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三摩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8月1日,新华网在其首页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的文章,该
文使用了大量类似文革批斗风格的措辞对中国国内的民主自由派以及“盟友”俄罗斯的
经济发展进行了激烈的攻击,并由此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
但随后即有网民指出,该文章内存在大量关于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虚假或过时数据。另外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国新办于当天发布了一项宣传指令,要求在各门户新闻网站首
页显著位置转发新华网《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一文。
8月2日早晨,俄罗斯之声在新浪就该新华网文章发表微博,质疑“这样的文章能在新华
网首页发表?”并同时提及了新华网的官方帐号以及新浪微博虚假消息辟谣官方账号(
@微博辟谣),但不久后该条微博即遭删除:
俄罗斯之声:这样的文章能在新华网首页发表?【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新
华网@微博辟谣
更新:8月2日16时许,俄罗斯之声再度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质疑新华网文章的微博,此
次俄罗斯之声附上了其官方站点的论坛链接,希望网友能移步到这条新浪微博以外不受
审查的帖子下发表评论。
@俄罗斯之声:欢迎来到「全球」论坛!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对此文章有何
感想,欢迎讨论与...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
散。
正本清源——往生净土条件与辨析,没有什么事情比往生更简单!更重要!
末法乱象:许多修行者的师父或上师藉着(信徒对)佛法(的虔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敛财
佛弟子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以下节录自《楞严经》,经文如下
楞严经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
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
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
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
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指责出家受戒是小乘法)。由是
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
。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P******a
发帖数: 478
3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Tue May 27 07:18:05 2008) 提到: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天竺沙门般刺蜜帝译)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
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
一切众生。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
,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
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
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
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
a*******g
发帖数: 867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辨破《楞严百伪》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此为“观身不净”。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
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
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
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
身,斯为第一。”
此为“观受是苦”。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
,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
。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
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
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
心圆明,入圆
r******4
发帖数: 178
5
按:佛经讲戒律,很少有以淫为万恶之首,唯独《楞严经》说:“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麈劳,淫心不除,麈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魔亦有徒
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
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淫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
一决定清净明诲。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
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回
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
可希冀。”
所以,欲望的恶果在《楞严经》这里不是归因于“无明”,而是归因于“六根”—
—不但如此,汉传佛教口口相传的“六根不净”“淫欲为生死之本”(这是违背佛法的
)等谬论,隐含着对对正常欲望的压制,这是彻头彻尾的灭绝人性的观点。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
《「生死根本」解惑》
──記一封印公導師的手諭 /昭慧
七十二年四月,我住在大岡山大願精舍,正勤讀妙雲集未久,每每因其中對
a*******g
发帖数: 867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玄奘法师所译经典目录
玄奘所译佛说经典
 缘起经(1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第1-200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201-400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600卷)〖唐 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玄奘译〗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大宝积经(120卷)〖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菩萨藏会(大萨菩藏经二十卷)(
卷35-54)〖唐 玄奘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1卷)〖唐 玄奘译〗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1卷)〖唐 玄奘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10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说无垢称经(6卷)〖唐 玄奘译〗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1卷)〖唐 玄奘译〗
天请问经(1卷)〖唐 玄奘译〗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唐 玄奘译〗
解深密经(5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佛说佛地经(1卷)〖唐 玄奘译〗
甚希有经(1卷)〖唐 玄奘译〗
最无比经(1卷)〖唐 玄奘译〗
缘起圣道经(1卷)〖唐 玄奘译〗
分别缘起初胜
S**U
发帖数: 7025
7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的是净土法门。你信不信楞严经是另一回事。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
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
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
,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
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
,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
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h*********0
发帖数: 31
8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
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
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
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
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
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清凉书屋标点
报恩斋——净土专页 s****[email protected] 1999-2003年
Y**u
发帖数: 546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真有我
你引的这一段实际上是在给你的偶像帮到忙。我把两个观点分别出来, 你看看是不是
有区别。
Waichi:
在长年累月的打坐中, 这老大总是猴子般多动的到处闪, 而不会听你的话, 因此会使你
非常沮丧或烦恼, 而要注意的是, 千万别 "强烈" 和他抗争, 而要尽量 "轻轻" 的, 引
领他回到佛号, 更重要的是, 切莫有和脑袋杂想(业识对抗之心), 只哄小孩般, 哄他回
来就好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们坐着,专注于呼吸,没有别的。然后,或许某些思绪会出现。当思绪出现,我们该
做什么?什么都不做。这里只有一个方法——一法适用于所有状况,这个方法就是专注
于呼吸,就是这样。
如果你还是看不出分别, 我再给你看一段
阿查姜:
三摩地」是坚固的心──心一境性。 它专住在那一境上呢?它专住在平衡的一境上,
那就是它的境。 但人们试图以安静他们的心来修习禅坐。他们说:「我试图禅坐,可
是我的心连一分钟都无法静下来; 一下子飞到这儿,一下子又飞到其他地方去......
,我怎样才能使它停止下来呢?」你不必去停止它,重点也并不在这里。 有移动的地
方就是理解生起的地方。 有些人抱怨说:「它跑掉了,我把它...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人问个问题
既然肯坐,不妨看看这两个:
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开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709785/
虚空打破明心地-宣化上人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_simplified/dharma_talks/ChanTalk/bookcover.htm
S**U
发帖数: 702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团体和谐的六种亲爱法
节译自中部 104 经;PTS II 250-51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佛为阿难开示僧团(或团体)的和合无诤之道。包括行为、言语、态度的友善相待,以及利益(资源)共享、同守戒律(纪律)、见解(理念)一致。如此,则能彼此亲爱,和谐无诤。
六亲爱法
「阿难!有六种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哪六种?」
以慈爱的身语意相待
「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2),现起慈爱的身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语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意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享利得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如法所得、依法所得的食物资具,乃至仅仅钵中所有之物,也与具戒的同梵行者一起享用,绝不个别享用。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持圣戒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那些无...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团体和谐的六种亲爱法
节译自中部 104 经;PTS II 250-51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佛为阿难开示僧团(或团体)的和合无诤之道。包括行为、言语、态度的友善相待,以及利益(资源)共享、同守戒律(纪律)、见解(理念)一致。如此,则能彼此亲爱,和谐无诤。
六亲爱法
「阿难!有六种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哪六种?」
以慈爱的身语意相待
「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2),现起慈爱的身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语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意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享利得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如法所得、依法所得的食物资具,乃至仅仅钵中所有之物,也与具戒的同梵行者一起享用,绝不个别享用。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持圣戒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那些无...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定的重要
例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这个法门其实是修定之法门,并非只是持名法门而己,
藉著修定的方法又修净土,也是直接又有效的净土法门。
比如一般人修净土法门,大多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或默唸佛号的方法。不停的唱
唸,到达只有佛号而无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系念佛之名号,名『事一心』。持咒的人
亦大多如此。
然而,楞严经中二十五位菩萨所说的各自修行圆通法门,无一不是修定的法门。每
一种法门都可以使人亲见佛性,证得『理一心』,乃至五蕴皆空的究竟解脱境界,所以
叫做圆通法门。其中第二十四种法门,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叙述的念佛圆通
法门,此一念佛圆通章的全文,无一处说到“持名念佛”。自始至终,皆说「忆」说「
念」,而不说“持佛名号,唸佛洪名”。乃至于文末说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境
地而「入三摩地」。
何以故?忆者无名字、无形相。念者无名号、无声音。若有名号及声音,便成了唸
佛号、唱佛号。所以念佛圆通章全文不曾说到“持名念佛”,而说『忆佛念佛』。
而『忆佛念佛』的这个『念』,比如我们很思念某人,其实心中也没有特别的语言文字
,但是这个『念』却一直不断持续著,行住坐卧都存在著,我相信... 阅读全帖
h***1
发帖数: 2263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
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味譬如有人一专为忆
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
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
名为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d**********6
发帖数: 23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沒有一個人不需要禪定
是脱离六道轮回。佛家认为如不修行,神识将一直在六道中随业轮转,无有出期。“出
离生死,名为大智”。
如走小乘路线,达到4果阿罗汉就不在轮回,所谓“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了,
不受后有”;
如在小乘的基础上行菩萨行,自利利他,达到三身成就(法身,报身,化身)自可脱离
生死,如佛陀。
现在是末法时期,人的根器差,障碍重,达到上面两种成就,难如登天。所以显密两宗
,都有念佛法门,靠阿弥陀佛不思议之愿力和神力,临终时神识投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或其他如来的净土,继续修行,称为 “带业往生”。
但即使是念佛的净土法门,也有争议的。有些人认为只要有愿力即可;有些人认为需念
佛念到一心不乱,“入三摩地,实为第一”。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参见我以前转发的
“净土指归”。 仁者慧心自悟。
t******g
发帖数: 17520
16
我看了一下标题, 你说地对, 2者不是一回事, 虽然有关联。
用我看到的概念说, 楼主说的状态应该是三摩地
t******g
发帖数: 17520
17
我看了一下标题, 你说地对, 2者不是一回事, 虽然有关联。
用我看到的概念说, 楼主说的状态应该是三摩地
n********n
发帖数: 8336
18
2 禅定:佛教心理学自我的研究
方法
如果说西方心理学受制于实证研究方法而无
法深入到自我的深层, 那么佛教对于自我根源的系
统分析则得益于内证的方法—— 禅定。
禅定一词是梵汉合璧, 由梵语禅那(Dhyana)的
音“禅”与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定”合成, 意思是
寂静中的审虑, 智慧生于静定。禅定就是一种通过
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佛教以禅
为立教之本, 禅定是佛学所有思想的基础, 其他宗
教自称受神启示, 佛学理论则是释迦牟尼在禅定中
所证悟的主观体验的总结。故禅定是佛教心理学最
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
中的传统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不是实证的方法, 而
是体证的方法—— 就是通过意识自觉的方式, 直
接体验到自身的心理, 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
它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认知、理解, 也包含关于对
象的感受, 包含关于对象的意向。体证有两个重要
的特点, 即意识的自我觉知和意识的自我构筑(葛
鲁嘉, 2008)。那么代表着佛教体系典型特征的禅定,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究竟具有什么特
点, 它又是如何能实现“如实知自心”, 达到对自我...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19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q****u
发帖数: 1421
2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耐心轻松打坐一切自然来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耐心轻松打坐一切自然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6 03:00:54 2014, 美东)
耐心轻松打坐一切自然来(新闻杂志153期问答精选)
SM透过网际网路视讯会议以英文对加拿大多伦多同修开示2002.08.04影带编号#746
问:亲爱的师父,我打坐时很难专心。为了对打坐有帮助,我放您的佛赞、读您的书
,还在四周放一些您的法相,可是打坐时还是很挣扎,请问如何让打坐更进步?
答:进步的秘诀就是练习。多数婴儿出生时都无法照顾自己,你也是刚印心而已,所
以别太着急,这样反而会给自己太多压力。因为如果你不放轻松,就更难集中注意力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轻松地坐着,记得的时候就默念佛号,将注意力
放在智慧眼,内在体验就会自然来临。新同修不一定就看得到光,即使是老同修也一
样。因为我们的身体状况有时候不够安稳,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每个人都会碰到
这种情形,所以别担心。
只要持续打坐,参加共修,放轻松,在家时尽...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9499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俺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佛教好
嘿嘿:
《楞严经》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
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
人得出三界。
y***i
发帖数: 11639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拉这是要吃火锅吗?

华严经: “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属肉。"
楞严经:“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
子。”
梵网经:“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
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p*****n
发帖数: 1415
23

《清淨道論》中稱“三摩地” 就是漢譯佛經常看見的 "三昧"這個名詞
也就是 "定" 禪定的意思 專注於一件事 使散亂心定下來
也就是"止觀"的"止"
"觀"就是內觀 "止"就是心思由散亂定下來
意思很簡單 但奇怪的翻譯名詞很多 常搞混
不過 佛法的重點在"觀" "止"是輔助"觀"
也可能聖嚴法師是給客人面子 畢竟 是外國人又是搞科學的 又不是真的修行人
A**i
发帖数: 4328
24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纠风山中与大密除众 千二百五十人聚,并诸菩萨摩诃萨
众 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
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自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
子,成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法门,乐于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
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于休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
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静,无增长,
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
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
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亦般若
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着,亦无挂碍,以无着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
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
a******n
发帖数: 4290
25
来自主题: Football版 - 马上就可以痛痛快快地骂RG3了
三摩太老了。garcon is not really a top WR
b*******n
发帖数: 1267
2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Why God Won't Go Away
灵性与科学
美国加州圣荷西 帕蜜拉·米勒师姊(原文为英文)
对于我们观音修行者及许多宗教人士而言,「进入三摩地」、「天人合一」、「万物同
一体」等美好神妙的体验并不陌生;然而,这些与宗教灵修相关的现象却一直是科学界
难解的迷思,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想一探究竟,他们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试
图了解潜藏在这些宗教神秘体验背后的真理。
在一项名为「神经神学」的新兴起的领域中,科学家们做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实验与研究
,他们对修行者在感受灵性体验的过程中其大脑所产生的生理变化,做了追踪探索。
2001年5月7日发行的新闻周刊(Newsweek)封面上刊登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新论题,文章
的标题为「宗教与大脑」。该文作者肯尼士·伍德沃德(Kenneth L. Woodward)在论
述中引用了相当多的书籍以及由医学研究专家所做的控制性研究,为灵修和宗教体验如
何引起大脑神经产生特殊反应提供了论证。
这些「神经神学专家」试图利用所搜集的资料,来显示大脑可以传送灵性的讯息,并确
定是何种因素造成某些人拥有深度的灵性体验,而某些人却只有少许体验或甚至对灵修
完全不感兴趣。他们想探讨神秘体验和人类的意识的整
h*****n
发帖数: 1630
27
看看楞严经佛祖对仙的论叙,孙悟空是绝行仙吧。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
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
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
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
圆成,名通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
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
,名绝行仙。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
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教出
















P******a
发帖数: 478
28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下面两段摘自楞严经(加重号和标点是后加,原文见精华区>修理实行>佛法经典):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
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
^^^^^^^^^^^^^^^^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
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
修," ^^^^^^^^^^^^ ^^^^^^^^^^^^^^^^ ^^^^^^^^

注意有佛出世这样的字句.众生与佛相遇发菩提心后,学佛所教方法,生生世世
常随佛学直至成佛,才可以叫学佛,这样才是佛教,这样才是皈依.
不是学佛经典就是学佛了,那只能叫学经典;
也不是学经典后揣摩古佛教给徒弟的法门照做就是学佛,这只能叫学法门;
也不是到庙里做个皈依仪式就叫学佛,这只能叫学做教徒;
也不是跟任何法师做徒弟就是学佛,那只能叫学做徒弟;
也不是持戒行善
a*******g
发帖数: 867
29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闻,名词;思,动词;修:名词化动词),这个理解更合
经义。
d******y
发帖数: 3668
30
这和“思”应该是动词还是名词有什么关系吗?
如果思是动词,岂不是思一下修就完了,而不用真正的去进行“修”
而且,“从闻思修”如果只有“思”是动词的话,那就是谓语主干,而“从闻”是状语
,“修”成为宾语,只有“思”才是真正强调的,这样岂不是与强调“闻”和“修”的
原意相左。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后半句“入三摩地”,如果光“思修(动宾)”就
可以得正定的话,那岂不是不用打坐修行了?
g**r
发帖数: 425
31
观世音菩萨说的是“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文殊菩萨说的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持佛佛:“诸佛言教文字般若即法身所在。法亦名佛故曰持佛佛。”这个是说阿难尊者
以多闻诸佛佛法。
何不自闻闻:“不若返照自己闻性”。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谓逐声尘之闻根非自然生要因声显。特妄闻之名字耳”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若旋其妄闻而脱声尘则能脱者当谁名耶?”
(“”中是憨山大师的注解)
a***a
发帖数: 9
32
修学菩提心札记六则
一、圆教的发心方法
“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乃《华严经》之极说,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
汉传佛教将大乘教法判为四教——始教、终教、顿教和圆教,通常将天台宗和华严
宗判为一乘圆教,即圆满的教法。初发心即成佛之说,只有圆教中才有阐说,这种教法
可能算得上难信之中最难信者了。
需要指出的是,发心即成佛之中的发心,与通常所说之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和
三摩地菩提心以及无上瑜伽部中的菩提心均不相同。这种圆教的发心方法,《华严经·
初发心功德品》中有详细开示,圆教之教理华严宗祖师多有论述。常常有人将华严宗的
教理看成脱离实修的空谈,但我个人认为华严教理实为教授学人生,起对一乘圆教不共
信心的方便,这种信心一旦生起,则发心即成正觉。因此本人认为,一乘圆教难在信而
不难在行。
《大正藏·诸宗部》中收录之青丘沙门见登所集《华严一乘成佛妙义》,对发心即
成佛的原理有详细论述。《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实乃对发心即成佛之发心方法的
殊胜教授,如愿由此深入者,建议对此品经下大功夫。
若将菩提心称为金刚种子,将除圆教发心之外的发心比为种子,种子种下后,尚需
浇水施肥等过程(喻显密修行方便)才能
W****i
发帖数: 56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月溪法师警语

三昧 = 三摩地.
念佛三昧, 是指非常渴望或想念佛, 都想念到入了定了.
q****u
发帖数: 142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解脱 修证次第(南怀瑾)
五蕴解脱 修证次第
前面讲了五蕴以及四禅八定,现在我们讲五蕴解脱和修证次第。我把《楞严经》
的重点和秘密抽出来,取个名字<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你们许多人虽然都
读过这个经典,但是怕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重点,因此就拿原文,带领你们读书。《楞
严经》讲五十种魔境,就是说修持走岔路的境界有五十种。现在人不知道,实际上,
像国内气功、特异功能,包括印度、尼泊尔欧美那些莫名其妙的修法,这些魔境,佛
当年都已经讲过了。大家看不懂,因为翻译用的是古文。其实佛说的都是有科学根据
的。如果把五十种魔境配合现代科学,详细作个说明,对人类的贡献应该很大,但是
没有时间去做,这个世界人太多,让他疯一下也不错。
色阴解脱与楞严大定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
住此处,入三摩地。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
妄想以为其本。(《楞严经》卷九---一七九页。)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道场两个字翻译得很
有趣。四十年前,一位中国教授在美国史丹福
p****y
发帖数: 23737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邪教檢查表
基督教很符合这个人写的标准,有last jugement,不信上帝不能得救
佛教有末法,不信佛,不修行,在六道轮回,永不得解脱
佛教的三摩地不能用语言真实描述,只要修行了自己体会才知道
宗教在很多事情上很相似,比较能客观判断的是从世俗的标准来看宗教,
看这个宗教对人类社会有没有威胁力,有没有让人更有道德,更有爱心。
a**u
发帖数: 8107
36
☆─────────────────────────────────────☆
gder (大誓庄严) 于 (Wed Jul 16 21:00:47 2008) 提到:
观世音菩萨说的是“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文殊菩萨说的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持佛佛:“诸佛言教文字般若即法身所在。法亦名佛故曰持佛佛。”这个是说阿难尊者
以多闻诸佛佛法。
何不自闻闻:“不若返照自己闻性”。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谓逐声尘之闻根非自然生要因声显。特妄闻之名字耳”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若旋其妄闻而脱声尘则能脱者当谁名耶?”
(“”中是憨山大师的注解)
☆─────────────────────────────────────☆
zhanglaosan (张老三) 于 (Wed Jul 16 21:02:35 2008) 提到:
文殊菩萨和文殊广法天尊是不是一个人?

☆─────────────────────────────────────☆
noyie (行者) 于
r****n
发帖数: 825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罗汉与大象(zt)
这个“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的典故是大乘后代人编造的,
好像最早出自宋代,接着后代人就不断引用
这句话其实是对阿罗汉的贬低。因为阿罗汉又叫做“应供”,“大福田“,是一切世间
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不存在什么修慧不修福。
《增壹阿含经》:“正使彼人作如是施。作僧房舍。受三自归。奉持五戒。及弹指之顷
。慈愍众生。虽有此福。故不如须臾之间。起于世间不可乐想。此福功德不可称量。”
又,圣弟子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诸比丘!此为第四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杂阿含经》)
“诸比丘!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之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是为不易。谓入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诸比丘!譬如称量大海水,以几瓶、几百瓶、几千瓶、几百千瓶之称量,是为不易。谓入无数无量大水聚之数。诸比丘!如是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之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实不易。谓入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中说:“成就于正见,当知非贫苦”
b**d
发帖数: 7644
38
☆─────────────────────────────────────☆
SeeU (See you) 于 (Sun Aug 16 18:37:39 2009, 美东) 提到:
http://dama.oba.org.tw/c070.htm#069%E8%AB%B8%E4%BD%9B%E5%92%8C%E9%98%BF%E7%BE%85%E6%BC%A2%E5%BC%9F%E5%AD%90%E5%80%91%E7%9A%84%E8%AE%9A%E5%98%86
在尊者阿迦曼的最後果証之後,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有許多佛陀跟他們的阿羅漢弟子們
一起來探視他,讚賞他的解脫。有一個晚上,一位佛陀和數萬個弟子們前來;另一個晚
上,一位佛陀和數十萬個弟子們前來。隨從每一位佛陀的弟子人數並不一樣,要看每位
佛陀的成就而定。然而隨同每一位佛陀的那些弟子們,並不是實際的弟子人數,他們只
是象徵的,表示相較於另一位佛陀弟子的總數而已。
......
現在你已經見到如來了,並且知道這除了心意的絕對純淨之外,沒有別的。如來能夠到
這裡,也只是透過三摩地的形式(虛設的,想像的,世俗的或相關的形式)
r*****d
发帖数: 922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用实例解释一下经文吧
<<大佛顶首楞严经>>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
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
,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
,阴有遗付。"
以下节选自<<全知麦彭仁波切略传>>
全知麦彭仁波切虽名扬卫、藏、康区,但其生活简朴,以帐蓬、糌粑、大茶为依,常
年身著一件被烟熏黄的老皮袄。其人格崇高、才识博学、言谈和蔼,无论各层人士,男
女老幼,均赐予不倦教诲。对世出世法观察严谨,洞悉无余,为后人留下了千余种殊胜
的法宝著述。
壬子年(1912)春,全知麦彭仁波切对其弟子堪布根霍尔,给予甚多教诫。一日告诉
弟子:“于此浊世未法之时,若说真实语,则无人听,若说诳语,则反以为真实,故我
从来未向人说及此事,今实告你:我不是凡夫,而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为共同佛法和众
生,尤其是对旧密,应作极大饶益的缘故,而来应世。但是宁玛派诸子,福德少而障碍
多,受此缘起影响,令我身染重病,故对各方利益,尚觉未达理想。在解释论等方面,
已成功不少,但现在对《中观总义之广大详明疏
a*******g
发帖数: 86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经中所说的神通与着魔
《楞严经》卷第九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
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
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
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
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
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
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
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
,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
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
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
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
p*******y
发帖数: 782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劝修净土
○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
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之数日生,而死已随其后矣。昔人谓念佛一门于居士尤为吃紧,
置身烈火之中,浸心烦恼之海,一息不来而铁床铜柱随之,非仰仗佛力,何以敌此。(
彭际清)
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无常迅速,旦暮即至,
安得不为之早办耶?(省庵大师)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乃刮翳眼之金鈚,治膏肓之圣药。凡有
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书于屋壁,铭之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幽溪大师)
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何也?将名根不断耶,抑爱念牵
缠也,于此二者宜加审察。(省庵大师)
○念佛方法
是心作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观经》)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
生,不相违远。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以上《楞严经》)
念佛心即是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更不问念佛是谁,谁是佛。)
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金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
r****n
发帖数: 8253
42
再来一段: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
霍金看到这一段恐怕更受不了了,这不是在说自己是大魔鬼吗?
不但自己是大魔鬼,连吃别人供养的肉的佛陀,吃鸟肉米饭的迦叶佛,以及众多声闻弟
子都是变成大魔鬼了。
不,是伪造楞严的人才是魔。搞不好是主张素食的魔头提婆达多的转世。说不定和大力鼓吹吃素的青海和waichi都是一路的。
魔们原来都喜欢鼓吹素食。
a**u
发帖数: 8107
43
☆─────────────────────────────────────☆
zoun (zoun) 于 (Thu Sep 2 11:58:59 2010, 美东) 提到: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2日在谈到他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时称,他不
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的说法。
霍金说,新的科学理论显示,解释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完全可以接受。
他在新书《大设计》中称,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既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上帝创造,只是
物理法则的必然结果。
此前,这位自然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曾相信神造论和科学并不矛盾。
☆─────────────────────────────────────☆
Yisu (yisnotme) 于 (Thu Sep 2 12:21:10 2010, 美东) 提到:

谁能保证过两天会没有新的科学理论证明原来的想法又是正确的? 用现在的科学来证
明超出它自身能力的一件事, 这种证明结果就是让人无法相信的。
☆─────────────────────────────────────☆
danalake (danalake) 于...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谈锡永辑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
(处所)
住王舍城鹫峰山
(闻法众)
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缘由)
尔时,薄伽梵入名为甚深观照之法异门三摩地。复于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行时
(发问)
观察照见五蕴悉皆自性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男子
,若有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
(十一答)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应如是—应如是观,须正观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
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
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无得,亦无无得。
是故舍利子,亦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
倒,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亦 依般...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5
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节译,只是其中一品而已。
从一部大经的一品,硬要去找个具体的修行次第,
大概有点强人所难。
真要找菩萨修行次第,大般若经里倒是很多,
初分的学观品,教诫教授品,劝学品,般若行相品等等,
以及其他分的三摩地品,念住等品,无住品等等。
Y**u
发帖数: 5466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集体禅修活动
禅修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对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朋友们,我来给大家收集一些,
供你们参考, 可以选择自己觉的最适合的, 同这里的同道们交流, 然后我们可以一起
实践:
1: 缅典, 奥帕尊者 止观禅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7/13/3637759_87105587.shtml
2:创古仁波切 止观禅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64b8701007xq9.html
3: 虚云老人谈静坐法要 (念佛)
http://www.sxl-online.com/a_lxqn/cx/2010/0923/95.html
4:天台小止观 净莲法师注疏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more.asp?lm=&lm2=1319&open=_bl
5: 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http://fojiao.zhenxiuxing.org/fojiaochanding/bencandy.php?fid=7
6: 如实之道 阿姜.查
http://read.good...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47

robbin 的方法以概念法(佛号)为所缘, 属三摩地修行,与念住VIPASSANA修行功能
不同。
w**u
发帖数: 311
48

robbin 的方法以概念法(佛号)为所缘, 属三摩地修行,与念住VIPASSANA修行功能
不同。
k****s
发帖数: 1209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双身法
版中几位仁兄反复提及此法,索性从wiki上摘一段。
底线是不可破戒。
《时轮金刚续》认为,在高潮时,原本系结的脉轮会暂时松开,细微风会进入中
脉,在中脉停驻。身体中的赤白明点,也会在中脉中融合为一。此时,修行者会得到一
种特殊的境界,称为大乐(mahasukha)。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观想禅修,极易进入三
摩地,证悟空性,这称为乐空不二。
先决条件是不可漏精。
与丹道的活子时有类似的地方,但目的不同。一个归空,一个结丹。丹道除了全真派,
也用事业印,当然叫法不同。
B***o
发帖数: 133
50
太好了。想必观音菩萨关键时刻都是念的自己,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也。
观世音菩萨赞
观世音,圣中尊,大悲愿力宏深,广度群生出苦轮。证圆通,伏闻熏,称名无刹不
现身,循声妙应普门。常念消罪灭贪瞋,全凭信念真,潭清风定月始临,灵感在自心。
一心观礼,大慈大悲,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
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
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Thanks again for the question.Good night...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