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之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v*******e
发帖数: 3714
1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丽尼《黄昏之献》
黄昏之献
断裂的心弦,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
正如在那一天底夜晚,你底手在比牙琴上颤栗着,你那时不只是感觉了不安,
而且感觉了恐怖。那月亮照临的山道,流泉底哀诉的声音,这些,也正象征出你心
中的恼乱了。
说是你应该在梦中归来就我,然而,这崎岖的路,就是你底梦魂也将不堪其艰
难的跋涉呀!
呀,我是如何地思念你哟!
而且,更想不到这就是永远的别离。
梦,是多么地空虚,在你梦魂归来的时候,我不曾—次握过你底手,也没有一
次看清过你底面容。
呵,你是在黑暗之中了。
呵,在黄昏里,你是离开了我,而回到你妈妈、你爸爸那里去了。
呵,只要我知道如今你是在甚么地方躺卧着的啊!
没有不醒的梦,除了永久的长睡以外;然而,在长睡之中连梦也会被忘却的呀
!第一次梦见你在高原,第二次在海滨。
然而,等到梦醒的时候,坟墓就覆盖着你了。
我不要求你来给我解释命运之神秘,生命之无常,我不要求你来告诉我黑暗之
国底消息,我不要求你来含泪地讲述着你自己底故事。
但是,你呵,我愿你安息!
当灯油快完的时候,生命的呼吸也就短促起来了。在夜晚底世界里面,人们都
是沉睡着。
天上的星斗呵,你们是在唱着挽歌么?
月亮啊,你也表现
d******a
发帖数: 3212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蜀怎么做到的

我来帮你补充一下。
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后,他的礼部尚书吴继善向张献忠推荐这两位教士,称其“才德
兼优”,可备顾问。张献忠在同这两位洋人交谈时,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洋知识,非
常高兴,待以上宾之礼,封他们为“天学国师”,由国库按月发给银两。他们一直待在
张献忠身边,亲眼目睹了张献忠的去世。后辗转至京,口述其经历曰《圣教入川记》,
此书直到1917年才由上海教会译成中文,为张献忠“血迹斑斑”的“屠杀”提供了极具
权威的佐证。
开始,这两位传教士对张献忠不乏赞辞,如“智识宏深,决断过人”,“天姿英敏,知
足多谋,其才足以治国”等等。但到后来,张献忠嗜杀的本性则逐渐暴露出来。
书中记载说,张献忠性情暴虐,每日均杀人一二百,为时一年又五个月,累计杀人十万
。又,张献忠不喜僧人,屠杀僧人两千多,成都城内僧人无一漏网。书中还说,“计其
即位之初,在朝之官总计千人,离川时亦有七百,临死时仅得二十五人。皆因张献忠残
暴,杀人众多,或令死于刀下,或令鞭死,或令将头皮揭去,或令凌迟碎剐,种种非刑
,一言难尽”。
1645年冬,张献忠下令除大西政权官员家属以外,成都“城内居民一律杀绝”。两位洋
教士亲临其...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4421
3
屠僇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
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百,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角者。
庚辰,献忠敛舟湘潭数千艘将北渡,忽大风起,覆舟百余,溺死数千人。因复还岳州,
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遂陆行向长沙,甲申
至城下,长沙人民先已走,李干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
戊子,贼陷萍乡,尽焚公廨屋庐,空其城。献忠归长沙,分兵徇佼县、分宜。
十月甲子,贼陷万载,于是瑞安、临江、新喻、分宜之人俱空。
六月,张献忠陷涪州、泸州,蜀王告急,请济师于南都。左良玉兵屯德安。献忠顺流陷
佛图关,遂围重庆。悉力拒守,四日而陷,瑞王阖宫被难,旧抚陈士奇死之。贼屠重庆
,取丁壮万余刳耳鼻,断一手,驱徇各州县,兵至不下,以此为令。
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
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
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
r****y
发帖数: 26819
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2186
5
1932年秋,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约两人离开了被“打土豪”和肃反祸害到无法立足的鄂
豫皖苏区,开始西征。趁四川“二刘”开战无暇北顾,红四方面军于年底翻过秦岭,进
入川北,建立了东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到营山、渠县,北至陕南的川陕苏区。
随后,张国焘将鄂豫皖苏区的打土豪、土地革命暴行复制到了四川,“只要当过保长的
都要杀掉;认定是地主、富农的也要杀掉,将中农也剥夺,使他们失去了生产积极性;
把小经纪人当资本家打倒,搞得根据地商业凋敝,连日用生活物资都很难买到。俘掳政
策上,要兵不要官,放兵不放官,尤其是对营以上被俘军官,杀掉不少……把川陕根据
地搞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34] 已受军阀混战摧残的川北再遭红军摧残。1933年1
月,《新蜀报》报道,红军已发展到五万人,而各县难民约三万余人,啼饥号寒,望赈
甚殷。到夏天,“嘉陵江两岸已烽火频惊”,人民富户已逃空,普通人家也出走五分之
三,川北难民大批逃往成都重庆。百万难民逃亡(时称跑红)的原因是“红色恐怖”屠
杀与搜刮。中共的口号是“赤化全川”[35] 和“消灭发财人”。[36]
1933年11月,安抚委员会调查组和记者进入红军退走后的川北...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218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rankfurt (Frankfur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铲逼之大屠杀和三光政策-以川陕苏区为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4 17:23:05 2016, 美东)
1932年秋,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约两人离开了被“打土豪”和肃反祸害到无法立足的鄂
豫皖苏区,开始西征。趁四川“二刘”开战无暇北顾,红四方面军于年底翻过秦岭,进
入川北,建立了东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到营山、渠县,北至陕南的川陕苏区。
随后,张国焘将鄂豫皖苏区的打土豪、土地革命暴行复制到了四川,“只要当过保长的
都要杀掉;认定是地主、富农的也要杀掉,将中农也剥夺,使他们失去了生产积极性;
把小经纪人当资本家打倒,搞得根据地商业凋敝,连日用生活物资都很难买到。俘掳政
策上,要兵不要官,放兵不放官,尤其是对营以上被俘军官,杀掉不少……把川陕根据
地搞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34] 已受军阀混战摧残的川北再遭红军摧残。1933年1
月,《新蜀报》报道,红军已发展到五万人,而各县难民约三万余人,啼饥号寒,望赈
甚殷。到夏天...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7
七王之乱
中国西汉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周亚夫等率军历时三个月平定以吴王刘濞
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叛乱的战争。汉景帝即位后针对地方各诸侯割据势力越来越大而直接
威胁到中央权力,景帝采用晁错之策,着手削藩,削弱各诸侯王的权力,结果引起以吴
王刘濞为首的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的七国之乱。景帝为平息叛乱而杀晁错,
向七国“谢罪”,但七国仍然进攻不止。于是景帝派遣周亚夫率军抵抗,于公元前154
年平定叛乱。
七王之乱 - 历史背景
七王之乱汉高祖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以镇抚天下。后来诸王封地实
际成了独立王国,与汉廷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文帝用贾谊策,将一些诸侯国分小。汉景
帝时又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将诸侯王的部分封地收归朝廷管辖。由此触发了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之乱。
汉景帝即位后针对地方各诸侯割据势力越来越大而直接威胁到中央权力,景帝采用晁错
之策,着手削藩,削弱各诸侯王的权力,结果引起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以“请诛晁错,以
清君侧”为名的七国之乱。景帝为平息叛乱而杀晁错,向七国“谢罪”,但七国仍然进
攻不止。于是景帝派遣周亚夫率军抵抗,于公元前154年平定叛乱。...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3041
8
一个转贴请wlwl和朽木品评。
颠覆了我从这个俱乐部学的邓的好的形象。而且关键前后梳理的通,解释不少事情,未
见冲突。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jym (bjym),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 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镜,可有助理解狐瘟之今日。
关键字: 温家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5:22:55 2012, 美东)
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镜,可有助理解狐瘟之今日。
有网友对庙堂之上的表现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那句老话:温故而知新。看看过往历史,
有助各位深思。
===============================================
旧贴重温 - 可以解释一切,大家都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贪来的钱合法化
******
历史上一个怪案子 --- 作者: 特务啊
这个案子一直困扰着我有好些年头了。大概有二十多年吧。自从那疑云索绕我心头后,
我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点点滴滴能读到的公开信息。这里我特意强调是公开的信息。因
为一开始我得要给读者一个交代。...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3041
9
一个转贴请wlwl和朽木品评。
颠覆了我从这个俱乐部学的邓的好的形象。而且关键前后梳理的通,解释不少事情,未
见冲突。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jym (bjym),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 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镜,可有助理解狐瘟之今日。
关键字: 温家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5:22:55 2012, 美东)
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镜,可有助理解狐瘟之今日。
有网友对庙堂之上的表现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那句老话:温故而知新。看看过往历史,
有助各位深思。
===============================================
旧贴重温 - 可以解释一切,大家都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贪来的钱合法化
******
历史上一个怪案子 --- 作者: 特务啊
这个案子一直困扰着我有好些年头了。大概有二十多年吧。自从那疑云索绕我心头后,
我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点点滴滴能读到的公开信息。这里我特意强调是公开的信息。因
为一开始我得要给读者一个交代。...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170
10
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镜,可有助理解狐瘟之今日。
有网友对庙堂之上的表现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那句老话:温故而知新。看看过往历史,
有助各位深思。
===============================================
旧贴重温 - 可以解释一切,大家都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贪来的钱合法化
******
历史上一个怪案子 --- 作者: 特务啊
这个案子一直困扰着我有好些年头了。大概有二十多年吧。自从那疑云索绕我心头后,
我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点点滴滴能读到的公开信息。这里我特意强调是公开的信息。因
为一开始我得要给读者一个交代。免得以为我有什么秘密的信息来源。我是学理工的。
写这类东西不是我的专长。况且,我还得养家糊口,不可能全职进行采访调查。没那资
源。而且,对这个案子,如果调查它陷得太深,还有那么一点对自身的安全但心。我不
想成为江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南第二。所以首先要声明一下。我在这里谈到的。都是从公开渠道得到的信息。加上合
理的推理。胡适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要改为:合理假设,严密推理,仔细求
证。虽然我在这...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1
[日期:2010-12-10]
[字體:大 中 小]
第1条 为规范及管理政治献金,促进国民政治参与,确保政治活动公平及公正,健全民
主政治发展,特制定本法。

第2条 本法用词,定义如下:
一、政治献金:指对从事竞选活动或其它政治相关活动之个人或团体,无偿提供之动产
或不动产、不相当对价之给付、债务之免除或其它经济利益。但党费、会费或义工之服
务,不包括在内。
二、政党:指依人民团体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备案成立之团体。
三、政治团体:指依人民团体法规定经许可设立之政治团体。
四、人民团体:指依人民团体法规定经许可设立之职业团体、社会团体及政治团体。
五、拟参选人:指于第十二条规定之期间内,已依法完成登记或有意登记参选公职之人
员。

第3条 本法之主管机关为内政部。

第4条 受理政治献金申报之机关为监察院。
监察院得委托直辖市、县(市)选举委员会办理第十二条第一项第四款所定拟参选人之
政治献金申报与专户许可、变更及废止事项。
前项委托所需费用,由监察院支付之。

第5条 得收受政治献金者,以政党、政治团体及拟参选人为限。

第6条 任何人不得利用职务上之权力...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台湾法令:政治献金法-民国99年01月27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5 01:21:01 2011, 美东)
[日期:2010-12-10]
[字體:大 中 小]
第1条 为规范及管理政治献金,促进国民政治参与,确保政治活动公平及公正,健全民
主政治发展,特制定本法。

第2条 本法用词,定义如下:
一、政治献金:指对从事竞选活动或其它政治相关活动之个人或团体,无偿提供之动产
或不动产、不相当对价之给付、债务之免除或其它经济利益。但党费、会费或义工之服
务,不包括在内。
二、政党:指依人民团体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备案成立之团体。
三、政治团体:指依人民团体法规定经许可设立之政治团体。
四、人民团体:指依人民团体法规定经许可设立之职业团体、社会团体及政治团体。
五、拟参选人:指于第十二条规定之期间内,已依法完成登记或有意登记参选公职之人
员。

第3条 本法之主管机关为内政部。

第4条 受理政治献金申报之机... 阅读全帖
z********f
发帖数: 452
13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张献忠杀人考
张献忠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开科取士。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张献忠喜欢自称武
夫,举止粗豪,称王之后,发布诏书仍然用白话文。但是,张献忠对读书人却非常重视
,甚至一年举行两次科举。
一年两次科举,已经不太严肃了,考试题也出得千奇百怪。有一次考试,张献忠曾
自己做了一道白话文的万言策,评论历代帝王,而以西楚霸王为第一。做完之后颇为得
意,命令广为颁布,让广大读书人学习。一学之下,秀才们对考试更没了兴趣。而且考
试把关不严,许多四六不分、漏洞百出的卷子居然得了高分,平时被人们称为“不通先
生”的不学无术之辈纷纷中了举人、进士,无怪乎人们对此不以为然。
然而,几乎四川省内所有的读书人都来参加考试了。并不是他们积极踊跃,而是后
面有刀枪跟着。原来,张献忠命令,所有的读书人都得参考,如果逃避,本人正法,邻
里也连坐。
十一
由于读过几年书,张献忠有时以读书人自居,对这些广义的同学有时颇表现出好感

昔日学而未成,今日却成了掌握一方人民命运的“大王”,所以张献忠起义以来,
对开科取士一直兴趣浓烈。每攻占一座大城,有了休息时间时,他就要举行开科取士,
强迫所有的读书人参加。亲自出题阅卷,品评高下,决... 阅读全帖
b*****p
发帖数: 9649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yulong81 (along), 信区: Joke
标 题: 长文: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5 12:19:08 2013, 美东)
写的不错,尤其是结局,很赞又好笑
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金钱,美人还是权力?
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也可以没有权,甚至可以没有女人————但他却不能不
吃饭。
有人说,有多少种食物,就存在着多少种做饭的方式。天下的食物花样繁多,而烹饪的
技巧也是千变万化。在这其中,有一种最乏味的食品和最乏味的烹饪方式,两者有着一
个同样的名字,叫做泡面。
而这世上居然就有人精通这种乏味的手艺。
如果要精通一件事,首先你要有一个必须要做这件事的理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泡面
只是一种权宜的枯燥食品,他们有着太多别的选择,即使是穷人,也可以保证 自己连
续一周吃到不同的菜色;而对于很多留学生而言,西餐难吃,中餐太贵,他们中的大多
数人又都不擅烹饪,而泡面只需要简单地把面、调料混合,外加三分钟 的烹煮就是一
碗冒着香气的美味佳肴。
其次,你要... 阅读全帖
y******1
发帖数: 161
15
写的不错,尤其是结局,很赞又好笑
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金钱,美人还是权力?
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也可以没有权,甚至可以没有女人————但他却不能不
吃饭。
有人说,有多少种食物,就存在着多少种做饭的方式。天下的食物花样繁多,而烹饪的
技巧也是千变万化。在这其中,有一种最乏味的食品和最乏味的烹饪方式,两者有着一
个同样的名字,叫做泡面。
而这世上居然就有人精通这种乏味的手艺。
如果要精通一件事,首先你要有一个必须要做这件事的理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泡面
只是一种权宜的枯燥食品,他们有着太多别的选择,即使是穷人,也可以保证 自己连
续一周吃到不同的菜色;而对于很多留学生而言,西餐难吃,中餐太贵,他们中的大多
数人又都不擅烹饪,而泡面只需要简单地把面、调料混合,外加三分钟 的烹煮就是一
碗冒着香气的美味佳肴。
其次,你要有空闲。精通需要时间,而很多人选择泡面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多时间,
或者懒惰——这两种人都不会对泡面有着精深的认识;与之相反,身在异国的 留学生
则有着充裕的空闲和精力来专注于此,他们面对这别无选择的食物,就会开始思考如何
让它变得更加美... 阅读全帖
z********f
发帖数: 452
16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张献忠杀人考
丞相汪兆龄摸透了张献忠的心事,他说:“ 蜀民剽悍,臣先言之,今则然矣……而蜀
人德不知怀,威不知畏,屡抚屡叛,是蜀人负皇上,非皇上负蜀人也……以臣愚意,莫
若先将在城人民,尽行屠戮……此制剽悍安反侧之善策也。”
张献忠深以为然。恰值一六四五年十一月,大西军在汉中前线连连失利,清军节节
进川东,川南又逐渐为南明军队攻占。张献忠决定,剿灭各地城市人口,以彻底消除内
应。
两名传教士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屠戮成都的过程。以下是他们的叙述:
一千六百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张献忠打算剿洗全城居民。他事先安排好一个
探子大张旗鼓地跑进城来汇报,说一路敌军大队将到,须当操练兵马,以作御敌之计。
第二天,张献忠动员人马,做出将赴战场的姿态。他先召集各营军官,在高度保密的情
况下开了一个会,传达了“剿洗全城,不留一人”的命令,命令说“成都百姓已暗通敌
人,勾引大队入川,故当剿灭此城居民。尔等各宜秘密准备,不得遗漏军情”云云。众
军官会后回营,预备明日大屠之事。
第二天,两位传教士见张部大军军队纷纷出城,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尚不知他们
要做什么。不久,传令兵来到,通知各官员并通知两名传教士,今天将发生大的变动... 阅读全帖
q****x
发帖数: 7404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ck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pop (更大的牛), 信区: Stock
标 题: 长文: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8 19:08:26 2013, 美东)
发信人: yulong81 (along), 信区: Joke
标 题: 长文: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5 12:19:08 2013, 美东)
写的不错,尤其是结局,很赞又好笑
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金钱,美人还是权力?
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也可以没有权,甚至可以没有女人————但他却不能不
吃饭。
有人说,有多少种食物,就存在着多少种做饭的方式。天下的食物花样繁多,而烹饪的
技巧也是千变万化。在这其中,有一种最乏味的食品和最乏味的烹饪方式,两者有着一
个同样的名字,叫做泡面。
而这世上居然就有人精通这种乏味的手艺。
如果要精通一件事,首先你要有一个必须要做这件事的理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泡面
只是一种权宜的枯燥食品,他们有着太多别的选择,即使是穷人,也可...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8
呵呵,你吧,给你连接了,装没看到,顾诚顾诚挂嘴边,看看人家和你一个意思么?
发信人: tywg (台湾又赢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三节 官绅地主的叛乱和大西政权的加紧镇压 - 明末农民战争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2 23:28:52 2013, 美东)
历来的封建史籍,对大西军在四川的作为差不多都一言以蔽之曰“屠蜀”,把张献忠描
绘成以四川百姓为敌的凶神恶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张献忠占领四川的本意是以“巴
蜀为根”,徐图向外发展。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相当注意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打击的
对象只限于坚决与大西政权为敌的部分官绅。大西军进川过程中纪律严明,并不随便杀
人。《长寿县志》记载,大西军由涪州进攻重庆途经该县时,“立誓不妄杀一人”,“
邑中得无恙”(5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由于大顺军已经攻克了北京,明王朝
土崩瓦解,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绅,除了少数甘心充当朱明王朝殉葬品的人以外,大多数
都转到大西政权方面寻求保护。如史籍所说,“初,成都官吏见献忠将至,逃避不徨。
继见献忠称王,分官任事,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9
呵呵,你吧,给你连接了,装没看到,顾诚顾诚挂嘴边,看看人家和你一个意思么?
发信人: tywg (台湾又赢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三节 官绅地主的叛乱和大西政权的加紧镇压 - 明末农民战争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2 23:28:52 2013, 美东)
历来的封建史籍,对大西军在四川的作为差不多都一言以蔽之曰“屠蜀”,把张献忠描
绘成以四川百姓为敌的凶神恶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张献忠占领四川的本意是以“巴
蜀为根”,徐图向外发展。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相当注意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打击的
对象只限于坚决与大西政权为敌的部分官绅。大西军进川过程中纪律严明,并不随便杀
人。《长寿县志》记载,大西军由涪州进攻重庆途经该县时,“立誓不妄杀一人”,“
邑中得无恙”(5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由于大顺军已经攻克了北京,明王朝
土崩瓦解,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绅,除了少数甘心充当朱明王朝殉葬品的人以外,大多数
都转到大西政权方面寻求保护。如史籍所说,“初,成都官吏见献忠将至,逃避不徨。
继见献忠称王,分官任事,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汝才之死
罗汝才之死
董骁涵
罗汝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在后来的历史记忆里,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明史》里记载了《流贼列传》,其中只写了两个人:李自成、张献忠。因为他们
是流贼中少有的需要“独志其亡天下者”。
可是并没有罗汝才的列传。于是老罗的身影就渐渐消逝在远方,很久以后,大家只
记得差点坐了江山的李自成,差点杀光四川人的张献忠,并没有人记得罗汝才——一个
充满暴发户气质的快乐男人,比李自成真实,比张献忠善良。
《明史》的作者其实是很势利的,即便是在写“贼”,竟然也遵循“成王败寇”的
臭规律。当过“皇帝”的“贼”多写,不成气候的“贼”少写。唉,我常常掩卷太息,
大抵除了《史记》,其他史书的作者都是很势利的。我始终以为,《流贼列传》并没有
用心去定位“流贼”的概念。如果一伙人,居然是以“亡天下”为宗旨,那末,他们就
脱离了“流贼”,转变为“僭伪”。清季如张廷玉辈,尽可以去写篇《僭伪列传》。
有一次,看到有篇文章大胆地论断,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
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到底有没有大肆屠蜀?
http://www.guancha.cn/shichuan/2017_04_04_401971_s.shtml
逝川
神经粗大脑洞很深的历史爱好者
2017-04-04 08:11:12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江口沉银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尔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逝川】
去年底,国内十余位考古专家齐聚四川彭山,正式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
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
成都府”这句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终于被证实。2017年1月5日,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
动。
而就在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
闻通气会: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出土了超10000件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
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以及各类金银首饰
和兵器。进一步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现场展示“木鞘藏银”的照片
然而随着江口沉银一同浮出水面成为热点的,还有围绕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种种
争议:其中最大的疑团,当属“张...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怛逻斯之战历史溯源——唐与大食百年政治关系述略
薛宗正(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关键词]怛逻斯之战 历史溯源
[内容提要]从651年大食首次向唐遣使,就同唐朝出现了外交上相背走向,大食的河外
扩张实质上是对唐朝西域政治主权的严峻挑战。公元751年爆发怛逻斯之战,绝非一场
偶然的遭遇战,而是两国间政治冲突发展的必然结局。
[中图分类号]K242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00(2000)04-0085-16
天宝十载(751)唐与大食之间爆发的恒逻斯之战究竟是一场“偶然的遭遇战”,还是
大食与唐朝之间政治、文化、外交之间冲撞的必然产物。对此,只须回顾从永徽二年(
651)大食始遣使通唐至天宝十载(751)期间的百年政治关系史就足以说明问题。其间
经历了大食共和哈利发、白衣大食(即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及黑衣大食初期(阿拉伯阿
拔斯王朝)等三大历史阶段和唐朝方面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等五个帝王在位
时期。在此整整一百年中,见于史书的大食单方面向唐遣使总共21次,而唐朝方面还聘
的记载则茫然无所稽考。这种不正常的外交现象兆示着双方... 阅读全帖
z********f
发帖数: 452
23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张献忠杀人考
作者:张宏杰
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二十一日,重庆通远门外的广场上,三万七千名明军聚集。他
们被编成百十个长队,鱼贯前进,到队伍前的木案处,伸出右手,放在案上。
站在木案前的士兵手起刀落,那只手应声而断,留在案上,手指还在抖动。血如喷
泉一样从断臂上喷出。执刀士兵一脚踢开他,喊道:“下一个,快点!”
这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在处理被俘明军。六月二十日,张献忠攻破重庆城。
这是他入川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全军上下,兴高采烈。张献忠特别指示,虽然明军曾
经顽抗,但八大王此次宽大为怀,俘虏一个不杀,仅剁手为戒。
这些俘虏没有理由不庆幸。但还有人希图进一步的侥幸。农民军明令伸右手,有人
却伸出了左手。一刀下去,左手掉了,然而又被刀刃拦住:“右手!”
于是两只手都废掉了。
这些断手的士兵被放出城,逃奔各自老家。他们把恐怖像瘟疫一样传播到了四川省
的各个角落。

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虽大名鼎鼎,我们对他本人的了解其实很少。史家的笔墨都
消耗在张的“残酷好杀”上,关于其他事迹,钩稽所得,寥寥无几。
我们所能确切知道的是他出生于一六〇六年九月。那一年是明万历三十四年,正是
万历皇帝的消极怠工愈演...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7397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York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panda (您好), 信区: NewYork
标 题: Re: 陈献女请王操之,王操之不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2 09:21:08 2011, 美东)
发信人: hte (小步舞曲), 信区: Joke
标 题: Re: 陈献女请王操之,王操之不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1 17:30:17 2011, 美东)
《陈献女请王操之》
原文欣赏
陈献②女请王操之③,王操之不悦,以其礼教之,不听。王怒,遂以鞭鞭其面而逐之。
女归,泣告于陈。陈闻之,既怒且惭,复鞭其女。翌日,亲缚其女而复请王操之。王操
之悦,以其知礼,遂与之交欢,旦日方散。
文章注释
① 选自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礼仪》。
② 陈献:东晋名士,相传为王操之好友。
③ 王操之:字子重,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
之第六子,其母郗氏。
=========================================================...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31586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hte (小步舞曲), 信区: Joke
标 题: Re: 陈献女请王操之,王操之不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1 17:30:17 2011, 美东)
《陈献女请王操之》
原文欣赏
陈献②女请王操之③,王操之不悦,以其礼教之,不听。王怒,遂以鞭鞭其面而逐之。
女归,泣告于陈。陈闻之,既怒且惭,复鞭其女。翌日,亲缚其女而复请王操之。王操
之悦,以其知礼,遂与之交欢,旦日方散。
文章注释
① 选自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礼仪》。
② 陈献:东晋名士,相传为王操之好友。
③ 王操之:字子重,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
之第六子,其母郗氏。
=================================================================我是淫荡分
割线
文章翻译及背景简介
在西晋时期,有个人叫王操之,他是当时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王
操之虽然在书法上不及他弟弟和父亲,但在礼仪上有着极高的修养,在当时也是个一流
的名士。
王...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多少人?
提醒一点,张献忠是顺治3年死的,你说满清灭(其实是驱赶,因为李定国等人跑到云
南,湖北山区去了)西军是顺治16年,这期间打了十几年的仗。
张献忠是一开局就突然死了,在没有了领袖,西军还能坚持这么久。另外其实四川是乱
战,也就是明军也在内,也在抗清。
简单的逻辑:如果四川被张献忠屠杀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那么大的劲头抗清?
另外,张献忠从未能占领全部四川,实际上他占领的地盘连之前造反的奢崇明占领的地
盘都不如,老张只是名身大,笑。
很多地盘一直在明军手里,比如秦良玉等人。所以张献忠就算屠,也只能屠半个四川。
我认为四川人口的减少是三次乱战的结果。主要是最后一次:长期抗清的结果。类似宋
末元初,长期抗蒙的结果。
最后,四川在明末清初其实有三次大战。张献忠入蜀只是一次,而且战斗不多,不是最
激烈的一次。大家似乎除了张献忠之乱就不知道别的了。
随便拷贝一下百度资料:
第一次:奢安之乱。贵州土司造反。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占领重庆以后,又包围成都,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
征讨。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
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10233
27
《陈献女请王操之》
原文欣赏
陈献②女请王操之③,王操之不悦,以其礼教之,不听。王怒,遂以鞭鞭其面而逐之。
女归,泣告于陈。陈闻之,既怒且惭,复鞭其女。翌日,亲缚其女而复请王操之。王操
之悦,以其知礼,遂与之交欢,旦日方散。
文章注释
① 选自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礼仪》。
② 陈献:东晋名士,相传为王操之好友。
③ 王操之:字子重,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
之第六子,其母郗氏。
=================================================================我是淫荡分
割线
文章翻译及背景简介
在西晋时期,有个人叫王操之,他是当时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王
操之虽然在书法上不及他弟弟和父亲,但在礼仪上有着极高的修养,在当时也是个一流
的名士。
王操之有个朋友叫做陈献。这天,陈献家摆宴席,想请王操之赴宴。但陈献苦于应酬,
分不开身,恰巧女儿在旁,陈献便告诉女儿,让女儿派人去请王操之。女儿心想,王操
之,何许人?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又是当时有口皆碑的名士,在
礼法上有着非...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8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江口沉银”最为可信
寻找张献忠宝藏三百年
张建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因被认
定为破解大西王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
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便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
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
停止过。在传说中,张献忠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
记。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县城仅两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场传出消息:有人在附近江
中挖出一只重12斤的黄金盘。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财宝再露端倪。
劫掠全川之财
张献忠生于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明史》记载,他身材魁梧,脸
形稍长,面色微黄,留着及胸的长胡子,声若巨雷,人称“黄虎”。他性格桀骜不驯,
在延安府当捕快期间,就屡犯军法。1630年(明崇祯三年),恰逢明末乱世,宦官当权,
民不聊生,张献忠在家乡米脂追随王嘉胤起事。王死后,他改投高迎祥,和李自成同属
一股起义军。不久,张献忠与...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弦月弯刀),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张献忠宝藏300年未发现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30 03:22:46 2010, 美东)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江口沉银”最为可信
寻找张献忠宝藏三百年
张建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因被认
定为破解大西王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
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便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
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
停止过。在传说中,张献忠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
记。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县城仅两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场传出消息:有人在附近江
中挖出一只重12斤的黄金盘。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财宝再露端倪。
劫掠全川之财
张献忠生于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明史》记载,他身材魁梧,脸
形稍...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弦月弯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献忠宝藏300年未发现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30 03:22:58 2010, 美东)
发信人: qed (弦月弯刀),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张献忠宝藏300年未发现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30 03:22:46 2010, 美东)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江口沉银”最为可信
寻找张献忠宝藏三百年
张建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因被认
定为破解大西王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
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便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
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
停止过。在传说中,张献忠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
记。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县城仅两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场...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31
哦, 是顾城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怪不得那么理直气壮了。下面是你原文和
Diaowai网友对你的质疑, 发现你窜改了顾城的意思。
发信人: minotaur (牛头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献忠对四川人口的减少负首要责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9 01:10:26 2013, 美东)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7276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巩献田与茅于轼对谈 (转)
巩献田与茅于轼对谈(根据录音整理)
时间:2013年7月29日下午
地址:北京朝阳区齐家园外交人员公寓
本次对谈由日本《读卖新闻社》中国总局长加藤隆则先生主持
录音整理: 张弛
(巩献田谈话的内容,无任何改动,技术性的有个别变动,如重复的有删除,事后
需要说明的加在括号内。茅于轼的谈话内容,无任何改动。)
精彩对谈摘录——
巩献田:茅先生把国家和老百姓对立起来的说法是错误的,你的国际法知识是没
有的,领土和主权,任何国家的正常的领导人都不会放弃的。就到这里吧,茅先生 有
幸和你对谈,你呢,很多观点我更清楚了,我原来不知道你有那么多错误观点,我后来
看到你的书,我大吃一惊,你呢,一个是我从你这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我 们国家有
你这么个反动老人在,这么好的教材,对吧,希望你健康长寿,继续当我们的教员。
茅于轼:刚才巩教 授把我当成反面教员,我对巩教授的看法是,我们都生活在同
一个客观世界,但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个人看法不同,不同的原因就是有的人他拒绝他不
喜欢的事,所以 他认为刘少奇是身体不够健康而死的,不是毛泽东搞他的,这个是我
说的对客观世界的拒绝心理,这个人就永远变成愚昧的人了...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 从髯参军短主簿说起
髯参军是郗超,短主簿是王珣。晋书郗超传,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郗超王珣均入桓温幕,此歌可见桓温对此二人的重视,但这二人政治倾向又有不同。郗
超祖父郗鉴与王珣祖父王导均对稳定东晋前半段政局有举足轻重地位,而继王庾郗之后
,桓温以楚子豪族建立功业进而把握东晋朝政,此过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稿与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都论述甚详。桓温入居中枢前局势概而论之,元帝与明帝去世后,成帝司
马衍以冲龄继位,在位十八年而早逝,其间王导与帝舅庾亮辅政,赖郗鉴中间折冲矛盾
平衡势力,而早期又有苏峻祖约之乱,由陶侃,温峤,郗鉴,王允之等平定,而后至康
,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等时期维持大概数十年安宁。成帝后期温峤,王导,郗
鉴,庾亮先后去世,王导从侄,有事功军权的王允之又早逝,琅琊王氏暂时告退政治中
心。庾氏虽继之,却乏事功,兼缺人才,而成帝弟康帝司马岳只统治不到两年,其子穆
帝继之。康帝虽以庾亮弟庾冰与何充辅政,庾冰及弟庾翼也相继去世,何充为王导姻亲
实际亲近王氏,且名望不足,王导郗鉴庾亮留下的权利空档,最终却是桓温填补。世说
识鉴:
小庾臨終,自表以子園客為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 从髯参军短主簿说起
髯参军是郗超,短主簿是王珣。晋书郗超传,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郗超王珣均入桓温幕,此歌可见桓温对此二人的重视,但这二人政治倾向又有不同。郗
超祖父郗鉴与王珣祖父王导均对稳定东晋前半段政局有举足轻重地位,而继王庾郗之后
,桓温以楚子豪族建立功业进而把握东晋朝政,此过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稿与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都论述甚详。桓温入居中枢前局势概而论之,元帝与明帝去世后,成帝司
马衍以冲龄继位,在位十八年而早逝,其间王导与帝舅庾亮辅政,赖郗鉴中间折冲矛盾
平衡势力,而早期又有苏峻祖约之乱,由陶侃,温峤,郗鉴,王允之等平定,而后至康
,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等时期维持大概数十年安宁。成帝后期温峤,王导,郗
鉴,庾亮先后去世,王导从侄,有事功军权的王允之又早逝,琅琊王氏暂时告退政治中
心。庾氏虽继之,却乏事功,兼缺人才,而成帝弟康帝司马岳只统治不到两年,其子穆
帝继之。康帝虽以庾亮弟庾冰与何充辅政,庾冰及弟庾翼也相继去世,何充为王导姻亲
实际亲近王氏,且名望不足,王导郗鉴庾亮留下的权利空档,最终却是桓温填补。世说
识鉴:
小庾臨終,自表以子園客為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川”真相 转
给你们转个比较专业的评论文章. 听人说,不能随口伙同;尽信书,还不如无书。独立
思考很重要
张献忠其人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在今陕西定边)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 年)九月初十日。明朝将户口分为民籍、匠籍、灶籍、军籍,等等,张献忠祖先
世代是军籍。到明中后期,军队腐败,逃军增多,他父亲已脱离军籍而务农。张献忠自
幼家贫,读书不多,成年后曾在官府做捕快,后被革职,又投入军营做边兵。在军营中
受人欺侮而行凶,差点被判死罪,鉴于他曾立过战功,方免一死,挨了一百军棍,关入
狱中。他出狱后,穷无所归,于是投入了王嘉胤义军。
明朝一代,陕西、山西、宁夏等省都驻有不少防北方蒙古侵扰的军队,称为边兵,还有
运输军用物资的驿卒。明末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边兵常无衣无食。更有甚者,明
末,明廷又大量裁汰边兵、驿卒。这些被裁汰下的边兵、驿卒难为生计,于是铤而走险
,拉队伍造反。
崇祯元年(1628 年),陕西白水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饥民大起义。陕西连续两年大旱
,饥民吃树皮和观音土,官府还“严为催科”,于是官逼民反。一人登高呼,众人如潮
涌,数月间陕北几十支饥民与边兵、驿卒的造反队...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演义中九十九个虚构 zz
三国演义本来就是小说。
不过这99条不少也是明显错误的。以讹传讹太多了。
又见到说关羽被灭门,关老二这么招人恨么?笑。
关羽被灭门这段,三国志无。只是南朝宋的裴松之的注有。当时江南人似乎对刘备和曹
操集团极为厌恶,大量丑化。比如裴松之大量引用《曹瞒传》,《曹瞒传》這本书就是
个笑话,根本就是吴国人用来侮辱曹操而写出来的。陈寿和太史公一样,还是有史家精
神的,而裴松之和后来明朝的江南文人一个样。
再说一遍,史书不能看到就引用,要用逻辑去想想。
我大清的江南学者顾山贞也著有《蜀记》一书,记录四川历史,笑,真是精彩。关羽全
家被灭门算什么,还有更厉害的,我也摘录几段:
“献忠又立查事人役,每日差出贼兵数千,扮作乞丐、贸易等事混入民间,往来如织,
军民莫辨。凡见民戏谑笑语及私谈家务者,即诬以闲话二字,拏到王尚礼处,除本家尽
戮外,仍按连坐之法,株连动以百千计。
有湖广黄州生员夏大武,被献忠强勒入营,授都督;随入蜀,见贼行事,私语曰:『大
丈夫不可无博浪一击』!左右以报献忠,即命剐之;一家五十余口,俱就戮焉。
,,,
城既屠毕,乃发各贼往诸山箐、各乡村,处处搜杀;所到之处,草木种绝,江河断流。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7
这个问题没啥意思,
最后说两句
1)四川人口减少,不是哪一方的责任,不是奢安,不是张献忠,也不是清朝的单方面
屠杀,而是拉据战的结果。解放军在大别山也杀人很多,在湘西剿匪残酷,国军杀人更
多。解放战争只有四年,如果国共在四川拉锯20年,会如何?
类似德国三十年战争。
2)为什么明清之间的历史那么糊涂,乱七八糟。各种书互相矛盾,无限夸张,有的甚
至书本身都是问题。比如杨嗣昌的儿子,真的假的? 老杨怎么死的? 说法不同。
等等。袁崇焕,毛文龙。
不是如某些人臆想的,比如张献忠教授说的,是满清为了合法性,故意搞的混水。
而是因为明代后期就是一个思想、书籍、文化爆炸的时代。人人动笔,家家著述。小说
评书满天飞,作为一个历史的民族,中国人又最喜欢写历史,或者说,用历史作为题材
。很多人还故意署别人的名字。 (但是缺少科学和实证意识)
(起点里面历史也是一大类,穿越、重生满天飞。国外可没有这个现象。有的穿越为宋
朝书生打蒙古,有的重生为铁木真,有的重生为完颜康,等等 )
明朝也是一样。只不过那时候人的想象力不到,没有重生,穿越,流浪地球之类的想象
力,但是有屠蜀。
屠蜀是个好题材。色情,秀色,...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8
1、你可真能胡沁,你说话之前能张张脑子么?明末二百五的东林党们的知识分子和官
员,一个个恨寇比恨虏厉害得多。南明最奇葩的政策联虏平寇。还你给我举例的那个《
平寇志》,说句不好听的,这群二百五文人什么操行,还用得着说么?明朝被灭,殉国
的都是中下层,高级知识分子投降的比兔子都快。把圣谕碑篡改的不也是最后没有操行
的明朝官员?都不说写这些的人屁股在TMD什么位置,就说说他们写的东西,如果有人
仔细看了,还长个脑子的,不怀疑才叫奇葩呢。
就你说的所谓书太多了列出来的东西。随便说几个。
《客滇述》里面最说明张献忠屠尽蜀中的内容:
贼兵之樵采者,尽入城中,拆毁房屋以为薪。又发兵四出,搜各州县山野,不论老**异
性,逢人便杀;如是半载。八月,献忠毁成都城,焚蜀王宫殿,并焚未尽之民房。凡石
柱亭栏,皆毁之;大不能毁者,更聚薪烧裂之。成都有大城小城,本张仪所筑,汉昭烈
帝修之。甃以大石,贯以铁絙,壮丽甲天下。宫殿之盛,亦不减京师。至是,尽为瓦砾
矣。献忠又令其大家遍收川兵杀之,及其妻子男异性,惟十时以下者仅留一、二。
——————————————————
丫的说话说到这么演绎和扯犊子的第一次见,这种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作者: 秦晖
尼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的名作《死亡的胜利》(约作于1562年),反映了黑死病之后社
会的动荡与恐怖。
“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
起”的成就。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说“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今天流传甚广,我以为难以置信。但至少在明初以前,即马可·波罗和郑和的时代
,中国的王朝盛世要比当时的欧洲繁荣许多,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历史的一
大特点是始终无法摆脱“治乱循环”,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且中国
秦以后历代王朝的寿命不但比“封建”时代的周“王朝”和欧洲、日本的宗主王系(不
是dynasty)短很多,其“改朝换代”的巨大破坏性更几乎是人类历史上独有的。
古代没有精确统计,惟一能反映国家兴亡、社会荣衰的指标就是人口的增减,而历史上
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固然,人口(在农业时代基本
也就是经济)的升降并非传...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0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翻案的书对之是能不提就不提。那些死去的四川人民真得感
谢上帝,竟然派了两个传教士适时经过,要不然连怎么死的到今天还都是糊涂账。
胡昭曦的《张献忠屠蜀考辩》就是典型代表。他为张献忠翻案,算是史料相对比较翔实
的,这个书贴得网上到处都是。圣教入川记在书里面当然是故意忽略了。五马先生纪年
这个书因为写了大量作者在张死后的遭遇,所以被翻案历史...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1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翻案的书对之是能不提就不提。那些死去的四川人民真得感
谢上帝,竟然派了两个传教士适时经过,要不然连怎么死的到今天还都是糊涂账。
胡昭曦的《张献忠屠蜀考辩》就是典型代表。他为张献忠翻案,算是史料相对比较翔实
的,这个书贴得网上到处都是。圣教入川记在书里面当然是故意忽略了。五马先生纪年
这个书因为写了大量作者在张死后的遭遇,所以被翻案历史...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2
前面有几个帖子,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可以读读。不过很多人的言论似乎有些过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69117.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69729.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970107.html
我希望大家能理性点讨论。其实观点不重要,关键是对历史的分析。我也不认为自己的
分析一定正确,如果谁能指正我的错误和荒谬处,非常感激。
首先,那段历史其实已经很古了,没有多少现实政治意义。希望大家不要随便做当代政
治攻击,说别人洗地,五毛,或者是汉奸之类。更不必联系什么南京大屠杀,满人是不
是中国人,或者投射到当代现实之类。毫无意义。我个人也认为,在那场悲剧里,没有
谁是完全的恶人。没有谁是希特勒那样,有意要做种族灭绝的元凶。大家都是正常人,
按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事而已。为生存,或者理想。这理想,不管是谁的理想,也不邪恶。
我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再把自己得出观点的思路摆出来。我的观点是:张献忠和西军...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3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36
44
全球化国际论坛(IFG)简报
使少数人富起来的改革
——中国与通往经济全球化之路
访问学者Dale Wen 博士 著
献给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他们为了新中国“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不是
为了让少数人先富起来。
目 录
执行概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改革政策及其结果
第一节 农村的困境及其形成
专栏A:糖的味道并不总是甜的
第二节 城市改革与血汗工厂的增加:中国崛起的明显矛盾
专栏B:中国视野中的纺织品贸易
第三章 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贫困与不平等
第二节 健康与教育
专栏C:快餐业的入侵
第三节 环境
第四章 来自中国国内的不同声音与行动
第一节 中国的环保运动
第二节 新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节 中国的新左派
第四节 最近政府所采取的进步措施
第五章 结束语: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
附录A:恢复草原——中国环境危机的一个案例
附录B:中国真的己经加入WTO了吗?
执行概要
(作者: Debi Barker 和 Dale Wen)
这份提要简要地描述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历史,分析了1978年以来的改革进程。
毛主义时期(1949—1978)
1949—1978年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献忠屠川的思想根源
首先,张献忠屠川有其现实考虑,比如解决粮食问题和报复等等。
但是张献忠早年虽然一样滥杀无辜,具备残暴成性的土匪本色,但并没有如在四川这般
,连城带邑,屠尽杀绝的凶残。

如果联想到天主教尤其是旧约全书里面,对异教徒和所谓的罪人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
,也许就不奇怪了。

现在看这个圣教入川记,隐隐有一种感觉,在张献忠进行的这场四川大屠杀中,这两个
传教士可能也不清白。

传统上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区别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中国文化重实用不重逻辑。

还有一点,就是传统上的中国文化有着多神教的特点。相对比较宽容。也就是围棋思维
,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我能比你强那么一点可以showoff就行了,不用杀的你死我活
。而中古时期的西方,尤其是天主教,是一神教,有你没我,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如果联想到天主教尤其是旧约全书里面,对异教徒和所谓的罪人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
,也许就不奇怪了。

张献忠自称为天主教教徒,"吾今在教,谨守圣律",但没有受洗(因为天主教不允许纳
妾)。其杀人思想应该很大程度上受圣经的启发。他说:"伊等固执为恶,不从此圣教圣
令,宁从我刀剑之下,不服圣律。故吾奉天...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86
46
哈哈,想起这个笑话:
陈献女请王操之,王操之不悦,以其礼教之,不听。王怒,遂以鞭鞭其面而逐之。女归
,泣告于陈。陈闻之,既怒且惭, 复鞭其女。翌日,亲缚其女而复请王操之。王操之
悦,以其知礼,遂与之交欢,旦日方散。
译文:
陈献想请王操之(王羲之第六个儿子,也是王献之的哥哥,是个古板的人,很讲究礼仪
),女儿出面去请。王操之不爽,就拿男女有别啊、三从四德之类的大道理说教,告诉
陈献的女儿所谓“礼”是神马东东。陈献的女儿不耐烦,我好心来请你,你丫还跟我说
教,就辩驳了一下。王操之是大男子主义者,在他的大脑中是不晓得怜香惜玉是神马滴
,就拿鞭子抽了陈献女儿的脸把她赶走了。陈献女儿回家后找老豆哭诉,没想到自家老
豆竟是个不给力的,女儿挨了鞭子不但没有出头的意思,反而自己觉得失礼于王操之,
感到很惭愧。恼羞成怒之余没处泻火,又拿鞭子把女儿抽了一顿。
第二天,陈献把女儿四马攒蹄地捆了再去亲自请王操之。王操之一看老陈把女儿捆着送
来,十分高兴,认为陈献“知礼”,就是明白礼节,于是热情接待陈献,宾主尽欢,通
宵才散。
m***n
发帖数: 1218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蜀怎么做到的
你这个是假造的书,其部分内容被人汇编后在网络流传极广。但是作者不是那两个传教
士,而是清末民国初年的法国人古洛东。
古洛东(Gourdon),法国人,约生于一八四O年。一八六六年出巴黎外方传教会派来中国
,在重庆从事教会活动。一九三O年左右卒于重庆,葬在重庆商岸观音山。
——首先注意作者出生日期,这注定了作者只能依靠别人资料写作,不可能亲见亲闻。
其次注意这是当年一个在校大学生询问重庆天主教爱国会的一些人得出的资料。因为编
辑找不到他的中文资料。换句话说古洛东到底真是法国传教士,还是巴黎小混混跑重庆
骗吃喝只有天知道了。
三,古洛东是如何编写的书?
作者在《序》中说:“迨十余年前,余下上海时,耶稣会神父慨然出—抄本以示众,内
载利类思及安文思二公在四川开教情形,颇为详细。余甚为欣慰,不觉精神为之一振,
复向各方征求其余事实。即本书所记载者是也。”我们可以得出书主体部分出于记载利
类思及安文思事迹的手抄本,他加以注释。
六,古洛东的注释依据什么?
“按《四川通志》《明史》本传”,“以上事实散见《通鉴纲目》”。可见古洛东注释
的依据不过是我们常见清朝人的书而已。
七,古洛东的注释符合原文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劫:1644重庆之围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风云激荡、云诡波谲的一年。
这既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崇祯十七年”,又是清朝“顺治元年”,同时也是李
自成大顺政权“永昌元年”,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天灾、兵燹、生存、毁灭时
刻上演,历史舞台上眼花缭乱,今天的成王转瞬变败寇。
“天崩地裂,山河巨变。”当时的人们如此形容激烈动荡的甲申之变,认为大明劫
数天注定。
后世的各种记载都称,当时异象频出,天象示警。《明季北略》记载,“正月初一
庚寅,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占曰:风从干起,主暴兵至城破。”
现在看来也许只是北京遇到了强沙尘暴,但大家内心都觉得“快完了”。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崇祯皇帝扶乩求神,欲求真仙指点迷津,得到的偈语竟然是“干
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京师千里之外的四川,史书中记载的则满是各种“血光之灾”不祥之兆。
比如,“春正月,日赤。日中有赤气数道,下宽上锐,自东指西。又日月无光,赤
如血。仰视北斗,皆不复见。”
换句话说,煞星已扣门。
02
差不多同时,38岁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5:05:09 2012,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法」一词,是传统佛教所无有的语词与
概念,此为近代佛教史学界的用语,最初提出此一用
语与概念的,是英国的学界。
早在十八、九世纪,当
西方列强向亚洲各地进行殖民侵略时,发现要在亚洲
进行殖民侵略,并不像非洲及南、北美洲般的容易。
因为亚洲不仅已有高度的文明及统一的国家,也有发
展久远的伟大宗教信仰,特别是佛教信仰早已深入亚
洲各国人民的心灵。
当时西方的殖民侵略,多半紧随
于宗教信仰之后,而将西方信仰传入当地,往往是文
化及殖民入侵的先驱。因此,打击亚洲的佛教信仰,
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及中国,为后续的传教、经济、殖
民作准备,即成为当时西方列强的手段。
因此,英国
对当时在其统治下的印度,针对佛教的历史、文献、
史迹进行全面性的考古及研究,原本的目的,是要透
过现代科学的求证方式,证明佛教信仰中的 释迦牟尼
佛,只是出自印度民族的神话传说、虚构人物,而不
是真实的历史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50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