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关中平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s***a
发帖数: 2141
1
哈哈哈哈,黄色小说家,又黔驴了吧,哈哈哈
44年是真正向陕西进攻啦,你不是说日军不想去吗?哈哈哈
此前没进攻不代表没有想法呀,哈哈哈
就好比你剩女一条,不代表你就是lesbian呀,哈哈哈,你不还靠黄色小说解闷吗
42年的五号作战计划就是进犯西北的想法啊,你狗屁不通怪谁?
怪我?怪你党妈呀,是吧,哈哈哈
你不服气关中平原是粮食产区,有什么用呢,那里就是养活了几十万大军啊
那里就是搞了中央军校7分校和战干4团,训练了很多抗日干部呀
哈哈哈
还什么37年,我说泥腿啊,你也多少读读本人大作再来汪汪呀
38年上半年,晋西南汾河盆地运城盆地才陷落呢,37年日军如何进攻陕西?
哈哈哈哈,你这辈子看过地图吗?还不用说军事地图啦
41年日军才攻陷中条山,解决了对晋西南盆地地区的侧后威胁
不打下中条山,根本无法全力进攻陕西的,背后受威胁的,懂吧,黄色小说家
哈哈哈,所以1942年才会有了进攻陕西的计划呀
完了吧,惨了吧,撞枪口上了吧,哈哈哈哈
w****n
发帖数: 25644
2
你这NC难道觉得江浙指的就是那一小块山区吗?难不成你们弯弯才是粮区?
日本人是吃大米的,不吃馒头和面包的,北方的那点稻子日本怎么可能看得上?小麦和
玉米那不是日本人的主食,哈哈。
农产区轮不上江浙,种水稻那也轮不上关中平原呀。你这是混淆概念,根本不知道日本
人吃什么。
c*********d
发帖数: 9770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条线把中国分成了两个世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7 04:12:41 2018, 美东)
http://c.m.163.com/news/a/DD3FMVU905149666.html
中国城市中心03-17 10:17跟贴 11285 条
中国国土上,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却可能影响过你的生活。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
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这条线。那时他是从人口的
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
,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
另外的96%的人口……
那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
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
这让胡焕庸忍不住在论文...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
刘备能从流寇发展到占据三分天下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魏国实力远远大于蜀汉,吴。西北制高点是夺天下制高点,此前秦汉两代已经多次
证明了,四川只是一个粮仓而已,荆州则是处于两面夹攻的死地。刘备如果能集中全力
夺下关中平原,天下还有一线希望。荆州就是一个鸡肋,一旦夺取四川,就要把荆州作
为礼物送给东吴,从而减少自身压力,战略收缩。然后全力进攻西部。
诸葛亮的隆中对,荆州部队只是一个佯攻,其实这个搞得太花哨了,佯攻完全可以靠东
吴盟军去搞。自己主力部队一定要完全集中。
不过从人性考虑,一旦得到了富庶的荆州,谁又会舍得丢弃呢?
C**o
发帖数: 10373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ccer 讨论区 】
发信人: yyymit (绰绰有鱼), 信区: Soccer
标 题: 李毅: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0 11:12:38 2013, 美东)
发信人: kela (kel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毅: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0 09:03:24 2013, 美东)
中国社会学网
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723808.htm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李毅在山东大学的社会学演说
2013-07-17
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723808.htm
题 目: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李毅在山东大学的社会学演说
作 者:李毅
全 文: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李毅在山东大学的社会学演说

版权所...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6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李毅青海社会学演讲 讲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ela (kel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毅青海社会学演讲 讲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30 10:47:11 2013, 美东)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1070991.html
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723808.htm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YdMn5em4ny1KwsQrrk65hKw
李毅青海社会学演讲
====================
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分析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尊敬的马教育长,尊敬的几百位在职干部研究生,尊敬的青海大学教授、研究生,女士
们,先生们,早上好!
首先向各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各位工作在青海,生活在青海,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
贡献。感谢给我这个机会来西宁分享一些研究结果。雄伟青海,壮丽青海,对我教育很
大。(顺便说一下,我在这里讲的内容,与中国大陆任何单位没有...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7
三峡工程在一片争论声中开建,中国那些御用专家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发挥防洪的效能,且三峡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会成为调节四川盆地气候的空调。夏天它能使沿江地带降温;冬天则因这个大空调而不再寒冷,三峡区域将呈现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三峡大坝不会碍航,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畅通无阻,万吨轮将直达重庆……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最后却发现原来那很多描绘不过是谎言。原来“空调论”虽然是真的,装的却是个夏热冬冷旱涝咸至的“反空调”。
终于蓄水成库了,由02年的135米而到05年的155米,媒体和专家照例按宣传口径发布普天同庆一片欢腾的报道。质疑和清醒的声音的发出和传播都是那么地困难,几乎湮没在一片喝彩的主流声音中了。网上倒是不乏反对的声音,但多为不谙内情的人的发言。虽不乏局部的真知灼见,但往往热议不到全盘的点子上。
那些主流派专家们,照例出来进行粉饰工程。你说不好他就说好,你挑问题他就来给你个七虚三实且不无误导的“解答”,反正一般网民们,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对这些专业知识有深入了解。就算你质疑,也往往抓不到他的痛脚。
但是自然地质地理和大小气候的改变,却不因争论谁对...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8
三峡工程在一片争论声中开建,中国那些御用专家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发挥防洪的效能,且三峡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会成为调节四川盆地气候的空调。夏天它能使沿江地带降温;冬天则因这个大空调而不再寒冷,三峡区域将呈现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三峡大坝不会碍航,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畅通无阻,万吨轮将直达重庆……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最后却发现原来那很多描绘不过是谎言。原来“空调论”虽然是真的,装的却是个夏热冬冷旱涝咸至的“反空调”。
终于蓄水成库了,由02年的135米而到05年的155米,媒体和专家照例按宣传口径发布普天同庆一片欢腾的报道。质疑和清醒的声音的发出和传播都是那么地困难,几乎湮没在一片喝彩的主流声音中了。网上倒是不乏反对的声音,但多为不谙内情的人的发言。虽不乏局部的真知灼见,但往往热议不到全盘的点子上。
那些主流派专家们,照例出来进行粉饰工程。你说不好他就说好,你挑问题他就来给你个七虚三实且不无误导的“解答”,反正一般网民们,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对这些专业知识有深入了解。就算你质疑,也往往抓不到他的痛脚。
但是自然地质地理和大小气候的改变,却不因争论谁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10
发信人: doodoo (野渡闲云), 信区: DHHE
标 题: 我所知道的张光斗与黄万里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4 18:04:24 2003)
常在本版、特快、ytht上看到文章,大多是引自戴晴的文章,将二人对比, 然后一贬一
褒,最后上升到学风甚至道德的高度,涉及到政府和政治的层次, 似乎张光斗先生和黄
万里先生是一对完全对立的矛盾,一定要进行强烈的对比、 尽情的褒贬、酣畅淋漓的责
骂或者无限敬意的崇拜之后……方才罢休。 {cchere.com 老广}
个人认为这不是很好的态度。以前我接触过黄万里先生;近几年我有机会接触张光斗
先生。我仅将我所知的几个内容记述如下。 {cchere.com 老广}
(一)历史上的三门峡问题
很多人都把三门峡工程归结到张光斗先生,这是不对的。三门峡是苏联专家在列宁格
勒设计的,不是张光斗先生设计的。
五十年代,傅作义作水利部长,陪同苏联专家考察黄河,筹建高坝大库。当时,傅作
义还邀请了三个中国专家:张光斗(解放前任资源委员会水电总处总工),
黄万里(解放前也已成名,多处任职),张含英(解放前任...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208
11
1956年4月,三门峡工地已开始施工准备。1957年初苏联提出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
计。同年2月,国家建设委员会在北京组织了初步设计审查。苏联派全苏水电设计总院总
工程师华西连科和本枢纽设总柯洛略夫等21人参加,我国则由有关部、委及各大学、科研
单位专家140余人参加。分水利动能、水工、施工、机电四个专业组进行。2月底完成并报
国务院审批。会议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内容,即正常高水位360米,蓄水拦沙,千年洪水下
泄量小于6000立方米每秒,灌溉4000万亩,装机110万千瓦。但对正常高水位、泥沙和移
民问题有不同意见,惟未影响成议,故4月13日三门峡工程正式开工。
初步设计审查后,有较多的反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初步设计将三门峡枢纽的正
常高水位,由技经报告时的350米提到360米,淹没田地由225万亩增到350万亩,迁移人口
由58.4万人增到89.0万人。其中大部分在陕西,故反应强烈。朱德副主席及李富春、薄一
波副总理去陕西时,中共陕西省委对此提出了降低的意见。二是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于19
56年5月向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水位通过经济核算,可以降低,并建议留大底孔冲沙出...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17243
12
关中平原毕竟面积小,以当时的生产水平不能承载太多人口,特别是弄个长安城在那
从现在的气候条件来看,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在北方也算比较好的
一月平均气温在-3至0度之间,与黄淮地区相仿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毫米左右,与华北大部分地区相仿,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d*****u
发帖数: 17243
13
关中平原毕竟面积小,以当时的生产水平不能承载太多人口,特别是弄个长安城在那
从现在的气候条件来看,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在北方也算比较好的
一月平均气温在-3至0度之间,与黄淮地区相仿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毫米左右,与华北大部分地区相仿,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q*d
发帖数: 22178
14
照你这说,诸葛还打个屁啊,曹魏还反抗个屁啊,
曹魏只用等着诸葛的步兵到了关中平原,
排一队骑兵冲死他就是了.
h**k
发帖数: 3368
15
出子午谷就直接到关中平原了,你还去打潼关干什么?
子午谷太靠东了,而且地势太险。所以诸葛连疑军都没有派。相反是让赵云出斜谷道,
牵制曹真主力。
z****m
发帖数: 715
16
名不见经传?咸阳和长安其实就是一个地方,关中平原也就是到唐末以后才不行了的吧。
R*****d
发帖数: 114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的“天子守边”
你还是没弄清楚所谓的“挑战”的本质是什么。周朝初年,东方的“挑战”,不是如何防备东夷灭了自己,而是如何吃下并消化新征服的东方的土地。函谷关以西是周人的故地,怎么可能拿出来分封呢?早在灭商之前,周人就在以歧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对戎狄形成了稳固的防守态势,为什么没有在这里分封?因为这里没有任何新征服的土地。在防御体系业已完备且政通人和的条件下,把这种土地拿出来分封,无疑是愚蠢的。你这个“并非自然条件不好”实在是大错特错。同东部平原以及关中平原相比,河曲和河西走廊都十分干旱,成为“膏腴之地”的先决条件是发达的灌溉系统。很不幸的是,两地的水源都很有限,而当时整个东亚的灌溉技术并不发达(灌溉技术的飞跃出现在战国时期,三大水利工程:郑国渠,引漳灌溉,都江堰,但仍然无法把大规模的灌溉农业扩张到甘肃);其次还是老问题,这两个地区太容易受到游牧民族的劫掠(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甘肃是欧亚大草原通向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北亚游牧民经甘肃进入青海的事件,远有吐谷浑,近有蒙古和硕特;再加上反方向的党项),几次突袭下来,灌溉系统破坏殆尽,移过去的农民不是被杀就是被掠为奴。另外,甘肃地区同关中的有效地理联...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213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的“天子守边”
不然也。
周人故地,在岐山及关中,没有涉及河曲和河西走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时那里自然
条件恶劣。
两汉及唐代,那里都有粮仓之说。 祁连山的雪水流入居延海,方圆千里,何来干旱。
即使水土不如南方,胜于燕赵多矣。况且西周当时人口稀少,远远没有战国时期的人口
压力,河曲和河西走廊支撑几个封国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西周征服的仅仅商的中心地带,山东,河北,江苏的东夷族是对新征服地区的严
重威胁,就像当年对商的威胁一样。
所以说对西周初年的统治者来说,宗周很安全,挑战主要来自东方,最优先的任务是保
证把东方的肥肉从东夷的觊觎下保住,并且吞下去,消化掉。所以把相当有限的资源,
以及最能干的王族和大臣一股脑扔到东方,其他潜在可以征服的地方就顾不上了。这一
点从燕国,齐国的改封的位置和营建成周的位置可以看出来。

何防备东夷灭了自己,而是如何吃下并消化新征服的东方的土地。函谷关以西是周人的
故地,怎么可能拿出来分封呢?早在灭商之前,周人就在以歧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对戎狄
形成了稳固的防守态势,为什么没有在这里分封?因为这里没有任何新征服的土地。在
防御体系业已完备且政通人和的条件下,把这种土地拿出来分封,...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8614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人政权中心
最简单的解释,黄巢之乱把关中平原的灌溉系统彻底毁掉了,物质要仰赖各地转运,所
以丧失了成为国都的条件。
l***i
发帖数: 95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人政权中心
中了现在所谓史学家的毒了,不建在西安市因为唐和五代西安洛跟跑马场一样,残破不
堪。北宋西夏骤强,那儿又成了边界。
西安有8水饶长安,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一年2熟,到现在也是,又背靠秦岭资源丰富,
怎么会养不起
人。况且了在中国,皇帝想让那里富,那里就富,过去是,现在也是。
r*******3
发帖数: 10886
21
(一)关中西北高地与关陇军事局势zz
在关中与中原群雄逐鹿之时,其军事要点在于几处关隘所控制着的山川险要。可是
,当关陇地区内部形势混乱之时,关陇局势的控制却取决于对关中西北外围高地的控制
。关中西北高地为关陇地区的军事重心,对于关中腹地局势的底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中西北外围高地,以陇山为主体,延及黄土高原之一部分,大致包括今甘肃天水
、平凉、庆阳至陕西延安一线。这片地域地势较高,足以俯瞰关中。自这里径趋关中腹
地较易,而自关中腹地仰攻则较难。
这一带主要是高原山地地形,关中腹地的几条主要河流如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
流均源于这里,而呈向心状汇流至关中平原腹地。这些河流穿切而形成的山地低口,是
西北地区与关中腹地之间的通道。经历代经营,形成一些军事重镇,比较重要的有庆阳
、平凉、固原、泾州(今泾川)、陇西、天水、陇州(今陇县)。这些军事重镇一方面
在抵御西北少数民族对关中的压力上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关中局势的底定亦有
很大的影响。
庆阳、平凉、固原地处泾水流域上游黄土高原,从这里经泾水河谷下趋关中之路非
常平易。自秦、汉至宋、明,这里一直是抵御关中西北少数民族进犯的重地。西...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971
22
1 人口因素:在前工业化时代,由于相对落后的科技产能运能通信,各个国家的主要经
济方式在相当大程度上有地理条件与气候决定的。古代中国的核心--中原地区面积广大
,气候适宜,因此适合农业生产。因此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华夏族有能力逐渐扩张发展
至长江流域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长江流域。而其他农耕少数民族在此过程中逐渐被同化乃
至于消失。这里主要是说周朝时候的事情。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前面某楼提到的人种语言
文化的相似性。
2. 经济因素:由于农业发达,生产力高,中央政府有能力建立管理机构,交通道路,
水利设施,这是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条件。
3.军事因素:鉴于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统一都是打出来的,如果光有人种语言文化相似性
,如果各国割据为王,时间长了也就不相似了。这里我用这么一个模型来描述从割据到
统一的过程。
假设中国有n个政体 k1 k2...kn.
假设政体领导人都有足够的野心,都想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同时他们又都足够理智,
除非自己实力足够,否则不会轻易进攻。
假设ki政体的军力为Ki,
根据孙子兵法: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我们认为当Ki>5Kj 时,ki政体能够吞并kj政体。
then Ki=Ki...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佛教的一些书籍
这个问题。。。我过去在佛教版上发过一个帖子,可能有点儿相关性。当时也是没人理
我--那时的版主是serawang。刚找出来,我又加了点儿东西,凑合着看看?
发信人: Reynold (相濡以沫),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如何比较儒释道三教之优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7 02:16:33 2009)
有人认为,佛教主要是十六国(即“五胡乱华”)和北朝时期借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
扶植而兴盛起来的。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在西晋灭亡之前,佛教在中原就已经取得了相
当的地位,佛图澄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佛图澄弟子,土著汉人道安和尚,更可谓是汉
传佛教的奠基者。对于所谓"五胡",首先匈奴人是不信佛的,无论是南匈奴内附时期(
东汉到西晋),还是汉(前赵)国。羯人,按照官方记载,信奉的是拜火教(即源自古波斯
的琐罗亚斯德教),而后来石氏政权与佛图澄的相互利用,更象是征服者于被征服者上
层之间的合作,而非羯人将佛教从域外引入中原。氐人,作为汉化最深同时也同汉族亲
和力最强的民族,更是充分的利用了自东汉以后慢慢融入汉文化的佛教。"朕以十万之
师攻取襄阳,唯得一...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4
☆─────────────────────────────────────☆
minotaur (牛头怪) 于 (Mon Oct 25 20:42:06 2010, 美东) 提到:
我认为很难。
我是从地理上来说的。
当年赫连勃勃在陕北活动,后秦和后来的刘裕部队都拿他没有办法
西夏也是在陕甘宁一带,也把北宋整得够呛。
国共内战的时候,胡宗南二十三万对西北野战军三万,频吃败仗。
总之,历史上来说,要消灭陕北的割据实力,要么有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要么有足够
多的军队和足够多的军费才行。还有时间。我不认为国民党有这个时间。
☆─────────────────────────────────────☆
OXGBIX (牛英九) 于 (Mon Oct 25 20:52:54 2010, 美东) 提到:
消灭TG在陕北基本是做梦
当时的主题主要是TG如果突破困境夺取全国政权,这个需要机会,不过那个时代机会还
是比较不缺的

☆─────────────────────────────────────☆
whctmj (马甲) 于 (Tue Oct 26 00:38:... 阅读全帖
l*b
发帖数: 4369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意淫的盛唐
怛罗斯之战导致唐失西域?西域在哪儿知道不?怛罗斯之战之后西域四镇哪个丢了?
普及点历史吧: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也就是今天新疆和甘肃西部一代。
恰恰是盛唐无与伦比的国力,能够历史上首次支撑大军两次翻越帕米尔山阶(这是亚欧
大陆的中心高地,几大山脉的交汇,比青藏高原还要难走),兵威耀于葱岭以西。一战
灭小勃律(747年),再战灭石国(750年)。这两战都是在西域以外的。
751年怛罗斯之战,唐军3万(安西都护兵员定额2万4千,加上些杂兵)vs阿拉伯军15万
。唐军后方最近的产粮区在万里之外的关中平原,阿拉伯军后方产粮区在近在咫尺的波
斯。唐军从大本营安西都护府翻越险峻的帕米尔山阶赶来,阿拉伯军从波斯大本营穿越
富饶的河中平原而来。此役唐军被击败,但失去的只是葱岭以西的羁縻诸国,唐朝有实
际控制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都没有失地。
安西、北庭都护的命门不在西,而在东。如果两府能够得到后方的有力支持,无论哪个
帝国,翻越葱岭和瀚海来袭安西、北庭大都是有去无回。安史之乱(755年)爆发后,
安西、北庭都护调精兵入卫京畿(756年),西域空虚,但阿拉伯人无力东望。反而是
吐蕃,趁唐朝国...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Me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本义 (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4 21:53:38 2011, 美东)
摘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286921.shtml
此贴还在继续。
朱雀:雀与鸟有很大的区别,鸟是总称,而雀只是其中的一个分科,甚至于只是代表山
雀,麻雀等几种简单的雀类。其羽毛颜色褐黑色。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都用雀来形容
这种色彩,比如雀斑,就是灰褐色的斑块。看看自古至今的解释,随便翻一本字典,都
知道雀的意思是麻雀类等,绝不是孔雀。孔雀本质上并不是雀类,而是雉类,属于野鸡
一类的。有一种对雀的解释,叫灰褐色。灰褐色,其实是麻雀的羽毛色,如果没感觉,
可以看看麻雀的图片。他是介于红色与黄色等之间的一种色彩,暗淡适中,灰色适度。
如果常去地里走动的人,就会知道,在中国,有些土地就是这种灰褐色。所以,雀,其
实并不神秘,指的就是土地。以...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不能支持40万人8个月是笑话
我觉得大家都太低估天朝古代的水平了。战国秦的时候,已经广泛使用体制农具,耕牛,
比起新中国工业化之前,亩产还真不一定差多少。但是那时候耕地充足,反而又是一个
极大的优势。
《汉书。食货志》记载,战国初年,魏相李悝的估计“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
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1石约30斤,一个6口之家一年除了自己吃饭之外,
还能剩余1350斤一年。这还是战国初年的水平。这里面还给了人均消耗量是每月1.5石
(45斤),每年18石。
另外据《史記·卷029·河渠書》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
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地带400万亩地成为富饶之地。
这里面涉及到单位制转换的问题,根据这篇论文的估算
http://wenku.baidu.com/view/2a068feb19e8b8f67c1cb985.html
秦国的好中差平均亩产量约合今天的120斤每亩粟米,与民国期间相差无几。
关中之地,400万亩地属于上好...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请教“哈哈哈”
国民党在台湾的土改与此相比就简单的多,单纯的多了。就是为了实现平均地权这个政
治理想。这个丝毫也谈不上什么跟共产党学。相反,他们恰恰没有学共党的所谓“土改
”,于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后果。
台湾土改前的土地占有分化比大陆要大的多,这是由于殖民地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满洲
地区也具有累死特征,这些地方都有很多殖民者凭借政治权力强占的大地产。
所以台湾分土地,也不是完全是有些人说的和平赎买,还有的部分直接就把日本人的土
地分掉了。国民党在台湾能搞土改,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觉得就是战后没收了大量“
敌伪资产”,这让这个政府一下子“阔”起来了,所以有能力去和平赎买搞“耕者有其
田”。他们除了直接分日本大地产的部分外,赎买部分也都是靠国营企业股份去赎买,
不是直接靠货币来买。而这些国营企业哪里来的?不是像共产党那样没收资本家的,而
是来源于大量“敌伪资产”,本身很多也是日方官营资产。
台湾土改之后,农村的土地分配状况有改善,但差距仍然不小仿照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
系数,计算土地分配的基尼系数,台湾土改后仍有0.47,高于大陆大部分地区土改前的
数字。而台湾土改,被大部分人(包括共党)认为是成功的,换言之...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inta (AC米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原创★国军or共军?究竟谁在抗日战争中保存实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4 03:02:55 2012, 美东)
在匪区长大受教育的民众,哪怕对抗日战争史并不兴趣的,也多少都听过这种言论:
国民党在抗战期间保存实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战胜利后下山摘桃子。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党妈信奉的是戈培尔同志的名言:谎言说上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于是,上面这段话,
随着中宣部报纸电视几十年如一日的全面宣传,大概在很多人心中就“变成了真理”,
包括少年时代的我。
可随着慢慢长大和阅读思考的增多,我越发觉得上面的说法在事实上漏洞太大,以至于
根本无法成立,而历史的真相据我粗浅的阅读考察,与上面的表述,完全是180度反转
。本文试从国军和共军两方面来论述,到底谁是中流砥柱,到底谁在消极抗战保存实力?
一,国军部分
所谓国军“消极抗战保存实力”最常见,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是:
胡宗南30万重兵(还有脸皮厚的说40万的)不去...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0
☆─────────────────────────────────────☆
thinknet (我是云) 于 (Wed Jan 4 04:23:13 2012, 美东) 提到:
我觉得大家都太低估天朝古代的水平了。战国秦的时候,已经广泛使用体制农具,耕牛,
比起新中国工业化之前,亩产还真不一定差多少。但是那时候耕地充足,反而又是一个
极大的优势。
《汉书。食货志》记载,战国初年,魏相李悝的估计“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
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1石约30斤,一个6口之家一年除了自己吃饭之外,
还能剩余1350斤一年。这还是战国初年的水平。这里面还给了人均消耗量是每月1.5石
(45斤),每年18石。
另外据《史記·卷029·河渠書》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
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地带400万亩地成为富饶之地。
这里面涉及到单位制转换的问题,根据这篇论文的估算
http://wenku...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31
不是,是血缘关系。
不过周也没有那么远。
当时不在甘肃了,大本营在关中平原了
召公一支在山西南部了,夹击河南人
征东夷,是不是在徐蚌战场啊?
F******w
发帖数: 1278
32
上述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提到西安历史上曾发生了剧烈的人口变动,因此对西安
方言产生重大影响。西安人口在历史上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陈
国庆说,根据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研究成果,历史上西安的确是一个人口反复发生剧烈
震荡的移民城市。
周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杀幽王。幽王子宜臼继位,次年东迁都
城至洛阳,周人绝大部分离开关中平原。
秦始皇在灭六国以后,公元前221年将天下豪富12万户迁入咸阳,估计有60万人,当时
咸阳总人口接近100万,因此其中的关东移民大大超过了咸阳的土著人口。秦国主要的
政治家、军事家几乎都是移民或移民后裔。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战结束时,咸阳成为
一片废墟,关中人口锐减到二三十万人。
刘邦称帝后定都洛阳,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6月,刘邦决定迁都长安,从洛阳迁
移到长安的人员大约不少于10万人。由于秦末战乱,长安人口稀少,而关东各诸侯国却
人多势众,对汉朝廷构成威胁。高祖9年(公元前198年)11月,刘邦决定从关东移民“
实关中”,这样又迁徙齐楚大族田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五姓于关中,同时迁入
的还有燕、赵、韩、魏之...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343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车到骑兵的发展
岐山属于陕西宝鸡,周兴之地。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
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地处关中平原
、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
f******n
发帖数: 248
34
关中平原的政权的特点相对来说武力强悍但是文明程度一向比富饶的中原差一些。周之
于商,秦之于六国,就是隋唐的关陇集团也是个军事集团。
d*******s
发帖数: 695
35
也许只有割据一途了,其实可以跟东晋恒家成功割据对比。
关中一代:当时关中平原粮食产量已经大不如前,金兵祸乱又比较久。而且整个北宋期
间就要常年面对西夏,人口稀少,不是帝王之资。
四川,江浙都已经有比较得民心的势力,比较难。
唯有湖广一代,本来就是岳飞北伐打下来的,此为人和。武昌居于上游,遥控南京,恒
家屡次顺游直入建康,此为地利。赵构是个软柿子,金兵主攻江淮,此为天时。天地人
俱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斯之谓也。
d********i
发帖数: 224
36
微博上都炸锅了。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9-11/5274256.shtml
中新网陕西咸阳9月11日电 (记者冽玮 张一辰)11日上午,记者前往陕西咸阳渭城区北
杜镇邓村。广袤的关中平原上、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墓内,陪葬品寥寥,没有期待中
的精美壁画、没有棺椁痕迹……这就是跟随武则天27年的唐代女官上官婉儿的墓冢。
2013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考古勘探中,发现一座斜坡
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坐北朝南,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由墓道、5
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第四、五天井与第五过洞及甬道
被大范围扰动,壁龛开凿于第三、四过洞两侧,未被盗扰,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较好。
甬道内放置墓志一合,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楷书,近1000字,记载上官
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墓室系明圹砖券夯筑,正方形,边长4.5米,顶
部全部塌陷,铺地砖全部被揭起,四壁残余部分最高1.38米。
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葬于唐
景云元年(71...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42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韩应该是七雄里最弱的了吧?
赵国刚一开始也是随便被魏国虐的水平
强不强靠变法的,谁变法成功了谁最强
战国初期魏国第一个变法成功,所以是第一霸,见谁揍谁看不起秦国,留了后患。
接下来韩国和秦国同时变法,但是申不害玩的不如商鞅关键是没碰上秦孝公,所以韩国
变法彻底失败。
还有一个原因是魏国懂得变法的威力所以严防自己最近的邻居成功,庞涓怎么嗝屁的,
不就是想把新兴的韩国势力给掐死在襁褓里,结果被孙膑田忌摘了桃子吗。
赵国最后一个变法,部分成功所以也强大了。但是赵国当时的国际环境无法支持他们彻
底改革上层机器,所以只改了军制和习俗。
齐国楚国本来都是超级大国,结果都不思进取,假装变一点马上就收了,空有实力无法
有效动员,打一次输一次。齐国最后还让燕国虐了一圈。
战国历史,不能单纯说谁变法意志彻底不彻底,这个也看国际环境的。
秦国狗屎运的是,当时谁也看不起没人理,旁边魏国独大,忙着收拾像样的对手呢。楚
国复原太辽阔照顾不过来,战国前期与秦国接壤的也就是商地边境巴掌大的地方。那个
时候关中平原还没发展出来,秦国没什么现成战略价值。而且秦国打穆公之后烂的彻底
,眼看就玩完了,氏族们也无力掣肘强君。
这里面历史必然和巧合都太多了...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8
秦汉时期巴蜀根本算不上后方粮仓,关中平原当时产粮比巴蜀高,尤其是郑国渠修完之
后。
c******i
发帖数: 409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最牛的兵种是弓骑兵吧?
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农业开发早,几百辆马车周旋之地应该还是有的。历史上很多有
名的四战之地,估计就是大家都觉得平整,长期举办巡回赛。
我觉得周朝早期,各国约架,和欧洲后来的骑士决斗差不多,有一定的规矩,赢的有战
利品,输的回家找赎金。几十辆战车,一次回旋是一个回合,几个回合下来,被对方钩
下车多的自然打不下去,就是认输。
我有印象周朝讲究秋收之后打仗,庄稼地也空出来了,农闲,不耽误各自的收成,各位
达人可以帮在下索隐一下。
周朝打仗也是贵族的特权,礼乐射御是日常功课。
c******i
发帖数: 409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最牛的兵种是弓骑兵吧?
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农业开发早,几百辆马车周旋之地应该还是有的。历史上很多有
名的四战之地,估计就是大家都觉得平整,长期举办巡回赛。
我觉得周朝早期,各国约架,和欧洲后来的骑士决斗差不多,有一定的规矩,赢的有战
利品,输的回家找赎金。几十辆战车,一次回旋是一个回合,几个回合下来,被对方钩
下车多的自然打不下去,就是认输。
我有印象周朝讲究秋收之后打仗,庄稼地也空出来了,农闲,不耽误各自的收成,各位
达人可以帮在下索隐一下。
周朝打仗也是贵族的特权,礼乐射御是日常功课。
b**e
发帖数: 147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南北老话题了,还是说东西吧
突然想再继续一下东西南北的话题
中国历史大概是先东西对抗后南北对抗
东西对抗是东边得华北平原对西边得关中加四川盆地
结果似乎都是西边胜利
原因是否因为东边很难形成一个整体呢?
例子包括秦灭六国和刘汉灭楚
六国就不说了,西楚项羽似乎对齐地的控制是非常有限的
在此期间长江流域开发的不够
所以还处于配角
到三国期间,东吴的实力也不能和曹魏比
另外似乎四川盆地还是从北边更容易征服
不然蜀国为什么归了秦没有归楚呢
转折大概从东晋衣冠南渡开始
随着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
南方有实力顶住北方的三板斧了
所以东晋可以顶住前秦
还可以趁着北方战乱分庭抗礼
但是北方到了东西文化政治整合完毕得隋朝
南方还是要被灭了
在南北朝期间四川似乎是拉锯状态
一会归南方得刘宋一会归北方得西魏
到了唐朝初年大概还能说是东西之争
李家靠关垅贵族夺取了全国政权
但随后关中就慢慢衰落了
全国首都再也没有回到关中平原
东西之争也就完全让位南北之争了
宋统一全国基本上是北统南,除了一个北汉
想想之前的秦统一,是西统东
到了南宋,和北方的金长期对峙
这大概是南方第二次能和统一得北方长期对抗
第一次是南北朝
值得注意得是四川一直是南宋控... 阅读全帖
j***w
发帖数: 5379
42
现在的地理也得学好啊,关中平原不干旱。
m*********a
发帖数: 3299
43
南北朝末期南朝陈包括长江以南这么大的地盘
这么小的关中平原(长安)就有五百万人口
整个北方二千七百万人口,以前北统一南部,完全是实力的问题啊
到隋炀帝大业二年,南部也只有3百五十万人口,北万有四千二百五十万人口
南方人口是啥时发展起来的
x**s
发帖数: 53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灭亡时的囧事(zz)
崇祯死催就坏事
明朝最后一次可以免于灭亡的机会,发生在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天,由陕西总
督孙传庭指挥的河南之战。
这场战争前,已经兵穷财尽的明朝,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稳守潼关,但猴急的崇祯不顾现
实,死催孙传庭进兵河南决战。结果孙传庭虽然初战得胜,但明王朝却已无钱粮支援前
线,孙传庭只得率部撤回陕西筹粮,留当地河南总兵陈永福断后。但没想到河南明军听
后大怒,纷纷大骂说“你们陕西人跑了,留俺们河南人垫背啊”。结果明军立刻哗变,
被李自成反戈一击,不但河南没保住,连生命线一般的潼关都丢了。大势已去的孙传庭
,单枪匹马勇闯敌阵,最终壮烈牺牲。他的妻子闻讯后,带着两个女儿和小妾,在家乡
投井自杀。然而对这位为大明浴血奋战到最后的忠臣,崇祯居然怀疑他投敌,一直到崇
祯煤山上吊了,都没给他追赠谥号。
叛变专业户
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建立大顺王朝后,随即发动了灭亡明王朝的战
争,一路之上,大多数明军望风而逃,极少有人做有效抵抗。主动卖身投靠的更多。比
如宣府总兵王承胤,他在李自成打来之前,不但送上了降表,还把堡垒上所有大炮的引
信都拆了。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宣府巡抚朱之冯誓死...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2152
45
I once saw a youtube series on middle age Europe. The life of peasants and
commoners were miserable.
即使是丰收的年头,欧洲的粮食单产比中国的北方也低很多,更不要说和中国南方相比
了。根据《史记》的记载,即使在战国的秦国,一亩地也能收获240斤左右(关中平原
),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对高产的了,即使和今天相比,也不算太差。中国小麦亩产在
世界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欧洲的农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他们的亩产少得可怜,
平均只能收获播下去种子的两到三倍而已,目前中国一亩麦田大约播种14-16斤种子,
就算古代种子的使用更多一些,也不会超过20斤。这样,欧洲每亩地最多收获60斤粮食
,刨去种子,只有40斤。在不好的年头甚至收获不到这么多。根据英国作家大卫∙
;尼科尔在《中世纪生活》一书中记载,当时安纳佩斯地区,每收获一百升小麦,就要
用掉60升的种子。这么低的产量可能会让读者大跌眼镜。
由于粮食产量低,或者说不善于种粮食,欧洲人在历史上谷物的消费比较有限,尤其在
欧洲西北部,当地人更多地...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2152
46
I once saw a youtube series on middle age Europe. The life of peasants and
commoners were miserable.
即使是丰收的年头,欧洲的粮食单产比中国的北方也低很多,更不要说和中国南方相比
了。根据《史记》的记载,即使在战国的秦国,一亩地也能收获240斤左右(关中平原
),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对高产的了,即使和今天相比,也不算太差。中国小麦亩产在
世界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欧洲的农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他们的亩产少得可怜,
平均只能收获播下去种子的两到三倍而已,目前中国一亩麦田大约播种14-16斤种子,
就算古代种子的使用更多一些,也不会超过20斤。这样,欧洲每亩地最多收获60斤粮食
,刨去种子,只有40斤。在不好的年头甚至收获不到这么多。根据英国作家大卫∙
;尼科尔在《中世纪生活》一书中记载,当时安纳佩斯地区,每收获一百升小麦,就要
用掉60升的种子。这么低的产量可能会让读者大跌眼镜。
由于粮食产量低,或者说不善于种粮食,欧洲人在历史上谷物的消费比较有限,尤其在
欧洲西北部,当地人更多地...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270
47
自存资料。 军阀分布图醒脑,
啊啊,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昨晚我在清华的演讲量身定做的。简而言之,北洋没有政治纲
领,而从北洋到国民党再到1949年,政治脉络可以简化为少年中国学会这个100多人的
团体内部矛盾。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史,就能读懂民国政治史,下面是全文:
晚上好。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来给我捧场。十月初,我的朋友邀我来谈谈历史,出的
题目是重庆谈判,因为10月10号是重庆谈判签订协议七十周年。
在座各位大多应该是20出头,我今年34岁,比各位大10岁左右。谈七十年前的事情,这
10年时间不能算明显的优势,我同样要通过读书来了解历史,其次是向别人请教,这次
来之前,我就向一位叫 @穆好古 的朋友请教了许多问题。但他也是个80后,不可能有
很直观的印象去谈70年前的事情。所以,为了增加我谈历史的资本,在讲正题之前,我
先讲几个我家传的老段子,拉近一点我和历史的距离。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的母亲。她今天也在这里听我讲历史。40年前,也就是离重庆谈判30
年左右的时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区的乡村教师。在我家乡那个穷县里,她工作的地方也
是最穷、最闭塞的几个乡镇。在我的记忆里,直到80年代,她...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270
48
自存资料。 军阀分布图醒脑,
啊啊,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昨晚我在清华的演讲量身定做的。简而言之,北洋没有政治纲
领,而从北洋到国民党再到1949年,政治脉络可以简化为少年中国学会这个100多人的
团体内部矛盾。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史,就能读懂民国政治史,下面是全文:
晚上好。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来给我捧场。十月初,我的朋友邀我来谈谈历史,出的
题目是重庆谈判,因为10月10号是重庆谈判签订协议七十周年。
在座各位大多应该是20出头,我今年34岁,比各位大10岁左右。谈七十年前的事情,这
10年时间不能算明显的优势,我同样要通过读书来了解历史,其次是向别人请教,这次
来之前,我就向一位叫 @穆好古 的朋友请教了许多问题。但他也是个80后,不可能有
很直观的印象去谈70年前的事情。所以,为了增加我谈历史的资本,在讲正题之前,我
先讲几个我家传的老段子,拉近一点我和历史的距离。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的母亲。她今天也在这里听我讲历史。40年前,也就是离重庆谈判30
年左右的时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区的乡村教师。在我家乡那个穷县里,她工作的地方也
是最穷、最闭塞的几个乡镇。在我的记忆里,直到80年代,她...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9
秦国南下珠江,靠的是灵渠,长江和珠江连接成一体。而且之前楚国早就在研究如何连
接长江和珠江了。所以秦国才能如此轻易。
楚国设立什么黔中郡,也是沿着河流往上游爬,找到一个合适登陆的地方上岸,设立一
个据点。越国在青岛登陆,也是靠海路,然后迁都青岛,好比彼得大帝迁都彼得堡。
靠手推车的话,秦国出不了关中平原。就算是关中,也是靠“八水绕长安”,魏国重步
兵沿着渭水西征,才能占领咸阳。
周武王姜子牙打商朝,也是走水路,有大鱼跳上船。
黄河,海河和长江早就连接起来了。
越南早就是中国领土,靠的是海路,交州(越南)是沿海狭长一条。王勃探亲,死在海
上。话说后来法国打越南也是靠水路,先走红河,往上爬,但是往上交通不便了,后来
走湄公河,占领印度支那,再往上也是交通不便了,不然肯定占领云南。
福建进入有效管理比较晚,开始也是沿海地区先进入管理,也是靠海路,陆路是后来才
打通的。
司马迁作为拿巨额经费的“历史地理学家”,向朝廷献策,说可以从昆明附近挖运河打
通长江,怒江,澜沧江,然后,你懂的,如果能成功,整个中南半岛全是中国的了。但
是没能成功,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这个罪先记下了,以后一起算。老毛说的好...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50
没有文化
气候变化很大的
关中平原最好的时候,云梦大泽1很屎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