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发帖数: 19049 | 1 第二章 都统万事忙
大清国各地驻防旗人所居均为城中之城,在广州城旗人所居东西范围从西城门到四牌楼
,南北则自大德街归德门城墙起,北至光塔街街中心,这片范围筑起城墙,是以又被称
为旗城,而八旗官兵是不许私自离开超过旗城十里范围的。
满洲都统衙门就在旗城之内的大市街,由五进院落组成,数十间青墙碧瓦的房子,
绿木遮掩其间,深幽中又透着巍峨,衙门前几进院落为大堂、堂司、左司、右司等殿房
,后两进则为副都统公馆。
副都统走马上任,一应大小官员俱来拜见,气派森严的都统衙门大堂内,叶昭一身
戎装坐在堂上,下面左右总有几十位披挂整齐的武官,协领四员、佐领八员、防御十六
员、骁骑校十六员,各个披甲,虽说有的将领明显满脸烟气,但众武将站一起,倒也威
风凛凛。
文官打扮的三四人,有堂司的笔帖式、左右司的主事等等。
堂司掌管副都统官印,以副都统名义上报下达文书或由左右两司报来对外联系文书
信笺时,由笔贴式上交副都统审阅批准后返交各厅写,然后笔贴式向副都统取钥匙打开
印鉴盒盖完印后,将钥匙交还给副都统。
是以堂司的笔帖式实则就相当于叶昭这位副都统的秘书,叶昭自不免多打量他...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 http://hx.cnd.org/?p=102620
辛亥年,武昌一声炮响,大清国寿终正寝。小皇帝得到了优待,依旧可以住在皇宫
里,只是三大殿不能用了。每年按规定,民国还给支付400万两优待费。以往改朝换代
,最倒霉的,往往是主子。下面的奴才,倒是可以换个主子,接着帮忙或者帮闲。但是
,明清两代不大一样,明代垮了,皇帝吊死,臣子迎接新人。但庞大而且被供养的皇族
,却成了骤然断奶的婴儿,生不如死。清代也是如此,不惟皇族,整个满人群体,随着
朝代的结束,整体进入断乳期。经历了260余年不农、不工、不商的被人供养的日子,
冷不丁一下子,铁杆庄稼没了,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关外的满人的境况最好。关外地多人少,留在那里的满人,都是不受待见的,跟当
地的汉人融合得比较早。清末朝廷也刻意让旗人自谋生计,给了种种优惠政策,不受待
见的旗人,自寻出路者相对容易。所以,很多人摇身一变,就成当地农夫或者商人。当
然,日子困窘者,也是不少。北京相对差点,但京旗的生计问题,早就凸显,朝廷下力
气最多,最后逼得一些旗人,包括宗室皇族,也不得不自谋生路,拉车、扛包的都有。
在清末最后几年,据说在北京城能看到这样的...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 如果许可我附庸风雅的话,第一件事应该给我的陋室起一个漂亮的斋名,可惜反复思索,最恰当的莫过于叫“不登大雅之堂”。因为我写的都是吃、喝、拉、撒、睡,所谓“高人雅士们不屑一哂者也”的东西。现在又要写慈禧怎样洗脚、怎样洗澡和怎样泡指甲了。
有一次,我问老宫女:“您说旗人和汉人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她低头沉思一会儿说:“男的我说不清楚,女人很明显,旗人是天足,汉人是缠足。”
“我生下来的时候,已经是袁世凯当皇帝了。你们旗人已经不兴盛了,但你们的生活习惯我还能觉察出点儿,你们旗下女人的风俗习惯,对于脚也是讳莫如深的吧!”
“您很敏感,确实是这样,尤其是上等的旗下女人,对脚很讲究。
“旗下人虽然是天足,也并不放开了让脚随意扩张,用一句简练的话说--要底平趾敛。就是脚板儿要平,五个脚趾头要收敛在一起。所以虽不像汉人的缠足,也是从小就要受到约束,用包脚布紧紧地把脚勒住。切记,绝对不要大哥背二哥,若是二趾叠在拇趾上,将来穿鞋时,鞋前鼓起一个包,多难看呀。底平不仅要求脚,更要求走路的姿势,既不许迈里八字,也不许迈外八字。里八字像罗圈腿,外八字容易腆肚子。旗下女人走路,要求舒胸收腹,展扬大方,罗圈腿或腆肚...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 清朝“选秀女”制度相当严格。(资料图)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称为秀女,而在挑选宫女时,就明确地说“引见包衣三旗... 阅读全帖 |
|
i***z 发帖数: 7508 | 5 就是说, 辛亥革命没有杀多少满族人, 南方基本都是太平天国年代杀的。 北方的没
有了八旗口粮, 后来贫困饿死, 做妓女的很多。 现在1000万满族, 人数也不算少了
。 当年消遣的唱戏说书, 后来竟成了满族人陌生的手段。 历史真的是很有戏剧性。
人一律格杀勿论。所以在太平天国攻占过的地方,所有满人全部遭到灭绝!仅有记载的
八旗军籍的旗兵,就有超过20多万被杀。这就是今天中国南方汉民族比较具有民族意识
,后来的反清的起义也都是从南方发起的原因。1853年3月8日,太平军包围南京,仅7
日,攻下了南京城。城内自江宁将军祥厚以下的满人男女老幼大约有4万多人,统统被
杀,一个不剩。1860年5月15日,李秀成自统数万太平军东征苏常地区。仅仅用了一个
多月时间,除上海之外,苏南所有地区尽为太平军攻克: ,所以满人,全部被屠。1861
年12月29日,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直下满城,冲进满城的将士将旗兵
全部砍光,共杀死满人驻杭州的1万名旗兵,满人将军瑞昌自杀......太平天国失败后
,清廷重新调集旗人进驻南方各传统据点驻军。这些驻防的满人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
大部分也没逃出被屠杀...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6 南方满人本来就比北方少
(ZT)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末民初由于排满的浪潮造成汉人对满人普遍的歧视,据
记载,1905年抗俄运动时期,在日本便出现了汉族留学生恶言攻击旗人留学生,“北方
学生,倒和我们很和气,南边学生,看见我们还是仇人一般的看待,甚至教习没上堂,
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许多什么杀却满奴,直捣黄龙的话。还有把我们书桌上贴的名字
,用小刀把头一个字给削了去,旁边写了杀头二字。“日本的情况尚且如此,国内的情
况自是更为糟糕。武昌革命军甚至打出了”杀戮满官旗人“的口号,当时的革命军尽管
尽可能的克制,不想让别人,主要是外国人认为革命军不过是义和团再世,尽可能的与
义和团的鲁莽野蛮划清关系,但由于革命军军内多是帮内中人小混混,以至于在辫子的
问题上提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口号,而在排满的问题上则是,血洗满人
,当时区分满人主要是看服饰头饰,再则看口音,满人念六不念liu,而念niu,天足也
是满人的特征,到最后,为了躲避杀生之祸,满人女子强行裹小脚,改变满姓换以汉姓
,不冠汉姓,纵然能免于一死,但却难以找到生计。如原开封知府崇泰之子,光绪年间
以行医为生,民...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236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nomeisway (因小而大),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孔三妈的原型 -- 披着汉人皮的满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2 10:41:29 2012, 美东)
孔三妈的原型-披着汉人皮的满遗
孔三妈是满清遗老遗少企图借尸还魂,再次奴役汉人,近似最后的挣扎。
你也许会问,他不是姓孔吗?如何成了旗人?本人简要回答.
其一,旗人寄生于汉人已有几百年了,改姓更名司空见惯。特别是民国建立之后,他们
为了生存,借着同是黄皮黑发的优势,改姓更名对于这些没有羞耻感的寄生虫来说是易
如反掌。
其二,区分旗人和汉人的意义不在于所谓血统的纯正,或是DNA的研究。更在乎于他们
的社会交往方式,及其行为特征。旗人除了众人皆知的好逸恶劳之外,于汉人强烈的反
差还有满口仁义道德,画地为牢。
这满口的仁义道德和画地为牢一方面是旗人的社会行为特征,另一方面是他们作为寄生
虫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满口的仁义道德的表现形式太多了,打着“中华民族”的旗号,打着“爱国”的旗号,
先声夺人,骂别人“汉奸”,等等。否定一...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8 发信人: Monee(控魂者), 信区: Parenting
标题: 在国内月入5万的程序员如何陪孩子做作业?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Oct 26 07:44:12 2017,GMT)
最近几天,有两件事特别火。
第一件,“月入5万的西二旗人如何过得像月薪5千?”
第二件,“陪孩子做作业,被虐得不行的爸妈。”
所以,就忽然想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月入5万的西二旗人如何陪孩子做作业?
大家要知道,真正能月入5万,甚至更高的西二旗人,那基本都是天才级的程序员。
他们可都是超牛校毕业,北航北理这样的985,基本是入门级,清华北大,都是日常。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一群智商极高的人,自然,孩子的智商,也是超级厉害。
因为各种原因,刚好认识几位月入5万的西二旗人,也认识几个智商极高的朋友。于是
就问高智商的他们,都是如何陪孩子做作业的?
答案让我震惊,原来,他们的困扰,不是如何陪孩子做作业,而是:
天才儿童该如何正常培养。
你没有听错,这就是他们的烦恼!
什么,你不信?
那我来具体说几个故事。
请相信我,就像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
看完这几个故事,你一定会发现,智商,也会限制你的想象...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236 | 9 孔三妈的原型-披着汉人皮的满遗
孔三妈是满清遗老遗少企图借尸还魂,再次奴役汉人,近似最后的挣扎。
你也许会问,他不是姓孔吗?如何成了旗人?本人简要回答.
其一,旗人寄生于汉人已有几百年了,改姓更名司空见惯。特别是民国建立之后,他们
为了生存,借着同是黄皮黑发的优势,改姓更名对于这些没有羞耻感的寄生虫来说是易
如反掌。
其二,区分旗人和汉人的意义不在于所谓血统的纯正,或是DNA的研究。更在乎于他们
的社会交往方式,及其行为特征。旗人除了众人皆知的好逸恶劳之外,于汉人强烈的反
差还有满口仁义道德,画地为牢。
这满口的仁义道德和画地为牢一方面是旗人的社会行为特征,另一方面是他们作为寄生
虫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满口的仁义道德的表现形式太多了,打着“中华民族”的旗号,打着“爱国”的旗号,
先声夺人,骂别人“汉奸”,等等。否定一个人,首先在“道德”上攻击别人。如"生
活作风败坏“,等等。
这帮猪脑们是没法理解现代社会的构成的,如“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道德”是他
们他们的做事标准。那么“道德”是谁定义的呢?是他们定义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等等。
潜意识里,这些寄生虫需要justify他们占... 阅读全帖 |
|
r****5 发帖数: 95 | 10 四万两银子一天的宫廷生活
现在言归正传,把时间再推回一百年,看看「甲午战争」前后的晚清宫廷的生活
实况。
俗语说:「一双象牙筷配穷人家。」因为你既然有一项奢侈品,你得拿另项奢侈
品去「配」呀!这样连环「配」下去,就没个止境了。皇室正是如此。你已有九
千间华丽的宫殿,你还得有对等的金玉珠宝、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宫娥采女和
千万个大小太监去「配」呀!这也就没个止境了。
康熙皇帝曾说过,他宫廷一年的用度,还抵不上明朝皇宫一日之费也。他老人家
所说的只是他自己啊!他如从棺材里爬出来,看看他那五世孙媳叶赫那拉氏的排
场,他就不能夸口了。据李莲英的接班人,满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的
回忆:慈禧皇太后当年一天的生活费,大致是纹银四万两!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试把它折成实物就知道了。那就是宫廷半月之费,就
可买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至少可以装
备一支高踞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
再反过来说。为维持这位老太婆的奢靡生活,一年之中我们每半个月要卖掉一条
巡洋舰;一年要卖掉一支海军,才可马虎应付!
或问:这个老太婆哪能用掉这许多钱呢,曰:她老人家场面大嘛!不信且从那...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1 唐晓峰谈近代北京城的变迁
谈到中国的近代城市,上海是一个典型,相较而言,同时期的北京似乎并不那么典型。“近代上海”与“民国北京”之间有何差别?沉淀了许多传统与历史的民国“老北京”如何找寻其近代性?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教授,请他谈谈近代北京城是如何脱离传统的。
说到中国的近代城市,更惯常的说法是“近代上海”、“民国北京”。“近代北京”似乎是使用频率不那么高的概念,这是什么原因?
唐晓峰:在中国,什么叫近代城市?最典型的是上海。关于上海的近代史,学界的研究很多。这给人们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大量西方元素、现代经济元素进入城市,主导城市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中国近代城市。从这个角度看,在近代北京城看不到很多这类东西,所以它不是一个典型的近代城市。不过,北京在近代史上的存在感是非常强的。北京的近代性和上海不同,你可以把它划为另一类的近代城市,但是不能把它从中国近代史上拿走。
近代上海是脱离了传统的“新上海”,而民国北京城常常冠之以“老北京”这样的称谓。怎么看“老北京”的“近代性”?
唐晓峰:北京城的近代性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般讲北京,我们往往会迈过它的近代性而直...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2 这是清代制度的结果,很正常。
年家是旗人(李卫也是旗人)。旗人的女孩是要参加选秀的。到时间一起去选。有皇后
,有贵妃,有宫女。也不是仅仅给皇帝一个选。这是很有家庭味道的。太后或者皇后皇
帝看中了哪个,说给六弟作福晋,给三叔作侧福晋。六爷爷只有一个男孩,可怜,这个
女孩看起来屁股大,好生养,给六爷爷作个侧福晋。
慈禧家境破落,就是选秀被选。
红楼梦里面,宝钗去京城待选,落榜了,才住到贾府来。这也是作者无意露出来的一点
时代特色。早被红学家考证烂了的。所以作者必是旗人无疑。
旗人在理论上,是爱新觉罗家的家奴,所以自称奴才。也就是都是一家人。
一般来说,汉女和回女不要的,偶然也有。比如香妃,或者康熙笑纳的亲者库的下贱汉
女,本来只是打labor工的,不小心生了一个八爷。 那都是特殊,不是规矩。
旗人男的可以纳汉女为妾,非常例外的可以为妻。旗女一般不外嫁。除非男的先入满州
抬旗。比如吴三桂的儿子。 |
|
f**o 发帖数: 12685 | 13 今天比较有闲,又正好碰到这个有趣的问题,所以来答答,不能代表什么人群,只是说
说自己的想法。
交代一下,本人满族,90后,姑且算是年轻人(虽然一直有人在微博上说我已经年过半
百……),京旗出身(旗人有东北、京旗、直省、边疆之分)。所幸家谱还比较清晰,
往上写个四百年啥的没问题。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跟其他几位答题者不同,本人家中满
俗还有遗存。
我对本民族现状的看法:在即将被糅合的边缘努力挣扎。
而未来如何,我并不持乐观态度。我现在主要做清史和满学,特别着力于旗俗部分,因
为我觉得这个东西不久就会亡,所以我想要在灭亡的边缘更多的记录下实体。这就是我
的不乐观,也是我在文化论上的悲观。当然,如果真的良好传承了更好……
说到本民族,我说一个事情,不怕其他几位答题者不爱听。要知道,到了民国初期,诸
位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的那个时候,满族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按照一般人的认知,应
该跟现在一样,所谓“汉化很深”,何况都已经到了民国。而事实上正相反,在民国初
期,满族和汉族的区别,是可以一眼、一耳就分辨出来的。因为就算同样说着汉语,满
族和汉族的民族文化还是不同。语言,礼俗,服饰,截然不同。
什么?你说... 阅读全帖 |
|
r******j 发帖数: 780 | 14 有人说维族人的糕点很重,是因为加了水银.且不说水银多贵,水银怎么能加到糕点了
之类不能细究的问题.我到想起来以前鲁迅的文章
"虽然如此,驻防军也终于被击溃,旗人降服了,房屋被充公是有的,却并没有杀戮。
口粮当然取消,各人自寻生计,开初倒还好,后来就遭灾。
怎么会遭灾的呢?就是发生了谣言。
杭州的旗人一向优游于西子湖边,秀气所钟,是聪明的,他们知道没有了粮,只好
做生意,于是卖糕的也有,卖小菜的也有。杭州人是客气的,并不歧视,生意也还不坏
。然而祖传的谣言起来了,说是旗人所卖的东西,里面都藏着毒药。这一下子就使汉人
避之惟恐不远,但倒是怕旗人来毒自己,并不是自己想去害旗人。结果是他们所卖的糕
饼小菜,毫无生意,只得在路边出卖那些不能下毒的家具。家具一完,途穷路绝,就一
败涂地了。这是杭州驻防旗人的收场。"
所以捶胸顿足装作是男人的各种id,最后还是要到老祖宗哪里去寻找害人的智慧。他
们举不起大刀,但是可以在挤公车的时候偷偷用小刀片划别人衣服,扎别人屁股。 |
|
s*******n 发帖数: 10426 | 15 满清一直就有旗民不通婚的传统,但主要是旗女不能嫁给汉人男子,如果要嫁会被取消
旗人身份,这个是有详细法规的。而旗人娶汉女则是可以的,朝廷还有银子赏给旗人,
不过一般都是贫穷的旗人才会娶汉女为妻,有地位的旗人只会纳汉女为妾,妻跟妾的地
位是天壤之别。
汉官想要娶旗女得通过抬旗成为旗人才行,这是对汉人的一种恩赐。
特例是乾隆下嫁旗女给孔子后人。
所以,汉女外F其实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后,也不仅是被列强打开
国门后,而是300年前清朝就开始了,八旗子弟就是当时的高富帅,嫁给他们可以跟着
吃铁杆庄稼。 |
|
f**o 发帖数: 12685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o (长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橘玄雅:满族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4 11:38:39 2017, 美东)
今天比较有闲,又正好碰到这个有趣的问题,所以来答答,不能代表什么人群,只是说
说自己的想法。
交代一下,本人满族,90后,姑且算是年轻人(虽然一直有人在微博上说我已经年过半
百……),京旗出身(旗人有东北、京旗、直省、边疆之分)。所幸家谱还比较清晰,
往上写个四百年啥的没问题。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跟其他几位答题者不同,本人家中满
俗还有遗存。
我对本民族现状的看法:在即将被糅合的边缘努力挣扎。
而未来如何,我并不持乐观态度。我现在主要做清史和满学,特别着力于旗俗部分,因
为我觉得这个东西不久就会亡,所以我想要在灭亡的边缘更多的记录下实体。这就是我
的不乐观,也是我在文化论上的悲观。当然,如果真的良好传承了更好……
说到本民族,我说一个事情,不怕其他几位答题者不爱听。要知道,到了民国初期,诸
位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的那个时候,满族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当地人给多隆阿立庙好像是真的
清末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事,满汉相互仇杀,汉族被杀百万,常听老人言,‘要想回
回灭。全靠郭维约’。郭维约是何人,至今不得知,但是西安地区汉族得以保全,一个
人不得不提,这就是清末西安将军:多隆阿。此人在周至中炮牺牲,但周至县城至今有
百姓为其所立祭庙,足见此人威望之高。。
旗人卖城事件,多隆阿得罪了西安旗人
回民围攻西安,有一个旗人佐领得了回民的贿赂,想从内打开西安城门,后来因为
天气原因没有得逞。此人被当时的西安将军处决了。后来多隆阿来到西安,听说了这件
事,气不打一处来,又抓了一批同党杀掉。这还不算,多隆阿把西安旗人的兵饷取消了
,把全城的旗人都得罪了。后来多隆阿在周至被太平军打死,西安的旗人都很高兴。 |
|
c****t 发帖数: 19049 | 18 第一百五十五章 山河
达春却没想到叶昭一句“出去走走”竞然直接就到了天桥。
福日茶馆,麻三说的这回书就是“圣德皇帝平南洋”。
北京城里,上街的人渐渐多了,茶馆也有了生气,麻三的嗓子有种抑扬顿挫的穿透
力,茶馆中不时有人鼓掌叫好。
叶昭挑了个靠窗的座,打量着这些听书人,绝大多数还带着辫子,可也是,马上就
剪了辫子的可也没几个爱听书的。
而且北京城,从这茶馆里客人就看得出,满屋子人,几乎全是青袍子,乌黑麻亮的
辫子,条件好的,外面罩上锦绣马褂,戴着玉扳指,以叶昭的眼光,一见便知多为劣玉
赝品。
北京城,自然是未来的政治中心,这风气啊,可就得慢慢来了,越是皇城根下的人
,越是固执,总是高人一等的样子。可不如南方人开明。
叶昭又想到了女子放足问题,其实这些年,有女子运动兴起,加之教育,各种新闻
纸舆论的潜移默化,缠足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尤其是新兴商人、工薪阶层,第
二代缠足的越来越少。
但不可否认,传统力量是强大的,靠潜移默化慢慢影响,想在全国范围内杜绝缠足
,只怕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要不要加入些强迫性的因素呢?
叶昭默默思忖。
“爷,您的高沫!”伙计高声吆喝着,送上两大碗高沫。
达...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19 第一百五十五章 山河
达春却没想到叶昭一句“出去走走”竞然直接就到了天桥。
福日茶馆,麻三说的这回书就是“圣德皇帝平南洋”。
北京城里,上街的人渐渐多了,茶馆也有了生气,麻三的嗓子有种抑扬顿挫的穿透
力,茶馆中不时有人鼓掌叫好。
叶昭挑了个靠窗的座,打量着这些听书人,绝大多数还带着辫子,可也是,马上就
剪了辫子的可也没几个爱听书的。
而且北京城,从这茶馆里客人就看得出,满屋子人,几乎全是青袍子,乌黑麻亮的
辫子,条件好的,外面罩上锦绣马褂,戴着玉扳指,以叶昭的眼光,一见便知多为劣玉
赝品。
北京城,自然是未来的政治中心,这风气啊,可就得慢慢来了,越是皇城根下的人
,越是固执,总是高人一等的样子。可不如南方人开明。
叶昭又想到了女子放足问题,其实这些年,有女子运动兴起,加之教育,各种新闻
纸舆论的潜移默化,缠足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尤其是新兴商人、工薪阶层,第
二代缠足的越来越少。
但不可否认,传统力量是强大的,靠潜移默化慢慢影响,想在全国范围内杜绝缠足
,只怕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要不要加入些强迫性的因素呢?
叶昭默默思忖。
“爷,您的高沫!”伙计高声吆喝着,送上两大碗高沫。
达... 阅读全帖 |
|
z*****7 发帖数: 199 | 20 在人们的口语中,谈到清朝八旗制,常常会听到汉军、汉八旗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在明朝时期,由女真民族首领努尔哈赤统率,
逐渐强大,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把自己属下的部民,按旗编制组成军队,
先是四旗,即四种颜色的旗子。后来,人数增多,变为八旗,这便是八旗的由来。满族
人都编入旗内,都称为旗民,也称为在旗的。由于满族全部编入旗下,所以,便出现了
凡满人都是旗人之说。但旗人并不都是满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努尔哈赤、
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蒙古八旗。
后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
洲八旗。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把蒙古五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天聪九年
(公元1635年)又把两旗扩编成八旗,至此,蒙古八旗出现了。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满洲八旗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
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
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其...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8811 | 21 继续讲讲大老婆家里。他们家父亲这边是北京人,旗人
其实也不纯粹了
只能按照奶奶那边算旗人,而且是穷苦旗人。她奶奶现在说起来,还说亡过两次国
一次是辛亥革命,她算亡国,一次是日本人占领北京
奇怪的是,辛亥时候她根本没有出生。后来读了些东西,厅她讲了些事儿
才能理解。其实辛亥以后,满人一直保持很强的identity,没有立即融汇到汉人中去
包括旗人的社会组织,所以清遗民的心态传导给他们这些后代,一点儿都不奇怪
都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了,俺岳母去岳父家见父母的时候
岳父的奶奶还一口一个顺治爷呢
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俺爱人的奶奶,名字是男人名字,她解释说,是要报名字
“从府库里面领钱粮”,旗人只能按照男丁领钱粮,女孩儿不给,所以要去男孩儿名字
这与说明,辛亥之后,满人在北京的社会组织,补助系统、福利系统
都是维持下来的,后来什么时候取消的,不知道了。可能跟
鹿钟麟驱逐溥仪出故宫有关?
形成极大反差的是,俺大老婆母亲那边,是胶东地区的共产党游击队出身。
她的姥姥,在学校受教育的时候爱上了一个老师,是个共产党,曾经在二十年代
送到苏联,所以如果活下来,级别应该不低,但是后来牺牲了,死在日本人手里
当 |
|
j***g 发帖数: 11325 | 22 西安是唯一一个有针对满族成规模报复的城市。其他地区规模都很小,而且事态很快控
制住了。(旗人大都生活在东北和北京,西安武昌啥的本来也没几个旗人。)
辛亥后很多旗人改汉姓冒充汉人,因为只要你不自报家门,没人知道你是旗人。几十年
下来大多数旗人连自己本来姓啥都不知道了 |
|
my 发帖数: 104 | 23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它属于新安统宗,据《
查氏宗谱》所载,该宗嗣祖三七世查义祖由高邮迁歙州篁墩(今安徽东南部)为查姓新
安统嗣祖。五十世查文征则移居婺源。而海宁的查氏正是从歙州迁来元至正十七年,来
自婺源的查瑜偕妻儿由朋友介绍到海宁园花里(今海宁市袁花镇)祝家任西席(家...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你以为今天的楼市是史无前例吗?错,早在300年前的清朝早中期,就曾经出现过北京
房价暴涨的热潮。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什么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办法,未能控制住房
价的上涨,导致清朝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全面萧条,最终导致了王朝的崩溃。
王朝更迭
事情要从清军入关开始说起。
明朝算是中国历朝历代最硬气的王朝之一,如果提前南迁,以江南的富庶和民心,重新
组织起来,尚可再战。所谓“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南迁不符合“天子守国门”的核心价值观,谁提谁就是汉奸,所以无人敢提,直到
北京成为一座孤城,想走也走不成了。
平心而论,崇祯并不是一个亡国之君,初期的作为,甚至让晚明有了中兴的气象。但是
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遇到到了小冰河周期,农田歉收,大面积干旱,老百姓走
投无路。地利,一入关就是首都,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人和,官民离心离德,早已大
厦将倾。
加上满清和李自成的组合拳,一个在东北正面战场高举高打,一个在内部四处游走。虽
然搞游击战的李自成率先入城,但还未来得及树立起共同信仰,自己就先腐化堕落战力
锐减。
一直在正面战场拼杀的满清抓住机会,山海关一站秒杀翻盘,成为天下共主,鼎定乾...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25 看到这个
好像同样的“故事”,有的版本就变成了荣禄。
崇绮的妻子女儿被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
日期:2015-11-28作者:历史故事
分享到:QQ空间微信新浪微博
正常情况下,清代的蒙古人是没机会高中状元的。一方面,蒙古人对汉文化相对生疏,
在科举考试中很难与汉人抗衡;另一方面,清代有“旗不点元”的祖制,——凡是旗人
,无论是满族还是蒙古族,一概不能被点为状元。这种不成文的规定,既是清廷用来笼
络汉族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旗人在汉文考试中处于劣势的一种掩饰。
崇绮的妻子女儿被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
据统计,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三十年,清廷凡殿试112科,共钦点状元114名(注:顺治壬
辰、乙未科分设满、汉两榜,因此多出两名满族状元)。112名状元中,有111名被汉人
包揽,另一名被蒙古人崇绮夺得。两名满族状元,只是满人内部的状元,与全国状元不
可同日而语;相比之下,崇绮的这顶状元桂冠,不仅货真价实,而且极具传奇。
崇绮(1829—1900),字文山,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之子,自幼工
诗善画,多才多艺,曾任工部主事。咸丰初年,赛尚阿获罪,父子二人被革职,家道衰
败。同治四年(1...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民国旗人的生活并不比当时的其他中国老百姓更惨。清末旗人的钱粮象征意义已经大于
实际意义,所以有头脑的旗人也知道买房子买地。中高层的旗人更是还有些祖产,如果
弟子不瞎霍霍,日子还是很滋润的。而且旗人的总体文化水平也高,找事由儿并不太难。 |
|
my 发帖数: 104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y (m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到底是谁龌龊——驳《金庸的那些龌龊事儿》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3 13:28:29 2015, 美东)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8 在清末湘军兴起前, 清朝政治主体是旗人,汉官也多是旗人。 科举官员南方人多,因
为南方文化发达,但是科举官员其实无足轻重。 用现在类比,旗人等于是世袭的党员
,非旗人的官员,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等于是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
旗民分立,对于旗人来说,无所谓南方人北方人,都是皇帝家奴,。管他是驻防广州还
是驻防西安、奉天。自成体系。 |
|
c*********d 发帖数: 9770 | 29 http://www.managershare.com/post/491714
多多头2017-09-14
1
《明史辑略》祸端的前身是《明史》,是明末大学士朱国桢在退休之后闲来无事的无聊
所做。他死后,因家道中落,朱家的子孙以区区一千两白银卖给了庄廷鑨。
庄廷鑨是一个盲人。所谓“身残志不残”,在听说了先秦的史学家左丘同样也是以一个
盲人的身份写了名垂千古的历史著作《国语》之后,庄廷鑨便一心想着也在这世上留点
什么以永垂不朽。
于是,他以《明史》为蓝本,邀请了一大批志趣相投的有识之士写一部同样能流传后世
的、能与《国语》媲美的史书。
2
可惜,没有等到这部著作完成,庄廷鑨就去世了。庄廷鑨出身于富商家庭,庄廷鑨的父
亲庄允城父承子业继续出资,终于使《明史辑略》得以刊刻完成。
由于参编人数太多,而署名位置有限,有些人因为没能名列其中,而为此感到遗憾。但
不久之后,这份遗憾便化成了幸运女神的青睐。
《明史辑略》中到底写了些什么,让告密者吴之荣抓住了如此实实在在的把柄害死庄家
一干人等?
3
细数起来,这套史册中所著内容皆与满洲皇室有关:直呼清朝皇帝先祖的名字,不加尊
称;对于努尔哈赤在辽东的... 阅读全帖 |
|
W*******a 发帖数: 20 | 30 您老最近几年持家有方,有了些闲钱,怕搁家里被老鼠嗑了,拿出来放放印子,也不指
望收多少利钱,无可厚非。借您钱的主儿,在旗久了,借钱上了瘾,看着只增不减的欠
条发愁,时不时发点地球引力太小的牢骚,甚至有些还琢磨着怎么把您老的帐给赖了。
您老当年靠开发租佃双方矛盾上位, 对这层关系的理解应该比任何人都透彻。冤家宜
解不宜结,这旗人不是祖上留下些古董吗?买他几件,咱也奢侈一把,要不给咱衣衫褴
褛的孩子添几件新衣服,让孩子们高兴高兴,旗人的马褂高跟鞋还是蛮漂亮的,总之,
把这帐消消,您家里也和谐了,这旗人也没意见了,其不皆大欢喜?您老搂着这么大堆
钱,自家孩子也就算了,可任凭借方胡琢磨,那就危险了。万一再来个马克斯给你鼓捣
鼓捣,帐收不回来是小事,比这严重的后果你自己也操过盘,不必累述。这次小鸡借童
子之口对您老发点牢骚,看似玩笑,其实是广大旗人普遍心理的一个异端表现,您老显
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只是您老的应对值得商榷。您老自己不出面,老是利用孩子对您的
感情来达到您的目的,这事恐怕不能总成功。您老以前在大马印尼缅甸搞的那些事,大
家都还有印象,孩子们也不能老上当啊。再说,小鸡这事,跟种族歧视屁...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5382 | 31 ☆─────────────────────────────────────☆
IIcutie (Jean) 于 (Fri Mar 25 15:18:29 2011, 美东) 提到:
汪me too的大学不会是山寨水货吧。?
☆─────────────────────────────────────☆
missingyou (miss) 于 (Fri Mar 25 15:18:53 2011, 美东) 提到:
前排占座
☆─────────────────────────────────────☆
StevenLow (CrossLayer) 于 (Fri Mar 25 15:22:18 2011, 美东) 提到:
你这是名校崇拜 不好。
☆─────────────────────────────────────☆
IIcutie (Jean) 于 (Fri Mar 25 15:24:31 2011, 美东) 提到:
扯。
☆─────────────────────────────────────☆
APRIL83412 (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姑奶奶”在北京,可不是“寻常人物”。别看现在有的小姑娘,随口就来一句“气死
姑奶奶我了.......” 怎么样?其实,北京真正的“姑奶奶”,您了解吗?
一般咱常叫的,是爷爷的姐妹,咱们都叫“姑奶奶”,还有一种就是,这老话里:“没
出门儿,大三辈儿”指的是没有出阁的闺女,在旗人这里都称为的“姑奶奶”。老北京
旗人管母亲叫“奶奶”,管奶奶呢又称为:“太太”。嘿,“妈妈”这个称呼巧妙的“
规避”了。怎么回子事儿呢?原来“妈”这个称呼原来在满族这里,算是低贱的称呼,
家里雇的佣人叫“老妈子”,给孩子喂奶的又唤为“奶妈”所以,在满族人汉化的过程
中,“妈妈”被“抬”高了辈分。直呼“奶奶”。在北京,总有人叫姑姑为“姑爸”老
北京旗人管姑姑就是叫“姑爸”。爸爸的姐妹是姑姑。“ 姑姑亲,辈儿辈儿亲,砸断
了骨头连着筋 ”,于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父系皇权标识的特殊称谓被老北京旗人
沿袭下来“姑爸”。
谁都能当这“姑奶奶”?如今,是个大姑娘都敢说:“姑奶奶我。。。。怎样怎样的”
说实话听着挺别扭的,北京城俗谚称:“鸡不啼,苟不教,十八岁的姑娘满街跑”旗人
把没有许配的少女看的十分尊贵,无论父母兄嫂都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细分清代前史,播开所谓康乾盛世光艳的表面,本来这些点缀起来的昌盛并不值得大大
惊叹。反观夹在其间的雍正皇帝,方是得道方外。如果说康熙乾隆期间是前史上一位散
文家所书写的一篇富丽的骈文,处处都能够见到康乾盛世时皇帝的大手笔。那么,雍正
所编写的即是一部令人印象至深述事诗,它描绘的是一位实干家奋力拼搏的真实故事。
雍正在位共十三年,之前他就曾历任朝中各部,深知朝廷坏处。所以,尽管他在位不
长,但他仍然大刀阔斧地做了许多工作,乃至甘愿为此开罪全国读书人,有此胆量和气
势者,非千古一帝不能相等也。
本来雍正即位之初境况并不好,内有诸皇子及其翅膀的高度不满,外有罗卜藏丹僧的西
北暴乱。此刻自个手中无良将,只好力排众议起用桀骜不训的汉族将领年羹尧。但无论
如何,他内倚九门提督隆科多,外借年羹尧的军力逐步稳住了局势。但做一个安泰皇帝
显着不是他的志趣和原意。他开端了自个的变革之路。对清廷组织的整理和吏治变革,
他做了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
其一,树立军机处,加大中心集权。 因为皇帝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而宰相的录用必
然引志分权和皇权的旁落,所以这么一个组织就产生了。树立之初,望文生义,他是处
理军事机...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34 李来亨从湖广[da]倒南京,又从南京杀回湖广,现在在夔东众将中实力超群,他手下的
甲士已经高达一万两千多人,各种军用物资也应有尽有。事先邓名与李来亨互相约定,
所有的缴获二人平分,这个条件邓名觉得自己占了很大便宜,因为几乎所有的战兵、辅
兵都是李来亨提供的。正因为如此,从南京返回时沿途的缴获都交给了李来亨;在湖北
攻城掠地时所得,大部分也没有分给邓名直辖的浙江兵,而是归负责监视的夔东军所有
,当时邓名的理由是付学费——因为李来亨派出教官指导、训练浙兵,应该得到补偿。
但李来亨的看法不同,他觉得自己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就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总觉
得对邓名有所亏欠。李来亨听说袁宗第、刘体纯都有子侄在邓名身边效力,李来亨的儿
子今年还小,没法往邓名身边送,可是若长期没有音讯往来,李来亨觉得他和邓名的关
系也会渐渐疏远。
必须要在邓名身边有自己的人!
出于感激和维持关系这双重目的,李来亨把三堵墙的成员整顿了一下,加上他们的
部分子弟以及一些和自己感情深厚的兴山新生代,组成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派到邓名的
军中。一年前兴山军战马奇缺,但现在财大气粗的李来亨也能给这二百名骑手配齐马...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2847 | 35 先后询问过王明德和胡文科后,邓名确定现在chong qing不是依靠自己手中的实力能够
攻打下来的,不过chong qing周围的水师也没有可能威胁明军的舰队()。既然如此,隐
蔽行踪的意义也变得不是很大,邓名就让高明瞻、王明德二人挑几个心腹回城去取优惠
券。
“邓提督,下官想请您行个方便。”高明瞻见邓名如此痛快,连忙又提出新的要求。
“高巡抚但说无妨。”
“要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俘,那面子上也太不好看了。”高明瞻对邓名说道
:“所以下官希望邓提督不要说抓住我们了,而是把我们这一百多人包围在一个山谷上
,但是您急着赶路,久攻不下之后就自己撤围了。”
“这个好办。”邓名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不过这未必能瞒过明眼人吧。”
“那就是我们的事了,邓提督尽管放心。”高明瞻对此到不是太担忧,这种事根本
就是瞒上不瞒下,chong qing距离běi jing千里,就是发生些更离谱的事也不怕,顺
治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而且现在和高明瞻一条线上的蚂蚱很多,chong qing大批将
官都被俘过,就是张勇他们也向邓名要回过一百个亲兵手下,大家齐心合力隐瞒真相。... 阅读全帖 |
|
y******3 发帖数: 377 | 36 楚幼溪傻傻的看着桌子上的药,脸上苍白的没有一点的血色。原来她吃了这许多年的,
不是补药,而是避孕的药。她为了求一个孩子,可结果是越吃越没有孩子。
那日里田茵茵极有深意的话语让她心里一颤。她是不愿意怀疑药有问题的。可是还乐观
的想,去看看,保不定是无良的店家偷梁换柱。结果却是这么样的结果。
正巧那天早上叶迪也过来送药,她一并拿到药铺里。都是避孕药,这两个对头一样的男
人,在这个事情上却是惊人的契合一致。
她的头有些昏,差点有些体力不支的晕倒。幸好是她自己去问的,幸好只有她自己一个
人知道。身边最亲的人呀,给了她最痛的一刀。
她不知道怎么去问,该怎么问。可又不能不去问。
先去找楚裕泽,可是前前后后找了好几回都没见着人。喊了叶迪来,叶迪是个少言寡语
、拙口笨舌的,只说楚三到外地去,去哪里却不知道。
她只觉得奇怪,他怎么会不知道?
叶迪是自打上回兄弟俩出事以后,父亲从少林寺里头找来的孩子。跟在楚裕泽身边,保
镖一样养大的,就是怕再有个万一。可他言辞闪烁的模样更让她疑心。
她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人紧紧的抓住,狠狠的扭在一处。她不得不捂住胸口,才能呼上
一口气。
傍晚的时候仆妇过来问她晚上的菜色,她... 阅读全帖 |
|
y******3 发帖数: 377 | 37 前面一章有点问题,写得太隐晦,应该跟后头调整一下。最近太忙一直没改,就还按着
原稿贴了。这一章贴完应该清楚些。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婉涔这场病来的很急。金令仪一直没回宿舍,她在宿舍躺了一整天,连喝水的力气都没
有。在干燥和渴望里跋涉,昏昏沉沉地仿佛一直在往前走。明明累的虚脱,可那脚步怎
么都停不下来。直到恍惚间又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家。
一切都是记忆里的模样,她一步一步往宅子深处走去。看见大堂的主座上,母亲正满面
怒容。地上跪着一个少女,她身边站着一个少年。
是素瑾姐弟俩。婉涔这时候才突然得了力气,原来这一场长途跋涉就是为了回到这里,
把一切的悲剧阻断在此处。
婉涔急匆匆地跑过去,拉住母亲的袖子。想求她网开一面,留她们在府里。可是张着嘴
,怎么都说不出来话。
她急的直掉眼泪,可仿佛没有人看见她。她眼整整看着素瑾姐弟俩走出王府,她只能在
后头一直追一直追。等他们走到了东门外,她好不容易叫出了他的名字:“劭岩,劭岩
,别走!”
婉涔清清楚楚看到自己往后的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她怕,怕极了。如果母亲肯多
一点宽容,她以后怎么会那么苦?她...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T: 外婆讲的一个我家共党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7 19:56:53 2011, 美东)
外婆讲的一个我家共党的故事
我这里的“据说”都是据我外婆亲口对我说的。
据我外婆说她有个表哥参加过同盟会,当然也参加过辛亥革命。据说是原计划走漏了风
声,决定提前起义,他那时是个年轻军官就拿一把大刀上马开始杀旗人,据说杀了三天
三夜,累死四匹马,自然杀人无数,据说那是见穿旗人衣服的就是一刀。
然后就是西安所有旗人的东西都归他所有了,结果是大约四分之一的西安城都姓了张。
辛亥革命后,老头子是民国的陕西和山西两省的督都,当然的民国开国元老。
后来国军败给共军,一个国军连长一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扔,老蒋派来的接老头子去台湾
,没的商量,老头子就跟着人家上了去台湾的飞机。
我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飞机,居然给共军追上了,我说的可不是共军空军而是共军陆军啊
,还拦下,嘿嘿,老头子没去成台湾!那时的国民党和国军可没今天这么可爱,老头还
很高兴,...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39 奉Mandarin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
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
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
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
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
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
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
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
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
的...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0 在古代我国民众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她们的小脚被称之为“三寸金莲”。缠足背后有着怎样的渊源和文化传承?放足风潮又是如何悄然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又让妇女们的“金莲”发生了什么变化?且听本期《凤凰大视野》为您讲述女人“三寸金莲”的演变。
凤凰卫视3月2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上世纪80年代,作家冯骥才的一篇名叫《三寸金莲》的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冯骥才后来把它称之为“带血的记号”他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道尽了金莲们一生的酸楚。写这部小说,我意在给中国文化中最隐秘、最闭锁、最黑暗的死角以雪亮的曝光。”如今小脚绝了,可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脚是不裹了,未必将来就不裹手、裹眼、裹耳朵、裹脑袋、裹舌头。我们今天的初衷也是如此。
记者:这鞋卖得快吗?
许为荣:卖得也不快。
记者:这个要卖不出去就自己穿对吧?
许为荣:对,卖不出去就自己穿。
解说:这就是三寸金莲,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考证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由谁发明。今天的人们或许也已很难理解,这双被赋予漂亮名字的小脚,曾经是女性美的象征,而且还存在... 阅读全帖 |
|
t*******l 发帖数: 3662 | 41 你也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晚清的无能不能完全否定整个清朝.
1.清朝的种族歧视问题:入关后,满族文化与的汉文化产生碰
撞、交融、发展。在这一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情况下,怎样的处
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政治上的对抗、隶属、结盟、联
邦、平等民主等关系)经济关系(经济竞争、掠夺、扶持互助等
关系)文化关系(宗教、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交流、风俗的互
融、语言的交互影响关系的)一系列的民族问题呢?清王朝吸取以
往朝代的经验教训,用了同以往政权不同的做法,未将国内的民族分
及等,有的只是"旗人"与"民人"之分。这种八旗制度不是民族分等
或者种族歧视制度,它是一种半军事的户口制度。旗人是军,民
人是民,"旗人"与"民人"的关系更像是军民的关系。旗人的组成
包括满族蒙族汉族等。
2.满汉通婚:清太祖、太宗曾娶蒙古女为妃,但宫中不蓄汉女。顺治
帝选汉官之女入宫为妃,并准满汉官民相互婚娶。一六四八年八月
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赤子。欲其各相亲睦,
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顺治帝和
多尔衮允准满汉通婚,虽然在当时还未必能普遍实行,但表示了他们
企图缓和满汉矛盾的 |
|
t*******l 发帖数: 3662 | 42
满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单一血缘的民族共同体。其诞生之
初,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兼收了包括少量汉、蒙古、朝鲜等
北方少数民族成份而组成的。曹氏家族到曹雪芹这一代,已
依附满洲社会达六代百年之久.其间曹家生活的各个侧面皆
与满族毫无不同。即便是在心理状态方面,直到雪芹父辈也
一直是竭尽全力地为满族统治集团效忠。把曹雪芹说成是汉
族人的又一个欠妥之处,是这种意见的持有者混淆了“满洲
包衣旗人”与“汉军旗人”的不同概念。曹家属于满洲包衣
旗人,而“八旗汉军”的出现,比“满洲包衣旗人”的出现
要晚许多。一般来说,曹雪芹普遍仍然被认为是满族。
不少古代少数民族中用汉字从事创作并取得很高成就的作家,
就屡见于中国文学史,如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契丹)、萨都
剌(回族),散曲作家贯云石(维吾尔族),杂剧作家李直
夫(女真),明代文学批评家李贽(回族),清代词人纳兰
性德(满族),小说家蒲松龄(回族,一说蒙古族)、曹
雪芹(满族)等。
中国现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如陈靖(苗族)、陆地(壮族)、
苗延秀(侗族),作家如老舍(满族)、包尔汉(维吾尔族)、
沈从文(苗族)、端木蕻良(满族)等
。 |
|
f*******5 发帖数: 1815 | 43 外婆讲的一个我家共党的故事
我这里的“据说”都是据我外婆亲口对我说的。
据我外婆说她有个表哥参加过同盟会,当然也参加过辛亥革命。据说是原计划走漏了风
声,决定提前起义,他那时是个年轻军官就拿一把大刀上马开始杀旗人,据说杀了三天
三夜,累死四匹马,自然杀人无数,据说那是见穿旗人衣服的就是一刀。
然后就是西安所有旗人的东西都归他所有了,结果是大约四分之一的西安城都姓了张。
辛亥革命后,老头子是民国的陕西和山西两省的督都,当然的民国开国元老。
后来国军败给共军,一个国军连长一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扔,老蒋派来的接老头子去台湾
,没的商量,老头子就跟着人家上了去台湾的飞机。
我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飞机,居然给共军追上了,我说的可不是共军空军而是共军陆军啊
,还拦下,嘿嘿,老头子没去成台湾!那时的国民党和国军可没今天这么可爱,老头还
很高兴,后来也从来没后悔过。
解放后老头子的府第成了陕西省人民政府,老头子也有了个政协的什么职务,国家允许
他们用两个服务员。由于辛亥革命时中国已经乱的多年,因为老头子三天三夜没回家,
他老婆就神经严重受刺激,后来也没孩子,据说还落下了个洁僻的毛病,她自己的一切
一切都必须她...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44 娓娓道来 宫女生活
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
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
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
以我从一开始就称她为何妈妈,用年轻人应该尊敬老晚清宫女人的态度去尊敬她。因此
,在她的眼里认为我还算一个讲礼貌的人,渐渐地对我能谈些宫里的事。
她为人非常文静,从来不大声谈话。总是慢声细语的,一字一句地把话送到你耳朵里,
这也表明了她在宫廷受过苦难的折磨。秋天的晚上,时常是我们谈话的时间,见面寒暄
以后,让过茶,渐渐谈到她的过去。“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宗人府(应为
都统衙门)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宗人府(应为内务府)就要
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的差事。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这样,有的
人家门楼高一点儿,或者跟宗人府(内务府)的人有点人情,也就免了。有的人家希望女
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
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45 娓娓道来 宫女生活
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
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
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
以我从一开始就称她为何妈妈,用年轻人应该尊敬老晚清宫女人的态度去尊敬她。因此
,在她的眼里认为我还算一个讲礼貌的人,渐渐地对我能谈些宫里的事。
她为人非常文静,从来不大声谈话。总是慢声细语的,一字一句地把话送到你耳朵里,
这也表明了她在宫廷受过苦难的折磨。秋天的晚上,时常是我们谈话的时间,见面寒暄
以后,让过茶,渐渐谈到她的过去。“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宗人府(应为
都统衙门)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宗人府(应为内务府)就要
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的差事。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这样,有的
人家门楼高一点儿,或者跟宗人府(内务府)的人有点人情,也就免了。有的人家希望女
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
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46 剑桥晚清史上说
到十九世纪之初,满洲的汉化已不可逆转地取得进展。奉天省早已主要成为汉人的地盘
和中国的一部分,吉林和黑龙江将军虽然负责维持旗人在社会上的优越地位,但未能维
持住现状。旗人缺少汉族移民所具有的勤劳和技术,只可守成。他们不象中国本土来的
移民那样致力于成家立业,开发新土地。满族和部落民的文化传统也没有为他们提供任
何手段去同迁来的汉人竞争:汉民在数量上逐渐超过他们,比他们勤劳,收买他们的土
地。尽管政府三番五次采取措施,旗人还是迅速贫困,越来越依靠清政府的救济过活。
他们当中模仿生气勃勃的汉族文化榜样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旗人,连
部落民也开始采纳汉族文化,深受汉人的嗜好、集市和行事方式的影响。只有寒冷而又
人烟稀少的黑龙江流域还没有吸引中国本土来的移民,基本上仍旧处于汉族范围之外。 |
|
H****r 发帖数: 16240 | 47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
1.曾国藩呈身清廷,奔辏至死,功成之后,大刻《船山遗书》。于书中关涉“胡虏”之
明文显处,故意剔去,听其空白,留待后人补葺。
2.蒋公日记当事人评价一则(出自共谍陈公博):我听说蒋先生曾在他的日记略述三月
二十之变的来由.不过截至我写这篇记载为止,蒋先生还没有将他的日记公布,他的记
载只是一种非卖品,专用以为对于他的部属宣传,我始终没有读过。
3.政协传统娱乐提案一例:1957年某山东学究提案:太祖偕诸大臣至泰山封禅,以告太平
4.东京立宪党梁启超等人仿日本政友会组织“政闻会”,同盟会去踢场,现场千余人,
政闻会不过两百人,梁启超刚言“我国必须立宪”,张继掏出铁棍叫到:“马鹿,立宪
个狗屁!”同盟会五百余人全部掏出铁棒木杖一整乱打。事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
曰“此辈如北美红番之野蛮,实非我中国人也”
5.光绪三十二年西太后遣内侍至当时北京唯一白话报纸《京话日报》报社传口谕“每天
要看”,此后该报报头既刊出“进呈两宫预览”字样。
6.旧政协期间,某次私下宴会,...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48 奉Mandarin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
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
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
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
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
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
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
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
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
的...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49 明朝的制度是宋朝的继续,混合一点元代留下的倒车和垃圾。
这种以科举为基础的文官政治长久必然导致官员们架空皇帝。自成体系。
非科举出身渐渐受到越来越强的歧视。科举中也分三六九等,好比现在的名校和烂校出
身。然后按同年,师生,地域,政见,乃至学术宗派结党,拉派。关系大网拉开,单独
一两个个人就可有可无了。即使皇帝在皇宫还可以发号施令,地方上早已自成体系了。
开始几个强悍的皇帝还能独裁,朱元璋和朱棣,到了后面,文官政治就开始了。文宣之
治其实是文官们吹出来的。盛世在朱棣时代就开始了,但是文宣以后文官们才真正站直
了,所以大吹特吹。
清朝和明朝的显著不同在于,清朝也有科举,但是,是个类似现代白兔的“民主党派”
的摆设。真正的权力在旗人手里。旗人可以走科举,也可以不走科举,总是有自己的快
车道,而且更受信任。旗人也是遍布全国的,和白兔党的区别在于,旗人是世袭的。 |
|
m***n 发帖数: 12188 | 50 旗人和朱家皇族相比也太过分了。
大清皇族也是旗人。但是旗人的数目与力量能和皇族相比么?
明代皇族就是一群养起来的废物。大清的旗人可是极其有战斗力和向心力的集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