子(明史礼志四);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历代帝王庙的元世祖忽必烈神主,遂被
撤去。明刘侗、于奕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二」云:世宗嘉靖九年(一五三O),於北京
建历代帝王庙,一如留都南京制(明太祖昕定)。十年(一五三一)九月,翰林院修撰
姚浃...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16
土木之役的疑问(四)是王振怂恿皇帝亲征吗?
所有的明代史书都在土木之变这一节写明这样一句:“王振劝上亲征。”(《明通
鉴》)相信,这一定是史实。由此,土木之败的罪魁就非王振莫属了。其逻辑前提可以
这样解读,英宗不亲征,就不会有土木之败。
问题在于,王振为何要求英宗亲征?那么多文臣武将劝皇帝不要亲征,而英宗就是
不听,偏要去玩一把,难道只因为他亲信于王振吗?
从历史史实分析来看,可以归为三个原因: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背景原因,一
个是制度原因。
所谓历史原因源于明朝特定的历史过程,明朝把元蒙赶回沙漠,并没有完全彻底地
消来元蒙的实力。明初,国家一件主要任务就是防边,防元蒙。徐达作为开国功勋,开
了国而不能在首都享福,只能在荒凉的北方戍边,主要原因在于元蒙的存在,在于对方
的不服气,时刻觊觎着明之中原;朱棣四次北征,最后死于征伐的路上,也是这个原因
;宣宗也有一次北伐,虽无大战,也是要努力解决北方问题。作为接班人,面对元蒙遗
留势力的挑战,英宗选择退守首都,按兵不动,这不合祖制,也更不合一个二十三岁年
青人的作为。在《弇山堂别集》中专门列举了明几代君王亲征的过程和所立的战功。这
些历史既...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法判定佛说的原则
原始佛法是以「四大教法」、「四大广演」来判定是否佛说。论师把原则归纳为「修多罗相应,不违法相,不越毗尼」,就是增一阿含说的「契经相应,律,法」。
从经文可以了解,即使许\多比丘或是大德说是佛说,如果不符合「修多罗相应,不违法相,不越毗尼」的原则,还是不应受持,莫为人说,当舍弃之。
【长阿含经】游行经
http://www.ahan.tk/view/3/2/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
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8
这标准在阿含经本身就是如此。
<杂阿含经>中,有的是佛弟子所说,不是佛说的,一样被结集进去。<长阿含经>、<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是否佛说,而是依「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而判定。
版上某些 ID 的见解,正如经文所说。
【长阿含经】第2经 游行经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9
不是佛陀说的,而是弟子说的,当然也可以收集在经里,
问题是,是真的他们说的吗?
原来是佛陀说的,不用细查来源。
佛陀会这样说,可能也是为了当时都是口说留传,以当时技术很难查证,
为了广宣佛法,只好这么说。
没想到后世人会用它专漏洞,制造伪经,鱼目混珠。
现在已经不是是否与”经”吻合,而是连”经”都被改被伪造。阿含内都有伪造的痕迹。
不过后世也有较先进的检查伪经的方法,例如历史考证、各种比对等等佛陀想不到的方
法,也是可以用用,尽量查证。至少离谱的,可以抓出来。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请教。这里的”经”是什么意思,与现代的”经”的意思ㄧ样吗?
佛陀在世时代,是否有分xx经、yy经? 我很疑惑。
”经”,不是后代人集结佛及弟子语,才开始称它为xx经、yy经吗?
例如,经过第一次集结,才称集结的成果为”阿含” “经”。
在此之前,应该没有xx经、yy经,的称呼吧? 是否是这样?
或者这里佛陀说的”经”的意思,只是他说的教义教法之类的,
并不是后世人认知的”经”,例如:金刚经,法华经,阿含经…

、<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
,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20
上次我讲长阿含经里说的什么人寿越来越短时,你说现在一般以杂阿含为准,长部嘛很
多是传说。 现在你引用长阿含经作证据啦。。。。。。。。
长阿含经本身是不是佛说的都还没确定吧。

、<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
,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是否佛说,而是依「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而判定。
。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
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
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
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
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
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彼众谬听受耶
。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持此。莫为人
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21
感觉这段引文什么都没说明啊,这个怎么操作?

、<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
,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是否佛说,而是依「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而判定。
。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
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
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
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
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彼众谬听受耶
。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
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
。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众
多比丘谬听受耶。所以然者
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
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一比丘
所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
Y**u
发帖数: 5466
22
☆─────────────────────────────────────☆
cpath (秋十三) 于 (Tue Jul 26 06:16:27 2011, 美东) 提到:
任何初学者,凭什么认为某比丘或某法师说的是正确的佛法,真的佛法?
是因为他德高望重?
是因为他与你感情好,熟识?
是因为他的风格你喜欢?
是因为他说的与传统上听到的一样或差不多?
是因为他说的是劝人为善….之类的人间善法,不是害人的?
是因为他说的就是你想听的,你也认为如此?
………
都是没有依凭的。
葛拉马经? 照着修果然就……就要相信他?
他有某种你所不及的修为境界,或神通,你被震摄,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可以通灵,你照着修,真的可以通灵,于是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入禅定,于是你照着修,果然可以入禅定,
于是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死后生极乐世界,死后就真的会生极乐世界? 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要普渡众生,很伟大,于是他说的就是真佛法?
他说这样可以成佛,于是你就照着做,果然成佛了? 这就是真佛法?
那谁照着做成佛了?
他说照着修可以灭除贪嗔痴,你照着修果然就...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3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沙门佛觉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
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于教主
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于上
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
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量的佛经及咒
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并将其贬称为小乘.
目前,上座部原始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包括中国傣族在内)等地区,而
大众部大乘邪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尼泊尔,朝鲜半岛和蒙古等地区.这些大乘邪教徒
以伪经(大乘经典)和雕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佛像等)为工具,利用世间病人治病心切,女
人怕死和老人求长寿的心态及偶像崇拜的弱点,不择手段地骗取广大信徒的财物和恭敬,
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智慧
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突飞猛进,人们辨别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掩盖大
乘邪教表面的面纱会逐渐被揭开.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2010最新版)
2010-03-08 | 阅:1129  转:69  评:13 &#
160;|  分享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最新版)        
;作者:沙门佛觉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作者:沙门佛觉 2010-1-22 12:13
网摘收藏 [43点击] [管理]
来源:心原绿色文苑·原始佛教版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
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
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
由于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
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
教僧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
者忠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
律,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其祖宗就是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的窟外结集分子。这些不守戒
律搞外道的沙门对智慧第一的舍力弗经常代佛说法及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和苦行第
一的大迦叶主持窟内结集大会极其不满和忌妒,甚至不相信舍力弗讲的是佛法及阿难诵
出的是佛经,加上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
了发展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
量的佛经及咒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初期只为攻击舍力弗和阿难等。这些伪经的
共同特征:这一部经或大乘经最好,大肆吹虚,念经或念咒或念佛如何如何神奇有功徳
,攻击贬低佛教,谩骂佛的大弟子舍力弗阿难等。显而易见,这些伪经是大众部邪教徒
为攻击佛弟子和摧毁佛教有意编造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
人民日报1966年06月03日第2版
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二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
前言
《历史研究》从一九六一年第一期由一位新主编接手以来,逐渐成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在史学领域内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阵地。
这个刊物,在学术讨论的幌子下,以显著的地位,大量的篇幅,在史学方向问题、农民
战争问题、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问题、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等等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发
表了许多反党反社会主义和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反动文章,大放毒草。
自《海瑞罢官》的批判展开以来,他们先是大减篇幅,抵制这场斗争。最近,他们突然
一反常态,故作积极,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大登“批判”文章。
五月十五日出版的一九六六年第三期《历史研究》,发表了编辑部的《评注吴晗胡适通
信》。据编者按说:“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彻底揭露吴晗这类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坚决把
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进行到底。”乍看起来,他们这一回好象是要革命了,好
象是要对吴晗彻底揭露、坚决斗争了。其实这是骗人的鬼话!
如果《历史研究》编辑部不同意这样的论断,那末我们要问:既然吴晗是“暗藏的反革
命分子”,既然这场斗争“关系党和国家命运”,身为《历史研究》...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76
27
[转载] 原著: 固山额真宁
代善(1582-1648),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初封贝勒。
明万历三十八年(1607),代善与兄长禇英跟随叔父贝勒舒尔哈齐(塔克世三子,
努尔哈赤同母弟)往徙东海瓦尔喀布的斐悠城,那里是一些刚依附满人的民众,
民心还不稳。乌拉贝勒布占泰得知后派将博克多率一万人阻挡。大军在行军途中,
晚上帅旗突然出现光亮,大概是有萤火虫或者沾到了磷粉。贝勒舒尔哈齐认为这
是不详之兆(古人实在是太迷信,不过代善好像例外,大概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吧),
想要退兵,但代善认为不可。于是继续进军,收取了屯寨又在路上大败乌拉兵一
万余人。代善纵马驰骋,追上乌拉统兵贝勒博克多,用左手抓住其甲胄,右手将
其斩首。太祖嘉奖其奋勇,赐号“古英巴图鲁”。这是代善第一次在重大战阵中
出现并且立下大功获的了勇士的称号。
1613年正月,太祖努尔哈赤亲自领兵征讨乌拉,接连攻下逊扎,塔郭尔,多鄂谟
三城,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与乌拉统帅布占泰的三万大军相持在富勒哈城,布占
泰驻守城中拒不出战。诸位将领都想与之作战,太祖说:“征伐大国,哪能使其
马上都无孑遗?”代善率众将回奏道:“我军将士饭饱马腾...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25
28
同治六年(1867年)年正月十五日,清廷剿捻主力刘铭传所属铭军与鲍超之霆军函约,
于湖北省安陆尹隆河(今永隆河)夹击东捻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之部。此役清军未料
遭到捻军猛烈攻击,刘部猛将总兵唐殿魁、田履安先后中弹阵亡,几全军覆没,幸赖霆
军解围方免于难。随后清军转败为胜,虽有2,000人伤亡,加上总兵唐殿魁、田履安战
殁,但捻军阵方面损失9,000人、马5000匹,更有8,000人降清,系其成军以来最大挫败
。致赖、任等之东捻军放弃入川计划,北走河南,退出湖北省全境外,更导致捻军在战
略上转攻为守,同年底任柱被杀,来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东捻军被清廷剿平。
此役,不仅是清军对攻剿东捻军前期战斗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场主力战,亦为捻军由盛
而衰的转折点。此次战役清廷虽然大获全胜,但随着军事统帅们的争功诿过与护短,加
深刘铭传与鲍超的磨擦与冲突,让清廷剿捻停顿数月之久。鲍超也因此愤极病发,从此
退出军队十一年,所部霆军更遭到遣散命运,间接影响湘军与淮军的明争暗斗。因此,
尹隆河战役实为剿捻过程中颇有争议之事件,对尔后战局之发展影响很大。本文即以历
史学的方法,从现有的史料来探究战役前的局势及其经...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29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30
☆─────────────────────────────────────☆
aple (凸-_-凸) 于 (Thu Aug 18 01:47:56 2011, 美东) 提到: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
刘福通、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举义的将领,曾被北方各支红巾军尊为共主,因
而一向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位红中军领袖。然而,关于他俩最后是如何牺牲的,历
史记载却都模糊不清,后人对此猜测纷纷,颇多争议。史载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县)正式称帝,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不得不迁居安丰(
安徽寿县)。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迎
韩林儿居之。次年八月,元军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韩林儿与刘福通不得不丢下数万名
官吏、将士及其家属,匆忙逃回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盘踞南方的割据者张士
诚趁红巾军北伐失败,苦战元军即将不支之际,派遣大将吕珍率军20万(一
说10万),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不得不飞檄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一方面考虑
到不能让张士诚如此轻易地扩大地盘与势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小明王韩林儿,挟
天子以令诸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丰。但谋士刘基极力反对,认为这时
如果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朱元璋的后方会丧失殆尽。而即使没有这一威胁,如何
处置被救出的韩林儿与刘福通也颇费脑筋。犹豫再三,朱元璋还是决定...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川”真相 转
给你们转个比较专业的评论文章. 听人说,不能随口伙同;尽信书,还不如无书。独立
思考很重要
张献忠其人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在今陕西定边)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 年)九月初十日。明朝将户口分为民籍、匠籍、灶籍、军籍,等等,张献忠祖先
世代是军籍。到明中后期,军队腐败,逃军增多,他父亲已脱离军籍而务农。张献忠自
幼家贫,读书不多,成年后曾在官府做捕快,后被革职,又投入军营做边兵。在军营中
受人欺侮而行凶,差点被判死罪,鉴于他曾立过战功,方免一死,挨了一百军棍,关入
狱中。他出狱后,穷无所归,于是投入了王嘉胤义军。
明朝一代,陕西、山西、宁夏等省都驻有不少防北方蒙古侵扰的军队,称为边兵,还有
运输军用物资的驿卒。明末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边兵常无衣无食。更有甚者,明
末,明廷又大量裁汰边兵、驿卒。这些被裁汰下的边兵、驿卒难为生计,于是铤而走险
,拉队伍造反。
崇祯元年(1628 年),陕西白水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饥民大起义。陕西连续两年大旱
,饥民吃树皮和观音土,官府还“严为催科”,于是官逼民反。一人登高呼,众人如潮
涌,数月间陕北几十支饥民与边兵、驿卒的造反队...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3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新浪历史论坛
作者:杜车别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命,所以满清也并不特别值得谴责,甚至无足道。其实这是不确的。
第一,从维持的时间来说,满清的文字狱,对文化严厉摧残百年有余,这一
点,无论焚书坑儒还是文革都不能与之相比,一长一短,后果便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从压制的规模广度程度上说,也有差异。
记得鲁迅曾经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中为秦始皇叫过屈,说秦始皇虽然烧书
,但技术科学方面的书籍是保留的,而且也有容纳博采别国思想的气量,所针对的仅仅
是一披泥古不化的儒生和骗人的方士而已,所以和德国纳粹的焚书是有本质区别。
至于文革,把某某书批判成...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汝才之死
罗汝才之死
董骁涵
罗汝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在后来的历史记忆里,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明史》里记载了《流贼列传》,其中只写了两个人:李自成、张献忠。因为他们
是流贼中少有的需要“独志其亡天下者”。
可是并没有罗汝才的列传。于是老罗的身影就渐渐消逝在远方,很久以后,大家只
记得差点坐了江山的李自成,差点杀光四川人的张献忠,并没有人记得罗汝才——一个
充满暴发户气质的快乐男人,比李自成真实,比张献忠善良。
《明史》的作者其实是很势利的,即便是在写“贼”,竟然也遵循“成王败寇”的
臭规律。当过“皇帝”的“贼”多写,不成气候的“贼”少写。唉,我常常掩卷太息,
大抵除了《史记》,其他史书的作者都是很势利的。我始终以为,《流贼列传》并没有
用心去定位“流贼”的概念。如果一伙人,居然是以“亡天下”为宗旨,那末,他们就
脱离了“流贼”,转变为“僭伪”。清季如张廷玉辈,尽可以去写篇《僭伪列传》。
有一次,看到有篇文章大胆地论断,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
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1540
3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大学章句(5)
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
尽其 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 (传4)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
。犹人, 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 语。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
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
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
,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
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 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
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 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
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
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 看
,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
a*****y
发帖数: 3318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玄
华严宗
百科名片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
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
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简介
华严经起源
华严宗 法界缘起
华严宗 发展历程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
华严宗 现象圆融论 事事无碍论的界说
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
三帝心法师帝心
四云华法师云华
五贤首法师贤首
六清凉法师清凉
七圭峰法师圭峰
华严宗观法 真空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简介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
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
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
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7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09.htm
第一次结集出来的内容,依各种可靠的文献显示,是「法」与「律」。法的部分,由担
任佛陀侍者最久,被认为是闻法第一的阿难尊者,负责搜集诵出,内容并不限于佛陀的
教说,也包含了有成就佛弟子的教说,以及佛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律的部分,则由被认
为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负责搜集诵出。当时集出的内容,包括律与法,都称为「修
多罗」,意译为「经」[12],这就是佛教最早的经典与律典的集出。第一次结集出来的
原始内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还其原貌了,但也不是真的完全消失不见了,因为,在现
存的经律典籍中,还包含有这一部分。律的部分,大约是相当于现存各种律典中的〈五
波罗提木叉〉(戒经)。法的部分,大约是含在现存《杂阿含经》(《相应部》)的〈
修多罗相应〉中。汉译的《杂阿含经》,经近代学者的努力整编,已经大致恢复了其原
有的编辑顺序[13],这对第一次结集内容的了解,有很大的贡献。整编后的《杂阿含经
》,其〈相应修多罗〉的内容,包含有∶阴、入、因缘、谛、界、受、念处、正勤、如
意足、根、力、觉支、圣道分、安那般那念、学、不... 阅读全帖
x***e
发帖数: 84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论 (欧阳修)

天下之事有本末,其为治者有先后。尧、舜之书略矣,后世之治天下,未尝 不取法于
三代者,以其推本末而知所先后也。三王之为治也,以理数均天下,以 爵地等邦国,
以井田域民,以职事任官。天下有定数,邦国有定制,民有定业, 官有定职。使下之
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简而不劳。财足于用而可以备天灾也, 兵足以御患而不至于
为患也。凡此具矣,然后饰礼乐、兴仁义以教道之。是以其 政易行,其民易使,风俗
淳厚,而王道成矣。虽有荒子孱孙继之,犹七八百岁而 后已。
夫三王之为治,岂有异于人哉?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禁暴必以兵,防 民必以刑
,与后世之治者大抵同也。然后世常多乱败,而三王独能安全者,何也? 三王善推本
末,知所先后,而为之有条理。后之有天下者,孰不欲安且治乎?用 心益劳而政益不
就,𫍰𫍰然常恐乱败及之,而辄以至焉者,何也?以其不推 本末,不
知先后而已。
今之务衆矣,所当先者五也。其二者有司之所知,其三者则未之思也。足天 下之用,
莫先乎财,系天下之安危,莫先乎兵,此有司之所知也。然财丰矣,取 之无限而用之
无度,则下益屈而上益劳。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序 言
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
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证的实践真智精
神,即佛陀的大觉悟。基于妙证物我一如,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实相境界,
而且十方诸佛国土也同时俱现,甚至于过去、未来际的一切万有均无不现的微妙为本质
,即是理智与实际、主宾与心物融会,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的相即无碍的现象。华
严思想在印度最早展开殊胜的成果,且成为佛教各系的集大成。自传入中国以来,得到
法藏大师的极力弘扬,建立了华严宗完备的教观体系,正式蔚为一大宗派。法藏大师虽
在法顺、智俨大师之后,被推为华严宗的三祖,而实际上是华严宗的真正创立者。本文
拟根据资料结合学教心得,窥探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
二、法藏大师的生平及著作略述
法藏(643-712)大师号贤首,俗姓康,其祖先乃康居国的书香世家,其高、曾
祖曾任康居国宰相。至他的祖父,始迁移来长安定居。法藏大师于十六岁时,曾于岐州
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烧一指表示对佛陀虔诚的奉献。及至云华寺恭听智俨大师讲
《华严经》,遂投其门下,随听...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什么是“法”?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各位能帮解答个问题吗?
佛说国王五人经第二十四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诸尊比丘。各
发心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阿那律。贤者阿难。输轮。及诸弟子五百之众。本俱一时弃
家为道。无所贪慕。不志世荣。悉为沙门。时舍利弗。嗟叹智慧最为第一。断众狐疑。
和解鬪诤。分别道义。无所不通。如冥中有炬火。多所炤曜。时阿那律。嗟叹巧便。为
众人匠。多所成就现若干术。令人喜悦。工巧第一。于时阿难。叹嗟端正色像第一。颜
貌殊妙。见莫不欣。众人爱重。一切尊敬。叹为佛有三十二相。于时输轮。既勤修习。
未曾有懈。嗟叹精进。世间无伦。又能入海。多所成办。如来世尊。现生释种。弃国捐
王。得成佛道。端正无比。色像第一。如星中月。光明超日。体长丈六。三十二相。八
十种好。其声八部。出万亿音。所讲说法。天龙鬼神。人物之类。各得开解。皆得其所
。佛诸兄弟。伯叔之子。虽各自誉皆归命佛。以为弟子。佛之功德。不可称限。从无数
百千亿劫。积累功德。自致得佛。为一切人示其道路。俱往诣佛。问其本末。谁为第一
。我等聚会。各各自叹己之所长。佛告比丘。此诸人等。不但今世各自称誉常叹己身第
一无双。前世亦然。生生所归。皆伏吾所。吾...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5462
4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皇汉医学--------日本医家汤本求真
表里(半表半里)、内外、阴阳、虚实、主客、本末之界说
表里之表者,指皮肤而言也。病毒集中于此部,所发之病证即称表证。用发汗
解热药,以病毒自汗腺排除为原则。若此发汗不彻则病毒转入呼吸、消化、泌尿等器,
惹起种种之疾病。里者,指消化管言(按消化管之一名词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而言)。病毒积集于此部而呈现实证,则用泻下药以驱逐病毒。不然,则病毒遂侵入内
部,往往诱发不治之难证。半表半里者,指胸腹二腔间,适当支气管、肺、心、肝、脾
、胰、胃等之所在。故若病毒集于此部,使上列诸脏器之一部或数部发病,即称为半表
半里证。此病毒用和剂以缓解之,同时以其一部由皮肤或呼吸、泌尿等器排泄为准绳。
是以病毒之传入也,有自表转入于半表半里,或转入于里,或自里转入于内,或自表转
入于内,自半表半里转入于内。然亦有正相反者,自内转出于里,或转出于半表半里,
或转出于表,或于里转出于半表半里或转出于表,或自半表半里转出于表者。盖人体活
动而至变,非单纯之理论所得而解决之也。
内外者,相对之辞也。所谓内者,系指皮肤、呼吸器、消化管以外之脏器组织
也。外者,系指内以外之脏器组织也。故... 阅读全帖
l******3
发帖数: 293
4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民国三十六年新疆大事记(转载)
一月,阿巴索夫偕彭长贵同机返迪化。据云,“彭带来的电台因功率不够,未能和延安
取得联系”。
二月三日,民主革命党成立,阿巴索夫任主席。《民主革命党章程》努力切割该党与东
突主义的关系。
二月十七日,阿合买提江在省“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简称“维文会”)举行的群众
大会上竭力切割所谓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东突主义的关系
二月二十日,五百余名维族青年在维文会召开“自由大会”,要求结束“汉人统治”,
中央军撤出新疆。革命与东突始终夹缠不清。
二月二十一日,维文会组织五千余人游行队伍,前往省府示威,提出五十条要求,限七
十二小时答复。
二月二十五日,汉文会组织万余人游行队伍,前往省府请愿,提出十六条要求,要求“
三区革命”分子(或东突分子)阿合买提江即时答复。维文会众与汉文会众双方冲突,
死一人。史称新疆“二二五”流血事件。
三月二十九日,民主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秘密撤离迪化,潜入伊宁。
五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发表政令,任命麦斯武德为省府主席,阿布都克日木汗·买合苏
木为副主席,艾沙为秘书长。“三区”方面强烈反对。
五月二十八日,麦斯武德举行就职典礼,“三区”方面的省府委员拒绝出席。
刘仲敬《民国纪事...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
夏东元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经销江苏如东印刷厂印刷
开本:850×11681/32印张:16.25插页:2字数:440千字
1992年5月第一版1996年8月第二次印刷
印数:3,001—6,000本
ISBN7-5617-0847-5/K•082定价:17.00元
作者小传
夏东元,1921年生,江苏靖江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早年就读于上海诚明文学院,对国学造诣较深。1945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
工作,在华中建设大学、山东大学(临沂)政治系学习。先后在山东滨海公学、
曲阜师范、山东省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教授中国近百年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理论课程。1956年调华东师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
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尤侧重于洋务运动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家之言,自成研
究体系。著有《郑观应传》、《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盛宣怀传》,校编出版
《郑观应集》,发表学术性文章100余篇。现正主持撰述《一百十年中国近代史》,
主编《中学百科全书•历史卷》、《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
...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07
45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8538
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
——以《明实录》的禁藏与流传为线索


作者:谢贵安
文章来源:学术月刊
浏览:238 次




史学生态是指史学“群落”中不同层次的史学类别的共生状态。史学群落依据史学类别
的不同功用,而达到主次分明的生态平衡。现代史学群落由宏观的历史哲学、通史,中
观的断代史、专门史和微观的史实考据及个案研究所构成。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史学
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叙事史学,史学群落主要是由依据史料来源不同而划分的各种类别的
记事史书所构成,如正史、国史、野史、稗史等,它们反映在体裁上则为纪传、编年、
纪事本末和典章制度等。中国古代史学群落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的目录分类上可以得到印
证,如《四库全书》中史部的分类,分为正史(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别史(纪传
、国别等)、杂史(野史、稗史等)、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
官、政书、目录、史评诸类,就既反映了史料来源的差别,又反映了体裁的不同。由于
y****i
发帖数: 1265
46
发信人: wangcz (壮壮~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信区: Emprise
标 题: 袁崇焕杀毛文龙其原因和后果 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Dec 6 23:19:48 2007), 站内
首先介绍一下 《国榷》、《崇祯实录》、《明季北略》、《明史纪事本末》,这四本
书是描述明末最权威的史书,至于满清修的《明史》一些荒诞不经和莫名其妙的地方可
以在这四本书中找到答案,我们先来看看这四本书对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经过。
《明史纪事本末》载:“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
末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
来’。崇焕信之,且恐文龙泄其款计”,“身入岛诱杀之”。
翻译: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崇祯帝的哥哥)年间,袁崇焕经略辽东军务,谴喇嘛镏
南木座与后金议和,没成,崇祯元年,崇祯帝起用袁崇焕,他跨下海口五年平辽,其实
没有这个能耐,于是又想到与后金议和,后金说:有诚意,就取毛文龙的首级来。袁崇
焕相信了,正好也怕毛文龙泄露他私自与后金议和的秘密,于是奔到皮岛,诱杀毛文龙。
张岱《石匮书后集》卷十“毛文龙传”提到:
j****e
发帖数: 12067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Re: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3:50:40 2011, 美东)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ebe (openfeint招ruby开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40:26 2014, 美东)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
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
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
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9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四书五经 - 大学
最近看这个大学,感觉修齐治平还是很有道理,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认为不重要,怎么可能心里承认天下人的家庭重要呢?
如果他心里认为什么都不重要,
那,从事政治的人到底要为人民谋什么东西呢?为自己谋什么呢?
难道只是为了谋求一个个人的虚幻名声?这不是本末颠倒、不知进退么?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