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俑坑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网友微博曝光的照片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这几天,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关注。微博上说,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有几名外国游客却进入到俑坑内参观并拍照。网友质疑,为什么外国游客可以“获得特殊待遇”?对此,兵马俑方面做出了回应。
这条微博是在8月17日发出来的,微博有一组照片:照片中的空地上有几名外国人,场地周边能看到参观人群,场地内摆放着大量兵马俑。这几名外国人穿着长袖衣服,还有人拿着矿泉水瓶,站在兵马俑旁合影留念。
图片旁,附有一段文字描述:“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一群不知来路的老外被放进坑内,随意接触玩弄一级文物兵马俑。中国游客只能在围栏外愤怒地远观着。”
记者留意到,这些进入场地的外国人并没有戴手套等护具,但照片内也没发现他们用肢体接触到俑体。
此微博一出,可以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有网友质疑,为什么这些外国人可以进入兵马俑坑与兵马俑“亲密接触”?对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回应:微博上照片里的这些游客是来自美国史密森学会的专业团队,史密森协会是美国著名的博物馆机构,它旗下有14座博物馆,和兵马俑博物馆在展览方面有很多交流。照片上拍的是他们...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一则关于外国游客进入西安兵马俑坑内参观拍照的微博近日在网上引起关注。微博上说,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有几名外国游客却进入到俑坑内参观并拍照。网友质疑,为什么外国游客可以“获得特殊待遇”?对此,兵马俑方面作出了回应。
据《广州日报》8月21日报道,这条微博是在8月17日发出来的,微博有一组照片:照片中的空地上有几名外国人,场地周边能看到参观人群,场地内摆放着大量兵马俑。这几名外国人穿着长袖衣服,还有人拿着矿泉水瓶,站在兵马俑旁合影留念。
图片旁,附有一段文字描述:“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一群不知来路的老外被放进坑内,随意接触玩弄一级文物兵马俑。中国游客只能在围栏外愤怒地远观着。”
记者留意到,这些进入场地的外国人并没有戴手套等护具,但照片内也没发现他们用肢体接触到俑体。
此微博一出,有网友质疑,为什么这些外国人可以进入兵马俑坑与兵马俑“亲密接触”?对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回应称:微博上照片里的这些游客是来自美国史密森学会的专业团队,史密森协会是美国着名的博物馆机构,它旗下有14座博物馆,和兵马俑博物馆在展览方面有很多交流。
赵昆表示,照片上拍的是他们...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陕西秦俑坑首现完整弓弩 弓弦清晰可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 12:46:05 2014, 美东)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local/20140227/c_119524656.htm
2014年02月27日 09:17:53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号坑弓弩
弓弩的复制品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首次发现完整的弓
弩,弓弦清晰可见,考古人员推测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
秦俑一号坑自1974年发现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2009年6月13日,沉寂了24
年之久的秦俑一号坑迎来了第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目前共出土战车2乘,陶马3组12匹
,陶俑170余件,小件器物近400件(组);清理战鼓、箧、兵器柲、弓弩、箭箙、韬等
重要遗迹数十处。
近期,在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在T23第11过洞的中部清理出一件较为完
整的弓弩,虽然历经千年,但其弓...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local/20140227/c_119524656.htm
2014年02月27日 09:17:53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号坑弓弩
弓弩的复制品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首次发现完整的弓
弩,弓弦清晰可见,考古人员推测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
秦俑一号坑自1974年发现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2009年6月13日,沉寂了24
年之久的秦俑一号坑迎来了第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目前共出土战车2乘,陶马3组12匹
,陶俑170余件,小件器物近400件(组);清理战鼓、箧、兵器柲、弓弩、箭箙、韬等
重要遗迹数十处。
近期,在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在T23第11过洞的中部清理出一件较为完
整的弓弩,虽然历经千年,但其弓弦依然清晰可见。弓弦直径约0.8厘米,表面光滑圆
润,非编织物。考古人员表示,这是在秦俑考古中首次发现比较清楚的弓弦。经仔细观
察分析,推测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另外,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完整的弓箭。秦俑一号
坑考古队队长申茂盛认为,凭借这些出土文物就可以复原出比较接近真实的...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兵马俑是宣太后陪葬的?!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8/03/content_11816406.htm
对话陈景元:
出土青铜兵器不属于秦朝
广州日报:在俑坑里面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兵器,有的光泽如新,而你有什么理由认
为,这些青铜兵器只是一种过时的武器呢?
陈景元:铁剑长度可达150厘米以上,钢铁兵器能够削铁如泥,谁先进、谁落后,
难道秦始皇都分辨不出来吗?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铜御手俑,剑长为60.24厘米,以二
分之一比例制作,它的原型尺寸,应该是120.48厘米,既然俑坑91厘米铜剑长度是极限
尺寸,那么御手所佩之剑,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一把钢铁之剑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收缴全国所有铜制兵器,铸造成十二个各重34万斤的铜人,
这是全国数百万军队原来使用过的兵器。所以在秦王朝,谁继续拥有青铜制造的兵器,
谁就是一种严重违抗君命的犯上行为。从《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有关史料记载
中,可以发现:秦国朝宫正殿的擎天大柱,都是采用青铜材料浇铸而成的,这就充分地
说明了,秦王朝的众多冶铜作坊,早就已经转产为非军事的各种用途了。
兵马...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锋披天下的秦国青铜兵器 (ZT)
国学园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扫平了华夏大地上纷争不已的各诸侯国,统一了天
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
来。”
战国晚期,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称雄数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铜兵器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但在这个阶段,铜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别是在秦代,承战国余绪,仍较多使用青
铜兵器,并在铜兵器的形制和制作技术方面,继续有所发展。
1974年春,在陕西骊山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了青铜剑、青铜铍、铜戈、铜戟、弩
机、箭镞、铜殳等大量青铜兵器。战 国末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
一个新的时代。而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
了中国的秦军,真的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答案是否定的,战国晚期铁制兵器虽然已经出现,但尚未为列国所广泛使用、金属工艺
也未尽成熟;而此刻,中国青铜古兵器的冶炼铸造技术(包括金属工艺)正处于最后的
、也是最辉煌的颠峰。众所周知,高锡青铜兵刃虽坚硬,但劈砍易折断;秦国的兵器工
匠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的柔韧性。因此,强大的秦军就是
凭借这“血色青铜”铸...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245
7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
的周围 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
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
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一、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 看第一个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间说的坟有多大规模?《汉书·
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 现代
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
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 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
缩小了。前几年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
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周长与《汉书》说的 “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
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
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 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大棚,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
能的。
众所...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245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qxiang (香香),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老专家:秦始皇陵不能挖的五个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5 12:33:59 2014, 美东)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
的周围 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
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
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一、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 看第一个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间说的坟有多大规模?《汉书·
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 现代
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
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 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
缩小了。前几年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
的封土基础部分...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秦射远兵器有关问题综论
作者:郭淑珍 发布日期: 2007-12-30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字号: [大] [中]
[小]
秦射远兵器有关问题综论
郭淑珍
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发展史上,弓、弩是两种最重要的射远兵器。弓箭的起源甚早,
使用时间也最长,是传统的射远兵器:弩是在弓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者有渊源关系
,《吴越春秋》所谓“弩生于弓,弓生于弹” 即此。那么,在不同历史时期,弓、弩在
古代军队武器装备中所占地位有什么变化?秦代轻型弩、重型弩的发展使用、弩的射程
、弩射特点及用弩战术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限于篇幅,研究重点放在战国
至秦代射远兵器的发展上,不对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一、弓、弩在古代军队武器装备中的地位
弓箭的发明,大约在距今2.8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1],作为武器投入战争则始
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后历经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直到明清
火器盛行以后才被挤出古战场。弩起源于春秋晚期,同弓箭的命运一样,也是在火器普
及以后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在...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0
史书的记载中,有关秦始皇后妃的内容比较少,以至于不少专家学者研究这些后妃会葬于何处。近日,考古人员在秦陵勘探过程中发现了布局十分规整的99座墓葬,推测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后妃墓葬群。
秦陵园为“回”字形结构
自2011年6月开始,秦陵博物院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内城建筑遗址进行考古勘探。昨日记者了解到,考古人员对秦陵的基本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皇陵有内外两个城墙和10个城门,陵园内有两重城墙,均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外套合成“回”字形,里面为内城、外面为外城,在内城封土的北侧还存在大量建筑遗址和陪葬坑。
考古人员对内城西北部的南北长670米、东西宽220米、总计17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勘探。考古专家说,这么大面积的建筑遗存,比故宫面积的五分之一还多。该区域可能是礼仪上非常重要的祭祀建筑,对古代陵寝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遗存的东边,考古人员经过系统勘探,发现了99座墓葬。考古专家推测,秦始皇先辈陵园,比如凤翔雍城陵园以及芷阳陵园的秦王与后妃的墓在同一陵园内,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也就是说,当时秦始皇的后妃中,...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11
在今天的陕西咸阳附近,咸阳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
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
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建立了历史奇迹?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大量兵器,这些兵器让人们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
面。
在河南省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2000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
的冶铁中心,铁器生产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
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中国秦军是
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
准备消灭燕国时,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秦国,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
皇才是真。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
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
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
55.6厘米。青铜剑...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12
http://news.163.com/14/0222/04/9LLLHEA30001124J.html
1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宣布,该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
13831T菌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孢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
马俑芽孢杆菌。
兵马俑芽孢杆菌论文的发布,引起广泛关注,《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建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以及本报等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福建省农科院有关人士,却被告知:兵马俑芽孢杆菌新种所取的
土壤样本,与兵马俑及兵马俑坑没有关系。样本来源是研究人员在参观兵马俑后,从鞋
底上刮下来的土
秦陵博物院:福建省农科院从没有在兵马俑坑取过土
兵马俑虽然参观者众多,但想从坑内取走土却并非那么容易。秦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
说,游客参观只能在护栏外观看,一般人都不能到兵马俑坑里面去。如果有研究需要,
经过批准之后,才能到坑里面去,取土同样需要经过批准。
对于福建省农科院所说的实验样本是从一号坑中取的土,周铁表示,秦陵博物院从来没
有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过,更没有给他们提供过土样,福建省农科院所说...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13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Fri Mar 26 10:27:59 2010, 美东) 提到:
秦陵就是个小土山,目标很大,2000多年,北方大乱的时候很多次,为什么没有被盗呢

☆─────────────────────────────────────☆
sturtle (huhu) 于 (Fri Mar 26 10:33:16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大家都以为没东西嘛。

☆─────────────────────────────────────☆
redjaguar (tulong) 于 (Fri Mar 26 10:45:29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有水银?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Fri Mar 26 11:03:25 2010, 美东) 提到:
盗墓的才不怕这个呢,而且一时也挂不了.
...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4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秦始陵,网上议论纷纷。有些网民认为,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
迹,如果挖掘秦始皇陵地宫,肯定再次世界。有人还列举出挖掘秦始皇陵会带动旅游业
大发展等诸多的好处,至于“秦陵地宫八大待解谜团”之类的“说法”,也搅动着许多
人的好奇心。
秦兵马俑及秦始陵,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
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与发掘,最有发言权的当数考古专家。为此,记
者于日前赶往陕西临潼,采访了秦始陵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及文物保护专家。
必须一个
秦始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研究员指出,秦始皇是一代君主,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
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制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国。
他开创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其雄才大略的多项统一措施和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版图。“百代都行秦”,虽然始也备受争议,但是“功莫大过秦
皇汉武”,始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奇陵。
如果说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么,秦始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它
的修建耗时36年之久,征集劳力70多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49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几天,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
中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这几天,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
关注。微博上说,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有几名外国
游客却进入到俑坑内参观并拍照。网友质疑,为什么外国游客可以“获得特殊待遇”?
对此,兵马俑方面做出了回应。
这条微博是在8月17日发出来的,微博有一组照片:照片中的空地上有几名外国人
,场地周边能看到参观人群,场地内摆放着大量兵马俑。这几名外国人穿着长袖衣服,
还有人拿着矿泉水瓶,站在兵马俑旁合影留念。
图片旁,附有一段文字描述:“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一群不知来路的老外被放进
坑内,随意接触玩弄一级文物兵马俑。中国游客只能在围栏外愤怒地远观着。”
记者留意到,这些进入场地的外国人并没有戴手套等护具,但照片内也没发现他们
用肢体接触到俑体。
此微博一出,可以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有网友质疑,为什么这些外国人
可以进入兵马俑坑与兵马俑“亲密接触”?对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回
应:微博上照片里的这些游客是来自美国史密森学会的专业团队,史密森协会是美国著
名的博物馆机构,它旗下有14座博物馆,和兵马俑博物馆在展览方面有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相关照片
相关照片
电视剧《芈月传》热播,话题与吐槽声不绝于耳。近日,研究者陈景元重申了他坚持了四十年的看法,“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
对此,大多数文博专家表示不感兴趣,“历史上早就有定论的事情,讨论没有任何意义”。也有人回应道:“陈景元的观点漏洞太多,对于这种无聊的争议,我没有兴趣反驳。”
近日,研究者陈景元再次抛出他坚持了40年的观点,“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观点一出,引起各方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其“炒作”。12月11日,陈景元通过邮件回应“炒作说”,欢迎各方参与讨论。然而,大多数文博专家对此不感兴趣,“历史上早就有定论的事情,讨论没有任何意义”。秦史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评价:“这个观点在学术界孤掌难鸣,只是一家之言。”
缘起
疑似“芈月” 秦兵马俑易主?
“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这一个观点,陈景元已经坚持了四十年。尽管这一观点被学术界、考古界多次抨击,他仍然坚持己见。
他为自己注册了一个微博,发表了多篇阐述这个观点的博文,但回应者寥寥。其中一篇博文介绍了他的研究经过:“陈景元从1974年‘逆向’研究兵马俑,新华社1975年7...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01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有被盗
这个到目前为止还只是“看法”。
从兵马俑坑到皇陵区大概有1公里,而目前的勘探(听说一直在尝试)都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任何联系,比如甬道联接等。而兵马俑坑里面也没有出现任何证明它属于始皇陵的标志文物,另外,就是兵马俑坑如果属于秦始皇陵,史记完全没有记载,就显得相当奇怪了。
兵马俑坑到底是“如何属于秦始皇陵”的,这个只能等未来的发掘报告。
b*****d
发帖数: 61690
18
西安秦始皇祖坟被挖 36米盗洞直通主墓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5日03:50 华商网-华商报
初冬时节,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办范家庄村,提起“秦东陵被盗”,村民们异常激
动。“10月份,有贼娃子来盗墓,还使用了炸药,那可是秦始皇的祖先陵墓。”
昨日上午10时30分,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在范家庄村西边的田地里,寻找到了陵
园被盗的痕迹。
盗墓者在中心墓上方爆破
“秦东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就在一片荒草丛中。碑上显示的立碑时
间是2006年5月25日,碑文上写着:秦东陵发现于1986年,现探明有4座陵园,保护范围
为24平方公里,保护范围为东至三家坡村,西至韩岭古河道,南至井深沟、北至武家坡。
在石碑西南百余米处的一处棉花田里,是盗墓贼作案时留下的盗洞。盗洞已被装着
沙子和土的编织袋封盖,但仍能看出土层被人为动过的痕迹。在盗洞周围,记者发现了
一次性手套、滑轮的包装盒,还有大量烟盒和香肠包装。
70岁的范家庄村村民阎志信回忆,事发当天,村民们就知道“秦东陵”被盗了。在
案发现场,警方拉起百余米长的警戒线。看管秦东陵的范家庄村村民王经柱...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91
19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
说到兵马俑,人们并不陌生,秦始皇兵马俑的出现使这一历史文化遗迹变得神奇
、伟大和家喻户晓,相比之下人们对汉兵马俑的熟知程度就有限了。汉俑与秦俑究竟有
何区别?
1984年12月,在徐州东郊狮子山西麓,发现了埋藏于地下二千多年 共计四千余
件 的西汉彩绘兵马俑。这支 象征着卫戍楚王陵墓的部队分布于六条俑坑: 一、二、
三号俑坑呈东西平行排列,每条长 27 米,宽 3 米,间距 5 米,坑内各有一个步兵方
阵和一个车兵方阵,每坑约有陶俑 1400 件;三条俑坑的东端有一条南北方向的警卫俑
坑,出土了数十件陶俑;在西北 125 米处,还有五和六号坑,坑内有少量的骑兵俑和
陶马。这些俑坑俨然是一支布局紧凑、合理的地下军阵:三列主力纵队分为两列,前列
是排列密集的步兵前锋,后面 是浩荡的车兵方阵,在主力“锋”阵中间的制高点处,
站着四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后站着一位形象威仪的将军俑,它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身后簇拥着一队甲士 俑,构成军阵地指挥中枢;距主阵右侧不远处是由两条骑兵俑组
成的轻骑兵方阵,形成军阵的右翼,古代军阵锋、本、卫、翼的战略思想在此得以充分
体现。徐州汉
w**********i
发帖数: 601
20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下河大队西杨生产队的几个农民正在打水井,突然,从地
下三四米深处挖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陶土烧成的人头。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
么令人惊奇的东西--不就是一个“瓦盆爷”吗!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要打井或挖墓穴,就会有这些“怪物”出现,伴随这些“怪物”
的,不是井水忽然枯竭,就是新墓穴突然倒塌。有时候,“怪物”还会直直地在井壁上
出现,“鼓嘴瞪眼”地非常吓人。
后来这里又挖出一个“瓦盆爷”,这次碰巧被一位叫蔺安稳的中国新闻记者碰到,敏感
的记者给《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内参:《秦始皇陵出现一批秦代武士陶俑》,很快引起
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后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了“
秦始皇秦俑考古发掘队”,经过一年的努力,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
积达14260平方米的巨大秦兵马俑坑再现于世,成为惊动世界的大新闻。后来又相继发
现了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二号坑、面积520平方米的三号坑以及现在尚未建成的四号坑
。三个兵马俑坑自北向南,呈品字形分布,总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足有三十多亩地大。
1978年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后说:...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498
21
本报讯 这几天,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关注。微博上说,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
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有几名外国游客却进入到俑坑内参观并拍照。网友质疑,为
什么外国游客可以“获得特殊待遇”?对此,兵马俑方面作出了回应。
这条微博是在8月17日发出来的,微博有一组照片:照片中的空地上有几名外国人,场
地周边能看到参观人群,场地内摆放着大量兵马俑。这几名外国人穿着长袖衣服,还有
人拿着矿泉水瓶,站在兵马俑旁合影留念。
图片旁,附有一段文字描述:“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一群不知来路的老外被放进坑内
,随意接触玩弄一级文物兵马俑。中国游客只能在围栏外愤怒地远观着。”
记者留意到,这些进入场地的外国人并没有戴手套等护具,但照片内也没发现他们用肢
体接触到俑体。
此微博一出,有网友质疑,为什么这些外国人可以进入兵马俑坑与兵马俑“亲密接触”
?对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回应称:微博上照片里的这些游客是来自美
国史密森学会的专业团队,史密森协会是美国著名的博物馆机构,它旗下有14座博物馆
,和兵马俑博物馆在展览方面有很多交流。
赵昆表示,照片上拍的是他们组织了相关人员来进行交流,在俑坑中他们的...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4052
22
ft
洋大人优待一点又怎么了
屁民真不开窍
[在 LiuQiangDong (qqq) 的大作中提到:]
:http://www.mitbbs.com/cacheIMG/8745366ab3a4b45da70755dfdec58caf_1518885151_2_nail.jpg
:本报讯 这几天,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关注。微博上说,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
: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有几名外国游客却进入到俑坑内参观并拍照。网友质疑,
为什么外国游客可以“获得特殊待遇”?对此,兵马俑方面作出了回应。
:这条微博是在8月17日发出来的,微博有一组照片:照片中的空地上有几名外国人,场
:地周边能看到参观人群,场地内摆放着大量兵马俑。这几名外国人穿着长袖衣服,还
有人拿着矿泉水瓶,站在兵马俑旁合影留念。
:图片旁,附有一段文字描述:“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一群不知来路的老外被放进坑
内,随意接触玩弄一级文物兵马俑。中国游客只能在围栏外愤怒地远观着。”
:记者留意到,这些进入场地的外国人并没有戴手套等护具,但照片内也没发现他们用
肢体接触到俑体。
:此微博一出,有网友质疑,为什么这些外国人可以进...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3
竟是木王“梓木”所做
近日,经专家鉴定发现,在秦兵马俑一号坑战车上的笼箙,其材质竟然是木中之王梓木所做,在研究过程中,考古专家还有了意外收获,在笼箙器壁的朽迹中意外地发现了丝织品的遗存。
秦俑坑内首次发现笼箙
2009年,考古人员在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中,在G9过洞内发现了三处笼箙遗存,内装有铜箭头,分属于两辆战车,笼箙还是秦俑坑内首次发现。
笼箙是什么呢?秦俑之父袁仲一介绍,笼箙是为车内配置的容器,就是放在战车上的小箱子,里面装有弓弩等兵器,奇怪的是,这次发现的笼箙都没有盖子。
一号车笼箙长88~91厘米,宽50厘米,残高25厘米,二号车笼箙和一号车差不多。考古人员采集了一号车和二号车的笼箙木炭样品,经鉴定发现,笼箙的木炭为梓树属木材炭化而成,也就是说这些箱子是梓木所做。
梓树属落叶乔木,我国分布有6种,梓树、楸树、藏楸、黄金树、滇楸和灰楸。由于梓树属木材特征差异非常微小,因此统称梓木,梓木容易干燥,无翘曲和开裂现象,尺寸性稳定,耐腐性强,抗蚁蛀,切削容易,切面光滑,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是我国历代用材最广的优良木材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
丝织品为何能保存至今
在对木炭研究中,考...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01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有被盗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被盗,兵马俑到底怎么回事情,这两个都是貌似“毫无争议”,实
际上却很奇怪的事情。
通常理解秦始皇陵是没有被盗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已经被盗。
支持没有被盗的理由很多,比如:从来没有任何明显标志为属于秦始皇陵的东西流传于
世(显然秦始皇有大量珍宝陪葬);当地汞含量水平测试,显示汞并没有完全蒸发等等。
支持已经被盗的理由很简单:明确秦始皇陵位置,又都知道秦始皇陵的大量财富,逻辑
上应该早就有无数人“以身犯险”了。即使清贫如汉初皇帝的那几个陵墓,也早就无一
例外被盗干净。
自1974年兵马俑被大量挖掘以来,几乎一边倒认为这个就是属于秦始皇陵的东西。然而
还是有人存疑:
支持者的理由很简单:如此大规模的规程耗资巨大,在秦朝历史上只有可能是秦始皇有
能力办成。离开主陵这么远,是因为秦始皇陵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当于一个地下
王国,兵马俑不是“禁卫军”,而是“戍边勇士”。
不支持者的理由也充分:如此大规模的秦始皇陵工程,居然史记毫无记载,也找不到任
何标志说明此属于秦始皇陵;另外兵马俑坑离开皇陵很远(1公里左右)
,勘探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任何具体联系。
民间有传说,兵马俑坑属于秦惠
k******1
发帖数: 103
25
纪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并吞六国,一统海内,成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死后的
第二年,属于他的巨大陵墓才最终完工。这年底,即位的皇帝胡亥杀掉了所有修陵的工
匠。于是,关于始皇帝的陵墓,只剩下了传说。
【秦陵的谜点】
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在《史记》中有很详细的记载。这个巨大的工程,动用70万工匠,
历时38年,耗费国家税赋三分之一而建成。书中说,它是2000年前,人类建筑力的极限。
然而今天,这里既没有高耸的城垣,也不见巍峨的宫殿,只有一方土冢飘零于岁月时光
之中。
难道说,秦始皇陵的秘密,那些近于天方夜谈的故事,只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1974年3月,中国西北地区进入了持续的旱年,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村民不得不打井
取水。二十多年后,对于当年打井时的情形,村民杨志发依然记忆由新。
这就是当年那口挖了一半的废井,它有一边触及到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之中,如果当时
打井的位置稍稍偏离,2000多年前的历史将依然混沌。
这是一种人们从未叁拜过的神像,他的造型奇特,似人非神,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的那
一座寺庙之中。从外形上看,与其说是神像,不如说是身披甲胄的战士。
然而,考古人员关心的是,这些距秦始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豪华随葬品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
·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
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
穸。”这些都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一种证明。
自西汉至东汉,文献中不断记载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识之士对厚葬的抨击与对薄葬的提
倡。西汉前期的汉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时,坚持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
并在遗诏中明令不准厚葬。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之时,曾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
为鄙,至于富贵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正,仓卒乃知其咎。其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竭
力反对厚葬陋习,力主“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当时甚至还有人身体力行倡
导薄葬。武帝时的黄老之徒杨王孙认为,“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为高,靡
财殚币,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车与车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战车与车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5 10:00:10 2016, 美东)
http://www.jb.mil.cn/jszt/gbbtg/201212/t20121212_8450.html
先秦时,车战是重要的战斗形式。战车数量的多少,甚至成为衡量国力的指标之一
,如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提法。此风一直延续到汉代。这在世界上是很
独特的。西方虽然有战车,但没有在奔跑着的车与车之间互相格斗的车战。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中国古车结构合理,足够灵活,能胜任车战的要求。
中国古战车为木制,在重要部位装青铜件。均为独辕,两轮,矩形车箱。车辕后端
压在车箱之下的车轴上,辕尾稍稍露出箱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置轭,用来驾辕马
。轮径较大,轮中装辐十八至二十四根。车箱后部开门。车前驾两匹或四匹马(图一)。
下面试作更具体地考察。先说车箱,车箱又名舆。商代的车箱较小,如安阳大司空
村175号墓出土商车,箱广94、进深...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28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29
反毛小丑的手段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举个例子来说:
除了“毛时代破坏文物清单”以外,记得反毛小丑还编过一份“毛时代自杀的人”
,以此来说毛时代“多黑暗”、“多压迫”。用这样的手段,的确也能欺骗一部分不会
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蠢货。当然,只要稍微有心,你就不难查到当代每年自杀28万人
,超过毛时代每年非*正*常死亡人口总和。列名单的话可能要让论坛服务器崩溃,反毛
小丑的伎俩不攻自破。
可见凡事必须有对比,有对比才有鉴别:自杀年年有天天有每朝每代古今中外都有
,凭什么列出一个毛时代的单子就能证明毛时代“黑暗”、“压迫”呢?
同理,反毛小丑还往往拿出一份漏洞百出的“毛时代破坏文物”清单就来污蔑毛时
代“破坏文物”,也再次地欺骗了一些蠢货。破坏文物的事件历朝历代、每天每时都在
发生,到底谁破坏的多呢?谁保护的最好呢?
对于满清和民国时代中国文化遭到破坏,文物流失破坏,就根本不用多说。圆明园
、东陵盗宝事件就典型代表。除了名山古刹拿不走,民国时代90%的国宝流失海外。
而对于改革后中国文化遗产遭受全面的、根本性的破坏,远甚于文革时期。对比改...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0
这些文物古迹留到改开以后,简直不可想象啊。恐龙蛋都成百上千的卖出国去,更何况
兵马俑。
满城: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与博山炉
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的墓葬。金缕玉衣、长信宫
灯和错金博山炉等罕见珍品得以重见天日。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的满城县有一座陵
山,自古就被传为帝王陵墓,当地居民也称自己的先人是给人看坟的,但没人知道更多
的实情。
1968年,这个古代谜案就在解放军开山的炮声中揭开了。5月的一天,施工官兵发
现山坡上被炸出了一个大洞。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指派考古
所专家与河北文物工作队立即赶赴现场。
满城汉墓的发掘过程高潮迭起。考古工作者们惊异地发现,山中竟藏有这样一座庞
大的地下宫殿和文物宝库。经考证,墓主是西汉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靖王刘胜。他
在位42年,死于公元前113年2月,距今已有2000多年。
刘胜墓发掘完成后,郭沫若又根据西汉墓葬方式认定,在刘胜墓北侧不远处还应有
一座其妻的陵墓。果然,就在他所指的地方,考古人员准确地找到了刘胜之妻窦绾的墓
地。两座规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确,文物丰富的墓葬同时出土,已是中国考古...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战车与车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战车与车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5 10:00:10 2016, 美东)
http://www.jb.mil.cn/jszt/gbbtg/201212/t20121212_8450.html
先秦时,车战是重要的战斗形式。战车数量的多少,甚至成为衡量国力的指标之一
,如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提法。此风一直延续到汉代。这在世界上是很
独特的。西方虽然有战车,但没有在奔跑着的车与车之间互相格斗的车战。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中国古车结构合理,足够灵活,能胜任车战的要求。
中国古战车为木制,在重要部位装青铜件。均为独辕,两轮,矩形车箱。车辕后端
压在车箱之下的车轴上,辕尾稍稍露出箱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置轭,用来驾辕马
。轮径较大,轮中装辐十八至二十四根。车箱后部开门。车前驾两匹或四匹马(图一)。
下面试作更具体地考察。先说车箱,车箱又名舆。商代的车箱较小,如安阳大司空
村175号墓出土商车,箱广94、进深...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695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你以为你是谁?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用,也过
来了。苍蝇讥笑说:“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驼过来。再见!”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
“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没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没
有什么重量,你别把自己看太重,你以为你是谁?”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一日闲着无事,同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子玩耍谈天,黄昏来临时
,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说是萧伯纳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没想到小女
孩子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玛丽和你玩了一下午。后来,萧伯
纳对他人讲,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过重。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被一个贵妇人当作搬运工搬箱子,托尔斯泰十分愉快的
完成了这项工作,并且得到了一卢布的报酬,当贵妇人得知这个搬运工是托尔斯泰时,
羞得满脸通红,想要索回那一卢布,托尔斯泰却高兴的说,不,这是我劳动所得,和稿
费同样重要。
美国总统里根,虽贵为总统,却能够把自己“看轻”。一个叫比利的男孩子,身患
重病,不久于人世,听说这个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做总统,于是里根把他请到白宫,让他
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亲自给这个孩子做助手,帮他处理公务,...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战车与车战
http://www.jb.mil.cn/jszt/gbbtg/201212/t20121212_8450.html
先秦时,车战是重要的战斗形式。战车数量的多少,甚至成为衡量国力的指标之一
,如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提法。此风一直延续到汉代。这在世界上是很
独特的。西方虽然有战车,但没有在奔跑着的车与车之间互相格斗的车战。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中国古车结构合理,足够灵活,能胜任车战的要求。
中国古战车为木制,在重要部位装青铜件。均为独辕,两轮,矩形车箱。车辕后端
压在车箱之下的车轴上,辕尾稍稍露出箱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置轭,用来驾辕马
。轮径较大,轮中装辐十八至二十四根。车箱后部开门。车前驾两匹或四匹马(图一)。
下面试作更具体地考察。先说车箱,车箱又名舆。商代的车箱较小,如安阳大司空
村175号墓出土商车,箱广94、进深75厘米。这类战车只能容乘员两名。西周车的车箱
加大,山东胶县西庵西周车箱广164、进深97厘米,这样的车能容乘员三名(图二)。
有时或增至四名,记载中则称为“驷乘”,但并不多见。车箱平面皆为矩形即横长
方形,进深较浅,即所谓“亻戋收”(《诗·小戎》... 阅读全帖
r******j
发帖数: 780
34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墓,淄博市临淄区山王村兵马俑坑,也有陶猪圈出土
。这几个墓也都是大墓,王侯级别。
湖北均县发掘了不明墓主大墓,冢高约6至7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达50米。经过发掘
,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陶器有瓮
t******u
发帖数: 3036
35
这个和北大留学生宿舍异曲同工啊, 中国真是贱到头了。
L*****s
发帖数: 24744
36
不给钱也要舔屁眼..
x****l
发帖数: 7895
37
现代版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o***s
发帖数: 42149
38
欠下30万元债务,法官上门时他浑身涂颜料想逃过执行
他以为扮成花瓶 法官就找不到了
2006年,一位德国青年Pablo因痴迷兵马俑,身穿自制秦兵马俑服装跳入俑坑。不过,最终他还是被眼尖的民警抓了起来。
昨天,北仑法院法官遇到了一名“老赖”,他为了躲避法官,直接将自己伪装成工艺品,搞得法官们可气又可笑。
想炒股致富却背上30万债务,成天躲债主
黄某今年40多岁,做工艺品加工生意。一直以来,厂里的生意还算不错。
自打去年起,黄某开始不安于现状,他想赚更多钱,于是他跟着朋友投资股票,并借了不少钱,信心满满要炒股致富。
投资股票毕竟还是存在风险性的,黄某投进去的资金全部被股市大潮淹没,他也因此背上近30万元的债务。
由于黄某履行期限届满之后没有还钱,一些债主便陆续开始登门催债,因他们大多是熟人,黄某觉得尴尬,就常常四处避风头。
债主们对此很纠结,等急了便不再上门,而是直接将他告上法院。庭审中,债主们称黄某的小工艺品厂还在正常经营,要求用工艺品厂的收入来归还债务。黄某则称行情不景气,自己还无力归还如此多的债务。
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债主们和黄某达成调解协议,黄某每月需要归还近两万元。
原本大家以...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9
兵马俑惊显依偎状
近日,“墨湫龍”的网友曝光了一组兵马俑的照片,并称:“兵马俑坑里的基情?看那表情能说我想多了么……就这样偎依了两千多年!”照片中,一个兵马俑人像将头依靠在另一个兵马俑的肩膀上,搞笑的是,不仅两人相互依偎,后面的兵马俑眼睛还非常专注的看着前面的那个。此照片曝光后,逗乐网友,纷纷大量转发和留言,基情四射!
以下截选网友神回复:
懒丝黄捷明:穿越千年的伤痛,只为求一个结果,你留下的轮廓指引我,黑夜中不寂寞。
Moken莫肯:“兄台,顶在我后腰的是什么?”“是剑鞘,剑鞘哟!”
爵爷的茶:寄托了当时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抨击了封建社会对自由恋爱的约束……
红尘一俗客:亮点明明是右上的眼神好不好,那淡淡的忧伤与嫉妒。
南都娱乐周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
赫玉乐:千年基友恋,这才是真爱。
libralan_lieben: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依偎在一起。
建平-JP:哈哈,古人也搞基?
荷尔老萌orz:一口豆浆喷出。
坦途的坦:又相信爱情了!
子曰无忧:那深埋地下的基情。。
c***s
发帖数: 70028
40
米歇尔
彭丽媛和米歇尔
今天(3月24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抵达西安,根据行程安排,他们一行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并登上城墙,感受千年古都的魅力。记者整理发现,这些年,美国的政要和明星们,来过西安的人还真不少。
“萌版第一夫人”网上受热捧
是咱西安“90后”女娃贾楠创作的
这段时间里,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萌版米歇尔的头像,引来了大家的关注。图画中,在美国国旗背景下,穿着黑色无袖装的米歇尔带着珍珠项链,笑容灿烂,招手示意。记者多方打听,原来这幅画的作者正是咱西安的“90后”女娃贾楠。
得知米歇尔访华的消息后,贾楠便开始在网上找米歇尔的照片,最终选择了白宫发布的米歇尔的肖像照,在贾楠看来“这张大方、自然,最有代表性”。原型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创作:“我从3月17日开始,一共用了两天的时间,19日完成。”由于是第一次画外国人,因此这张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画像,贾楠前后共修改了三次:“修改的重点主要是五官。一开始我画的嘴部线条比较柔和,改了几次之后才成现在这个样子。”贾楠说,她最近一直在关注着米歇尔一行访华的各类新闻:“我在等高清图,想再画一幅彭丽媛老师和米歇尔会面的萌画。”
其实,这并不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莫迪在大兴善寺的留言
5月15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遇到一个难题,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拜托他一件事:14日莫迪总理到访大兴善寺时,亲笔为寺中写下留言,可是没人能看懂。学者接力翻译,经过4种语言转换,莫迪用古吉拉特语写的留言终于被翻译成功。
用古吉拉特语向同乡致敬
李利安教授昨日上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找自己的博士生冠秀杰帮忙翻译。冠秀杰去年从印度到中国学习中国佛教,但是冠秀杰拿到莫迪的留言也很无奈,因为莫迪并不是用印地语写的,而是用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的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是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使用人口有4600万以上。
李利安介绍,莫迪参访大兴善寺是因为他的一位古代同乡达摩笈多曾在此译经,达摩笈多来自南印度的罗啰国,也就是今天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在中国西部游历多年,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迎达摩笈多入长安,住大兴善寺,受命译经。达摩笈多译经共9部46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莫迪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写留言,向这位同乡致敬。
“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只能意味着战争”
冠秀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懂得印地语、英语、汉语,却不懂古吉拉特语,他找到一位懂得古...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莫迪在大兴善寺的留言
5月15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遇到一个难题,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拜托他一件事:14日莫迪总理到访大兴善寺时,亲笔为寺中写下留言,可是没人能看懂。学者接力翻译,经过4种语言转换,莫迪用古吉拉特语写的留言终于被翻译成功。
用古吉拉特语向同乡致敬
李利安教授昨日上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找自己的博士生冠秀杰帮忙翻译。冠秀杰去年从印度到中国学习中国佛教,但是冠秀杰拿到莫迪的留言也很无奈,因为莫迪并不是用印地语写的,而是用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的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是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使用人口有4600万以上。
李利安介绍,莫迪参访大兴善寺是因为他的一位古代同乡达摩笈多曾在此译经,达摩笈多来自南印度的罗啰国,也就是今天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在中国西部游历多年,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迎达摩笈多入长安,住大兴善寺,受命译经。达摩笈多译经共9部46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莫迪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写留言,向这位同乡致敬。
“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只能意味着战争”
冠秀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懂得印地语、英语、汉语,却不懂古吉拉特语,他找到一位懂得古...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3
《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最早被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
据说秦始皇为自己修建陵墓时,为了彰显自己生前的丰功伟绩和强大的帝国力量,而铸造了大量的以帝国每一位将军士兵样子的陶兵陶俑为自己殉葬,也就是今天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骊山。
但有心一点的人,都能发现,兵马俑的方向一致向东面的,这不是现在的景点管理方特意去摆弄而成,而是出土时就已经是这样的。为什么兵马俑都要面向东方呢?
秦兵马俑都面朝东方是因为秦在战国时候是处在中国的最西边的诸侯国,秦在灭六国的时候都是不断的率兵东进逐步消灭了东方六国而一统天下。
那为什么兵马俑全部面向东方?是不是因为太阳是向东的,他们都对着太阳等待秦始皇号令呢?
我们都知道,秦朝的国都是在咸阳,处于西部,而当时的六国都在东部,秦始皇的兵马俑脸朝东,应该是秦始皇想逐鹿中原,一统江山的反映,虽然他是统一了全国,但他更希望他的兵马俑能永远守护他的领地,传至千秋万世,经久不衰。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这象...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的盗墓1
中国历史上的盗墓1
“千古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坟”,这是虞世南(?)劝唐太宗不要为其父
唐高祖李渊修建如汉高帝刘邦一样雄伟的坟墓时所说的名言,的确让人触目惊心
,一般的皇帝恐怕是受不了这句重话的,但李世民是大英雄,听了这句话,给其
父修了一个汉高帝长陵的缩微版。好象是个预言,仅仅二百年后的唐末,大唐关
中二十陵除了女皇武则天与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风雨不可发”外,其他十
九陵被节度使温韬出动军队盗掘一空,这支盗墓部队发现唐太宗的昭陵地宫魄丽
宏伟过于人间,更可怜可叹的是,大英雄李世民的头骨竟然被人明码标价,卖于
长安市上!幸而北宋开国元勋赵普将它买下,还葬于昭陵之下。但陪葬的千古第
一贴《兰亭集序》从此不知下落,可能已毁于盗陵的丘八们之手了。
中国历史上史有明载的第一宗集体盗墓的事例可能是项羽盗秦始皇陵,他发
动几十万大军发掘、搬运陪葬珍宝,几达三个月之久。二千年后,人们发现秦始
皇兵马俑坑还留有当年火焚的痕迹。秦始皇陵不愧是千古第一帝陵,有无穷无尽
的宝藏,此后一直被零星的盗墓者们光顾。西汉末年,一牧羊童寻羊由盗洞误入
地宫,手持的火把点燃了地宫中的棺椁,大火持续燃烧
C******v
发帖数: 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的盗墓1
中国历史上的盗墓1
“千古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坟”,这是虞世南(?)劝唐太宗不要为其父
唐高祖李渊修建如汉高帝刘邦一样雄伟的坟墓时所说的名言,的确让人触目惊心
,一般的皇帝恐怕是受不了这句重话的,但李世民是大英雄,听了这句话,给其
父修了一个汉高帝长陵的缩微版。好象是个预言,仅仅二百年后的唐末,大唐关
中二十陵除了女皇武则天与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风雨不可发”外,其他十
九陵被节度使温韬出动军队盗掘一空,这支盗墓部队发现唐太宗的昭陵地宫魄丽
宏伟过于人间,更可怜可叹的是,大英雄李世民的头骨竟然被人明码标价,卖于
长安市上!幸而北宋开国元勋赵普将它买下,还葬于昭陵之下。但陪葬的千古第
一贴《兰亭集序》从此不知下落,可能已毁于盗陵的丘八们之手了。
中国历史上史有明载的第一宗集体盗墓的事例可能是项羽盗秦始皇陵,他发
动几十万大军发掘、搬运陪葬珍宝,几达三个月之久。二千年后,人们发现秦始
皇兵马俑坑还留有当年火焚的痕迹。秦始皇陵不愧是千古第一帝陵,有无穷无尽
的宝藏,此后一直被零星的盗墓者们光顾。西汉末年,一牧羊童寻羊由盗洞误入
地宫,手持的火把点燃了地宫中的棺椁,大火持续燃烧... 阅读全帖
r******j
发帖数: 780
46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墓,淄博市临淄区山王村兵马俑坑,也有陶猪圈出土
。这几个墓也都是大墓,王侯级别。
湖北均县发掘了不明墓主大墓,冢高约6至7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达50米。经过发掘
,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陶器有瓮
S*******C
发帖数: 7325
47
☆─────────────────────────────────────☆
xiumu (朽木☀病树前头万木春) 于 (Sat Oct 3 01:48:34 2009,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xiumu (朽木☀病树前头万木春), 信区: RisingChina
标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09年9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 19:56:57 2009, 美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09年9月(上)
http://www.gov.cn/jrzg/2009-10/02/content_1431736.htm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新华社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
新华社合作,编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大事记》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编写。它全面客观准确地记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反映了所取
得的辉煌成就。本社从今...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8
☆─────────────────────────────────────☆
ratnaraj (洪炉点雪) 于 (Mon Jun 14 08:51:32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539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古代人身高问题
百度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在放P?
http://baike.baidu.com/view/2119.htm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
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人身高在
165cm左右。”
w*********g
发帖数: 30882
50

跟罗马同期的秦朝兵器,譬如秦剑,由于铸造时内外冷却速度不同,使内外金相组织不
同进而影响了锡的分布,内部的锡含量低到8%, 根据青铜锡含量和性能关系曲线(《
纯铜及其铜合金》《冶金丛刊》 1998年06期),这个锡含量的青铜塑性刚好达到峰顶
,约33%左右,可见韧性是非常好的。
所以说秦剑确实是内韧外坚。外部的硬度,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剑检测数据是106HRB,约
296HV。(《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丝绸之路》 1999年01期)。
鄂州博物馆的董亚巍研究员复制的战国青铜剑,用18%锡含量,5%铅含量(这个铅含
量用高了,秦剑含铅量平均在1%以下,因此硬度和韧性更高一些)
实验结果证实,这种青铜剑内韧外坚,外部硬度约290HV,可以印证兵马俑秦剑的检测
结果。
(《战国青铜剑的铸制技术及“削杀矢之齐”研究 》《全国第六届科技考古论文集》
2003年8月)
那么来看看同时期或者更晚时期西方的铁剑:
由于西方锡比较缺乏,要从非洲腹地运来,因此他们比较早就使用铁器了,尽管这时的
铁性能并不比青铜有优势。
古代西方一直没有开发出铸铁柔化技术和炒钢技术,兵器一直使用块炼铁,块炼铁是铁
矿石在较低温...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