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五十年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2
发帖数: 3402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圣心寺和“暴民恐惧”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973
方励之

我多次到过巴黎,但只去过圣心寺(Basilica of the Sacred Heart of Paris)一次
。不太喜欢那个地方。寺中没有非看不可的宗教艺术,相反,此教堂非看不可的是它的
世俗政治。
圣心寺位于巴黎的制高点——蒙马特高地。该高地周围有点像老北京的天桥,属九流三
教荟萃之地。卖唱的,画画儿的,洋杂耍,酗酒者,街混混,“红磨坊”等等都有。一
座80米宽80米高的大教堂,突然在此拔地而起,正襟危坐,和周围不很协调。大教堂的
颜色日间是一大片丧事状的煞白,晚上是惨白,看着瘮得慌,与巴黎的开朗的色彩格调
不协调。圣心寺门前的一尊铜像,是骑马举劍的圣女贞德,也令人感觉怪怪的,怎麽用
一员女将当看门的?就好像,在弥勒佛寺门口,不用哼哈二将当门警,而塑一尊立马横
刀的花木兰,不合适吧。
也许,设计者要的就是给你一个不协调的感觉。因为,圣心寺不同一般天主教堂,其主
要功效不在于弥撒,忏悔,洗礼,圣餐,婚丧典礼,封圣,或加冕,而是镇邪,压邪,
去邪...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的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周恩来的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送交者: ccplie
他把良心卖给魔鬼,还想要人民记住“恩惠”。他一生作伪,给自己争得短暂的名利,
留给后人的却是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国土。他以伪善的面目遮掩了阴险、狡诈、冷酷
、卑鄙、自私、贪婪的真面目;他瞒天过海,耍尽浑身解数,欺世盗名,无所不用其极
,直至生命垂危才悟出]“纸包不住火”的道理,害怕仇家报复、焚尸扬灰、祸延妻孥
,乃给妻子邓颖超留下“不留骨灰不建墓碑远离中南海”的椎心泣血遗嘱。
周恩来对林彪放冷箭的结局
三十年前的一月,北京长安大街出现了哭送“好总理”的壮观场面;四月五日,天安门
广场爆发了以悼念周恩来为名的反抗暴政之四.五运动。
三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洪流涤荡著独裁政权的种种污泥浊水,让魑魅魍魉一一
原形毕露,周恩来也不能例外。
对周恩来心醉神迷顶礼膜拜最甚的是一窝中共高干子弟,为了维系这一特权阶级的既得
利益,他们刻意把周恩来塑造成一尊超凡入圣的偶像,念叨他“在文革浩劫中保护了大
批老干部”。然而,从现已解密的档案资料可知,迫害老战友刘少奇、贺龙、彭德怀、
陶铸致死,制造彭罗陆杨冤狱等等,周恩来都直接插手,他还指导专案审查、罗...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方励之走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uboy (xyz),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方励之走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7 00:41:50 2012, 美东)
真的假的啊?他3月26日还在网上发了文章的啊。
圣心寺和“暴民恐惧”
发表于 2012 年 03 月 26 日 由 方励之

我多次到过巴黎,但只去过圣心寺(Basilica of the Sacred Heart of Paris)一次
。不太喜欢那个地方。寺中没有非看不可的宗教艺术,相反,此教堂非看不可的是它的
世俗政治。
圣心寺位于巴黎的制高点——蒙马特高地。该高地周围有点像老北京的天桥,属九流三
教荟萃之地。卖唱的,画画儿的,洋杂耍,酗酒者,街混混,“红磨坊”等等都有。一
座80米宽80米高的大教堂,突然在此拔地而起,正襟危坐,和周围不很协调。大教堂的
颜色日间是一大片丧事状的煞白,晚上是惨白,看着瘮得慌,与巴黎的开朗的色彩格调
不协调。圣心寺门前的一尊铜像,是骑马举劍的圣女贞德,也令人感觉怪怪的,怎麽用
一员女将当看门的?就好像...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69
4
这是家里老爹写的关于老太爷的一些回忆,很长,用了很多真名,没有地方发表,我就
转到这里来。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老一辈的历史,对中国当年那种奋斗精神非常感
慨。
准确性不敢保证,超长,慎入。
老 石 油 王 八 级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陕北四郎庙延长油田和甘肃玉门油矿工作和生活过的老石油
们一定对王八级这个名字不陌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那时,八级是我们国家企业工人技术等级最高的一级。而王八级达到这一级别时才
二十多岁。据说在当时整个西北石油管理局几万职工中仅有四人不到三十岁就是八级工
了,而王八级是最年轻的一个。
王八级的老家在上海郊区的嘉定城,小时候家境还算不错。由于日本人在侵略战争
中推行日式教育,遭到当地人的抵制,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家里不上学。王八级刚
读小学五年级就被迫缀学。十四岁时就进厂当学徒工。开始是纺织机械和柴油机修理工
,后来发展到车、钳、铣、刨、磨,凡是跟机械加工有关的工种都会干,而且干得相当
出色。
1950年底,青年王八级响应新中国号召,毅然奔赴条件艰苦的黄土高坡参加新
中国的石油建设。在四郎庙,与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一起...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5
☆─────────────────────────────────────☆
OE (7777777) 于 (Sun Oct 21 01:36:37 2012, 美东) 提到:
这是家里老爹写的关于老太爷的一些回忆,很长,用了很多真名,没有地方发表,我就
转到这里来。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老一辈的历史,对中国当年那种奋斗精神非常感
慨。
准确性不敢保证,超长,慎入。
老 石 油 王 八 级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陕北四郎庙延长油田和甘肃玉门油矿工作和生活过的老石油
们一定对王八级这个名字不陌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那时,八级是我们国家企业工人技术等级最高的一级。而王八级达到这一级别时才
二十多岁。据说在当时整个西北石油管理局几万职工中仅有四人不到三十岁就是八级工
了,而王八级是最年轻的一个。
王八级的老家在上海郊区的嘉定城,小时候家境还算不错。由于日本人在侵略战争
中推行日式教育,遭到当地人的抵制,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家里不上学。王八级刚
读小学五年级就被迫缀学。十四岁时就进厂当学徒工。开始是纺织机械和柴油机修理工
,后来发展到车、钳、铣、刨、...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毅先生兼任人大重阳研究员
李毅兼任人大重阳研究员
感谢祖国。在中国大陆,李毅不再是没有职务、没有职称、没有聘用的三无人员了。李
毅现在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
http://rdcy-sf.ruc.edu.cn/more_zl.php?cid=546
1949年,毛主席、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当时在美国有6000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
和国民党有关系的人。美国使用各种方法,努力使这些人留在美国,或去台湾,总之不
要回中国大陆。结果,其中4000多人,冲破美蒋的重重阻挠破坏,投奔毛主席、共产党
,回到祖国大陆,多数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世界各国留美博士,一、二十年来,
不回祖国的,印度第一多,中国第二多。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92%的中国留美
博士不回中国,91%的印度留美博士不回印度,现在中国成为全世界留美博士不回祖国
比例最高的国家。五十年代,中国大陆一贫如洗,为什么多数留美学生冲破美蒋阻挠,
投奔毛主席、共产党,报效祖国?因为那时候毛主席、共产党要赶超世界水平,要用人
才。今日中国大陆,与美国的生活差距,远远没有五十年代那么大,为什么92%的留美
博士现在拒不回国?因为,当今中国大陆,政...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7
戴晴忆养父叶剑英:对女性总是兴致勃勃 不知厌倦(图)
本帖最后由 dove 于 2014-8-26 09:49 编辑
戴晴
我一直认为我没有父亲,而一个女孩子没有父亲是很残酷的。现在,当他们一一离
开人世之后,我才知道,我有。我有四个父亲,四名知识分子,四位共产党人 ——我
的生父、养父、继父,还有公爹。
严格地说,我没有叫过他们,没有象别的女孩子一样嘹亮地、全心全意地、带着全
部的爱与信赖大声地喊过“爸爸”——对生父可能喊过,但他离开的时候我还不满三岁
,从小小的、细嫩的喉咙里呼出的“爸爸”二字,对他说来或许很惬意,但对我说来可
能完全是无意义的喃喃儿语。所以,严格地说,我从没有叫过他们。
叶剑英元帅,我原是遵奉着当时流行的风习,喊过他“叶爸爸”的。但大约在我1
0岁的时候,他听烦了:“爸爸就是爸爸,什么叶不叶的。”从此,我也就随着他的亲
生孩子一般喊爸爸了。当然,总是在不得不叫的时候,才吞着声音含含煳煳地喊一声。
而当我已成年,知道再喊他“爸爸”,不但意味着某种优势,且在优势之余又有了点沾
光的嫌疑的时候,我基本就不再喊,而以“委员长”或“副主席”代之。到了他已经去
世一周年,我写...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版举办中秋推书活动!
一千字太多了,京东500字我从来都写不满。所以把我最近半年看过的书罗列一下,不
过都是我的个人主观评价,读后感也称不上,算是片毛鳞爪吧。
杨国桢<明史>
本书为作者继承自己老师的未完之作,补充而成的。胜在图文并茂。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比如关于明朝为什么从明初的文武并重转到中后期的中文轻武。比如萨尔浒之惨败的
更多的原因。缺点也有,对一些学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尽量回避关键问题,
比如袁崇焕,张献忠之类。
南明史略
书的内容是五十年代的写的;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对明末的看法。那时范文程还是大汉奸
,吴三桂是超级大汉奸,袁崇焕还没走上神台,只是被冤枉的一个有能力的人。
万历野获编
小书一本,作者的意图是想当史料来着. 比如有一段,明英烈这个评书的起源,是嘉靖时
期的武定侯郭勋,为了自己升官,就找人写了这么一个,天天在皇帝面前说书, 把自己的
祖先郭英吹捧为和徐达常遇春一样的英雄, 日久天长,皇帝也觉得郭英功大赏薄, 于是
找机会封郭勋为国公. 要知道那年月别说国公或侯爵,能搞个伯当,就很了不起了。
张献忠剿四川实录
里面汇集了若干原始史料,只是不包括圣教入川记和五马先生纪年。不过读的时候...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50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志绥回忆录到底可信不可信
戚本禹批判李志绥的回忆录
美国《达拉斯时报》
戚本禹批判李志绥的回忆录
访问:美国《达拉斯时报》编辑陆源,整理:锺志林
一度担任毛泽东「御笔」、前中央文革风云人物戚本禹近年深居简出。他不接见
记者,不谈政事,不写往事回忆。美国《达拉斯时报》编辑陆源的父执辈,是戚
本禹的好友。前不久,陆源因公务去中国大陆,两人会见,谈及往事。谈话中陆
源曾就李志绥写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征询戚本禹的意见。戚本禹坚决驳
斥了李志绥,并透露了许多文革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历史秘闻。
陆:前不久,台湾、美国出版了毛泽东私人医生李志绥写的回忆录,这本书轰动
海外,不知您看过没有?戚:看过,是友人从日本带回来的,谈这个问题之前,
先要学孔夫子来个「正名」。毛泽东没有私人医生。毛泽东的医生、护士、秘书
都姓「公」。李志绥原是北京中南海门诊部的医生。我一九五O年进中南海时,他
负责给中南海的干部、工人看病。他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洋医生」,医术要比
当时从解放军训练出来的土医生高,加上他看病认真负责,而且能讲出个道理来
,所以大家部愿意找他看病,由此有了名声,并被选为工作模范。他给当时中南
海的警卫局长汪东兴看病看得也...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10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许多评
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航天事
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发表的
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有涉及
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两弹一
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需要,
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为繁忙
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热议
”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尤其
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个时
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互动
?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历史
的高度回答这些问题,除...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3438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加拿大种族歧视的本质和表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3 13:41:13 2014, 美东)
加拿大种族歧视的本质和表现
前言与按语 近月加拿大联邦移民局无预警把投资移民一刀切断;本来法律不溯既往,
例应已申请的应予保留,依法取捨。这项移民原定的配额,大比例為中国大陆地区申请
者所佔。移民局没有正式说词,只敷衍说可向个别省份去申请,这比联邦的条件更宽鬆
云。这显然卸责的说词;并隐约的透露;中国大陆的投资移民,得到核准前来,很多放
下妻儿,主要负责的投资者却又回去,甚至未完成履行投资移民的责任。然这是加拿大
移民条例的漏洞,大可以从速立法补救,从严审核申请者;也不能武断新的投资移民必
如以前的不履行责任!申请者的费用又高,等候长时间等导致的损失,不是常说国际公
义的加拿大政府所為!这大批中国投资移民要集体向加政府诉讼;不能说没有法理。中
国外交部的配合是应该的;加拿大移民局会这样对待英、美、法的投资移民申请者?如
果说没有歧视,能...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到底毁了多少字画文物?
文革到底毁了多少字画文物?据民间初步统计:一个天津市在文革期间被毁的字画文物达220万件;而在宁波地区,被打成纸浆的明清版的线装古书就有80吨!上海刘海粟珍藏字画当街烧了五个多小时…至于全国,十年混沌已无从记录,但有不少民间档案和口述回忆,令我们对那个无知的年代,所有践踏文明的鲁莽思想与无知行为,痛彻骨髓。
1,北京名学者梁漱溟家被抄光烧光。
文革过后梁漱溟回忆抄家时红卫兵的举动时说:‘他们撕字画、砸石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艺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在清朝三代官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堆到院里付之一炬…红卫兵自搬自烧,还围着火堆呼口号…
2,林散之珍藏全部烧光。
南京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珍藏多年的字画及自己的作品全部被毁之一炬,他被赶回了安徽老家。当时在上海居住的画家林风眠家被抄家、画被焚烧,又在风声鹤唳中自己将留存的作品浸入浴缸、倒进马桶、沉入粪池。
3,马一浮被炒家。
中央文史馆副馆长、84岁的杭州名学者马一浮的家被搜罗一空。抄家者席卷而去之前,他恳求道:‘留下一方砚台给我写写字,好不好?’谁知老人得到的却是一记耳光。他悲愤交集,不久...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13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耻辱、羞愧、畏惧或者种种不堪,我都难以理解,父亲何以如此
持久地回避提及他的父母兄姊。即使在他暮年的平淡岁月里,也始终保持着拒绝回忆的
习惯,而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爱唠叨过去的痕迹。他像一个纯粹凭直觉而熟稔行路的盲
人,总能巧妙地避开坑洼一样躲闪着那段凹陷的岁月。以致于让人误会他几乎像陨石一
样来到这个星球,他的身后是一片巨大的虚空;他来时的路飘渺无迹,只是仅供凝思而
永远难以洞彻的沉沉星云。
这似乎意味着我的血液之河只上溯到父辈就枯涸了,我像一条没有源头的细流般在大地
上慢慢洇干。但这是不合逻辑的,不管祖父母的存在怎样如同传说一样难以亲近,我相
信父亲和我都永远根据在那个庞大家族的废墟上。它在若干年的隐秘梦影里,在浩淼难
问的冥冥之中,默默地提供了我们两代人在苦难泥土上存活的力量。
我真正得以窥见父亲的家史是在他不治而逝之后。那是一九九四年的冬天,我在警察的
陪同下赶回恩施奔丧。父亲在一面血红的党旗下似乎安详了,带着他隐忍一生的巨大秘
密等待着最后的火焰——他几乎已决意要将一切胸中块垒都花为灰烬——他唯一的遗嘱
是把骨灰撒向清江,让流水带他回到老家。
老家?老家?我...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帖]我的义父 叶剑英
[转帖]我的义父 叶剑英
我本不愿,或许也不该写我的义父,因为他在历史上名头似乎已被锁定,不但有官
方成摞的、板上钉钉的文件,还有官办的传记组。有关他的每一个字都要迁就不可冒犯
的正史,闹得不好,还会撞上不知什么人的实际利益。同样沾不得的是他的一批不但出
类拔萃,并且已经动辄左右市场、左右他人的命运的子侄;外加成打的一提起他就要顿
足、就要落泪的战友与部下……我想,就算他们对他有着深切的了解——我认为并不大
有——可能也只愿他高高悬在天上,做一颗万人仰视的遥远的星。
当然,做星没有什么不好。多少人都想做星,付出毕生的努力,也不过是一方倏乎
间即消逝于无际宇宙的陨石。但我知道他是一个人,一个才智出众,却处处容让;充满
温情,又时时克制;有着细腻的感受,内心又十分寂寞的人。更奇怪的是,原想退步抽
身,却总被卷进残忍格斗的漩涡中心;常常被认为超乎寻常地沉着机警,还大玩过几次
权术,却是一个对政治极端厌倦的人。
我还不到5岁即被他收养。他之收留我,我想,一方面当然出于对父亲的友情,另
一方面,也因为他身边正有一个比我稍大一点的女儿,而这女孩的母亲,当时没有、后
来也...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5
谁说周是为林彪而哭?
周的这场大哭,高文谦是这样解释的:
纪登奎这样回忆道:
当时最紧张的情形刚刚过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员还留在人大会堂
集体办公。一天,当时协助抓国务院业务组工作的先念和我有事需要向总理汇报,见总
理独自一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里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
为什么事情闷闷下乐,便进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是听着,一言下发。后来当听
我说到"林彪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济建
设了"这样一席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总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渐渐哭出声
来,接着又号啕大哭起来,其间曾几度哽咽失声。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伤心,一时
下知说什么好,就站在一边陪着。最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
你们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周恩来本来是一个自制力极强,决不轻易喜怒哀伤形于色的人。按照"男儿有泪不
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的说法,这回如果不是伤心到了极点,心中郁积已久的苦闷已
经到了非吐不快的地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此恸哭失态的。
作者曾就周恩来究竟为何...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6
谁说周是为林彪而哭?
周的这场大哭,高文谦是这样解释的:
纪登奎这样回忆道:
当时最紧张的情形刚刚过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员还留在人大会堂
集体办公。一天,当时协助抓国务院业务组工作的先念和我有事需要向总理汇报,见总
理独自一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里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
为什么事情闷闷下乐,便进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是听着,一言下发。后来当听
我说到"林彪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济建
设了"这样一席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总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渐渐哭出声
来,接着又号啕大哭起来,其间曾几度哽咽失声。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伤心,一时
下知说什么好,就站在一边陪着。最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
你们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周恩来本来是一个自制力极强,决不轻易喜怒哀伤形于色的人。按照"男儿有泪不
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的说法,这回如果不是伤心到了极点,心中郁积已久的苦闷已
经到了非吐不快的地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此恸哭失态的。
作者曾就周恩来究竟为何...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erry0803 (Jerry and Tom),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毛主席为什么说要带领人民重上井冈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2 22:14:32 2016, 美东)
毛主席为什么说要带领人民重上井冈山
毛主席一生自年轻时就一直孜孜以求着国家民族的最佳出路,最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
共产主义道路,并为此奋斗终生。试想,在自己亲自领导下经过将近三十年浴血奋战,
牺牲了几千万同志战友为代价取得的人民政权,一旦在自己眼皮底下被人暗度陈仓改旗
易帜,他能答应吗?所以,他不止一次说到如果国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他就要重上
井冈山,这绝不是什么虚妄之言。
毛主席生前在谈到党内有人一味明里暗里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在谈到党内日
益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四处滋生蔓延的时候,在谈到自己和众多战友为之流血牺牲的革
命事业有可能付诸东流的时候,曾不止一次说到,真要那样的话,我就再次带领人民上
井冈山。
老人家的这句话绝非为了某人某事发出的一时之气之言,也绝非是党和国家的事情
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不堪局面...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uncle (大V),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看了信阳地委副专员秘书余德鸿的回忆录说信阳饿死105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8 13:11:49 2016, 美东)
以前不信,现在相信大饥荒饿死3000万了。
http://lwxx493.blogchina.com/1390273.html
“信阳事件”指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生在河南省信阳地区的饿死人事件。由
于这个事件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涉及到中央
庐山会议关于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部署,也涉及到毛泽东同志对信阳问题的批示,所以
至今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说法,不仅在编修地方志,对
这段灾难性的历史未做详细记载,在纠正冤假错案中,对信阳事件中的问题也没有给予
平反纠正。信阳地区的广大干群,虽然意见很大,但至今不敢对此妄加评说。我认为这
种情况是失常的,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论它是光辉的,还是灾难性的,都在
继续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现实生活,故需如实记...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杨显惠:夹边沟右派的千种死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3 12:07:39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3131
【夹边沟不是夹皮沟,夹皮沟在东北,在二人转和赵本山的小品里。夹边沟则在甘肃,
少有人知,1958年前后有数千名右派被发往夹边沟农场劳动改造。两三年期间,大半数
人仅剩一把骨头,埋在了农场外的荒野。作家杨显惠,1946年生于兰州,1965年上山下
乡,1988年入天津作协专职写作。他跟踪采访夹边沟幸存右派多年,并于2000开始在上
海文学杂志上开始连载,并结集出版,那些故事中的主角与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
,他们有他们的故事,和他们面对命运和面对死亡的姿态。】
土窑便是右派们的住处。
1、冻
1960年冬,一天,他到猪圈去,想抠点猪食吃,倒在了猪圈旁边。那天下了一场大雪,
把他的尸体覆盖起来了,好几天都没有人发现他。于是人们传说他逃跑了,因为有人反
映他曾给哥哥写过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著名预言著作《推背图》及其神奇传说
一、《推背图》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相传《推背图》一书诞生在唐代初期,它是一部中国历史发展预言书。它的作者是唐代
初期著名预言家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其中,由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代岳珂所作的《
桯史》中主张此书的作者只是李淳风一人。
此书的由来是唐太宗李世民问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大唐的江山能够维持多久?继承
大唐江山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个问题本来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帝王们所患的一种“江
山病”而已。但是,精通天文、历法的著名预言家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为了回答唐太
宗李世民的这一疑问,立刻一人在前面走、一人在后面推前面人的后背,二人走一步就
说出一句识语和颂语 (即预言诗),御用画家马上就把他们二人所说所看的情景画下来
。故名之为《推背图》。
传说,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共走了一千六百步,象征着自大唐开国626年开始,往下预
言了一千六百年的中国历史更替。即此书预言的范围始自626年、终于2026年。实际上
此识语和颂语(即预言诗)的内容是开始自盘古开天地的,即此二人首先把唐代以前的历
史更替进行了说明。但《推背图》只有六十幅图,它利用了中国古代易学理论中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出了个蒋经国


为民主自由打拼甚至牺牲生命的受压迫民众并不少见,可为民主而最终站出来推动
和平转型的独裁者几乎是凤毛麟角的——中国出了一位,他就是蒋经国!
文 | 杨恒均
六十年代,一位美国议员到台湾对蒋经国说,要反攻大陆的话,得趁早。理由是任何年
轻人被共产党教育十年,一辈子就都是“顽固的共党分子”了。言下之意收回大陆也收
不回人心。蒋经国听到此语,回头对助手调皮地眨眨眼,因为他本人就是在当时共产主
义的大本营苏联被洗脑了整整十二年。
究其一生,蒋经国身上的马克思主义气味与社会主义思想还真是很浓的。他常常一身布
衣深入民间,访寒问苦,这在军装笔挺的国民党精英中还真是少见的;他从头到尾都没
有像他父亲那辈一样对共产党表现出应有的“刻骨仇恨”,他早期对台湾的改革,和他
莫斯科老同学邓小平在中国大陆所做的几乎一模一样。这都让他成为国民党中的异类,
经常遭到非议甚至攻击。当他选定的接班人李登辉被情治机关发现早期曾参加共产党组
织时,他挥挥手表示“就这样了”。
蒋经国被誉为台湾现代化的推手,虽然是独裁者,但却把自己变成了最后一个独裁者。
当然,他并不是没有争议的,我接触的一些民进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杜光感叹邓小平:千秋功罪 谁与论定?
October 19, 2014
千秋功罪 谁与论定?
杜 光
前一时期为纪念邓小平诞生110周年,媒体着实紧张了一阵,大块文章电视剧,纪念邮
票纪念会,十分热烈。当然,对于像邓小平那样的历史人物,开展高规格的纪念活动,
是无可厚非的,但整个纪念活动显得有些片面。片面性主要有二:一是把别人的功绩算
到他的头上,二是只歌功颂德,丝毫不提他的错误罪过。前一片面性已有多位朋友指出
,后一片面性人们却罕有论及。这大概同我们的传统有关,纪念前人,总是矜功讳过,
纪念邓小平也不例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一个人的评价,却必须功过兼及。现
在纪念邓小平的高潮已过,应该对他作出全面的评价,对他的功绩已有过充分的介绍和
论述,有必要对他的错误和罪过作一些评说。
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邓小平是一位功大罪也大的人物。说一句有点夸大的话,其功
其罪,都足以永垂千秋,功可流芳百世,罪却遗臭万年。在他的许多过失中,可以构成
罪行的有三件事,一是充任反右运动总指挥,把五十多万(一说三百多万)知识分子打
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沦为贱民;二是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堵塞了思想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中的钱学森
作者:华新民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
许多评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
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
发表的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
有涉及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
两弹一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
需要,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
为繁忙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
热议”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
尤其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
个时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
互动?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
历史的高度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今天,四十岁以下的人,说起“统购统销”可能已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不知为何物。而
当年它确是悬在亿万农民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条缠在亿万农民颈上的绳索。也
是毛泽东开始把亿万农民“农奴化”的第一步措施。更可悲的是此“绳索”在农民身上
一套就是半个世纪。“套”得农民有苦难言,欲哭无泪。直到十年前,在农村的“群体
性事件”已成燎原之势时,官方才终于将此“绳”从农民身上解了下来。
1953年4、5月间的一天中午放学走出校门,准备去买点吃的东西。由于当时我们这些所
谓“剥削阶级”的家庭,已被伟大的党“清算”得一贫如洗了,而学校离我家又较远,
所以中午只能在街上去买点锅魁一类的便宜食品来充饥。“锅魁”是一种用面粉烘烤而
成的饼状食物。价廉物美,充饥很实在,颇受低层劳动者的青睐。而且我的家乡成都市
卖锅魁的店铺又很多,所以购买也很方面。可是那天不知怎么的,我一连走了几家,平
日并不热闹的锅魁店,那天却“购销两旺”围了一大堆人要争着买。我急了,便拚命往
里挤,看见他刚出炉的锅魁,顾不得烫手,便用手帕包着去抓了两个。旁边的人见了便
大声责备我“这娃娃怎么不讲理,不守次序,你还是个学生呢”!我边抓着锅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本文系沈志华教授2017年3月19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讲座记录】
【根据录音整理,经过本人校订】
昨天讲了中苏关系,都是解读档案,今天主要谈谈中朝关系,也是我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最近“萨德”问题很热闹,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这个问题。当然一个小
时的时间根本讲不完,我的这本中朝关系史的书,是从1919年一直写到1976年,整个是
讲中朝关系的历史脉络和变化曲线。时间不够,但是有一些精髓的东西,就是我认识到
的、归纳出来的问题,我想和当前的“萨德”问题联系起来谈谈,可能会有一点启示。
首先要谈的是学者的责任,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怎么看待朝鲜半岛的问题。我们
现在承接了国家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与历史研究》,大外
也是一个工作站,那么,我们学者的责任是什么?现在,教育部、中宣部一天到晚地让
老师们给中央建言献策,这个是不错的,发挥智库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
提一些建议。但是,中国做的有点走样。为什么说是走样?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是“一窝蜂”地上,出了点事就让大家都写报告,都出主意。但是
没有搞清楚智库的作用和功能,没有把学者特别是做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每年高考放日时,便是状元“群星闪耀”时。自大陆设立高考招生制度,除文革曾中
断过招生,数十年来输出估计上千名状元。他们学成后多数步入学界、政界、商界,成
为社会中坚。但并不是所有状元都前程可期,中共建政后的历史上,曾有过一名命运极
度悲凉的状元。他叫沈元,系1955年全国文科状元。如果他还活着,今年该有78岁,但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沈元这个名字 ...
热闻之下,还有”冰点“。他是旧时学霸,以治学成名。还在北大读书时,沈元就
被誉为天才学者,可惜反右运动中被打成极右派。摘帽归来24岁的他,在《历史研究》
发表《急就篇研究》,同题研究的论文质量被指高过王国维。25岁,他又在该杂志发表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后被《人民日报》整版摘录,在《人民日报》的出版史上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沈元最终因治学命丧黄泉。文革中的1970年“一打三反”,年仅32岁的他被
以所谓的投敌叛国“反革命罪”错误枪决,文革后才平反。这期间,和沈元同被枪决的
北大同窗还有:中文系林昭,外语系顾文选,哲学系黄中奇,化学系张锡琨。本是“人
中龙凤”的他们,可惜生错时代。林昭的名字想必很多人已听闻,但留下著述文字最多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年度深度报道”稿件(导读篇)
“新红学”竟是胡适开启的百年骗局?
——青年学者陈林指称主流红学观点全部建立在陶洙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之上,红学
界高层长期隐瞒胡适伙同陶洙等人作伪的事实
编者按 2016年年初,青年学者陈林向本报提交了题为《百年红学诈骗 胡适带头造假》
的11万字的学术论文,论文详细列举证据材料,指称众所周知的“红学常识”没有一条
能够成立,全部是建立在陶洙(1878年—1961年?)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之上的谎言
,胡适就是这些谎言的知情者和首倡者;论文指称红学界高层人士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初就已经知道胡适伙同陶洙等人作伪的事实,但长期隐瞒真相,继续鼓吹胡适自1921
年以来倡导的各项“新红学”论断;论文还提出了120回小说《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
生于1706年的曹頫等新说。7月4日,《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B06版刊发陈林专稿《红
楼作者是曹頫 百年红学梦一场》,该文即可视为其论文的提纲概要。
经审慎研究,本报认为,陈林论文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如何阅读及研究一部中国古典小说
,而且关涉到“新红学”的兴废存亡和对红学界的究责,关涉到对胡适乃至百年来中国
知识分子学术方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年度深度报道”:胡适开启新红学百年骗局(笔迹篇下)
胡适伙同陶洙董康等人伪造“脂评本”?
——陈林认为胡适从一开始就知道其首先推崇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是陶洙亲笔
伪造
本报讯 作为“乾隆时期抄本”“脂砚斋评本”的“甲戌本”和“庚辰本”在红学研究
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部抄本都是胡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首先向世人
隆重介绍的。然而陈林认为,胡适不但从一开始就通过“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
”等情况知道这两部抄本是在《增评补图石头记》之后炮制的假古籍,而且知道作伪者
就是跟其好友董康关系极为密切的陶洙。
(小标题)胡适伙同董康陶洙等炮制骗局?
本报此前报道,胡适在1921年撰写《红楼梦考证》一文之前,已经仔细对比研究过《增
评补图石头记》和其他多种版本的《红楼梦》。陈林据此认为,胡适“没有任何可能”
看不到《增评补图石头记》小说正文跟其他版本《红楼梦》的巨大差别,“没有任何可
能”不知道“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可以一举证伪他首先推崇的“程甲本”、
“程乙本”、“甲戌本”和“庚辰本”。陈林还认为,从胡适长期刻意隐瞒“甲戌本”
卖书人信息,以及长期“垄断”“甲戌本”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作者: 一真溅雪
今年是“反右运动”六十周年,笔者作为这场运动的目击者(笔者当年作为一名十七岁
的高中学生尚无资格参与这一运动),鉴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仅指中国大陆)造成的影响深远而巨大灾难,以及当下中国大陆的中青年人对这场运动
都知之甚少,笔者深感有必要让当代的中青年人了解一下这一段历史的真像,并希望更
多的比我年纪更大的亲历者站出来揭开这场“反右运动”的真像和它造成的罪恶。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以下简称“毛”)在中国大陆实现了他自幼以来的帝王梦,当
上了中国大陆名符其实的、挂着共产主义招牌的土皇帝(党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国家
主席)之后,其野心并未得到完全满足。因1953年3月5日对前苏联民众(包括各级党政
军官员在内)犯下滔天罪行的前苏联共产极权魔头斯大林遽然去世之后,毛环顾世界共
产主义阵营,自感无论是在资历、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是在玩弄权术的能力
方面,在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已无人能出其右。一种要充当世界共产革命的“伟大领袖”
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在毛的内心滋长、膨胀起来。
要充当世界共产革命的领袖就必须首先把中国大陆变成世界共产革命的大本营和基...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476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的民族观
肯定五十年代相对独立
五十年代内蒙还是乌兰夫半割据
西藏还在达赖统治下
新疆还没那么多汉族居民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下一个戊戌年,我们在哪?
格隆汇
一、
元朔二年(前127)正月,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令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并将王国封
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这直接引致了尾大不掉的各诸侯王国的分崩离析,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正式建立。自此,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和相当治权为特
征的封建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长达两千多年、几乎看不到
尽头的对专制集权的反复争夺与循环更替。
元和二年(公元85年),汉章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并一直延续至今。与西方公
元纪年的绝无重复不同,干支纪年每60年会重新一个轮回。
我们这个民族,最鲜明的底色与烙印,在几乎两千年前就已定型,之后只是一轮又一轮
的轮回而已。
这,算不算一种冥冥中的宿命诅咒?
二、
1898年9月28日下午四时,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烈日高照下的刑场上人山人海。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为悲壮黑暗的一个日子,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杨
锐、林旭等6位维新变法人士在这里被处斩,围观的上万百姓兴奋地向他们身上扔着白
菜帮子!这一年是中国的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六君子”。而由他们主导的那场比日
本明治维新晚了30年的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8144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简化汉字的反思
发动农民搞文化革命 就是有问题
雷崇功
 五十年代,《汉字简化方案》一出台,很快就得以推行,并成为法定文字。几十年
来,简化字一统天下。在那种形势下,没有谁表示不同的意见,反对"最高指示"那还了
得。许多人因对文字改革有意见而罹祸,著名诗人、学者陈梦家就因为说了"汉字改革
要慎重"被打成右派分子,被迫害致死。章伯钧、罗隆基的罪状里也有反对文字改革这
一条。学术问题上纲上线到吓人的高度,实在是民族的悲哀。后来又乘文化大革命东风
推出"二简",并在报刊和中小学课本中试用。许多政府官员和文改专家宣称:简化汉字
和拼音方案是汉语拼音化的准备工作。似乎马上就要宣判方块汉字寿终正寝了。
一、 简化汉字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证明经过简化的现代汉字,能够充当汉语的书面语言符号,
尚能完成现实的交际任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问题越来越显得严重,许多恶果
已逐渐显露出来,不得不引起所有炎黄子孙严肃思考,寻求合情合理切实可行的办法。

 整理异体字和简化汉字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历代"俗字"不少,五十年代初风行
"解放字",有的字可以说约定俗成了。如:党、乱、笔。有
I********l
发帖数: 8702
33
1. 任何说中国三年饿死三千万的人,都需要先想一下,抗日战争8年,中国军民算到一起才死了多少人?
2. 即使按照所谓1000万人的说法,也请算算,这是多少家庭?至少也是300万~500万家庭?每家就按四口人算,也意味着至少几千万五十年代活下来的中国人应该是对饿死人有亲身经历的。但是,网络到处充斥着饿死三千万的说法,却愣是找不到哪怕1000个真名实姓讲述当年自己家人如何饿死的叙事。难道人们健忘到这个程度?对于这么惨痛的经历竟然会羞于启齿?要知道,民国二十八年的那次大饥荒,河南饿死也不过三百万人,但是却留下了许多集体回忆。例如,当年人是如何饿死一批,又如何撑死一批(秋粮下来后人们使劲吃,结果撑死了),当年是如何吃土。这些都是大饥荒的佐证。但是说到比民国二十八年那次饥荒更“惨烈十倍“的三年自然灾害,却很莫名其妙的找不到任何佐证。比如说,有多少人相食的叙事?有多少吃土的叙事?有多少饥民饿死路边的照片或者回忆?所有中文论坛上能搜索到的饿死三千万的文章,要么就是空洞的数字,要么全都是转来转去的东西。五十年代的人还都活着呢,也有条件上网,怎么就没有哪怕1万个人出来真名实姓的讲述自己当年家人如何饿死的
d******e
发帖数: 1718
34
死人没法说话。

一起才死了多
少人?
万家庭?每
家就按四口人算,也意味着至少几千万五十年代活下来的中国人应该是对饿死人有亲身
经历的。但
是,网络到处充斥着饿死三千万的说法,却愣是找不到哪怕1000个真名实姓讲述当年自
己家人如何饿
死的叙事。难道人们健忘到这个程度?对于这么惨痛的经历竟然会羞于启齿?要知道,
民国二十八年
的那次大饥荒,河南饿死也不过三百万人,但是却留下了许多集体回忆。例如,当年人
是如何饿死一
批,又如何撑死一批(秋粮下来后人们使劲吃,结果撑死了),当年是如何: 吃土。这
些都是大饥荒
的佐证。但是说到比民国二十八年那次饥荒更“惨烈十倍“的三年自然灾害,却很莫名
其妙的找不到任
何佐证。比如说,有多少人相食的叙事?有多少吃土的叙事?有多少饥民饿死路边的照
片或者回忆?
所有中文论坛上能搜索到的饿死三千万的文章,要么就是空洞的数字,要么全都是转来
转去的东西。
五十年代的人还都活着呢,也有条件上网,怎么就没有哪怕1万个人出来真名实姓的讲
述自己当年家人
如何饿死的经历呢?几千万人饿死啊,那就是上亿的人都应该有亲身经历。
三年死了几千
万,估计人们都饿的连尸体都不会
b*********n
发帖数: 2284
35
三年死三千万比较合理.
毛泽东同志说95%的中国人是好的,5%右派.当时人口六亿,5%正好三千万.三年消灭干净.

一起才死了多少人?
万家庭?每家就按四口人算,也意
味着至少几千万五十年代活下来的中国人应该是对饿死人有亲身经历的。但是,网络到
处充斥着饿死三千万的说法,却愣
是找不到哪怕1000个真名实姓讲述当年自己家人如何饿死的叙事。难道人们健忘到这个
程度?对于这么惨痛的经历竟然会
羞于启齿?要知道,民国二十八年的那次大饥荒,河南饿死也不过三百万人,但是却留
下了许多集体回忆。例如,当年人
是如何饿死一批,又如何撑死一批(秋粮下来后人们使劲吃,结果撑死了),当年是如
何: 吃土。这些都是大饥荒的佐证。
但是说到比民国二十八年那次饥荒更“惨烈十倍“的三年自然灾害,却很莫名其妙的找
不到任何佐证。比如说,有多少人相食
的叙事?有多少吃土的叙事?有多少饥民饿死路边的照片或者回忆?所有中文论坛上能
搜索到的饿死三千万的文章,要么
就是空洞的数字,要么全都是转来转去的东西。五十年代的人还都活着呢,也有条件上
网,怎么就没有哪怕1万个人出来真
名实姓的讲述自己当年家人如何饿死的经历呢?几千万
h*******6
发帖数: 34
36
你说话怎么和日本人有点像?什么南京户口只有10万,怎么会死30万?是不是当年,日
本人强奸了你
祖上,留下的种?

一起才死了
多少人?
万家庭?每
家就按四口人算,也意味着至少几千万五十年代活下来的中国人应该是对饿死人有亲身
经历的。但
是,网络到处充斥着饿死三千万的说法,却愣是找不到哪怕1000个真名实姓讲述当年自
己家人如何饿
死的叙事。难道人们健忘到这个程度?对于这么惨痛的经历竟然会羞于启齿?要知道,
民国二十八年
的那次大饥荒,河南饿死也不过三百万人,但是却留下了许多集体回忆。例如,当年人
是如何饿死一
批,又如何撑死一批(秋粮下来后人们使劲吃,结果撑死了),当年是如何: 吃土。这
些都是大饥荒
的佐证。但是说到比民国二十八年那次饥荒更“惨烈十倍“的三年自然灾害,却很莫名
其妙的找不到任
何佐证。比如说,有多少人相食的叙事?有多少吃土的叙事?有多少饥民饿死路边的照
片或者回忆?
所有中文论坛上能搜索到的饿死三千万的文章,要么就是空洞的数字,要么全都是转来
转去的东西。
五十年代的人还都活着呢,也有条件上网,怎么就没有哪怕1万个人出来真名实姓的讲
述自己当年家人
如何饿死的经历
T*R
发帖数: 36302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个生孩子得有心气
对中国人来说,觉得生活有盼头,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才会有多生的想法。
这个老毛五十年代领导人民翻身作主后就是这样。即使是三年困难时期,过了人们照样
生。因为人民还是有希望。
现在很多人,觉得生活没啥希望。虽然帐户上钱比过去多了点,但是不安区感却比过去
严重多了,你要是整天担心这担心那得,哪还有劲生小孩养小孩啊?
港澳台也一样。
中国人民最幸福的时期就是五十年代,其次是60年代前期。
a*********l
发帖数: 386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是谁掘了中华的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dahuilang (啊大灰狼),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是谁掘了中华的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7 00:21:16 2010, 美东)
1.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 焚骨扬灰。
2. 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 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 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
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 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
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
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
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
塑像也毁于一旦。
9. 颐和...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39
打造中国工业基础的苏联援建156个项目到底是哪些
一、辽宁省
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辽宁有24项。包括:
1.鞍山钢铁公司;
2.本溪钢铁公司的扩建;
3.抚顺发电厂、
4.阜新发电厂、
5.大连第二发电厂的增容;
6.阜新新丘竖井、
7.阜新平安竖井、
8.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9.抚顺东露天矿、
10.抚顺老虎台煤矿、
11.抚顺西露天矿、
12.抚顺胜利矿刘山竖井、
13.抚顺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
14.抚顺石油二厂、
15.抚顺铝厂、
16.沈阳第一机床厂、
17.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
18.沈阳风动工具厂、
19.沈阳电缆厂、
20.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以及
21.杨家杖子钼矿和
22.一一二厂、
23.四一0厂、
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和扩建改建工程。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
重点工程项目730个。包括改建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冶
炼厂、锦州铁合金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
、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
(一)沈...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367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来讲两个故事
解放前可能由于两头蒜枪毙战士,解放后军队不缺物质,也不会捡蒜。
及至枪毙地主,应该是在五十年代镇反时(从镇公所可是看出,这是五十年代初之前的
机构),如果是文革,号召群众打死有可能,枪毙不可能。
现在,许多人把镇反和文革弄混的。

度。
f*****8
发帖数: 5996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秦城监狱的生活图景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powershadow (鲍鱼○英语好好玩),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秦城监狱的生活图景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4 13:59:56 2010, 美东)
秦城监狱的生活图景zz
from 牛博国际 by 宋山寨
作者:刘贤斌 来源:民主中国
秦城监狱是中国最著名的监狱,但它却远非陈卫以前所描绘的那样浪漫,二十年来我曾
被当局关押进过许多地方,在我看来,秦城监狱的生活是最艰苦的。
秦城监狱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助修建的,因此它的建筑完全是苏式建筑,高大威猛且十分
坚固,让人自然产生敬畏、压抑和绝望的情绪。就拿它的墙来说吧,竟然厚达八十公分
,据说墙中还有很多钢条。每个监舍的铁门也十分厚重,每根钢条的直径至少有三公分
宽,何况铁门外面还有一道厚重而结实的木门。一个人被关进这样的一个屋子里,他很
快就会安静踏实下来,他将再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即使是最大胆狡猾的囚犯也会自
动放弃逃跑的念头。这是一个真正没有任何自由的地方,甚至连墙上的两个窗户也与我
们平常所见的窗户设计得完全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2
货币战争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一)
——货币战争的历史、世界格局背
作者:占 豪
(连 载——详见占豪搜狐博客)
本篇序言
笔者很多文章都流传很广,有些在中华网、铁血都出现了数十万的点击量,虽然有
些文章“占豪”的署名走失了,但这些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也是值得的。当然,
如果署名那就更完美了,毕竟这字也是笔者一个个码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署名
又不要钱,干嘛唯独丢下“占豪”俩字呢,呵呵。不过,笔者这篇文章例外,转载是否
署名笔者均欢迎,与署名这种小细节相比,其价值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知道更有现实
意义。所以“欢迎转载”!
本篇文章很大,是站在整个历史、世界、中国甚至每个中国人等角度来考量当下形
势。所以,本篇文章放在内参上不算抬高它,放在每个人手里也不算贬低它,因为本身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货币战争是怎么回事,同时中国面临什么
样的挑战和机遇。可以说,看明白本篇的人越多,中国在未来货币战争中胜算越大!中
国人都明白了,谁还能瞒天过海?谁还能李代桃僵?谁还能欺世盗名?
另外需要提醒一条,本篇关于“货币战争”的阐释,绝非与宋鸿兵先生之《货币战
争》相类似内...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671
43
“投靠”这个词确实不好听,也确实没到有的国家那种程度。主要是对比一下五十年代
和八十年代两种“开放”的区别。再怎么开放,主心骨总要有,不能别人怎么说自己就
怎么做。其实五十年代这种现像也很严重,好多事都是苏联专家说了算,也是一种当时
的“崇洋媚外”。不过那时领导层还算清醒,没有把决策立足于“和苏联老大哥打不起
来”的判断。虽然嘴上和老大哥亲密无间,但做的事都是立足于要摆脱苏联控制。
v**e
发帖数: 8422
44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实录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毛泽东的
历史地位作了重新评价。以下是谈话内容:
奥琳埃娜·法拉奇(以下简称“奥”):“明天是您的生日,我首先祝贺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以下简称“邓”):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奥:是的,邓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里得知的。
邓:好吧,如果您这样说,那就算是。我从来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且,如果明
天是我的生日,您也不应该祝贺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
了!
奥: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但是,如果我对他说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他会扇我
几记耳光的。
邓:他干得好!不过您不会这样对您父亲说的,对吗?
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
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
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
...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5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实录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毛泽东的
历史地位作了重新评价。以下是谈话内容:
奥琳埃娜·法拉奇(以下简称“奥”):“明天是您的生日,我首先祝贺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以下简称“邓”):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奥:是的,邓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里得知的。
邓:好吧,如果您这样说,那就算是。我从来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且,如果明
天是我的生日,您也不应该祝贺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
了!
奥: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但是,如果我对他说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他会扇我
几记耳光的。
邓:他干得好!不过您不会这样对您父亲说的,对吗?
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
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
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
...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6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实录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毛泽东的
历史地位作了重新评价。以下是谈话内容:
奥琳埃娜·法拉奇(以下简称“奥”):“明天是您的生日,我首先祝贺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以下简称“邓”):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奥:是的,邓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里得知的。
邓:好吧,如果您这样说,那就算是。我从来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且,如果明
天是我的生日,您也不应该祝贺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
了!
奥: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但是,如果我对他说76岁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他会扇我
几记耳光的。
邓:他干得好!不过您不会这样对您父亲说的,对吗?
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
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
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
... 阅读全帖
a*******d
发帖数: 7538
47
57名高级将领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审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7名现任军方高级领导人的个人背景、职业经历和政治
社会化过程。这一群体包括了中央军委的全体军方委员,人民解放军四总部的主任/
部长、政委和副主任/副部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空军、
海军、第二炮兵部队和人民武装警察的司令员、政委,七大军区(北京、沈阳、兰州
、济南、南京、广州和成都)的司令员和政委,以及3大军事院校(国防大学、军事
科学院和国防科技大学)的院长和政委。
这些军方高级官员在第17届中共中央委员会中的委员资格情况:其中共有34名正式委
员,包括两名政治局委员郭伯雄和徐才厚。另有10人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
第17届中共中央委员会的65名军方委员中,他们的比例共计68%。9名既不在中共中央
委员会也不在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中任职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解放军中正在崛起的年
轻新星,其中包括副总参谋长侯树森中将(1950年生)、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金才中将
(1952年生)、北京军区政委刘福连中将(1953年生)。2012年他们很有可能获得中
共中央委员会这一重要领导机构中的席位。
这57名军方高级领导人的个人...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4700
48
1980年8月21、2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拉奇时,对毛泽东的历
史地位做了重新评价。以下是谈话内容:
奥琳埃娜-法拉奇: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
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
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
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奥: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多问题不理解。中国人民在讲 起“四人帮”时,把很多
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 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
邓: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
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 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
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 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
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应该说,在六十年
代以前或五...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8144
49
孙景泽:解开60年代人口变动真相,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孙景泽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关于我国六十年代人口变动问题
孙景泽
(本文原文是一篇学术研究论文,使用了较多的数学语言和推导,篇幅也较长。为了便
于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本文的观点,写了这篇压缩稿。)
本文提要
一、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和生产大跃进,1956年­至1959年期间出现了从农村到城市
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出现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44万人。这些重报、虚报的户籍在
1960年至1964年期间被注销。
由于遇上经济困难,我国在1960年9月至1964年期间进行了城市人口大精简工作,形成
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有1510万人口漏报了户籍。上述漏报户籍人
口中的绝大多数在1970年至1979年补报了户籍。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1960年至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2654万,这是我国六十
年代初户籍人口非正常大幅度减少的根本原因。这一减少与人口死亡无关。
二、 1960年我国户籍人口统计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其...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0306
50
清末只是政府打的败仗多而已,从清代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上看,清代二百多年,人民
生活水平应该是缓缓上升的, 清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优于清初。
清朝灭亡后,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约三十年,其实在经济上,包括人民生活水平上,又
比清末上了一个台阶。最近百年,主要因为改朝换代,后面成立的新政权故意丑化前政
权。 中国人说以前的生活如何恐怖,主要是政治歪曲宣传的效果。
香港,台湾,日本的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在1950年代, 和中国大陆是基本相同的,
如果让香港人,台湾人,或日本人回忆一下他们在1950年代的生活,应该是和中国大陆
几乎一模一样的, 但人家显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刻意丑化1950年代说那时的生活像地
狱。
中国的经济状况,其实六七十年代也是比五十年代有提高,既然中国的五十年代经济水
平和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几乎一样,不是地狱,那么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也不可能是地狱
。 现在的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刻意丑化以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