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加缪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今年八月,法国各大电视台、各大报纸及其网站都报道了一则新闻:两位书商在一本旧
书里发现一张加缪写给萨特的便条,内容与友谊有关,上写:“亲爱的萨特:我向您致
以最珍贵的谢意。我希望您和卡斯托(指波伏娃)勤奋工作。是的。因为我们和朋友们
的活干的太糟了,糟糕到使我晚上睡不着。等您回来给我打个招呼,我们一起度过一个
轻松的晚上。加缪”。
加缪的便条
话语中用“您”而不是“你”,说明两人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从直呼波伏娃(萨特
的女伴)的外号“卡斯托”、抱怨自己工作的不顺利,以及建议一起过个轻松的夜晚这
些迹象上看,两人关系已经相当亲密,说是朋友当不为过。
便条上没有日期。为此,有关部门请有关专家进行了鉴定,后者认为此便条应当写在
1943年加缪与萨特刚相识到1948年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这段时间里。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加缪和萨特的关系从热到冷是众所周知的事,本来不是新闻,为
何这张小小的便条却成为媒体瞩目的焦点?
有两个原因可以对此作出解释。一是加缪、萨特两人决裂后像黛玉焚书那样把他们之间
的来往信件都付之一炬,以致没有了能说明两者私人关系的直接材料,那张便条的出现
也就变得相当重要。二是...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载: 加缪:年轻一代的良心
加缪:年轻一代的良心
金龙格
他是与文学沙龙、文学名人、荣誉、勋章保持距离的“局外人”,但他的思考却深入到了
现代社会的腹地。
2000年1 月4 日是加缪去世40周年纪念日,法国及世界各地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以
缅怀这位曾给世界青年人带来无数希望、被几代青年人视为“兄长”的天才作家。国内最
早推出加缪作品集的漓江出版社最近又出版了洋洋60万言、并配有10多幅照片的《加缪传
》。
该传记以详细的资料、生动的语言,揭示了加缪的成长历程、创作历程、生活历程和心路
历程。
虽然加缪说过“世界不是我的敌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贫穷对我来说从不是一种痛
苦”,但加缪在其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描叙这种苦难。加缪的父亲在加缪10个月时便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负伤身亡,使他“从来没有与那位素不相识的父亲哪怕是从理论上接近过”
,使他一辈子都有一种解不开的父亲情结。外祖母粗暴、傲慢、专横,对孩子非常严厉,
有时甚至用牛筋鞭子抽打他们,一点也不善良。温柔的好母亲却不知道怎么疼爱孩子,结
果也是麻木不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被打。“家”在加缪的眼里成了“一个贫穷、
肮脏、令人厌恶的地方”,在那里,“苦难代替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要反对存在主义:加缪
我感觉我深受尼采的存在主义的影响。。。
可是,加缪的那本书的第一页就把我感动了。。
我妈妈死的时候,真的就是书中描述的那样。。。
我好爱好爱加缪
h***n
发帖数: 1275
4
音乐,土法炼钢都不如
文学,所有作家都山寨卡法卡马尔萨斯加缪那么几个人
美术,山寨
大众流行的电影动漫基本上山寨是最高水平,原创是灾难
美日欧的各种subculture 比如atonal music experiment 中国人闻所未闻
M***e
发帖数: 133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oughts 讨论区 】
【 原文由 keats 所发表 】
西西弗的神话
阿尔贝·加缪
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
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荷马说,西西弗是最终要死的人中最聪明最谨慎的人。但另有传说说他屈从于强盗生
涯。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矛盾。各种说法的分歧在于是否要赋予这地狱中的无效劳动者的行
为动机以价值。人们首先是以某种轻率的态度把他与诸神放在一起进行谴责,并历数他们的
隐私。阿索玻斯的女儿埃癸娜被朱庇特劫走。父亲对女儿的失踪大为震惊并且怪罪于西西
弗,深知内情的西西弗对阿索玻斯说,他可以告诉他女儿的消息,但必须以给柯兰特城堡供
水为条件,他宁愿得到水的圣浴,而不是天火雷电。他因此被罚下地狱,荷马告诉我们西西
弗曾经扼往过死神的喉咙。普洛托忍受不了地狱王国的荒凉寂寞,他催促战神把死神从其战
胜者手中解放出来。
还有人说,西西弗在临死前冒失地要检验他妻子对他的爱情。他命
q***o
发帖数: 484
6
来自主题: WHU版 - 地中海的阳光 余杰
地中海的阳光
余杰
罗歇?格勒尼埃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
也是加缪生前的好友,他的这本《阳光与阴
影——加缪传》是所有关于加缪的传记中最奇
特的一本。它以加缪的重要作品为主线展开评
述,是一本精神的传记而非生平的传记,将加
缪如同西西弗一样迈着沉重而均匀的步伐上山
勇赴荒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
贫苦的、受到纯朴人们关爱、受到地中海
及其阳光启迪的童年,是加缪一生取之不尽的
精神源泉。加缪最喜欢用的一些词语是“世
界、痛苦、大地、人们、荒漠、荣誉、贫困、
夏天、阳光、海洋”。他一生都在渴望阳光,
自然的阳光和思想的阳光。“在思想的正午,
反抗者为了承担共同的斗争和命运拒不接受神
性。”如果说加缪所热爱的地中海的阳光指的
是希腊文化中的平衡状态,那么与这种阳光相
对立的原则是“不再热爱生活”的欧洲的集权
主义。
加缪同萨特的决裂是本世纪中叶欧洲思想
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欧洲知识份子价值选择的
一个分水岭。加缪几乎是孤军作战,而萨特则
是拥戴者成群结队。加缪这个真正的底层知识
分子、真正的无产者,戏剧性地被辱骂成资产
阶级的代言人。原因仅仅是他敢于直面苏联的
黑暗、直面斯大林的残暴。梅
o*****p
发帖数: 2977
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石头经常推推...
其实该怪加缪啊,关西西弗什么事。
西西弗推得很惨了,完全全是加缪在一边鼓掌,流泪,感慨,起哄。喷口水。。。
后面一干更冒儿的也就一起摇头晃脑起来。
编这么一出剧吧,
西西弗正推着,巨石,峭壁,紧绷着颤抖的肌肉,沉重的喘息。。。
镜头拉远。。。
加缪在山下无限慷慨的高声朗颂--他便超越了命运。他比那块千钧磐石更为坚强。..
镜头再拉远。。。。
二百人,形形色色,但唯妙惟校的紧根着加缪,做着同样的表情,在加缪的一个
激昂的手势后,二百条手臂决然的挥出。
西西弗两腿一软从山上滚下来。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哲学家都这么短命啊
我真的没有读过,谢谢。。有拍成电影吗?
我对加缪的认识完全是因为他的帅。。。看不懂啊。。。
这是3月份的最后一天,阳光非常的美好。。
have a nice day
Thanks
*****************************************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著中篇小说) 编辑
《局外人》(L'Étranger)是法国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
表作品。
《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
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
,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1]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
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索尔的种种行为看
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2]
g********e
发帖数: 4442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堕落的左派,人本与希望
帝国,堕落的左派,人本与希望:Easy girl (1)
来自专栏 人文阵线
最近被easy girl的推送骚扰的不胜其扰,受某V兄启发,公共平台骚扰与被骚扰是相互
的,干脆借着知乎的G点,解构一下这个问题,并普及一波萨义德。
遭遇萨义德
“激进就是抓住了事情的根本。”——卡尔·马克思
我自己的研究方向跟后殖民完全没关系,本不需要读后殖民。而后殖民大师爱德华·萨
义德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有点过气的形象,在英美学派里提到萨义德,学者们充满了鄙视
和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极端。而可笑的事情是,泱泱西方学术圈却没有人能拿出攻击萨
义德理论本体论的有效批判,最多只是在他的方法论上批判。就像无人能批判马克思发
现“资本”存在的事实,萨义德的“帝国主义”也是无法反驳的。而萨义德不受待见的
原因,并不是他理论有重大瑕疵,而是他彻底掀了白人文化的桌子, 用他的理论去看
白人文化,每个角落都是鲜血和奴役。正如萨义德说的:“简奥斯丁的独立自主背后是
北美的奴隶庄园和东印度的鸦片公司在支撑。”
而萨义德是一个半美国,半巴勒斯坦人,富裕的家庭和聪慧的才智让他在西方受过了完
整全面的学术训练,他在普林斯顿比较文学系教书...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512
10
激进左翼:方舟子的真面目
[转孙乐涛博客]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人们逃避自身软弱的避难所。目前人民群众的世界观还没改
造好,所以暂时允许宗教存在。等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把他们全部
铲除掉了。而像方舟子这样的人,现在就可以不要宗教了。方舟子反宗教的思路,其实
还是来自于中学政治课本。
方舟子默默打假十几年,赢来粉丝无数。很长时间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想当然地以为,
方舟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不谙世故的赤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一样。这样的天性加上理工科出身,长期的象牙塔生活,以及留美生涯受西方文化熏
陶,造成了后来那个“有事实洁癖”、锱铢必较、毫不妥协的打假斗士。
可是近来一系列的事,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对方舟子的这个印象。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去仔细了解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把他的一些讲
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阅读经历、人生观等方面的文章找来仔细阅读,果然发现,这么多
年,我们对方舟子其实并不了解,方舟子内心复杂、深沉,远非上述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风格鲜明、甚至相当激进的左翼
人士...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286
11
来自主题: Running版 - Because We Can Fail
Because We Can Fail
然乌乌
只有那些愿意冒险走太远的人,才有可能发现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T.S. 艾略特
1.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知道Barkley Marathons,到底是在哪本书或是越野跑杂志上。只大
概知道这是每年在田纳西州东部一个叫Frozen Head的省立公园举办的越野赛,跑者们
除了要在规定时间内跑完100英里赛道,还要每一圈寻宝似地从7-13本旧书上收集对应
参赛号码的书页,以证明自己确实严格遵照了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比赛路线。这比赛既
没风景,又没标记,选手们常常在四月早春田纳西的凄风冷雨里苦苦寻觅挣扎,拖着僵
尸般疲惫麻木的躯壳,迷路,失温,伤痕累累……然而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注定付之东流
,这比赛的完赛率仅1%,从1986年举办到现在,近30年来只完赛了14个人。什么鬼?!
我才不要参加这种比赛。
完赛Fat Dog 120后,我在Facebook上看今年的冠军和记录创造...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286
12
来自主题: Running版 - Because We Can Fail
Because We Can Fail
然乌乌
只有那些愿意冒险走太远的人,才有可能发现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T.S. 艾略特
1.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知道Barkley Marathons,到底是在哪本书或是越野跑杂志上。只大
概知道这是每年在田纳西州东部一个叫Frozen Head的省立公园举办的越野赛,跑者们
除了要在规定时间内跑完100英里赛道,还要每一圈寻宝似地从7-13本旧书上收集对应
参赛号码的书页,以证明自己确实严格遵照了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比赛路线。这比赛既
没风景,又没标记,选手们常常在四月早春田纳西的凄风冷雨里苦苦寻觅挣扎,拖着僵
尸般疲惫麻木的躯壳,迷路,失温,伤痕累累……然而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注定付之东流
,这比赛的完赛率仅略高于1%,从1986年举办到现在, 30年来只完赛了14个人。什么
鬼?!我才不要参加这种比赛。
完赛Fat Dog 120后,我在Facebook上看今...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3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图
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由英译本转译,译文流畅,且发行广泛,影响最为深
远,译林出版社也有陈中梅译本。
罗念生是古希腊文学的专家,有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卷行世,其译著
涉及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的大部分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古希腊抒情诗
和碑铭体诗歌,译文典...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897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的经典 ·方舟子· 1999
我的经典
·方舟子·
乃摒弃本业,而驰鹜古典。
──张居正
从中学的时候起,我就常常被误会为读过许多书,其实我最多不过只能算翻
过许多书罢了。我的读书习惯是随便抽出一本书来翻翻,偶尔被某句话或某件事
吸引住,就把目光停住看一会。就连鲁迅所说凡是要冒充读书读得多者必读的
《四库全书提要》,我也只是翻翻而已。交谈、作文时想起了曾经在某本书上读
过的某句话、某件事,说出来,也就往往让听者、读者误以为我读过那本书,而
其实我对那本书的所有知识可能也就是那句话、那件事。虽说从小就被教育“好
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却也几乎不做读书笔记,需要照抄原文的时候,再凭记忆
去翻查,也往往能查到,而翻查的过程也相当于又把那本书“看”了一遍了。
以我这样的读书法,身边也就需要堆放一堆书供随时翻、查,等到床上地下
越堆越多的时候,既然没有女秘书来给我整理,也就只能亲自动手收拾,收拾时
又顺带把这些书翻翻。近日收拾时,翻出了杜小真译的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
翻开扉页,看到写着“我的经典”四字,已忘了是什么时候写上去的了。于是又
翻到最后,见写着“1988.4.3阅毕。1989.2.17重阅毕”。能
让我从头读到尾...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36
15
文章作者孙乐涛,不是方粉,但也不能算是方黑。
他其实是比较少见的用学术研究的方式来写方的人。当然,根据他对方多年的观察,他
最后的结论趋于负面。不过大家注意,他的文章还是比较理性,对方也保留了尊重。
以下原文:
方舟子默默打假十几年,赢来粉丝无数。很长时间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想当然地以为,
方舟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不谙世故的赤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一样。这样的天性加上理工科出身,长期的象牙塔生活,以及留美生涯受西方文化熏
陶,造成了后来那个“有事实洁癖”、锱铢必较、毫不妥协的打假斗士。
可是近来一系列的事,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对方舟子的这个印象。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去仔细了解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把他的一些讲
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阅读经历、人生观等方面的文章找来仔细阅读,果然发现,这么多
年,我们对方舟子其实并不了解,方舟子内心复杂、深沉,远非上述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风格鲜明、甚至相当激进的左翼
人士。方舟子“专打南方系”,与司马南结盟,力反宗教等等鲜明特色,皆来自于他的
相当激进的左翼立场...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512
16
激进左翼:方舟子的真面目
[转孙乐涛博客]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人们逃避自身软弱的避难所。目前人民群众的世界观还没改
造好,所以暂时允许宗教存在。等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把他们全部
铲除掉了。而像方舟子这样的人,现在就可以不要宗教了。方舟子反宗教的思路,其实
还是来自于中学政治课本。
方舟子默默打假十几年,赢来粉丝无数。很长时间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想当然地以为,
方舟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不谙世故的赤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一样。这样的天性加上理工科出身,长期的象牙塔生活,以及留美生涯受西方文化熏
陶,造成了后来那个“有事实洁癖”、锱铢必较、毫不妥协的打假斗士。
可是近来一系列的事,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对方舟子的这个印象。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去仔细了解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把他的一些讲
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阅读经历、人生观等方面的文章找来仔细阅读,果然发现,这么多
年,我们对方舟子其实并不了解,方舟子内心复杂、深沉,远非上述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风格鲜明、甚至相当激进的左翼
人士... 阅读全帖
x****k
发帖数: 2932
17
在法国
巴黎大教堂前
有妇女过来让我在一表格上签字
说她们是有个自由民主的提案在收集签名
签完字马上索要20欧
在德国
柏林大教堂前
有小孩子过来跟我搭讪聊天拍照
然后索要20欧
很重要的是…
他们都是穆斯林…
2010年巴塞罗那,图便宜,巴塞罗那郊区有个赫罗纳机场,西班牙Ryanair的总部,飞
威尼斯只要2欧+税18欧。
然后我和一个朋友就从图卢兹来到了西班牙,顺便把巴塞罗那给玩了几天,最后一天找
了个中餐馆离市汽车站不远,准备吃完就坐大巴去机场了。
点菜,因为我朋友是英国人,我装逼选了中文菜单
虽然我那时的中文不怎么样
Putain ,菜单风格是传统竖着读的,没标点符号
这尼玛怎么装逼
那道价格下面用是中文数字繁体—–拾伍,当时我不认识
就说:”这是什么?“
老板伸出了一个拳头和5个手指头。。。
草,中文数字手势里面没有这个啊
禁止通行吗?不对,这不是5+10吗,我特么太机智了!
黑店啊,一个菜要特么50欧!!
我故作镇定:哦,好的,就要这个(内心:我擦,这么贵啊)
然后午餐我们两个就吃了那一盘菜。。。。和两碗米饭
吃完迅速丢下了50欧,就撤了(因为米饭也要钱啊)
老板估计也好奇...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59
18
主题:本真存在和生之荒诞--读《局外人》
版权所有:范美忠 原作 提交时间:14:35:46 05月22日
记得第一次读加缪的《局外人》和他的《西西弗斯神话》是在四年前,当时读了之
后没有什么感觉,反而奇怪加缪以及他的这两本书的名气为何如此之大。昨天下午闲着无
事,一方面也是看了马原在《阅读大师》中对《局外人》的诠释的原因,我重读了一遍《
局外人》这部著名的中篇,我不仅震惊于加缪在看似冷静的叙事中展现的无以伦比的洞察
力和独到的哲学思考。
小说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为母亲守灵送葬中
以及之后的反应;还有就是他无意中卷入了邻居朋友的一桩桃色纠纷而失手杀了人。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墨尔索被审判和判死罪的过程;还有就是他知道自己就要面对死
亡之后的心理反应和思考以及与神甫之间关于信仰和上帝的争论。
问题最关键地让人思考的部分集中在第二部分的审判过程中,因为如何定罪的关键在
于判断默尔索是故意还是过失杀人。而在现场并没有目击者,因此判断的依据只能是从他
平时的表现来判断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冷酷残忍的人。所以审判员反复纠缠的就是
他对母亲尤其是不久之前在母亲死后
e*******c
发帖数: 2133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4:39:23 2012, 美东)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0
王实味因在作品中批评中共而被处死。(网络图片)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一
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前文革
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味在北大四斋创作短篇小说《杨五奶奶》、中
篇小说《毁灭的精神》,并向《现代评论》投稿。主编陈西滢读完之后,大加赞赏,破
例开出三十元的稿费。在自叙传式的中篇《休息》中,烈焰般的情感与怒涛般的浪潮展
露出作者超凡的才华。王实味以稿费维持生活,后来实在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半途休
学。此后,他开始大量翻译外国文学名著。数年间,他一共翻译了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12月23日晚,青年作家蒋方舟在重庆西南大学演讲,这是她“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全国巡讲倒数第二站。讲座中,她抓取身边人的经历,阐述了她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她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阶层基本固化难以流动。“任何时代永远是迎接小部分人,却拒绝大部分人的,我们不应迎合、谄媚、适应这个时代,而是要在自己的身上去克服这个时代。”
演讲开始前,她接受重庆青年报记者专访,坦承自己目前因尚无成熟长篇而“着急”,但她笃定五年之内不会从事除写作以外的其他事,争取写出让人痛苦与思考的作品。
首次描述成人世界
重庆青年报:你2015年1月将出的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写了9个逃离生活、工作、婚姻、家庭的故事,但为什么他们的逃离都没有成功?
蒋方舟:我讲的就是失败的逃离。在我的世界观里,人生和宿命是不太可能逃离的,逃离永远都只是一个姿势而已。但尽管主人公最终妥协了,但还会剩下一点什么,不逃离是不甘心的。
重庆青年报:你以前以非虚构写作为主,上个小说还是描述童年的,这次开始写成人世界了,而且故事都是虚构的?
蒋方舟:基本都是虚构的。《拉萨·绿母度》那一篇其中有个桥段受网上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2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print.php?articleid=28032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一
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前文
革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味在北大四斋创作短篇小说《杨五奶奶》、中
篇小说《毁灭的精神》,并向《现代评论》投稿。主编陈西滢读完之后,大加赞赏,破
例开出三十元的稿费。在自叙传式的中篇《休息》中,烈焰般的情感与怒涛般的浪潮展
露出作者超凡的才华。王实味以稿费维持生活,后来实在无法继续学...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前文革时代”____王实味之死
“前文革时代”____王实味之死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 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
一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 六六年五月十
六日,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
前文革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 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 要
角色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味在北大四斋创作短篇小说《杨五奶奶》
、中篇小说《毁灭的精神》,并向《现代评论》投稿。主编陈西滢读完之 后,大加赞
赏,破例开出三十元的稿费。在自叙传式的中篇《休息》中,烈焰般的情感与怒涛般的
浪潮展露出作者超凡的才华。王实味以稿费维持生活,后来实在无 法继续学业,不得
不半途休学。此后,他开始大量翻译外国文学名著。数年间,他一共翻译了上... 阅读全帖
c******k
发帖数: 899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网易竟然在主页公开鼓吹革命了
雲邊居士按:
上午9点,当我动手写本文时,药家鑫案一审判决还未下达,写作过程中,药家鑫
案一审结果出来:判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直面药家鑫案再谈废除死刑
萧瀚
1. 【继续谈废死】本文将遭到支持死刑者的反对——其中还会夹杂无数谩骂和诅咒,
这是可以想见的,我也领教过多次(不与嗜血症患者同流合污是人道主义者的应有立场
)。我将继续谈论废除死刑,直到死刑废除——当然,我知道,别说我的有生之年,就
是在地球的有生之年,中国能否废死都不好说。
2. 【残酷的平等】是否处死药家鑫成为激辩话题,主张死刑者根据的是现有刑法及残
酷现实所“要求”之“平等”。我认为,处死过许多罪行更小的人,不但不应成为处死
药的理由,反应成为反对死刑的理由。有人嗜好残酷的平等,我喜欢仁慈的平等——我
主张无条件立即废除死刑。
3. 【言论的伦理】以无罪推定而论,任何一起案件在产生司法结果之前。言论者不应
以有罪处刑为前提,当以无罪为前提——有罪需要严谨的司法程序论证。即使罪行已相
当清楚,也不应呼吁杀人,这是任何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这是在未获得政治公民
权时也能实践的公民精神。
4. 【民愤】“不杀不...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5
http://www.cqn.com.cn/news/whpd/zjsh/qt/612549.html
老舍之死谜团重重:一场历史的“罗生门”
凤凰网 2012-08-21 09:36:18
傅光明 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常务副主编、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书信世界里的赵清
阁与老舍》《老舍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等。译有《古韵》《现代中国与西方》等。
昔日的太平湖真的带着老舍之死的记忆永远消失了吗?
老舍代表作《四世同堂》
老舍(1899.2.3—1966.8.24)
老舍(1939年)
演讲人:傅光明 地点:青岛大学浮山讲坛
引言
又临近了8月24日——老舍的忌日。这个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异常普通的日子,对我
却早具有了一种浓郁的历史的“罗生门”意味。它时而明晰,时而模糊。有时,我觉得
离它越来越近,但瞬间又仿佛觉得它渐行渐远了。我多么希望能成为一个幸运者,可以
捕捉到历史的影子。
历史是我正努力从中醒来的一场噩梦
我是1993年开始从追踪采访调查老舍之死,切入来研究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irl 讨论区 】
发信人: ggnois (ggnois), 信区: Girl
标 题: 波伏娃诱骗未成年学生与处女学生供萨特发泄兽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8 03:19:30 2018, 美东)
萨特与西蒙娜的爱情始于1929年,当时他们都是法国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的学生
。西蒙娜是当时第一批通过索邦神学院考试的女性之一。萨特比西蒙娜大三岁,曾经当
过小偷,做过街头混混,直到后来发现自己的不凡才气和对女人有致命吸引力时,才有
所收敛。在索邦神学院里,萨特喜欢让同学们大吃一惊。在一次舞会上,他裸体出现在
大庭广众之下;还有一次竟然穿着一套红色裙子出现。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萨特得了第一名,而西蒙娜考取了第二名。萨特被年轻美丽的
西蒙娜深深吸引,并向西蒙娜求婚。但是西蒙娜当时拒绝了,因为她当时正与萨特最好
的一个朋友交往。
直到1929年10月1日,萨特提出了他那与众不同的婚约:他们将持续保持彼此的感
情,同时保证双方在感情和性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此外,他们还约定,要及时与对方
分享自己艳遇的详细情节。
在起初的几年中,萨特还比较...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真相揭秘!王实味是怎样被处死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9 21:38:48 2016, 美东)
王实味因在作品中批评中共而被处死。(网络图片)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一
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前文革
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味在北大四斋创作短篇小说《杨五奶奶》、中
篇小说《毁灭的精神》,并向《现代...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8
(评论很长,每段的标题很提纲挈领。)
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
——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
余杰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上个世纪之交德国人在山东修建
胶济铁路、民间爆发义和团运动、袁世凯进行残酷镇压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
密县东北乡”的一场血腥的斗争、一种可怕的刑罚以及一段疯狂的爱情。《檀香刑》既
是一部具有史诗般辉煌气质的小说,也是一本社会史和文化史的鲜活素材。它的目光指
向一百年以前的历史书页里,它的尾巴却遗留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之中;它是虚构,
也是纪实,因为它表达了当代文化人对百年历史的记忆、追溯乃至重构。
《檀香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无疑可
以列入最优秀者的行列。《檀香刑》也大气磅礴地显示出莫言在民间文学上的自觉求索
。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是少数有向土地沉潜倾向的作者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檀香刑》也凸现了包括莫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思想能力上的缺陷和在精神
向度上的偏差。作家对历史的反思迷失在他本人充沛的激情之中,作家对现实的关照消
解在他本人灿烂的文字之中。莫言没有走出他自...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萨特小说不如加缪,加缪很有文学味儿。
m*******g
发帖数: 7050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新闻周刊》:最好的100本书
how abt this?
最值得读的100本书,你看过几本?
[1] 《圣经》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 作为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其最重要的主题是人。
[2]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从对世俗的征服来看,它表现的威力比任何神迹都大。
[3]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牛顿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洞察世界的奥妙,
这种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4] 达尔文《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在看来不变的事物中找到变化,在看来没有联系的事
物中找到关系。
[5]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梦是最一般的心理现象之一,也是各种迷信和预言的来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绩
在于理性地把梦作为一种对象来研究,并得出划时代的发现——潜意识。弗洛伊德指出
,人并不是自己行为和精神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控制。
[6]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除了《圣经》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有这么多人阅读、学习和研究,正是《几何
原本》把数学变成脱离实际的纯粹数学,并且对于近代科学有着不可...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74
31
来自主题: Joke版 - 冰河的老板真的是加妙么?
加缪不直接带RA,冰河是加缪手下的一个postdog带的
j*******7
发帖数: 6300
3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哦,我们的钥匙丢了——吴涛
哦,我们的钥匙丢了——吴涛
一位中国大陆学生上了四年大学后发现,校园并不像她最初想象那般宁静、纯洁,
当她即将告别校园时,写下了这篇随感。尽管文中的判断、结论未必都是准确的,但她
却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得真不易,他们降生在一个信息爆炸、瞬息即变的时代,
航天飞机、宇宙探险、足球大战、试管婴儿、变性人、股票、房地产,一会儿琼瑶,一
会儿王朔,一会儿又冒出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接踵而来的浪潮,对涉世未深的大
学生来说何以招架得了?
也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得太容易,不用天天去想历史责任,不用承担沉重的家
庭负担,不用费尽心机地反思、归纳自己是垮掉的一拨儿,抑或是奋进的一拨儿,也不
必像父辈那样"为了解放全人类,小车不倒只管推"。他们说自己天生的本能就是购买世
界。
不论是容易还是不容易,当有关人士冥思苦想地把这拨儿人定义为,世纪末徘徊在
历史与未来夹缝中"迷惘的一代"时,他们只管躺在录音带、录像带上消费那些浅尝辄止
的舶来品,或是在一阵痛快淋漓的"迪斯科"后,望着窗外缤纷的世界,吐出一串烟圈,
悠悠地说:“哦,我们的钥匙丢了。"
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3
怀疑者的八大质疑(七下) “教会历史充满压迫与暴力”
编者注: 这一系列文章是改编自 李·史特博(Lee Strobel)所著的《为何说‘不’?
— 基督信仰再思》(The Case for Faith). 史特博是耶鲁大学法学硕士, 美国著名日
报《芝加哥论坛报》屡获新闻奖的法庭与法事资深记者和编辑, 并在罗斯福大学任教.
他曾是个不信神的怀疑者, 极力反对基督信仰. 但他因着妻子1979年信主后人品和性格
的改变而对基督信仰开始改观. 他要找出有没有可靠的证据, 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 为
了证实四福音的可靠性, 并主耶稣受死和复活的真实性, 他以两年时间访查13位美国著
名圣经学者, 向他们提出怀疑派常问的尖锐问题. 结果是: 在证据确凿, 无懈可击的情
况下, 他于1981年11月8日, 真诚地认罪悔改, 接受主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 他把访查
实录写于《重审耶稣》(The Case for Christ)一书中.
信主后的史特博读了不少质疑基督信仰的书籍和文章, 包括一本题为《告别上帝: 我摒
弃基督信仰的理由》的书. 此书作者坦布尔顿(Charles Templeton)本是...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王实味之死——中国的“前文革时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5 09:07:38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print.php?articleid=28032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一
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前文
革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如果有科学家站出来说:“通过我的研究发现上帝不存在。”那他就已经不再是科学家
了,因为“上帝”的概念不是他的研究范围。
学生提问:
自然科学和宗教有时候很对立,因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无法解释宗教中“死而复生”“
超越界”等概念;但另一方面,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二者究竟有何关
系?
想知道什么是宗教,我们先谈什么是科学。
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在1947年出版过一本小说《鼠疫》。小说讲述阿尔及利
亚的奥兰发生瘟疫,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政客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一些
小人物,凭著兜售各种禁品成为城中的风云人物;小百姓恐慌无助,日复一日过着颓废
的生活。而整座城市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
在一片混乱中,有两个人握手言和,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牧师。这两个人得出的结论是
:不管有没有神存在,我们先合作,医生治疗人的身体疾病,牧师安抚人的心灵需求。
在小说中,医生代表的就是科学,牧师代表的就是宗教。
想知道什么是宗教,我们先谈什么是科学。
相信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本身就是对科学的迷信。因为科学的概念,就是对有限的
客观事物进行研究的一套理论系统。我们引用一个标准的关...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294
3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方老婆直通部长国务院,怪不得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interview_liujuhua.txt
网络奇才方舟子
刘菊花
我最初见到方舟子的名字是在某报网络版的一个论坛上。那时我刚开始在网上漫
游不久,又一向很喜欢论坛版主灵活的文笔,上了论坛,就追着追着要跟版主说
话,这样以版主之是非为是非就很自然了,而方舟子曾批评版主伪科学,版主极
不服,反讥方舟子“思想独裁”、“神话真理”,两个青年才俊的交锋引了不少
追随者擂鼓助威,于是坐看热闹之余,方舟子便给我留下了个思想僵化、科学主
义、没有情调、呆板可笑,与人论战打不过就跑就从此三缄其口与世无争的“理
科生典型”的印象。我不知道有个“新语丝”网站,更没有想到去看一看方舟子
的文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理科生的门户文章,一定偏执得可以,有什么
好看的。所以孤陋寡闻如我,《方舟在线》出来时,我无动于衷。直到最近我因
为接了一个采访方舟子的任务,读过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印象是多么的
离谱。
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7
我也是偶尔读到的
附文:
*刘晓波给胡平的两封信*
胡平兄:
此次美国之行,来去匆匆,未能与你静下来深聊长谈,回澳洲后方觉有些遗憾。在
Boston机场,你和陈军离去时,见你带着孩子的背影,心有所动,生出颇多感慨。你也
许在事业上仍会有所成就,但是生活之扼过于紧张、沉重,感情生活更是漂泊无着。以
我偏狭的价值观而言,一个人纵然能够成就千秋大业或思想史上的划时代贡献,只要有
感情上的苍白和空缺,仍为极失败的人生。不知你做何想,也许你会笑我的情绪化吧。
在Boston找Carma家的迷路之夜,我们在陈军宽敞的汽车中有过一次思想的碰撞和
交锋,现在回忆起来颇为惬意。关于人的尊严和人的为维护自身尊严而反抗的终极意义
,确实是个令人困惑而又魅力无穷的问题,穷极下去是会进入形而上的或宗教的层次。
我的秦城体验是极个人的,我知道我所持的价值标准在目前的中国(也许包括西方)是
难以践行或成就的。我的标准太离谱、太超现实,逼近人生的脆弱的生存境遇和终极意
义上的人生价值,而我又生活在一个平庸的政治现实之中,不能不与之遭遇,我所反抗
的东西的平庸性注定了我的所作所为不会具有神圣...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8
1994年12月8日18时20分左右,新疆“两基”教育评估验收文艺演出在克拉玛依市举行
,突然燃起大火,一个声音高喊:“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先走!”20余名领导
成功逃生,325人殒命,132人受伤,死难者中288人是学生,37人是老师、家长和工作
人员。

与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为了延续生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保护幼弱、扶植子嗣的方法
。例如,江浙一带为了驱邪避鬼把孩子放到某寺院“寄名”,即人不到寺院里去,只是
名字挂靠在某寺院的和尚名下;北方一些地区因为孩子多病,瞧不起医生,就把孩子名
义上寄养在一个会法术,懂医道的长者膝下,名曰“保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
当然不再用这些迷信的方法来延年益寿,而是通过立法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例
如,美国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小孩必须时时有人照看,以免发生不应有的意外。如果
家长没有时间,就得把孩子放到各种托儿所代为照管。孩子一旦离开学校,监护人的“
监护”职责就自动生效。如果有人发现,一个 12岁以下的小孩脖子上挂一串钥匙,一
个人打开房门,再也不出来,就会有人报警。不经过繁复的司法程序,孩子很难从政府
的福利机构里领回来。电影《...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293
39
作者:中国广播网
据瑞典媒体报道称,来自中国内地的作家张一一通过秘密途径,私授60万美金欲行贿瑞
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教授,想通过“走捷径”的不公
平方式,最终获取今年10月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1诺贝尔文学奖初选工作已秘密开始进行。近日有瑞典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国作家张
一一早在去年便秘密开始“感情投资”,曾一次性私授诺奖终身评委马悦然60万美金“
定金”,央其将他的《炒作学》、《反红楼梦》、《丑陋地理志》等三个作品译成瑞典文,
并承诺如需对其他评委进行公关,“钱绝对不是一个问题”。
张一一是继李敖、王朔之后中国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曾因尖锐批判全国各省不良风气
的“丑陋地理志”系列文章深受中外媒体热捧。他如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那么将
胜出46岁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43岁的法国小说家加缪和41岁的英国诗人吉卜林,成
为诺贝尔文学奖颁奖110年以来最为年轻的获奖者,不过这种可能性现在看起来有些渺
茫。而张一一这位年轻中国作家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壮举”也十分令人匪夷所思,他的
巨大勇气和巨额收入究竟从何而来,迄今还是一个谜。
张一一“豪赌”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40
“说说我的艾”征文(2):这个胖子 zz
作者推特ID:@shxian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这是北方的春天。柳絮纷飞,不知忧愁,
在校园,在马路,在每个路过的人的身上。大妈们很不应景地蒙上了或红色或黑色的面
纱,似乎生怕那纷乱的柳絮脏了她们其实更脏的脸蛋,她们只知道别人强盐的时候也要
赶紧排着队到超市里能抢多少抢多少,总之不能比别人少,总之不能让自己吃亏。这几
天开始下雨了,温度随之下降,没有柳絮,只有寒风。在这之前的几夜之间,和煦的春
风绿了几乎所有的树木,红了所有的花,于是春天在我眼中已经死了,正如叶落满地,
秋天也就不在了。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篇一律就像大家一起光着屁
股放屁一样,没什么可以欣赏的。
艾略特在《荒原》中曾写道,四月是个残忍的季节,只有艾略特自己知道四月对他
意味着什么。但现在,以滑稽和逗乐开始的四月,随之而至的慎终追远的清明,直到现
在,时间穿过几百年来到我们面前,似乎也想演绎着到底何为残酷。
四月三号,前往帝都的绿皮火车之上,火爆和拥挤,摩肩接踵人贴人肉贴肉,我局
促在硬座车厢的走廊中间,每次有人不知辛...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砸吴法天(吴丹红)礼品清单zz
砸吴法天(吴丹红)礼品清单zz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pub?id=1EuT_
n2XXLy905C5hr5OaVi5iWPYJncwESioM8-4VraU
本文档仅为汇总礼品之目的,如行为发生,请各自联系落实奖品。
新浪 @媒体人北风 :《邱会作回忆录》一套。
新浪 @海洋12世:再加码,砸中者再送艾未来、艾晓明、胡杰、何杨纪录片全集
新浪 @水龍頭23rd :我也湊個熱鬧,砸中者,手機充值100或支付寶轉賬
推特 @hehuanhuan 何欢:赠送人民币500元。。
新浪 @怪鸟施坦因:送黑白花适龄西藏梗一头
新浪 @最後1根稻愺e 我送拥抱
新浪 @深蓝旷野 送重庆老火锅一台
新浪 @Parklin 送台湾冻顶乌龙一斤或是屠夫淘宝卖茶店里的金骏眉一斤。
新浪 @刀锋社 赠送刀锋社建社以来社论集
新浪 @浪子chn六世转世灵童 我加码:港版李洪林著《中国思想运动史》一本
推特 @kunlunfeng 昆仑风加镑:砸中者送河北教育版《加缪文集》一套4本,不喜欢读
书的折等额货币。
新浪 @达小雷: 送重庆陈麻花一包
新浪 @Siming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据瑞典媒体报道称,来自中国内地的作家张一一通过秘密途径,私授60万美金欲行贿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马悦然教授,想通过“走捷径”的不光明方式,最终获取今年10月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1诺贝尔文学奖初选工作已秘密开始进行。近日有瑞典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国作家张一一早在去年便秘密展开“感情投资”,曾一次性私授诺奖终身评委马悦然60万美金“定金”,央其将他的《炒作学》、《反红楼梦》、《丑陋地理志》等三个作品译成瑞典文,并承诺如需对其他评委进行公关,“钱绝对不是一个问题”。
张一一是继李敖、王朔之后中国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曾因尖锐批判全国各省不良风气的“丑陋地理志”系列文章深受中外媒体热捧。他如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那么将胜出46岁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43岁的法国小说家加缪和41岁的英国诗人吉卜林,成为诺贝尔文学奖颁奖110年以来最为年轻的获奖者,不过这种可能性现在看起来有些渺茫。而张一一这位年轻中国作家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壮举”也十分令人匪夷所思,他的巨大勇气和巨额收入究竟从何而来,迄今还是一个谜。
张一一“豪赌”诺贝尔文学奖一事,近日也已引起西方汉学界的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近日,作为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马悦然收受中国内地作家张一一60万美金“翻译定金”一事,引起世界文坛震荡,在西方世界激起轩然大波,诺贝尔文学奖110年来面临最大信任危机,其权威性和公正性遭遇空前挑战和质疑。
外媒力劝马悦然请辞诺奖评委
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是“世界最高文学奖”,而“翻译门”事件的曝光,无疑给这一奖项蒙上一层阴影。据外媒报道称,中国内地作家张一一曾以请马悦然将他的三个作品翻译成瑞典文字为名,一次性支付“翻译定金”60万美金,并承诺如需对其他的诺奖评委进行公关,“钱绝对不是一个问题”。“翻译门”事件一经曝光之后,西方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惊呼“马悦然使诺奖极大蒙羞”,力劝其辞去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一职,“以捍卫诺贝尔奖的荣誉和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早有“猫腻”
在 “翻译门”事件曝光之前,诺奖的权威性也并非无可挑剔。评委和推荐人是影响到诺奖评选公平公正的最大因素,譬如法国小说家加缪在1957年的获奖就完全与评委的出力密不可分;而福克纳和莫亚力克就都是在瑞典亲王纪尧姆的大力推荐和支持下分别获得1949年和195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如1960 年获奖...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4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领导力学院院长肖知兴
作为一个商业和管理的研究者,我看近年中国宏观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演变有两个节点。一个是2008年9月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一个是三年后2011年7月的温州动车事件。前者代表盗商(亦盗亦商)势力已经在中国各个行业盘根错节,在地方权力的保护下,铤而走险,为了一己之私,明目张胆地草菅人命。后者则显示整个体系的持续恶化,尤其是标志着官商(亦官亦商)势力的逐渐成型,一些打着为民谋利的旗号的国有企业,通过劫持中央权力(如所谓“统治基础”论),正在逐渐蜕变成为一小部分人的禁脔,从为民谋利,到与民争利,最后到谋财害命。
三聚氰胺事件是船体上出现的一个大洞,温州动车事件则好比主机房已经开始进水了。经济狂飙突进的背景下,三四年时间之内,社会各阶层之间信任的流失、共识的缺乏和互相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到这样的地步,确实是让众多中国内外的观察者感到无法预料和难以理解。三聚氰胺事件的受害者是偏内地、偏底层的民众,温州动车事故伤害的主体则是新兴的中产阶层。前者尚受到正式体制的谴责,后者的处理过程中,体制却扮演了一个面目不清的角色。大多数中产阶层在前一个事件中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请大家思考一些问题:
1 一个初中学历的小保姆,为何可以连跳高中、本科,直接就跳到社会科学院读了研究生?
按照正常逻辑,一个人要考取研究生,起码要有本科同等学历,但是,刘菊花同学貌似连高中大学都没上,考也没考,怎么可以直接就读研究生呢?
2 三年后,她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为何却可以顺利毕业进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
刘菊花学位论文《国际传媒巨头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影响》正文约31000字,来自他人的文字大约28000字,全文文字复制比超过90%。
方舟子先生说,这是过度引用……还和说“韩寒有代笔”有的一拼,一篇论文31000,有28000字不是自己写的,请问,那她到底写了写什么啊?
3 刘菊花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资源,捧红了一个境外非法网站——新语丝,捧红了一个所谓的“打假斗士”方舟子。请问,这算不算公权私用呢?
到了2003年,刘菊花已经研究生毕业,从中国青年报调到中国新闻单位的皇冠新华社,并成为方舟子的妻子。这一年,方舟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名声受到沉重打击,上海《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发表“野鹤”指斥方舟子以造假之身打假的文章。
2001年7月28日,身为《中国青年报》记者的刘菊花所写8千字...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6
任何一个喜欢思考的人看到这这篇研究文章标题后可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对谁难?”这是个合乎情理的问题。毕竟,中国人学起来似乎没问题。当中国幼童们经历“可怕的两岁”时,正是他们的汉语把他们的父母搞得焦头烂额,而且再等上几年,也正是这些小孩就会真的用那些难到让人没办法的中文字潦草地写情书和购物单了。那么我说“难”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篇文章的语调会带有很多的牢骚和抱怨,所以我不如直接明确说出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在成年时试图学习汉语,经历教科书、录音带、会话伙伴等等这样一整个过程,整个一个语无伦次的过程。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对很多其他的西方人来说难,他们耗费人生的一年又一年,用脑袋来撞击中国的长城。
如果这就是我所要表达的全部,那么我的陈述就太空洞了。汉语对我来讲当然难。毕竟,任何一门外语对一个非母语的人来说都难,对吧?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如此。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并非所有的外语都同等程度的难。取决于你的母语是什么。一个法国人学意大利语通常比一个美国人学起来更容易,而一般美国人学德语比日本人快得多,如此等等。那么,我现在争辩的是,汉语比你有可能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10日晚23点30分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登台领诺奖,莫言所乘坐的飞机一降落在斯德哥尔摩阿兰达飞机场,接待莫言的就是诺奖特制接待车贴有诺贝尔头像的宝马车。而其入住的酒店房间每晚价格为人民币15898元。
莫言 (资料图)
10日晚23点30分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登台领诺奖,作为文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周期间诺奖基金会可谓给予了所有获奖者最高的礼遇。本报记者在斯德哥尔摩也领略了诺奖获得者所受的礼遇。
专车贴诺贝尔头像
15000多元一夜豪华宾馆
莫言所乘坐的飞机一降落在斯德哥尔摩阿兰达飞机场,接待莫言的就是诺奖特制接待车贴有诺贝尔头像的宝马车。在斯德哥尔摩,多辆专门用来接待诺奖获得者的宝马并排行驶在马路上,总会引来路人的围观。而莫言所有在斯德哥尔摩的活动都会乘坐此宝马车出行。
而Grand酒店是多年来专门用来接待每年的诺奖获得者的酒店,记者发现,不管是深夜还是寒冷的清晨,这个酒店门口都会站着几个手持摄像机的记者,这些记者多来自今年获得诺奖的国家。Grand酒店在斯德哥尔摩的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连接处,地理位置极佳。在房间里可以看到包括海港、老城、皇宫在内的城市最美景观。其实出了这个酒店走不到10分钟...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8
北京时间11日凌晨,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里接过诺贝尔文学奖证书、奖章和奖金支票,现场掌声雷动,乐队奏响了《阿拉丁组曲之中国舞曲》。这是一个全体中国人应当向莫言表达敬意的时刻。而在国内,有人打着所谓“民间社会”的旗号,按照一种想象的所谓“诺贝尔伦理”,对莫言展开猛烈抨击。
莫言获颁诺贝尔奖,这是世界最高文学奖项对其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但他身上有没有值得质疑、批评与批判的东西呢?当然有,公众完全可以质疑、批评与批判。但不能抹煞莫言的文学成就,尤其是在他领奖的这一刻,这是一个值得和需要肯定与赞美的时刻。
既然瑞典文学院把诺奖授予莫言,就意味着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打动了他们,这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影响力。现在奏响的《阿拉丁组曲之中国舞曲》,隐喻着西方对中国的诸多想象,有美好的,或许也有不美好的,个中意味难以言传。而莫言以其文学作品回应了西方对中国的想象,这种回应受到诺奖评委们的肯定,证明作家莫言获得了世界的某种接纳。莫言的成功,多少也算中国人的成就。
把莫言置于一个较长历史时期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莫言获得诺奖的意义。欧洲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大致始于18世纪伏尔泰等人对元杂剧《赵...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9
博士走在街上,对自己的现状很着急。
穿博士服的黄云凌在厦大与学弟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对黄云凌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命运的不公,而是奋争后的徒劳。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厄运。
纠结了一个多月后,黄云凌最终去了福州市汽车南站,摆起了地摊。
他是厦门大学的管理学博士,毕业已近半年,至今没有找到工作。从开始求职时的信心满满,到现在摆地摊,黄云凌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到这种田地。
“最讽刺的是,我研究的领域是社会保障,如今自己却沦为弱势群体。”他说。
这一切,都因为命运与他开的一个玩笑——“先天性脊柱侧弯”,俗称“驼背”。黄云凌身高刚到1米5,头部前驼,且因身材过于瘦小而显得全身比例不协调。
从出生至今,黄云凌已经与身上背负的这个“伙伴”抗争了27年。
他曾经相信知识能够帮助自己对抗命运的不公,一度因为考上博士而希望大增,可是求职过程中接二连三的遭拒,还是让他感到现实的冰冷。
对他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命运的不公,而是奋争后的徒劳。
摆摊
2013年11月21日,福州的初冬,中午气温接近二十度,不太冷,长袖衫外面套件夹克就行。从借住的姐姐家到福州汽车南站要一个多小时。黄云凌随身携带的只有一个书包,里面有从淘...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瑞士没产生文学巨匠?
托马斯 曼,柏格森, 尤金 奥尼尔,黑塞,罗素,加缪,斯坦贝克,萨特,贝克特,
索尔 贝娄,Saramago, 君特 格拉斯...随便扫一眼就是一堆的大牛。当然,还有一大
坨特牛的小说家居然不在里面。
另外,Durrenmatt应该也算是瑞士出产的牛人。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