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密执根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z*****n
发帖数: 63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修学菩提心
略说修学菩提心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修学菩提心Zz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加鼓励,但知识分...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3
内容摘要
本文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唯识学的认知范畴进行了剖析,进而对唯识学的认知理
论作了总结和概括。本文首先对想心所进行分析,指出了想心所的各种类别,分析了想
心所与前五识和第六识结合时所起的不同作用,厘清了想心所的基本心理功能(即当前
想与五识形成感觉、当前想及五不同缘想与第六识形成知觉、过去想未来想及言说随眠
想与第六识形成表象、随觉想与第六识形成概念),从而奠定了唯识学认知理论的基础
。进而,本文描述了唯识学的认知过程,包括从认识的引发到感觉的内容,以及唯识学
关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和判断推理的相应范畴和基本理论。最后,本文阐述了唯
识学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指出在此理论中认知范畴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此理
论的根本特点是为修行服务,并以心识结构的“四分说”为例探讨了此理论的特色。
关键词
想心所·四种意识·作意心所·触心所·实法·五心论·寻伺心所·慧心所·心识结构
的四分说。
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
范畴同义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尽相同之处。且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其涵义十分隐
晦,十分费解,故而本文拟将唯...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何谓名色?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Sep 28 05:44:13 2012, 美东) 提到:
何谓名色?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请举个例子。
(且为何不说五蕴就好,要说名色?)
☆─────────────────────────────────────☆
lila (不要昵称) 于 (Fri Sep 28 10:22:31 2012, 美东) 提到:
我理解,色就是物质.所以其特性就是应该有生有灭的.
名么,就是概念.所以特性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借助精神存在的.
☆─────────────────────────────────────☆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于 (Fri Sep 28 10:58:46 2012, 美东) 提到:
色,就是有质碍的东西,名,就是涵盖其它东西(心中有名称而无实体的东西),“心
但有字,故曰名也”。
名、色,合起来,就包括了一切法。打个比喻,如我们说精神和物质,就包含了所有的
东西。但这里的物质,不是只指色(有质碍的...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1670
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云龙吟6 精校版
简介:
宋军大败,自江州撤兵还被星月湖抢走辎重;主战的贾师宪眼看将要失势倒台,因
筹办钱庄而遭人归于“贾党”的程宗扬亦是风雨飘摇。
秦桧借着认识“嫩草”王氏的机会提出依靠“王党”王宰相之路,程宗扬却深深了
解到,在宋国唯有不变的权势才是安身立命之基,他真正该依附的是皇宫大殿上的宋主
!庆祝星月湖大胜的晚宴之后,程宗扬酒酣耳热、酣睡未醒时,一道矫捷身影闯入水榭
,意欲杀人夺物──自大孚灵鹫寺袈裟上誊来的文字!
第一章
夜黑如墨,一道闪电从天而降,耀眼的白光撕裂天空,映出大雨中一个孤独的人影。
刘宜孙握紧腰刀,黄豆大的雨点砸在铁甲上,溅出一团细蒙蒙的水雾。狂风夹着暴
雨卷过平原,犹如万马奔腾,更增添了夜雨的威势,但刘宜孙知道,这会儿不是深夜,
短短半个时辰之前,这里还是红日当空的白昼。接着狂风四起,乌云蔽日,几乎一瞬间
就完成了昼夜的转换。
似乎整个春天的雨水都集中在这短短的时间和空间里,泼水般浇在身上。刘宜孙没
有动,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军的手下。他们每个人都在徒劳地等待,等待撤退的命令,
或者敌寇的出现。
“春雨贵如油啊。”张亢道。他连甲都没挂,只披了件蓑衣,戴了顶斗笠,神态轻
松自若。...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975
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云龙吟6 精校版
//thanks

简介:
宋军大败,自江州撤兵还被星月湖抢走辎重;主战的贾师宪眼看将要失势倒台,因
筹办钱庄而遭人归于“贾党”的程宗扬亦是风雨飘摇。
秦桧借着认识“嫩草”王氏的机会提出依靠“王党”王宰相之路,程宗扬却深深了
解到,在宋国唯有不变的权势才是安身立命之基,他真正该依附的是皇宫大殿上的宋主
!庆祝星月湖大胜的晚宴之后,程宗扬酒酣耳热、酣睡未醒时,一道矫捷身影闯入水榭
,意欲杀人夺物──自大孚灵鹫寺袈裟上誊来的文字!
第一章
夜黑如墨,一道闪电从天而降,耀眼的白光撕裂天空,映出大雨中一个孤独的人影。
刘宜孙握紧腰刀,黄豆大的雨点砸在铁甲上,溅出一团细蒙蒙的水雾。狂风夹着暴
雨卷过平原,犹如万马奔腾,更增添了夜雨的威势,但刘宜孙知道,这会儿不是深夜,
短短半个时辰之前,这里还是红日当空的白昼。接着狂风四起,乌云蔽日,几乎一瞬间
就完成了昼夜的转换。
似乎整个春天的雨水都集中在这短短的时间和空间里,泼水般浇在身上。刘宜孙没
有动,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军的手下。他们每个人都在徒劳地等待,等待撤退的命令,
或者敌寇的出现。
“春雨贵如油啊。”张亢道。他连甲都没挂,只披了件蓑衣,戴了顶斗...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7
第六品 安忍
丁二之戊三、(于菩提心支相违之嗔恚者安忍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安忍。
前一品宣说的为持戒度,现在论文进入安忍度的引导。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
、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
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认识到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
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佛的功德去恭敬一切有情。本品中有许多
重要的修行窍诀,以此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对本品很重视,有的大德常单独传授此品,引
导弟子修习安忍。因为凡夫人都有一些不共的烦恼,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等,各各
不同的烦恼习气要断除,必须要依靠一些方便法门去对治,对嗔恨心特别强烈的人来说
,这一品尤为重要。性格不好,容易嗔怒发脾气的人,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
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对本品所
阐述的窍诀,我有过一定的体会:有时虽然有大圆满、大手印的对治烦恼窍诀,但在某
些情况下,运用本品中对治烦恼的窍诀却非常相应有力。你们有些人在听习前面几品的
过程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体会,...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8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含放生仪轨)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一切大恩传承上师!
经论智理虚空中,降临加持甘露雨,
沉溺斗杀火海众,以此当获清凉觉。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可归纳为三点:不造伤害众生之恶业、奉行身口意善业、经
常善于调伏自心烦恼,这就是真正的佛法。《涅槃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
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皈依佛门的人,不应重视于是否拥有皈依证等这样的假名
,而应以利益有情的善心为主。在时时刻刻之中,自己力所能及地饶益那些可怜的众生
,这才是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是已发菩提心者不可缺少的行径。因为世尊所说八万四
千法蕴的精华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本体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的心,所以仅发救护
众生的心,也超越世间有为法的一切功德,如寂天菩萨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
而一切众生最为珍护的就是其生命,从死亡线上把它拯救出来,是对它最大的恩德,无
情中断其生命是对它最大的迫害,故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分中的事,也是圆满成佛资
粮的最大方便。本文试图根据佛经论典以...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浅讲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和尚坡主
现在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单讲解一下,实际上咱们讲禅的这一系列光碟,它讲的
要义——无我、空性见、究竟祖师禅无话可说等,这些原理,和所有了义佛经、还有一
些一流禅师的开示,其内容都是一样的。前面咱们讲了《心经》,现在再把这个《金刚
经》拿来看一看。
以前讲过,最古老的那种参禅方法呢,它就像徒手爬藤入云---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按
五祖倡导的依靠《金刚经》参学,就容易得太多啦。加上我们作了浅显讲解,那简直就
像爬直升飞机绳梯上去一样,更加容易得悟。
咱们从经文再来看一看,看看佛讲的《金刚经》之内核,和咱们前面讲的那些内容,表
述方法虽有异,看看内容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拿佛经来印证一下。
另外,咱们讲这个经,风格以提纲挈领为主,因为那些寻枝摘叶、逐句解析的资料已经
有很多,走进书店、网上收索、就能找到很多法师或学者录的视频或写的书,里面一般
都有名词注解。
细看学者们讲《金刚经》讲《心经》等的那些文字资料,会发现他们能把里面的文字给
拆解得很详细,就是说各种名词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往往会给
你讲错了,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更深重的自我贪爱执著
密宗凡夫祖师所说的观想法,其实是把意识心观想所成的内相分法尘境界,当成是
真实成就的境界,譬如观想是佛就是已经成佛了;事实上,却是经由观想增长了对于自
我的贪爱执著,堕入了我见具足存在的外道见中却不自知,所以学习密宗观想法的人,
只会增长对于自我的贪爱执著而不断地受生死轮回的大苦,不仅连我见都无法断除,更
无论究竟解脱的成佛了。
宗喀巴说菩提心的生起,另外有一种“自他互换”的方法,这是利根人才可以修习
的法门,譬如《广论》页225说: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者。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
他换,密胜应受行。”又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
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
不成佛,生死亦无乐。”谓当思惟,唯自爱执,乃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则是一
切圆满之本。(《菩提道次第广论》卷9)
宗喀巴在《广论》中说假藏传佛教的学人,应当从《入行论》的偈颂中,思惟自乐
与他苦,观想互换的殊胜利益,以及彼此不互换的过患。
《入行论》中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想要快速救护自己及他人,就应该观想自乐与
他苦...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1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2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13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
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亲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
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
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
。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
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
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
。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
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
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
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
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4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方术纪异》 王亭之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真如是什么?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
其实、究竟的真如,是常恒不变;智慧与无边功德,也是不离于真实而本有此功德
胜能的,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如来藏(即佛性)。如来藏即一切法
空性,即一灭谛;而为功德胜能的所依因。人人有如来藏,因而人人都可成佛。1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如不变,这真实不变的法性,说名真如。2
真如即是如来藏,如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如来藏’,约自性说。如,
即真如,即一切法自性。”3
释印顺又于《大乘起信论讲记》说:尽十方,穷三世,一切的一切,无不以真如为
体。众生的心体,即此真如“平等”性。真如是大的,心体当然也是大的。“不增减”
,是平等的解说。真如法性,在众生分中并没有缺少,成了佛也不会增多。大,有圆满
的意义,不多也不少。不增不减,无欠无余的法性,是生佛平等的,迷悟一如的。4
注1 印顺主讲,演培?续明记录,《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县),1998.
1 初版,页7。
注2 印顺主讲,演培?妙钦?文慧记录,《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
,1992.2 修订一版,页269。
注3 同注 1,页248。...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7
一位密宗师兄谈他对“净空法师”的多次认识!很精彩!
对于净空法师这样的影响巨大的人物,不要轻率地下言批评,要批评,也要慎重严谨,
就事论事,否则,不仅在别人眼中,显得有我执骄慢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不顺
威仪的。 《华严经》云:「于善知识所有教赦皆当承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莫见过失
」,如果我们常能思及此意,那么很多争论也许就能平息。这点,南老【编按:南怀瑾
大德居士】曾有过教训。他在年青时,对于太虚法师的许多作法,曾很不以为然,不是
南老如此,他的师父袁老也是如此。他们当时认为太虚老是「政治和尚」,没有什么修
持,对于他总是直呼其名的。结果有一天,报纸上注销了太虚法师的一首偈子,就是著
名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那首,南怀瑾先生一看,大呼不妙,觉得自己以前错
了,从这首偈子中就可看出,太虚法师是具大手眼的善知识,绝对有修证。他急忙跑到
师父处,说师父,我们以前都看错了。袁老说是的,也很是后悔。从这之中可以看出,
南老真是了不起,从偈中就可看出太虚法师原来实有修证,从而理解他以往的一切作法
,皆是善巧方便,故非但没有过失,还具大功德。而我们这等下劣根器者,怕是没有南
老袁老的本事...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5
1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靠,十八摸居然没失传。。。
从大圆满教法的角度来看,包含在九乘系统内的道可以归纳为三道:出离、净化、转化
。经续道全属於出离道,主要是在身或化身的层次用功。密续主要是在精进或语或报身
的层次用功,分为二个清净道:外密续的事密和行密。转化道始自瑜伽密,并包含内密
续的大瑜伽和无比瑜伽。大圆满则是自我解脱道,在意或法身的层次用功。
出离道依思维建立胜义谛的意义,并依止观次第开展智慧。出离的意思是起心动念要有
所抉择,譬如正面的心要培养,负面的心要对治。净化道对负面的心,以净化代替对治
,显露它的本初清净性。净化道让行者得以接受智者的加持,因而净化自己。在转化道
中,行者利用负面的能量,转化自己进入本有的觉悟境界。对於负面的心,既不舍离,
也不净化,因为它的性质本自清净;若想悟证这一点,就要把自己和环境转化成本尊和
坛城的显相。
自我解脱道是安住在不变的本觉中,让一切经验自然生起。不攀缘,不执着,不作意,
不论生起的是什么,当下就自我解脱。相对的显相,在它们生起的地方,自然就於自身
解脱了,因此不须要出离。因为这种本初状态不会被相对显相所染污,所以没有什么好
净化的。因为显相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没有需要透过观想把相对的...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1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骑士的血脉 第四十集
第一话 总攻即将开始
进入十月,北方渐渐变得萧瑟。但在瓦雷丁的土地上,一眼望去仍是郁郁葱葱,丝
毫没有秋季
的感觉;只有金灿灿一片的农田,让人想起此刻是收获的季节。
一群戴着缠头包巾的人正在农田里卖力收割,他们是按照协议从德雷达瓦过来的第
一批农民。
突然一架飞翼从天空中飞过,嗡嗡声吸引底下人的注意,大家都抬起头来看着天空。
自从去年年底大型飞翼出现在战场上之后,现在头顶上时不时会响起这种嗡嗡的声
音。特别是
最近这段时间,瓦雷丁的天空上更有各种大型飞翼来去频繁。
这些大型飞翼全是最近半年制造的。
因为用不着再继续保密,大型飞翼的制造已经完全开放。从帕金顿到奥摩尔,从城
市到乡村,
到处都可以看到为大型飞翼制造配件的工厂。
负责驾驶飞翼的人也不再精挑细选,而是直接从骑士学院里拉一批十二岁到十五岁
的少年,稍
微训练就让他们登上飞翼,等于平白替同盟增加上百万生力军。
空中的一架飞翼里,利奇正俯视着大地。他上一次来的时候是六月,现在已经四个
月过去了,
这四个月和之前的半年完全不能相比,战事进展得异常顺利。
前线打得这样顺是因为瓦雷丁人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没有资源再继续打下
去。
不...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维基百科
汉传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南
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
傳入中原地区,爾後傳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1]。
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为南传佛教,并不包括在漢傳
佛教中。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传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
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
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
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另外,尽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
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目录
[隐藏]
* 1 詞語釋義
* 2 发展过程
o 2.1 秦漢
o 2.2 三國時期
o 2.3 晋朝
o 2.4 南北朝时期
+ 2.4.1...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不许有阿赖耶识”的辨析
四、许有阿赖耶识的理由
许有阿赖耶识的论点,如《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都是破“没有
阿赖耶识”的。许有阿赖耶识的理由有:
1、经论中的证据:
《摄大乘论本》卷1:「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
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即于此中。复说颂曰。
"由摄藏诸法  一切种子识 故名阿赖耶  胜者我开示"
《摄大乘论释》卷1:「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
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释曰。已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
。是所知依体。复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于此颂中由第二句释第一句。胜者
即是诸菩萨众。」
《解深密经》中有佛所说颂:“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
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成唯识论》卷3:「入楞伽经亦作是说。
如海遇风缘  起种种波浪
...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037
22
从大圆满教法的角度来看,包含在九乘系统内的道可以归纳为三道:出离、净化、转化
。经续道全属于出离道,主要是在身或化身的层次用功。密续主要是在精进或语或报身
的层次用功,分为二个清净道:外密续的事密和行密。转化道始自瑜伽密,并包含内密
续的大瑜伽和无比瑜伽。大圆满则是自我解脱道,在意或法身的层次用功。
出离道依思维建立胜义谛的意义,并依止观次第开展智慧。出离的意思是起心动念要有
所抉择,譬如正面的心要培养,负面的心要对治。净化道对负面的心,以净化代替对治
,显露它的本初清净性。净化道让行者得以接受智者的加持,因而净化自己。在转化道
中,行者利用负面的能量,转化自己进入本有的觉悟境界。对于负面的心,既不舍离,
也不净化,因为它的性质本自清净;若想悟证这一点,就要把自己和环境转化成本尊和
坛城的显相。
自我解脱道是安住在不变的本觉中,让一切经验自然生起。不攀缘,不执着,不作意,
不论生起的是什么,当下就自我解脱。相对的显相,在它们生起的地方,自然就于自身
解脱了,因此不须要出离。因为这种本初状态不会被相对显相所染污,所以没有什么好
净化的。因为显相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没有需要透过观想把相对的...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7669d1010145pf.html
一直对道教佛教人士闭关很好奇,他们闭关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像达摩祖师面壁九
年不吃不喝,那就更加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了,下面悟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大师的闭关
经历和心路历程,有兴趣或者好奇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万行法师自述:
在我的修行历程中,尤其是三次闭关的七年里,由于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指引,各级领
导、各位恩师、道友、同修、居士和素不相识的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得以专心致
志实践佛法,求证个中三昧,对此我充满感激之情!人类进入加速度发展的时代,科学
日新月异,文明不断提升,佛法的修学也需要打开不曾开启的窗口,以新的视角回答人
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作为一个僧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接引后学是我的本分,更
何况闭关心得就在于此呢
有鉴于此,也是应朋友之请,这里将我的闭关修证过程做一个坦诚的报告,对各位
大德勉强算是一次答谢,更重要的是抛砖引玉,请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佛学启蒙
我1971年出生于湖北随州,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和四个孩子,母亲便
把我们兄弟几个轮流送到外婆家抚...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我的学佛之路
【作者澄清了一些误区,大家可以借鉴】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学佛经历的帖子,但非常犹豫,一是因为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上师
三宝的加持和修法中的一些感应,恐怕泄密而对修法造成障碍;其二因本人毫无修证,
浊眼未开,所见所言恐怕疑误众生;更兼自己生死大事未明,本不欲作此种事,但念及
对初机或许有一定借鉴作用,因而不揣浅陋,拉杂写下此帖。若有错失,至诚忏悔。若
有功德,愿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究竟解脱。
一、信佛以前,对人生、世界的思考
我是一个情执很重的人,说得好听一点,是个性情中人。小时多病,以至上十岁还常在
床上“画地图”。特别怕死、怕鬼、怕疼,三十多岁后发现嗔心也很重。小时如果村里
有人死了,大白天都不敢独处一室。吃饭时不敢一个人到厨房添饭,要等大人添饭时才
瞅准时机,抢先跑到厨房。想到死后不可预知的一切,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恐惧。大约在
十岁左右,性意识就已萌芽,常作各种性幻想。十二岁因患疮而开始手淫。此后断断续
续一直持续了多年。后来常想,可能前世贪欲就很强,这一世种子过早就起现行,并报
小时多病。又因今生邪淫的隐恶很重,致使自己功名大损,地位低下。因为手淫是不光
彩之事,而功名是荣耀之事,如是因...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5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6日)
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主要指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断一切恶,行一切善,让
自己的心变得清净,是佛教,是佛法。佛法的核心主要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行一切
善。如果想学佛,想解脱,就要断十种恶,行十种善。
第一,不杀生。不仅不杀生,还要保护自他的生命。不直接或间接杀害任何一个众
生的生命叫断恶;爱护自他的生命(动物、非人)叫行善。
第二,不偷盗。不偷、抢、骗属于他人的财物,叫断恶;行持布施,尽量帮助他人
,叫行善。
第三,不邪淫。不邪******断恶,受持戒律叫行善。戒律有在家的戒律,也有出家
的戒律。
这三种主要是身所造作的,所以称为身三业。
第四,不妄语。不打妄语,不说假话,不欺骗他人,这是断恶。说实话,这叫行善。
第五,不恶语,不恶口骂人,叫断恶。说好听的话,让对方生欢喜心,让对方开心
,叫行善。
第六,不挑拨离间,叫断恶。他人之间有怨恨、矛盾,自己力所能及地去...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師不信有佛
四、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
印顺虽以提倡大乘佛教自诩,但认为阿含是佛陀的本教,所有的佛教经论必须要到阿含
中找到一点暗示才首肯,实则是矮化、浅化和曲解大乘佛教,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原著第三章佛理要略,仅列世间之净化,世间之解脱两表;而菩萨道一表,则列之第十
一章第三节末,意许锡兰传大乘非佛说,以大乘为小乘学派分化进展而出。·····
·或余他处所谓五乘共法与三乘共法,而特大乘法则竟未为承受。故虽特尊龙树亦不能
完全宗奉,而有‘已启梵化之机’之微词;所余大乘经论不为所尊重,复何足讶!其附
摄大乘于小乘,不容有超出小乘之大乘,自当与大乘佛菩萨立场有异”。[3]太虚明确
地指出印顺的立场不是大乘佛菩萨的立场,而是温和版的大乘非佛说。
印顺认为菩萨精神,包括“忘己为人”、“任重致远”和“尽其在我”等内容。他在“
敬答议印度之佛教”中为自己偏扬空宗贬斥他宗辩护时,认为龙树菩萨的空宗才真正代
表菩萨精神。“菩萨乘为雄健之佛教,为导者,以救世为己任者,求于本生谈之菩萨精
神无不合。以此格量诸家,无着系缺初义,《起信论》唯一渐成义,禅宗唯一自力义:
净之与密,则无一可取,权摄愚下而已。”[5]
原来大...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2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 29 作者 罗森
第一章
江州城南,金明寨,宋军大营。
一阵强劲的北风吹开厚厚的帐毡,涌入中军大帐,干冷的气流带来刺骨的寒
意,帐内的气氛却如同滚油浇在火上。
一名姿表雄毅的将领勃然大怒,拍案吼道:「四日前筠州常平仓失火,为何
今日才报至军中?」
「回将军。」前来报信那名官员微微躬身,然后直起腰,不卑不亢地说道:
「常平仓正月十日夜间失火,下官次日便押运粮食离开筠州,直趋军中,一路不
敢稍停留。」
「筠州至烈山,沿途均设有兵站,四百余里路程马递两日可达,急脚递一天
便能赶到!军情如火,岂能延误!」
「下官带有一千余石粮食,六日路程四日走完,不知下官哪里可有错处?」
那名官员不动声色地说道:「急脚递是御前专用,一日疾行五百里,枢府尚不得
与闻。即使将军有令,下官也不敢动用。」
发话的武将是龙卫军右厢都指挥使葛怀敏,他身为禁军大将,整个宋国比他
职位高的武将也不过十几个,前来报信的只是筠州一个提举茶马的九品小官,却
敢当面顶撞,不由怒火更盛,高声道:「急脚递本就是军兴之用!你们这些鸟文
官--」「怀敏!」坐在上首的主帅夏用和拦住他的话头,然后和颜悦色地对那
名文官说道:「提举一路辛苦。来人啊,请提举到后帐安...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8
☆─────────────────────────────────────☆
runsun (runsun) 于 (Fri Dec 18 14:14:14 2009, 北京) 提到:
美国加州2009.8.29
D:科学家说数十亿年前金星曾像地球有海洋但干枯了,部分原因是金星太接近太阳,它
有水存在可能表示那里曾有物质生命,今日科学家相信,金星有微生物存在,金星是否
曾像地球能长养生命?
M:是,它过去是,它曾是美丽的星球,现在已不再是,那里完全没有生命了,没有任何
生物,很遗憾。
D:那里过去曾有生命,他们看起来像我们吗?
M:是,是,他们看起来像我们。
D:火星,地球和金星为何都有类似人类的众生居住,我们有类似的祖先吗?谢谢M。
M:我们只有一个祖先那就是上帝,有些变成堕落天使,他们看起来类似我们,是因为我
们有类似的功德,包括我们银河中的火星,金星等星球,只问我们银河中的不要问太远
的星球,否则我就不用出定了。虽然你的问题很简单,但我要查证,需要一些时间,为
了地球的生存我们也都很忙,所以我得牺牲你们的要求,一直拖到今天,我好不容易才
排进今天的行程里。
D:谢谢M
...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81
3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东方41
第四十一卷
【本卷简介】

女人果然还是比较狠,说放火烧场就放火!啊可是人家还不是只希望你腿开开!
只是这局怎么越打越让人汗毛直竖,以为是一个结果有两个,以为已经下身残废的
结果还想纳后宫!
以为同是一条船上的人结果……
伤者纷纷离席退场,天魔、武沧澜、陆云樵三人仍陷苦战,杀招尽出、腥风血雨,
透着似真且幻的奇异感。
这场看似大局已定的赌注,还会有意外吗?
第一章 百变千幻。暴雨雷霆
距今数百年前,来自天外的奇特生命体,降临域外,被称为始祖之人。由于无法离
去,始祖之人与人类血脉结合,繁衍出了四灵之民的始祖,后来四灵之民分散各方,或
中土、或域外,各自开创属于自己的传奇……与悲剧。
不管是传奇还是悲剧,四灵之民的崛起,完全是继承了始祖之人的遗产,其所使用
的器械、工具,成了七件无可取代的超级法宝,而其所传承下来的智能,成了四灵部族
的秘传知识,甚至发展成后来的楼兰文明。
若没有始祖之人,就不会有后来的四灵盛世,这点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是知
情者,谁也无法否认。然而,始祖之人所留的遗产,就仅仅如此...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3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东方41
先顶后看

第四十一卷
【本卷简介】

女人果然还是比较狠,说放火烧场就放火!啊可是人家还不是只希望你腿开开!
只是这局怎么越打越让人汗毛直竖,以为是一个结果有两个,以为已经下身残废的
结果还想纳后宫!
以为同是一条船上的人结果……
伤者纷纷离席退场,天魔、武沧澜、陆云樵三人仍陷苦战,杀招尽出、腥风血雨,
透着似真且幻的奇异感。
这场看似大局已定的赌注,还会有意外吗?
第一章 百变千幻。暴雨雷霆
距今数百年前,来自天外的奇特生命体,降临域外,被称为始祖之人。由于无法离
去,始祖之人与人类血脉结合,繁衍出了四灵之民的始祖,后来四灵之民分散各方,或
中土、或域外,各自开创属于自己的传奇……与悲剧。
不管是传奇还是悲剧,四灵之民的崛起,完全是继承了始祖之人的遗产,其所使用
的器械、工具,成了七件无可取代的超级法宝,而其所传承下来的智能,成了四灵部族
的秘传知识,甚至发展成后来的楼兰文明。
若没有始祖之人,就不会有后来的四灵盛世,这点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是知
情者,谁也无法否认。然而,始祖之人所留的遗产...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3774
3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妖刀记25
《妖刀记》卷廿五 五阴炽盛
书目:
第百廿一折 重泉有罅,福祸自生
第百廿二折 何为卿狂,丽藻华菱
第百廿三折 梦外冰凝,古石含菁
第百廿四折 明珂胜雪,朱紫交竞
第百廿五折 玉宇巍峨,牙骨盈坑
内容介绍:
这是一处武林秘境,已为世人所遗。相传谷中有三样宝物:天佛赠予龙皇玄鳞的殿
宇「接天宫城」,玄鳞化出龙形后所遗的巨大尸骨,以及「洞中之月」。「你信不信五
阴大师?」染红霞问。  「我信。」耿照回答。
「我也信。这样,就更令人想不通啦。」染红霞倒抽一口凉气,颤声道:「大师说
三样宝物都是真的。他曾经亲眼见过……就在这里!」
正文:
第百廿一折 重泉有罅,福祸自知
石莲倾倒,三座高台顿时陷入混乱。剧烈的晃动与骇人的轰响如半山崩塌,震得众
人腿软耳鸣,动弹不得,连训练有素的谷城战马都嘶叫着人立起来,抛下了许多不及防
备的骑士。
也不知过了多久,黄尘渐渐散去,广场中央已不见巍峨壮观的九品莲台,破碎的大
块花岗岩交叠错落,十丈方圆以内找不到一块平地;居中的乱石堆较周围略高,盖因莲
台的底座以青砖砌就,作为地基,与寻常屋舍并无不同,...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1670
3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梦幻泡影 11集 全
【第一章】——定约
【第二章】——无上魔功
【第三章】——普陀圣境
【第四章】——芥子纳须弥
【第五章】——回归
【第一章】——定约
翠羽山的前山并不高,从山顶到山脚也就两百余丈,一路上全都是三丈长、
两尺宽的青石台阶。
此刻,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就站在山顶上朝着四周眺望。她想找到一男一
女,可惜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看到的全都是上山下山的香客。
她的心里充满忧急。
翠羽宫并不属于最早知道大劫将至的门派,只是这段日子气氛诡异,加上她
们和官府联系密切,所以天宝州发生的那些事第一时间就传到她们耳中;其中剑
宗传承和飞针之术重现绝对是令人震撼的大事,而且两者都和上一次天地大劫有
关,不由得让她们产生无限遐想。
女人大多敏感,所以翠羽宫高层一合计,立刻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天宝州发生的那些事里,璇玑派的身影若隐若现。翠羽宫和璇玑派交情一向
不错,所以她们找相熟的璇玑派的人问了一下,结果璇玑派的人大多呑呑吐吐,
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只有两个交情最深厚的人私下给了一些暗示。
那些暗示无不指向万年前的那场大劫。
确认这件事之后,翠羽宫上上下下顿时感到恐慌起来,没人比她们更了解大
劫的恐怖。
这半年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6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7
谁的桥?谁的路?——《“朱毛”不是石达开——1935年大渡河之役详考》节选
谁的桥?谁的路?
一、铁索桥是一座古老的桥
在进入泸定桥当年的战斗场景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座著名的桥作先作一些深入了
解。
今天的泸定桥,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其实,即使红军没来过这座桥,它也绝对是个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
此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位于泸定县城的西侧,横跨大渡河,东
桥头与西城门相衔接。桥的两侧山峦起伏,高崖夹峙,一水中流,河水咆哮奔腾,宛如
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桥身全长101.67米,宽2.67米,是用13根粗铁索由东岸拉到西岸
构成的。9根铁索作底索,两侧各有两根作桥栏。桥面横铺木板,以通行人。
当时,大渡河上千里的河道,这是唯一的桥梁。也是连接四川腹地和康藏高原的咽
喉要道——“号称川康第一大桥”。关于建桥的成因、办法、结构以及管理与维修,文
荣普先生曾作过相当详尽地考据与陈述——
㈠关于建桥成因。
文荣普先生认为首先与茶马互市的发展有关:“明代以后,打箭炉(康定)发展起
来,四川西部的茶叶源源不断地从打箭炉一线运入西藏。深切在二郎山和贡嘎山之间的
大渡河,水流湍急,入...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334
38
先说说道教。
道教的基本教义也就是这些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拜神寻
仙——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应,天道承负——道教善恶报应 性命双修,返朴归真——道教修炼秘诀
上善若水,柔弱不争——道教为人品质 清静寡欲,自然无为——道教处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道教逍遥精神 忠孝节义,仁爱诚信——道教伦理道德
福禄寿喜,吉祥如意——道教民俗风情 仙道贵生,济世度人——道教核心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创世理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活动准则
天人同构,阴阳协调,形神共养,统筹兼顾——道教养生原理
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道教成仙途径
道教始祖轩辕黄帝祭祀天帝,问道崆峒,受教玄素,学医岐伯而始有人间道教。后于首
山采铜,荆山铸鼎,王屋炼丹,桥山飞升,至今已有4700余年道教历史
现在主要分为全真和正一两派,一派需要在道观修习,一派不需要,全真需要吃素,正
一只有特定时间吃全素,平时不吃牛狗龟蛇这一类的
道教和名间方术是有所不同的。
术分为山、医、命、相、卜五种有民间方法,也有正派术法。但是光会法术,只是术士
,并非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4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周天 桫椤城 BY碎石
第1节:东海。鲆岛。噬魂山脊。(1)
挖掘伊始,四方云聚,有神自云中叹息。
但是没有人留意。
没有时间抬头仰望苍穹了。
踩在用五牺祭祀的血池里,他们目光炯炯。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脚下的泥土,仿佛看
得穿深重的大地,看得透幽冥的黄泉,一直往下,看破狂暴的魔域深渊,一直一直往下
……直到那让神也暗自敬畏的力量。
传说中的力量……
混沌的力量……
他们渴望的力量。
挖掘的工作是如此保密,参与挖掘的人都没有名字,他们只有属于自己的行数与
标号。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结界的人法力之强,恐怕连妖族的五老院或周国的
天监所里,这样的高手都屈指可数。但他们甘愿舍弃姓名,与另外三百四十五人一道黑
袍裹身,面色从容。
三百五十人替自己取了统一的名:"纯"。
--传说中存在着连天也无法干预的事,便被称做"纯粹"。
他们要做的,就是纯粹的事。
三百五十名纯按五行分做五组,艰辛工作,不分昼夜。"金"以纯刚之力荡平大地
,配合"土"破开泥土,砸开顽石,深入地底。"木"搭建起连接地面与坑底的通道。"火"
以纯阳之气烧灼泥中残破的魂灵,抵御侵...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41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信到本版] [修改] [删除] [回信给作者] [下一篇] [同作者阅读] [同主题阅读]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发信人: corpus (corpora),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r 8 08:25:30 1999)
黄念祖老居士著《心声录》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
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
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
,先有正见,才有正修
。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希
望初机的同修,认清目标与道路,稳步前进。
(一)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
只是因为大悲心...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
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
,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
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神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
而此书于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传,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
删繁取要,汇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
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或曰,是编也,为未过关者设也,已过关者长往矣,将安用之
。虽然,关之外有重关焉。托伪于鸡声,暂离于虎口,得少为足,是为增上慢人。水未
穷,山未尽,警策在手,疾驱而长驰,破最后之幽关,徐而作罢参斋,未晚也。
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春日,云栖祩宏识。
禅关策进。后学云栖寺沙门祩宏辑。
一、诸祖法语节要第一
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契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
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依止善导大师 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著
善导大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乃中日等国净土宗同尊的大祖师。大师得十方如来之心髓,
作无量世界人天之眼目。依止《无量寿经》,独赞持名念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身
弘道,恩德无极。超世希有,万古同钦。日本净宗称大师为“高祖”,“吾家”,“宗
家”等,并有尊奉弥陀为净宗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日法然上人为三祖者,法然上人
赞大师之《观经疏》说:“此疏是弥陀传说,此文是弥陀亲讲。”上人并赞大师是“弥
陀愿王之垂迹”。日亲鸾上人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我国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
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
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是以中日净宗先德,对于大师莫不俯首归心崇敬景仰。
承恩众生,则顶礼膜拜,永劫依止。
大师为什么能长受后世无限的尊崇敬仰呢?只因大师依止《无量寿经》,十念必生
的本愿,拈出持名妙法。指出径路修行的径路,显示弥陀愿王的本心。大师出家后,初
依《观经》修观,已成深妙。但二九岁时(贞观十五年,公元六九一年)于玄中寺,蒙
道绰大师授予《无量寿经》。顿如贫子归家,全承富业。衣底明珠,照用无穷。大师说
:“释迦所以兴出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
我们要继续探讨三士道的建立,是否符合佛法的正义?《广论》三士道的下士道
与中士道,是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与解脱生死。可是正确的佛法中,让我们能够往生善趣
,甚至最后证得解脱,最简单也最为首要的方法就是断除三缚结,也就是要证解脱道的
初果;从往生善趣到解脱生死,这其实是除灭烦恼的过程,烦恼的减少就是福德的增加
,烦恼减少可以让众生往生人天善趣,烦恼深厚的众生,福德相对的也比较少,也就会
下堕三恶道。因此烦恼的内容,应该要清楚地告诉众生;什么是烦恼?烦恼的作用是什
么?也要告诉众生清楚,若是不让众生清楚烦恼的内涵,想要让众生往生善趣,甚至最
后能够证得解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解脱道上,所谓的烦恼,是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的心行,这些都叫作烦恼。烦恼
有见惑、有思惑,见惑是见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三缚结;思惑是修道所断的烦恼,也
就是对三界的一切贪爱。三缚结是三种烦恼,首先是我见,又称萨迦耶见,其次是戒禁
取见,第三是疑见;众生要解脱生死,首先就是必须断除三缚结。我见,就是把五阴当
中的某一阴,或是部分的特性,认定为真实常住不灭的我,这种见解就是我见;戒禁取
见,就是对于真正的解脱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7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九)
卷九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
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
。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身心
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
名大梵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
漏不动。名为初禅。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燃。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吸持圆光。
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
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世界身心。
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阿难。此三胜流
。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
三...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48
在哈哈大笑声中,床次竹二郎和土肥原贤二满面春风走出山口饭店密室。中野
正刚立刻以记者的特有敏感问道:“二位有何喜事,乐得合不拢嘴?"床次竹二郎避
而不答,只将狡诈刁钻的目光投向土肥原。
“中野君,我们俩是不打不成交,现在共同的利益把咱们拴在了一起,想分也
分不开了!”“这是。……这是什么意思?"中野正刚本来极讨厌土肥原贤二,现在
见土肥原如此主动交好,慑于土肥原的大名和皇室背景,他也只得以礼相待。
只是被土肥原贤二突如起来的话搞得迷惑不解,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土肥原,而
将探询的目光投向床次竹二郎。
床次竹二郎明察秋毫,笑容可掬地将土肥原贤二推到前面说:“请东方劳伦斯
回答!"众人一起将惊奇的目光射向土肥原贤二,这位"东方劳伦斯"以当仁不让之势,
向众人发出入席邀请:“请入席,边喝边淡!"于是,在杯盘交错声中,土肥原贤二
施展出谋略家的全部解数,动员朝野反田中势力和陆军“激进派",掀起抨击田中义
一的高潮。……在第二天的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民政党议员中野正刚发挥超人
的辩才,理直气壮地向首相田中义一质询道:“关于炸死张作霖的满洲交叉点事件,
我们民政党议员已多次进行质询,田中首相总是以'...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藏密问答录》双运与戒律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l***5
发帖数: 420
5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妖刀记》21
书名:《妖刀记》21
作者:默默猴
出版:河图出版有限公司
出处:红领巾手打团
简介:「你说佛这么好,大水冲倒俺屋舍、卷走俺妻女时,佛在何处?俺走
几千里路来东海,慕容柔却要赶我们回去,路上不知还要死多少人,佛又何在?」
面对激动哭号、满面血泪的难民,那人只摇头道:「佛不在。」众人哗然。
此世无佛,救赎何在?当朝廷旁观袖手,当镇东将军闭门自固,佛的使者要如何
拯救苦难的百姓,领他们度过长夜,迎向黎明?
人物介绍:东郭御柳:身为邵咸尊的亲传弟子,东郭同时也是师傅的得力助
手,受命在三川一带是、招央土流民,送往青锋照设置在央土、东海交界的难民
营「安乐邨」安置。对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师妹芊芊怀有特别的情愫。
年龄:26岁身高:175 公分出身:青锋照外号:「飞花剑」
武学:道器离合剑、归里截气手、不动心掌、沧浪腿法师承:「文舞钧天」
邵咸尊身分:邵咸尊座下四大弟子之一专长:冶铁铸炼、轻功、暗器
邵咸尊:东海正道第一名士,学问精深、乐善好施,受万民景仰,与赤炼堂
总瓢靶子雷万凛形成强烈对比,人称「青善赤恶」。两人少年时齐露头...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