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力矩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t*n
发帖数: 14458
1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改变机翼仰角能缩短起飞距离吗

感觉应该可以吧
机翼上仰一点,滑跑时就能产生很大的向上的托力
更容易飞起来吧
机翼前沿不方便动的话
后沿大幅斜向下偏,也有类似效果
~~~~~~~~~~~~~~~~~~~~~~~~~~~~~~~~~~~~~~~
这东西你每次坐灰机就能看见
如果产生低头力矩,大概需要矢量喷管来抵消一下
滑跑距离缩短一半的话,舰载机就很容易了
c****g
发帖数: 3708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问个关于歪把子的小白问题
俺觉得泥盆设计师脑子缺根弦。
1。 供弹漏斗在左侧,瞄准装置不得不在枪身右侧,因此射手只能尽量将头部偏向右
侧才能实施瞄准(就像teller),对右撇子操作难度增加了。
2。鱼尾形枪托从握把向后的部分也不得不偏向右侧。但该枪的重心却位于枪身左侧,
加上枪托和枪身中心线并不同轴,其后座力传递时同时存在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偏转
力矩,时间一长,射手必然会因为疲劳而影响瞄准。
3。由于它的两脚架较长而且不可调节,因此火线较高,不利于隐蔽,增加了射手伤亡
的可能性。
4。没有提把,枪管前部也没有可以用手直接握持的部分,在射击后枪身灼热的情况下
携行转移比较困难,行进间射击时也很不方便。
人机功效设计之差令人发指!泥盆射手八成将设计师十八辈祖宗都问候遍了。
更何况只能连发射击,贼TMD不经济,与泥盆吝啬本性背道而驰。这款东东咋会得到批
准的涅?老夫百思不得其解。也就是鳖,这头号土包子才当做个宝贝。
c****g
发帖数: 3708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光辉失色之后 zz
晨大雄文。zan.
“光辉”(Tejas)是印度轻型战斗机LCA的正式名称。这是印度从1983年开始研制新型
战斗机,计划取代米格-21。原计划1990年4月首飞,1995年开始投入使用,实际上2001
年1月4日才实现首飞,最新计划于2010年12月投入使用,但至今还没有传出第一个LCA
战斗机中队正式组建成军的消息。传统上,印度对于这样给力的消息是不大会保密的。
然而,对于失色的LCA,印度并不气馁。印度航空发展局 (Aeronautical Development
Agency,简称ADA)在11月18-20日举行的印度2010年度航空大会(Aviation Conclave
2010)上表示,ADA正在向印度政府申请一笔总额达20亿美元的投资,用以研发第5代
的“先进中型战斗机”(advanced medium combat aircraft,简称AMCA)。,ADA主任
兼作战飞机项目主管苏布拉曼雅姆进一步向外界透露,这20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最初2
架AMCA技术验证机和7架 AMCA原型机的研制,预计在2017年首飞。目前AMCA研发的相关
工作已经开始,并且获得了印度政府...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14958
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魔鬼藏在细节里
是就这一个错误吗?
人家说两头受力,中间悬空,怕应力过大影响精度。
你可好“十几二十磅”都上来了。 请问你回答人家的问题是不是应该讨论力矩或者应
力啊? 您这个“磅”是什么的单位阿?
连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还自我感觉良好呢。 我从一开始就等着你自己打自己脸呢。
果不其然,没出几句话就原形毕露了。
w********r
发帖数: 14958
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魔鬼藏在细节里
我都懒得教育你了。 磅是质量单位。 还自重呢。
质量,力,力矩,应力,塑性变形。 你这几个概念是一锅粥。
人家关心的是应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精度。 你脑子里是一团麻,张嘴就敢回答“没事
儿”。
就算真没事儿,从你嘴里说出来,简直就是给事实抹黑。
t*n
发帖数: 14458
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魔鬼藏在细节里
你懂不懂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弹性变形什么是塑性变形?

我都懒得教育你了。 磅是质量单位。 还自重呢。
质量,力,力矩,应力,塑性变形。 你这几个概念是一锅粥。
人家关心的是应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精度。 你脑子里是一团麻,张嘴就敢回答“没事
儿”。
H****r
发帖数: 16240
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魔鬼藏在细节里
还应力,自己去看工序,
这都已经装配完成的整枪了,这时候你才去担心应力?
他比你强点,
好歹有个概念,打精度的东西支撑点要避开管子,就是没注意到图上那些东西别说不在
使用状态,根本连瞄具都没上。
至于为什么支撑要避开管子,不好意思,和枪管谐振有关,你的“质量,重量,力矩,
应力,塑性变形”且先熬粥去吧。
v**e
发帖数: 8422
8
“鹞”式和英国独立战斗机工业的终结(1)空军之翼
晨枫
原载西西河
 

2010 年 12 月 15 日,英国皇家空军最后 16 架“鹞”式战斗机作了最后一次起
飞,在空中组成漂亮的队形,向公众作最后的告别。从此,这架在马岛战争中功勋赫赫
而且能垂直起落、在空中悬停的独特战斗机在诞生地英国消失,也为英国独立的战斗机
工业划上了句号。从此,英国的天空不再有英国独立研制的战斗机了。
16 架“鹞”式在天空为独立的英国战斗机工业划下了句号
从此这种可以垂直起落的独特战斗机就在英国的天空消失
20 世纪 60 年代是冷战的高峰,美苏两大集团在中欧重兵对峙,枕戈待旦,第三
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打响。在这里,仅苏军方面就集结了一万多辆坦克和几千架作战飞
机,战争一旦打响,作战机场在第一时间被全面摧毁是非常现实的危险,垂直起落成为
西方空军寻求生存力的一个法宝。
美国由于常规战斗机技术的优势和攻势制空思想的影响,在垂直起落战斗机的研究
方面落后于欧洲。在欧洲,法国热衷于在普通喷气战斗机上加装专用的升力发动机,西
德热衷于翼尖倾转的升力-巡航发动机,英国则热衷于机体内的一体式升力...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9
“鹞”式和英国独立战斗机工业的终结
晨枫
原载西西河
 

不过,“鹞”式的垂直起落能力和跳板起飞要求也给飞行员训练带来更高的要求,
垂直起落和跳板起飞都是容易出事故的时候,90 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在不长的时
间内在接连损失 45 架“鹞”式,英国皇家海军和英国皇家空军的“鹞”式也是一样的
问题,原因基本上是垂直起落阶段发动机故障或飞行员操作失当。发动机的问题通过不
断的技术改进得到解决,飞行员训练也通过双座型“鹞”式逐渐得到解决。
但是“鹞”式的单一升力-巡航发动机有一些固有的问题。为了确保垂直起落状态
中的升力平衡和同步,“鹞”式只能采用单发,发动机必须具有很大的推力,“飞马”
发动机曾经是西方推力最大的战斗机用喷气发动机。但是,为最大推力而优化的发动机
对降低巡航油耗很不利。为了加大最大推力,发动机的核心要加大,进气道也必须加大
,但巡航时要不了那么大的推力,过大的进气道和发动机造成不必要的阻力和结构重量
。“飞马”发动机的四叉喷口是实现向量推力的关键,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
这四叉喷口,极大地限制了发动机和飞机的整体布置,注定了“鹞”式只可能用“...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169
10
问题是如何设计叶片及涵道的形状使得往后喷的气体产生的扭矩比往前喷的气体产生的
扭矩要大。
极端情况:燃烧室后面没有叶片,阻力极小。这样可能一开始99%的气体都往后跑,但
是当前面的叶片转起来后这个比例就会改变,最后99%都往前跑了。
我能想到的跟前面有一位提到的类似:后面的叶片/涵道截面积可能比较大,在相同压强
的情况下能产生比较大的力矩。
s****r
发帖数: 31686
11
双旋翼一是转向慢, 完全依靠旋翼差速产生旋转力矩,比尾翼形式的效率低; 二是双
旋翼机械结构更复杂, 尤其是上下层旋翼都要改变pitch,比起单旋翼没啥优势。你看
看俄罗斯直升机脑壳上面密密匝匝的机械结构就清楚了
v**e
发帖数: 842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方案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方案
|字号
2010年10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北京传来。国家启动了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方案论证
其实我感兴趣的就是这一句而已。论证已经开始了,我们这代人有生之年肯定可以看到
我国载人登月和登陆小行星的壮观场面!
http://www.spacechina.com/xwzx_jcdt_Details.shtml?recno=74451
航天科技四院调动优势资源研制大推力固体运载发动机
日期:2011/04/0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的设计师们正在研讨固体发动机技术
3月是春风吹拂的季节。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不久,一份“关于加快我国大型固
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步伐”议案的答复文件从北京传到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公司四院,全国人大代表、该院42所研究员马国富去年向全国“两会”提交的议案得到
了回复。
答复函中,国防科工局表示,国家正在组织统筹论证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未来
如何应用,并考虑将技术研究工作纳入我国航天“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突破核心关
键技术。国防科工局还表示,全力支持加快我国固体动力事业的发展。
对标一流 直面差距
固体动力是航天运载...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9806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zz 猛龙腾飞——闲话歼-10诞生记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者开口就只知道歼10抄XX,发动机XX的,滚出我的帖子。
好了,闲话不表,书归正传;
歼10的诞生,要从1981年开始。。。
在1981年年底,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向邓小平建议,开始搞新一代歼击
机,预计初期投资在5亿元,在之后形成的正式报告上,邓小...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99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 气动肯定有缺陷阿
低空大迎角机动时鸭翼偏转角度这么大,几乎在失速边缘, 而且是强烈的低头力矩,
说明气动中心很靠前。
高速时气动中心后移达到平衡。要做到高低速兼顾还是要f22, T50的传统布局。美帝,
俄毛也不傻。
看来J20主要是为超巡超音速机动优化的。鸭翼, 全动垂尾主要是为了保证超音速机动
的气动效率, 而不是中低空的机动性。发动机我看涡喷就可以了。
T*****T
发帖数: 199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 气动肯定有缺陷阿
粗略估计一下鸭翼的偏转角度大概在45度左右。如果是抬头力矩,主翼的迎角会大于45
度,处于失速状态。 当然不排除J20在做过失速机动(例如眼镜蛇机动)。但是,第一
,照片和录像上判断这是在做水平盘旋, 第二,现阶段不会去试飞这个危险性很高的
科目,也没有尾旋伞等保护措施。第三,没有推力矢量,过失速机动没有太大意义。
估计主翼正迎角20度左右,鸭翼负迎角20度左右。

not
s******g
发帖数: 1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 气动肯定有缺陷阿
TheGOAT 别装了,你分析肯定有缺陷阿。
照片反映的不一定是稳盘状态,可能是拉杆的瞬间。
主翼攻角+20鸭翼攻角-20是你猜的,我也可以猜+25/-10,照片上差不多,实际很不一
样。
尾翼和机翼后缘的控制面都几乎没动,控制率只不过是让鸭翼先动而已,20的控制力矩
还有很大储备。
传统鸭翼处在干净气流中,失速特性显著优于尾翼。20的鸭翼有机头涡,进气口涡和大
后掠的帮助,效果会更好。地面测试时最大偏转角有90度,显然是有用的。

45
T*****T
发帖数: 19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 气动肯定有缺陷阿
分析有缺陷是有可能的,但我哪里装了?
这个不只有照片,还有录像,基本可以确定是稳盘,而且倾角越大,鸭翼下翻角越大(
迎角不好确定)。这至少看起来很奇怪。 其他鸭翼的飞机,例如Typhoon, 或者J10,
都很少见到这种状态,或者起降时的鸭翼正迎角到大迎角机动时的负迎角的巨大反差。
正常布局的飞机,尾翼的偏转角改变就更小了。
可能的解释是这样, 机头涡和前机身涡在迎角拉大时迅速增强,导致较大的上仰力矩
需要鸭翼的副攻角去平衡。这样, 鸭翼涡没有发挥作用,反而用来抵销一部分机头机
身部分的涡升力,气动效率并没有因为众多的气动面而增强。
鸭翼布局因为长纵比和前缘后略角较大,超音速阻力会较小。同时鸭翼和全动垂尾全裸
在气流中,超音速时气动效率会保持的较好。这可能是黑丝的设计初衷。但太多的气动
面又会增加气动阻力,降低隐性效果。众多的折衷使得J20的性能可能比较中庸。我觉
得不妨采用类似无尾三角翼的布局, 极小涵道比涡扇或者改良的涡喷发动机配矢量喷
口, 突出超音速性能和隐身特性, 牺牲超机动能力,因为没有牛逼发动机, 这就根
本没有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牛逼航电和导弹的面前,这些都是浮云。
s******g
发帖数: 1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 气动肯定有缺陷阿
看来错怪你了。
录像里的转弯不是匀速的,先开加力一个急转,跟着是不开加力的稳盘,急转部分也许
是有点过失速的样子。照片可能是改出急转的瞬间。
Typhoon有类似的照片,只不过鸭翼小不吸引眼球。
鸭翼下偏多反映静不稳定程度高,通常是机动性高的标志。“小展弦比高升力”文中提
到鸭翼时最推崇的就是大攻角时提供低头力矩的的能力,相信设计者不会自我矛盾。
鸭式布局对超巡基本有益无害。降低超音速阻力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飞机个部分藏在机头
形成的激波锥后面。因为主翼最宽,所以要尽量往后装。最能满足这个原则的就是无尾
和鸭式两种布局。小垂尾装在机体的最后也包含了这个目的。
20的布局非常不中庸,比10更加高风险高回报。我看她不是Camry,而是Bugatti
Veyron。

T*****T
发帖数: 19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 气动肯定有缺陷阿
没错,20就是这个思路设计的。
但是这个论文里有个问题,在计算鸭翼的升力增益上没有考虑大迎角下鸭翼为了抑制仰
头力矩的偏转,而20因为机头涡的原因这个偏转还非常大,快有点hold不住地样子。
而且论文一开始就假定矢推失效, 一方面是对我共的发动机实在没信心, 另一方面宋
总也太专注于纯气动的研究。飞机是个系统工程,纯气动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尤其
是有人飞机。
另外,论文还解答了一个疑问,就是20主翼为什么这么偏后,因为外倾垂危尾会产生负升力。
s****r
发帖数: 31686
20
还有翅膀因为偏转产生的升力差异导致的横滚力矩
e*c
发帖数: 395
21
官泄了。这一波井喷真够可以的。
近日,我国“利剑”隐身无人攻击机验证机已开始在某地机场进行地面滑行测试,
这意味着该机即将进行首飞,我国将成为继美、法两国之后,世界第三个试飞大型隐身
无人攻击机的国家,其意义十分重大,这是我国航空技术领域的一次伟大进步,具有里
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无人机研发领域的世界顶尖行列。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无人作战飞机进行跟踪和研究,主持这项研究的就是
601所的李明同志,他当时是601所总设计师,2001年,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
项目作为我军重大技术预研项目正式批复立项。这项研究分成两个课题,包括无人作战
飞机总体基础技术研究,内容无人作战飞机系统顶层概念、人机工程、无人作战飞机控
制、决策与管理理论和方法,信息传递等,还有就是无人作战飞机本身的基础理论研究
,包括飞机隐身技术、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研究、无人机作战飞机动力装备等需要。(
以下评论鸣谢作者小飞猪)
在李明同志带领下,来自航空工业和空军多个部门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团队,圆
满完成了研究任务,包括无人作战飞机战术技术指标、气动布局、作战任务、自主等级
划分等,为我国研制无人作... 阅读全帖
z***y
发帖数: 13818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飞得还真是有点怪
鸭翼之所以不能成为丝带主流, 就是因为这个布局在气动配平上的硬伤.
中国非要用这个奇葩布局, 是觉得可以凭这个怪招对付美国丝带. 主要是亚音速机动性
好一些. 但是代价就是超音速配平很成问题. 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低速下面鸭翼产生很大的抬头力矩, 只好拼命下压.
x*******c
发帖数: 228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J20飞得还真是有点怪
发明鸭翼一部分原因就是要解决超音速下的低头力矩问题吧
O*******d
发帖数: 20343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卫星的姿态调整是怎么回事?
转动关节用于已经在轨道上的卫星比较合适。 常娥三降落时,有推力火箭减速,转动
关节比较麻烦,因为在转动关节的过程中,还要保持质量中心的位置和推力方向成一条
线,才不会发生无控制的转动。 其实这点可以正好用来控制姿态。 只要调整质量中心
的位置,在有主推力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转动力矩,而不需要姿态控制推力。
p*********e
发帖数: 3220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发信人: pandamalone (0000~史前圣灵猫熊),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美不胜收: F22在jacksonville NAS的飞行展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02:22:58 2014, 美东)
//按,原文首发在https://bbsmit.org/threads/f22.111398/
器材为5D3+400/5.6,这个组合实际用起来不算理想,
首先因为没有防抖所以当以1/200或更低快门拍摄螺旋桨飞机时画面会糊
其次对焦不算靠谱,体现在当首次对飞机进行对焦时经常性抓不到主体
后来摸索了一下发现如果首先手动对飞机追焦到大体合焦之后再进入AF servo,
则成功率会提高很多,但仍然不能保证一次合焦,最多时需要反复尝试2-3次
但一旦合焦,追焦表现则不错,最多一组连续拍摄了一百多张都没有出现
脱焦无法追焦的情况
最后感觉全开不太锐,当然这个不见得是镜头原因,也可能是对焦没有足够准确
但无论如何,一千多块的400mm,也不能指望太多了.
以下是照片,和观机心得,与大家分享...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2207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发信人: pandamalone (0000~史前圣灵猫熊),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美不胜收: F22在jacksonville NAS的飞行展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02:22:58 2014, 美东)
//按,原文首发在https://bbsmit.org/threads/f22.111398/
器材为5D3+400/5.6,这个组合实际用起来不算理想,
首先因为没有防抖所以当以1/200或更低快门拍摄螺旋桨飞机时画面会糊
其次对焦不算靠谱,体现在当首次对飞机进行对焦时经常性抓不到主体
后来摸索了一下发现如果首先手动对飞机追焦到大体合焦之后再进入AF servo,
则成功率会提高很多,但仍然不能保证一次合焦,最多时需要反复尝试2-3次
但一旦合焦,追焦表现则不错,最多一组连续拍摄了一百多张都没有出现
脱焦无法追焦的情况
最后感觉全开不太锐,当然这个不见得是镜头原因,也可能是对焦没有足够准确
但无论如何,一千多块的400mm,也不能指望太多了.
以下是照片,和观机心得,与大家分享...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2677
27
作者:沉默大黄风
要说2014军事界的热词,“苏-35”这个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TOP 10,在今年的
珠海航展上,苏-35战斗机如期而至。在整个2014年乃至于之前的数年,中国是否会引
进苏-35S都是一个被广泛争议的话题。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果中国真的没有对应的漏
洞需要填补,这个消息绝对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市场。比如:俄媒绝不会造中国要买AK-
74的谣言。更何况,这次苏-35似乎是要“玩真的”——连俄副总理罗戈津都站出来说
中方将采购这一型号,苏-35S这次的声势已然盖过了以往的任何一种俄式装备;显然,
在这个型号背后,一定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仙鹤南飞——苏-27家族的中国故事
作为苏-27S深度发展型的苏-35S,它要进入中国这一消息的出现,是和它的前辈密不可
分的。1990年12月28日,中国购买24架苏-27SK和苏-27UBK的协定在北京签署,1992年6
月27日,首批苏-27降落在中国芜湖空3师的基地,揭开了苏-27家族中国故事的序章。
同时购买的还有一条苏-27的生产线。1998年12月16日,沈飞组装的苏-27成功首飞,以
歼-11A为代表的中国侧卫家族...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1319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lloterran (hi y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共又一黑科技,天基全球实时监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24 21:17:49 2016, 美东)
看看这对地监控视频质量
http://m.weibo.cn/5838191069/3967809031397998?sourceType=sms&fr
2020年前实现52颗卫星的监控网络,对全球任何地点10分钟重访。
星载一体化高分辨多光谱小卫星
来源: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时间:2016-02-04
产品描述
高分辨多光谱小卫星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理念,整星重量不超过350kg,通过配置控制
力矩陀螺,卫星机动能力可达3°/s,可实现同轨立体成像和条带拼接成像。结合星上
固态盘海量存储和高码速率X波段数传,每天可获取高达950,000km2图像数据。
应用领域
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生产、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土地规划、地理测绘等各领域。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轨道类型
600km太阳同步轨道
●像元分辨力 全色0.
7m 多光谱...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谈抗荷服如何保障大过载飞行安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3 23:10:16 2016, 美东)
http://bbs.tiexue.net/post2_6054715_1.html
1-1 上图为2009年5月10日实拍航空博物馆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广为流传的宣传画,在画报、杂志、明信片、年历卡都曾经见过,图中年轻的歼-6飞机
飞行员,穿着老卡年轻时代标准的飞行装具。有59式防碰飞行帽、56式遮光风镜、JS-2
型救生背心、YM-2氧气面罩、KH-1型抗荷服、56式飞行棉夹克和单皮飞行靴,看着虽然
简单但特别亲切。老卡向你介绍绿色的抗荷服的发展变化。
一. 为什么飞行要穿抗荷服
1. 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
物理力学中著名的牛顿定律,如动则恒动定则恒定的惯性定律、外力下的加速度运动定
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决定了物体在受外力条件下的基本运动形态。飞行中产生
过载,就是飞机在曲线运动时向心力与反作用力(离心力)...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258
30
近日,位于涪陵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开始开门迎客,其神秘面纱也首次被曝光,作为
中国建国后最大的核工程之一,816地下核工程对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
保障意义。有俄罗斯媒体发表评论称,中国816地下核工程不仅可以承受8级地震的破坏
,还能抗击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此次中国正式对外开放此处设施,表明中国的
核安全战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级别。
今天,我们就对中国的核武器进行一点简单的梳理。去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期间
,中国展示的多种战略、战役和战术弹道导弹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东风-5B和东风-31
是阅兵中展示的两款洲际导弹。但令人遗憾的是,传闻中的东风-41并未露面。未来,
中国火箭军将融合新老洲际导弹,一起构成中国国防的“杀手锏”。东风-5是中国于
1960年代中期研制,1981年列装的一种液态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是原二炮部队装备的第
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导弹射程9070公里,战斗部为300万吨TNT当量单弹头。
改进版的东风-5A洲际导弹,在基本型基础上,将射程增加到12000公里,打击精度也更
好。增强版东风-5B,则在东风-5A的基础上,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30...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美国下一代战略核潜艇 SSBN-X
俄亥俄”级潜艇替代者——SSBN-X
问:迟教授您好,最近网上流出了美国下一代战略核潜艇SSBN-X的一些设计方案和
图片资料,不知道您看了没有,对其有何评价?
答:这些资料我也看了,虽然没有详细的设计参数和细节,但却也提及了新潜艇几
个主要系统将要应用的技术和一些改进,有不少亮点,像“X”形尾舵、更先进的核反
应堆、喷水推进器等。如果这些新技术未来都能够成功应用的话,新潜艇的技术性能和
作战效能将大大超越目前美国海军现役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采用“X”形尾舵
问:从设计想象图上看,新潜艇的艇型与“俄亥俄”级一样,都是拉长水滴型,外
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其尾舵换了吧?
答:是的,SSBN-X的尾舵从“俄亥俄”级的“十字”形舵换成了“X”形舵。这是
一个很大的改变,一般来说,“X”形舵在一两千吨的中小型常规潜艇上比较流行,像
德国的212A级,日本的“苍龙”级,澳大利亚的“科林斯”级,以色列的“海豚”级等
常规潜艇都用的是“X”形舵,但大型核潜艇却基本都采用的是“十字”形舵或其变种
,尤其是SSBN-X这种水下排水量近两万吨的大型战略核潜艇采用“X”形舵算是首创了。
问:这是什么...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15913
32
近日,网上出现可能是中国新一代舰载电子系统的文章,从相关文章可以看到中国新一
代舰载电子系统采用了综合射频系统,这是国产舰载电子系统又一个历史性突破。
所谓舰载综合射频系统是指采用前端几个综合天线系统替代舰上众多系统天线,同
时实现雷达、电子战和通信系统功能,从而降低舰载电子系统体积和重量,综合射频系
统被视为21世纪舰载电子系统发展方向。
我们知道一艘军舰为了能够在战场有效执行任务,需要配备多部雷达、电子战和通
信系统,这样才能探测目标,与友舰、指挥所交换战术数据、控制舰载武器打击对方目
标、干扰对方探测系统和武器系统等,由于每个舰载电子系统都需要至少1个天线,这
样就导致水面舰艇天线数量直线上升,按照美国海军说法,80年代建造的水面舰艇天线
数量只有60-70个左右,进入新世纪之后,这个数量直线上升到100个,数量庞大的天线
大幅度增加了舰艇体积和重量,象一些大型天线,如宙斯盾系统配备的SPY-1雷达,天
线长度超过3.5米,重量在5吨左右,并且还让舰艇电磁兼容性能降低、破坏舰艇隐身性
能,同时各系统彼此分离,信息综合比较困难,保障和维护难度较大,已经成为舰艇性
能提高一个瓶颈。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源:阿库拉
R-27空对空导弹是前苏联锦旗设计局研发出来的,刚一问世那会儿,凭着亮丽的指
标、模块化的设计、优雅的倒梯形弹翼,完败美国人的麻雀,得到评论界很高的赞誉。
然而实战差那么点意思,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中零战绩,特别1998年埃塞俄比亚
和厄立特里亚的战争中,由前苏联下岗飞行员们驾驶苏-27和米格-29战机,实战中发
射该型导弹30枚(也有说50枚),居然无一命中。
看上去很美
前苏联行行出状元,互相竞争,互相封锁,抢地盘的思想很浓,反映在天上飞的飞
机方面,有国土防空军和空军两大派系,武器系统也各有套路,曾经有为飞机量身打造
独门利器的习惯,也就是专机专用。比如米格-25战机的AA-6“毒辣”空空导弹就专机
专用,专门用于拦截高空高速目标,换米格-23战斗机来用,甭说火力控制系统,连发
射架插头都配不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人贯彻多军种通用化的思想,琢磨着为各种新型飞机统一设
计一种导弹,突破重重阻力,三角旗设计局终于拿出了R-27中程空对空导弹,配套给
米格-29和苏-27战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R-27(西方称为AA-10,阿摩拉)型空空导弹,以米格-29和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你们谁见过J20做过任何够档次的超机动视频,能跟F35相比的超机动?
人们总是说鸭式布局虽然有损隐身但机动好。那怎么做不出来超机动? 小半径旋转不
能算,滚动更不能算,F16能做的机动都是传统机动。是在等矢量发动机?F35也没有矢
量发动机,还是单发。
J20机身太长,超机动施加的力矩要比短飞机大的多对材料的要求高的多,否则纵向9G
超机动,飞机会断裂散架
这么长的机身决定了J20不会有像样子的超机动,这是物理谁也没办法,靠设计上的修
补不会有大用
多年来没人见过J20的超机动,就应该对它的这个能力持怀疑态度。这才是实事求是。

发帖数: 1
35
转载
前言
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的象征俾斯麦号战列舰,作为一艘优秀的战舰,甚至从作为敌人的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都称她是“造舰史上的杰作”。但对于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沉没
原因,数十年来各家一直众说纷纭,大多数军事爱好者认为她是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的
,但仍旧有少数人认为俾斯麦号是由舰员自行凿沉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艘“永不
沉没”的军舰女航就沉入大西洋呢,相信诸位看了这篇文章后心中都会有答案。
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
壹:俾斯麦号防护性能
俾斯麦号战列舰被德国海军冠以“永不沉没”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优异的军舰防护性
能一直是德国军舰一大特色,这个特色从过去到现在依旧不变, 军舰防护性能是一艘
军舰抗沉性能的最直接体现,让我们来看看俾斯麦号战列舰的防护性能如何吧。
1、坚固的舰体构造和细密的舱室分割
在纵向俯视图上,俾斯麦的舰体为纺锤形,中间最粗,向首尾两端以抛物线形逐渐变细
,这种形态的舰体很容易获得可靠的构造强度。在横向上,由于布置了厚重的上部舷侧
装甲和上装甲甲板,该舰在上甲板下方就布置了第一主构造梁,并在第二甲板下方布置
了第二主构造梁,使该舰拥有双层舰体上部主构...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928
36
来自主题: Olympics版 - 杠铃转起来其实很危险的
横向的一点点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力矩。土哥真是天生神力,每次生生靠肌肉维持住的
h**e
发帖数: 9290
37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超锻炼的舞蹈Pump up the jams
我还真不知道
但是
食指太近,感觉力矩不够 吧
而且中指和大拇指的接触面比较大
食指做中指的支撑,防止中指滑动
E*V
发帖数: 17544
38
飞机失事前的一些预兆
1、机身颠簸;
2、飞机急剧下降;
3、舱内出现烟雾;
4、舱外出现黑烟;
5、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着的飞机轰鸣声消失;
6、在高空飞行时一声巨响,舱内尘土飞扬,这是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
靠门座位逃生率65%
过道座位逃生率64%
靠窗座位逃生率58%
后排座位逃生率53%
此次事故已有两名中国乘客遇难,而两人在机舱内所坐的位置,已被确定是在飞机尾部
——也就是折断的部分。那么,是否机尾真的是最不安全的位置呢?而坐飞机,最安全
的位置又在哪里呢?请看看专家的分析。
一般来说
头等舱和商务舱安全系数高点
此前,一些诸如“飞机座舱安全系数”的示意图在网络上非常流行,但这些示意图说法
不一,有的说中部最安全,有的说尾部比较安全。有研究表明,坐在飞机前面的乘客,
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5%,而坐在飞机后面的乘客逃生的可能性仅为53%。有乘
务员则表示,如果飞机落地发生爆炸,油箱在机翼上,中间位置的乘客就很危险,尾部
又没有出口,相比之下,前面的乘客存活率就更高。“整个飞机的重心是稳定在机翼与
机身的连接处,也就是说,中间部分的结构最稳定、最厚实,而机头部分有驾驶室...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20343
39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泥盆真是个神奇的国度 zz
一般电器可以兼容50赫兹和60赫兹,但电动机就不行。 你买了一个50赫兹的洗衣机,
在60赫兹电路上用,转速要高出百分之二十。输出力矩要减少百分之二十。
m*******r
发帖数: 2044
40
开过SUV的认为楼主在装B.
从稳来讲,SUV永远赶不上好的 sedan.
你就吹吧。高度在那里,随便一个坡或不平必然。。物理上有个力矩和惯性。。 高的
suv必然有这个问题。
a***n
发帖数: 1616
41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Re: 换spark plug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小心点,用规定的spark plug socket,还要动作轻盈一点,
别笨手笨脚的把东西掉到洞里去了,赫赫。
比如,普通socket里面没有橡胶含住plug,plug是会掉下去的或者根本出不来;
或者你晃动太久/磕碰太厉害,plug上有个垫圈,也容易掉出来。
严格按照规定力矩,还有别拧歪丝了,那玩意儿拧轴太长,不容易掌握方位,
反正,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的话,还是小心拧,不要硬来。
另外,就是,如果你的socket卡得紧,extension bar松的话,可能
socket会被含在plug洞里出不来,那你得有个尖尖嘴的钳子把他捻出来!
T**J
发帖数: 3340
42
靠!还说是乘客侧,害欧研究了半天,饭也没吃好,饿的没力气干活。
洗完工具,收拾好东西,共3个半小时,包括中间去了趟Autozone。
觉得91Camry还可以,就是螺丝锈的利害!
1、轴端的那个该死的比96 Accord还紧,欧autozone买的9.99的破力矩扳手的1/2头被拧
掉了!去Autozone买了个24"的长杆杆,还是不行,欧都整个人在踩了........然后,千
斤顶上场,顶杆头,顶呀顶....FT!到头了,还不开!!欧昏了......抓着杆活动了几下
,靠!开了........折腾了1个多小时。
2、方向盘球铰好打开,低臂球铰是个总成,用2个螺丝连在hud上,好解决,然后,拉出
外头,FT,另一头拉不出来!铰都拉出来了它也不下来。欧撬........靠,这个比Accord
的深多了,划伤了胳膊也未果,最后欧钻到底下去,发现靠外的地方可以撬,终于弄了出
来。
研究了一下,内端的卡子比Accord的结识多了,力量打呀。这个是柱状圈,Accord是片状
,力量小,方便拆装。
3、还是这该死的卡子,欧.........一脚把它揣了进去!拉直了揣外侧端头。
4、低臂球铰总成2个
m*****y
发帖数: 7
4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6)终于装上CV轴和lower control arm
昨天发了帖子,CV轴无论如何下不来。
今天上午雨夹雪,没法弄。
下午居然停了,也不是很冷,室友建议开工。
开始仍然撬不出来CV轴,主要还是不好用力。
后来就我一个人拿扳手顶着,室友拿榔头
横向砸,终于出来了(橡皮锤已经不够用了,
专门在旁边ACE hardware买了一把金属榔头
)。漏了好多transmissionoil.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一些了。把买来的used CV先
清洗了一把,为此还去加油站搞了一瓶汽油
作为清洗液,还比较好使,然后对准后,
仍然是用榔头砸回去。然后把CV装上wheel hub。
再装lower control arm,昨天已经装了一遍,
不是很费劲(拆的时候太痛苦了,因为撞弯变形
了)。然后又去ACE hardware买了几个cotter pin,
手册上说这种东西不要重复使用。
这几天新买的工具:30mm的socket(从habour height
买的一套socket里最大是28mm)。金属榔头,锯条,
high temperature grease。
还拧坏一把接socket的rachet(也没完全坏,力矩
小一些的地方还可以使),小手指被擦伤了。
m*****y
发帖数: 7
44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7)车终于跑起来了。
昨天和室友一道装上了CV和lower control arm.
今天早晨起来一看,下了好厚的雪。幸好昨天装
上去了,不然又要拖到不知道时候。把积雪除掉,
室友把他的车开到附近。我的车上次起不来,但
是灯还能打亮。今天连灯都不亮了。然后就是
jump start。连好线后,发动了几次,有
cranking声音,还是起不来。用万用表量了一下,
他的车是14.8V, 我的车是12.0V。 没有别的办
法了,决定先用他的车发动起来给我的车充一会
儿电。大概有3-5分钟时间,再试了一次,居然
一下就起来了。开起来后一切正常,当时hit curb
后,方向盘很不对劲,开起来非常恐怖,还以为
wheel steering 也给撞坏了。看来还是因为CV和
control arm撞弯了的缘故。然后开到autozone,
因为harbour height 那套工具没有21mm的socket
(旁边的ACE hardware也没有,看来21mm的用得不
多),wheel上的4个nut没有用torch wrench上到
指定的力矩。想去借用一下,发现没得借,只好
3刀买一个。上好后去打了点气。下午就开到wal
f*****y
发帖数: 142
45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今天又折腾了一回
重新拆开了两边的knuckle,反复安装了N遍。:(
最后结果如下:右边的那个轴,的确有缺陷,
和密封圈接触的地方直径应该是49mm左右,结果量出来居然是55mm,
难怪把上个旧bearing的seal彻底弄坏了,把新的bearing的seal也破坏了。
本来准备了多种方案,想把多出来的地方锉一点下去,结果没有想到,
多了这么多,只能放弃了。最后的方案是把左边的seal
(让俺敲的有些不太好了)倒到右边去,把新的seal上到左边。
从homedepot买的那个pvc管子,还真管用,把新seal砸进去刚刚好,
一点额外的变形都没有。只是以后,还是应该买金属的,塑料的有些碎屑,
感觉不爽。
上左边seal的时候,这次俺注意多了,先拧了几圈,卸下来看看位置是否
正确,然后再一次性把seal压变形好,因为seal外面的金属变形,所以
会自动的把轮子锁住,可以在撑车的状态下直接拧紧(后面力矩大的时候,
还是锁不住,俺早有准备,撑车的时候,就没有用jack stand,只用jack
顶了一边,另外一边轮子着地,上档)。
上到位置以后,轮子还是非常的紧,但是用breaker bar勉强可以转动,
y*h
发帖数: 25423
46
最近给Corolla换了自动变速箱和差速器油,Toyota的很多自动车变速箱
和差速器油是分开的,虽然都是用Dexron II/III油。包括Corolla和Camry.
由于这些车子有变速箱放油螺丝,所以换油比较方便只要打开放油螺丝
就可以了(该螺丝比较变态,是10mm的内六角螺丝,要用Hex Bit打开)。
但我看到这个版上有几个人写的换油过程只是打开放油口放出旧油,然后
加上新油就完了,其实这样做大部分金属碎屑、杂质和脏东西还留在里面,
由于变速箱油2年甚至几年才换一次,所以变速箱里面沉积的污物是很多的。
必须要取下变速箱的油盘并彻底清洗,同时换滤清器和垫片才行。我的感觉
是那些沉积的脏东西密度比较大,很难从换油口流出来,而且油盘上的磁铁
吸附了很多铁屑,一定要打开才能清除。其实打开油盘清洗并换滤清器也
不麻烦多少,只是要拧得螺丝多一些,但是那些洛斯都很容易拧,力矩比
放油螺丝小了差不多十倍。只要注意安装的时候换新的垫片(很多情况下
新滤清器都带一个新垫圈),上螺丝的时候逐渐拧到规定的扭矩就不会
有密封不好漏油的问题。
另外往差速器里添加新油时,加油口的位置空间狭小很难操作,手册
T**J
发帖数: 3340
47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14、轿车的悬架
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
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
车悬架做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
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
量的指标之一。
汽车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
传递作用。从轿车上来讲,弹性元件多指螺旋弹簧,它只承受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
路面对车体的冲击,具有占用空间小,质量小,无需润滑的优点,但由于本身没有摩擦而
没有减振作用。减振器指液力减振器,是为了加速衰减车身的振动,它是悬架机构中最精
密和复杂的机械件。传力装置是指车架的上下摆臂等叉形刚架、转向节等元件,用来传递
纵向力,侧向力及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规律。
汽车悬架的形式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非独立悬架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
两端,当一边车轮跳动时,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作相应的跳动,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汽
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较差,
n*********o
发帖数: 315
4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卸crankshaft bolt三法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BOLT 用的是正螺纹还是反螺纹。绝大多数车用正螺纹,就是顺时针拧
是紧,逆时针拧是松;少数车用反螺纹,刚好和正螺纹的相反,顺时针为松,逆时针为紧

第一种:IMPACT WRENCH 法。 这种最简单,但需要空间给WRENCH,对于发动机横置的车
就不太现实,因为要拆掉RADIATOR。
第二种: STARTER 法。 这种办法是在BOLT上套一SOCKET和BREAKER BAR, 把BREAKER
BAR的另一端顶到地上(注意方向,是CRANKSHAFT转动方向的前方), 利用STARTER输出
的力矩让CRANKSHAFT 转动(发动机正常转动方向,一般是对着皮带看为顺时针),达到
松BOLT的目的。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
1:如果上一次的BOLT拧得过紧或BOLT锈住,有可能伤STARTER。
2:只能片刻点火,否则BOLT和SOCKET脱落会伤人或车,千万注意安全。
第三种:CHAIN PIPE WRENCH HOLD CRANKSHAFT PULLEY 法。用这个CHAIN PIPE WRENCH抓
住PULLEY, 拧松BOLT即可。这种方法的缺
s*****b
发帖数: 4115
49
不到5万迈。已经漏进去了,手不够仔细。
这款车还好,不过如果你以后要去店里或自己换thermostat的话,一定小心不要按照
manual用那么大的力矩装thermostat housing,我就是照搬manual导致把intake
manifold上已经老化的塑料弄裂的。
也谢谢vigo的建议

弄出来吧。
s**********d
发帖数: 36899
5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换油搞砸了,郁闷中
上照片。如果drain plug外面能夹,即使是圆的也可以试vise grip。
不行总可以用tap and die.
不行送铺子里吧。我的drain plug两次被店里拧得太紧了我下的时候弄花了,
到店里很容易就下来了,主要是车架的高用的工具大力矩长。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