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宪宗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o********l
发帖数: 190
1
太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在古代的皇宫里,为
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
。不过,这是一般情况,虽然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占据剩余很少
部分的二般情况下,太监进宫时弄虚作假就变得相当容易。譬如在唐朝中后期,太监势
力过于膨胀,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皇帝们对他们恨得要命,也怕得要命,对太监的有
效管理就更谈不上了。尤其是在唐敬宗、唐文宗时期,很多身体健全的人未经“验收”
,就冒充太监混进了宫里,在天子眼皮底下混吃混喝、大行违法之事。其中个别胆大者
还打起了皇帝女人的主意,给皇帝大人戴绿帽子。而本文的主人公唐敬宗李湛就是因为
一顶绿帽子而丧命的。
古代人结婚一般比较早,李湛来到世上的时候,他爹遂王李宥(后来的唐穆宗李恒)才
十四岁,也就青春期刚起步的样子。见到这个小生命降生,李宥非常有成就感,第一时
间通知了爹妈。言外之意就是:我是个男人了,可以当皇帝了!宪宗李纯知道后,也很
高兴,亲自捉刀给这个小孙子起名字——湛。李湛是个很邪气的人。唐朝中期之后的皇
帝有改名字的传统,一般他们出生时有一个名,...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方术纪异》 王亭之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3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故后继位,在位18
年,病崩,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有人说,他是一个无嫔妃、无嗜好、无亲信的“三无”皇帝,他主政的是一个无专
权、无战乱、无弊政的“三无” 时期。虽然这评价看似有些绝对,却也与史实相差无
几。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帝驾崩,太子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又称弘治皇帝
,是明朝一位开明圣主。
他在位期间,先是将宪宗期间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比如逮捕
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罢免外戚及党羽。裁汰传奉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
千余人,论罪戍斥。革除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处死妖僧继晓。裁抑宦官及佞
幸之臣,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党羽均被治罪。并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
依附权要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
他大胆启用人才,选贤举能,将能臣委以重任。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
、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
他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视朝,处世公正、政治清明。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
...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2909
4
中纪委相当于东厂。
国安局相当于西厂。
监察部相当于锦衣卫。
国家预防腐败局相当于锦衣卫的另一块牌子。
都是明代的特务机构、彼此之间不存在直属关系。西厂更是前后只存在了不到十年
锦衣卫不是太监,而是军事编制,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
,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
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
就是“锦衣卫”。
其实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觉
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于是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提
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
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
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
、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大家对这个名词一定很
熟悉)。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859
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历史上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zz
谈到明朝,可能大家记忆最深的就是它的恐怖政治了,而作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锦
衣卫与东西厂,则更是大大的有名。但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都
不太清楚,在很多小说、电视剧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幕后黑手、特务组织等随便地搬来搬
去。其实东厂和锦衣卫是有较大区别的,而西厂更是前后只存在了不到十年。本文将简
要介绍一下这三大特务机构,力求给大家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
一、锦衣卫
按照时间顺序,先谈谈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
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
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
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一个顿号,基本上把锦衣卫分
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
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大汉将军”。这些人虽名位“将军”,
其实只负责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 阅读全帖
w**********1
发帖数: 319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转贴] 唐史闲话之宰相风度
转帖一篇网文,好文共欣赏呵!
《唐史闲话之宰相风度》
文:萧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代中秋咏月的佳作不胜枚举,我独爱此句,感其
意境之雄浑高远,方知何谓盛唐气象。皓月当空,天青海碧,也不禁想起此诗的作者,
被誉为“文中之帅”的开元名相张九龄来。
张九龄,以诗文和风度名动一时,为人正直而有责任感,一心“致君尧舜上”的儒
家知识分子典型,一度和玄宗也曾君臣相合,共创开元盛世,然终不敌李林甫之巧言令
色善事人主,在其口蜜腹剑下败下阵来。颇有艺术家气质的玄宗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
了自己的不满--在秋天给张九龄送去一把扇子,暗示已经用不着他了。然张九龄虽被罢
相,其翩翩神采仍让玄宗念念不忘,其后每逢荐引公卿,玄宗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
好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一语道破唐代对士人品貌的推崇。唐代以科举取仕,
但科举高中并不等于就能马上当官,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核,考核的标准有四条:
一曰身,谓体貌丰伟。头一条就是要求风神俊朗,可见帅哥在唐朝实在很占便宜。
而相貌太过丑陋的人是不能做官的,大概觉得有伤国体,很丢士大夫颜面。
二曰言,言辞辩正。要能言善辩,哑巴、口吃患者、说不了两句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皇帝的处男身破在哪些女人手上?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
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
生儿育女。
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
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
事。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
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
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大为奇怪。同样,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结婚,但他
13岁时刚步入青春期便已临幸了宫女,14岁就做了父亲。
清代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
皇帝临御。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
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
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藉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的
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清代宫中的这种规
定,目的是使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uperme1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万万没想到!皇帝们第一个性体验的女人竟会是她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3 22:45:01 2016, 美东)
皇帝的处男身破在哪些女人手上?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
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
生儿育女。
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
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
事。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
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
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大为奇怪。同样,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结婚,但他
13岁时刚步入青春期便已临幸了宫女,14岁就做了父亲。
清代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
皇帝临御。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传说中的“元和中兴”,唐宪宗对于地方方镇势力做了一系列的打压。
接唐纪五十二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德宗崩,太子诵即位于太极
殿。以韦执谊为尚书左丞,王伾为左散骑常侍,王叔文为起居舍人,武元衡为左庶子。
王伾、王叔文党人权重。七月,上称太上皇,太子纯即皇帝位。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
文渝州司虎,两人皆死。西川节度使韦皋薨,刘闢自为留后,不受朝廷节制。十一月,
贬王叔文党人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出为司马,“二王八司马案”。
唐纪五十三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上皇崩于兴庆宫。以
高崇文、李元奕等讨刘闢。三月新科进士:元稹、独孤郁、白居易等。上颇纳左拾遗元
稹上疏,时召见之。程执恭为横海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李师古薨,弟师德继之。八月,
高崇文克程度,擒刘闢;刘闢之众平,闢至长安并族党诛之。回鹘入贡。
二年(807年):以武元衡为门下侍郎,李吉甫为中书侍郎,范希朝为朔方、灵盐节度
使。镇海节度使李锜反,以淮南节度使王锷等讨之;锜部将多降,锜败,押入长安,父
子腰斩。召白居易为翰林学士。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天下方镇四十八,...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10
当年万贵妃的故事
万贞儿(1428年-1487年),明宪宗成化帝的宠妃。恭肃皇贵妃万氏,青州诸城人氏。父
亲万贵为县衙掾吏,因犯法被流配边疆。万贞儿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充入掖
庭为奴。明宪宗朱见深两岁的时候被孙太后立为太子,与此同时,时年19岁的万贞儿做
了他的贴身侍女。
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为明朝第八位皇帝,封
万贞儿为妃。第二年,万贞儿为宪宗生下一子,宪宗大喜,遂封万贞儿为贵妃。可惜不
到一月,皇子夭折,宪宗和万妃都悲痛非常,万妃后来也不能再生育,宪宗封其为皇贵
妃,以示安抚。值得注意的是,万贵妃是历史上第一任在世即被封为皇贵妃的人物。[1
]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皇贵妃病逝,享年59岁。明宪宗痛不欲生,说道:“万氏长去了,
我亦将去矣。”辍朝七日,谥万贵妃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数月之后,明
宪宗也以忧郁过度而亡,年41。
s*******l
发帖数: 2445
11
闲篇扯到晌午,宰相公廨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徐侍郎就让小灶精心做了几样上京风味的
吃食送过来,烩洛鱼、黄斩鸡、蒜茸肉还有葱香小油饼……琳琅满目也是小半桌。但是
没有酒。席有馔而无醴,这让徐侍郎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他歉意地对商成解释,因为公
廨随时可能召唤两个人进皇城,所以不能饮酒;因此他就没让灶房预备本地有名的几种
醇酿。
商成倒是不在乎。上京的几种酒他上次来时都尝过,全是果酒,度数也很低,简单
说就是含酒精的果汁而已。唯一有点印象的一种仿唐朝三勒浆的酒,倾在盏里绿意盎然
看着异常有卖象,可惜味道带酸,就象掺了酒精再滴了醋的寡水。他只喝了一杯,以后
再说什么也不喝了。谁会没事天天喝“醋”?他对徐侍郎说,他不在意席上有没有酒。
他还笑着拽了句文,说:“没事。咱们以茶代酒,不亦乐乎?”
吃饭的时候,商成忽然想起个事情。他以前和张绍他们聊天时,曾经听他们提起过
,大赵立国根基渐稳之后之后,在太宗开平年间,曾以大将王箸为帅,发天下兵马四十
七万分四路伐草原。这场大战从开平九年一直打到景匡六年,共计十四个年头,双方前
后卷入的人马超过百万,仅十万人以上参加的大规模会战就有五次;最后双方...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12
真实的宫斗比影视剧要血淋淋得多。
先用几张影视作品截图来直观地展示古代后宫斗争的血淋淋。
#1
宋哲宗后宫,婕妤刘清菁指控孟皇后行巫蛊。由于此段历史没有影视作品,所以我截选
的是韩剧里朝鲜仁祖后宫赵贵人指控庄烈王后行巫蛊的这段,正好内容惊人相似。
当时孟皇后宫殿里的三十多个宫女太监们都被逮捕了,被刘清菁同党的梁从政残酷逼供
,手脚折断,舌头都被割掉。到了御史董敦逸来审查的时候,发现这三十多人都已经不
成人形了。
事闻,诏入内押班梁从政、管当御药院苏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
,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狱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
仅属,无一人能出声者。
但根据另一本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的记载,当时审查的结果对孟皇后、尼姑法
端等人行巫蛊细节记得特别清楚,包括用驴驹媚等物制媚药,把病死者骨灰放到刘清菁
宫室,用大钉钉在刘清菁画像上等等。一个小小婕妤不可能有能力去布那么大一个局,
找来那么多证物来陷害皇后。由此判断,孟皇后确实如陈阿娇等皇后一样,的的确确行
了巫蛊。只是由于日后出于政治考虑,南宋皇室塑造了孟氏的无辜形象。看来宫斗真是
你死我活之战。...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65
13
在中国的历史上,传奇的女子有很多。每一个成功的帝王身后,也都会站着一个聪明的
女人,但这些女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有嗜权如命的吕后,也有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
今天想要讲的这个女人,同样是帮助自己的丈夫建立了一个帝国,而她也绝对担当得起
一个“贤”字,只不过,对于她给予的关注并不多。
翁吉刺察必出身于蒙古贵族家庭,其父按陈官封济宁忠武王。当时的蒙古族正处于
东伐西讨、四处征战的时期,而身处这样一个环境,察必耳闻目睹,逐渐养成了沉着镇
静、外柔内刚的性格。后来,察必嫁给了世祖忽必烈为妃。
此时的忽必烈虽身为藩王,却已有一统天下、雄踞八荒的志向。他延请各地名士,
求教治国之道,逐渐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汉儒幕僚集团。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忽必烈
逐渐脱离蒙古旧贵族的思想轨迹。他认识到要想在发达的中原地区扎下脚跟,只有采用
汉法治理汉地,才能巩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他改变了奴隶制式的掠夺政策,严禁官兵
扰民,禁止以农田为牧地,禁止纵畜损残桑稼,要求官吏“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
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同时他还沿用汉族的一整套行政系统,借以管
理中原地区。忽必烈不仅自己学习汉族文化历史,还用...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乐影书香】从此萧郎是路人
不知道该八卦啥。。。。此事出自笔记,故未必是实。不过于頔新旧唐书是有传的,他
是于谨后人,于谨是西魏八柱国跟独孤信一起的,比独孤信资格老。于頔是一方节度,
当时中唐节度都比较横么,不过他不是河北的是襄阳的,这应该也是故事发生地。他买
此婢女,故事里解释说因此婢女类无双。无双应该就是唐传奇无双传里的,青梅竹马两
情人因战乱失散,后来女子归豪家,得义士古押衙之助而团聚的那位。小说里说是女子
流落宫廷,但是崔郊于頔故事里说是“薛太保”家的。可能类似吧,薛太保不确定是哪
个,有可能是薛仁贵后人,薛嵩,跟其子薛平都有太保的封号。好像这类故事还蛮流行
,章台柳啊,破镜重圆啊,都是有侠客相助,或者豪家慷慨,助有情人终成眷属。估计
是唐朝流行小说体裁?
于頔嘛,是勋贵之后,又出镇一方,豪奢是自然。好玩的是,宪宗继位,加强皇权,于
頔看风声有变,就主动要求儿子“尚主”;好像唐朝公主比较嫁不出去,有媒人被那位
倒霉驸马恨死的,有听风声就躲的;宪宗就答应了,结果某翰林,跟白居易好像挺不错
的一位,就义正词严的说,这怎么可以呢,于是虏姓;因为于家原来是鲜卑万纽于改的
嘛;这个儿子又是庶出不是嫡子。宪宗说,我有...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9892
15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看《宫心计》看出的一声叹息
一声叹息给郭太后……这部剧可真是把历史上宫中朝野都称赞人品德行足以母仪天下的
郭太后给埋汰得不行……
历史上的这位郭太后,就是郭子仪的孙女儿,有名的醉打金枝主角升平公主和郭暧的长
女。她因为出身高贵,在唐宪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被选作太子妃(相当于皇室的血脉又
回输给皇室)。后来虽然一直没能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但实际上一直是后宫之长,即使
是很花心的宪宗对自己这位姑姑辈的妻子实际也格外宠爱。实际上有过一次群臣奏请册
封郭贵妃为皇后母仪天下的事,最后没能成功。可能的原因有三,一是可能因为宪宗好
色,故意把皇后的位子空出来让后妃们都有点盼头;二是她家世太显赫,宪宗有点担心
外戚专权;三是据说奏请册封的这年多灾害,宪宗可能认为不吉利。反正这位郭贵妃最
终被封后是自己的儿子唐穆宗继位之后了。穆宗侍奉郭太后可称至孝,每月定期朝见不
说,郭太后出游还专门指派王爷带领军队随行护驾,最后还是不放心又自己亲自跑去陪
同母亲。可惜他仅仅在位四年就因为服食丹药死了,接下来的三任皇帝都是穆宗的儿子
郭太后的孙子。其中第一位敬宗继位的时候年纪尚小,朝臣都奏请郭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她自己可以算皇族血脉,当然算有这个资格
T*********2
发帖数: 82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古风正义:裴度官高存仁德
官居极品富千金,
享用无多白发侵。
惟有存仁并积善,
千秋不朽在人心。
当初,汉文帝朝中,有个宠臣,叫做邓通。出则随辇,寝则同榻,恩幸无比。其时,有
个神相许负,相那邓通之面,有纵理纹入口,必当穷饿而死。文帝闻之,怒曰:“ 富
贵由我!谁人穷得邓通?”遂将蜀道铜山赐之,使邓通负责铸钱之事。当时,邓氏之钱
,布满天下,其富敌国。一日,文帝偶然生下个痈疽,脓血迸流,疼痛难忍,邓通跪而
吮之,文帝觉得爽快。便问道:“天下至爱者,何人?”邓通答道:“莫如父子。”恰
好皇太子入宫问疾,文帝也教他吮那痈疽。太子推辞道:“臣方食鲜脍,恐不宜近圣恙
。”太子出宫去了。文帝叹道:“至爱莫如父子,尚且不肯为我吮疽,邓通爱我,胜如
吾子!”由是恩宠俱加。皇太子闻知此语,深恨邓通吮疽之事。后来文帝驾崩,太子即
位,是为景帝,遂治邓通之罪,说他吮疽献媚,坏乱钱法。抄奖其家产 ,关他于空室
之中,绝其饮食,邓通果然饿死。又汉景帝时,丞相周亚夫也有纵理纹在口。景帝忌他
威名,寻他罪过,下之于廷尉狱中。亚夫怨恨,不食而死。
这两个极富极贵,犯了饿死之相,果然不得善终。然虽如此,又有一说,道是:面相不
如心相。假如上等...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下)
景帝的死因,在明朝可能是个忌讳。不少史书都只写一个“薨”字。
陆釴《病逸漫记》载: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
查继佐《罪惟录》记载得更详细些: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已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
杀王,报郕王薨。上不问,祭葬如亲王礼,谥曰戾,妃嫔唐氏等,俱赐红帛以殉。并欲
殉王妃汪氏,李贤奏止之,继令出居旧邸,亦以贤言,两郡主故加恩。
看了真是毛骨悚然。要说景帝是不太厚道,但也就是私心重了一点,想传位给自己儿子
,毕竟没伤到英宗和宪宗的性命。英宗一复辟这可不含糊,不仅让太监把弟弟掐死,还
要所有嫔妃统统殉葬。汪皇后命大,有大臣说话,靠着两个女儿,活了下来。英宗后来
还因为废除殉葬得了个好名声,谁想得到原来前面有这么一出呢?
说起来宪宗算厚道的,景帝废了他的太子位,他也不生气,还给景帝上了个谥号。大概
也有感谢汪皇后不愿废他的意思在里面?另外他给于谦也平反了。一提到宪宗就是万贵
妃啥的,过于丑化了。
Z*********i
发帖数: 3422
18
你这个顺序有点问题,皇帝死后不可能先选侄子,后选弟弟。如果皇帝无子但有弟弟,
皇帝的弟弟自然即位,比如崇祯,不可能跳过弟弟让弟弟的儿子即位。只有弟弟已经死
了,而弟弟的儿子还在,那才有可能弟弟的儿子过继给自己即位。如果无弟弟也无侄子
,则像你说的选堂兄弟。
明朝哪有一朝是侄子优先即位的?唯一一个侄子做太子的就是景泰即位时 ,开始由于
自己没儿子,所以宪宗还是太子,但后来自己有了儿子朱见济,自然就把宪宗废了。后
来英宗重新上台,宪宗自然又成太子。
m******w
发帖数: 284
19
孝康敬皇后张氏(?-1541年),明孝宗皇后,兴济(今河北青县)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品行出众,被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同起居,后宫除了张皇后,竟无其他妃嫔,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老丈人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太子朱厚燳即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尊张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号“慈寿皇太后”。十六年,武宗崩,因为无子,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史称明世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日子一久,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又改称圣母为伯母。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终于,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是回族人
朱元璋是回族的最新证据:皇帝的胡子、伊期兰教和《明史》
关于明朝皇帝的族属,争议己久但鲜为人知。大致有三种观点:传统看法认为朱元
璋是汉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是回族;民间则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认为朱元璋手下
大将有多人是回族。
朱元璋是回族的观点乍一听很雷人,其实一点也不新鲜,这一观点在上个世纪八十
年代就在海外广为流传,一些学者认为南宋以后汉人分别被蒙古人、回回人、满人统治
,所以有“崖山以后无中华”之说。
这一观点并非捕风捉影,持论者提出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比如《明史》中两次提到
朱元璋“克葬”其母,而“克葬”是回族特有的丧葬方式,具体做法是用白布包裹逝者
,而不用棺材。
持传统观点的人从皇宫钦食以及宗教信仰(朱元璋曾出家为僧)等方面举了许多例
子进行反驳,但有证据显示,朱元璋为了夺取江山,不得不借助汉人的力量,夺取江山
以后,借鉴了元代异族统治败亡的前车之鉴,为子孙后代计,有意掩饰其回族身份,主
动进行汉化,以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江山世代永固。另一方面,元末明初,回族尚处
于形成阶段,各种风俗是否如今天一样成为共识和习惯,很难说,虽然色目人在元代地
位较高,但是仍然处在蒙古人的统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我还能生好不好?
LoL
我没成为教授,并不恨那些华人教授,这几天那两个被我撕的是自找苦吃。。
我对我的生意竞争对手也没怨恨,我是给那个盖神抛去橄榄枝,不料,这个社会太现实
了。我总是忘不了别人对我的好。。
我就跟芃高一样,傻傻的,这么深情的对待这无情的世界。。

据官修《明史》记载萬貴妃心腸狠毒,因年紀已大,以後也沒有再生育,當不了皇太后
,因此她對其他能生育的妃嬪非常痛恨,數次強行給其他妃嬪墮胎,連成化帝也不能制
止。明孝宗生母紀淑妃暴死,外界傳聞是萬貴妃毒死。後來萬妃亦要求明宪宗廢掉孝宗
的太子之位。
但据学者考证《明史》这段故事出自成书于明末的《胜朝彤史拾遗记》的野史,因为连
文字都基本一样。而这本野史的作者毛奇龄也参与了《明史》的编纂者之一,《胜朝彤
史拾遗记》书中所记,又是出自万历年间于慎行编的《谷山笔尘》。原始出处据于慎行
在书中所说,是由南京宫内的一个老太监那里听来的,此时距万贵妃去世已经过去了
105年。从一个南京老太监那里听来的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北京皇宫里面的故事,可靠性
存疑。据《明史纪太后传》:“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
弃之。”意思是,(...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唐皇室及其氏族与先世考辩 ZT
其一,以上实物仅能说明李渊的高祖与曾祖因种种原因葬在隆尧,那么李熙之上的先茔
何在?如果在赵郡,那么应一并建七代陵庙才对.所以仅凭两陵不足以令人信服.况此二陵
在唐至今,千余年学人尽知,并非出土之新证,但无人提出李唐出赵郡之说。
再者: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的文字为 “维王桑梓,本际城池”无疑提供出李唐
源出赵郡的铁证。仅此“桑梓”二字就为铁证乎?碑文多有文学性修饰,不能等同于史
料,只能相互参照。如唐张彧撰《忠武先庙碑记》中有李晟在祭祖之时“惨凄改容,欷
歔流泪,若见祖考,如闻话言,神魂仿佛兮皆故乡之游……”李晟的父亲李钦本在长安
后因宫廷之变而谪贬陇西又葬于临洮,李晟在临潭成长,那么不能据李钦葬地和李晟曾
经生活的地方来推测其为临洮人,尽管先庙碑记里也视临洮为故乡。但在《新唐书宰相
世系》中李晟还是定为陇西徙京兆房,因为其先祖李重耳早就迁关内了,传至其曾祖李
嵩又迁至长安京兆。二者同理。李渊不能因高祖与曾祖葬在隆尧就成为是那里人氏的铁
证。论据不充分。
其二,陈先生提出李唐先世是否有李重耳其人.在据史书上只有恒农太守李初古拔曾为薛
安都所俘,其子李买得战死这一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李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23
第二天上午,兵部送来了每旬例有的军报。在军报里,严固调任澧源大营副总管、
郭表接任陇西提督、孙复赴嘉州担任南征副帅,以及兵部抽调燕山卫十四个营加入南征
,这些事情都刊载在军报上。
商成还没把军报放下,仲山就带着石头与几个营校前来辞行。燕山卫受命调派西南
的十四个营,包括在京的两个骑营和一个步营;石头所率的骑营也在其中。
军令已经下来,仲山他们在明日巳时前必须赶到南外城的军营里报道,在那里与最
后一支出发南下的澧源军汇合编组,等三天之后的二月十一南征主帅萧坚掖门陛辞,就
要跟随萧老将军出发奔赴嘉州。
大军行动在即,军营里肯定还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仲山亲自去安排处理,所以商成
便没有挽留他们。他只是询问了一下朝廷对燕山卫各支军旅的人事安排。得知仲山走后
将由邵川接替他的左军司马职务,郑七也被提拔为中军司马督尉,他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把仲山和石头他们送出坊街,然后在那里伫立了很长时间。直到战友的背影消失
在街衢的尽头,他才回到家里。
吃罢晌午,他领着四五个侍卫,带上三车钱帛锦缎之类的乱七八糟礼物,出门去看
望郭表。
郭表早前没有封爵,又...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2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十二章(44)临渊楼(一)
同商成在一起的人也是位穿赤袍的武将,年纪大约五十多岁,瘦长脸,吊脚眉,颏下蓄
的半攥长花白胡须理得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是经过jīng心的打理,头上戴的乌纱幞
头两边各缀着两片三重金鸢翅一一这是位从三品的柱国。
“是上官锐。”陈璞小声地提示田岫。她和商成微微点了下头,招呼那个柱国说:“仲
武公今天不回大营?”
上官锐嘴角露出笑容,笑呵呵地对陈璞说:“我今天可是鸡鸣二遍就出的门,一个时辰
趋驰近百里回的京,要是现在再赶回去,怕是骨头都得颠碎。反正大营里也没什么要紧
事,索xìng明天再慢腾腾地磨蹭着回去。”又对田岫说,“你就是田岫田大人吧?了
不起,不得了!我在兵部听说了,六部二十四司说话间就要改作六部二十五司。要是我
没有记错的话,从宪宗显德五年克昭侯辞世以后,女子出仕再没过七品的;你这也算是
承前启下之举吧?当浮一大白。这样,今天我来做东一一”说着一摆手,也不由田岫推
辞。“就在,就在……就在东市的临渊阁吧!大家都去。”
田岫不认识上官锐,但很早就从陈璞那里听说过这个人,柱国、开国侯、领兵部侍郎衔
、澧源大营参军正令,虽然战功不彰名声也不响,却是京师各支驻军中为数不多的说一
不二的人物...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5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裴 度
裴度,生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字中立,河东闻
喜(今山西闻喜)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
裴度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25岁时考中进土,后又“应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
,对策高等,授河阴县尉”,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裴度居官勤于职守,尤其在“慨
然发奋,志平僭逆”的宪宗继位以后,任事多称宪宗旨意,所以不断加官进职,由监察御
史,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
了执政宰相。20余年间,裴度在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历任显职。由于他“执生不
回,忠于事业,时政或有所阙,靡不极言之”,因而屡遭皇帝的冷落和权臣的嫉恨、排挤
。他虽三次为相,却五次被排挤出朝廷,到太原、兴元、襄阳和东都洛阳去做节度使或留
守等地方官。尽管如此,裴度的“威望德业”,一直为世所重,时人论将相,皆“推度为
首”。就连“四夷君长”,“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可见当时他威望之高和影响之
大。唐朝以后的许多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如刘(日句)、司马光、欧阳修、李贽等
人,都称赞裴度“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
裴度生活在安史之乱
i***s
发帖数: 39120
26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古代最坏采花贼,采花行凶10年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虽然很恐怖,但历史上依然很多人被处以此刑,比如明朝的大太监刘瑾和民族英雄袁崇焕。不过在众多遭受此刑罚的人中,有一个人很特别,他是一个恶贯满盈的采花贼,但他是唯一一个被皇帝下令凌迟处死的采花贼,可见其罪行的严重性。
根据《庚巳编》《明世宗实录》《国朝献征录》《茶香室三钞》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记载了这样一个该死的人,这个人叫桑冲。此人作案行凶10年,共有182个良家妇女受其迫害。
故事发生在明朝成化元年,这个恶贯满盈的采花贼桑冲听说别人善于男扮女装,以教授女子针线活计为名,暗行采花18年,从未败事之后。桑冲便拜其为师,专习“采花”的伎俩。
之后桑冲被彻底的改头换面。桑冲脸上的汗毛须髭绞剃殆净,眉毛也作了整形。蓄发也分作三绺,戴上假髻,扮成妇女的头脸。之后又学做各式女工,如描剪花样、刺绣荷包、缝帽纳鞋、烹调菜羹等。
学习完这种混账技能后,桑冲在第一次犯罪成功后,自喜不已,从此走上不归路。紧接着,成化三年三月,桑冲扮成女人模样的离开了老家,开始了长...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27
呵呵,其实这事儿在他后来的一篇书信里解释的清楚,问题的关键还是:“丞郎给舍,
谏官御史尚未论请,而赞善大夫何反忧国之甚也?”白居易这件事情做是不错,但是得
罪的人太多,这个就像《红楼梦》里的小红得罪了秋纹和碧痕那一出一样:“没脸的下
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
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白居易的处境和小红一样,他先把话说了,宰相的脸就没地方搁了。
至于政治远见,其实不需要政治远见大家也知道是谁干的,只是具体不知道是李师道还
是王承宗,而宪宗这时其实也不畏惧藩镇,正在那他们开刀。宪宗末年,是唐朝唯一解
决藩镇割据的短暂时期。
n*******w
发帖数: 6708
28
信源:寡言博客
读史,常有感慨。 如果按对外族战果排名, 王忠嗣可以排在相当前面, 可惜和李牧
一样, 没有好死。如果王忠嗣不死, 唐朝会有安史之乱吗? 多半不会有。 即使有,
大概也为时不长。后来平定安史之乱不少名将,其实也都为王忠嗣所提拔。 王忠嗣劝
宪宗不要好大喜功, 背后忧虑极深。 大概一大考虑就是安禄山。 王忠嗣死, 安禄山
又兼河东节度使, 成为权力最大的“军阀”。 宪宗自毁长城, 悲哉! 唐朝百姓悲哉。
说到更深原因, 中国帝国对外扩张,把被打败的游牧族安置内地, 实为祸根。 魏晋
如此, 唐仍旧如此。唐太宗把东突厥和契丹等族移到河北, 为安史之乱的前因。
下面是维基百科王忠嗣条目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後移居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
)。唐朝名將。
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於吐蕃
松州保衛戰中,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
常與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論兵法,他“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開元十八年(730年),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开元十八年...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29
本来节度使就只是管一镇的
从盖嘉运开了兼任的先河,到王忠嗣兼任四镇,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也就是王忠嗣忠心,不然换个人手握天下半数精兵也像安禄山一样反了
所以有没有王忠嗣逗一样,只要藩镇权力过大,造反是必然的

信源:寡言博客
读史,常有感慨。 如果按对外族战果排名, 王忠嗣可以排在相当前面, 可惜和李牧
一样, 没有好死。如果王忠嗣不死, 唐朝会有安史之乱吗? 多半不会有。 即使有,
大概也为时不长。后来平定安史之乱不少名将,其实也都为王忠嗣所提拔。 王忠嗣劝
宪宗不要好大喜功, 背后忧虑极深。 大概一大考虑就是安禄山。 王忠嗣死, 安禄山
又兼河东节度使, 成为权力最大的“军阀”。 宪宗自毁长城, 悲哉! 唐朝百姓悲哉。
说到更深原因, 中国帝国对外扩张,把被打败的游牧族安置内地, 实为祸根。 魏晋
如此, 唐仍旧如此。唐太宗把东突厥和契丹等族移到河北, 为安史之乱的前因。
下面是维基百科王忠嗣条目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後移居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
)。唐朝名將。
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於吐蕃
松州保衛戰...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090
30

这个在《明史。兵志》里讲的比较清楚了。经历了几立几费。图快捷的话,可以看黎东
方的《细说明朝》这一段。
三大营的官兵,大部分跟随英亲亲征也先,在土木堡伤亡殆尽,京中剩下的多数是老弱
。于谦于仓猝之间,除了征募民兵,檄调“两畿”(南北两个直隶)与山东河南的运粮军
、备倭军等等,也顺利地选择三大营的可用之兵十万人(《明史·于谦传》作十五万人)
,成立十个新的单位,总称为“团营”,分祢为“毅勇营”、“某某营”,等等。团营
的总兵官,由三大营的三个总兵官选一人担任。这团营总兵官之上,另设提督一人,由
一个尚书或都御史兼任;监军一人,由太监兼任(这是成祖以来的坏制度,于谦没有力
量改变)。那时候石亨已由于谦保荐,作了五军营的总兵官,于谦又进一步保荐他,作
团营的总兵官。景帝照准。提督的职务,景帝叫于谦本人兼充。团营的监军是谁,待考
;可能便是曹吉祥,《明史·宦官传》含糊其辞,说曹吉祥在景泰年间“分掌京营”,
于英宗复辟以后“总督三大营”。
于谦在选了“胜兵”成立团营以后,把三大营留下的老弱,称为“老家”,于是团
营与老家,成为两个对待的名词。而总称为京军,或京营。
英宗把团营废了,宪宗把它恢复...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396
32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
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
晚明学者朱国桢就认为,自秦始皇以来的历代皇帝中,能够称得上“贤主”的,也就是汗文帝丶宋仁宗丶明孝宗等屈指可数的几位。清代修撰的《明史》固然对明代的帝王多有丑化,不过对明孝宗还是给予了简要的高度评价:“恭俭有制丶勤政爱民”。事实上,这样的评价很多明代皇帝都当得起,除了前文提到过的5位明帝之外,建文帝丶英宗丶景帝丶穆宗丶光宗丶崇祯也都如此,细究起来,其实宪宗丶万历也都当得起的(朱元璋在祖训中就要求后代帝王永远要保持“爱民”的本色)。
朱佑樘,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1488年,年满18岁的朱佑樘接班即位,是为明孝宗。孝宗皇帝病逝于1505年,享年36岁,在位时间18年。固然不算多长,却也不是很短吧。孝宗皇帝一生勤政丶宽容丶遵礼大臣丶体恤民生,当时就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赞誉。长久以来,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家... 阅读全帖
x******5
发帖数: 189
33
明朝的宦官势力是从明英宗时期王振当权开始的。从此,宦官们你来我往,活跃在
朝堂之上,但其实宦官掌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的皇帝大多即位时岁数小,给了宦官
操纵大权的机会。
朱祁镇即位年方九岁。站在现在来看,9岁的孩子只是一个天真爱玩的顽童而已
。太监王振带着他游玩,他对这个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大玩伴十分敬佩,尊称为“王先生
”。而王振则利用顽童朱祁镇给予的信任假传圣旨,总揽朝政,没有人能控制他,他不
但成为太上宰相,而且成为太上皇帝。朝堂大事交给了宦官,终于酿成了明朝历史上的
奇耻大辱——土木堡之变。
宪宗朱见深时期,宦官势力更厉害了,那个时期有个权倾朝野的太监叫汪直。当
时的官员,要想得到升迁的机会,往往走汪直的后门。只要汪直肯在皇帝面前美言,此
人立刻官运亨通。由此一来,那些想走捷径的人,莫不以结识汪直为荣。需要强调的是
,宪宗即位的时候比英宗是年长几岁,但同样是个17岁未成年的孩子。
武宗朱厚照是15岁即位。从小就跟他在一起的玩伴是宦官刘瑾,就像朱祁镇的玩
伴王振一样,刘瑾利用皇帝的年幼和信任掌握了大权。朝中文武大臣争先恐后拍刘瑾马
屁的相当...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34
五、今人大上其当
元代历史,被明人再三歪曲之后,已经面目全非。一部「元史」,又因繁芜多误,治史
者尚且视为畏途,难得有人肯下功夫研究。一般人不看「元史」,不足为奇。因此,后
人之论元代史事的,多走捷径,但取材於通监及纪事本末,於不知不觉中,便堕入明人
的陷阱。
清代重考据,毕竟还有一些人看清了真相,知道明人之说多伪。纪昀说:「明之末年,
士风佻,伪体作,竟陵、公安以诡俊纤巧之词,递相倡导。」又说:「士莫妄於明,而
明季所刊之古书,类不足据。」(帝京景物略序及跋)钱大听说:「明人好谈名节,而
於纪载多失讨论。』(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太仓州志条)
然能够完全不受明人思想影响的毕竟不多,连赵翼也不例外。他虽然知道明人说部不可
靠,且曾指出徐祯卿「翦胜野闻」与王錡「寓圃杂记」尤陋,而对於元代的历史观念,
到底还是深受明人的影响。「二十二史剳记」中,批评世祖忽必烈黩武与嗜利二事,完
全承袭着张溥史评的意见。而九儒十丐,及元诸帝多不习汉文等说,则为明人惯称的元
代无文之旧观念作祟。
今世各大学有通史课程,坊间出版有许多中国通史或史纲一类的书。治通史者要讲数干
年历史,自然不可能遍考二十四史,不得不走... 阅读全帖
h**z
发帖数: 9751
35
胡说,我大明16个皇帝里面,我认为只有宪宗成化皇帝有点2逼脑残外,基本都没有什
么问题,大概就这么几类:
牛逼的,比如太祖成祖
没有能力也不胡搞,老老实实听大臣摆布,仁宗,宣宗,孝宗;
自己玩自己的,不理你们:武宗,熹宗
牛逼有心眼,跟大臣对着干:世宗,神宗
平平庸庸一般人:穆宗,代宗
略微2比:英宗,思宗
2比:宪宗
i*****y
发帖数: 3449
36
慕容骁抬手甩脆扇,开篇唱个肥喏:
四川风流状元郎,
贬官统战到云南。
一生频传汉文化,
心中美女脚不长!
今日掏史的主角是杨慎。乍看名字陌生,可说起的他的成名作,列位看官卡拉OK时都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
江仙》”
这首《三国演义》开篇词很多人误以为是罗贯中写的,其实是毛宗岗批刻《三国》时,
从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里抄来的,原题是《说秦汉·临江仙》。二十多年前,琼瑶
老师的偶像剧《几度夕阳红》也是朝这方向起的名。这首词的确写得好,慷慨弘迈,回
味悠远,一看就知道作者是位历经沧桑的主儿。这杨慎一生到底有多坎坷,他确立的美
女标准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且听俺慢慢掏来。
“大明著作第一,首推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杨慎一家世代书香,爷爷杨春是湖
广提学佥事,老爸杨廷和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家庭良好教育加上自身聪明好学
,杨慎打小就是神童:七岁熟背唐诗,十一岁能作诗,十二岁时跟爷爷学《易经》,不
到一个月背得一字不漏,还...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262
37
毛太祖是目前老将小将都公认的,毕竟是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在话下。参见刘邦(庙
号实为太祖,自司马迁起称高祖),赵匡胤。
邓太宗。继承太祖衣钵,励精图治并发扬光大。参见清太宗皇太极,宋太宗赵匡义。
江高宗。守成之主并有发扬,但往往晚年纲纪废驰,文恬武嬉。如唐高宗,宋高宗赵构
,清高宗乾隆。
胡仁宗,或中宗。沉静稳重,敦厚之主,但也失之因循。明有仁宗朱高炽,清有仁宗嘉
庆。
习世宗,或宪宗。有为之主,法度森严。如一代英主世宗柴荣,唐宪宗李纯,清宪宗雍
正。
给的还都是上号。总的来讲后清和大清的相似度很高。这后几位爷还健在就被封了庙号
,也是罪过。
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斧正。
x****6
发帖数: 4339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替外F说句公道话
外F现象本来就深入汉族基因。
早在西汉,皇室就遣送公主们外F北狄,以此换来国家的安定。
从解忧公主到文城公主,N多汉族女人以自己的身体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好几
个竟然侍奉完父亲(哥哥)又继续侍奉儿子(弟弟),完全有悖中原人的伦常。
并且儒家以“夫为妻纲”为核心价值,从根本上歧视女性,凭什么不准女的去外族追求
尊重和幸福?
下面是汉唐著名“外F”名单
汉朝和亲公主列表: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无名氏,汉宗室长女,匈奴冒顿单于(鲁元公主的替身)
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刘盈,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冒顿单于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刘恒,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冒顿单于
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刘恒,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老上单于
公元前162年汉文帝刘恒,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老上单于
公元前160年汉文帝刘恒,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军臣单于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启,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军臣单于
公元前152年汉景帝刘启,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军臣单于
公元前152年汉景帝刘启,无名氏,汉景帝女,匈奴军臣单于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无名氏,汉武帝女,匈奴军臣单于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中唐的宪宗40来岁就遍找长生不老的偏方。由于服用丹药中毒,宪宗数月不能上朝。虽
然最后是被宦官害死的,但如果不被害死,也活不了多久。
是自己作死。
f****o
发帖数: 8105
40
来自主题: Talk版 - 崇善广德 恩泽四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崇善广德 恩泽四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6 23:10:04 2016, 美东)
唐太宗在《帝范》中有这样的论述,“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
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
,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
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唯慎祸于将来……。
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
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
其大意是:有人说,难的不是明白道理,而是不易实行;更难的不是一时能够实行,而
是能否坚持始终。所以说,暴虐荒乱之君,原本不是只懂得作恶,而是不能把善行推延
下去;圣明哲智之主,也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但他们能始终行善备恶。确实是正道幽
远而难以遵行,邪路近在眼前而极易循行。小人因为只选择那些容易的事情去做,不愿
努力去做较为...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2932
41
其实中国能把元朝作为一个朝代也许就是偶然,源于忽必烈对中华文化的欣赏,如果他
不折腾,一直就当蒙古汗, 中国真的就是一个殖民地。
----------------
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1)
中国历代的国号,曾经都是一些地名,周天子崛起在“周”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
号为“周”,秦人崛起在“秦”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秦”,刘邦得天下定
国号为“汉”,到不是因为他是“汉”这个地方的人,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天下盟主项羽
封为“汉王”,他以汉王的身份入主中原,曹操的儿子称帝,国号“魏”,是因为他的
父亲作过“魏王”,其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杨坚做过北周皇帝的“隋王”,得天下
也以“隋”号之,“隋”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唐朝的开国皇帝做过隋朝的“唐王
”,宋朝的开国皇帝没有做过“宋王”,但曾经领过周朝“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一职,
因此建国后国号为“宋”。

宋朝建立以后经历了三百来年的风风雨雨,先是被辽金两个来自北方的政权,夺去
了长江以北的大片江山,最后终于被同样来自北方的元军所灭,这已经是忽必烈建立大
元朝十六年以后的事了,如果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2025
42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维吾尔族政治家廉希宪 zz
http://www.kepu.com.cn/gb/civilization/nation/hundred/hun311.html
廉希宪(1231—1280),元代政治家,维吾尔族。其祖上均为高昌世臣。成吉思汗兴兵
崛起时,父布鲁海牙投附蒙古。后于燕京(今北京)、真定(今河北正定)任职,接触到
中原文化。他出生时,正值其父拜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姓,子孙皆姓廉。
廉希宪自幼熟读经书,深通儒家之道,人称“廉孟子”。19岁时入侍忽必烈王府,因
其“笃好经史,手不释卷”的勤学精神,深得忽必烈赏识。后从征云南等地。宪宗四年(
1254),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宣抚使,政绩显著。九年(1259),随忽必烈攻宋鄂州,
运筹帷幄,参谋军机。宪宗死后,秘密进言:“先发制人,后发人制。天命不敢辞,人情
不敢违。事机一失,万巧莫追”。力促忽必烈迅速北返,在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的斗争中
占据主动地位,并最终夺得帝位。此间,他再次出镇关中,任京兆、四川道宣抚使,重用
良将,力挫阿里不哥的支持者浑都海,平定关陇,旋即升任平章政事。中统三年(1262)
,又进拜中书平章政事。
拥戴忽必烈和平定关陇的过程,不仅显示
h******y
发帖数: 2025
43
作者:cfh19621014 提交日期:2005-4-22 0:38:00
唐朝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士族不愿娶公主为妻,我们透过唐代正史、笔记的
有关记载,可以了解这一点,此举两例: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附《杜悰传》:“(宪宗为长女岐阳公主选驸马)
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
《东观奏记》卷上:“万寿公主,上(按:指宣宗)女,钟爱独异。将下嫁,命择
郎婿。郑颢,相门子,首科及第,声名籍甚,时婚卢氏。宰臣白敏中奏选尚主,颢衔之,
上未尝言。大中五年,敏中免相,为邠宁都统。行有日,奏上曰:’顷者,陛下爱女下嫁
蟪迹尚鲋r俺荩嵊腥铡P写沃V荩继锰坊兀细笔ツ睢r焕止椋纬既
牍撬琛3荚谥惺椋绯己危灰蝗ビ窠祝孛侥醭级蹋烙谥忠樱 显唬骸耸
戮茫浜窝灾硪俊蛎笥冶愕钪腥∫昏吣拘『永矗缢豕獭N矫糁性唬骸司
≈@伤登湮淖郑阋源颓洹H籼裕蝗吻淙绱艘樱 ?
宪宗选尚公主,士族子弟“皆辞疾不应“;白敏中奏选相门之子郑颢尚主,结果,
“不乐国婚“的郑颢对白敏中恨之入骨,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士族之家对于尚主事的
态度。其实,不仅士族如此,甚至连隐士也不肯
z*******o
发帖数: 4843
44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宫心计开播
剧集简介
片名:《宫心计》
前名:《刘三好》
英名:Beyond The Realm Of Conscience
地区:中国香港(TVB)
类型:宫廷斗争
监制:梅小青
编审:贾伟南
片长:30集
开拍:2009年2月28日
首播:2009年10月19日
主演:
佘诗曼——刘三好(尚宫)
陈 豪——皇帝
郑嘉颖——侍卫
关菊英——尚宫
米 雪——尚宫
杨 怡——妃子
陈法拉——小宫女
伍咏薇——尚宫
黄浩然
李诗韵
惠英红
故事大纲
三好随母 入宫为奴
唐朝晚期,宪宗驾崩,郭贵妃 (谢雪心饰) 得大宦官马元贽帮助,拥立其子李宥为
帝,是为穆宗。刘三好 (佘诗曼饰) 父亲因支持宪宗立二子李恽为帝,被穆宗秋后算帐
,充军塞外,其妻江采琼 (田蕊妮饰) 与七岁女儿三好和家婢姚金铃 (杨怡饰) 被没入
宫中为奴。江氏历代做首饰闻名,采琼幼受庭训,练得一双巧手,被编入的司珍(掌首
饰)房,负责郭太后的凤凰珠钗最后工序,以夜明珠作鳯目。初春赏花,郭太后以炉火
取暖,突然身旁宫婢赫见鳯目竟滴出红蜡,惊呼凤凰泣血
S******s
发帖数: 76
45
看《刺客聂隐娘》,旁边有对情侣聒噪个不停,中间安静了一会儿,取代牢骚的是打
呼声,总结其评价有三点:无聊、看不懂、不说人话,相信这也是不少观众对此片的感
受吧。之前看很多业内人士对影片的评价,几乎众口一词的溢美,说是奉为神作也不为
过。其中也有一些影评让观众更加不明觉厉,无助于向大众普及这部耗费了创作者多年
心血的华语电影佳作。
即便再嫌《刺客聂隐娘》枯燥沉闷的人,也不能否定它的画面真是太美了!甚至有
人说它能够得到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因为老外看不懂剧情但看得懂美。影片每一帧
画面、每一个镜头在美学上都令人沉醉,山、水、云、林、风、人、影……整体是写意
画,泼墨留白,富有诗意;细节是工笔画,服装、造型、兵刃、道具、布景尽见考究,
让人看了不由得内心燃起对大唐古风古韵的向往。
可是,《刺客聂隐娘》并不是歌颂祖国山河的风光片或者弘扬古典文化的油画PPT
,它是有故事有内涵的,以史实为依托。只是导演选择了极简约的表现手法,文言对白
更催眠了不少观众。那么影片到底在说啥呢,既然好多人说看不懂,就忍不住想来聊几
句,秉着说人话的宗旨,解读一下这部影片吧。
讲真,这是一部完全不怕剧透的电影,做足...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676
46
明宪宗专宠大他19岁的万贵妃二十多年,至死不变心。为她废了皇后,听任她迫害怀了自
己孩子的嫔妃。万贵妃五十九岁去世后,宪宗悲痛欲绝:万妃走了,我也活不久了。安
葬万贵妃后没多久,四十岁的宪宗因悲伤过度也死了。
女人真的太注重容貌了,不了解男人的依恋情结。真正让人生死相许的是情,不是貌。
R*****g
发帖数: 682
47
众所周知,孙悟空其实也是当过官的,虽然官职不大,但是名字很霸气——弼马温。
《西游记》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里写道:“玉帝宣文选
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
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
弼马温罢。’……
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官径去到任。事毕,木德回宫。他在监里,会聚了监
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务,止有天马千匹。……”
那么,弼马温到底是个什么官呢?
书里是这么说的——
“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
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
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
不大不大,只唤作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
,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
从上文大概可以得出,在《西游记》中的官场序列里,弼马温是御马监的头领,是
个没有品级的不入流看马官。
当然,这是小说家言。事实上,弼马...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5391
48
商成本意是想使陈璞误会,陈璞也确实是信实了七分,但他却忘记了,这书房里不止有
陈璞和南阳,另外还有一位定州王以及田岫。定州王便不说了,老实得就象一个傻瓜,
可田岫却不是能够轻言哄骗的人。她本来就对攸缺先生的过往和来历有所怀疑,商成说
周翔手里有半幅《蜀道难》,落在她眼里就颇有些欲盖弥彰的意味。再加四幅字贴里有
三幅是出于商成之手,《滚滚长江东逝水》成于枋州,《攻心》写在京城,时间地点都
与商成的行程切合,而她恰恰又听说过商成是坚决反对南征的,主张对作乱西南的僚人
进行安抚……如此众多的线索聚集到一起,她的心头顿时就有了一些猜测。
但她并没有声张,再和南阳陈璞讨论了两句字贴,这才装出一付兴味索然的模样过来坐
下了喝水。
她喝了两口茶汤,又嚼了一颗蜜枣,昂着脸四下打量过书房里的几幅字画,百无聊赖似
地瞧见商成正捧着卷书册,就问道:“应伯看的是什么书?”全然就是一付没话找话的
搭讪口气。
商成哪里料想到自己一句画蛇添足的话已经露了马脚,他正抱着书本看得入神,乍然听
到田岫说话,随口就说道:“《天问》。”又翻了翻卷首扉页。“……哦,是宪宗显德
五年的抄本。”
田岫只是想找个说话的籍口而已,哪里...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