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 发帖数: 1635 | 1 那我给加一苦吧。
生、老、病、死、节食、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
|
w***z 发帖数: 771 | 2 加一个特别有用的:
七苦: 生, 老, 病, 死, 怨憎, 爱别离, 求不得. |
|
|
|
O****s 发帖数: 463 | 5 佛家有回答这个问题的,四圣谛是佛学的最根本要义,可参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四谛
苦谛:
根据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佛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
、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
集谛:
产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源于贪、嗔、痴,即 因无明所障敝
而且佛学中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灭谛(止息) 和 道谛(修八正道,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 |
|
l****t 发帖数: 36289 | 6 要说内容
当然丫是想当然
发丫的春秋大梦
因为为人生是啥,佛教千百年前就总结的非常清楚了
一个字:苦。
具体说其苦有7,贯穿人生全部: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
|
T********e 发帖数: 363 | 7 佛教云人生八苦: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五阴炽盛苦。 |
|
T********e 发帖数: 363 | 8 search result
“阴”字,是“遮盖的意思。有五种事情(五种事情,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
,遮盖了人的本性,可以使得人的心里头迷迷惑惑,造出各种的业来。所以那五种事情
,就叫他“五阴”。因为有了这种五阴,那贪、瞋、痴的心,就着牢在这个五阴上头,
像火碰着了干柴一样,就会烈烈烘烘的烧起来,所以叫做“五阴炽盛”。这“炽盛”两
个字,本来是“火势旺得厉害”的解释。这“炽盛”两个字,本来是“火势旺得厉害”
的解释。现在借这“炽盛”两个字来,譬喻这五阴的。并且譬喻这五阴的迷惑人,容易
得很,像干柴容易着火一样。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
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
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
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
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
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
,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8425 | 9 2009-10-07 21:25
看到这个活动的标题,一时间无数思绪纷纷飘过,竟然一丝也不能抓住;正所谓此时此
夜不常有,明月明年何处看。对啊,中秋者,月圆人好;国庆者,国盛民强。最后也只
得一句评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牵愁动恨,相思也好,离别也罢,不知为何都着落在明月上面。为何没有人对着太阳发
牢骚涅?可能是太阳太热了吧,飞近一点翅膀就要化掉了,怕怕。
比如飘逸如风的男子会说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温润如水的女子会说可怜
今夜吴州月,漫洒清江流照谁(呃,介素我自己说的,绝对原创,原创,擦汗);老实
人讲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深情的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乃至更有
人发为歌声,道明月千里寄相思 (请欣赏我最喜欢的徐小凤版):
虽然苏学士的水调歌头乃是此时招牌节目,然而我终究觉得学士颇为无情,不过还是送
上王菲版,供欣赏。一直比较喜欢王菲版的,因为飘渺如仙,清泠如月,感觉地道:
不过说煞风景的实话,此歌中把”又恐琼楼玉宇“错唱成”唯恐琼楼玉宇“了,抑扬顿
挫的感觉顿时找不到了,抓个空的感觉真难受。擦汗
佛说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你觉得哪 |
|
l******d 发帖数: 5255 | 10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观影记录 maleficent 2014
儿童片啊,太可怕了,公开宣扬Lesbian有没有?还是老少配,老的38,小的15.最爱人
的一吻……迪斯尼都进化到这种地步了,自由派有威力。
两点:
1.obsession的起源。片子里解释了,就是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
2.长时间的凝视,会让你爱上一个人。
还是尼采说得好:长久凝视深渊,深渊将回以凝视。
我还是看深渊吧
安吉莉娜·朱莉现在演妖婆已经不用太化妆了,长相神态气质均神形兼备 |
|
l******d 发帖数: 5255 | 11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观影记录 maleficent 2014
儿童片啊,太可怕了,公开宣扬Lesbian有没有?还是老少配,老的38,小的15.最爱人
的一吻……迪斯尼都进化到这种地步了,自由派有威力。
两点:
1.obsession的起源。片子里解释了,就是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
2.长时间的凝视,会让你爱上一个人。
还是尼采说得好:长久凝视深渊,深渊将回以凝视。
我还是看深渊吧
安吉莉娜·朱莉现在演妖婆已经不用太化妆了,长相神态气质均神形兼备 |
|
l******d 发帖数: 5255 | 12 28.人生
东方人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西方人说,欲望得不到满足和欲
望得到满足,是人生的两大悲剧。
感受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 |
|
l******d 发帖数: 5255 | 13 28.人生
东方人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西方人说,欲望得不到满足和欲
望得到满足,是人生的两大悲剧。
感受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 |
|
f*******8 发帖数: 3612 | 14
所以我用词比较符合佛教背景,而你都是科学背景。
思维这个,在佛教里就不仅仅是指推理,而且包括指向。
而你这里只是把思维等同逻辑推理来说。
思,本身就是行蕴,包含有心转的地方,和兴趣点的问题。
你把我说的思,简化成了想和逻辑。
随便找一下,都看法到佛教里“思维”的用法和你这里不同
http://ziminss.blog.ifeng.com/article/16595852.html
《菩提道次第廣論》思考題-共中士道部分
8.云何思維生苦?
9.云何思維住胎時苦?
10.云何思維老苦?
11.云何思維病苦?
12.云何思維死苦?
13.云何思維怨憎會苦?
14.云何思維愛別離苦?
15.云何思維求不得苦?
16.云何思維五取蘊苦?
17.何謂六苦?
18.云何思維無定過患?
19.云何思維無飽足過患?
20.云何思維數數捨生過患?
21.云何思維數數結生過患?
22.云何思維數數高下過患?
23.云何思維無伴過患?
24.云何六苦總攝為三?
25.云何三苦?
26.於樂苦捨三受,有何煩惱增長?
27.云何思維,能令三受不為三毒之因?
28.試述行苦與壞苦.苦苦之關係?
29.云何樂受無...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5
所以我用词比较符合佛教背景,而你都是科学背景。
思维这个,在佛教里就不仅仅是指推理,而且包括指向。
而你这里只是把思维等同逻辑推理来说。
思,本身就是行蕴,包含有心转的地方,和兴趣点的问题。
你把我说的思,简化成了想和逻辑。
随便找一下,都看法到佛教里“思维”的用法和你这里不同
http://ziminss.blog.ifeng.com/article/16595852.html
《菩提道次第廣論》思考題-共中士道部分
8.云何思維生苦?
9.云何思維住胎時苦?
10.云何思維老苦?
11.云何思維病苦?
12.云何思維死苦?
13.云何思維怨憎會苦?
14.云何思維愛別離苦?
15.云何思維求不得苦?
16.云何思維五取蘊苦?
17.何謂六苦?
18.云何思維無定過患?
19.云何思維無飽足過患?
20.云何思維數數捨生過患?
21.云何思維數數結生過患?
22.云何思維數數高下過患?
23.云何思維無伴過患?
24.云何六苦總攝為三?
25.云何三苦?
26.於樂苦捨三受,有何煩惱增長?
27.云何思維,能令三受不為三毒之因?
28.試述行苦與壞苦.苦苦之關係?
29.云何樂受無...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962 | 16 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吧。
心情方面,终于有些想开了的是,不要天使之类的了。与其盼望天使或者什么慈祥的女
人来照料,还不如自力更生来的痛快。期望不要运气太坏,但是没有人会跟在我屁股后
面伺候一生一世。特别是这样的一个人还被我自己蹬掉了之后。
自己开车。
其实慢性抑郁有一点好处。就是在此基础上再遭受打击的时候,变化没有那么大。未必
不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人生就是这样,找工作,被lay,结婚,离婚,生老病死怨憎
会爱别离。如果说,其实没什么,本来我也不是那么开心。这样的话就不会从快乐幸福
的人生中一下子跌掉不幸。
比方说,如果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那么离婚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如果
明白活着有多么艰难,那么接受末日也许会容易更多。
降低要求,不要期待。 |
|
c*******t 发帖数: 962 | 17 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吧。
心情方面,终于有些想开了的是,不要天使之类的了。与其盼望天使或者什么慈祥的女
人来照料,还不如自力更生来的痛快。期望不要运气太坏,但是没有人会跟在我屁股后
面伺候一生一世。特别是这样的一个人还被我自己蹬掉了之后。
自己开车。
其实慢性抑郁有一点好处。就是在此基础上再遭受打击的时候,变化没有那么大。未必
不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人生就是这样,找工作,被lay,结婚,离婚,生老病死怨憎
会爱别离。如果说,其实没什么,本来我也不是那么开心。这样的话就不会从快乐幸福
的人生中一下子跌掉不幸。
比方说,如果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那么离婚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如果
明白活着有多么艰难,那么接受末日也许会容易更多。
降低要求,不要期待。 |
|
m**i 发帖数: 724 | 18 什么都不忌讳,
生老病死,
爱别离,
求不得,
怨憎会。
让我又想起了小时候,
街坊邻居们,
喜欢端着碗炸酱面,
在胡同口,
或坐在板扎儿上,
或就蹲着,
侃大山。
现在的说法,
叫八卦。
看到这种永恒,
我总是特别的感动。
现在,
炸酱面可能换乘比萨饼,
小板扎儿变成皮转椅,
胡同口也变成英特网,
可是八卦却没有变。
耳边又响起了闲言碎语,
“听说了吗,
王疯子的儿子又让公安局给得起来了。
是吗?
。。。
歪桃儿他姐肚子让人搞大了。
怪不得好几天没见找呢。
。。。” |
|
f*******8 发帖数: 3612 | 19 这个还是要慎之又慎啊。
---------------------------------------------------------------------
嗔心浅探
释圣醒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对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乃至过患、
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首先简单地探讨嗔心之名义、种类及
其行相,即对嗔心的大体形象、特征作一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嗔
心的过患及其苦报,以揭示嗔心对吾人生活乃至修行所带来的困扰
与重大危害。说明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令吾人自损损他,并且也会
摧毁吾人之一切善法功德,吾人之所以失戒坏德、破坏名闻等亦无
不由此而致。其不仅会给吾人的现生之修行带来极大的违缘,更障
碍吾人之究竟解脱,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所以本文接着探讨对
治嗔心之方法,揭示我执乃是吾人嗔病生起之根源,以示吾人欲拔
除嗔病之根,必须先要修无我观以淡化私我之执,令嗔心不生。又
说明修学慈忍是对治嗔心的最佳良方,修习之不仅是吾人处世之妙
方,也可成办吾人出世之事业,对吾人修行正法乃至究竟解脱皆具
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嗔心功德菩萨戒我执
作者简介:释圣醒,闽南佛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
佛法是...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0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Thu Nov 3 20:00:40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还是要慎之又慎啊。
---------------------------------------------------------------------
嗔心浅探
释圣醒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对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乃至过患、
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首先简单地探讨嗔心之名义、种类及
其行相,即对嗔心的大体形象、特征作一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嗔
心的过患及其苦报,以揭示嗔心对吾人生活乃至修行所带来的困扰
与重大危害。说明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令吾人自损损他,并且也会
摧毁吾人之一切善法功德,吾人之所以失戒坏德、破坏名闻等亦无
不由此而致。其不仅会给吾人的现生之修行带来极大的违缘,更障
碍吾人之究竟解脱,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所以本文接着探讨对
治嗔心之方法,揭示我执乃是吾人嗔病生起之根源,以示吾人欲拔
除嗔病之根,必须先要修无我观以淡化私我之执,令嗔心不生。又
说明修学慈忍是对治嗔心的...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21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2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作者:王引之[清]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序
卷一
與
㠯、以、已
猶
由、猶、攸
繇、由、猷
因
用
允
於
于(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二
爰
粵、越
曰
欠(音聿)、聿、遹、曰
安、案
焉
為
謂
卷三
惟、唯、維、雖
云(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有
或
抑、意、噫、億、懿
一、壹
亦
伊繄
夷
洪
庸
台(音飴)
卷四
目录
惡、烏
侯
遐瑕
號(音豪)
曷害
盍、蓋、闔
許
行
況、兄、皇
鄉(音向)、嚮
汔(音迄)
歟、與
邪(以遮反)
也
矣
乎
俞
於(音烏)
猗
噫、意、懿、抑
嘻、譆、唉、誒、熙
竽(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五
孔
今
羌
憖(魚覲反)
言
宜、儀、義
可
幾
祈
豈、幾
蓋
厥
及
其
其(音記)、記、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其(音姬)、期、居
居
詎(巨遽二音)距、钜、巨、渠、遽
固、故、顧
故
顧
苟
皋
卷六
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寧
能
徒
獨
奈
那
都
當
儻、黨、當、尚
殆
誕
迪
直
疇、[C120]、[1234]
卷七
而
如
...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 22:51:52 2012, 美东)
http://a.bonze.cn/wlsjwz/305.htm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一)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劝读感应篇汇编启
太上感应篇
感应篇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
恶星灾之。
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
慈心于物。
忠孝。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5 问: 世尊,如果觉心本性清净,为什么会有被污染,致使众生迷闷不能证入?只希望
您广为我们开示法性,使我们大家以及末世众生能作为将来修习佛法的眼目。”
答:“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虚妄地执着自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
。认为‘四颠倒’是实在自我的本体,由此便生出憎恨、贪爱、于虚妄的我执之上更加
有虚妄的憎爱。这两种虚妄相依,便产生了虚妄的业道。因为有虚妄的业道,就会虚妄
地认为有六道的生死流转。厌恶流转的人,就会虚妄地认为有涅槃境界。因此不能证入
清净本觉,这并不是觉性违拒能证入的人。能证入的人也不是觉性使他证入的。所以起
心动念以及止息心念都归于迷闷。
“为什么呢?因为有不知何时产生的无明做了自己的主宰。一切众生没有生来就有慧目
,身心自性也都是无明的。比如人不会自已了断自己的生命。由此得知,有爱我的人,
我就随顺他们;不随顺我的,便生起憎恶怨恨。因为憎爱心能滋养无明,如果憎爱与无
明相续不断,虽然修行求道,也不能成就。
“善男子,什么是我相?是指众生心所证知了别的善男子,比如有人全身协调,忘记了
自身的存在,如果四肢麻木,调养失当,稍加针刺或艾灸,就会知道有我,所以,只有...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26 还有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
。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 见奇,此
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
才见本来真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
,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
,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
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27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金刚经论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后赵 天竺僧 佛图澄 译
《金刚心总持论》又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果论》,佛与菩萨问答之语也
。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与夫善恶因果,毫发不爽。普令法界有情,见者闻者,
皆能祛迷剔障,悟明自己本来金刚妙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相与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
,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
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及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
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有大方便,
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尔所问,当为尔说!时诸大众
,默然而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
何名金刚心?
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
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作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8 ☆─────────────────────────────────────☆
john316 (约3:16) 于 (Thu Jul 21 19:39:06 2011, 美东) 提到: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
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
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
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
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
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9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①,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①事:师事,侍奉。②术:此指游说之术。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①,门下意张仪②,曰:“仪贫无行
③,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④,掠笞数百⑤,不服,之⑥。其妻曰:“嘻!子
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⑦?”其妻笑曰:“舌在
也。”仪曰:“足矣。”
①亡: 丢失。璧:平而圆,中间有孔的玉。②意:怀疑。③无行:品行不端。④执:
拘捕,捉拿。⑤掠笞:用竹板或荆条拷打。⑥:通“释”。释放。⑦不:相当于“否
”。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②,乃
使人微感张仪曰③:“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④,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
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⑤。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
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⑥:“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
不能言而富贵子⑦,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
,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⑧,乃遂入秦。
①从亲:除秦国而外南北各国合纵相亲,相...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0 除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之外,藏传佛教中,还有一支关于菩提心修行的重要传承
,就是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法”。寂天菩萨是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中观派论师,属
于文殊、龙树深观体系的传承。“自他相换法”出自《入菩萨行论》,是寂天菩萨最为
重要的著述,至今有着广泛影响。该论曾在宋代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灾译成汉文,
但始终未能引起重视。近代以来,先后有隆莲法师和如石法师重新翻译,引起了很多佛
子的关注。近年来,还出现了修学《入菩萨行论》的热潮,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道次第》中,关于自他相换的修习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说
明自他相换的意义,二是说明自他相换的原理,三是说明怎样修自他相换,四是发菩提
心要达到什么样的量。
1.自他相换的意义
《入行论》云:“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又云
:“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
依此二差别,何须复多说。我乐与他苦,若不正相换,即不能成佛,亦无世间乐。”谓
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当思惟之。
这一段引《入菩萨行论》的偈颂,说明自他相换的意义。《入菩... 阅读全帖 |
|
O*********9 发帖数: 552 | 31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
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信
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
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
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
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
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
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5 | 32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 自知,设
有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
信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 疑之劣性不除,
转因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
甚矣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辗转自误,更以误人。 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
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 子禄,终究
不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
切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 著,佛又不许。因此
世间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33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34 济群法师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
之首。在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
将淫戒列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
不可沾染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
流转生死,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
上瑜伽中,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
欲思想严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
的限定?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
有自相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
修行人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
,一般而言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
佛经中明确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
律在一个...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35 如果一定要讨论双休,末学也把“答济群法师19问”中的第2问贴出来吧。其实这19问
基本都是最容易误解藏传佛教之问,推荐道友们看全文,则很容易明白,又避免有断章
取义之嫌。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
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
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
而言...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6 双运与戒律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37 双运与戒律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
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
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
而言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
明确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
个人的相...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38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39 甲、论因果之理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
要图。【书二】十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
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德,如何高超,皆属虚设。以不讲道理,兼无王法故也。【书
二】十一
●古之圣贤,无不战战兢兢,以自操持,故其心不随富贵穷通所转。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今之人,于日用云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尚不能一一如法。稍
有知见,便妄企作出格高人。未得其权,则肆其狂妄之瞽论,以惑世诬民。已得其位,
则逞其暴虐之恶念,以误国害民。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师友,未曾以因果报应之道
,以启迪之也。使稍知因果报应,则举心动念,皆有所畏惧,而不敢肆纵。即不欲希圣
希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得也。以故天姿高者,更须要从浅近处着
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少时栽培成性,如小树标使壁直。及至长成,
欲令其曲,不可得也。【书二】十一
●医家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譬如有人咽喉臃肿,饮食难入,气息难出。必
先消其肿,然后方可按其病原,调理脏腑。若不先消其肿,则人将立毙。纵有治本之良
方...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8 | 40 首发剑的旋律吧
http://tieba.baidu.com/f?kw=%E5%89%91%E7%9A%84%E6%97%8B%E5%BE%8B&ie=utf-8
感谢船兄
第九十一话 图雷特之战
第九十二话 十字
第九十三话 选择和算计
第九十四话 我要更强
第九十五话 收割
第九十一话 图雷特之战
现在是七月,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此刻又是正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
上,暴烈的阳光无情地直射下来,这时如果还要穿着铠甲、手持盾牌,排成数组,
绝对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
士兵们早已经苦不堪言,他们很羡慕那些藏在暗处,负责伏击的队伍。
负责伏击的大多是斥候、盗贼、弓箭手之类,他们躲在树林里、草丛边,倒
用不着担心烈日当空;不过他们也不好受,夏天是虫子最多的季节,虽然身上已
涂抹防虫的药膏,但是对付蚊子、苍蝇还行,想要驱赶蜈蚣、蝎子之类的就不可
能,更不用说草丛里还有蛇、蜥蜴等等的爬虫。
所有人都在暗中咒骂,他们咒骂的是那支该死的车队,因为车队居然停下来
不走o
车队停在路...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1 《隋唐英雄传》中薛丁山亮出休书场景
现代剧中,离婚大多是不愉快的,有时候甚至要闹上法庭。可在唐朝,离婚却是浪漫而煽情的!看看离婚证书就知道了。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基本内容如下: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
有人分析,比起现在离婚的水火不相容,唐代《放妻书》可以说是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先是追述姻缘,怀想恩爱,然而“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只能离婚啦,离...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6898 | 42 这个不全,全文如下:
敦煌《放妻书》两则
斯○三四三的《放妻书》
“某李甲谨立放妻书。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
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數
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稻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
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斯六五三七《放妻书》
“盖闻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
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共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
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
怨,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求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
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械恐舍结,更莫相谈,千万
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年×月×日×乡百姓
×甲放妻书一道”。
《放妻书》是唐代夫妻离婚协议样本。夫妻因感情破裂...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6898 | 43 敦煌《放妻书》两则
斯○三四三的《放妻书》
“某李甲谨立放妻书。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
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數
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稻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
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斯六五三七《放妻书》
“盖闻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
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共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
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
怨,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求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
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械恐舍结,更莫相谈,千万
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年×月×日×乡百姓
×甲放妻书一道”。
《放妻书》是唐代夫妻离婚协议样本。夫妻因感情破裂而自愿协议离婚在唐代称...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4 索达吉堪布
有人认为藏地修密者,别解脱戒并不清净,这种观念实是很大的误解。藏地虽然密法兴
盛,但僧人所行持的主要还是清净的小乘戒律。明朗仁波切也曾根据续部说:在吃毒不
致中毒时,方可行持密宗行为。无论何种续部与论典,都没有对凡夫俗子开许双运、降
伏、饮酒等。《时轮金刚》云:“凡夫人不能作瑜珈士的行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
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为。”阿日大班智达云:“无论声缘乘、菩萨乘与密
乘都未开许自相烦恼(即未有方便法所摄之贪嗔痴等)。”
藏王赤松德真当时作了规定:“藏地僧俗今后见解依龙树菩萨,行为依静命大堪布。”
麦彭仁波切也曾说:“希有萨霍堪布之行为,无等龙树菩萨之见解,彼二一味传承所印
持,愿盛前译胜者之教法。”在历史上,旧密的祖庭拉萨桑耶寺曾集会七千余持清净小
乘戒律的僧众,历来也经常有聚集数千持小乘戒僧众的寺院。1982年法王如意宝在整顿
四川、青海一带藏区的佛教时,教诫说:“夜空的星星虽然繁多,但启明星只有一颗,
除大瑜珈师和大成就者外,所有僧尼必须以别解脱戒律为首,破别解脱根本戒者不得与
僧团共住。”在如今的密法中心喇荣五明佛学院,六千余僧众也皆是持清净的小乘...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