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官
首页 6 7 8 9 10 末页 (共10页)
j********p
发帖数: 9680
1
中世纪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斗争(转贴)
伊斯兰教早在公元8世纪就已传入印度,当时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区,
并以此为基地向印度内陆渗透。但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印度是从突厥人开始的。公元11
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入侵北印度,当时北印度已经长期分裂,小国
林立,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突厥人挑选了一个
恰到好处的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
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
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
丁税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的好;但突厥人在印度
的行为却截然不同,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
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印度教经过调整和反抗后
,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并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却因为种种内外原因,最终在
印度消亡。伊斯兰教可以说是踩着佛教的尸体进入印度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向中亚...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2
你是发现万人坑了,还是找到万人冢了。几个独裁政权的史官拍脑袋记下来的东西就能
让你深信不疑?
m**c
发帖数: 7299
3
对独裁政权的史官记下来的东西不相信,对私人所修的正史也不屑一顾,那就看看洋大人
的记载吧.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
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旧唐书·列传第一
百五十》)
“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
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
黃巢軍在廣州大肆濫殺無辜,據阿布·賽義德·哈桑在其《中國印度記聞錄》記載,阿
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和猶太商人被殺者有二十餘萬。
v**e
发帖数: 8422
4
精英导航:知识分子始终居领导阶层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五
知识阶层的地位,决定着民族与国家的兴衰生灭。
世界文明竞争展现着这样一幅历史画卷:知识阶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都是
无可争辩的优秀民族,都曾经有过足以骄人的光荣与梦想;知识阶层地位卑下弱小,甚
或不足以产生知识阶层的民族,都是显而易见的落后弱小民族,都无可避免的陷入“鱼
腩”境地;当一个或若干个民族以国家形式生存的时候,知识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就决
定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命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孕育出具有优秀传统与非凡智慧
的知识阶层,意味着这个民族与国家是否拥有最根本的竞争实力。
也许,这幅画卷曾经有过一笔两笔的异色与偏差。但就主流趋势而言,这幅历史画
卷是清晰的,那铁血交织的兴亡线条永远的震慑着我们,警示着我们。
知识阶层是一个民族孕育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所产生的智慧活体,是一个民族血肉
滋养成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为自己铸造的远航灯塔,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凝聚
催生的导航师。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但却不能没有知识阶层。
浏览民族竞争的血泪历史,我们会偶尔看到这样的异象:一个在文明形态上显然落
后的剽...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5
富可敌国:邓通努力拍马屁的最大回报
2014年05月21日09:54 新浪读书 微博 我有话说(159人参与)
文章摘自《我来剥历史的皮》
作者:石不易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简介:时间是历史的遮羞布,越久远的事情越被包裹得严密。本书直面历史,
强势祭出五把锐利无比的刀子——命运的刀子、智慧的刀子、生存的刀子、写实的刀子
、虚幻的刀子,剥开被时间裹住的严密的外皮,用绝对的理性,以……[连载内容]
煌煌二十四史,数千万字,据有的史家说能通读一遍者,掰开手指就能数出来,连
脚趾头都不用。尽管如此,真正在里面露过脸的——哪怕就一次,也绝对是牛人中的牛
人。
如果把这些牛人归类的话,无非就是忠奸善恶。忠的咱就不说了,这些人通常对老
板死心塌地,皇帝就是抄了他全家也不会跳槽,是皇权的忠实维护者。奸的可就不是一
句话能说得清了,因为这些人的污点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邓通就是后者的杰出代表。
据考证,邓通是中国千年历史人物中十大富豪之一,而且名次还不低。厉害吧,你
李嘉诚再牛,钱的多少还要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稍有不慎财富就有可能大幅度缩水。
邓通却从来没有为这件事操心过,他拥有的可都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文化的实用之风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15/c40531-22204125.html
2013年07月15日16:08来源:光明日报
秦风俗与全面继承周礼乐传统之东方诸国有明显差异。中原人曾经对秦人“夷翟遇
之”(《史记》卷五《秦本纪》),视之为“夷狄也”(《史记》卷一七《天官书》)
,史称“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东方人又有“秦戎
翟之教”(《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秦与戎翟同俗”(《史记》卷四四《魏
世家》)的说法。东方诸国与秦人长期军事对抗,对于秦文化自然不免怀有敌意。不过
,所谓“夷狄”“戎翟”一类污蔑性言辞却也曲折反映了秦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影响下
不受礼教拘束,比较急进暴烈的特征。秦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实用主义的倾向。《史记
》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言东方文化“迂大而闳辩”,秦文化则风格大异,体现出对
“功用”直接的简单的急切的追求。
文化取向:从商鞅焚书到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焚书,医学、数术之学以及农学等有实用价值的著作不在禁毁之列。据《史
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7160
7
这类事没法不靠野史,考证确实难,
只能合理推断了。
估计朝代更迭的混乱期
也没有史官做程序化的记录了。
所以这期间发生的事
只能靠其他可靠来源了,
比如文史大家等稍有Credit的记录。
z**********e
发帖数: 22064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感慨一下隆中对 (转载)
早就有人指出,“隆中对”是刘备死后诸葛亮跟史官吹的牛,反正死无对证。
他把已经变成了事实的事情,说成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或者是他要求刘备做的。
好比,1990年,陈云跟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人说,1927年,是我要求中央组织南昌起义,
是我命令毛泽东上井冈山,1929年是我命令毛泽东去赣南建立根据地,1931年是我要求
毛泽东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1934年反围剿失败,长征去陕北也是我的主意。
K**********n
发帖数: 10466
9
我是说这是当时记录的嘛?
后人评论我不愿意看,汉人史官写历史,一百句能信一句吗?
更别说后人评论坐好屁股的半吊子历史爱好者。
h**G
发帖数: 982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何古文无需标点
有专门记录言行的史官吧
b*******l
发帖数: 591
11
在群雄并起改朝换代宫廷权谋时代被裹挟的老百姓生活风俗农业工业商业的信息怎么没
人记载?是不是只有寥寥几部如《水经注》、《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业余爱好
者著的书,正规史官是否只负责大人物大事件? 这方面西方如何?
a****l
发帖数: 8211
12
能让史官写好帝王将相史完整的保存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人家写这个写那个,真的
当人家是神仙啊?其实帝王将相史相对的是最简单的,反正基本都是某某人某某日做了某
某事,只要是实事求是写的就错不了.相对的生活风俗农业工业商业的信息这些东西其实
难写的多了,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接触到的一部份,很容易以偏盖全,最后就是歪曲历
史,这种半真半假的东西写了未必比不写好.
m********s
发帖数: 55301
13
你看看樊哙、项羽、霍去病、李广......这些名酱,哪个在史官的纪录里是和对方的将
首单枪匹马单挑的?
w**a
发帖数: 3510
14
终于有明白人说话了。每次看到说小日本村子械斗水平就觉得无知。冷兵器时代,你搞
几十万无恙无恙的农民兵,只会添乱。有人喊一嗓子撤呼啊,几万人往后跑,精兵就是
想往前冲也被踩死了。所以中国古代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而且跟着离家去打酱油的
石壕吏征来的农民,真会死战,还不是有机会就遛,要么装死。几十万几十万就是中国
的史官们写得过瘾。
[在 quagmire (古今天下第一仁人) 的大作中提到:]
:小日本武术是职业战士,从小养着砍人。日本又有杂质少的铁矿石,炼的出好钢,再
加日本人一根筋,活的本来就苦不要命。跟我们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比当然战斗力
强了

:...........
w**a
发帖数: 3510
15
我的意思是,如果只追求人头数,几千精兵裹在几万冗兵里,不但战力发挥不出,还会
被自己人冲垮,最经典的就是淝水之战。中国那些个史官都是没到过战场的文人。还误
导得以为我国古代战争真是几十万人真刀真枪的对砍。
[在 dragoncity (dragoncity) 的大作中提到:]
:你说的也不全对。

:...........
K**********n
发帖数: 10466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南北朝怎么这么淫乱?
也可能是后世史官胡编乱造。
反正南北朝很多朝代都短。
D*****i
发帖数: 892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 蒙古秘史
叫秘史是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秘藏皇宫不让外人看。元朝的时候,汉人史官要求看秘史
,结果被否决了,只给了一个删节版。元朝发给其他汗国的官方史书也是做了“为尊者
讳”处理的。
g*****1
发帖数: 3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织田信长是不是狗屎运太好?
日本没有史官,所以战国时代很多故事都是江户时代的人写的。要了解日本战国,一个
是看当时大名间的书信,一个就是少数几本可信度较高的书籍
l*****e
发帖数: 1633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杀四子这种事情属于最高宫廷机密,当事人很少,又同为利益相关人,定然守口如瓶,
对外放出话来说是病死,太史公即便怀疑也没有证据,而且事情又很敏感,只能记下个
大概,太史公虽有节操,但也不是万能的,实际发生了什么后世只能猜测。
说实话,太史公能把此事记下,已经算有节操的了,就算不记也没有任何问题,后人都
不会知道曾经有一个代王后,这五条人命就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吕后整死三个赵
王的事,如果不是后来吕家被诛,刘氏翻盘了,可能后人还会以为三赵都是病死的呢,
东汉和帝连续死了十来个儿子,最后不得不把皇子抱到宫外养,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史官
讳莫如深
l*****e
发帖数: 1633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前面说过了,代王后所生四子的血统就是原罪,文帝的皇位建立在吕氏一族的血上,对
吕氏彻底斩草除根这一点上文帝和权臣同在一条船上,谈不上谁逼谁。
史官写史时难免会避讳 留白以及春秋笔法,太史公也做不到万事直言,更何况此事也
没有证据,而太史公在代王后四子之死前加上状语“及代王立为帝”,强调这是文帝即
位后数月内发生的事,我认为太史公这里有委婉暗示的意味。史书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
历史,后世的读者只能根据史书的片言只语推测考证尽量去贴近历史的真实,有留白就
有推测的空间,我没说历史一定100%如我所猜,但是常理推测,代王后母子五人之死一
定有蹊跷,我认为因吕氏血统被斩草除根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
z****3
发帖数: 396
21
清朝最后三个皇帝为何都无后代?泱泱大清朝统治了中国近代近300年的时间,到了最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绝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
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和慈禧生的,仅仅当了十三年皇上的同治在1875年1月就去世了,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十二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实在不可思议。同治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只能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即位(光绪父亲是道光皇帝的嫔妃所生,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谁知光绪也不争气一直死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爱新觉罗皇族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皇室旁支宣统即位,宣统活到61岁和他的前辈们一样,无子而终。
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一连三代都没有子嗣传承,是不是史学家忘了记载?这个可能性很小,皇家子嗣是国家的大事,作为史官不可能忘记记载,也不敢忘记,除非不想活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爱新觉罗皇族绝后了呢?因为皇帝无子是当时清廷的忌讳,相关的史书医术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不过后人推断可能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婚配制度产生的影响,从努尔哈赤起清朝就...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22
我觉得更可能是慈禧老佛爷的阴毛

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绝后
”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
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
,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十二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实在不可
思议。同治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只能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即位(光绪父亲是道光皇
帝的嫔妃所生,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谁知光绪也不争气一直死也没有生下一男
半女,爱新觉罗皇族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皇室旁支宣统即位,宣统活到61岁和他的前辈们
一样,无子而终。
能性很小,皇家子嗣是国家的大事,作为史官不可能忘记记载,也不敢忘记,除非不想
活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爱新觉罗皇族绝后了呢?因为皇帝无子是当时清廷的
忌讳,相关的史书医术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不过后人推断可能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婚配
制度产生的影响,从努尔哈赤起清朝就有父亲的妻子妃子在死后嫁给儿子的制度,这种
情况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经常有,汉朝时期的匈奴王在自己死后,他的皇后就要嫁给自己
的儿子(前提是儿子不是皇后生的,这个还是要避讳的: )。...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3
咸丰就剩了一个儿子
可是鬼子六 和 醇亲王都子孙满堂
光绪没子女,可是他几个弟弟也子孙满堂
宣统也一样
看来还是皇宫的问题

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绝后
”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
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
,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十二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实在不可
思议。同治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只能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即位(光绪父亲是道光皇
帝的嫔妃所生,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谁知光绪也不争气一直死也没有生下一男
半女,爱新觉罗皇族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皇室旁支宣统即位,宣统活到61岁和他的前辈们
一样,无子而终。
能性很小,皇家子嗣是国家的大事,作为史官不可能忘记记载,也不敢忘记,除非不想
活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爱新觉罗皇族绝后了呢?因为皇帝无子是当时清廷的
忌讳,相关的史书医术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不过后人推断可能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婚配
制度产生的影响,从努尔哈赤起清朝就有父亲的妻子妃子在死后嫁给儿子的制度,这种
情况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经常有,汉朝时期的匈奴...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27968
24
到了那个时代,皇权早就是一切了
乾隆改东西多了去了,史官世故多了
找死的早死光了
乾隆收了他爹发行的自白书,能不在乎?这些名号是丫钦定的,你要说他没文化不知道
世宗不好还有点说头
你说具体制度,好歹具体一下不是?
x**s
发帖数: 534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丰臣秀吉竟是因为这个死的
日本文禄五年(公元1596年)九月初一,金秋时节的伏见城已是草木黄落,随着微风
的吹动,满城一片赤黄。在那通往伏见城的道路两旁人群耸动,观者如堵。一排排日军
士兵持枪配刀分列左右维持秩序。道路上明朝使节团打起了全副仪仗,一路上鼓乐喧天
,端的是威风凛凛。朝鲜使节黄慎坐于轿中,见沿途日本人甚至有焚香祝祷的,心中不
由大定,心想:“看来日本人要议和还真并非诳言,其国上下人等对停战亦翘首以盼呢
。”
可心里美滋滋的黄慎刚到伏见城的馆邸,便挨了当头一棒。宗义智的家臣柳川调信
怒气冲冲地闯入使节馆邸,对着黄慎便怒斥道:“你们朝鲜居然不派王子亲自前来,却
派了这么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是想羞辱太阁殿下吗?”声声斥责将黄慎的心情从天堂
一下子打到了地狱,他慌忙向来人求情,但最终依然不被允许与明使一同拜见丰臣秀吉。
第二天,丰臣秀吉正式在伏见城接见明朝使节。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率诸将奉命
列兵仗,延请使者入城。杨方亨站在使者入宿馆邸之外,看着日方盛大的接待阵容,不
禁长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穿戴起全副官袍,当先走了出去。沈惟敬亦披挂整齐,手捧
金印,随之而行。
明朝使者们随着毛利辉元,进入大殿,两旁日本各...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633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则天到底有多美!
太平公主长相应该不咋样吧,“公主丰硕,方额广颐”,直话直说就是大饼脸肥婆。。
。 唐朝公主里美貌的要数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史官对她的外貌描写用词颇为夸
张“姝秀敏辩,光艳动天下”
王朝前三代里皇室子女的长相应该都比较一般,不难看就不错了,基因改造是一项艰巨
的工程,除非像东汉,founder夫妇是美须眉+大美人的配置。唐朝的founder李渊同志
显然是丑男一枚,曾经被隋炀帝当面羞辱曰“阿婆面”。日本皇室连续两代都娶美女,
勉强把外貌水平从有创意提高到路人级别。当然,要是奇葩如满清皇室,不管到第几代
长相都很难讲。。。
g*****p
发帖数: 790
27
后赵皇帝石虎活了五十五岁,留下了四个字:暴虐,荒淫。
在暴虐方面,石虎动辄屠城,杀人无数,甚至用“拔其发,抽其舌,……断其手足,斫眼溃腹”(《晋书》)的酷刑杀死亲生儿子,其残忍程度史所罕见,令人发指;在荒淫方面,石虎骄奢淫逸,欲壑难填,除霸占了石勒的宫嫔,还大肆征纳民女,强抢有夫之妇,后宫美女数量竟逾越了十万大关,其贪婪指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石虎(295—349),字季龙,羯族,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侄子(一说从弟),后赵第三任皇帝。建武三年(337)正月,石虎正式即位,称大赵天王。
权力,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本性。石虎执政后,连续大兴土木,广建宫室。不是为了搞投资,搞房地产,而是用来广纳美女。
石虎是个极端好色之人,石勒刚一闭眼,他就迫不及待地将石勒的后宫美女连同贵重物品一扫而光,“简其美淑及车马服御,皆归虎第”(《魏书》)。显阳殿后面的九座宫殿建成后,石虎又“选士民之女以实之”,其中仅“服珠玉、被绮縠者万余人”。后宫有了这么多佳丽,石虎除了发泄兽欲,还从中精心挑选了一千名善骑者组成一支千骑美女仪仗队,充当自己车驾的侍从,“以女骑千人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执...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口水战
赞。有意思。
不过不太同意中国资料最全。
春秋战国其实是资料最全的。
外交耍嘴皮子不管事实,
可是各诸侯的史官是靠事实吃饭的。
而且互相有交流(春秋新闻历史学会)。
有FACT CHECK。
从“鄭伯克段于鄢“可见,古代修史比现在
写新闻头条还更加注意用词公平得体。
还有就是”赵盾弑君”,“崔杼弑君”等
当时都是震惊"春秋新闻历史学会"的大事,
但是不畏权贵,事实说话,这些都是中国
古代史家的传统。 司马迁发扬广大,
但是后继无人。
j****c
发帖数: 1990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口水战
春秋时候的各诸侯国史官是由周王室派去的,理论上只对周王负责
o**********e
发帖数: 18403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口水战
呵呵。 赞。 谢谢出处,啥时候去看看。
当时的史官冒着诸侯权贵不满的
危险发微信评论时事,
确实需要点中央制度撑腰的。
r****z
发帖数: 12020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姓氏源流
zz
原标题:你贵姓:姓氏揭秘你的血统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图)
文章来源: 倪方六博客 于 2015-04-05 22:37:09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你贵姓?”“我姓——”这大概是中国古今最为传统和最为流行的社交语言。但是,
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姓氏的源流密码?
在早期,“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说明是哪个老祖母的后代;“氏”,则是姓
的细分和发展,是老祖母不同子孙间的代码,根本作用是“别婚姻”。南宋郑樵《通志
·氏族略》称, 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就是这个意思。到秦始皇兼并六
国后,姓和氏也被“统一”了,两者变成了一个意思,姓即氏,氏乃姓。
在几千年发展变化中,姓氏的内容从简单走向复杂,意义从单纯变得世俗,分出了贵贱
,出现了大小,被赋予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功能,产生出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贵族,
姓是身份 的象征;在民间,姓则是“寻根”的线索,家家有本家谱……
人为何要有姓?区别贵贱和婚姻的需要
姓氏之现象,历代学者都在研究。
姓氏是由“姓”和“氏”组成,现在是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含义
和作。姓”和“氏”...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578
32
明史清修。李自成称王去认个被蒙元灭得连族人都找不到几个的党项,才是脑子秀逗了
,文盲才相信。
清朝的史官是最没节操和下限的。歪曲历史,吹嘘满清,只有满遗才会相信。
《清会典事例》: (康熙)"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
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
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
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前面虎、熊先不管,就看最后那个一天318个兔子,康仔这是把自己和318个兔子关在小
木屋里拿大刀去砍吗?
《熙朝新语》: “上谕: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
百万两,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今则宫中不过四五
百人而已。”
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算上空地,每人占地面积6.5平方米,站着睡觉吗?
文科生想吹牛却不会算账,只能贻笑大方。
在 haibugui (昵称太短!) 的大作中提到: 】
李自成是西夏后裔,不是汉人,是党项人,你没有文化。
g********e
发帖数: 1142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真是木法看下去了!
史记的笔法:史家绝唱(尽量客观真实)无韵之离骚(文学性)。你这观点 百多年前
西方人就质疑过了:重文字不重实物证据,文字又太神话文学。
写法上被讨论过。大的史实上极严谨 细节描述上 有文学性。这些文学性的依据 太史
公自己就说了 他遍访各地 实地考察 采风当地老者传说 以及其他信赖的出处(汉初事
情当事人各有自己回忆录等)。大的史实 他对比材料 对的上的就直录。对不上的 某
处大段录一他偏好的,却在其他篇幅小处录其他观点。
头篇就讲他手上有很多材料 大概有远至黄帝时期的材料。他有著史世家的优越感 司马
一族从远古就是部落史官。感慨材料繁多 如何不一致 不好确言。共和元年是确切纪年
开始就是因为司马迁自己只能确定到此。
但其所录世表 被地下考古发现反复证实相当准确,如秦墓 诸侯墓 还有最著名的 完整
的商代世表 被甲骨严丝合缝的证实。所以 太史公是史家榜样。
私货人人有 司马迁相当公平了。他很骄傲 有二代优越感 但被武帝羞辱 有些牢骚也能
理解。霍卫二人表现 确实耀眼。
o**********e
发帖数: 1840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从白起说起:美国排华屠杀怪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0 11:27:14 2015, 美东)
前几天,史版对长平之战讨论很多。
真正的战术问题是一码事,白起胜利后
对40万战俘的处理却影响更深远。
首先春秋诸侯战争有战争的PROTOCO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106807.html
到战国的时候,这些行为规则已经不再约束。
兵者诡道,辩者坚白,风行当世。
即使如此,白起“坑杀”40万,依然震惊华夏。
40万壮年士兵,再病弱,也不容易轻易杀害,
所以白起极大可能性用了“诈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B5%B7
后世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白起于第九十三回《赵主父饿死沙丘宫 孟尝君
偷过函谷关》中登场,参与了与泾阳君一同追击赵武灵王的行动中。[91]在第九...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5
有人说“40万必然夸大”。
我的回答是:
赵国人口应该至少几百万。 赵国人尚武好侠,
坑杀的40万包括上党附近(原韩国)的军民,
还有韩国的志愿者,甚至其他外来人口
(志愿军侠士)。 长平之战打了几年,
赵国陆续征兵,应该可以达到40万。
当时史官应该对“历法”,“数学”有
相对较深的理解。所有史料都互相
印证,40万应该是差不离的。说
古代战争都是夸大的人,太低估老中
的祖先了。
o**********e
发帖数: 18403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从白起说起:美国排华屠杀怪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0 11:27:14 2015, 美东)
前几天,史版对长平之战讨论很多。
真正的战术问题是一码事,白起胜利后
对40万战俘的处理却影响更深远。
首先春秋诸侯战争有战争的PROTOCO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106807.html
到战国的时候,这些行为规则已经不再约束。
兵者诡道,辩者坚白,风行当世。
即使如此,白起“坑杀”40万,依然震惊华夏。
40万壮年士兵,再病弱,也不容易轻易杀害,
所以白起极大可能性用了“诈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B5%B7
后世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白起于第九十三回《赵主父饿死沙丘宫 孟尝君
偷过函谷关》中登场,参与了与泾阳君一同追击赵武灵王的行动中。[91]在第九...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7
有人说“40万必然夸大”。
我的回答是:
赵国人口应该至少几百万。 赵国人尚武好侠,
坑杀的40万包括上党附近(原韩国)的军民,
还有韩国的志愿者,甚至其他外来人口
(志愿军侠士)。 长平之战打了几年,
赵国陆续征兵,应该可以达到40万。
当时史官应该对“历法”,“数学”有
相对较深的理解。所有史料都互相
印证,40万应该是差不离的。说
古代战争都是夸大的人,太低估老中
的祖先了。
m********s
发帖数: 55301
38
司马迁罪不该杀吗?
刘彻饶了司马迁一条狗命,结果司马迁就胡写史书。史官的责任是客观记录事实,不是
主观改写事实。
陈寿一样。
m********s
发帖数: 55301
39
还学术独立,史记里没有任何根据的胡编写的跟武侠小说似的,是史官应该的态度吗?
严谨,依据事实,而不是胡编乱造编神话故事。
m********s
发帖数: 55301
40
古代,
有罪就罚。
但皇帝、诸侯王都不能命令史官改写史录。
h***i
发帖数: 89031
41
可以杀掉史官换人来写啊
d******0
发帖数: 3640
42
在funding制度流行之前,皇帝虽然握有生杀大权,但是随便杀史官也会被记上史册的
,有了 funding制度,问题就简单多了,不需要杀人,金主想让怎么写就得怎写,不然
甭想再拿经费了。
m***n
发帖数: 12188
43
首先,作为皇家侍从的太监和阉人并非一个概念。
1) 先秦有宫刑,和砍手,砍脚等都属于“肉刑”。比如对强奸犯就是宫刑,被宫的都
是阉人。还有天阉。民间还有私自阉割的,比如仇杀,报复,变态色情,无意过失,等
等。司马迁是受宫刑的最有名的一个。不过汉朝自绨萦之后就废除了全部肉刑,宫刑也
不复存在了。
2) 先秦直到汉朝,作为皇家奴隶的太监,最早也并非阉人,至少并非全是阉人。多半
太监不是阉人。只是一个职位。在唐朝以后,太监才变成全是阉人。
3)中国肉刑除了砍手脚,割耳朵,开始阉人,是从周朝开始的,这个技术是来自游牧
民。经常阉割牛马,自然技术就发展了。
4)周朝有国家瞻养残疾人制度。比如盲人都被政府瞻养,并且培训为乐师,类似于当
代我共喜欢让盲人当按摩师,政府有教育和职业资助。
先天畸形多半被父母抛弃,则进入了图书馆工作,也因此先秦道家人物和世外高人里面
,各种畸形残疾特别多,协肩,翘腿,等等。而周朝给阉人(天阉,宫刑,意外失去生
殖器,生殖器畸形被父母抛弃的)的职务则是后来的太监担任的各种皇家和政府服务业
,也包括图书馆,史官,助理,等。比如,赵高因犯法被宫刑,于是进入了王宫管理图
书资料...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896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记孔子世家发微
在本纪里出现金龙、黑龙什么的根本不算什么,只是正史的约定俗成罢了。比较典型的
例子是刘裕的传记。开头说刘裕出生的时候“红光满室”。但到本纪的后面却又说刘裕
很讨厌祥瑞这种事情,史官问他有没有的时候他从来都是不回答的。
x********n
发帖数: 398
45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
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
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是真
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
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煞一
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
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
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划师
,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基本
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396
46
陆游是南宋时的文学家,陆佃是北宋时的政治家。然而,很多人知道绍兴出过一个陆游,却很少人知道绍兴还出过一个陆佃,更不知道陆游还是陆佃的孙子。
用现在的话说,陆佃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直到他死后数百年,依然众说纷纾清代西吴悔堂老人说:“宋儒刻以论人,每于无过中求过,一与权贵相值,即指为党与(羽)。而不察其事之是非。”这一番话,就是为陆佃鸣不平的。但在西吴悔堂老人看来,王安石依然是“奸党”,他要辩说的,仅是陆佃不在王安石“奸党”之列而已。
陆佃曾是王安石的学生,“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王安石也很赏识陆佃的才学。他实施新政之时,就征求过陆佃的意见。陆佃没有因为新政“九个指头”的成绩而讳言“一个指头”的失误。他对王安石说,“法非不善,但推进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对此,王安石是感到震惊的,说是“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认定“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其实也有听不进不同意见的缺陷。陆佃直言相陈,“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对此,王安石也不以为然。史书这样记载:“安石笑(按:这个“笑”字十分传神)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陆佃并没有因为王安石的...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47
相同点,都是战国史料,因为埋在墓里,躲过了孔子编删史书,焚书坑儒。
《竹书纪年》是司马晋朝挖出整理的,认为是晋国/赵国所传史书。《竹书纪年》验证
了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很多大事件,但具体内容或相同,或相悖。说明儒家(孔子,
司马迁)美化了历史。
《清华简》是前几年某清华校友从香港拍卖回,捐给母校。认为是楚国史官所传史书和
杂书。《清华简》已经整理好的成就,重现了几篇失传《尚书》/否认了《伪古文尚书
》。《清华简》内有更完整准确的楚王谱系。
k****n
发帖数: 780
48
如果搞一个史上最残暴女人的票选,吕后不会入选三甲,她会得最高大赏:终身成就奖
。刘邦想杀韩信下不了手,因为约好“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她够狠,
用袋子蒙住韩信全身,以竹签刺死他;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说好好好我帮
你,回去就让刘邦诛杀彭越三族。她最有名的事件,是发明了史上对待小三的最惨烈的
方式:让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戚夫人,集万千残疾症状于一身,斩断四肢、挖了双
眼、熏聋双耳、毒成哑巴,然后扔进厕所,送她一个称号,叫“人彘”,翻译成现代汉
语,就是“你是猪”。
但是,只需要读一下《史记》相关段落,就会发现,吕后并非天生的女魔头,人家也曾
是善良小白兔一枚,倘若以她为女主,拍成电视剧,就是韩剧《妻子的诱惑》的战乱血
腥版,广大女性看了前90集吕后被虐、大虐、虐到非人,而小三戚夫人得宠、得君心、
得意洋洋,恐怕也会拥戴最后10集吕后恶整这个死小三。吕后只不过把天下弃妇加怨妇
的原配想对小三做的事——千刀万剐让她生不如死——变成现实罢了。
想当初,吕后嫁给刘邦,那就是孔雀女嫁了凤凰男。这婚姻,先天性险象环生。
吕后原名吕雉,她老爸吕公是当地有名的乡镇企业家、大富豪,沛...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为什么爱看野史?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并且提
议邓小平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是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周恩来随即部署有关事宜,召
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
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此
时,毛泽东已年届八旬。
毛泽东即席讲话的开场白出人意料,他说:“送君送到阳光路,你也苦,我也苦,手中
锣儿敲的苦。”博主刘继兴查阅了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这一看似顺手拈来的引用出自
何处,应该是出自某一本野史类的古书,可见毛泽东的学问太渊博了,也可见毛泽东对
古代野史的熟稔。
1975年9月,毛泽东对为其侍读古籍的芦荻说:“学文科的人必须懂历史,这是基本功
。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野史也大半是假的。可是你不能因为假的多,就自己来搞
一套历史,那是形而上学,是傻子。所以,还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不仅
二十四史,过去所谓的稗官野史也要读。”
从毛泽东与芦荻的这段谈话中可看出,尽管他对历史著作的真实性存有很大的疑问,但
还是提倡要读史,包括“稗官野史”。稗者,野生之草也;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
官也。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学界围绕清华简《耆夜》真伪展开激辩
2013年09月23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3日第504期 作者:晁天
义 周学军 浏览: 974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 阅读全帖
首页 6 7 8 9 10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