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多罗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M
发帖数: 74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http://www.yxjs.org/wenji/02_wxlasl/01_wxljsqj/06_yjjjy/01_yjjj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
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
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佛说法四十九年,只说圆觉二字,但始终无法说圆,因圆觉无相,乃生佛平等共具
之心德,非可言说。觉是本性,圆乃德义,性非觉不显,觉非修不圆,圆不圆,在汝自
己,不在佛,不在法,何况文字?惟依文释义,用资印证,如镜照鉴,考证自己觉地如
何,遂假名圆觉。圆觉者,一总持法门也,由此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妙用恒沙,无不
从此流出,所以达体启用也,故曰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觉相无相,此相乃指觉体,
亦即如实知自心之体相,至打成一片时,方名曰圆。但必以起照为用,至事障断,则烦
恼尽,理障断,所知尽,人法两...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浅讲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和尚坡主
现在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单讲解一下,实际上咱们讲禅的这一系列光碟,它讲的
要义——无我、空性见、究竟祖师禅无话可说等,这些原理,和所有了义佛经、还有一
些一流禅师的开示,其内容都是一样的。前面咱们讲了《心经》,现在再把这个《金刚
经》拿来看一看。
以前讲过,最古老的那种参禅方法呢,它就像徒手爬藤入云---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按
五祖倡导的依靠《金刚经》参学,就容易得太多啦。加上我们作了浅显讲解,那简直就
像爬直升飞机绳梯上去一样,更加容易得悟。
咱们从经文再来看一看,看看佛讲的《金刚经》之内核,和咱们前面讲的那些内容,表
述方法虽有异,看看内容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拿佛经来印证一下。
另外,咱们讲这个经,风格以提纲挈领为主,因为那些寻枝摘叶、逐句解析的资料已经
有很多,走进书店、网上收索、就能找到很多法师或学者录的视频或写的书,里面一般
都有名词注解。
细看学者们讲《金刚经》讲《心经》等的那些文字资料,会发现他们能把里面的文字给
拆解得很详细,就是说各种名词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往往会给
你讲错了,好...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435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人自古就崇拜印度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鸠摩罗什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
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
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
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
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
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4
来自主题: Joke版 - kindle还是代替不了纸书
我刚才好奇的去找了一下金刚经,原来就是佛教故事会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
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
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
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
、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
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
、味、触、法布施。须菩提,...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6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弹劾版主] Photogear版主kyro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7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Photogear版主Kyro:承诺与背叛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8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Photogear版主Kyro:承诺与背叛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9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Boston/December/Vistor请进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10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Boston有意思吗?
天天被那么多人咒那啥,有意思吗?
论坛上的就有,更不要说私下里的了。
不要说你不信这套,
那么多人发包子求祝福为了啥?
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还是会接受你,祝福你的,何必呢?
哪怕你FBI告成了有啥意思?一时心里痛快?
你自己看看你在这里都干了些什么?因缘果报啊
送你《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11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Re: 看地瓜的帖子有感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
教僧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
者忠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
律,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其祖宗就是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的窟外结集分子。这些不守戒
律搞外道的沙门对智慧第一的舍力弗经常代佛说法及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和苦行第
一的大迦叶主持窟内结集大会极其不满和忌妒,甚至不相信舍力弗讲的是佛法及阿难诵
出的是佛经,加上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
了发展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
量的佛经及咒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初期只为攻击舍力弗和阿难等。这些伪经的
共同特征:这一部经或大乘经最好,大肆吹虚,念经或念咒或念佛如何如何神奇有功徳
,攻击贬低佛教,谩骂佛的大弟子舍力弗阿难等。显而易见,这些伪经是大众部邪教徒
为攻击佛弟子和摧毁佛教有意编造的,...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承传谱系
一、和硕礼亲王(历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
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
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
二、和硕睿亲王(历十一代十二王)
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
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
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
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
德长:仁寿子,和硕睿 亲王
魁斌:德长子,和硕睿...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 中 庸 》- 道不远人
要依“修多罗相应”标准,可能找不到神变的经文。你说的有可能。
不过反向思考,圣者的神变是部派共传的,出处包括南北传四阿含、法句经与律藏,南传<清净道论>更以两章详说如何修习神变。如果神变是后来的说法,应该也是在部派分裂前就被普遍接受了。“修多罗”中没提到神变,是因为“修多罗”的内容限于四圣谛相应的经,提到神变的经文依主角而分到弟子所说或如来所说,符合杂阿含的分类。
从我个人修行经验,可以毫无疑问的肯定,某种程度的神通存在,而且不是现在科学能解释的,当然我的经验离经上的神奇程度还很远。个人经验,也就是个人的,不必多说。
SA & SN 共传的神变经文之一∶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571.htm
杂阿含571经[正闻本1647经/佛光本570经](质多罗相应/杂因诵/弟子记说)(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庵罗聚落庵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诸上座比丘言∶
「唯愿诸尊于牛牧中受我请食。」
时,诸上座默然受请。
质多罗长者知诸上座默然受请已,即自还家。...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17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沙门佛觉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
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于教主
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于上
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
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量的佛经及咒
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并将其贬称为小乘.
目前,上座部原始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包括中国傣族在内)等地区,而
大众部大乘邪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尼泊尔,朝鲜半岛和蒙古等地区.这些大乘邪教徒
以伪经(大乘经典)和雕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佛像等)为工具,利用世间病人治病心切,女
人怕死和老人求长寿的心态及偶像崇拜的弱点,不择手段地骗取广大信徒的财物和恭敬,
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智慧
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突飞猛进,人们辨别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掩盖大
乘邪教表面的面纱会逐渐被揭开.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2010最新版)
2010-03-08 | 阅:1129  转:69  评:13 &#
160;|  分享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最新版)        
;作者:沙门佛觉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作者:沙门佛觉 2010-1-22 12:13
网摘收藏 [43点击] [管理]
来源:心原绿色文苑·原始佛教版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
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
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
由于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
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9
第四十五节课
思考题
185、弘扬佛法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避免哪两种误区?
186、饿鬼分为哪几种?它转生的因是什么?你造过这些业吗?今后打算怎么办?
187、隐住饿鬼分为哪三种?请一一说明其感受的痛苦。
188、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差别极大,所讲的内容完全没有共通之处
”。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189、佛陀既然是一切遍知,那为什么没有详细描述我们所在的这个地球,也没有预言
飞机、电脑的诞生?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学习轮回的痛苦,今天介绍饿鬼之苦。
在讲之前,我想跟大家说明一下:现在的宣讲方式,主要是采用古代的佛教修心方法。
有些人把古代传统统统贬斥为陈旧、落后,全部抛开、全部舍弃,这种做法不合理。作
为人类,只有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接受新知识,否则,将过去的东西完全抛弃,
这无疑是一种极端。还有些人认为,新事物并无可取之处,唯有古代的东西最有价值,
故对新的理...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20
佛陀说法教授四十五年,未曾留下任何著作,因此要了解佛陀的知见,唯有经过声闻弟
子的转述,他们接受佛陀完整的指导,特别是阿罗汉弟子。凡夫与有学比丘听闻佛陀的
教示,尚有误解、错漏,但阿罗汉却是正法活生生的示现。
 
阿罗汉证得与佛陀同等的五分法身,正法的实践在阿罗汉比丘身上全然体现,佛陀与诸
阿罗汉弟子所知、所见的法没有任何差异或丝毫出入。比丘们尊称佛陀「阿罗汉」,因
为佛陀具备阿罗汉的功德。所有的阿罗汉在正法的体证上是完全平等的。
 
虽然佛陀未曾留下任何著作,但还有阿罗汉。关怀生命的爱智者应当关心阿罗汉为世人
留下什么?
佛陀八十岁那年结夏安居之后,带同尊者阿难等一行比丘离开毗舍离城,以老病之躯来
到拘尸那罗,接着便在双树之间入灭了。另外在王舍城安居的迦叶比丘一行,则于佛陀
入灭七日之后才赶到。将佛陀的遗体火化之后,迦叶比丘为正法的存续作了长远的打算
:决定将佛陀一生的教授、教诫结集起来。
尊者迦叶游历恒河两岸,邀约各国阿罗汉比丘,共同参与正法、律的结集审订。次年的
结夏安居,便在阿闍世王的全力护持下,于王舍城召开长达三个月的结集大会。为了取
得与​&...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1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09.htm
第一次结集出来的内容,依各种可靠的文献显示,是「法」与「律」。法的部分,由担
任佛陀侍者最久,被认为是闻法第一的阿难尊者,负责搜集诵出,内容并不限于佛陀的
教说,也包含了有成就佛弟子的教说,以及佛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律的部分,则由被认
为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负责搜集诵出。当时集出的内容,包括律与法,都称为「修
多罗」,意译为「经」[12],这就是佛教最早的经典与律典的集出。第一次结集出来的
原始内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还其原貌了,但也不是真的完全消失不见了,因为,在现
存的经律典籍中,还包含有这一部分。律的部分,大约是相当于现存各种律典中的〈五
波罗提木叉〉(戒经)。法的部分,大约是含在现存《杂阿含经》(《相应部》)的〈
修多罗相应〉中。汉译的《杂阿含经》,经近代学者的努力整编,已经大致恢复了其原
有的编辑顺序[13],这对第一次结集内容的了解,有很大的贡献。整编后的《杂阿含经
》,其〈相应修多罗〉的内容,包含有∶阴、入、因缘、谛、界、受、念处、正勤、如
意足、根、力、觉支、圣道分、安那般那念、学、不...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血脉论
印顺《中国禅宗史》第一章第一节(摘录)
菩提达摩,简称达摩。在后代禅者的传说中,也有不同的名字。神会(762卒)的《菩
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此下简称《南宗定是非论》),也是称为菩提达摩的。神会引
〈禅经序〉来证明房提达摩的传承,如《神会和尚遗集》(此下简称《神会集》,依民
国五十七年新印本)所说,神会是以〈禅经序〉的达摩多罗为菩提达摩的。因为这样,
在传说中,或称为菩提达摩,或称为达摩多罗。774年顷作的《历代法宝记》,就综合
而称为菩提达摩多罗。这是传说中的混乱糅合,并非到中国来传禅的菩提达摩,有这些
不同的名字。菩提达摩与达摩多罗,被传说为同一人。达摩多罗或译为达磨多罗,菩提
达摩也就被写为菩提达磨了。 Dharma,古来音译为达摩(或昙摩)。译为达磨,是始
于宋·元嘉(430前后)年间译出的《杂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是达磨(即
昙摩)多罗 ──法救论师造的。昙磨多罗论师与达摩多罗禅师,也有被误作同一人的
。如梁·僧祐(518 卒)《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萨婆多部记目录序〉,所载(北方)
长安齐公寺所传,仍作昙摩多罗(禅师),而僧祐(南方)《旧记》所传五十三人中,
就写作达
S**U
发帖数: 7025
23
大智度论卷第一百
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
......
复次,佛在世时,无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迦比丘。
修多罗者,是四阿含中经名,摩诃衍中经名。修多罗有二分∶一者、四阿含中修多罗;
二者、摩诃衍经名为大。修多罗入二分,亦大乘、亦小乘。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1509/100.htm
「摩多罗迦」,瑜珈师地论译为「摩呾理迦」,梵语 mātṛkā,意译为母、本母、论母、行境界。指于诸经论中反覆研核诸法性相,以阐明佛之真正教义者。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说,诸圣弟子证谛理、阐论诸法性相之论述,称为阿毘达磨藏,亦称摩呾理迦。
大智度论卷二说「修多罗」专指四阿含(这是古说);卷一百则四阿含,大乘经都称为「修多罗」(大乘新说)。大智度论所说,三藏之外另有大乘藏,又沿用古说「修多罗」名称,是以尊重古说的态度提倡大乘。
大智度论对大乘经是否经过结集,并没有明确主张。说「
i*******e
发帖数: 50
24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2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纹面(103、104)
作者:漂泊旅人
2015年2月25日首发于SIS
第一百零三章
出了机场,我们两人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朝城里赶。我原本还计划拉着他一块
吃顿晚饭什么的,结果这家伙担心家里的妹子饿着,主动回绝了我的好意,只是
向我要了我的银行卡号,表示尽快将我应得的一半酬劳划入我的账户。因此,在
到达了我居住小区周边的街道之后,我便下了车,而他则急忙忙的朝自己家里赶
了回去。
看着出租车远去,我一时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惆怅。有些不知道自己接下来
要干些什么了。在街边站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先到小区门口湘菜馆子把晚饭解
决了再说,随即迈步走进了餐馆里面。进门就看见馆子老板夫妻正在受捡整理一
次性饭盒,将装好饭食的饭盒整齐堆码之后一堆堆的朝一个大型的泡沫塑料箱子
里面装。
这对湖南夫妻极为勤劳。操持的这家小饭馆不仅仅出售点餐,同样也售卖盒
饭。前两年还雇佣了一个小工帮忙打杂送外卖。如今经济形势下滑之后,小工嫌
工钱太少,辞职去广州打工了。夫妻两人也就没有再雇佣新人。丈夫自己承担了
外卖的工作。平日里我在这里吃饭,他们整理盒饭的场面我也是常见的。不过我
注意到,今日他们要送的盒饭数量上比以往要多了许多。因为平日里来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所认为的“明心见性”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7
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要达到不退转(阿惟越致)很难,但是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的也是
阿惟越致。实在是难信之法。龙树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
便在于,用极致的环境帮助我们修行。用圣境(六尘说法等)熏染我们的心,就像我们
去了一个风景极美的地方,可以忘掉俗世的烦恼类似。
南无阿弥陀佛!
易行品
                         龙树菩萨 造
【初、序说】
〔一、举难请易〕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
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
若堕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萨死 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 不生如是畏 若堕二乘地 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 毕竟得至佛 若堕二乘地 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 解说如是事 如人贪寿者 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 若于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
,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28
僧团
共立审核佛法的三个标准,称之为佛语具三相:一、修多罗相应(能得到契经与戒经的
支持)。二、不越毗尼(不逾越律制)。三、不违法性(不违背正法的胜义)。这个标
准实施了数十年,合乎这三个条件就准予认可为佛法。所以《修多罗》可以譬喻为佛法
中的宪法,若国家的刑法、民法等法律违背了最高宪法就不能成立;同样的,僧团中流
传的各种「佛法」若违背《修多罗》便不足采信。
佛陀是人,他在人间生活,面对日常琐事,与各阶层的人作各种对话。自然不是所有的
人都适合直接晓以正法、不是所有的话题都深入正法的核心,在适当的情况,佛陀也会
为未见法的比丘作些道心的鼓舞、警策,或为世人导以世间良善端正之法,甚至曾指导
太过肥胖的国王减肥。这类的言论阿罗汉比丘是不会将它们纳入《契经》之中的,因为
它们并不顺趣涅槃,既非佛陀证悟的珍贵内涵,也无关于真理的发扬,若将因应个人特
殊需要而随机开示​​的法纳入《修多罗》,只会混淆正法的重点。
 
如今看来这个考量是相当正确的,可惜一般人寻求情感寄托的渴切远超过理性的正思惟
。 《修多罗》的正义虽有阿罗汉们苦心维护,但防线还是很快被冲破,佛弟...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六节课
本经共分三十二品,剩下的内容不算特别多,基本上是讲一些功德,意思比较好懂,跟
前面的解释方法几乎相同。故而过去的高僧大德在讲的时候,前面一般是着重分析,后
面则讲得不太广。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此时,须菩提在佛前陈白:“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觉菩提心,以什么
方式来安住所缘?以什么方式来修持六度万行?以什么方式来调伏自心?”
心是万法的根本,佛陀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关键是为了调伏自心。当然,调心有不同的
层次:世间人与学宗派者相比,学宗派者的心更易调伏;学宗派者与阿罗汉相比,阿罗
汉的心更调柔;阿罗汉与菩萨相比,菩萨的心更寂静;菩萨与佛陀相比,佛陀的心最圆
满究竟。总之,发菩提心的究竟目的就是要调伏自心,即首先怎么样安住,中间怎么样
修持,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当时,须菩提在佛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在《金刚经》中非常重要,本经主要讲的就是如何调伏自心,在名言中怎样
积累资粮。你们天天讽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这只是名言上的调心方法,但
从胜义来说,心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六节课
本经共分三十二品,剩下的内容不算特别多,基本上是讲一些功德,意思比较好懂,跟
前面的解释方法几乎相同。故而过去的高僧大德在讲的时候,前面一般是着重分析,后
面则讲得不太广。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此时,须菩提在佛前陈白:“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觉菩提心,以什么
方式来安住所缘?以什么方式来修持六度万行?以什么方式来调伏自心?”
心是万法的根本,佛陀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关键是为了调伏自心。当然,调心有不同的
层次:世间人与学宗派者相比,学宗派者的心更易调伏;学宗派者与阿罗汉相比,阿罗
汉的心更调柔;阿罗汉与菩萨相比,菩萨的心更寂静;菩萨与佛陀相比,佛陀的心最圆
满究竟。总之,发菩提心的究竟目的就是要调伏自心,即首先怎么样安住,中间怎么样
修持,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当时,须菩提在佛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在《金刚经》中非常重要,本经主要讲的就是如何调伏自心,在名言中怎样
积累资粮。你们天天讽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这只是名言上的调心方法,但
从胜义来说,心若...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31
大乘是佛说 - 经论中的论证
一、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中,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
预记别。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
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
。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
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
佛所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
是佛说。
二、小乘经典,也承认大乘是佛说
《大正藏》第02册No. 0125增壹阿含经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毗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3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兔子散布世界毁坏的谣言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出生为狮子之身,成长后栖于森林
之中,尔时近于西海岸有橡树与多罗树交织之林,彼处有一兔栖于橡树下之多罗树
丛之中。
彼携一日之食物而还,寝于多罗下自思:「若此大地破坏,自己往何处居住?」
此一瞬间,熟之橡实一落于多罗叶上,彼闻其音,思为大地确实破坏,起立不往后
见而逃出。彼怀死之恐惧,一兔见其急逃而问:「君何故如此恐惧而逃?」「汝不须
问,兔兄!」彼云:「君为何故?君为何故?」随后赶来。此兔不往后见者曰:「
此世
界已毁坏。」于是彼亦随后逃窜。于是今一只见,又一只见,又一只见,终于十万只
兔,一齐逃窜。于是一只鹿见,一只猪、一头牛、一头水牛、一头伽瓦雅牛、一头
犀牛、一只虎、一只狮子、一只象见之,问曰:「此究为何事?」「此一世界毁坏
。」
闻此之后,俱行奔逃,如此次第,一由旬间兽群充满。
此时菩萨见此多数之动物逃窜,问曰:「此究为何事?」「此一世界毁坏。」
彼闻
后自思:「此世界决无毁坏之事,此确系皆为误闻,予如不出力制止,此等皆将身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3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七节课
如来的授记,若在实相中存在,不可能是真实的授记。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
中言:“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在
一切所知当中,如果有一法是成实的,形形色色的所知都不会显现,正因为不是成实的
缘故,各种各样的显现才合情合理。犹如镜子中的山河大地,由于不是成实的,才能在
小小的镜子中映出来,万法亦如是。
《金刚经》中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没有,一会儿得授记、一会儿不得授记,好像一句
话中处处有矛盾,所以汉地讲《金刚经》的人非常多,但真正讲得好的并不多见。这次
我传讲《金刚经》,稍微宣说了一点此经的密意,不敢说是全部,希望能抛砖引玉,引
发大家对经文的深入理解。我以前看过很多讲义,也听过很多录音带,有些大德的语句
非常优美,听起来也很舒服,但从意义上观察,可能因为没有《金刚经》传承吧,有些
地方不太尽人意。不管怎么样,诸佛菩萨是通过不同形象来度众生的,究竟上当然没有
差别。
前面讲了释迦牟尼佛若真实存在,就不会得到授记,不真实存在才得授记。表面看来是
矛盾的,这是为什么呢?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为什么?... 阅读全帖
l***8
发帖数: 2233
35
矮人们来自北方的极寒之地。而他们的国家已经被索伦屠戮,从矮人们的形象和装
束上看,说的应该是俄国人。
再回来说邪恶的一方。索伦的军队身穿黑甲,皮肤黝黑,发黄。骑兵的坐骑是野狼
。而蒙古人崇拜的图腾正是狼。蒙古人狡诈,作战勇猛嗜血,兽人的形象,恰恰与欧洲
人印象中的蒙古人相符。
由此可见,指环王的历史背景,实际上说的是数百年前欧洲的一部对我们黄种人的
抵抗史。而终极boss索伦实际上是我国的蒙古人。
指环王所谓的中土世界,从地图上看,好似没有了意大利和英国的欧洲地图。索伦
的老巢位于东方的魔多,而故事中他的爪牙也都来自于东方。而英文中的魔多与蒙古发
音接近,属于谐音。
魔多:Mordor
蒙古:Mongolia
首先解读一下正义一方。人类是抵抗魔多进攻的主力军是罗翰和刚铎。罗翰人擅长
的是重甲骑兵,而刚铎人大多是重甲的步兵。
而在欧洲的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的精锐部队就是重甲步兵,而高卢人(法国人)
的精锐兵种也恰恰是重甲骑士。他们是当时欧洲大路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刚铎步兵
神圣罗马帝国军士
罗翰骑兵
法兰西骑兵
处于地图西北方有一个地势低洼的国家叫夏尔,夏尔人卷着裤管,毛发很多。应该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36
站在熔炉堡前,李察也不禁深为矮人的王都所震憾。在李察面前是一座千米高的山峦,
从地面向上整整数百米的范围,都象是被巨人用利斧一下下切削过,出现一片片错落有
致的切削面。每个切削面都有十米见方,上面布满了各种窗口、出入口和通风道,并在
表面砌以巨石,以雕刻作装饰。在山峦的上部,则浮雕了一个足有数十米高的矮人头像
。据说这就是开创的熔炉王国的伟大人物,一身战力接近传奇的多罗.铁砧的雕像。
远远望去,整个山体下方就象是一座巨大的峰巢,不时可以看到从各个洞口有矮人
进进出出。
看到这一幕,李察颇有感慨。矮人们就象工蜂或是蚂蚁,天然就对挖掘、修建和锻
造感兴趣。他们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几百年孜孜不倦的挖掘,却也造就了眼前奇
迹一般的景象。
当恒心和时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奇迹。
经过并不繁复的两道盘查,李察一行人就进入了熔炉堡。进入熔炉堡的大门,立刻
就出现了一个高近百米的宏伟大厅,站在这个方圆五百米的大厅内,李察立刻觉得自己
无比的渺小。在大厅尽头,是一座高达十米的铁门。铁门此刻紧紧关闭,只有两侧四条
通道可以进出。这些通道都和李察曾经看过的通道一样,够宽,高度却会让人类都觉得
十...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3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三卷 第十章 三千虎贲
瑷珲城都统行辕偏厅。
额尔赫刚刚被捆到叶昭面前时还挺横,仰着脖子,一脸的不忿,看他皮肤白胤皙,
细皮nèn胤肉的,可不似巴彦嘴里说的什么wū胤云河勇胤士。
“拉住去,鞭一百。”叶昭正眼都未看他,品着茶研究着手里的地形图,现今罗刹
人龟缩在黑胤龙胤jiāng下游各个据点,最前哨的自然是曾经大破赵景忠部的海神山城
,集结精锐部胤队及哥萨克士bīng总有一两千胤人,又修筑了炮台,强攻的话就算破
城怕也是shā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现今各处边民氏族都接自己严令,不许与罗刹人交易,其粮食补给听闻是从东面
海上而来,想是来自曰本。
库页岛南,就居有曰本渔民,只是不知道今世穆拉维约夫有没有同曰本zhèng丵府
签约共享库页岛,不过罗刹人从曰本海北部各岛购胤mǎi粮食是一定的了。
这条补给线自己若能掐断,罗刹人也只有qiú和的份儿了,可惜自己渔船都没几只
,却也只能想想bà了。
就在叶昭乱琢磨的时候额尔赫被带了上来,见到叶昭眼皮都不抬一下就叫人拉出去
鞭自己,额尔赫肺都快气zhà了,这辈子都没被人这么羞辱过,大声喊道:“景祥!你
...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3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三卷 第十章 三千虎贲
瑷珲城都统行辕偏厅。
额尔赫刚刚被捆到叶昭面前时还挺横,仰着脖子,一脸的不忿,看他皮肤白胤皙,
细皮nèn胤肉的,可不似巴彦嘴里说的什么wū胤云河勇胤士。
“拉住去,鞭一百。”叶昭正眼都未看他,品着茶研究着手里的地形图,现今罗刹
人龟缩在黑胤龙胤jiāng下游各个据点,最前哨的自然是曾经大破赵景忠部的海神山城
,集结精锐部胤队及哥萨克士bīng总有一两千胤人,又修筑了炮台,强攻的话就算破
城怕也是shā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现今各处边民氏族都接自己严令,不许与罗刹人交易,其粮食补给听闻是从东面
海上而来,想是来自曰本。
库页岛南,就居有曰本渔民,只是不知道今世穆拉维约夫有没有同曰本zhèng丵府
签约共享库页岛,不过罗刹人从曰本海北部各岛购胤mǎi粮食是一定的了。
这条补给线自己若能掐断,罗刹人也只有qiú和的份儿了,可惜自己渔船都没几只
,却也只能想想bà了。
就在叶昭乱琢磨的时候额尔赫被带了上来,见到叶昭眼皮都不抬一下就叫人拉出去
鞭自己,额尔赫肺都快气zhà了,这辈子都没被人这么羞辱过,大声喊道:“景祥!你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9
佛陀时代,迦尸国的磨叉止陀村内,有一位富绅居士,名叫质多罗,他为人好善乐施,
经常供养出家僧众,经常有比丘住在他的林园。
有一次,林园中来了许多长老比丘,质多罗居士赶忙过来邀请他们隔天一早接受他
的饮食供养。
隔天,比丘们来了,在饮食供养前,质多罗居士问长老比丘们说:
「大德长老!为什么世人会有那么多的不同看法,例如,或说世间是常住不变的,
或说是无常的;或说世界是有限的,或说是无限的;或说命与身是相同的;或说是不同
的;或说死后还有可以来来去去的灵体,或说死后并不存在;……或说有真实的大我;
或说有种种众生的真实小我;或说有主宰生存的寿命;或说有吉凶祸福的主宰,到底什
么因素,造成这么纷乱的见解呢?」
听了质多罗居士这么问,在座的最尊长的比丘,却不知如何回答,即使经居士一连
三次的追问,也都还是无言以对。其他长老比丘,也一样沉默,无人回答。
这时,他们之中有一位最资浅的年轻比丘,名叫梨犀达多,他在征得最尊长比丘的
同意后,起来回答质多罗居士的问题。他说:
「居士!只要有身见的存在,就有这些种种的邪见,如果没有身见的存在,就不会
有这些邪见了。」
「但是,大德!那什么是身见呢?」质多罗
S**U
发帖数: 702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有修行?
杂阿含923经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27.html>
调马师白佛∶「世尊是无上调御丈夫,为以几种方便调御 丈夫」?
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种方便,调御丈夫。何等为三?一者、一向柔软,二者、一向
麤涩,三者、柔软麤涩」。
佛告聚落主∶「所谓一向柔软者,如所说∶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 报;此是口、意
善行,此是口、意善行报。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盘,是为柔软。
麤涩者,如所说∶是身恶行,是身恶行报;是口、意恶行,是口、意恶行报。是名地狱, 是名畜生,是名饿鬼,是名恶趣,是名堕恶趣,是名如来麤涩教也。
彼柔软麤涩俱者,谓如来有 时说身善行,有时说身善行报,有时说口、意善行,有时说口意善行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报,有时说口、意恶行,有时说口、意恶行报。如是名天,如是名人,如是名善
趣,如是名涅盘;如是名地狱,如是名畜生,饿鬼,如是名恶趣,如是堕恶趣,是名如来柔软麤涩教」。
调马师白佛∶「世尊!若以三种方便调伏众生,有不调者,当如之何」?
佛告聚落主∶「亦当杀 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1
不管声闻还是初发心菩萨,看看可能犯的错误加以避免,
已经犯的,“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除如上诸重罪业”。
《虚空藏菩萨经》
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久在生死离善知识。
何等为八。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
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
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及以大乘境界之乐。坏菩提心。
是故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现生其土。而为说法令生惭愧。于所
犯罪发露忏悔。不堕恶趣增进善根。长养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
。。。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语余人言。汝今不能乐于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罗蜜。
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早发声闻辟支佛心。速尽生死入般涅槃。
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二根本重罪。
复次善男...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面对谩骂?
杂阿含1109经[正闻本1212经/佛光本1097经](帝释相应/八众诵/只夜)(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莫得各各
共相杀害,但当论议,理屈者伏。』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言∶『设共论议,谁当证知理之通塞?』
天帝释言∶『诸天众中,自有智慧明记识者;阿修罗众,亦复自有明记识者。』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言∶『可尔。』
释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论,然后我当随后立论,则不为难。』
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说偈立论言∶
『我若行忍者,于事则有阙,愚痴者当言,怖畏故行忍。』
释提桓因说偈答言∶
『正使愚痴者,言恐怖故忍,及其不言者,于理何所伤?
但自观其义,亦观于他义,彼我悉获安,斯忍为最上。』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复说偈言∶
『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帝释复说偈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愚者瞠恚盛,智以静默伏。
不瞠亦不害,常与贤圣俱,恶罪起瞠恚,坚住如石山。
盛瞠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释迦牟尼佛修行的方法
佛陀在<转法轮经>说,他是因为直接看到四圣谛而成佛。四圣谛中的八正道,是一套
完整的修行方法。八正道中的正念,就是修习四念处。四念处内观禅修,南传佛教很强
调。Google 四念处、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and you will get a lot
of info.
我有一个原始佛俱乐部,收集了一些相关文章
http://www.mitbbs.com/club_bbsdoc/ariya_sacca.html
杂阿含498经
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
、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
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
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
「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
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4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162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45
原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f4jo.html
有兴趣者可加和尚坡主的新浪微博或去博客留言探讨修证体会。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讲 (by 和尚坡主)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特别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
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
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
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413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7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金刚经一滴 --- 黄念祖(zt)
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
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
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谈的
《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牢狱中,挽救出来,顿
入光明无际的宝山。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绕佛,曾于北京广济寺释尊成道日
,绕念圣号直达次日凌晨。但稍长到学校读书之后,接触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
育代宗教》的文章,产生一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则是看到来来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
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缠绕毫不少于常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妒嫉障碍,
勾心斗角,争名好利,排除异己,一样也不少。于是我十分怀疑,这些人久修多少年,
为什么一点也不脱尘俗!于是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佛法无益于人,直等到十九岁
,大学三年级时,寒假考试结束,不想再看书,又无事可做,于是找到母亲的一部有...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48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海涛法师整理】
按:您只需往下念一遍本文,就灭尽罪障、得尽功德、累劫往生净土、当下即身成佛!
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诚心供养能够得见此文的大福德有缘,也就
是供养诸佛啦!
南无皈依百俱胝(zhi)恆河沙数清净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与念颂大藏经功德等同。)
南无十二现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二万劫所做种种罪障。)
南无三摩地现日光坛城正法威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七万劫中一切众生之迷惑。)
南无上师日光支如来 南无多罗树王圣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断众生肢体及杀生、食肉等罪障。)
南无无量无垢正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无始以来偷盗罪障。)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如月光白色如来 南无威德庄严决定清净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邪淫罪障。)
南无具安乐如来 南无无垢光明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由贪欲毁犯律仪之罪障)
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恶所生罪障。)
南无月光...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49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海涛法师: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要多大的福报才能遇见呀
你若有缘念一遍本文,即身成佛!不可思议【海涛法师整理】
按:您只需往下念一遍本文,就灭尽罪障、得尽功德、累劫往生净土、当下即身成佛!
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诚心供养能够得见此文的大福德有缘,也就
是供养诸佛啦!
南无皈依百俱胝(zhi)恆河沙数清净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与念颂大藏经功德等同。)
南无十二现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二万劫所做种种罪障。)
南无三摩地现日光坛城正法威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七万劫中一切众生之迷惑。)
南无上师日光支如来 南无多罗树王圣德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断众生肢体及杀生、食肉等罪障。)
南无无量无垢正等觉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无始以来偷盗罪障。)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如月光白色如来 南无威德庄严决定清净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邪淫罪障。)
南无具安乐如来 南无无垢光明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由贪欲毁犯律仪之罪障)
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
(念诵一遍能消除十恶所生罪障。)
南无月光...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50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