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新唐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i
发帖数: 5492
1
来自主题: _ChenChuSheng版 - 历史上还真有一个文武双科状元
李白这些彪悍事迹,我小时候看一本关于李白的小儿书就看到过一些。不过他那个铁杆
粉丝的事情,我也是刚看到,实在太有趣了。他这个粉丝也不是常人,乃名士也。 接
着贴点他跟粉丝的故事。
-------------------------------------
李白和他的粉丝
为什么从"四川人李白"这个话题讲起?因为历史上第一个讲李白的人就这样讲。
关于李白的第一份材料,在他生前就有,很可能还是他亲自过目的一份材料,是谁
帮他整理的呢?李白的铁杆粉丝--魏万。魏万后来改名魏炎,又改名魏颢。这个人曾经
在王屋山下做过隐士,估计是想跟在李白后面做古惑仔,但是后来考取进士,身份不同
了,于是连名字也改了。魏颢的"颢"字就很响亮。
魏颢写过一篇文章,叫《李翰林集序》。李白曾经做过翰林供奉,他给李白编的集
子,就叫《李翰林集》,这个集子是什么时候编的呢?是在李白有生之年。李白还没有
死,魏颢就替李白编了集子,而且写了一篇序。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极不寻常。李白
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人,魏颢也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人,但这两个人太白行吟图宋梁楷有缘
分。李白是魏颢的第一偶像,魏颢是李白的铁杆粉丝。当他还叫魏万的时候...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上官婉儿墓志上的982个字,记载了不少史书上未曾有的内容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余年后,去年9月,其墓现身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备受关注。而完好的墓志,982个字的志文,究竟给我们还原怎样一个真实的上官婉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7日,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墓志记载的情节,堪比今天的古装剧。记者采访多位唐史研究专家和考古专家,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
记者发现,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jiy),唐隆政变(710年)被杀,死时47岁。
五大揭秘
墓志内容远超...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3
公元660年,唐朝以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旧唐书作左骁
卫大将军),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昆夷道行军总管,率陆海军部队十万伐百济。并以新
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军5万,以成合击之势。
从隋至唐,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用兵不断。一方面,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武帝灭朝鲜设立四郡,直至西晋,对朝鲜半岛北部都有直
接统治。中原大乱,当地土人造反,中国才失去了这块地盘。所以征伐朝鲜半岛一个目
的是为了收复汉晋旧地。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东北方向对河北粮仓的威胁。
从隋朝开始,盘踞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野心膨胀,不但把日后牛叉轰轰
的契丹人打得天天向天朝哭诉,而且屡屡犯边。隋文帝曾经以30万军出征高丽,但是陆
军行至辽东遭受瘟疫,而且后勤不继,海军则碰上大风浪,船多倾覆,还没怎么打就损
失惨重,被迫退兵。隋炀帝的百万大军伐高丽更是大杯具。
唐太宗也曾经亲征高丽,但是没有成功-当然他比前两位聪明得多,只出动数万兵力,
人员损失非常小,而且摸清了对方的底细。贞观23年,海军建设基本完成,再征高丽的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预定在第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62
4

中国的版本目录学还是很严谨的,从西汉就有刘向、刘歆的《七略》开始,这个西方比
不了
比如你说的《四库全书》,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比如李太白集其中的一个版本,有以下描述,这个书的来龙去脉交待得很清楚
唐李白撰舊唐書白傳稱山東人新唐書則作隴西成紀人考杜甫作崔端薛復筵醉歌有近來海
内爲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句楊愼丹鉛錄據魏顥李翰林集序有世號爲李東山之文謂杜集傳
寫誤倒其字似乎有理然元稹作杜甫墓誌亦稱與山東人李白其文鑿然如倒之作東山人則語
不成文又不得以魏序爲解檢白集寄東魯二子詩有我家寄東魯句顥序亦稱合於魯一婦人生
子曰頗黎蓋居山東頗久故人亦以是稱之實則非其本籍劉昫等誤也至於隴西成紀乃唐時李
氏以郡望通稱故劉知幾史通因習篇自注曰近代史爲王氏傳云瑯邪臨沂人爲李氏傳云隴西
成紀人非惟王李二族久離本郡亦自當時無此郡縣皆是魏晋以前舊名今勘驗唐書地理志果
如所說則宋祁等因襲舊文亦不足據惟李陽冰序稱凉武昭王暠之後謫居條支神龍之始逃歸
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顥序稱白本隴西乃因家於緜身旣生蜀云云則白
爲蜀人具有確證二史所書皆非其實也陽冰序不言卷數新唐書藝文志則曰草堂集二十卷李
陽冰編按宋敏求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窦胡娘的墓志拓片
窦胡娘(左)、长孙无傲(右)的墓道
窦胡娘墓室
今年2月至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基建项目,在长安区高望堆村西,清理发掘了两座唐代古墓。
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两座墓规格都比较高,均已被严重盗扰。但出土墓志却揭开了墓主人夫妇的特殊身份,丈夫名叫长孙无傲,夫人窦氏字胡娘。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的堂兄,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应称他为堂舅;而妻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外甥女。
丈夫墓竟有5处盗洞墓主为长孙皇后堂兄
长孙无傲墓位于夫人窦氏墓西侧,其墓葬坐北朝南,形制为长斜坡墓道三天井单室土洞墓,由墓道(包含过洞和天井)、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
其中墓室为土洞,四壁修造平整,平面呈方形,南北长4米,东西宽3.8米,顶部坍塌仅留残高1.8米。考古专家宁琰介绍,该墓经过多次盗扰,盗洞多达5处,墓室东壁2处,西壁1处,北壁1处,墓室中部1处。墓室内未发现棺木痕迹,未见人骨,葬具、葬式不清。该墓仅出土铜钱(开元通宝)5枚,墓志一合及少量陶片。墓志出土于墓室东南,志盖无字。依据墓志显示,墓主人葬于咸亨三年(672年)十一月廿六日,享年72岁。
宁琰说,墓志显示,墓主人长孙无傲,字义庄...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264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大秦的一些补充
感谢chrr写了那么认真,你的很多观点是史学界认定大秦是罗马的主要论据,我来说说
我的一家之言,对大秦跟罗马关系的一些质疑。(我没有否定罗马跟大秦的关系,只是
讲一些现在的质疑,时间原因,不知道能不能写的完,写多少算多少吧。)
正史当中关于大秦的记载,最早是《后汉书》,随后在《晋书》、《魏书》和《北史》
中都有记载。以上正史都讲的是大秦,从唐书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拂菻: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
,列城四百,邑居连属。…”
《新唐书·西域传》:“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
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
万。…”
《宋史·外国传六》:“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
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
《明史·外国传七》:“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
。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万历
时,大西洋人至京师,言天主耶稣生于如德亚,即古大秦国也
n***g
发帖数: 502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来鲜卑确实皮肤比较白
东晋人认为,晋明帝因母亲是鲜卑人而相貌类似于鲜卑人,所以才被称为“黄头鲜卑奴
”或“黄须鲜卑奴”,证明“黄头”或“黄须”正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金发是白种人
的显着特征之一,可见鲜卑人、至少是东部鲜卑人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白种人。晋明帝
生母荀氏生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所以说,东北亚的东南部地区,至晚在公元3世纪,就
已经有白种人的部族居住,只不过他们在当时被看成是鲜卑人。
不仅东晋人把“黄头”或“黄须”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在唐朝人的观念中,
鲜卑人的相貌特征仍具有金发碧眼等白种人的特点。唐代诗人张籍的《永嘉行》开篇即
是:“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显然咏的是西晋灭亡的史事,诗中称鲜卑为“黄头”,反映着在唐代通行的观念中,
鲜卑人最明显的相貌特征是“黄头”。苏轼在观赏唐人韩干的画时赋诗,其中一句是:
“赤髯碧眼老鲜卑”
,说明在唐人的画作中,鲜卑人的形象还是黄须碧眼的,反映出唐代社会普遍将黄须碧
眼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
公元3世纪,东北亚地区的白种人不仅存在于鲜卑人之中。《魏书·安同传》:“安同
,辽东胡人也。其先祖曰世祖,汉时以安息王侍子...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613
8
你这个呼应的逻辑推下去,提到高阳的新唐书又不是一个地方,本纪和长孙无忌传里面
怎么不呼应一把?还有,旧唐书没有专门各个公主列传就说明不需要呼应了?说了多少
遍了,辩机事新唐书高阳谋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么重要的事情,写到谋反怎么可能不
写?而且我是要以旧唐书为准吗?还有通奸杀辩机就靠谱了?我举例后面就有太平御览
专门写公主的,太平御览也没写这个通奸,你又如何解释?如果你这个推导,我没话说
,一句没高阳公主传,不提再正常不过,那么所有都合理了。
c*****1
发帖数: 3240
9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Wed Jun 29 22:11:21 2011, 美东) 提到:
呵呵,看了无知的人转东西,俺正好有兴趣就顺便说说这个争议中的曹操徐州屠城吧。
俺先把讨论的史料都转过来,然后再分析。
三国志武帝本纪:
1、(初平)四年春,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
贼及於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
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夏
,太祖还军定陶。
(谦与)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
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
2、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
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裴松之注: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
太守应劭送家诣兗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
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e977c90100nq8w.html
试述李白血统
——有西域胡人血统的可能
一 李白的出身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
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系凉武昭王九世孙。李阳冰《草堂集序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两文叙述李白出生都在“逃归于蜀”
、“潜逃广汉”之后,所以历代都认为李白生于蜀中。但李白在肃宗至德二年写的《为
宋中臣自荐表》中却说:“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至德二年57岁,其生
年应当是武后长安元年,至神龙初迁蜀时李白已5岁, 显然不可能生于蜀中。清代王琦
编《李太白年谱》时发现了这个矛盾,提出疑问:“神龙改元,李白已数岁,岂‘神龙
’之年号乃‘神功’之讹亦或太白之生年在未家广汉之前欤?”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
界展开过对李白出生地的大讨论。197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其位置在今哈萨克境内的托克马克。
白祖籍陇西成纪,系氐人聚居地,时多羌人和...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中宗应该不是被韦后害死的
中宗被韦后毒杀一事《旧唐书》没有记载,只见于时间更往后的《新唐书》和《资治通
鉴》,《旧唐书》只说人们怀疑是安乐公主与太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并不确定。另外
韦后被李隆基杀死后,仍以以一品诰命夫人的待遇厚葬,如果她真是凶手,不可能得到
这个待遇。[原創研究?]综上,《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关于韦后毒死中宗一事的记
载甚不严谨,有编造历史之嫌
D*****i
发帖数: 892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陵的后代在中亚?
黠戛斯主要是白种,至少在唐朝时是这样,旧唐书(或新唐书)里写的。黑发黑眼的黠
戛斯自称李陵后代,李唐也承认,旧唐书(或新唐书)里唐朝某皇帝还专门把黠戛斯的
使者拉到一边,说你们跟我们是宗亲,跟其他外藩不一样。李唐册封黠戛斯的诏书,资
治通鉴和全唐文都收录了,里面有“都尉苗裔”云云。
t*****g
发帖数: 6101
13
这个高丽人性贪,没有理解王道的精神,经常出尔反尔,欺负当地人。
将兵讨石国,平之,获其国王以归。仙芝性贪,获石国大塊瑟瑟十馀石、真金五六
馲驼、名马宝玉称是。
——刘昫等, 《旧唐书·卷一百四·高仙芝传》
从平石国,及破九国胡并背叛突骑施,以跳荡加特进,兼本官。初,仙芝绐石国王
约为和好,乃将兵袭破之,杀其老弱,虏其丁壮,取金宝瑟瑟驼马等,国人号哭,因掠
石国王东,献之于阙下。其子逃难奔走,告于诸胡国。群胡忿之,与大食连谋,将欲攻
四镇。
——刘昫等, 《旧唐书·卷一百九·李嗣业传》
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
,乞兵攻仙芝于怛逻斯城,以直其冤。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
驼、良马宝玉甚众,家赀累钜万。
——欧阳修等,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高仙芝传》
仙芝特以计袭取石,其子出奔,因构诸胡共怨之,以告大食,连兵攻四镇。
——欧阳修等,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李嗣业传》
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
引大食欲...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14
http://www.aboluowang.com/2014/0421/390089.html
狄仁杰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这一年,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两岁,李治就是后来
的唐高宗,他的皇后就是鼎鼎大名的武则天。狄仁杰出生的这一年,武则天已经5岁了
。5岁的武则天和狄仁杰当然没有什么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也只有一个——他们都是
山西人。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狄仁杰是并州人,也就是今天山西太原人。
狄仁杰
狄仁杰在高宗显庆年间(656—661)赶考,那么狄仁杰中举应该是在26—31岁之间。他考
上的是明经科。唐代科举,最主要的两个科目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儒家
经典,狄仁杰能高中,说明他经学功底相当不错。不过坦白地说,明经科不是唐朝科举
中最厉害的科目,最厉害的是进士科,唐人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
就是说进士科难考,50岁考上了算是年轻的;相比而言,明经科由于只考经学,有个好
脑子善背诵就能考上,因此30岁考上算是老的。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时候一个人能干不
能干不是看书读得多少,对于狄仁杰这样的技术性官吏而言,书生气反倒会束缚其手脚
,狄仁杰一生做事手段多样,有...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15
作为替身的李贤,原来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韩国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则天而入
宫,得幸于高宗。如果武则天的早产孩子死了,正巧这前后韩国夫人也临盆生子,那么
悄悄地抱来私生子顶替,也是可能的。
唐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武则天所生,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亲生了四子:长
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子李弘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欲禅位
给他,李弘每次见到专权擅政,就旁敲侧击地加以劝谏,渐渐引起武则天的反感。已被
贬入冷宫的萧淑妃生有二女,一个是义阳公主,一个是宣城公主,此时也因母亲得罪武
则天被幽禁于掖庭,年龄都三十多了,也嫁不出去。李弘对她们十分怜悯,要娶为妻子
。武氏大为怫意,不久便以药酒毒死了李弘。
高宗又立二十二岁的次子李贤为皇太子。李贤也是武则天亲生。他自幼“容止端雅”,
小小年纪就已读了《尚书》、《礼记》、《论语》等,过目不忘。曾受封为雍王,高宗
对李贤也十分爱宠,因李弘已故,便令李贤继立。李贤聪明好学,处事果断,在士人中
有一定声望。读过《后汉书》的人都知道有“章怀注”,注者正是李贤。李贤组织一批
名儒注释《后汉书》,尽管得到父皇的褒奖,但也引起母后的猜疑,因为...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16
安定思公主是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最短命的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出
生刚满月即已夭折。她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她究竟是怎死的,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
大多数人认为,安定思公主是被母亲武则天为争坐皇后之位而掐死的,因为这在《资治
通鉴》和《新唐书》中都有绘声绘色,就像亲眼见了似的详细记载。
据以上两书记载,在武则天争夺皇后王氏之位的时候,生下了安定思公主。公主生下之
后,非常可爱,皇帝李治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在公主刚满月之时,王皇后去看她,并逗
着她玩儿。王皇后走了之后,武则天趁没人亲手将女儿掐死,盖在被子下面。恰巧这个
时候,皇帝李治来看女儿,武则天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高兴的掀开被子,遂发现女
儿已死,大哭起来。这时李治也慌了,找来武则天宫中的侍从询问,得知王皇后刚才来
过,于是武则天大哭着数落王皇后的不是。李治亦认定女儿乃皇后所杀,于是坚定了她
废王立武的决心。
可是在《唐会要》中却只说:“昭仪(武则天)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意思
是安定思公主突然死了,死的很蹊跷,武则天说是王皇后杀的。
而《旧唐书》说“(武则天)振喉绝襁褓之儿”,亦认为是武则天杀害。但是在《旧唐
书...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23
17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8之五)(图)
周若水
李世民缚窦取东都。(绘图: 曹醉梦 / 大纪元)
李世民虎牢关巧胜窦建德
窦建德在酸枣屯军,派人给秦王下书,请秦王退兵,归还郑地,重修旧好。世民召集众
将商议,多数都主张退军,以免王、窦相联,唐军腹背受敌。世民说:“我带精锐先入
武牢,(即虎牢,因避李渊祖父李虎名讳,故唐称武牢。)扼其咽喉要道,阻断窦建德
的夏军南进,余者继续围困东都。世充粮尽、内外离心,眼看就要大军崩溃了。我军宜
速入武牢,据武牢之险,翦灭窦建德。窦建德一败,东都食尽无援,不攻自破。”
李世民只带了3500骑兵进驻武牢。一天,世民帅500精骑觇窦建德军营,自己只留四人
,与尉迟敬德一同前往敌营。余者由李世绩、程知节、秦叔宝统领,埋伏在道路两旁。
李世民边走边对尉迟敬德说:“我持弓,你用槊,纵使敌军百万,又奈我何?”进入窦
建德军营后,秦王大呼:“秦王世民到了!”窦军冲出五千多骑追赶世民,世民的四个
随从吓得面无血色,世民让他们先走,自己与尉迟敬德殿后,不紧不慢地把敌军引入唐
军埋伏圈。李世绩、秦叔宝、程知节一跃而起,奋力冲杀,夏军大败。
四月,王世充骑将杨...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613
18
你看八卦看多了,事实上,主贴史料列举就是跟着八卦立场走的。大部分辩机喝高阳这
个通奸的事情,都是这几个史料,可以看得出来,你没通读过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
1、辩机和高阳通奸也好,偷情也好,这个事情在史学界并不是一致的,这个事情只是
争论,没有定论。旧唐书就没提通奸一说。
2、辩机是可以算作玄奘弟子的,这个主要是佛教师傅弟子关系有很多种的,佛家,剃
度,受大戒,佛学理论继承等所谓师傅。就时间来说也并不一定在玄奘身边翻译经文时
间比在道岳时间短。为什么?因为你如果看了旧唐书你举例的内容和僧传就知道,道岳是贞观
八年就主持普光寺,贞观十年死的。辩机呆在道岳身边时间不一样比翻译的时间长,而
且,道岳贞观八年前有五六年时间都在翻译经文,所以真心教导辩机的时间真算不上长
'所以你的呆在道岳身边时间长的论据,一不准确,二无法用来证明不是玄奘徒弟。事
实上,从辩机受重用的情况,(大唐西域记和其他几部重要经文翻译工作)说他是唐僧
弟子没错。没有一个知道历史的人会认为辩机是从小呆在玄奘身边,被玄奘剃度受戒的
弟子,因为辩机被选入翻译队伍的时候是被当作大德选入的。
还有,没立传和史书是不是有记载没关系,...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1371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木兰诗的疑问
这个问题方舟子研究过, 大家讨论讨论,我个人同意方舟子说法,《木兰诗》并非唐人
所作,顶多是韦元甫修改过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essays/mulan.txt
(原载《文史知识》1998年11月号,中华书局出版。现略加修改定稿)
《木兰诗》种种
·方舟子·
最近迪斯尼电影制片厂改编中国“木兰代父从军”的传说推出了动画片《木
兰》,在海外华人社区掀起了一股木兰热。笔者近日为本地中国文学读书会讲解
《木兰诗》,为此翻查了近十几年来国内一些研究《木兰诗》的论文,发现有几
个问题在学界仍悬而未决。在此试图在众说纷纭中理一头绪,一孔之见,就教于
高明。
一、《木兰诗》的创作年代
现在可以确知的《木兰诗》的最早版本录于唐人吴兢的《古乐府》,此书已
失传,但南宋曾〔忄造〕所著的《类说》辑有佚文三十一条,包括《木兰诗》的
全文,题目作《木兰促织》。其后此诗录入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20
真实的宫斗比影视剧要血淋淋得多。
先用几张影视作品截图来直观地展示古代后宫斗争的血淋淋。
#1
宋哲宗后宫,婕妤刘清菁指控孟皇后行巫蛊。由于此段历史没有影视作品,所以我截选
的是韩剧里朝鲜仁祖后宫赵贵人指控庄烈王后行巫蛊的这段,正好内容惊人相似。
当时孟皇后宫殿里的三十多个宫女太监们都被逮捕了,被刘清菁同党的梁从政残酷逼供
,手脚折断,舌头都被割掉。到了御史董敦逸来审查的时候,发现这三十多人都已经不
成人形了。
事闻,诏入内押班梁从政、管当御药院苏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
,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狱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
仅属,无一人能出声者。
但根据另一本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的记载,当时审查的结果对孟皇后、尼姑法
端等人行巫蛊细节记得特别清楚,包括用驴驹媚等物制媚药,把病死者骨灰放到刘清菁
宫室,用大钉钉在刘清菁画像上等等。一个小小婕妤不可能有能力去布那么大一个局,
找来那么多证物来陷害皇后。由此判断,孟皇后确实如陈阿娇等皇后一样,的的确确行
了巫蛊。只是由于日后出于政治考虑,南宋皇室塑造了孟氏的无辜形象。看来宫斗真是
你死我活之战。...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42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尼泊尔在历史上有辉煌吗?
如果说早在古代随着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位于尼泊尔南部),标志着中尼之间开始了此后延续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①(注:
646年,随着尼泊尔派出王子率领的使团前往唐朝,尼中开始首次官方接触。见[尼泊
尔]尼兰詹·巴塔拉伊著,刘建、王宏伟等译《尼泊尔与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66页)。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那么,同尼
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尼泊尔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中
尼边界线长1,414公里,山口、通道75条,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渊源及经济文化
联系。
一、尼泊尔的称谓与族源
称谓汉地史籍中称古时的尼泊尔为“尼婆罗”(如《旧唐书》、《新唐书》等)。在藏
文史籍中称其为“巴勒布”或“巴尔布”,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至少清代。对于这一称
谓的来历,尼泊尔学者有这样的解释:“最初在藏语中将加德满都谷地(即扬布谷地)
又称作“巴尔优尔”,意为“寺庙之国”,在这里中世纪建造的寺庙多达400多个,那
些寺庙就叫巴哈尔、巴哈、巴希(即比哈尔),巴哈或巴希的国家在藏语里就是“扬布
”谷地或叫作巴尔优...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42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乾隆时清军曾长驱直入尼泊尔
如果说早在古代随着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位于尼泊尔南部),标志着中尼之间开始了此后延续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①(注:
646年,随着尼泊尔派出王子率领的使团前往唐朝,尼中开始首次官方接触。见[尼泊
尔]尼兰詹·巴塔拉伊著,刘建、王宏伟等译《尼泊尔与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66页)。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那么,同尼
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尼泊尔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中
尼边界线长1,414公里,山口、通道75条,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渊源及经济文化
联系。
一、尼泊尔的称谓与族源
称谓汉地史籍中称古时的尼泊尔为“尼婆罗”(如《旧唐书》、《新唐书》等)。在藏
文史籍中称其为“巴勒布”或“巴尔布”,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至少清代。对于这一称
谓的来历,尼泊尔学者有这样的解释:“最初在藏语中将加德满都谷地(即扬布谷地)
又称作“巴尔优尔”,意为“寺庙之国”,在这里中世纪建造的寺庙多达400多个,那
些寺庙就叫巴哈尔、巴哈、巴希(即比哈尔),巴哈或巴希的国家在藏语里就是“扬布
”谷地或叫作巴尔优...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3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张 巡
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关于张巡籍贯,《旧唐书》本传载为蒲州河东
,《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旧唐书》早出,应以为准。后人也多采《旧唐书》所
载,如《全唐诗》、乐史《太平环宇记》即是)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
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
张巡少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
财好施,扶危济困。
张巡开元(713——741年)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742—
—755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当时,唐
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志执掌朝政,权势显赫,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
。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但被他拒绝了。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
能迁升高官。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他们与官府相勾结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其中以官
僚豪强华南金最为横暴,当地人称“南金口,明府手”。张巡到真源之前对华南金即有所
耳闻,及他一上任即将华南金关押起来,然后依法惩杀。之后,赦其党羽,威恩并施,从
此人人向善,莫
l*****f
发帖数: 13466
2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点一 一点花絮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加点八卦,虽然已经为人谈滥
独孤信作为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帅哥,侧帽风流留下一段佳话,更加以若干皇帝的岳父
身份为人瞩目。独孤一家历史,要从周书,隋书,北史看到新旧唐书。本传说他美容仪
,善骑射,其实这种描述在南北史里常见,魏晋风流遗韵。不过史书作者接下来记述的
那一段侧帽风流往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帽应该是鲜卑人习戴的那种风帽,不过北周时已经是简化改良版,后来发展成华夏衣冠
习见的男子幞头,在北周北齐的墓俑壁画里亦常见。独孤信生平按北史本传,大致总结
一下,二十余岁从贺拔度起兵,到永熙三年32岁入关 ,随即出镇荆州,不敌东魏而奔
梁,在梁三年,至大统三年537年始还长安,其年35岁。四年守洛阳败走。六年先镇荆
州,再秦州,留下侧帽风流故事,其时年近四十。(此时依然重修饰而能领导服饰潮流
。而且不能不说名字真是重要,如果独孤同学一家当年南迁入洛,如果他没有跟随孝武
出关后来又被赐名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刘如愿。其实这个名字也还不错,不过刘这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5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点一 一点花絮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加点八卦,虽然已经为人谈滥
独孤信作为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帅哥,侧帽风流留下一段佳话,更加以若干皇帝的岳父
身份为人瞩目。独孤一家历史,要从周书,隋书,北史看到新旧唐书。本传说他美容仪
,善骑射,其实这种描述在南北史里常见,魏晋风流遗韵。不过史书作者接下来记述的
那一段侧帽风流往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帽应该是鲜卑人习戴的那种风帽,不过北周时已经是简化改良版,后来发展成华夏衣冠
习见的男子幞头,在北周北齐的墓俑壁画里亦常见。独孤信生平按北史本传,大致总结
一下,二十余岁从贺拔度起兵,到永熙三年32岁入关 ,随即出镇荆州,不敌东魏而奔
梁,在梁三年,至大统三年537年始还长安,其年35岁。四年守洛阳败走。六年先镇荆
州,再秦州,留下侧帽风流故事,其时年近四十。(此时依然重修饰而能领导服饰潮流
。而且不能不说名字真是重要,如果独孤同学一家当年南迁入洛,如果他没有跟随孝武
出关后来又被赐名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刘如愿。其实这个名字也还不错,不过刘这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她的种种经历令人啧啧称奇,随着大陆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的热播,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这位中国历史上特立独行的女皇帝身上。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浊水所著《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一书中,作者在《武则天独掌大唐江山之谜》这一章节简述武则天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
大陆演员范冰冰在《武媚娘传奇》中饰演的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14岁时被唐太宗挑入宫选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召为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她临服改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六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
唐太宗身体不适,太子李治入奉汤药,恰好武媚娘侍侧,李治见她长得美丽动人,不禁心神动荡,两人目光交错时,武媚面含羞色转过脸。李治苦于没有机会与她说句话。一天周围无人,媚娘奉金盆水跪进,李治手伸进水盆里,把水洒在武媚衣服上,且挑逗说:“乍忆翠山梦里魂,阳台路隔岂无...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27
华夏始祖是谁?如果有人这样问,很多人会说是炎帝或者黄帝,再往上追溯,可能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还有一位真实的"老祖母",就是华胥氏。
华胥氏,是华夏之根、人类共祖。她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列子·黄帝》、《新唐书》、《国语·郑语》、《山海经》等史籍均记载过华胥氏和由她执政的华胥国的事情。
华胥氏是远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风兖部落的女首领。史书记载,华胥氏出生在远古中原一个叫华阳的地方,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华胥。据说她喜欢四处游玩,在雷泽湖边(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带)中无意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竹书纪年·伏羲氏》有这样的记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生伏羲”。
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记载,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就是华夏文明。
据专家考证,华胥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她带领部族民众不断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275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杜甫籍贯之争
作为两千年来首屈一指的诗人杜甫的籍贯问题我想了很久,认为是长安人,杜甫自认为
是长安杜陵人(而杜甫13世祖是杜豫),别人后人也都称杜少陵,唐才子传上记为京兆
杜陵人。
现在课本上简单粗暴的把杜甫化为河南巩县人,但古代不是在那生的就是哪里人,一般
平民三代才入籍,像杜甫这种世家只认故里的,比如北宋南宋的皇帝哪个生在河北?那
说起来还都是河北人。况且杜甫自己尚且说少陵布衣,少陵耶老(他在杜陵可能都有祖
产)后人也尊称杜少陵,没见叫他杜中州,杜巩县的(以郡望称呼应该说是最尊敬的,
甚于爵位官位,像柳河东,韩昌黎,朱新安,何信阳,这个一般不会错)
还有湖北一说仅见旧唐书一说,但旧唐书繁芜粗讹,所以有新唐书之编,新唐书上把杜
甫籍贯的部分都删了,可见不可能是湖北。
m***n
发帖数: 1218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叫渤海国是因为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
唐朝用这个名字是因为曾经在渤海郡定居过。
渤海国初名震国,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唐朝封爵“震国公”[1]。而关于“震”的含义说
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2],震是东方之卦,因此以地处
东方而以震为国号[3][4]。
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5],但武则天封“震国公”
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1]。
粟末(松花,这两个都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时代的音译)被高句丽打败后,不愿臣服于
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投奔隋朝,被当时的隋
文帝安置于幽州昌平一带(渤海郡)。
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对高句丽的征战,带路党。
后来又给唐朝带路。
高句丽灭亡后,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
丹、奚、等部民,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就是投降了高句丽的粟末靺鞨
部落)徙居辽西营州。
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
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上中学时,历史老师讲述过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老师对这段历史很推崇,认为唐太宗
通过和亲的方式,避免了战争,对双方国家的发展都是大好事,是个很好的方法。但是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通过历史课本还能找到一条线索。吐蕃王朝由盛转衰,终至灭
亡的原因,老师没有讲,一直在我心中是个谜。
一天,在新生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吐蕃王朝由盛转衰的缘由。原文摘录如下:
吐蕃建国不久,正是佛法传入西藏之时。自松赞干布起,历代吐蕃王都大力支持佛法。
松赞干布兴建了西藏著名的大昭寺、布达拉宫。而松赞干布之后的多位吐蕃国王、王子
,甚至舍弃王位,出家修行。随着佛法在西藏的兴起,吐蕃王朝国力也日渐强盛。
1400多年前,当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娶文成公主时,西藏的吐蕃王朝是一个新兴的强大
王国。唐太宗去世后,吐蕃已经强大到唐朝很难阻挡吐蕃的进犯,吐蕃的地盘扩张到了
青海、甘肃、四川的某些地区,甚至一度占领长安。唐高宗、唐肃宗、唐宪宗各时期,
唐朝都与吐蕃爆发战争,强大的大唐帝国一直不能用武力使吐蕃灭亡。
然而,强盛的吐蕃王朝,突然由盛转衰了,甚至在地震、山崩、水倒流、鼠疫中,突然
消失于历史长河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68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吉尔吉斯斯坦的抢婚风俗
几百年之后,到了唐代,吉尔吉斯人(史书称为黠戛斯人或现今的柯尔克孜族)
的人种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人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亦有黑发黑瞳者,必曰陵苗
裔也”。这多半是说,当时黠戛斯人分为体态迥异的两部,而黑发、黑眼的,全部是李
陵及其军士与当地人通婚繁衍而来。
安史之乱后,唐朝又面临回鹘威胁,而黠戛斯人出手相救,成为救助实力衰弱的
唐朝的一支外援。他们自称是“都尉(李陵)苗裔”,“与国同姓”,表明对唐朝的亲
近和攀附;在帮助击破回鹘后,他们护送太和公主回到唐朝。唐朝也对他们表示亲善,
加以笼络。《新唐书》载:景龙中献方物,中宗引使者劳之曰:“尔国与我同宗,非他
藩可比也……”
此后百余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708年黠戛斯遣使访唐时,
唐中宗旧话重提:“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使者感动得连连顿首。事实上,黠戛
斯还是唐朝最为信任的蕃邦,多次参加唐朝打击后突厥的军事行动。唐玄宗曾在《征突
厥制》诏书中称赞黠戛斯军队“弧矢之利,所向无前”。
突厥势力称霸漠北草原时,与黠戛斯冲突不断。突厥势力灭亡后,回纥(即回鹘)
成了漠北草原的雄主,黠戛斯又长期与回纥人对抗。公元755年...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白是白种人
《情圣杜甫》,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以此为题的演讲。他认为,杜甫
是中国文人中第一抒情圣手。咦,杜甫不是那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抑郁症大叔么?
哎,所以说很烦你们这些文盲。细读杜甫诗,就会发现,杜甫这家伙就是个李白控。自
从和李白鬼混了一年多,发生了“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手拉着手,四
处招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纯洁男男关系,之后二十多年,他的人生
就像一部难民生活宣传片。持续的愁云惨雾中,他是靠着对诗仙哥哥的思念撑下来的。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他写给李白的情书,可考证的就有15首,题目够露骨:《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当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
杜甫站出来,为李白辩驳。
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李白于杜甫,就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雪穗之于亮司,在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
一的光。
1杜甫与李白相遇在初夏的洛阳。
李白44岁,杜甫33岁。11岁是个很微妙的年龄差,貌似感情难得善终,比如王菲与谢霆
锋、麦当娜与盖里奇、巩俐与黄和祥、张惠妹与何守正。
此前,李白贵为国民偶像,在文坛、朝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
三国志 陈寿
晋书 房玄龄
宋书 ?
南齐书 ?
梁书 姚思廉
陈书 姚思廉
南史 李延寿
北史 李延寿
魏书 魏收
北齐书 李百药
北周书 令狐德棻
隋书 魏征
旧五代史 ?
新五代史 欧阳修
旧唐书 ?
新唐书 欧阳修
宋史 脱脱
辽史 脱脱
金史 脱脱
元史 宋濂
明史 张廷玉
没放狗 自己回忆的
M******a
发帖数: 672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影射史学,指桑骂槐
罗新:耶律阿保机之死
罗新 叙拉古之惑 叙拉古之惑 微信号 xulaguzhihuo
功能介绍
寂静的学术世界
天显元年(丙戌岁,926年)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完成了他征战生涯的最后一个目标
,当然也是辉煌的目标:吞灭渤海国。班师南归的路显得过于漫长,到七月二十日,大
军才回到半年前攻拔的扶余城。这一天“上不豫”,阿保机病倒了。夜里,“大星陨于
幄前”。七天后,五十五岁的阿保机驾崩。《辽史》说,他死的这天早晨,长达一里的
黄龙盘旋缭绕在扶余城内的子城上,“光耀夺目,入于行宫”,同时或稍后,“有黑紫
气蔽天,逾日乃散”。阿保机这场死,比起古代其他帝王的死,似乎动静特别大,异象
特别多,故史称“扶余之变”。
古开国之君起自匹夫,提三尺剑而得天下,虽是马上得来,却必定说成受天之命。史书
中受命之君种种奇迹瑞象的记录,多与诞降有关,大概都是“鼎革”预备工作的一个环
节。耶律阿保机也不例外,《辽史》记他母亲因“梦日堕怀中”而有娠,生时“室有神
光异香”,一出生就会爬,壮硕如三岁孩子,三个月即可行走,一岁会说话,能预知未
来,自称常有神人在身边护卫,等等,与古来神皇圣帝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和他...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672
35
跟风wh, 也来转篇文,不过这篇是恶搞哈,大家看着玩就好了。基情说不上,但杜甫是
李白的粉没跑。(删了两处不太合适的地方,想看的自己找原文吧)
————————————————————————————————————
《情圣杜甫》,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以此为题的演讲,他认为,杜甫是
中国文人中第一抒情圣手——咦,杜甫不是那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抑郁症大叔么?
哎,所以说很烦你们这些文盲,亲自细读杜甫诗,就会发现,杜甫这家伙就是个李白控
。自从和李白鬼混了一年多,发生了“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手拉着手
,四处招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纯洁的男男关系,之后二十多年,他
的人生就像一部难民生活宣传片。持续的愁云惨雾中,他是靠着对诗仙哥哥的思念撑下
来的。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他写给李白的情书,可考证的就有15首,题目够露骨:《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当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
杜甫站出来,为李白辩驳。
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李白于杜甫,就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雪穗之于亮司,在冗长的黑暗中...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632
36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杜甫之死
一直都是读到:病死舟中。
直到刚才翻了翻旧唐书和新唐书,才发现是老杜是这么死的[1]:
老杜 59 岁那年,划船去 hiking,结果发大水,被困,饿了 10 天。县令得知了,亲
自划船去搭救,回来后大家很开心。县令就送杜甫一些 BBQ 的牛肉和白酒。杜甫饿了
10 天,一下子暴饮暴食,大醉,夜里就挂了。。。
[1]《新唐书·杜甫传》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
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c*****h
发帖数: 14923
37
赞。东游记、西游记,前汉书、后汉书。这个是经典对句了。要我对也是对这个。
那我找别的来对吧。
出句: 东游仿造西游记 (金童心)
我对: 新唐精修旧唐书
《旧唐书》前后记事详略不一、文字风格差别大,没啥文采,被北宋那帮人诟病,于是
找了欧阳修宋祁等来修《新唐书》。尼玛这文采能不好嘛。。。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3.1
c***s
发帖数: 70028
38
124页、94000字,去年12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黎泽潮—这样一本获过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立项支持的《〈因话录〉校笺》,原本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因话录》是偏冷门的唐代笔记小说集。而11月14日,这本校笺在“豆瓣”上的读书简介赫然写着:“本书系抄袭鲁明《〈因话录〉研究》(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和史佳楠《赵璘〈因话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相关著作而成。其中许多内容是大段抄录他人著作。”
《〈因话录〉校笺》校记中,将底本的“讳芳”误写作“讳芬”。
《〈因话录〉校笺》
15日,黎泽潮对此回应称,“如果有抄袭,我出门就被车撞死”。
11月13日凌晨,豆瓣简介中的“被抄袭者”之一、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中华书局编辑鲁明在网上浏览到《〈因话录〉校笺》。他告诉早报记者,当时纯粹是出于兴趣才下订单,不料还没拿到书,只是在豆瓣上添加“想读”,同步微博就“炸开了锅”。
鲁明表示,第一个回复的“枕书庙人”是复旦中文系老师,“他知道我当年写过这个题目的硕论,所以以为我自己出书了。”据大家观察,《〈因话录〉校笺...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59
39
涉嫌抄袭教授微博地址:http://www.weibo.com/u/1963815124?from=feed&loc=at&nick=%25E9%25BB%258E%25E6%25B3%25BD%25E6%25BD%25AE
124页、94000字,去年12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
院副院长黎泽潮—这样一本获过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立项支持的《
〈因话录〉校笺》,原本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因话录》是偏冷门的唐代笔记
小说集。而11月14日,这本校笺在“豆瓣”上的读书简介赫然写着:“本书系抄袭鲁明
《〈因话录〉研究》(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和史佳楠《赵璘〈因话录〉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相关著作而成。其中许多内容是大段抄录他
人著作。”
15日,黎泽潮对此回应称,“如果有抄袭,我出门就被车撞死”。
11月13日凌晨,豆瓣简介中的“被抄袭者”之一、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中华
书局编辑鲁明在网上浏览到《〈因话录〉校笺》。他告诉早报记者,当时纯粹是出于兴
趣才下订单,不料还没拿到书,只是在豆瓣上添加“想读”,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7月24日,上海,演员范冰冰出席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发布会。
在记者7月24日采访范冰冰之前,不止一个人跟记者打招呼,“千万不要去问‘马震’的事情了。”
在7月22日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下称《杨贵妃》)在北京举行全球首映会并点映之后,片中那段被称为“马震”的戏码,在微博与朋友圈疯传。次日,范冰冰接受各大门户网站采访时,她也被一次次问起有关“马震”的拍摄细节。
随着事情的发酵,片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并不希望电影的宣传方向被“马震”带着走,也担心这部电影在7月30日公映日期前发生变故。
于是,记者不得不使用“那段视频”来心照不宣地指代“马震”。
记者问:“最近几天,许多微信号营销号都在传那段视频,你作为当事人自己怎么看?”
范冰冰停顿了一下,想了一下措辞后回答:“我觉得……大家把整个电影看完了,就知道了。我也挺感谢他们的,因为……诶,真的帮我们增加了好多好多的票房,真的。特别特别感谢他们,其实我们真的没有给他们营销费,但是特别感谢他们有这样一个宣传,帮我们把这样一部特别有艺术感的电影,呈现到大众面前,要不然大家还都不知道电影《杨贵妃》是什么。”
采访结束后,范冰冰工作室...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1
恭喜版主上任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1:10:12 2012, 美东)
~~~~~~~~~~~~~华丽的分割线~~~~~~~~~~~~~
初唐名将苏定方一个战绩,记录在敦煌吐蕃文文献中,为汉文史书所无
网上文字多为:“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
一千”。查阅《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 陈践 译注, 民族出版社,
1992
这是汉文译文的“大事纪年”中的。这么惊人的战果,竟然在汉文史书中一笔都没有提
到,实在令人惊异。有个藏族学者(忘了名字了)认为是王,陈二人翻译错误,应该是
达延莽布支胜了。但是两位作者治学相当的严谨,前言中写道:
再版之中做过大量的订正。单单这个错误翻译没有得到纠正的概率不高。而且在增订本
最后还给出了藏文的影印,如果的确是翻译错误,早被很多人指出来了,而不是仅仅一
个人持此观点。
《唐代西突厥都曼起兵史事考 - 《新疆社会科学》...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2
恭喜版主上任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1:10:12 2012, 美东)
~~~~~~~~~~~~~华丽的分割线~~~~~~~~~~~~~
初唐名将苏定方一个战绩,记录在敦煌吐蕃文文献中,为汉文史书所无
网上文字多为:“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
一千”。查阅《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 陈践 译注, 民族出版社,
1992
这是汉文译文的“大事纪年”中的。这么惊人的战果,竟然在汉文史书中一笔都没有提
到,实在令人惊异。有个藏族学者(忘了名字了)认为是王,陈二人翻译错误,应该是
达延莽布支胜了。但是两位作者治学相当的严谨,前言中写道:
再版之中做过大量的订正。单单这个错误翻译没有得到纠正的概率不高。而且在增订本
最后还给出了藏文的影印,如果的确是翻译错误,早被很多人指出来了,而不是仅仅一
个人持此观点。
《唐代西突厥都曼起兵史事考 - 《新疆社会科学》...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不存在什么“农民起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6 23:15:02 2017, 美东)
原创 2017-07-01 杨津涛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短史记栏目。
文 | 杨津涛
“农民起义”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在严格意义上,所谓“农民起义”并
不存在。
一、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定性和评价一直存在分歧
绝大多数人对“农民起义”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对陈胜、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
也耳熟能详。1949年后的中国通史中有关“农民起义”“农民革命”的内容,曾长期占
据很大篇幅,且一致持高度评价。
如范文澜之《中国通史》认为:“地主成为农民面前唯一的大敌对阶级,从陈胜吴广开
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翦伯赞之《中国史纲要》则说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推动了各地农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
。”《中国史纲要》至今还是很多高校历史专业的必用教材。
但在...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存在什么“农民起义”
原创 2017-07-01 杨津涛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短史记栏目。
文 | 杨津涛
“农民起义”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在严格意义上,所谓“农民起义”并
不存在。
一、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定性和评价一直存在分歧
绝大多数人对“农民起义”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对陈胜、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
也耳熟能详。1949年后的中国通史中有关“农民起义”“农民革命”的内容,曾长期占
据很大篇幅,且一致持高度评价。
如范文澜之《中国通史》认为:“地主成为农民面前唯一的大敌对阶级,从陈胜吴广开
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翦伯赞之《中国史纲要》则说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推动了各地农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
。”《中国史纲要》至今还是很多高校历史专业的必用教材。
但在民国时期,通史中却很少有关于所谓“农民起义”的内容,在提及时多有贬义。如
钱穆之《国史大纲》称王仙芝、黄巢为“流寇”,称白莲教、拜上帝教为“邪教”;吕
思勉之《白话本国史》说陈胜、吴广“造起反了”“濮州人王仙芝起兵作乱”。台湾当
代学者傅乐成则使用较为中...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现在史版太乱了,这儿还清净点儿,恳请各位老将手下留情,好歹保持一块净土。
~~~~~~~~~~~~~华丽的分割线~~~~~~~~~~~~~
初唐名将苏定方一个战绩,记录在敦煌吐蕃文文献中,为汉文史书所无
网上文字多为:“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
一千”。查阅《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 陈践 译注, 民族出版社,
1992
这是汉文译文的“大事纪年”中的。这么惊人的战果,竟然在汉文史书中一笔都没有提
到,实在令人惊异。有个藏族学者(忘了名字了)认为是王,陈二人翻译错误,应该是
达延莽布支胜了。但是两位作者治学相当的严谨,前言中写道:
再版之中做过大量的订正。单单这个错误翻译没有得到纠正的概率不高。而且在增订本
最后还给出了藏文的影印,如果的确是翻译错误,早被很多人指出来了,而不是仅仅一
个人持此观点。
《唐代西突厥都曼起兵史事考 - 《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
苏定方征都曼的时间。这次出征的明确日期只有两个。一是显庆五年正月,即苏定方凯
旋后在东都执都曼献俘之时,诸史料(17)的记载都一致,《新唐书•高宗纪》
还明...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23
46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8之四)(图)
周若水
李世民缚窦取东都。(绘图: 曹醉梦 / 大纪元)
【人民报消息】(接上)
李世民取东都,力战王世充
武德三年七月(西元620年),李世民东征凯旋后,稍作休整,取东都的这场硬仗又落
到了他的头上。尽管李元吉不成器,做父亲的李渊也不愿让他自甘堕落,这次取东都,
李渊就派他同世民一同前往,叮嘱元吉:“此去东都,悉以世民令是从,不可妄自造次
。学学世民的文韬武略、胸襟坦荡、宽厚仁爱,多长些见识和本领,别尽干些损我皇家
尊严的勾当!”元吉鼠眼低垂,心里不服,表面却唯唯称诺。
李世民亲帅数万唐军,带着罗世信、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屈突通、殷开山、李
世绩等忠勇骁将,浩浩荡荡开赴东都。
王世充于武德二年废了皇泰主杨侗,(后逼杨侗饮毒酒自尽未死,又将其缢杀。)自立
为帝,国号郑。
王世充是胡人之后,“豺声卷发”,体魄魁伟,熟读兵书,能征贯战,口蜜腹剑,曾是
隋炀帝的心腹宠臣。见多识广,城府尤深,根基甚厚,又据守东都多年,很多小的割据
势力不断归附于他,他的实力绝非薛举父子与刘武周、宋金刚能比。加之东都城防坚固
,武器精良充足,将多卒众,...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7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被太子李治看中,等到李治即位以后,武则天一跃成为了皇后。随着武则天“一人得道”,武氏族人也跟着“鸡犬升天”,很多人受到了封赏。其中,武则天的姐姐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
武顺是武则天的同母姐姐,据《新唐书·袁天罡传》记载,袁天罡曾见过幼年时的武顺,并预言“此女贵而不利夫”。果如其言,武顺长大嫁给了贺兰越石,在生下一子贺兰敏之、一女贺兰敏月之后,丈夫贺兰越石就去世了,武顺年轻守寡。
因为李治宠幸武则天,担心她久居深宫会寂寞无聊,就下令让武家的女人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久而久之,时常出入后宫的武顺竟然与妹夫李治产生了感情,两人背着武则天私通。
李治对武顺颇为宠爱,让她长期留居在宫中。以至于《旧唐书》记载:“宫人潜议云‘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当时宫中甚至盛传武则天之子太子李贤是武顺所生,就连李贤本人也半信半疑。由此可见,武顺与李治两人的事情在宫中早已闹得沸沸扬扬。
当武则天得知姐姐与丈夫李治有染,并听说了各种传言,愤怒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武顺于公元665年前后忽然去世,其死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暴病而死;有说是被武则天毒死的;也有说是武则天...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8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被太子李治看中,等到李治即位以后,武则天一跃成为了皇后。随着武则天“一人得道”,武氏族人也跟着“鸡犬升天”,很多人受到了封赏。其中,武则天的姐姐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
武顺是武则天的同母姐姐,据《新唐书·袁天罡传》记载,袁天罡曾见过幼年时的武顺,并预言“此女贵而不利夫”。果如其言,武顺长大嫁给了贺兰越石,在生下一子贺兰敏之、一女贺兰敏月之后,丈夫贺兰越石就去世了,武顺年轻守寡。
因为李治宠幸武则天,担心她久居深宫会寂寞无聊,就下令让武家的女人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久而久之,时常出入后宫的武顺竟然与妹夫李治产生了感情,两人背着武则天私通。
李治对武顺颇为宠爱,让她长期留居在宫中。以至于《旧唐书》记载:“宫人潜议云‘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当时宫中甚至盛传武则天之子太子李贤是武顺所生,就连李贤本人也半信半疑。由此可见,武顺与李治两人的事情在宫中早已闹得沸沸扬扬。
当武则天得知姐姐与丈夫李治有染,并听说了各种传言,愤怒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武顺于公元665年前后忽然去世,其死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暴病而死;有说是被武则天毒死的;也有说是武则天...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