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以道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U
发帖数: 7025
1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切实的韩非子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切实的韩非子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8 13:08:54 2011, 美东)
切实的韩非子
韩非子的切实,在他的《八经》篇里,有着很集中的体现。如果说他的别的篇章,是豹
之一斑或数斑的放大,则此篇可称一个全豹的缩小。
“八经”,经者,经纬之经,有纲领性的八条:1,因情;2,主道;3,起乱;4,立道
;5,类柄;6,参言;7,听法;8,主威。
甘蔗一节一节的品尝,我们依次地看看韩非子是怎么谈的。

第一经“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这句话与孔子把“爱”作为治国的基础似
有相通之处,因为“爱”岂不也是“人情”之一种?问题在于,韩非子所说的“人情”
是什么,他要依据“人情”来治国,是何种“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
却原来,韩非子只是要依照“人情”的这一特点来考虑治国平天下。既然人的情感是有
好恶的,也就是趋利避害的,那么我就针对这个,作为我的“治道”:人情所好、所愿
的,我就作为奖赏;人情所厌恶、所不愿的,我就作...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4
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思考
作者:丁为祥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641 更新时间:2009-6-15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仅表现为子贡“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的感慨,表现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宏愿,而且也表现在
张载“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的论定中。因此,这一问题完全可以说是贯彻儒学始终的
问题。但对于这种贯彻始终的重大主题,不同时代的儒学却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作出完
全不同的探索与回答,——这又构成了儒学发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而不同时代的儒学
,其借以区别的标志,往往也就体现在其对天人关系之不同的把握视角上。
具体到宋明理学来说,它的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就是要对天地万物作出本体论的思考和
论证;而这样一种任务,同时也表现着其作为新儒学对佛老之空、无本体伦的一种创造
性的回应。至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志),为生民立命(道),为往(去)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①],其实也正表现了理学家经天纬地的关怀。但是,当理...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5
作者:六道惊魂
日期:2013-6-21
字数:9923
前军败退,四名大将负伤而回,引起龙麟军营一片轩然,龙辉亲自查探四将
伤势,凌霄、豸冠、百战伤势虽重,但仍能只要调息养气一段日子便可恢复,唯
独王栋甚是棘手。
龙辉望着王栋蒙在脸上的绷带,那斑斑血迹,宛若刀刮在心,这时的王栋已
经服药止痛,昏睡过去。
白翎羽站在一侧,看得满心酸痛,她气得猛地跺脚,便要去提枪出战:「岂
有此理,待我去杀了那贼道姑!」
龙辉喝止住她:「你给我回来,没我命令谁也不许妄言出战!」
白翎羽只得无奈听话,但满腔火气仍旧难以平息。
龙辉寻来医官问话:「王将军双眼还能不能恢复?」
军医叹道:「主帅……请恕老朽直言,王将军眼珠子已经被挖出来,恐怕,
恐怕是要失明了!」
龙辉神情一黯,遣退军医,满腹忧愁和自责,暗叹道:「老王啊,这次是我
害了你啊!」
这时燹祸走了过来,行礼道:「龙主,属下得知王将军受了重创,不知伤势
如何?」
龙辉便将实情告之,燹祸笑道:「龙主不必忧虑,王将军双目虽失去,但也
并非不能复原。」
龙辉顿时来了兴趣,问道:「长老有何高见?」
燹祸道:「重新寻一双眼睛给他安上便可。...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5785
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上帝说的是哪种语言?
粗看了一下,既没有看到你引用的短句,也没有看到你说的意思。
第十三章 圣经最初即指示,神的一个本体包含三位
圣经所昭示关于上帝本体的伟大和灵性,不仅可以推翻俗人愚蠢的见解,而且可以驳倒
一般世俗哲学的诡辩。有一位古人(指辛尼加)很巧妙地说,凡我们所看见的,就是上
帝。但他以为神是充满于世界各部分里。虽然上帝为了叫我们不超出思想应有的限度,
很少讲到他的本体。可是从我刚才所说的两种属性而论,他打破了一切的幻想,并压制
了人心中的骄傲。因为他的伟大真足以叫我们油然生敬,叫我们因此不致以感官去测量
他;而且他的灵性也不容许我们对他有任何属世的或属肉体的臆测。
因着同一理由,他以“天上”象征他的居所;虽然他是不可思议的,却是充满于世间;
但因为我们愚鲁的心灵只注视尘世;为求消除我们的迟钝和懒惰,他把我们提高到世界
以上。摩尼教徒(Manichaei)以为有善恶二元,所以将魔鬼当作几乎是与上帝同等,
这种错误也就被摧毁了。他们的这种说法分明是破坏了上帝的独一性,和限制了他的伟
大。他们大胆滥用圣经的见证,适足以显露他们的无知,正如错误的本身证明了他们的
卑鄙和疯狂。“拟人论”者因为圣经有时候以口...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 林慈信
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十﹞

俄利根 (Origen) 之一

抽象的上帝,次等的基督:猜测性的系统神学
早期基督教历经几波的思潮。先有使徒后的教父(Post-Apostolic Fathers),竭力护教
,称为护教士 (Apologists);后有反诺斯底主义的教父,如爱任纽 (Irenaeus)和特土
良 (Tertullian)。到了第三世纪则有亚历山大教父学派,主要的发起人是革利免 (Cle
ment of Alexandria)。革利免之后有俄利根(Origen) 神学思想的兴起,深深影响了第
三、第四世纪教义的发展。正统信仰不断面对异端与世俗哲学,响应的时候又不免受到
它们的影响。
正统信仰,却受世俗哲学影响
俄利根生长于基督教家庭,深受基督教信仰的熏陶,后来继承了他的老师 – 革利免,
任亚历山大教义学校的校长。他研究当时流行的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
nism),和当时在基督教圈子最流行的异端 –诺斯底主义 (Gnosticism)。他是早期教会
中最有学问、思想最深奥的思想家;他的名著《原道》 (De Principiis)是教会历史中
第一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鬼谷子--维基百科
鬼 谷 子
《鬼谷子》序言
序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
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
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
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
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
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
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
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
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
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
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切实的韩非子ZZ
切实的韩非子
韩非子的切实,在他的《八经》篇里,有着很集中的体现。如果说他的别的篇章,是豹
之一斑或数斑的放大,则此篇可称一个全豹的缩小。
“八经”,经者,经纬之经,有纲领性的八条:1,因情;2,主道;3,起乱;4,立道
;5,类柄;6,参言;7,听法;8,主威。
甘蔗一节一节的品尝,我们依次地看看韩非子是怎么谈的。

第一经“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这句话与孔子把“爱”作为治国的基础似
有相通之处,因为“爱”岂不也是“人情”之一种?问题在于,韩非子所说的“人情”
是什么,他要依据“人情”来治国,是何种“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
却原来,韩非子只是要依照“人情”的这一特点来考虑治国平天下。既然人的情感是有
好恶的,也就是趋利避害的,那么我就针对这个,作为我的“治道”:人情所好、所愿
的,我就作为奖赏;人情所厌恶、所不愿的,我就作为惩罚。那么,国君只要执掌赏罚
的权柄,国家也就令行禁止、得以治理了。
这样“杀生之制”的权柄,国君不可轻视,而应当牢牢掌控在手,使自己时时处这一威
势的地位上,而且要处置得当,要不然,就会出现两种不利的情况:一是“废置无度”
,也就是处理不当,...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家《文始真经》 转读
第一篇 宇
宇者,道也。
关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
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 ? 之,而
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惟不可为,
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
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
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
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学之,徇异名,析同实
。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曰: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泪
皆水。
曰:道无人,圣人不见甲是道乙非道。道无我,圣人不见己进道己退道。以不有道,故
不无道;以不得道,故不失道。
曰:不知道妄意卜者,如射覆盂。高之,存金存玉;中之,存角存羽;卑之,存瓦存石
。是乎,非是乎,惟置物者知之。
曰:一陶能作万器,终无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一道能作万物,终无有一物能作道
者能害道者。
曰: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家《文始真经》 转读
第一篇 宇
宇者,道也。
关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
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 ? 之,而
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惟不可为,
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
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
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
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学之,徇异名,析同实
。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曰: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泪
皆水。
曰:道无人,圣人不见甲是道乙非道。道无我,圣人不见己进道己退道。以不有道,故
不无道;以不得道,故不失道。
曰:不知道妄意卜者,如射覆盂。高之,存金存玉;中之,存角存羽;卑之,存瓦存石
。是乎,非是乎,惟置物者知之。
曰:一陶能作万器,终无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一道能作万物,终无有一物能作道
者能害道者。
曰: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12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论韩愈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从来,以压倒同时之旧学派,此点关系吾国之佛教史,人所共知,又其事不在
本文范围,是以亦可不必涉及,唯就退之有关者略言之。
昌黎集一一原道略云: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5
来自主题: Salon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1670
1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梦幻泡影13-1-3
【第一章】收获
【第二章】善报
【第三章】杀妖
【第四章】另一个应劫之人
【第五章】阴谋
一堆纳物袋被胡乱扔在一起,看起来有三、四百只之多。
这并不奇怪,进来的人都做足准备,唯恐带的东西太少,所以每个人都会带
上三五只纳物袋。不过此刻众人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正中央放着的三张金光
灿灿的符篆。
「眞够狠的。」郑阳河看着这些金色符篆,感到一阵恐惧。
他当然认得这些东西。
它们名为「玄冥都箓破空符」,用途很简单,就是制造一场空间紊乱。在外
面的话用处不大,顶多是让挪移类的法术失效,但是在天门里面使用情况就不同
了。这里到处都是空间裂缝,原本就不稳定,稍微有点紊乱,那些空间裂缝就会
裂开,届时他们手里就算有保命灵符,也未必能保住性命。
可笑的是,这显然是为谢小玉准备,但他偏偏是这群人里唯一不怕这招的人。
就算整个空间崩塌,他也可以遁入虚空,然后移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郑师兄,你还打算和这些人相安无事吗?」林纡在一旁问道。
一开始他心里就充满矛盾,以他和洛文清的交情,他实在不想置身事外,加
上他是七眞中最小的一个,很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但是来之前他偏偏和郑阳
河商量好要共同行动,郑阳河不想... 阅读全帖
j*****6
发帖数: 1059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真道手册》 王永信牧师 著
第十一章 教会史略
序言
旧约中历史的记载,始于亚当夏娃之被造,终于犹太人被掳归回,尼希米、以斯拉
率领犹太人重建圣城、圣殿为止。此记载之终止,时在主前430年左右。
从此时直到耶稣降生前一切事,圣经无记载。历史称此一时期为两约之间的时代。
其间,犹太人先后受波斯及希腊统治,然后享受了一百年的独立时代,最后于主前63年
被罗马征服。
新约圣经的历史部份,记载主耶稣在世的一生事迹,主升天后初期教会的开始,及
第一代使徒四出传道情形。(注:新约的预言部份记载远达末世、大灾难、千禧年、新天
新地等,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教会历史的目的是接续新约圣经初期教会的记录,将历代教会之沿革、发展及重要
事迹,按着年代,有系统的记载下来,使信徒从其中得到教训及警惕,并明白神在信祂
的人身上(或说在教会中)一贯的心愿与目的。
新约教会历史约可分为下列七时代:
(一)使徒时代(或称初期教会时代):主后30-100年
(二)迫害时代:主后100-313年
(三)国教时代:主后313-590年
(四)天主教时代:(或称黑暗时代)主后590-1517年
(五)宗教改革时代:主后1517-1648年
(六)普世布道...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18
首先给大家看个故事,然后再探讨经文:
林慈信牧师的《基督教教义发展史》中提到这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134fd01013i7l.html
基督论的发展史(1):基督论的争辩
HISTORY OF THE DOCTRINE OF CHRIST (1):
The Christological Controversies
(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pp. 101ff.)
基督论与三位一体之问题的关联
Connection of Christological and Trinitarian Problems
基督论的难题可以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与拯救论方面来加以
研究。早期教父对基督论拯救方面的关系,虽未曾加以轻忽,但他们在重要的讨论上却
没有重视。在三位一体争论的气氛中,他们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来研究基督
,乃天经地义的事,而三位一体争论所导致的决定则是,基督为神的儿子,事与父同质
的,因此祂是神。从此而发生的问题,就是基督...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8
1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老生常談:王明道 我們是為了信仰
我们是为了信仰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教会同世界的教会一样的,都存在着信仰方面的冲突,这种
冲突是发生在‘基要派’“Fundamentalist”与‘现代派’“Modernist”之间的。‘
基要派’是信仰基本要道的,他们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信圣经中所记载的:基督藉童
女降生,在世上传道的时候行了许多神迹奇事,在各各他山上为人舍命流血,成就了救
赎的大工,死后三日身体复活,出了坟墓,四十日以后被接升天,坐在神的右边,将来
还要再来到地上,接他的门徒,使他们复活、改变,得着属灵的、不死的身体,与他自
己复活后的荣耀身体相似,以后在地上施行审判,最后建立他的天国。‘现代派’却对
这些要道都表示不信,但他们不明说他们不信,却用一种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解释,
来讲解这些要道。他们说他们并非不信这些要道,他们也信,不过他们的解释与‘基要
派’的解释不同而已。
现在我们从吴耀宗君所着的‘黑暗与光明’一书中引出一段来,足以说明‘基要派
’与‘现代派’中间的分歧!
现代主义和基要主义
‘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的十年间,是世界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空前繁
荣的时期。资本主义的繁荣,是由于科学的发明,技...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三章 老师与学生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03  点击:152
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
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
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
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
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
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
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
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
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
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
,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3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7 02:22:44 2011, 美东) 提到:
bdbd的最近表现,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个问题。
这个人在当初反对waichi的时候,是否也涉及到类似的这种造谣胡扯的行为,通过造谣
来侮辱那时的waichi。
有,确实是有,而且比较夸张明显。当时有很多人侮辱waichi,通过不实的东西侮辱他。
可是那时候我为什么没有站出来指出她的错误,指出她在造谣,而只是当她最近在攻击
我的时候,我才发现她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我当时忽略了,虽然心中也不认可这样的行为,但是我还是没有直接站出来指出那是错
误的。甚至某些时候觉得waichi如此被骂,也算罪有应得。
哪怕是骗子,是恶魔,也不应该编造不实的东西去侮辱他,那我们自己就和他一样了。
这类行为,只会让waichi偷笑,让那些信waichi的人,更加信waichi。
我当时没有足够的警觉这个问题,没有行动,没有真正去重视,这实在是大大的错误。
☆────────────────────────────────...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4
常有修学原始佛法者—修学解脱道而未断我见之人—作如是不解真实义之说:“
自古以来常有大乘与小乘之争。”又言:“大乘法是质变后的佛法,与阿含经典所说不
符。”又言:“解脱果成就,证得第四果时,便是已成佛道。”
然而如是言,实有大过。所以者何?谓如是等人,不知解脱道之正义,亦不解佛
菩提道,不解成佛之道,亦不肯承认自身不懂成佛之道,不肯承认自己所知之佛法属于
欠缺佛菩提道之残缺佛法,由是故作诽谤大乘佛法之言,乃言:“大小乘之争。”乃言
:“大乘非是原始佛法,大乘是原始佛法质变后之佛法,非是佛口亲说者。”
然而实际本质上,绝非大小乘之争,实是小乘凡夫与大乘圣人争执也;大乘贤圣
未尝与小乘中诸凡夫人争也,唯是宣说如实之大小乘佛法尔;若所说是如实语者,则非
是争也。今观小乘凡夫所言“大乘与小乘争”,观其所说成佛之法者,则皆虚妄不实;
若所说虚妄不实者,则是与人争,非是他人与之争也。
大乘菩萨虽亦修证解脱果,然而却以无生法忍一切种智为依归,以佛菩提智之一
切种智为主修。小乘人则唯从事于解脱道之修学,不修证大乘法中之般若;是故,小乘
之极果为解脱果之第四果,...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武当仙踪 (zt)
一、追古:何处所栖是高真
武当山,方圆八百里。《太和山志》所记有名的山峰为七十二,洞为三十六,涧为二十
四。实际上,它的大小山峰有数百,石穴岩洞大大小小难以数清,涧峡也有数百之多。
据考,自唐朝开始在武当山大兴道教宫宇,历宋、元、明、清,道宫佛寺多达二百余处
。元代武当山高道刘道明所著的《武当福地总真集》就曾考证说:“按图经,武当(乃)
神仙窟宅,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
武当山道教,在元、明两代曾有过特别兴旺的历史。据考,在兴旺的高潮期,在庙道人
曾达到三四万人之多。
然而,翻阅各代《太和山志》,所载的名真高道却是寥若晨星。当然,这是说,历史上
他们与在庙道人的总数相比,悬殊太大。
原因何在呢?这一现象其实在元代就已引起世人关注,并进行过深入调查,得出了一些
结论。如《武当福地总真集》在指出这一原因时认为,真正的修道功夫并不一定在庙里
,而主要是在深山密林中完成的。这是为了造成与外界人世隔绝的清静环境。为了绝对
保障这种环境,“夫养生之人多隐其名字,藏其时日,恨山不深、林不密,惟恐闲名落
人耳目。”其实,“是山证道升真者何可胜记!”所谓历代志书搜罗的名真高道人数较
少,在于“...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家《文始真经》 转读
第三篇 极
极者,尊圣人也。
关尹子曰: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贤愚,故因人之贤而贤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
,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
大同,故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无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谦;天下之物,无得以外之
,故含之以虚;天下之物,无得以难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物,无得以窒之,故变之
以权。以此中天下,可以制礼;以此和天下,可以作乐;以此公天下,可以理财;以此
周天下,可以御侮;以此因天下,可以立法;以此观天下,可以制器。圣人不以一己治
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天下归功于圣人,圣人任功于天下。所以尧舜禹汤之治天下,
天下皆曰自然。曰:天无不覆,有生有杀,而天无爱恶。日无不照,有妍有丑,而日无
厚薄。
曰:圣人之道天命,非圣人能自道;圣人之德时符,非圣人能自德;圣人之事人为,非
圣人能自事。是以圣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
曰:圣人知我无我,故同之以仁;知事无我,故权之以义;知心无我,故戒之以礼;知
识无我,故照之以智;知言无我,故守之以信。
曰:圣人之道,或以仁为仁,或以义为仁,或以礼以智以信为仁。仁义礼智信,各兼五
者,圣人一之不...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家《文始真经》 转读
第三篇 极
极者,尊圣人也。
关尹子曰: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贤愚,故因人之贤而贤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
,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
大同,故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无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谦;天下之物,无得以外之
,故含之以虚;天下之物,无得以难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物,无得以窒之,故变之
以权。以此中天下,可以制礼;以此和天下,可以作乐;以此公天下,可以理财;以此
周天下,可以御侮;以此因天下,可以立法;以此观天下,可以制器。圣人不以一己治
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天下归功于圣人,圣人任功于天下。所以尧舜禹汤之治天下,
天下皆曰自然。曰:天无不覆,有生有杀,而天无爱恶。日无不照,有妍有丑,而日无
厚薄。
曰:圣人之道天命,非圣人能自道;圣人之德时符,非圣人能自德;圣人之事人为,非
圣人能自事。是以圣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
曰:圣人知我无我,故同之以仁;知事无我,故权之以义;知心无我,故戒之以礼;知
识无我,故照之以智;知言无我,故守之以信。
曰:圣人之道,或以仁为仁,或以义为仁,或以礼以智以信为仁。仁义礼智信,各兼五
者,圣人一之不...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9
来自主题: HuNan版 - 陈寅恪:论韩愈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从来,以压倒同时之旧学派,此点关系吾国之佛教史,人所共知,又其事不在
本文范围,是以亦可不必涉及,唯就退之有关者略言之。
昌黎集一一原道略云: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30
抗药性与抗教性——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8周年
黎阳
2011.12.21.
一.中国历史性社会性特色之一:全民性的“抗教性”
二.中国历史性社会性特色之二:根深蒂固的“私人关系大过原则规矩”的社会意识
三.两大历史性社会性特色决定中国走不通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道路
四.毛泽东用公有制解决了“抗教性”这一千古难题
五.通向崩溃和内战之路
六.崩溃和内战与回归毛泽东
一.中国历史性社会性特色之一:全民性的“抗教性”
1.曾经沧海难为水
2.宗教的共同之处
3.沉重的历史遗产——全民性的“抗教性”
1.曾经沧海难为水
刚到美国时经不住几个热情拉我入教的教徒的三请四邀,也出于好奇,跟着到教堂听了
一次布道弥撒。之后他们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讲用会
’差不多,也是‘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
狠下功夫’、‘带着感情学’、‘把自己摆进去’、‘要斗私、批 修’、‘狠斗私心
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按照最高指示联系实际对照检查’、‘早请示、
晚汇报’、‘思想爬坡’、‘忠不忠,看行动’……不同的 是把赞美对象换成了‘上
帝’。...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7:51: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32
摘自 汗青著 《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节选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未必个个身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
官污吏则未必一定无气节,如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和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
”马士英,以及著名的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事迹,就有极强烈的代表性。而其中牵涉到
的其他一些所谓正人君子楷模如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之表现,则颇令人齿冷。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明
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
河南、大同三府。崇祯初迁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到此时,马士英的仕途都是颇顺利的,只是他做了巡抚后仅一月,就开始动用公款贿赂
朝贵,结果为镇守太监王坤揭发,被罚遣戍,随之流寓南京。
而马士英在南明弘光朝的得势与一方坐大,与当时同在南京的一位名列“逆案”的人物
——阮大铖,有极大关系。马士英与阮大铖两人就此熟识起来,也从此时开始,他们被
东林党人及大多史家指为阉党和大奸大恶的人物。
可实际上,阮大铖的名挂逆案与马士英被指奸臣,多少是有些冤枉的。认真追究起来,...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7:51: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史上最全超级金融知识(珍藏版)
送交者: 牛员外[♂★★★慢慢行走★★★♂] 于 2018-02-18 6:11 已读 3548 次

绝对珍藏版,可以先收藏,后学习。
基金
1、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s) 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
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
2、封闭式基金(close-end funds) 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及规定
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3、契约型投资基金(constractual
type funds)
根据一定的信托契约原理,由基金发起人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订立基金契约而组
建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人依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负责基金的经营和管理操作;基金
托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执行管理人的有关指令,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投资人
通过购买基金单位,享有基金投资收益。
4、公司型投资基金(corporate type funds) 具有共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依据公司法组
成以赢利为目的、投资于特定对象(如各种有价证券、货币)的股份制投资公司。基金
持有者既...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5
汉书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呼韩邪单于归庭数月,罢兵使各归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间者立为左谷蠡王
,使人告右贤贵人,欲令杀右贤王。其冬,都隆奇与右贤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
于,发兵数万人东袭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兵败走,屠耆单于还,以其长子都涂吾西
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楼头为右谷蠡王,留居单干庭。
明年秋,屠耆单于使日逐王先贤掸兄右奥鞮王为乌藉都尉各二万骑(1),屯东方以
备呼韩邪单于。是时,西方呼揭王来与唯犁当户谋,共谗右贤王,言欲自立为乌藉单于
,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后知其冤,复杀唯犁当户。于是呼揭王恐,遂畔(叛)去,自
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鞮王闻之,即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亦自立为乌籍单于。凡五
单于(2)。屠耆单于自将兵东击车犁单于,使都隆奇击乌籍。乌籍、车犁皆败,西北走
,与呼揭单于兵合为四万人。乌籍、呼揭皆去单于号,共并力尊辅车犁单于。屠耆单于
闻之,使左大将、都尉将四万骑分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自将四万骑西击车犁单于
。车犁单于败,西北走,屠耆单于即引西南,留闟敦地。
(1)为:犹“与”。(2)五单于:即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乌藉单于、呼揭单于、车犁
...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
甲本1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7:51: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7:51: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7:51: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040
40
来自主题: Running版 - Born to Run天生就会跑1-10章
好文要共享,Born to Run中文版1-10章。
中文版、英文版、kindle版我都买了,大家喜欢请支持正版:
http://www.amazon.com/Born-Run-Hidden-Superathletes-Greatest/dp
天生就会跑
Born to Run
克里斯多福.麦杜格 Christopher McDougall 着
王亦窍 译
善行无辙迹
——老子,《道德经》
第 一 章
孤独才能与鬼魂同居。
——安.麦可斯,《即兴篇章》(Anne Michaels, Fugitive Pieces)
这几天以来,我一直在墨西哥的西马德雷山区寻找一个神出鬼没的人,他的名字叫「卡
巴洛.布朗柯」,直译就是「白马」。我的追寻终于有了成果,在一个最意料之外的地
方遇上了他:不是在传闻中他经常出没的荒野深处,而是在灰扑扑的沙漠小镇,一间老
旧旅馆昏暗的大厅里。
「没错,」柜台接待人员用西班牙语边说边点头:「白马卡巴洛在这里。」
「真的吗?」不知道已经有多少次,我在其他很多古怪的地点听别人说我「刚与他擦身
而过」。
我甚至开始怀疑,也许白马这个人只不过是传说,是本地人自己编造...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4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在家中運用基督的教導(ZZ)
还有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
。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 见奇,此
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
才见本来真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
,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
,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
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358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jiawen (嘉文), 信区: Wisdom
标 题: 略析道教神仙信仰对佛教的影响——以敦煌P.230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为核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4:52:06 2012, 美东)
2009年9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中国历史上的佛道关系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永久性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从多层次多角
度认识的课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过程,是诸多因素造成的,而作为本土文化
重要内容之一的道教对佛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便是在这一视角下
,通过对敦煌P.230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下文简称《讲经文》)中所反映的神仙信
仰的考察分析,来揭示道教对佛教的影响和佛道融合的一些情状。
一、
P.230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对应的是《妙法莲华经》卷四“见宝塔品”国王舍
身为奴,求闻《妙法莲花经》一节。其中对于仙人的出场及相关内容作了富有想像力的
演绎,颇值得注意。其中内容有:

仙人常居山里,高闲无比。风吹丛竹兮韵合宫商,鹤笑(瓠)(孤)松兮...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
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老子的十大哲理 值得传承后世
老子(约西元前600—西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
,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
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着《老子》(又称为《道德经》、《道德真
经》、《老子五千文》)。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
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
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
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
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
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
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4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三位一体教义发展简史 林慈信
<三位一体教义发展简史>
第一部份 诺斯底主义(神哲派)GNOSTICISM
诺斯底派的主要教义
(LouisBerkhof,AHistoryofChristianDoctrines,47-49;伯克富,,页30-32。
林慈信修。)
我们在此不讨论诺斯底主义的各种派系,如Valentinus与Basilides等;我们只
简单地讨论诺斯底主义的教义。他们的教义有"二元论"(dualism)的特征。宇宙有两个原
始原则,或两个神,彼此敌对,一个高于另一个,甚至一善一恶。至高的神,即善神,
是无可测度的深渊。祂在自己与有限的被造物中间,造了一连串的中级存有者(middleb
eings,或aeons),都是从神性放射的(emanationsofthedivine),这些神圣的存有也被称
为分神。善神与这一些分神总合在一起,被称为"圆满"(pleroma),就是神性本质的丰满
(fullnessofthedivineessence)。至高的神只能借着这些"分神"与被造物发生关系。世
界并不是善神所造,乃是因为神性丰满中发生了堕落;所以世界是一位低级的,可能有
敌意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二章 定的进展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30  点击:149
第二章定的进展
行道与通达
在此,从最初开始专注到某个禅那的近行定生起为止,这中间的修定过程称为「行道」
。从近行定到安止定为止,这中间的智慧称为「通达」。《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5段
》在这里,我们主要可以认知到修定的两个阶段:从预备定到近行定是一个阶段,从近
行定到安
止定是另一个阶段。从预备定到近行定这中间的修定过程,我们称为「行道」;从证得
近行定之后到证得安止定这中间的智慧,我们称为「通达」。在本书的第一级当中,我
们注重在「行道」的培育;在第二级当中,我们注重在「通达」的培育。先谈「行道」
的培育。修定通常分成三个步骤:一、前行。二、正行。三、结行。
一、前行
前行(修定之前的准备工作)――放松与放下。如果修行者还没有完成破除障碍等前行
就努力修行,那么他的行道是艰难的(苦行道)。《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6段》修定
之前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以帮助修定时顺利稳定。所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做好前行的工作,修定就成功了一半。在《增支部.六法集.第24经》,...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3:34  点击:186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
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
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
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
、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
,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
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
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
,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
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卫灵公第十五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
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
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原文】
15·1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
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
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
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
,礼让为国...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论语 述而第七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at Jul 23 15:04:16 2011, 美东) 提到: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
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论语 先进第十一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Wed Jul 27 14:32:33 2011, 美东) 提到: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
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
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
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