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 发帖数: 4614 | 1 首先, 80年代风气更自由, 到了90年代因为大家都知道的事件, 管制反而更严格。
再次,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 质疑和批评都是学习研究中所必需的, 如果顾城有知
, 作为一个大家他也有心胸对fddzwm和其他人的不盲信儿宽慰的。
《明末农民战争史》再版过, 顾诚本人曾对《明末农民战争史》错漏之处做过一番校
订,对书末所附《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表》等做了大规模增补, 并无观点的变化。
《南明史》我早早扫了下目录, 看了四川的部分, 没看到张献忠的描述, 如果大家
有看到,可以贴出来, 先谢了。 Diaowai珠玉在前, 我再献上几块砖头把。
找到几个做旁证的。
p623, 清叙府署总兵马化豹征不到粮食, 手下清兵“凡捉获贼徒未奉职令正法,三军
即争剐相食”。 不是大西军,也不是反清的义军,而是满清在自己的塘报里承认吃人
了。
p624-p625都是讲四川的军阀,不少是前明的官员, 也有他们治下不少当地百姓的描述
, 有好有坏。
杨展,明朝的武进士, 给大西军抓了又逃走, 自己在叙州(今宜宾)拼凑了一支军队
,1646年进抵嘉定、峨眉一带。“遣使告籴黔楚,自绅士以下至弟子生员皆给资,农民
予... 阅读全帖 |
|
r**o 发帖数: 4614 | 2 那个百万两银和百万石粮是说明当时救难规模的, 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杨展的水平不错
, 正好和你赞扬展的引文相呼应啊~ 如果要笑就一起笑吧,哈哈哈哈。
我想你自己的引文也说明了张献忠死后四川百姓还是挺多的。 但是军阀混战, 大西军
, 地方义军, 前明官军, 摇黄贼,和清兵就是不屠杀, 都会引起大规模的逃难死亡
。 不能把帽子扣在张献忠头上,尤其他都死了5,6年了。 比如你举的豪格引起的难民
潮就挺大的,你也给出了原因, 当然他路过的川西和川北百姓大规模逃到川南你是漏
掉了
。 |
|
n*******w 发帖数: 6708 | 3 1.先是没有刘福通韩山童 红巾军在北面和元朝死磕,南方很多义军早都挂了
2. 朱元璋的缓称王,为他赢得不少时间,元朝都是先打称王称帝的
元朝的作用对于朱元璋不亚于日本对于本朝, 另外本朝的国民党做大的时候和TG的对
比,
可比陈友谅和朱元璋势力对比的差距大多了 |
|
n*******w 发帖数: 6708 | 4 1.先是没有刘福通韩山童 红巾军在北面和元朝死磕,南方很多义军早都挂了
2. 朱元璋的缓称王,为他赢得不少时间,元朝都是先打称王称帝的
元朝的作用对于朱元璋不亚于日本对于本朝, 另外本朝的国民党做大的时候和TG的对
比,
可比陈友谅和朱元璋势力对比的差距大多了 |
|
M****h 发帖数: 4405 | 5 完全是文人为自己的无能找的托辞。
实际上,江淮地区,陕西地区,都产战马,这一点从元末义军,捻军的大规模骑兵能知道
宋还有自己的马政局,年产50多万匹马,当然也可能吃了空响。然后边境的榷场,可以
交换到塞外的战马。
但是文人总以宋人缺乏骑兵所谓失败云云,岳飞一旦被松绑,立刻选练出了精锐骑兵,
和反骑兵的办法,然后岳飞们被镇压后,立刻又没有骑兵了
拖累依靠大约3万骑兵,在宋金之间驰聘,所向无敌,哪里需要什么几十万军队
骑兵是运动战的灵魂,而文官害怕运动战,所以文官指挥下的部队,就是乌龟壳打法,
骑兵完全发挥不出来,宋朝还高所谓的阵图,蠢得要死的玩意,前线军官完全被这个绑死 |
|
|
d*b 发帖数: 21830 | 7 清军入关的时候,明军早被闯王灭了,丫面对的大顺义军正忙着抢小老婆呢,基本属于
三不管的空窗期。 |
|
m***a 发帖数: 2262 | 8 对于大明帝国的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后世的史学家在提到其直接原因时,都会提及
明末农民起义与北方后金(满清)崛起,而发生在西南川黔地区的那场土司暴动(史称
“奢安之乱”,后世彝家则称为“阿哲起兵”)则极少被史学家们重视和提及。但真正
翻开这页历史,就会发现,这场历时十四年(从天启元年到崇祯七年)波及川黔两省的
少数民族地方势力兵变,不折不扣的是大明帝国最后一块落井石。
奢安之乱是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两人发动的反明战争。在贵州又称安酋之
乱。当时奢崇明是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是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世袭四川、
贵州大土司。
从汉朝开始到唐宋,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与中原封封建王朝的关系长期处于一
种松散的羁縻制度的统治下,羁縻制度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势力向中央政府称臣归顺,
但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只是官名职位由中央政府设定,世袭的首领由中央政府授予称号。
后来蒙古帝国的铁蹄横扫了亚洲大陆,但是对于以高原山地为主的西南地区,蒙古
骑兵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蒙哥就在钓鱼城(今重庆合江境内)下
折断了自己翅膀--欧洲人称上帝的鞭子断了。所以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势力,元政治者不...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7227 | 9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
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
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在土木堡被
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
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
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
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
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相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
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
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
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
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
逃...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10 郑成功南京之役如果把南京打下来,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可惜 郑 被 朗廷佐 这个大清国的ABC 给骗了
第三节 南京战役失败和郑成功退出长江
七月下旬,清方守备南京的兵力已经大大加强,而郑成功顿兵坚城之下不攻不战,
士气难免低落。就在清军反攻前几天,郑成功命户官杨英巡视部队,竟发现前锋镇余新
部下的士卒离开汛地到江边捕鱼。郑成功得报后很耽心余新轻敌“偾事”,说:“取鱼
者伙兵则可,或战兵则事去矣。”①二十二日晚上,南京城里的满、汉官员认为时机已
到,派汉族绿营兵打头阵,由梁化凤率领部下骑兵五百余名出仪凤门、管效忠领兵出钟
阜门于次日黎明时分突然对郑军营垒发起冲击。驻守在这里的余新等部盔甲器械都来不
及披挂周全就仓促上阵,很快被清军击败,余新被俘②。清军初战告捷,收兵在城外扎
营。③
当天晚上,郑成功依据形势的变化,重新部署军队,以观音山至观音门一带为集结
地点,准备同清军决战。派左先锋镇杨祖统率援剿右镇姚国泰、后劲镇杨正、前冲镇蓝
衍屯扎大山上,作犄角应援;中提督甘辉、五军张英伏于山内;左武卫林胜、右虎卫陈
魁列阵于山下迎敌;他自己督右虎卫陈鹏、右冲镇万禄在观音门往来策应;后提督万礼
、宣...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3033 | 11 王炎午和文天祥的死 ZT
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年轻时只是一个风流才子,经常留连于青楼瓦舍。与朋友会文,也只
不过写一些艳词歌赋。这一段记录现在已经不易查到,因为中国的圣人都是好德而不好色
的。所以,这虽然是一段文天祥的真实历史,但因为文天祥后来成了圣人,成了英雄。自
然会有崇拜者把这段记录屏蔽和淡化,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了。为尊者讳,为圣人隐也是
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而我们今天也已经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过滤”了。
下面一段是现在记录的文天祥简历,我们虽然已经看不到文天祥在青楼的艳遇了,但却能
清楚地看出南宋政权的“山河破碎”,看出文天祥自己一生的“身世浮沉”。
“文天祥大约在1256年中状元,因父丧守孝而未受官职。1259蒙古军攻湖北武昌,宦官董
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
纳。后出来做官, 1270年,因得罪著名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1275正月,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
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杭州,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2754 | 12 明朝女人肯定首选嫁朱家人
等到义军来的时候, 终于知道这是一个错误了 |
|
b**********s 发帖数: 9531 | 13 印象南宋有过想用海军去支援山东义军的计划,后来部队叛变了。 |
|
a***a 发帖数: 102 | 14 你那奸母淫奶专事寄生的祖宗下场:
金末,蒙古大举南侵,金朝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力因而大大削弱,汉、女真两族之间积压
已久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山东、河北等地汉族百姓乘机纷纷组成红袄军等义军,反抗
金朝及女真人的统治,对女真人实行复仇性屠杀。《遗山集》载:“仇拔地之酷,睚眦种
人(即女真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垒,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
捕杀,不遗馀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无复噍类”,元好问在这里所说的“拔地”,指的
就是女真人大量掠夺汉人土地之事,说明土地之争是两族矛盾激化的根源。
红袄军的杀戮引起女真人的极大恐惧,为了躲过汉人的报复,许多女真人被迫隐去自己的
民族身份,改汉姓而主动汉化了。女真猛安谋克户除一部分死于蒙古军之手,一部分隐
瞒身份汉化以外,其余全部在汉、女真两族间的民族仇杀中被杀绝,可谓惨绝人寰,这
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受着侵略压迫残杀的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自发复仇行动。
这个下场,也可以称之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灭菌行动。何为菌?不营生产只事寄
生的低等生物。 |
|
k**o 发帖数: 15334 | 15 主要是当时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各方面都私心太重。江浙不愿意交税,结果
导致西北农民负担过重,造反。西北农民造反又不愿意被招安,也不愿意上
前线打满清。最后李闯遇上满清军队,还很疑惑,为什么满清要攻击自己,
自己是打明军的,满清也是打明军的,不是应该是朋友吗?
最后义军搞明白了这是尼玛民族之战,打的是民族存亡。才愿意回到朝廷的序列,
愿意招安了,愿意打满清了,打的也很英勇,不过也晚了。
最后江浙人也傻了,满清一来,江浙被屠的最厉害,一个扬州就80万人被杀。
谁让你富呢。
不过最混蛋的还是山西,从一开始就资助满清,军资军情都输送给满清赚钱,
后来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张家口八大家被封为满清皇商。 |
|
k**a 发帖数: 1181 | 16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17 东林党虽然确实没干多少好事,但钱谦益投湖这个, 不应该过多指责。
钱谦益后来一直暗中与其它地方的反清复明势力保持联系,曾先后与南明桂王的大学士
瞿式耜、郑成功、张名振和张煌言等人联系,并和柳如是一起几倾家产援助抗清义军,
策划了东西两方面南明军队会师长江的战略构想。
kzeng以前写了一篇文,论述说十个刘宗周不如一个洪承畴对明朝的用处大。
这个刘宗周就是你所说的典型,平时百无一用,事到临头一死了之。气节是有了,但话
说回来,国家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俸禄养你干什么啊,就为了你在最后放一个华而不实
的烟花给别人看?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你的官职让给别人去做事,只用一部分钱买个乞
丐去上吊做这个秀还好些呢。
但是说这个刘宗周不做事也是不对的,他还是干了一点的,当年崇祯想离开北京跑路就
是被他老人家义正词严用大义的名义一炮轰回来的。其实,被大家看不起的祖大寿,我
觉得他也比刘宗周强的。死其实还是容易的,忍死以求有为更难。 |
|
r*****y 发帖数: 53800 | 18 元军屠城例子很多吧。
南宋末年,元军将领伯颜率军南下攻宋,所向披靡。没想到在城墙破败驻兵极少的常州
城,20万大军却遭到了2万多名义军(民兵)顽强的抵抗。经多日对峙,最后,城内义
军全部牺牲,就连由500名和尚组成的和尚兵也无一幸存。城破后,伯颜一边感叹常州
乃“纸城铁人”,一边下令屠城,最后常州城内“止有七人,伏于桥坎获免。”
至今,常州城内尚有多处地名、景点与这次屠城有关,如古村街道之古村,据说就是由
当年屠城后幸存的几户人家所组成;人民公园崇法寺东边的牌坊柱石,是明朝为纪念这
次屠城而建的忠义祠牌坊柱石;假山上的浩然亭也是为了纪念常州先人抗击元军而建立
;红梅公园的袈裟塔也是为了纪念这500和尚兵而修建的……
昨天上午,多家单位在浩然亭前联合举办了宋末常州屠城纪念活动。 |
|
o****d 发帖数: 5454 | 19 就和天朝现在的军队一样,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腐烂得一塌糊涂,你研究一下古代
的战役就知道,其实那些所谓的“战役”大部分时候是溃败,动不动几十万人被吓散了
,然后因为不能组织起规模的抵抗就被轻松屠宰了,死抗死打的战役非常罕见。
前面有人问袁绍等人几十万人马为何不敢动董卓三千人,有了上面的基础,这个很容易
理解吧
有个几万人的部队能够忠于朝廷敢于死抗死打的话,哪个朝代不都不会灭亡。
宋朝是最受鄙视的,就是因为几十万的军队宁可逃窜,最后跳海自杀,不敢和蒙古人决
一死战,那时候是中华男儿最没脸的时代了。
中国这两千年来的悲哀就是在每个朝代末年,都因为统治阶层不得民心使得几十万上百
万的部队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基本都是一打就溃。
中国五千年,打仗无数,兵书出了无数,但硬打硬的战役总共也没几次,比较著名的比
如几征那个小小的高句丽,就异常艰苦,原因就是对方死抗,而打国内的几十万农民起
义军却无比顺畅。蒙古打西夏也是。 |
|
b**********s 发帖数: 9531 | 20 这个第一条的判断就不对。吴跑回山海关,李自成带主力去打吴,吴在自己老巢都没打
过李,最后搬了救兵才行。所以即使吴感到北京,多半也打不过李。当然这里有很多变
数,比如吴去北京早呢,可以利用城墙,但要是晚了呢。还有,吴不知道李实力如何,
只知道李一路势如破竹,作为战场指挥官,吴的判断是靠铺的。事实上后来吴还是没有
李主力厉害。
第二条,吴反李,原因在于李搞阶级斗争,抄了他家。这里面李的镇反搞早了,后来毛
就借鉴了。相比灭了明朝的李,吴是弱势,不到不得已,不会反的。问题在于李,对于
吴太轻视了,觉得可以相踩死蚂蚁一样,李没有考虑到吴满勾结的可能。所以这事不完
全怪吴。民族大义谁都能说,问题是把你放到吴的位置上,你会怎么样呢?还有,明朝
没有民族大义一说,只有忠君没有爱国。吴已经是贰臣了,那曾磨已经破了,索性做了
婊子。如果吴考虑民族大义,当时就可以拿山海关和李交换家眷,然后回家种地。这个
结局在他眼里也是比南下强的。吴军南下基本不可能,第一,这支军队是袁崇焕辽人守
辽土的策略上建立的,成员都是辽宁人;第二,就算部队不要家了,家眷也不要了,去
南方,后勤怎么办?国家灭亡了,原来发饷的政府没有了...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1 关于南宋降书,因只有谢道清的签名,古人很多说这是无效的。
因为按宋朝规矩,诏书上还应有宰相签字,才能有效。
文天祥被俘后,伯颜曾请文天祥在上面签字,遭到文天祥拒绝(被俘前他是文丞相)。
因此,谢太后的降书,没有得到南宋军民认可。这是反元义军抗旨的理由。 |
|
m***n 发帖数: 12188 | 22 “贫极江南,富夸塞北” 这句,记得在当年中学历史书上引用了,还记得老师说,元
朝对北方特别好,蒙古草原比江南富,笑。 别的没有引用,也没有全文。
当然,教科书后面是土共一以贯之的阶级斗争论,什么蒙汉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导致蒙
汉劳动人民无法生活,民不聊生,不得不揭竿而起。还有周期论,每个朝代都是地主兼
并到社会解体。毛主席指出只有民主才能解决周期律问题。
-------------------
再帖几句我在别处帖的,感觉有联系。
孝宗以后,南宋的皇帝很大程度就是个摆设。所谓的国家元首,类似法国总统。代表国
家签个名而已。
“侍臣已写归降表, 臣妾签名谢道清” ---
1276年,元军兵临杭州城下,谢太后谐年仅八岁的宋端宗赵显降。
端宗母子随元军北上,到大都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款待,被封为瀛国公.
因端宗母子不适应北方生活,忽必烈皇后察必曾经向世祖说情允许端宗母子回江南,忽必
烈怕端宗母子回江南后生变,因而未能允许。
瀛国公长大后,忽必烈把公主嫁给他。但是后来忽必烈年老多疑,对赢国公多有怀疑.赢
国公感觉到了,为避嫌,提议出家土蕃。于是赢国公出家西藏,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住
持,法... 阅读全帖 |
|
kx 发帖数: 16384 | 23 只要输了失败了,硬气就是输不起?
只有赢了,硬气才算骨气?
废话,要是能确定赢的话,谁那么贱会不硬气?仗势欺人谁会不敢?
要我说,只有不确定能不能赢,甚至赢面不大的时候,还敢硬气那才是真的骨气!
当然具体到崇祯这里又比较复杂了。
很多人说崇祯有骨气,是想让大家觉得崇祯是面对外族入侵时很有骨气。
但是事实上,崇祯城破自杀直接原因是因为农民起义军,这个骨气是针对自己人的。
针对自己人,这么有骨气好像又有点不那个。
当然换位思考,崇祯可能确实认为义军都是贼匪,那么针对贼匪有骨气也是对的,毕竟
很难要求封建皇帝有阶级平等的认识。
而且崇祯自杀是因为内战,不想自相残杀所以只好自己一死了之,这么理解又高大起来
,也算很有骨气,也许崇祯在外战时就会更有骨气,带领大家打游击了。 |
|
r**o 发帖数: 4614 | 24 崇祯是因为辽东的满清加三税才导致大批农民暴走的。他也知道收税太重,所以心存愧
疚,而且,崇祯可没认为义军都是贼匪。 “寇亦吾子民”。对李闯他们是以安抚为主
的。 就是烧了皇陵都没关系。 其实他收税没比满清多多少, 辽饷满清可是一直收
到康麻的。 但是架不住当时天灾人祸, 作为一个皇帝, 崇祯在人格操守上并没什
么可以指责的地方, 满清的溥仪和他在骨气上相比就是渣渣一个, 五姓家奴。 |
|
kx 发帖数: 16384 | 25 这些农民都能暴走了,干嘛不招安了北伐,明确告诉义军收重税是被外患逼迫不得已的
,矛头一致对外不就皆大欢喜了么 |
|
S*******s 发帖数: 13043 | 26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罗列西方历史上种种不堪的文章,搜了一下找到了这个。原文据说是
出自一个小说《红旗飘飘》,但是没找到具体章节。
西方人比中国人更丑陋
台湾作家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苏小康写的《河殇》,都把中国传统文化比做污
秽的"酱缸",把中国100多年落后的原因归咎于祖先创造的文化,特别是儒教。书中列
举了中国文化的糟粕,比如:八股文,小脚,廷杖,太监,盲目膜拜偶像,愚忠愚孝,
对思想的禁锢,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也提到了一些中国人的愚昧和残暴的行为:比如在
饥荒年见易子而食,焚烧阿房宫,焚书坑儒,耍弄权术,相互倾轧,内斗不止等等。于
是得出结论,中国的落后在于传统文化的低劣,应该放弃传统文化,接受西方文明(实
际上是要全盘西化)。中国人和落后的民族是天生的劣等人种,而欧罗巴人特别是日尔
曼人,是绝对优秀的民族。中国要想进步,就必须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文字结构
和各个方面向西方人靠拢。《河殇》里的一句话"不要自己再骗自己!柏杨曾希望外国
朋友帮助中国人去掉劣根,因为美国是自由发达的象征,是文明的标志。是的,中国确
实存在着很多黑暗的东西。中国历史中的保守,腐败和专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408 | 27 岳飞的主战固然与秦桧的主和完全相反,但要将岳飞之死全归咎于秦桧有失公
平。首先是皇帝主和,虽然中间有主张之变,但赵构总的倾向是主和。这决定了岳飞政
治上的不正确。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对赵构的地位是一种威胁。二帝回来干什
么,怎么安置法,都是大问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赵构是绝不希望岳飞的计划成为
事实的。以秦桧与韩侂胄两大“奸臣”案例结果做比较,不同的政治主张却同被打入历
史的另册;用岳飞与后来明代的于谦比,也是不同的政治主张,却同样也以生命的代价
换来了列入正册的资本。岳飞要迎二帝还朝,于谦却坚决反对老皇帝复辟,但《满江红
》与《石灰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只是绝大多数人不懂历史,明白不了此中
的道理。
岳飞被杀的第二个原因,还在于赵宋家从兴起以来,就刻意防范军人势力,有
了所谓“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十分不易。如何除掉一位皇帝自
认为有危胁的军事人物,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赵构作为一个历经政治灾变又有政
治谋略的统治者,选择了利用自己的同盟者秦桧的办法。
设想一下,要让一个文官去除掉带甲十万的武将,他怎么下手... 阅读全帖 |
|
p*********3 发帖数: 8525 | 28 安史之乱前期叛军占领洛阳,在潼关与唐军对峙之时是叛军最危险的时刻,河北义军四
起,叛军归路几乎被切断,老巢音讯几乎断绝,安禄山都想回老家了。如果这时候唐军
能死守潼关,让郭子仪李光弼率领安西朔方精锐从河东出击截其归路,叛军必定不战自
乱 |
|
w*******e 发帖数: 15912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生命不息,逆袭不止!),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兴唐传》浅谈单罗矛盾的产生发展(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0 14:18:15 2015, 美东)
从《兴唐传》浅谈单罗矛盾的产生发展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62234/
2013-01-31 15:08:14 来自: 童心苹果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兴唐传(全四册)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以来关于单罗的争论就没有停歇过。有人说,罗成从瞧不起单,因为他本
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本来就对单这帮绿林众人瞧不上眼!甚至有人因此而直接说,在罗
成的心中,贾家楼结义的兄弟在他的心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因为最后的反洛阳,擒五
龙,罗成对于单雄信的心狠手辣没有看到兄弟情。还有人说,罗成对不起单。在罗成围
困洛阳的时候...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075 | 30 联合金,大理,坚守城池,实行军功制,废黜文官政治,允许民间义军组织并予以支持 |
|
b*********n 发帖数: 540 | 31 大家觉的满清能够—统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谁?是多尔滚,多铎,豪格、济而哈朗、岳托这样满人大将。还是,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这样的汉奸?我告诉你错都错了,是东林党没错大明的东林党。他们用实际行为,告诉了世人什么叫“不怕神—样的对手,就怕猪—样的队员。”正是这群猪—样的队友不光磨死了大明还折腾完了汉人的江山。
南明有两次翻盘机会。—,1649年金声桓,李成栋、姜镶先后反正归明。各处义军蜂起抗清,人心思明。
第二次,李定国于1653年两蹶名王,收复广西。天下大震,从新燃起抗清复明的决心。
可是,这两次机会都因为党争相互不团结被满清个个击破失败了。而这两次失败是因为党争,而党争都有东林党的影子。如东林党的何腾蛟,身为湖广总督手握重兵却只重自私好党争。人堵胤锡率二十万忠贞营在湖北抗清,只因为忠贞营是李自成的旧部处处打压排挤。致使这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出走。何腾蛟为保全实力见死不见,坐视江西被破隆武帝战死。最终,湖广也不保。再如,永历朝的楚党五虎也出自于东林党。他们勾结军阀,把持朝政排除以异。处处党同伐异,致使各地失陷。甚至,凭空捏造出—个吴党。他们认为堵胤锡是吴党首领,处处针对他。终于,大明就...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540 | 32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
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
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
、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
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
“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
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
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
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 阅读全帖 |
|
j*y 发帖数: 320 | 33 《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
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中也提到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
,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
足以平东南之乱”。
《宋史·张叔夜传》所叙最详:“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
,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
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
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关于宋江投降后被宋朝派去镇压方腊一事,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
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明
确记载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
方腊是明教教主,利用明教组织群众,于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举行起义,聚众
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了
自己的政权。宋徽宗派童贯统西北精兵十余万南下镇压起义。...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440 | 34 其实这是所有中兴名将的难题。一个王朝创业的时候,打天下的都是铁哥们。等建国了
,就来个杯酒释兵权+八大军区司令员换防。搞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那有战斗力。
等出来一个岳飞这样的人,用创业模式重建军队的战斗力的时候,皇帝又害怕了,因为
将领们都是岳飞的铁哥们。
高宗也怕啊,尼玛在沦陷的北方有上百万义军,等岳飞收复河北,哪怕只收编十分之一
,那也有20多万的军队了。即使不把二帝弄回来,哪怕弄一两个钦宗的儿子回来,那高
宗还活不活啊。
岳飞唯一的错,就是他没有曾国藩在政治上的智商。 |
|
q*****k 发帖数: 586 | 35 在中国古代,有两个朝代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西汉,一个是明朝。为什么觉得这两个
朝代特别值得研究呢?有个明清史前辈学者叫孟森,他特别喜欢这两个朝代,他说这两
个朝代的皇帝“得国最正”。什么叫作得国最正?就是得到这个政权最理直气壮。是什
么原因呢?
汉高祖刘邦过去当什么?一个亭长。亭长是什么?居民委员会主任,不拿工资的。最后
他凭着自己的人格、能力、运气,推翻了暴秦,创立西汉,孟森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还有另一个英雄,是个和尚,叫朱元璋。他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父母双亡,活不下去,
到凤阳皇觉寺出家当和尚。然后因为自然灾害,寺主遣散众僧,只得到处流浪。回到庙
里的时候,红巾军闹革命,他就觉得在庙里很危险,不知道什么时候官军打过来或者起
义军打过来。于是有朋友劝他入伙,加入起义军。其实他并不愿意。如果在庙里活不下
去又怎么办呢?拜佛,请佛祖拿主意。于是他抽了九个签,凡是说出去闹革命都是大吉
,凡是说留在庙里苟且偷生都是大凶,于是他毅然投入到革命队伍,参加了红巾军,所
以实际上他参加农民起义完全是个偶然,而中国历史上却因此又多了个平民出身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
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都没有接受...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814 | 36 关于楚汉相争项羽为何会被百战百败的刘邦灭亡的原因,最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项羽
妇人之仁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纵虎归山所致;二是项羽杀死楚怀王,招惹刘邦口实;三
是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加上本身麾下人才缺失,刘邦不但有汉初三杰,其他的谋士
大将更是人才济济。
首先吾以为项羽杀死楚怀王不但不是战略的重大失误,反而是极为明智之举,是项羽一
统天下进而称帝的必然步骤,如果不把这个顶头上司提前做掉反而会夜长梦多生出事端
。无论项羽是想与秦始皇一样做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还是只是想恢复秦朝之前的天下
秩序做联邦制的诸侯盟主,都必须除掉楚怀王这个并不可留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项羽
也不是亲自动手而是让英布、吴芮、共敖三个诸侯王干掉楚怀王,弑君之罪背黑锅做替
死鬼的也是英布、吴芮、共敖,项羽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假装让英布、吴芮、共敖三个
诸侯王带兵逼迫手握重兵和掌握楚国实权的楚怀王迁都,然后突然击杀,如果不是后来
刘邦成了胜利者,项羽要篡改实录抹去这段历史易如反掌。别以为楚怀王还是当初项梁
手下的傀儡。项梁一死,楚怀王的能量就已经达到剥夺项氏家族兵权、排除项羽西征秦
国的地步,项羽夺取宋义的部队也不过五万,从此... 阅读全帖 |
|
b*******8 发帖数: 37364 | 37 88也就是打赢了本族陈友谅,其他不足道。元是被北方义军折腾成癌症后期,88摘桃子。 |
|
k****n 发帖数: 780 | 38 本文所列举的人物,都是历史真实人物。他们的实战战绩,也是有史记载,或者说是当
时的笔记记载。本文不牵扯小说、演义、评书中的虚拟人物,比如高宠、李元霸(虽然
历史真实有其人,但是这个人物,还是虚构的,只是借名而已),也不牵扯历史人物,
在小说、演义、评书中的虚拟表现,比如历史真实人物赵云,其个人武功,远不及演义
那么生猛。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全!所谓的武学高手,不是指 名将,不是只
军队指挥才能,只是指单打独斗的能力。但是名将中,的确有很多武功高手。
所以,武学高手,不等于名将,但是名将中出武学高手的几率最高。但是,并非当世名
将,就能打得过民间的武学技击名家。
一、春秋时代的武学高手
1、专诸、要离、庆忌 这三个人,应该都是武学高手。 2、养由基 养由基的箭,在中
国射手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但他又不像后裔那么虚无缥缈,他的事迹,他的功夫
,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养由基的单挑,在当时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不知道干掉了多少猛
人。 3、卞庄子 卞庄子剑术超群。卞庄刺虎的故事,虽然有取巧之说,但也反应其剑
术。最后他在战场上,一人冲进去,连杀七十多人而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武功! PS
:至... 阅读全帖 |
|
q*****k 发帖数: 586 | 39 10、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今人对岳家军和蒙古军谁弱谁强的问题还有颇多争论,但我宁愿投岳家军一票。因为蒙古军面对已经衰亡的金军,仍然不能速战胜之,常常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打的举步维艰。而岳家军面对鼎盛时期的金军,即使是兵力劣势,依然能战而胜之,战斗力之强大由此可见。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军是一群强盗,岳家军是一支为保卫家园而战的正义之师。以正义对邪恶,蒙古军又怎能不败,若成吉思汗早生百年,相信蒙古民歌里也会悲哀的歌唱: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9、卫青霍去病大汉铁军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名字,无不让每个中国人神往,让每个中国人自豪。匈奴人当年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竟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最终倒在了汉军的铁...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59 | 40 纵观古今,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十二位人物最有影响,其行为在中国的盗墓史上是抹不掉的。借用今天流行的“名人概念”来说,这些人个个都是盗墓名人,当然更是狂人!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是中国史书着墨比较多的人物之一,本来就是一历史名人。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弑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282 | 41 最近突然有了这么一个说法,言之凿凿,号称最新考证说明,朱元璋是回族已经是板上
钉钉的事情,这样的传言愈演愈烈,很多“有良心的的历史发明家”们开始广造声势,
断定朱元璋是回族人。那么这个考证究竟靠谱吗?源头又是什么呢?在这里笔者为诸位
读者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朱元璋为回回的传闻,起于著名的回族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
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
系赴天方朝觐。后来出版的《民族宗教论集》中也宣称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
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但虽说有此脚注,但白先生内心
中也是并未相信此条传言的,他撰写的有关伊斯兰教和回族史的诸多论著,从未把明太
祖、建文帝和明武宗列为回族人物,他主编的《回族人物志》,也没有这3个明朝皇帝
的传记。
实际上,不论从朱元璋还是其后世子孙的表现来看,其信仰伊斯兰教可以说是百分百不
可能。从伊斯兰教义就是典型的一神教,完全排他,什么道教、佛教都在排斥之列,但
朱元璋及其前辈、后裔都不信仰伊斯兰教,而是崇信佛、道。朱元璋“曩者父母因某自
幼多病,舍入皇觉寺”...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5579 | 42 其实这不奇怪, 就像纣王家的薇子箕子也会出卖纣王一样。
历史总会有惊人相似的一幕。
张良其实只要几句话就能打动项伯的心。
在张良看来, 项羽太强大, 是他复国的最大障害, 大力帮着刘邦削弱项羽的势力。
其实, 在张良这样贵族出身的公子哥眼里, 从来就没把刘邦萧何韩信这些草民出身的
义军放在眼里,不信刘邦真能成功登基。 可战神韩信的胜利真是出乎张良意料, 处心
积虑
除掉韩信并扶持吕后一家就是在刘邦登基后张良的力作。。。 |
|
h*****1 发帖数: 93 | 43 忌讳这个词,含有以下两层意思:“封建迷信,①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
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忌讳说不吉利的话。②对某些可能产生不
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忌讳的是有始无终。”主要的意思还是说人的见识
问题,导致了迷信。然而,也有的是处于对父母的尊重,或是因权势胁迫的忌讳等等。
这种迷信的忌讳,给世人造成了多少痛苦和灾难。我国古代也是迷信的重灾区,因为迷
信、忌讳而闹出的悲剧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我们先从盛唐时代开始说起,自从李唐替代隋杨以来,李姓掌握了天下。朝代虽然更替
了,但是世界观还是那个样子,该迷信的还得继续迷信,因此,朝廷特颁布一条不许吃
鲤鱼的禁令。当时有学者叫段成式的在著作《鳞介篇》中曾这样写道:唐代律条规定,
鲤鱼叫赤鲟(草鱼)公,禁食之;若捕获后,应疾放水中;出售者打60大板。
这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意思是说:“不准吃鲤鱼,如果逮着鲤鱼了,必须马上放
掉,否则打60个大板子。”那么为什么要颁布这么一条法律呢?很简单,是因为“鲤”
与“李”是同音。吃鲤鱼的意思就等于吃李氏家族,那李氏家族可是皇族啊,是能随便
吃掉的么?所以,必须得禁止屁...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5579 | 44 真的要在鸿门宴上杀刘邦吗?
1,“杀人不过头点地”, 刘邦主动撤出咸阳,并(至少名义上和行动上)已附首称臣
, 有啥理由杀?杀刘邦后其他义军首领会咋想? 项羽手下的大将们会啥想?
2, 既然刘邦已经称臣, 项羽少年时的志向就是取秦始皇而代之, 你范增就该帮项羽
筹划废义帝并入秦宫称帝的大事。
3,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
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 这段
史书说得太假, 咋地, 项羽只想做个富人就心满意足了?就算项羽不想做皇帝(就当
“取秦始皇而代之”那句话没说过也从来没想过), 项羽对秦国还有杀祖之仇, 起码
也该去把秦家祖坟挖几个(学伍子胥,老伍也是楚国人啊)。 这段史书说得项羽只是
贪财好色(其实项羽那时已有心爱的虞姬, 读那霸王别姬歌就该明白项羽对别的女人
可能看都不想看了)。
4, 真如上述,项羽只要“貨寶婦女而東”, 那对刘邦先入咸阳也用不着很生气了,
不如干脆写封信给刘邦, 把些财宝美女送过来,... 阅读全帖 |
|
k**o 发帖数: 15334 | 45 明亡的时候已经军阀化了,崇祯跑了也没什么大用处,在南明也指挥不动
江北四镇,左良玉和投诚义军。最终还是被满清各个击破的命。 |
|
m***n 发帖数: 12188 | 46 你这是cynicism
古代传统还有有些一致性的,李自成张献忠是反贼,安禄山是叛贼,匈奴是寇。
但是隋末只有杨玄感是叛。而杜伏威,李渊,窦建德,李密,都是义军,群雄。虽然他
们是对手。他们都是要拯救天下的。 |
|
m***n 发帖数: 12188 | 47 楼主说的也不对,有几个明显事实的失误。
吴三桂投降了,闯王还派遣了官员带着少量卫士去接收,还有队伍去某处换防,然后被
吴三桂给一锅端了。这个事实说明吴三桂已经向闯王表示正式投降了。或许吴三桂一开
始就是假投降,但是至少闯王是真信他投降了。
闯王开始没抄吴三桂的家,更没有抓他的女人,开始对北京的吴家是优待了的。刘宗敏
什么的,都是小说家言。闯王一伙没那么白痴。分宫女什么的,也都是猥琐男的小说故
事。
吴三桂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结果大家知道,过程永远只能是推测。只有上帝才知道真相。当事人也知道,但是都不
在了。
从逻辑和当时局势,从大处判断,我觉得基本可以肯定以下:
1)吴三桂肯定是认真考虑过投降闯王的事情。他当然也一定考虑过投降或者联合满清
的事情。他首先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作为一个军阀,也天然考虑自己的军阀集团和兵权
问题(参考民国时期军阀的行为方式)。
2)吴三桂对于未来不可能有明确把握,应该会多方尝试。
3)闯王集团肯定试图统战吴三桂。对于吴三桂的家人肯定是热情关怀,同时也作为人
质。
4)从历史看,吴三桂和闯王开始是谈判成功了,决定投降。但是后来吴三桂又后悔了
。吃掉了闯王的外...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48 王化贞爱好医学,写了一本临床医学的著作(他本人似乎没有任何临床治疗经验)。所
以小王的心思完全不在职务上。
老熊则是认真做事的。还认真学习军事和民政。所以,两人起点或许差不多,都是科举
文人,但是老熊明显比小王靠谱。
括号里面是拷贝百度的。
“ 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
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会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
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兵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获全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
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意说大话蒙骗朝廷。尚书张鹤鸣很相信他,他有所请无不
答应,因此熊廷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上却没
有一兵一卒,只是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从延绥调来的部队不能作战,熊廷弼请把主
帅杜文焕治罪,张鹤鸣却让宽恕了他。熊廷弼奏请任用佟卜年,张鹤鸣递上奏章反对。
熊廷弼奏请派遣梁之垣去朝鲜,张鹤鸣故意扣发他的饷银。于是两人之间相互怨恨,事
事争吵。熊廷弼这个人也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
厌恶他。[13]
熊廷弼主张防御,认为辽地人不可信用,蒙...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18403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补颜真卿《祭侄稿》背景,还有颜体书法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0:38:17 2016, 美东)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 阅读全帖 |
|
z**********3 发帖数: 11979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ertain99 (perta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1862年发生啥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0 10:49:16 2016, 美东)
晚清的“同治回乱”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前言
1862—1873年(清·同治年间)在西北暴发了的回族暴乱,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
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两岸汉人总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竟有五百多万之多。
临潼县志载:“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
人而幸免。”
富平县志载:“1855年(咸丰五年)全县有46795户,254257人,1876年(光绪二年)
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人数减少了一半,计1862--1869七年间被杀60%。”
三原县志记载“1861年(咸丰十一年)全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乱加之光绪年间两次瘟
疫和大旱,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乱两年间(1862—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
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志记载:“1864...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