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古今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d
发帖数: 9770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今之變的關鍵節點(上)
http://medium.com/@LiuZhongjing/%E5%8F%A4%E4%BB%8A%E4%B9%8B%E8%AE%8A%E7%9A%84%E9%97%9C%E9%8D%B5%E7%AF%80%E9%BB%9E-%E4%B8%8A-%E5%8F%B2%E8%A7%80%E7%B3%BB%E5%88%97-2-c8b306f5e211
此文根據本人2014年10月18日長沙“熬吧讀書會”講座的錄音整理
主持人:今天咱們的主題叫做“古今之變的關鍵節點”。我想問老師,這樣的題目是什
麼意思,跟您的這本新書《從華夏到中國》有關嗎?
劉仲敬:有關。應該說它和歷史的本質有關。什麼叫做通古今之變?大家都知道這是太
史公所說的。所以,通古今之變是一切歷史最原始的目的,但是隨著秩序的演化,有時
候我們會忽略甚至遺忘這些原始的目的,這就是捨本逐末。所以無論你們對中西歷史如
何瞭解,最關鍵的問題是通古今之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歷史?歷史是一種認
知結構,他是教你怎樣從紛繁、外化的各種細節中間,發現結構和規律的一種藝術。這
種藝術多半要靠你們的悟識或者說是認知能力,而不是依靠材料的堆積。... 阅读全帖
o****h
发帖数: 72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中的古今之辩
古今之争可谓是个永恒话题,这个议题不单是展现人类的成熟,更多的是提醒人类永远
都在不成熟中,至多走向成熟的无尽途中。
omnbmh倡议的议题:佛教中存在古今之辩吗?如果存在,是今不如古呢,还是古不如今
呢?
各路高手,欢迎从各个方面进行阐释,比方说从阿罗汉解脱数量上入手,或者从佛教思
想转变上入手。
b*******s
发帖数: 5216
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相关三 古今之侠 zhuanzai
相关三 古今之侠
两千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用主要篇幅记录了郭解的故事,称
其为“侠”,公元2010年之后的某一日,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单口《皮凤山发财》里神采
飞扬地插入李金敖(音)的一段故事,称其为“侠义的混混”。
——转变——
郭解“少时阴贼”,做过不少杀人越货的事,稍有令己不快意者,想方设法杀人报
仇,李金敖年轻时混街头,打起架来奋勇直前,不怕死,刀光血影中闯出的名声,这两
人都是名符其实的狠角色。
年长之后,郭解性格大变,“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李金敖退出街头,换上长
衫,开始营造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形象。
——低调——
郭解“不敢乘车入其县廷”,这句话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古怪,县廷即是县衙,不能
乘车出入应是常规,两千多年前,郡县制刚刚由秦国向天下普及,各地贵族与豪强的地
位往往高于官吏,以至于西汉时拒官不当者层出不穷,郭解身为四海闻名的“侠客”,
能对县廷表现出尊敬的态度,在当时是颇为难得的。
李金敖每次回家,隔着一里地就要下轿下马,步行回家,不愿在街坊四邻面前显得
高高在上,每有相遇,都会热情打招呼,客客气气,好像教书先生。
——忍辱——
郭解在当地极受尊...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640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中的古今之辩
我怯怯的发言
我觉得今人就佛法根本不能跟古人争,至少不能跟佛说的争。至于现在的教派和以前教
派之争,或者教派之间的争,那个和人类成熟没啥关系。如果讨论科技,我们可以说现
在的人有绝对的信心和资格争。就算古人说的是宏观大道,我们今人解决的是细节问题,
我们依旧有资格去争。但是佛讲得东西是不以这些的进步更改的。
古今之争是我们当下的人想出来的。其实没有争论的必要。
阿罗汉解脱数量跟古好还是今好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根本不能作为标准之一。
佛家思想的转变,我觉得更大程度上也体现不了好坏。
o****h
发帖数: 72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中的古今之辩

古今之争是个思想史上的哲学问题,曾经给欧洲带来了思想解放。我只是借用这个词来
说佛教的。
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有仔细想,脑袋中大致的意思是,阿罗汉每个时代都有解脱的,说明今天的佛法传播不见得比以前差,没必要觉得佛法越来越差。修行的方法都有啊,关键在人啊。
题目上,我没说佛法,我说的是佛教。那么,对于佛教思想史的研究,我觉得今天比古
代好,因为有更好的交流,更完善的资料,比起古代来。
W***u
发帖数: 789
6
来自主题: Singapore版 - 论古今治乱
陆贽的谥号为“宣”,故后代尊之为“陆宣公”。据《谥法解》:“圣善周闻曰宣”。
为什么要用“宣”字?这基本是因为在德宗建中年间的危难之际,陆贽起草了大量诏敕
赦令,通畅明晓,推诚布公,动人心扉,影响深远。后来地方军阀李抱真入朝,曾从容
奏曰:“陛下幸奉天、山南时,赦书至山东,宣谕之时,士卒无不感泣。臣即时见人情
如此,知贼不足平也。”可谓有回天之力。谥号为“宣”,不亦宜乎?
《陆宣公集》的第一篇就是《奉天改元大赦制》,这几乎就是一个罪己诏:“然以长于
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
…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罪实在予,永言愧悼。”几乎是声泪俱下
。恐怕只有这样痛心疾首的自我检讨,才能让人相信其诚意,以至于”士卒无不感泣”
吧?
其实这些话语,由德宗这样并不算心胸宽宏的皇帝说出来,实在是无奈之举。德宗是唐
玄宗的曾孙,年轻气盛的他一上台,就很想削平藩镇割据,欲恢复大唐盛世。结果力不
从心,反遭各强藩联手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方的军队也开始哗变,攻陷了
长安,德宗仓猝出逃奉天;结果祸不单行,连来援的主力军队李怀光也怀有异心,...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2850
7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
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
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
,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
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
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
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
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
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今之變的關鍵節點(下)
http://medium.com/@LiuZhongjing/%E5%8F%A4%E4%BB%8A%E4%B9%8B%E8%AE%8A%E7%9A%84%E9%97%9C%E9%8D%B5%E7%AF%80%E9%BB%9E-%E4%B8%8B-%E5%8F%B2%E8%A7%80%E7%B3%BB%E5%88%97-3-5e8356882b93
(注:提問均經過簡化)
提問人A:當今時代,獲得資訊的管道很多。我們如何區分資訊的真假,找到我們真正
想要的資訊?
劉仲敬:我想,區分具體事情的真假,不是很重要,因為假資訊可以給你帶來對分析真
正有效的結論,真資訊也可以分析出完全不可靠的結論。就是我剛才講的,就是為什麼
我認為沈志華和楊奎松儘管掌握了很多真資訊卻沒有分析出真的結論。有很多假資訊能
夠説明我們分析出真的結論。比如說田中奏摺,現在我們都知道它是一份偽造的檔。他
說日本軍方正在和內閣策劃分割滿洲分割中國。但是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完全捏造的。
但是捏造的東西也可以告訴你一些真實的東西。它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當時的中東路
事件的關係是多麼的微妙,而且有很多人對日本人國內各政治集團的博弈...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1535
9
新华社济南8月23日电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
值此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
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
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
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
、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
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学家在这方面可以并且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大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问、加深理解的机会。希望这次大会能够推动各国的历史
研究,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
这次大会的主题之一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这...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183
10
今论三表五饵法
三表五饵法原是贾谊为汉文帝所作收服匈奴之法,当时之世,三表五饵法并未立下
奇功,然至于今日,或可大用。
民族之说,中国原无,自元始,至明清民国,蒙古、满、壮等等各族分立,破夷夏
之说,乱国家之政。至于今日,少数民族至五十有五,人口超一亿,“大杂居,小聚居
”,一旦有变,必成燎原之势,且内政不治,国何以立于世界,今民族之问题颇多,我
仅得以下诸点:
一、全国人口第六次大普查,少数民族之人口,已达一亿一千万余之众,且其增速快于
汉,少数民族又多无人口约束之观念,日久天长,以夏变夷之目的难达,又增以夷变夏
之祸患。
二、中国民族依“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维、回分布之广,天下皆知,最近三五载,
边民多变,一族有变,他族亦有狐兔之悲,有悲则易变,若此火燃至内地,以少数民族
之力,恐天下将有倾覆之祸。
三、诸民族与汉风俗多有不同,判断事物之标准亦多有不同,虽相互之间多有交通,然
无交往之民众,互不了解,每闲居杂聊,则多互有讽嘲之意,长此以往,各民族之间之
摩擦,必时有发生,矛盾之积累,已然有日渐爆发,愈演愈广之势。
四、国家之抚众民族,多以厚利,无功而授利,则国家之...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2 19:12:54 2011, 美东)
刘晓东: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作者:[刘晓东]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浏览:[432] 2010-07-30
摘要:本文探索了西汉初年崇尚黄老之学的社会原因以及其“因循”与“无为”的具体
内容,指出将黄老之学作为政治观念转移到老庄之学作为人生观念的变化过程,强调了
东汉时期“独行”与“逸民”的风气对魏晋崇尚老庄的作用和影响。
就一般情形来看,大凡一种学说,在其泛化性承传中,既有与其他学术思想的交融
,又有其自身的分化,正如一条河流,在其流经过程中,既有与异流的交汇,又有其自
身的歧出。尤其当这一学术具有较长时期的社会需求时,其承传过程中的历史境遇便规
定了它盛衰承变的命运,也正如一条河流,其所流经的地势通塞形成了它直huí@①
流演的状态。对学说来说,社会要按照时代的需求对它...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
“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不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
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
“它们对宋代而言...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
“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不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
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
“它们对宋代而言...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5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6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7
来自主题: Texas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8
来自主题: _America版 - 刑德之法·钩距之术·絜矩之道zz
『关天茶舍』刑德之法·钩距之术·絜矩之道
作者:老金在线 提交日期:2006-12-31 17:58:00
刑德之法•钩距之术•絜矩之道
法家倡“刑德之法”,道家倡“钩距之术”,儒家倡“絜矩之道”,这是完全不同
的政治致思方向。
法家,没有关于“仁道”的道义担当。
唐君毅在《孔子诛少正卯传说之形成》一文中,精辟分析儒法之道不同所在,他说:
“中国之法家的思想,乃一泛政治主义,即要以政治控制一切,亦中国之极权主义
的老祖宗。而儒家之政治思想,则以其对宇宙、人生、人文之思想为本;而为中国人文
主义的政治思想之源。在政治上,法家必主集权于中央政府与君上,儒家则主分权于社
会与地方政府。法家积财富于政府,儒家主兼藏富于民。儒家尊重隐者与逸民,及纯粹
的技术性、艺术性、学术性的人物;法家则以凡不受政治控制者,皆应斩尽杀绝。儒家
在文化教育上,主通古今之变;法家只重当今之实用。儒家于国以外,更有‘家’与‘
天下’;法家只求强国,内政不重家庭,而‘封闭人心’于‘国内’,不求人心之开放
,以通于其外之‘天下’。法家以法术权势为治本,而在深心,最怕贤才与智者分君上
之权,故反对
n**********u
发帖数: 77
19
理解“德”这个字的含义必须要去掉现代汉语的影响,古文里面的“德”和政治治理有关
《晏子》景公问伐鲁: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
1.这里的“德”,也不是指白话文里面法律和道德的德。这两句话在修辞学上面是互文
,“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
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
句诗“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
是合指兼顾的。同样的, 这就说明“德”和“政”是一个意思,即顺应规律,按照规
律办事,体现在国家上就是治国的政治。“安”和“和”就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
大”的“德政”了。
2.领导人都只知道“稳定”和“和谐”是“安”和“和”。但是,“安”的是什么?是
“德”,“和”的是什么?“和”的是“政”。 理解应该是更深层次的。我认为,最
大的“安德”,就是“安”“德”之本,把“德”比作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它是有根的
,什么是根?根就是指导的原则,也就是“道”。“道”为“德”之本。指导政治的根
本就是理念,就是西方政治里面的意识形态。你有你的“道”,他有他... 阅读全帖
e******r
发帖数: 9977
20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经提到,
“古今之灌水有大成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
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具体来说,这第一境界,是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第二境界,是在上下而求索,
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第三境界,那是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灌水成功的秘诀:原先以
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
对夏花这样的初灌者,上来一头雾水不知该从哪儿灌起的,处在第一阶;象糊糊这样灌
的昏天黑地,灌到瘦骨嶙峋的,落在第二阶;象大叔这样找到灌水的终点(原来就是挖
坑)的高级灵长类,gx 你,进入第三阶了。。。

PA
n********e
发帖数: 231
21
这个红酒炖牛肉味道还不错, 汤汁也醇厚,遗憾的是烧糊了。
如果谁来伦敦,非常建议来这里尝试一下, 百多年前名流云集喔。
叹古今之悠悠~~~~~~~~~~~~~~~~~~~~~
p******n
发帖数: 2449
22
这文章跨度太大,史记到24史都要了解一些才行。
司马迁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
东周
随白
,毋
而卒
r****n
发帖数: 825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中的古今之辩

从事实来看,非常明显的结论是“今不如古",佛陀在世的时代,经典记载大量人证果
,很多人甚至听闻佛陀简单几句话就证悟初果甚至四果。但是今天已经很难找出证果者
了,证果已经变得高高在上。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为什么会造成今不如古,我自己粗略总结几点
一、从缘起法的角度来说,佛陀所在的时代,跟随佛陀的人波罗密更深。因为波罗密深
,就容易投生到佛陀在世的时代,反之会越远,甚至生到无佛时代。我们生在这个离佛
远去的时代,而没有生在佛陀在世的印度,重要原因就是以前没有积累足够的波罗密。
这也是我们现在无法改变的,能做的就是积累更多的解脱的波罗密。
二、佛法的教义本身经历了一个逐渐从纯净到变质的过程。佛陀所在的时代,佛法教义
不存在问题,有争议可以问佛陀,可以问阿罗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现在,佛
教教义变得无比庞大,一个人甚至一生都无法认真读完所有的大小乘经典(实际也不存
在这样的人了)。而且一些相似伪佛法都有很强的欺骗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确实
没有能力辨别真假。绝大部分人,乃至99.99%的学佛者,都被相似伪佛法给击倒了。他
们连最基本的佛法正见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已经失败了。
三、...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2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以前看过的诗词故事:
诸家评李
[当代]哈哈儿整理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首称。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
道。(吴融《禅月集序》)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
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业是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
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
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计有功《唐诗纪事》)。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马端临《文献通
考》)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
沧浪诗话》)
世传杜甫诗,天才也;李白诗,仙才也;长吉诗,鬼才也。(《迂斋诗话》)
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海录碎事》)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 阅读全帖
g*****7
发帖数: 11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红楼梦》宝玉之大名
转:
贾宝玉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他前世还
是出生过程以及他的性格都相当的另类,他自幼生活在女孩儿圈子里,父亲天天逼他读
书,对他管教得非常严格,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到是“杂学旁收”,颇有几分歪才。
而他的祖母和母亲又非常宠爱他,他的性格也很特别,他认为“女儿为水做的,男人是
泥做的,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喜欢“意淫”,被称为“
古今第一淫人也”,他平时呆呆傻傻,有时也很有灵性,第三十五回里有人是这样评论
他: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
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
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
管了。
这样的男人是太怪了,给人感觉就是因为身为一个富二代,吃多了闲的!他还被人称为
“宝贵闲人”、“无事忙”,在第六十六回里,作者通过兴儿的口也介绍了宝玉的特性:
(宝玉)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乾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
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761
26
中华文明的出路与未来—儒家文明的工业化时代变化与发展 (一)
某种意义上说,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儒家思想和社会架构可以说是人类的登峰造
极之作 – 虽然有周期律影响(根本是土地产出,人口发展和资产通过兼并集中的矛盾
)但是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稳定性和包容性。这点从历史上欧洲的动荡与愚昧(包括科
技的落后)及中国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可以看出来。即使是相对后退的元朝,在马可波罗
眼里也是惊为天人可见一斑。但是正如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传统天主教模式在工业革命
前后并不适合生产力迅速发展需要,从而催生出新教一样。比天主教政教合一模式更近
一步的传统儒家社会架构及思想在今天条件下是无法完全适应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的。
更何况这其中还遇到了五四以及文革等社会运动的冲击,导致本应循序渐进的社会思想
调整在激烈冲突中进一步零散。(事实上欧洲历史中新教和天主教的冲突除了造成大量
死亡外还造成了事实分裂—大量的新教徒离开老欧洲而投奔美国,从而削弱了欧洲自己
的力量和促进了美国崛起,说到底,人口还是国家的基础。)当然,这里个人并不想完
全否认文革的意义,毕竟在有几千年陈旧思想束缚下的社会,打破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是
...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35031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合集] 风满楼词社之《水龙吟》
☆─────────────────────────────────────☆
Microsystem (clam) 于 (Sat Apr 18 01:45:52 2009) 提到:
光阴荏苒,春去夏来,咱们的词社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活动了。:)上次是SlowRabbit组
织的短歌行,组织得很成功,可是,一直没有评论,也没有做合集。过去一直很忙,也
没有说清楚。
词社的形式是这样的:每次都是社主命题,大家来写诗填词,互相评论。写得好的,由
社主选出,组织下一次的诗词活动。当社主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写诗词,出一些尖钻
古怪的点子,难为大家,然后赏鉴大家的努力。如果没有参加活动呢,社主也可以想个
点子来罚他。词社每月组织一次,月中出题,下个月的月中结社。
要不,这次我权当社主,邀请大家来品品家中的陈酿?:)咱们来尝试一下长词慢调。
《水龙吟》是豪放派的词牌,四字一顿,慷慨激荡,历来都有不少佳作。我们来指点江
山,评古论今,时事争论,都可以。韵脚呢,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www.xys.org/xys/classics/poetry/ciyun.txt
我喜欢下面这首辛弃疾...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科玄论战的过程
http://www.confucius2000.com/20century/kxlzgc.htm
黄玉顺
20 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
称“人生观论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
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
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玄论战自1923年2月开始,一直到1924年年底基本结束,历时将近两年之久;(1)此
后仍然断断续续,但已不是那么集中。整个论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论
战的缘起与爆发:从1923年2月张君劢发表“人生观”讲演,到同年张发表长文反击丁
文江的驳斥。(2)论战的展开与深入:从1923年5月梁启超作《关于玄学科学论战之“
战时国际公法”》,到同年吴稚晖发表《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其间科学派
、玄学派双方人物纷纷登场,论战愈演愈烈。(3)论战的转折与结局:从1923年11月
陈独秀为论战文集《科学与人生观》作序、邓中夏发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直到
1924年岁末,其间“科-玄”论战...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
http://fk2009.pixnet.net/blog/post/26120713-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a>
 
往昔天竺「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有七:
第一:以外道法代替佛法。密宗實非佛教,乃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法之宗教--以佛教表相
及佛法名相包裝之外道法--所說一切修証名相及法報化身修証、諸種等至 三昧、四加
行、四無量心、法界體性智、四智、五智、般若、根本智、後得智、涅槃、真如、成佛
之道……俱與三乘經典 佛說本旨不同;彼等所證之阿賴耶識亦非顯教所證之第八識阿
賴耶心,乃其自行施設明點之阿賴耶識,故顯教中一切賢聖以己證量與之印證時,必定
扞格不入,悉如 牛頭之逗馬嘴也。如是,密教以其未證佛教諸經所說之真實心,以其
未證佛教諸經所說般若慧之種種「般若妄想」,以其未入見道位之「雙身法外道世間淫
慧」,翻誣顯教真悟菩薩之 證量粗淺,貶低為「因位」之修行法門,而反妄自高推己
所修行之外道法為佛教「果位」之修行法門,以此崇密抑顯,殊為可笑。如是,密教中
人所言證量,既然皆 與三乘經典所說之修證無關,復又崇尚雙身法之第四喜--追求人
間淫樂之最高層次樂受,顯然僅是外道性力派之「世...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33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4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这是自然的法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在为
党和人民工作的50个年头里,组织给了我精心的培养,人民给了我极大的信任,一路走
来的同事和挚友给了我鼎力的支持。想起走过的山山水水,思起遇到的人人事事,念起
感悟过的点点滴滴,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厚的情怀。因为这份情怀,促使我想再去走走
那些梦萦魂绕的地方,再去看看那些曾经并肩前行的老友,再去品品那份在共同奋斗中
结下的愈久弥醇的珍贵情谊。
在这众多的情怀中,黄山是我经常想念和牵挂的一个地方,也是我离职后首先来到
的地方。在安徽工作期间我曾说过,黄山是安徽最大的精品、最响的品牌、最靓丽的名
片、最有标志性的地方;黄山所在地孕育的徽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的奇葩。我为大自然造化的黄山大美境界而赞叹,也为这里产生的厚重徽文化而沉迷。
黄山不仅是游览、休闲、养生的胜地,更是可以引人思索、顿悟,升华心灵的净土。在
黄山,思绪潮涌,感慨万千。
一、天地之美,美在黄山
黄山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生态绝佳。千百年来,凝聚天地之美的黄山吸引了无数
海内外游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名山大川后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吴宝珠 陶哲轩 都是南方人后裔
你看看我们河北大数学家李冶早就看出南蛮子朱熹那套是他妈的垃圾,会阻碍文明进步
,真是震烁古今之言
不朽的数学家李冶
1251年,史天泽驻守真定,他兴教育,劝农桑,广纳贤士。在秋高气爽的暮色中,一
位59岁的儒士在学子们的簇拥下踏上了真定路栾城县的故土,他就是金元之际最伟大的
数学家李冶。
□梁 勇

李冶家学深厚,博览群书,兼修文学、史学、数学、经学。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
,文为名家”。
李冶(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元代真定路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人
。他出生的年代,正是金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李冶父亲李遹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在大兴府尹胡沙虎手下任推官,母亲姓王。
泰和八年(1208年),蒙古成吉思汗的军队开始向金朝进攻。李遹的上司胡沙虎是
金朝臭名昭著的大权奸,“声势炎炎,人莫敢仰视”,动辄打骂同僚,甚至“虐杀不辜
”。李遹常据理力争,置个人生死祸福于度外。但行走于虎狼之室,不得不小心。他为
防不测,把妻儿送回故乡栾城。少年李冶,就到栾城邻县元氏封龙书院求学。
至宁元年(1213年)胡沙虎篡权乱政,李遹被迫辞职,...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36
为什么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
2017年11月1日  来源:《探索与争鸣》杂志2017年第10期
瞿旭彤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博士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原标题为“返本开新:为什么和如何纪念宗教
改革500周年”。
http://news.ifeng.com/a/20171101/52883089_0.shtml
【编者按】今日恰逢宗教改革500周年纪念日。相传1517年10月31日,日后成为宗教改
革领袖的马丁•路德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这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序幕
。今年(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周年。学界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历
史进程,甚至也进一步影响了过去五百年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和文化格局。这一改革运动
由宗教而始,迅速和全面地波及到政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就宗教层面来说,越来越
多的研究表明,这是一场仍在进行中的改革(on-going reform)。五百年后回头来看这
一历史事件和过程,或可挖掘出更多的话题和价值,也能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基督教与
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种种纠结。...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789
37
来自主题: Singapore版 - OCBC Sucks
论古今治乱
"宋人尤其喜欢陆贽,喜欢《陆宣公集》。《旧唐书》就在《陆贽传》中抄录了大量文
章;“《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陆贽文十余篇”;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
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更有意思的是,苏轼等人曾在元祐年间给宋哲宗上过一个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这篇文章也被收入了《古文观止》卷十一)。就是要让
宋哲宗好好学习陆贽的奏议。除了说陆贽是“才本王佐,学为帝师”等之外,更着重说
出了陆贽文章的优点:“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
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
实治乱之龟鉴。”内容方面当然不需多讲,都是“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关
键是陆贽的文笔能让人“开卷了然”,一看就明白,能将所有古今经典的精华最清楚的
表达出来。联系一下当年陆贽所写的赦书能让武夫士卒“感动泣下”,不能不说这是陆
贽的最大优点。苏轼自己就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回复 引用
TOP
N*****e
发帖数: 1094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9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40
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思考
作者:丁为祥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641 更新时间:2009-6-15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仅表现为子贡“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的感慨,表现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宏愿,而且也表现在
张载“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的论定中。因此,这一问题完全可以说是贯彻儒学始终的
问题。但对于这种贯彻始终的重大主题,不同时代的儒学却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作出完
全不同的探索与回答,——这又构成了儒学发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而不同时代的儒学
,其借以区别的标志,往往也就体现在其对天人关系之不同的把握视角上。
具体到宋明理学来说,它的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就是要对天地万物作出本体论的思考和
论证;而这样一种任务,同时也表现着其作为新儒学对佛老之空、无本体伦的一种创造
性的回应。至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志),为生民立命(道),为往(去)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①],其实也正表现了理学家经天纬地的关怀。但是,当理...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zt;诋毁毛泽东现象心理探源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孔庆东(发表于《军事文摘》2010年第9期)
话说中国围棋,本为世界第一。后因诸多冤孽,被那西洋鬼子、东洋鬼子纷纷超越,殆
至晚清残灯末庙时分,已被打入丙级队,行将与埃塞俄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伍矣
。幸我中华棋脉,绵绵不绝,每有逸士豪俊,肩黑闸、挽狂澜,保华夏文明之大局,扑
而复起,终至翻盘也。
今日且说民国年间,世上出了两个围棋高人,一个名叫蒋介石,一个名叫毛泽东。
那蒋介石本名中正,1887年生于浙江奉化榧家浜,自幼狠辣而狡狯。少年时在街头乞讨
,见豪客赌棋,出金入银,颇生羡慕,以为富贵之道也。20岁时,遂往保定速成道场学
弈,早背定式,晚习古谱,只一年便入了段。志向益发远大,又赴日本“振远职业道场
”游学,两年后卒业,定了个三段。先在秦楼楚馆指导艺妓和龟奴,不久回国,傍上了
一代棋仙孙逸仙大师,在东南沿海诸省下彩棋谋生,渐渐有了薄名。后入逸仙道场任高
级助理,得到苏俄和英美德意等邦棋牌高手指点,遂早早出道,很快升为七段。逸仙大
师是个爱才之人,便委他做了黄埔道场住持。蒋中正等级分迅速飙升,两广一带,开始
风行狠辣狡狯之“中正流”...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42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孔庆东(发表于《军事文摘》2010年第9期)
话说中国围棋,本为世界第一。后因诸多冤孽,被那西洋鬼子、东洋鬼子纷纷超越,殆
至晚清残灯末庙时分,已被打入丙级队,行将与埃塞俄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伍矣
。幸我中华棋脉,绵绵不绝,每有逸士豪俊,肩黑闸、挽狂澜,保华夏文明之大局,扑
而复起,终至翻盘也。
今日且说民国年间,世上出了两个围棋高人,一个名叫蒋介石,一个名叫毛泽东。
那蒋介石本名中正,1887年生于浙江奉化榧家浜,自幼狠辣而狡狯。少年时在街头乞讨
,见豪客赌棋,出金入银,颇生羡慕,以为富贵之道也。20岁时,遂往保定速成道场学
弈,早背定式,晚习古谱,只一年便入了段。志向益发远大,又赴日本“振远职业道场
”游学,两年后卒业,定了个三段。先在秦楼楚馆指导艺妓和龟奴,不久回国,傍上了
一代棋仙孙逸仙大师,在东南沿海诸省下彩棋谋生,渐渐有了薄名。后入逸仙道场任高
级助理,得到苏俄和英美德意等邦棋牌高手指点,遂早早出道,很快升为七段。逸仙大
师是个爱才之人,便委他做了黄埔道场住持。蒋中正等级分迅速飙升,两广一带,开始
风行狠辣狡狯之“中正流”...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4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孔庆东(发表于《军事文摘》2010年第9期)
话说中国围棋,本为世界第一。后因诸多冤孽,被那西洋鬼子、东洋鬼子纷纷超越,殆
至晚清残灯末庙时分,已被打入丙级队,行将与埃塞俄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伍矣
。幸我中华棋脉,绵绵不绝,每有逸士豪俊,肩黑闸、挽狂澜,保华夏文明之大局,扑
而复起,终至翻盘也。
今日且说民国年间,世上出了两个围棋高人,一个名叫蒋介石,一个名叫毛泽东。
那蒋介石本名中正,1887年生于浙江奉化榧家浜,自幼狠辣而狡狯。少年时在街头乞讨
,见豪客赌棋,出金入银,颇生羡慕,以为富贵之道也。20岁时,遂往保定速成道场学
弈,早背定式,晚习古谱,只一年便入了段。志向益发远大,又赴日本“振远职业道场
”游学,两年后卒业,定了个三段。先在秦楼楚馆指导艺妓和龟奴,不久回国,傍上了
一代棋仙孙逸仙大师,在东南沿海诸省下彩棋谋生,渐渐有了薄名。后入逸仙道场任高
级助理,得到苏俄和英美德意等邦棋牌高手指点,遂早早出道,很快升为七段。逸仙大
师是个爱才之人,便委他做了黄埔道场住持。蒋中正等级分迅速飙升,两广一带,开始
风行狠辣狡狯之“中正流”。
1925年,孙...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孔庆东(发表于《军事文摘》2010年第9期)
话说中国围棋,本为世界第一。后因诸多冤孽,被那西洋鬼子、东洋鬼子纷纷超越,殆
至晚清残灯末庙时分,已被打入丙级队,行将与埃塞俄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伍矣
。幸我中华棋脉,绵绵不绝,每有逸士豪俊,肩黑闸、挽狂澜,保华夏文明之大局,扑
而复起,终至翻盘也。
今日且说民国年间,世上出了两个围棋高人,一个名叫蒋介石,一个名叫毛泽东。
那蒋介石本名中正,1887年生于浙江奉化榧家浜,自幼狠辣而狡狯。少年时在街头乞讨
,见豪客睹棋,出金入银,颇生羡慕,以为富贵之道也。20岁时,遂往保定速成道场学
弈,早背定式,晚习古谱,只一年便入了段。志向益发远大,又赴日本“振远职业道场
”游学,两年后卒业,定了个三段。先在秦楼楚馆指导艺妓和龟奴,不久回国,傍上了
一代棋仙孙逸仙大师,在东南沿海诸省下彩棋谋生,渐渐有了薄名。后入逸仙道场任高
级助理,得到苏俄和英美德意等邦棋牌高手指点,遂早早出道,很快升为七段。逸仙大
师是个爱才之人,便委他做了黄埔道场住持。蒋中正等级分迅速飙升,两广一带,开始
风行狠辣狡狯之“中正流”...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1686
45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孔庆东(发表于《军事文摘》2010年第9期)
话说中国围棋,本为世界第一。后因诸多冤孽,被那西洋鬼子、东洋鬼子纷纷超越,殆
至晚清残灯末庙时分,已被打入丙级队,行将与埃塞俄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伍矣
。幸我中华棋脉,绵绵不绝,每有逸士豪俊,肩黑闸、挽狂澜,保华夏文明之大局,扑
而复起,终至翻盘也。
今日且说民国年间,世上出了两个围棋高人,一个名叫蒋介石,一个名叫毛泽东。
那蒋介石本名中正,1887年生于浙江奉化榧家浜,自幼狠辣而狡狯。少年时在街头乞讨
,见豪客睹棋,出金入银,颇生羡慕,以为富贵之道也。20岁时,遂往保定速成道场学
弈,早背定式,晚习古谱,只一年便入了段。志向益发远大,又赴日本“振远职业道场
”游学,两年后卒业,定了个三段。先在秦楼楚馆指导艺妓和龟奴,不久回国,傍上了
一代棋仙孙逸仙大师,在东南沿海诸省下彩棋谋生,渐渐有了薄名。后入逸仙道场任高
级助理,得到苏俄和英美德意等邦棋牌高手指点,遂早早出道,很快升为七段。逸仙大
师是个爱才之人,便委他做了黄埔道场住持。蒋中正等级分迅速飙升,两广一带,开始
风行狠辣狡狯之“中正流”。
1925年,孙逸仙北上燕京...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5032
46
来自主题: Joke版 - 中国历史10大名菜 第一毫 无疑问堪称世界一绝!(组图) 游侠网 隔壁小王 9小时6分钟前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主体是各地方风菜。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10大代表菜。 10、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特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e0c35d3160.jpg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所产的鱼中以樊口蝙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3ad4aa4ace.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4/f7a11cdeb9.jpg 9、北京烤鸭 http://web.popo8.com/201707/13/7/55aac279f1.jpg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7f036c2aa6.jpg 1864年,京城名气最大的“全聚德”烤鸭店也挂牌开业,烤鸭技术又发展到了“挂炉”时代。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并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仅使烤鸭香飘万里而且还使得“北京烤鸭”取代了“南京烤鸭”,而“金陵片皮鸭”只能在港澳、深圳、广州等南方几个大城市的菜单上才能见到。 http://web.popo8.com/201707/13/7/4ff14bb34e.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7/7b8d9795ec.jpg 8、西湖醋鱼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a1c042b0fc.jpg “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传统风味名菜。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 肉滋别具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0/499d193b99.jpg 古代有人吃了这道菜,诗兴大发,在菜馆墙壁上写了一首诗:裙屐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归寻张翰鲈(誉西湖醋鱼胜过味美适口的松江鲈鱼),鱼美风味说西湖,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诗的最后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鱼”创制传说。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801a3ceee8.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b9e20990f2.jpg 7、东安子鸡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373fc4cc5.jpg 东安子鸡,因用刚开鸣的小公鸡烹制而成,故名。本菜特色是特点:用嫩母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d6d7e15ba2.jpg 东安子鸡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它始于唐代,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3个老年妇女开的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提来两只活鸡,马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鸡的香味扑鼻,吃口鲜嫩,客官吃后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宣扬,小店声名远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守县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临该店品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著名的菜肴。 http://web.popo8.com/201707/13/8/fe082eda34.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5/2f27f063fd.jpg 6、麻婆豆腐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7ae6f6ccdd.jpg 麻婆豆腐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2/3a994ed45b.jpg 色泽淡黄,豆腐嫩白而有光泽。有人用“麻、辣、烫、鲜、嫩、香、酥、活”等八个字来形容这道菜,颇为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点。现在国内外的川菜馆都以经营此菜来招揽顾客。据说近年来,日本有家食品公司还将麻婆豆腐制成罐头远销世界各地。 http://web.popo8.com/201707/13/4/5cf8000e91.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9/290b9d901b.jpg 5、无为熏鸭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9cbfc9ddaa.jpg 无为熏鸭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誉中外的徽菜传统名菜。它又名无为板鸭,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当地还留传著这样的风俗。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5/0e1fe3dc17.jpg 无为熏鸭,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传,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无为县厨师采用先熏后卤的独特方法烹制鸭子,成菜色泽金黄油亮,滋味鲜美可口,其制法与口味均独具一格,因而全县闻名,故称“无为熏鸭”。后来传至各地,到清末已闻名全省,销往各地,成为安徽省人们最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 用肥鸭熏制而成。成菜色泽金黄,皮脂厚润,肉质鲜嫩,气味芳香,别有风味。 http://web.popo8.com/201707/13/5/98890b10fb.jpg 菜肴简介无为熏鸭名贯古今、盛誉不衰的原因为二:一是鸭好,无为县地处长江沿岸,乃半丘陵半圩之地势,鸭以在野外放养,多食小鱼、小虾等活食,收稻后,鸭于水稻田里觅食,故鸭成长快、体服壮、肉嫩、脂厚;二是制法精良,操作细,成品体形完美,色泽金黄油亮,皮酥肉嫩,味鲜醇,并有烟熏幽香。若醮醋食用,风味尤佳。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550dda763.jpg 4、飞龙汤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c2de4d4834.jpg 飞龙又名榛鸡,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042c9415aa.jpg 飞龙(榛鸡)是盛产于兴安岭山林中的一种较小的飞禽。鄂伦春人用飞龙氽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洗净剁成小块的飞龙肉放进已加盐的沸水中煮,约二分钟就须将汤从吊锅子里倒出来,再放上一点'俄欧特'-野葱末后即可食用。另一种是先将盐末撒在飞龙肉上,待吊锅子水滚开时,一手拿着飞龙,另一只手不停地用勺子将吊锅子里的沸水掏出来浇在飞龙肉上,边浇边转,烫至六分熟时,再将整个飞龙连同野葱末一块放进锅里,在沸水中煮十来秒钟就可倒出食用。无论是那一种氽法,事前都必须把吊锅子擦洗干净,使其不沾一点油性。为了使飞龙汤保持原有的鲜味,不得加入任何调料或酱油。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e8cf15c99f.jpg “飞龙汤”是东北的“食中珍品”。在东北民间,曾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所谓龙肉,指飞龙肉而言。相传,飞龙是曾受过封的一种专给皇帝进贡的山珍,世上罕见,其肉细嫩,味鲜美,早在14世纪就闻名于世。 3、腊味合蒸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1ed8ee584c.jpg 腊味合蒸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是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徐睿称,腊味是湖南特产,主要有猪、牛、鸡、鱼、鸭等品种,将三种腊味一同蒸熟即为“腊味合蒸”,吃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是用来送饭的首选。 http://web.popo8.com/201707/13/8/26e33e0f5b.jpg '腊味合蒸'以各种腊熏制品同蒸,风味独特,是湘菜中传统风味名菜。 此菜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各尽其妙。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0/62b5bb0753.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6f27ab2621.jpg 2、水晶肴肉 http://web.popo8.com/201707/13/3/87c0000998.jpg 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http://web.popo8.com/201707/13/5/e3494b0487.jpg 肴肉传说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55e7ea897f.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8/755aab22db.jpg 1、东坡肉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2/89031e2ee6.jpg 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2f67e9a8c2.jpg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b4cefd6ae3.jpg “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http://web.popo8.com/201707/13/3/608faf5e14.jpg
中国历史10大名菜 第一毫
无疑问堪称世界一绝!(组图)
游侠网
隔壁小王
9小时6分钟前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
主体是各地方风菜。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一起来看
看中国历史上10大代表菜。
10、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
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
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
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
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特点:肉质鲜
嫩,营养丰富。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
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
。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
所产的鱼中以樊口蝙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历代名流...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7
说到王国维,我找了篇论文,头大:-)
+++++++++++++++++++++++++++++++++++++++++++++++++++++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8-25 15:51:00 ] 作者:程相占 编辑:
Studa_hasgo122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不能混为一谈: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间词乙稿序》,而
境界说则出自《人间词话》;意境可以分解为意、境、观三要素,而境界则主要指真情
或心灵境界,无法分解;意境论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较明显,而境界说则体现了回归
中国传统诗学的倾向。
【关键词】 意境论;观;心灵境界;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于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有着重大影响,但一般论著又大都将王
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混同,并过多地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分析境界说。我们这里希望进
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意境论
在王国维的有关论著中,出现过“境界”、“意境”、“境”三个近似的概念。其
实,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区别颇大,《人间词乙稿序》所体现的理论是意境论,而
《人间词话》的观点则是境界...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48
文/赵征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本文为“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一书的“代跋”。请参考阅读本文作者及清华校友们的
文章与见证(本刊将继续播发清华校友的见证,敬请继续关注):
1.你所不了解的——清华大学的信仰渊源!
2.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一:当我走到尽头……
3.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二:一个“清华土著”的信仰之旅
4.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三:我的信仰历程
5.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四:从迷失到献身
6.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五:见证:清华才女蒙恩记
7.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六:基督之光改变了我的心
8.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七:学长带我去教会
9.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八:回家
10.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九:寻找与被寻见
11.回家, 不再一样 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十
12.回家了——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十一
13.我的见证 ——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十二
14.在高山之巅, 遇见上帝!——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十三
15.全是神的恩典——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十四
16.祂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之十五
清华的源头,恰如其名,清澈而华美,吸引了众多的思想者畅游其中。初建之时,思想
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9
为什么说温家宝是古今第一奸相?2012-04-04
金复新
阅遍史书,大奸大恶一词似乎是专门给在中国做宰相做总理的人量身定制的。这种情况
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朝开国以来当过宰相的,哪个是好人?你觉得魔王周恩来是好人吗
?屠夫李鹏是好人吗?大贪官朱镕基是好人吗?影帝温家宝是好人吗?可以得出个结论
,只要能混上宰相总理大臣的,就肯定是坏人。
皇帝则不然。除了开国皇帝,其它的都是指定的世袭,因此其能力有别,秉性各异,随
机性很大,有残暴的,如隋炀帝,也有仁厚的,如明孝宗,有英明的,如李世 民,也
有白痴的,如晋惠帝。有的皇帝在任时干脆还是个孩子,根本谈不上好坏,如溥仪。而
要做上宰相,要么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要么科举晋升,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成老油
子,要么干脆自己拥兵自重挟持皇帝。反正必须有超人之材,他们多数是能臣,不是人
杰坐不到这位子。皇帝只是代表着对江山的所有权,有无能力不是太重要,只需承担责
任,国家亡了,百姓大臣宰相大不了投降作亡国奴,而自己和整个皇族都得死。而宰相
必须是有能力的人担当,这就像店里的少东和掌柜的关系,少东可以是花花公子,而掌
柜必须精通业务,不能是甩手掌柜。
史上...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