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发帖数: 2721 | 1 皇权派与洋务派之争(刘晓竹)
2006.07.06
(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在满清政权的垮台前夕,统治阶层发生了分化,一边是皇权派,一边是洋务派。皇权派以
摄政王载沣为代表,强调回归老祖宗的传统,洋务派以袁世凯为代表,强调与时俱进。历
史常常是不可比的,但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的共产党也是一分为二,一边是以“先
进性”为号召的正统派,类似于满清的皇权派,也是祖宗之法不能改,空谈主义,另一边
则是以继续改革开放为号召的地方实力派,类似于满清的洋务派,比较注重谈问题。
胡锦涛先生很想在两边讨好,或在这两拨人之间搞平衡,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实在说来
,这种分野是结构性的,叫做内宫与外官之斗,而且,越接近权力重组的紧要关头,这种
分化就会越严重。皇权派看重的是权力的正统性。因之,一百年前的清朝,搞来搞去还是
皇亲国戚最正统,八旗子弟最可靠,但就是没有办事的能力。今天的红朝也是一样的,共
产党的八旗子弟就是团派,但无能是一样的无能。反过来看,洋务派看重的是办事的时效
性,而不管皇太极或毛泽东是怎么说的,人才济济,但就是忠诚度不够,而且腐败。其实
,皇权派与洋务派相互依存, |
|
n****i 发帖数: 547 | 2 1895年后的维新运动时期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打出变法维新的旗帜,尽管他们的变法观点
及主张各异,但在当时曾经携手合作,最终分道扬镳。本节拟从以下四部分论述洋务派
人物的变法思想。
一、洋务派中李鸿章最早提出变法主张:洋务派官僚中最早提出变法要求的是李鸿
章,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发生震惊中外的教案,李氏在办理该案时深受触动。经过
与强敌实力的对比,审时度势,认识到“当今及早变法”之必要,但是他又深知“第此
等大计,世无知而信之者”,朝臣因循守旧已成风气,而且“朝廷无人,谁作主张”?于
是他也只能是“不能为不敢为”而已。⑺1874年,上《筹议海防折》,提出建立近代海
军的构想,并且指出日本自维新以来自恃强大,对中国造成巨大威胁,面对“数千年来
未有之变局”,“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⑻尽管当时所提变法方案仅限于改革
科举,设立洋学局,以此为国家育才及储才,但廷议时仍然招来守旧官僚们的一片怒斥
与批驳,这个变法建议也就化为泡影。他多年来一直把日本视为肘腋之患,而对日本经
过明治维新而骤然跻身强国之林感触极深,在给驻日大使黎庶昌的信中即写到“变法度
必先易官制”,但他也颇为 |
|
k********n 发帖数: 18523 | 3 散尽家财
组织革命暴动
只知道抱怨?
把土工比作满清
(洋务派就是海不归) |
|
z**********e 发帖数: 22064 | 4 第十九章洋务运动尾声
一、成功与失败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包括它的尾声在内,共经历了40年之久。
1895年到1901年应是洋务运动的尾声。”为什么我认为1895年到1901年是
洋务运动的尾声呢?多年来学术界谈起洋务运动,总是习惯他说它“失败”,
或者说是“破产”、“彻底破产”等等。他们以什么作根据这样说的?无非
是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但甲午战争中被打得大败,这不是洋务运动失败或
彻底破产的标志吗?!诚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即不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即等
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或彻底破产。因为如果那样认识的话,那就是洋务运动没
有“成功”之处可言了。事实上,按照本书各章节所述,洋务运动成功之处
是很多的,从全局看,甚至可以说“成功”多于“失败”。在洋务运动过程
中,不断有成功也随时有失败,这无论从具体某一企业、事件或从带总体性
的方针路线看均是如此。
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事件或者是战争,说它们胜利与失败、成功与破产,
是从政治路线和目的等方面说的,是将事件置于历史长河规律中考虑的,离
开“目的”、离开“规律”来谈成功、...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5 第十八章洋务运动与各方面的关系——兼论有关洋务运动一些理论问题
一、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写到上一章为止,组成洋务运动这架大机器的零部件可以说是基本上阐
述清楚了。现在应该带综合性地叙述它与各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谈与太平天
国的关系。
一谈起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的关系,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它是作为
太平天国对立面发生的。不错,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为
了镇压太平天国为主流的农民革命运动,但远不止于这一种关系。洋务运动
与太平天国还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关系。洋务运动就清政府的目的说,是“资
取洋人长技”以拯救清朝封建统治的运动。要拯救清朝统治,它一定内之镇
压人民革命,外之抵御列强侵略。当力量不足以镇压人民革命,则联外以制
内,当力量不足以御外时,则又会用妥协求和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统治。不
管怎么表现,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生产力、发展近代工业的结果,
都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
发展,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至少有如下面点密切的关系。
一个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发展了商品经济。由于太平军沉重地打击了封
建势力,多数地区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6 清样校毕,心情极为愉快。经过三十余年研究,较为全百体现我的研究
体系的《洋务运动史》,终于要问世了。著述时间虽长,但出版却是快的,
从交稿到见书还不到一年时间。这在当前学术著作的出版上可说是高速度
了。这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首先是陈丽菲同志在我尚未定稿时,即积极向我索稿,促使我加快了定
稿的步伐。交稿之后,她和陈长华同志又抓紧时间审稿,提出不少修订意见。
例如,大到体系论述上的某些重复或是前后矛盾,小到一个数字的错漏,他
们都审查出来加以修改。尤为可贵的,他们对我的研究体系知之甚透,故所
提意见颇为中肯,这可说是我的学术知音。
另外,著名书法家顾廷龙教授,以年近九旬高龄,为我题写了《洋务运
动史》书名,是非常难得的。
我在此一并致谢。
夏东元
1992年1月于华东师范大学寓所
②③④⑤《光绪朝东华录》(四),第4755、7454、7469、4771页。
附录:我和洋务运动史研究
一、洋务运动发展论
我对洋务运动史的研究,如果将酝酿时期算在内,已整整40年了。在长
期从事此项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看法。这套看法最扼要他说,就是把洋
务运动置于历史长河的发展规律中进行考察...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第八章洋务路线的改善及战略性转变
一、列强从加强经济侵略到新的武装入侵
所谓洋务运动路线的改善,主要是指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清政府
由镇压人民革命为主转变为抵御外侮为主,由举办和发展军用工业以求强为
主转变为举办和发展民用工业以致富为主。这种政治路线的改善和战略性转
变,固然是体现了洋务运动本身发展深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是对外国资
本主义列强利用“中外和好”幌予加强经济文化侵略,并由“中外和好”变
为军事上武装入侵的客观形势所作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一个进步。
首先叙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加强经济侵略简况。自1860年《北京条
约》签订之后,侵略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他们为了将中国人民革命运动镇
压下去,暂时放松了武装入侵,而根据天津、北京两个条约所给予的特权,
利用所谓“和好”之机,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等方面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
而特别是加强经济侵略。众所周知,鸦片战后中英于1843年订立的第一个协
定税则,进口货物税率比之战前降低了58%至79%之间,1858年《天津条
约》所定的税率比1843年又降低了13%至65%之间;1842年的《南京条约》
及其附约并无值百抽五的明文规...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8 第十五章铁路的筹建
一、对列强觊觎铁路修建权的抵拒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修建权的觊觎,几乎与他们在中国架设电线同
步进行;清政府也常常把外国资本主义觊觎铁路修建权之事,同洋商在中国
架设电线一事联系在一起,并加以反对。
早在1862年,被李鸿章称为“外托柔和,内怀阴狡”的英国翻译梅辉立,
即在广东“倡为由粤开铁路入江西之议”。但经勘察,因“工程过大,事遂
中寝”。①接着,1863年正当中外反动派携手进犯太平军占踞的苏州时,以
英商怡和洋行为首联络英、法、美三国27家洋行,通过上海关道转请江苏巡
抚李鸿章索要修筑上海至苏州间的铁路权。他们认为乘此苏州即将克服之
时,提出这条“建筑铁路权利的要求,实为一适当之时机”①。并随即筹设“苏
沪铁路公司”。李鸿章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总理衙门作了“铁路与发铜线,
事同一律,万难允许”的指示。李鸿章对此认识得更深刻和更严重些。他认
为以俄国为开端的请架设电线,只限于天津通商口岸②,英、法、美“三国所
觊觎者,在苏州未通商地方,竟以开路为主;其用意似有深浅之殊,其关系
亦有轻重之别。”他并怀疑,“三国同声造请,必有为之谋者,未必尽出于
商人”。①他怀疑...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9 第十七章洋务教育的发展
一、由封建教育逐渐向资产阶级教育转变
本书第七章已对洋务运动前期的新式文化教育,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随着洋务事业、尤其是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新式海陆军的建设,
需才孔亟,洋务文化教育很自然地迅速发展着。而且在性质上也必然起着变
化。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教育方面的改革,基本上是封建主义教育的
话,那么,70年代以后到80—90年代,则是逐渐向资本主义转化并相当程
度变为资产阶级教育了。60年代的教育,是与军用工业、对外交涉相适应的,
虽带上资本主义教育的色彩,但它是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并仍然是封建主义
的教育体制,这一点是显然的。奕曾企图挑选正途出身的官吏到同文馆学
习天文数学等科技知识,以逐步改变原有的干部队伍结构和制度,但这仍然
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①。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90年代则大不相同了。
办新式教育的根本目的,虽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统治,但教育的直接服务
目标,却是日益增多地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也就是为造船、驾驶、电报、矿
务、冶金、铁路、纺织、商务以及一切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培养所必需
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体制,包括课程设置、...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0 2014年06月17日14:17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但这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
进行的改良运动,没有改变政治体制。整个大清就像是一轮正在落山的太阳,积重难返。
【官场腐败官员缺乏现代政治、经济常识】一方面很多省都喊叫冗员过多,另一方面从
中央到地方都感到熟悉“洋务”的人员奇缺。冗员又成为官场腐败的温床。
从1861年登台到1908年去世,慈禧是这48年间统治清朝的绝对权威。这些年间,大清经
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等大事。慈禧把维护个人权威和享
受放在首位。为了过60大寿,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当年,她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
。图为宫中的慈禧。
大清名义上的皇帝是光绪。1874年,同治帝驾崩,在争权的斗争中,年仅四岁的载湉在
慈禧的运作下登基,年号光绪。他一生受制于慈禧,从未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负。1894年
,光绪24岁,不知战争为何物。从帝师翁同龢到军机处,绝大多数是文官,很少有人打
过仗。图为光绪画像。
军机处是清政府的中枢权力机关。从1861年到1884...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1 2014年06月17日14:17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但这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
进行的改良运动,没有改变政治体制。整个大清就像是一轮正在落山的太阳,积重难返
。【战前日本请点击:崛起的帝国】
http://slide.news.sina.com.cn/j/slide_1_45272_61694.html
【官场腐败官员缺乏现代政治、经济常识】一方面很多省都喊叫冗员过多,另一方面从
中央到地方都感到熟悉“洋务”的人员奇缺。冗员又成为官场腐败的温床。
从1861年登台到1908年去世,慈禧是这48年间统治清朝的绝对权威。这些年间,大清经
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等大事。慈禧把维护个人权威和享
受放在首位。为了过60大寿,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当年,她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
。图为宫中的慈禧。
大清名义上的皇帝是光绪。1874年,同治帝驾崩,在争权的斗争中,年仅四岁的载湉在
慈禧的运作下登基,年号光绪。他一生受制于慈禧,从未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负。1894年
,光绪2...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2 第十三章近代海军的筹建
一、水师的历史溯源
近代海军海防建设,是与以求富为目的办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提出的,同
是由于日本侵略台湾“海防议起”而于1875年提到实践日程的。显然是与鸦
片战前清王朝设水师的目的不同。这里首先叙述清政府设水师的历史渊源。
清代自康乾以还,在沿海和长江北起东三省,南至两广,西至两湖等十
二个省区没有水师,这些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①。它不仅
“官制同于内地”,军事技术水平也与陆军一样,当然够不上海军的称号,
而且很多地方的水师还有时建时废的现象。1839年英国进犯广东,先进的炮
火船舰教训了清政府统治者们,“始有购舰外洋以辅水军之议”①。敢于面对
现实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林则徐,积极筹办海防。他认识到军火技术与洋人
的差距,认识到“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的真理。乃谋赶造西洋先
进的船炮,因制造时间来不及“且不如法”,于是只好“先雇船”和“先购
买夷炮”以应急需。他在所谓“获咎之后”犹念念不忘此事说:“要之船炮
水军断非可已之务。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为筹画,以为海疆
久远之谋。”②这表明林则徐充分认识到建设先进的海军的重要性。在他的倡...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3 原创:罗马主义 灼识新维度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维度,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晚清沧海事(33)
第二十八章 命运之神
作者:罗马主义
人生的成就,大部分要凭借努力,但是最关键的时候,也得靠点运气。历史上有多少人
,努力了半天,结果在即将成功的最后一刻,被别人抢去了功劳,被迫黯然离去,消失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影无踪。
左宗棠本来也应该是这个下场,但是没有想到,远在欧洲的一场战争帮了他大忙,当李
鸿章来到天津的时候,他继续和外国人打起了“痞子腔”。
不知道到底是这个痞子腔起了作用,还是因为德法两国正式开战,法国无暇顾及远在欧
亚大陆另一端的一点点小事,他们突然之间,从穷凶极恶,气焰嚣张,变得彬彬有礼。
李鸿章说他又查了一遍,有两个人是冤枉的,法国人说:“好,冤枉就冤枉吧,那就别
杀他们了”。
李鸿章又说,对中国的官员处罚的太重了一点点法国人就说:“好吧,你说啥就算啥吧
,那就从轻处理吧。”
李鸿章一看,咦,法国人这么好说话,看来是他们受不了我的痞子腔,那我就再耍点小
聪明吧。于是他就用16个死刑犯,换了天津教案中,被判了死刑的民众,结果法国人也
就装聋卖傻,...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4 原创:飞语古今 飞语古今 微信号 feiyugujin2018
功能介绍
独立的思考,真实的声音。古今多少事,尽在飞语中。欢迎关注我的个人知识类脱口秀
《飞语古今》,每周五与您相约。
大家好,我是燕飞。
长期以来,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屈辱的义和团运动,被包装美化成抵抗西
方侵略的爱国主义运动。
但事实上,纵观1900年这场席卷中国北方的运动,据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
的统计,被义和团杀死的洋人数目仅为231人,其中多数是积德行善的传教士。
而被义和团杀死的中国教民与无辜百姓,却有数十万。仅仅是北京地区,就有四万多教
民被杀。另外有一些并不信教的百姓,也被杀了。为啥呢?因为与洋沾边的,都被当成
汉奸卖国贼杀死了。
所以,义和团事件,实际是一场大规模的所谓的“杀汉奸卖国贼的群众性运动”。义和
团把所有与洋人沾边的人,都视为汉奸,信洋教的、在洋人企业做事的、读洋书的,甚
至用洋货的人,统统都被当成汉奸卖国贼,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无赦。
当时义和团甚至还宣称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所谓“一龙二虎三百羊”,就是指光绪帝
,李鸿章、张荫桓,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洋务派。当时...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5 第七章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文化教育,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适
应洋务活动需要所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种事业,既与清政府同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外交活动有关,也与办洋务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一切政治、
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洋务文化教育涉及面是比较广泛的,它培
养了包括翻译、外交、律例、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电报、矿务、冶炼、机
械制造、水陆军事等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是由于
洋务派在洋务活动实践中,意识到培养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性而逐渐举办
的,是适应洋务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因此,虽有一些计划,但并无远景
规划和战略目标,因而基本上是被动的,尤其在洋务运动开始时是如此。
首先意识到紧迫需要的是通事(翻译)人才。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
使用通事,并不是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
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
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沙俄交往...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6 第十章电线电报业的创办与发展
一、适应了时势的需要
如果说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是为了适应商业的发展和机器局、军务的运
输需要的话,那么,电线电报业的举办亦负有满足商务军务需要的相同任务;
如果说轮船航运局的创办,是因为洋轮充斥沿海沿江,而有争回利权分洋商
之利以致富的目的的话,那么,电线电报业的举办亦有相同的意日。因此,
架设电线、创办电报局,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
电线电报既为近代商务、军务所必需,它就像铁路、矿务、航运一样,
必为外国资本主义所垂涎。早在同治元年(1862年)初,沙俄侵略者把留捷
克向清政府“屡次言及本国为通信便捷,欲由都城至天津造用发铜线法。”
清政府以“中华未能保其永固,且不免常有损坏,以致缘此生隙”为由,而
加以拒绝。但把留捷克留有“酌定以后如有允许他国于贵国设立此法,必须
先准俄国以为始”③的话。接着,英国卜鲁士于1863年照会清政府,说英国
电报企业家“因闻俄国飞线之设,经过俄国将及恰克图地界,该民意欲添设
飞线,与俄国所设相联合”,也就是要由恰克图经北京城至海口设立电线①。
美国也不甘落后,它的公使于1864年“备具照会,请置铜线”②。同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7 第十六章纺织工业
一、办纺织工业的指导思想
人们常把洋务纺织工业,与轮船航运、电线电报、煤铁矿务的开采与冶
炼,并列为洋务派举办的四大洋务民用工业企业。③它们的举办有一个共同
点,那就是与洋商竞争,分洋商之利,追逐利润以致富:但也有不同点:轮
船、电线和矿务三者,既是商务,又与军事上的需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轮
船利于军队和军需的转运;电报对于军事信息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煤铁和
其他金属等矿务更明显的是为了军事工业能取得廉价的燃料原料;而办纺织
工业却同军事无任何直接关系,仅仅是为了发展商务以致富之举。此其一。
其次,轮船航运的创办,是在洋轮充斥于江海,电线架设时,洋商已在沿海
设海线,并又在陆上设线,也就是说,轮、电二者都是在洋商侵占了中国利
权情况下举办的,至于矿务,洋人也已在中国大事勘查矿藏准备擅自开采的
情况下洋务派始着意于此的。纺织工业却是在洋商没有在中国设厂时开始筹
建的。第三个不同点是,轮电、机器开矿和机器纺织四者,虽均为中国前此
所未曾有,但纺织业又与前三者有其自己的不同特点。纺织业是中国有着攸
久历史传统的最为普遍的手工业,绝大部分产品是与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
生产的。...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18 中国从来没有过资本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自然经济的分解…………………………
17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的经济关系…………………………………17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入侵………………………………………………………39
第三节 外资企业的建立…………………………………………………………………68
第四节 买办制度的形成…………………………………………………………………102
第五节 经营进出口商品华商的出现……………………………………………………137
第六节 中国自然经济的分解……………………………………………………………195
第三章 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产生……………………………………………
253
第一节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军用工业……………………………………………………253
第二节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9366 | 19 ☆─────────────────────────────────────☆
xinchong (xc) 于 (Fri Jun 17 21:03:11 2011, 美东) 提到:
这是一个很有特殊的历史现象。
毛主席说过,“卑贱者最聪明”,“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1980年之前,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从1980年开始,劳动人民变成了P民。资本家成了国家的主人。
你没饭吃啊?去偷啊!去抢啊!去当妓女啊!
于是全中国变成了一个道德败坏,笑贫不笑娼的粪坑。
同志们,这真是一个很有特殊的历史现象啊。
☆─────────────────────────────────────☆
puregauge (pure imaginary) 于 (Fri Jun 17 21:08:26 2011, 美东) 提到: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极端不了解国情
彷佛是只有网民为核心的一部分大学生、知识分子等才自称P民的
底层劳动人民很大比例不上网,上网也不会留言
还有就是作威作福的官员偶尔流露真实心态,对老百姓说你们算个屁
另外,如果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是不是说...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20 这不就是我说的最后一句么:袁毕生探索的是自任皇帝的革命派.
但这个本身就是悖论.革命派就是要废皇权的.
我不认为他是洋务派。他拿了革命的名义废了满清。
那一刻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洋务派了。洋务派都是忠君的。
您老说的有几分道理。
但袁大头的identity显然是有当皇帝野心的洋务派。
成王败寇的逻辑,他老人家没有当成而已。如果洪宪帝制搞成了,并维持20年的话,包
管一大堆五毛们把大头包装成圣人。
袁是不可能成功的.称帝怎么可能成功?
人民的力量已经觉醒了,可不是孙中山一个人在和袁世凯斗争.
再说到这个称王败寇.我认为,你应该把"包装"改成"认可"或者"recognized".
以孙中山为例.他实际上怎么样不重要,事实上,有没有这个"真相"都是一回事.
对历史人物而言,他被怎样recognized,才是评价的根据.
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孙中山1911年,就说了要节制私人资本,国家要垄断大企业.
你说在当前的形势下,或者在蒋介石...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西方力学传入中国的曲折过程
一、徐光启的科学活动
徐光启,江苏上海徐家汇人,20岁考中秀才而后开始教书,在他31岁时有人聘他南下到
广东的韶关教书,得以接触传教士并初步了解一些西方学术。1600年(万历28年)徐光
启因事到南京,并会见了久仰大名的利玛窦神父,同时受洗礼入教。1604年(万历32年
)徐光启43岁考中进士,之后便留京做官。恰好此时利玛窦已到北京,并在宣武门外盖
了教堂,在那里传教。徐光启从此在与利玛窦交往中不断学习西方的力学天文学和数学。
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于1607年春译完了《几何原本》前六章,并于次年刊行。
由熊三拔口授,徐光启笔录,编写成《泰西水法》一书,并于1612年刊行。书中介绍
了西方的水利工程与有关的器具,还有一些简单的流体力学知识。如介绍了阿基米德的
螺旋提水机。 主持编写大型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全书共60卷,参考援引的书
籍达250多种,是从古到今最全面的农学专著。其中在水利部分包括了《泰西水法》。
,主持修改历法,并编写《崇祯历书》。大胆起用西方传教士参加这项工作,如利玛窦
、庞迪我、邓玉函、龙华民、汤若望、罗雅谷等。《崇祯历书》是一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一、徐光启的科学活动
徐光启,江苏上海徐家汇人,20岁考中秀才而后开始教书,在他31岁时有人聘他南下到
广东的韶关教书,得以接触传教士并初步了解一些西方学术。1600年(万历28年)徐光
启因事到南京,并会见了久仰大名的利玛窦神父,同时受洗礼入教。1604年(万历32年
)徐光启43岁考中进士,之后便留京做官。恰好此时利玛窦已到北京,并在宣武门外盖
了教堂,在那里传教。徐光启从此在与利玛窦交往中不断学习西方的力学天文学和数学。
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于1607年春译完了《几何原本》前六章,并于次年刊行。
由熊三拔口授,徐光启笔录,编写成《泰西水法》一书,并于1612年刊行。书中介绍
了西方的水利工程与有关的器具,还有一些简单的流体力学知识。如介绍了阿基米德的
螺旋提水机。 主持编写大型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全书共60卷,参考援引的书
籍达250多种,是从古到今最全面的农学专著。其中在水利部分包括了《泰西水法》。
,主持修改历法,并编写《崇祯历书》。大胆起用西方传教士参加这项工作,如利玛窦
、庞迪我、邓玉函、龙华民、汤若望、罗雅谷等。《崇祯历书》是一部长达137卷的历
法丛书,其...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3 http://new.qq.com/omn/20180626/20180626A2042L00
夜读史书 2018-06-26 23:38:37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总认为清朝之所以在后期如此羸弱,除了统治者没有积极拥抱
变化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员太腐败,一切事情不问对错,只看利益。结果
导致民怨沸腾,爆发了多场大规模农民起义,严重消耗了大清王朝的元气。不过,事实
上和贪赃枉法的贪官相比,清朝还有一群不贪不占,却误国至深的官员,他们被称为“
清流”。
所谓清流就是指那些以经世济国为己任,对自身道德要求很高,并且敢于直面弹劾
权贵的官员。虽然清流派的官员也未必能完全做到廉洁自律,但和贪官污吏相比,清流
派的官员在道德上自然是站在了制高点。
从老百姓的角度而言,清流派的官员个个铮铮铁骨,能直言朝政上的弊端,敢于和
权贵作斗争。所以都可以算得上是好官。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清流派
的官员就未必于国有利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清流派官员主张廉洁自律,这一点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不过在
一些军国大事方面,清流派的所坚持的主张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坑”!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4 出处: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儒家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这种“家”文化的结构可以用“忠”、“孝”、“仁”
、“义”四个字来概括。
这四个字之中又以“孝”为根本。“孝”维系了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的向上
延伸和扩展成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不忠不孝是
十恶不赦的重罪,人人得而诛之;
“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党营私,结党夺权争利,是
儒家文化官场的传统文化;
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的恩典,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被儒家当作圣人,
是永远伟大、光荣和正确,出了问题都是小人(即下级)的过错和责任。
“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上下纵横互为支撑
,形成一个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意义、价值、伦理与道德的
体系。所以社会公德是不受重视的,自私自利衍生为团体、血缘和地域利益的亲疏,远
近,轻重和高下。所以任人唯亲是儒家这种文化的延伸;而强权就是真理,有权有钱就
有地位,只要有了地位,对于小人(劳动人民,... 阅读全帖 |
|
t****u 发帖数: 8614 | 25 你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当时主要敌人是守旧派,
洋务派大老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对新政至少是不
抵触的。也知道不变不行。
如果有洋务派支持,推行新政就会容易多了,光绪也不
用采用激烈手段,很可能与慈禧翻不了脸。
说到底还是康圣人想当宰相,懋勤殿一开,等于光绪开
了内朝,他老就是实质宰相了。借用洋务派,肯定上位
的是那些成名大老们。 |
|
i******m 发帖数: 229 | 26 读史最无趣的是什么?就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位历史人物,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评价。一直以来,主流宣传对慈禧的评价,无一例外地说她好奢华,善权谋,顽固守旧,祸国殃民。确实,慈禧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在这四十多年里,要找出一个人的善恶之迹,易如反掌,但要以某件事来概括她的一生,就需要谨慎了。一个人从青年渐渐成长,迈入中年、老年,思想、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都会发生诸多变化,风华正茂时所作出的考虑与决定,会与古稀之年大不一样。分析历史人物,不仅要有“阶级分析”,还要有性格分析、家庭分析、师承学历分析等等。慈禧一生的每个时期、每个决策,都与她当时的年龄、健康、见识、心情以及谁在她身边等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顽固守旧,祸国殃民”可以盖棺论定的。
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 阅读全帖 |
|
h*******k 发帖数: 975 | 27 最近台巴子叫嚣的很凶,台独港独遥相呼应,狼狈为奸。台巴子一再声称自己不是中国
人,个个气势汹汹。唯独忽略了大陆的年青人。这些人当以亿人数来计算。而且他们是
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群疯狗般的台巴子在台湾媒体上狂啸,大陆的年青人,看在眼里,记在脑里,愤怒之
火燃烧在心里。如果汪辜之间尚能平起平坐,那是因为当时大陆的实力占上风不多。况
且,国共两党的老人们尚有一丝心气相通的交情,
而现在的年青人彼此不削一顾。大陆人自信心膨胀,台湾人自闭狂傲。双方不但没有交
情,感情极端对立。即便是温和派的大陆年青人,在台巴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指着大陆叫
“中国,中国”,也早已极度反感多年。再加上台湾人人品低下,道德猥亵,自私自利
,鼠目寸光等等劣迹,只要有正常人格的大陆人,无一不鄙视台巴子。
说台巴子的无耻,不用说个人行为,实在不恤一提,只从高度讲:
人品低下:台湾能保持多数中产阶级的生活,都是靠常年对大陆贸易顺差。以至于台湾
的医改是世界上少数能成功的地方。不是大陆心甘情愿地对你开放和照顾,台湾怎能有
积蓄大量美元玩儿医改?台巴子不知恩图报,反而指责大陆不应该“恩惠”。
忘恩负义者,人品低下。
道德猥亵:陈... 阅读全帖 |
|
h*******k 发帖数: 975 | 28 最近台巴子叫嚣的很凶,台独港独遥相呼应,狼狈为奸。台巴子一再声称自己不是中国
人,个个气势汹汹。唯独忽略了大陆的年青人。这些人当以亿人数来计算。而且他们是
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群疯狗般的台巴子在台湾媒体上狂啸,大陆的年青人,看在眼里,记在脑里,愤怒之
火燃烧在心里。如果汪辜之间尚能平起平坐,那是因为当时大陆的实力占上风不多。况
且,国共两党的老人们尚有一丝心气相通的交情,
而现在的年青人彼此不削一顾。大陆人自信心膨胀,台湾人自闭狂傲。双方不但没有交
情,感情极端对立。即便是温和派的大陆年青人,在台巴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指着大陆叫
“中国,中国”,也早已极度反感多年。再加上台湾人人品低下,道德猥亵,自私自利
,鼠目寸光等等劣迹,只要有正常人格的大陆人,无一不鄙视台巴子。
说台巴子的无耻,不用说个人行为,实在不恤一提,只从高度讲:
人品低下:台湾能保持多数中产阶级的生活,都是靠常年对大陆贸易顺差。以至于台湾
的医改是世界上少数能成功的地方。不是大陆心甘情愿地对你开放和照顾,台湾怎能有
积蓄大量美元玩儿医改?台巴子不知恩图报,反而指责大陆不应该“恩惠”。
忘恩负义者,人品低下。
道德猥亵:陈...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9 编者按:
光绪元年腊月二十八日,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亲赴保定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两
度举行会谈,就日本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尊
重妇女、举借外债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史教授周程基于
1899年在日本出版的《森先生传》中所揭载的对话记录,译介、分析了这场精彩对话的
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李鸿章组建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幕府,但由于无法破除人
身依附关系、建立独立的智库,以致他很难听到不同的意见,学到有价值的新知。结果
,中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在同日本西化派先锋森有礼的论战过程中无法占据明显优势也
就在所难免。
撰文 |周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编 | 吕浩然
●●●
光绪元年,中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1823—1901)和日本西化派先锋森有礼(1847—
1889)曾就1875年日本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
尊重妇女与举借外债等问题在保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国内媒介已经刊发了不少论
及这场对话的文章,但作者大都参考的是《李文忠公全集》中收录的《日本使臣森有礼
署使郑永宁来署晤谈节略》[1]或《...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没有二号首长的日子里
2018-12-18 02:59:51阅读(266)评论(2)
2015年11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顺便出席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场地是王健林
提供的,在万达索菲特酒店,老王本以为自己是当天的主角。
到了现场才发现,台上只有两张椅子,一张属于总统,另一张却不属于他。
那时出口成“小目标”的老王,从此告别圈子。
今年元旦后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他特意抽出一天见中国的企业家们,潘石屹贡
献了场地,主角却是马云。
当二马四手相握,共话当年罗斯柴尔德帮助阿里在资本市场几进几出时,刘强东也想迈
进会议室的门。但每次,他都被安保和组织方请出去。他的助理在旁低声询问:
多少钱能马上让他加入组织?
有组织就有大哥,王健林当不了大哥可以退出,贾跃亭没了大哥可以跑路。刘强东和自
己的老乡项羽一样,从来就没想找过大哥。
小时候钓鱼钓到刀鳅,他会狠狠摔在地上,并大声喊出自己写的歪诗:
愿做出海蛟龙,不做南河刀鳅。
1996年,宿迁籍雕塑家张劲扬的作品“霸王举鼎”被安置在了宿迁徐淮路环岛。这座6
吨重的锻铜雕塑逐渐成为了宿迁的坐标中心。后来“霸王举鼎”因为道路改造被移走,
很多宿迁...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1 http://www.csteelnews.com/special/602/604/201208/t20120809_7160
2012-08-09 08:31
19世纪70年代后,号称“帝国兵工厂”的德国克虏伯公司走进了晚清洋务官员的视
线中。淮军和湘军陆续装备克虏伯后膛炮,组建炮营;至l9世纪80年代末,旅顺口有克
虏伯火炮42尊,大连湾有26尊,威海卫则全部装备克虏伯火炮;北洋舰队所有主力舰也
都装备了2至8尊克虏伯火炮。同时,克虏伯火炮的国产化,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的里程碑之一。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其间中国近代化军队的陆续组建,清政府进行了大规
模的海外军事采购。德国克虏伯公司成为清政府军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克虏伯公司参
与晚清军事采购活动,使晚清的中国国防建设融入了众多的克虏伯元素,对中国军事近
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英制武器到德国装备
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的惨痛事实,令晚清朝野越发意识到中国“数千年未有
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严重危机。于是,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随即兴
起,其中军事改革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坚船利炮”给洋务派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21627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jack (快乐的杰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即使美国爹崩盘滚出亚洲, 台湾也绝不可能和平统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2 00:39:06 2014, 美东)
最近台巴子叫嚣的很凶,台独港独遥相呼应,狼狈为奸。台巴子一再声称自己不是中国
人,个个气势汹汹。唯独忽略了大陆的年青人。这些人当以亿人数来计算。而且他们是
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群疯狗般的台巴子在台湾媒体上狂啸,大陆的年青人,看在眼里,记在脑里,愤怒之
火燃烧在心里。如果汪辜之间尚能平起平坐,那是因为当时大陆的实力占上风不多。况
且,国共两党的老人们尚有一丝心气相通的交情,
而现在的年青人彼此不削一顾。大陆人自信心膨胀,台湾人自闭狂傲。双方不但没有交
情,感情极端对立。即便是温和派的大陆年青人,在台巴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指着大陆叫
“中国,中国”,也早已极度反感多年。再加上台湾人人品低下,道德猥亵,自私自利
,鼠目寸光等等劣迹,只要有正常人格的大陆人,无一不鄙视台巴子。
说台巴子的无耻,不用说个人行为,实在不恤一提...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3 孔子改制考
百科名片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康有为著,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
目录
康有为基本介绍
1. 个人简介
2. 相关信息
3. 《孔子改制考》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康有为基本介绍
1. 个人简介
2. 相关信息
3. 《孔子改制考》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康有为基本介绍
个人简介
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别号更生,晚号更?,又号天游化人,门生尊
为南海先生。出身于以理学传家的封建官僚家庭。有为少年聪颖,又加上家庭环境的影
响。四岁时就会识字,五岁能够背诵几百首唐诗。六岁入私塾,师从番禺简凤仪,当年
就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老师出“柳成絮”为题让他作为
,康有为应声而答“鱼化龙”,听这说件事的人都认为康有为是个能干大事业的人。后
来,他拜读广东名儒朱九江门下,深受老师“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4 夏东元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经销江苏如东印刷厂印刷
开本:850×11681/32印张:16.25插页:2字数:440千字
1992年5月第一版1996年8月第二次印刷
印数:3,001—6,000本
ISBN7-5617-0847-5/K•082定价:17.00元
作者小传
夏东元,1921年生,江苏靖江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早年就读于上海诚明文学院,对国学造诣较深。1945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
工作,在华中建设大学、山东大学(临沂)政治系学习。先后在山东滨海公学、
曲阜师范、山东省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教授中国近百年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理论课程。1956年调华东师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
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尤侧重于洋务运动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家之言,自成研
究体系。著有《郑观应传》、《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盛宣怀传》,校编出版
《郑观应集》,发表学术性文章100余篇。现正主持撰述《一百十年中国近代史》,
主编《中学百科全书•历史卷》、《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
...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5 第二章适逢经济和思潮变革之会的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两害取轻”的抉择
左宗棠在《重刻〈海国图志〉叙》中指出,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
先进政治家思想家,试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来拯救清王朝垂危统治的改
革主张和措施,由于顽固势力的破坏阻挠而被扼杀,以致“廿余载事局如故”,
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毫无革新和前进;20年后,清政府处于太平天国革命和
英法联军入侵双重压力下,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却又将“师夷
长技”提到了实践的日程。这也就是说,“师夷长技”的变革,没有能在抵
御外侮也即所谓“制夷”中实行,而却在镇压人民起义中实行了。
清政府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不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开
始就定下来的,而是经过四年的酝酿讨论和各种“力”的较量后,认为只有
这样做才能达到挽救清王朝的危亡局面的目的,从而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太平军成为清王朝之“害”始于1851年。1856年在太平军摧枯拉朽般
打击下,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清政府,又遭英国和法国的武装侵入。面对太
平天国和英法联军内外两大敌人的清朝统治者,从天朝至尊和统治利益出
发,当然要用两个拳头同时打向内外两重威胁。但事实上,这...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6 第六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三——金陵、天津及各省机器局
一、金陵、天津及各省机器局的创办目的及其概况
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虽然被镇压了,但太平军余部、东、西捻军
和连绵不绝的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依然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统治;外国侵略者也
在“中外和好”幌子下俟隙而动,以1870年天津教案为起点,武装侵略的战
火,又复不断燃起。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安内”并进而“攘外”的能
力,清政府在兴建江南制造局和马尾船政局之外,还直接拨款筹建了金陵机
器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各省督抚为了强化本辖区内的武装力量,在清
王朝的同意下,也纷纷自筹经费创办机器局,于是中小型机器局相继出现。
在江南、马尾、金陵、天津四大军工厂之外,各省机器局大致情况如表(见
下页)。
各省督抚筹资创办的中小型机器局,限于经费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一
般设备均较简陋,大都只能制造枪枝弹药,供本省防营
各省军用工业概况表*(1869—1894年)
*资料来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第565、566页;另
参考其他有关文献。
使用,其中一部份地方机器局在中法战争等对外战争中也发挥了一定的
御侮作用。从各省机器局创办和发展...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7 第九章由求强到求富的过渡——轮船招商局
一、创办轮船航运局的目的和“公局”成立
洋务派求富活动正式开始,是1874年海防议起之后,但其序幕却是1873
年1月开办轮船招商公局时开始的。因此,轮船招商局可看作是洋务运动从
举办求强的军用工业到举办求富的民用工业企业过渡性的一着。
为什么创办轮船招商局,这个问题要先从当时的轮船航运背景谈起。
早在鸦片战后不久,即有洋商船只航行于沿海。1842年英船“美达萨”
号首抵上海;1844年,怡和洋行派“哥萨尔”号作香港、广州间的定期航行;
1850年,大英火轮船公司派“玛丽乌德”号开辟香港、上海间航线。1853
年美轮“孔晓修”号亦开抵上海。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
约》签订后,在五口开放之外,又开了南至琼州、潮州北至牛庄、天津西至
汉口等多处为商埠。于是外轮得以直入长江、大沽口。各国闻风而至,英、
法轮船公司和在华洋行,纷纷自行其是地派轮航行于各埠。60年代的10年
间,外商在港、沪、津等处设立的轮船公司,主要有:美国的旗昌,英国的
会德丰、上海拖驳、大沽驳船、太古洋行,以及英葡合营的省港澳轮船公司、
德国的美最时等等。到70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8 第十二章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
一、开采金属矿的目的及其简况
所谓金属矿,在当时是指金、银、铜、铅、铁等种类。在1874—1875
年间,大臣疆吏筹议海防中奏请开采煤炭时,常常是煤铁并提,也涉及铜铅
等五金矿藏。例如丁日昌于1874年在其《海防条议》中说:“镇江之东南山
煤铁五全似皆可采。..产煤之处皆多产铁。..五金煤铁等项,非特利源
所系,亦军事胜败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矣。”
③其他封疆大吏也有类似的煤铁五金并提的说法。但付之于实行时,首先是煤
炭,虽也注意到铁的开采,实际上却未曾与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先煤
后铁”是办洋务企业者常讲的一句话,其他金、银、铜、铅等就等而次之了。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一是洋人觊觎中国矿藏最早的着眼点是
煤炭,清政府洋务派为保护自身的利权,故把采煤放在优先的位置:二是洋
务军用工厂和兵商各轮迫切需煤,不橡五金那样可以暂时从缓;三是采煤较
为易办,并且采出来即可使用,经济效益也可以立竿见影,不像铜、铁等金
属需要有一个冶炼加工过程。以故,金属矿使用机器开采与冶炼,延至1880
年前后始提到实践的日程,比之煤炭的开采晚...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1749 | 39 洋务派奕䜣?不过仍然是体制内的施夷长技而已,洋务派能做的慈禧基本都没拦
,但是凡涉及政改的一律高度敏感,不知奕䜣会开明到何种地步 |
|
s********n 发帖数: 26222 | 40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
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
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这是中国第二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1898年到1911年,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以
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其目的... 阅读全帖 |
|
n****i 发帖数: 547 | 41 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
冀 城
1840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第一次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炮舰冲开了清
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沉睡的封建帝国中,一部分人开始醒来,看到了中西之间存在
着的巨大差距。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严峻的形
势使更多的中国人觉醒了,他们明显地意识到,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
敌人的挑战,提出引进西方近代军事、科技的人士显著增加。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
人物,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
治势力──洋务派。他们在中央以奕忻、桂良、文祥等权贵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
、左宗棠、李鸿章等封疆大吏,还拥有一大批为革新著书立说、大造舆论的知识分子
,以及一批渴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民间工商人士。
洋务派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还有一个历史契机。1861年8月22日,咸丰
帝病死热河。权力欲极强,而又素与顾命大臣肃顺等人有嫌怨的慈禧,趁机联合恭亲
王奕忻等人密谋政变,一举夺取了朝政大权。在奕忻集团和后党势力紧密配合下的政
变成功,标志着新兴改革力量对顽固守旧力量的胜利。从此,在执掌朝 |
|
r*****g 发帖数: 573 | 42 作者: 风雨声
不容于尧舜之邦: 中国第一个职业外交官郭嵩焘的故事
目录:
(一)遣使
(二)仕途
(三)出使
(四)解甲
==============================================================================
(一)
所谓外交在大清就是少数民族委员会下一个小部门的事,那时候叫礼部理藩院。洋务派得
势后机构改革,1861年成立总理衙门的升成部级机构,收起了天朝大国的架子,却把老一
辈的脸都丢尽了。
总理衙门不久设了个同文馆研习“夷务”,培养翻译。后来洋务派在外语学院之外,再设
立科学院数学所和天文所,选派科甲出身的人进馆学习。如果今天要把北大历史系博士转
到中科院学习个天体物理和微分方程,也有人不答应,难怪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大怒,说“
以中国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洋人”。那时改革开放还没有改到太后头上,她老人家
还是一如既往支持与时俱进,一听倭仁此话,说好,你立即保举精通科学的中国教师,与
同文馆的洋教习一比高低。倭仁见太上动了真格,赶快申辩 “不患无才”只是“以理度
之“,“况奴才并无精于天文、算学之人,不敢妄保” |
|
C********g 发帖数: 9656 | 4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701
深度对话:您是1960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以前也研究文学史、哲学,后来为什么会转
而研究历史呢?
杨天石: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题目,详细讲可能两个小时也不够,简单讲就是五个字:
命运的安排。
深度对话:您研究近现代史这么多年,心境是否有一个变化历程?
杨天石:我觉得没有什么变化,从我开始研究民国史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最近出了一
本书是我17年前,也就是1993年出的《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的
再版。在再版的这本书末尾,我有一段话:本书是我踏上近代史研究之途的第一个脚印
,但它代表了我的学术追求。
十多年了,初衷未变,追求未变,风格也未变。是也、非也,恭候指教。当年这本
书是我多年论文集合,最早的一篇文章是上个世纪60年代写的,所以从我踏入近代史研
究领域,一直到现在,初衷未变,追求未变,风格也未变。
深度对话:您赶上了三次大的社会政治变动。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一次是“文革”
,再一次就是改革开放。这些对您研究近代史有什么影响吗?
杨天石:...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162 | 44 可能吧,不过也未必
满防汉自然是事实,不过由于八旗军完全没战力,不得不依靠汉人的力量,所以满防汉
的矛盾不是特别突出,主要是中央防地方罢了。曾国藩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后被裁撤,李
鸿章找借口在消灭捻军后保住了淮军。而中央防地方在哪个朝代都是如此。
至于阻碍进步不能归咎与满汉民族矛盾,而是保守势力与洋务派的较量。保守派满汉皆
有,洋务派最高掌权者恭亲王醇亲王皆是满人。 |
|
|
s********n 发帖数: 26222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7 12:38:20 2012, 美东)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
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
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8 中日战争第12卷,有很多清人自己对时事的奏折,有些是建议,有些是懊悔。懊悔五花
八门,这里列举一些共通之处。
1.海军买快艇。这个大约是共识。如果有快艇,日海军就不容易那么迂回和穿插分割,
对北洋舰队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这个问题基本上大家都点到为止,免得惹恼了某
太后。
不过大家还是出了不少补救的主意。首先是赶快买快艇,没钱啊,那就借啊,清朝当时
还没有借贷这个概念,基本上不欠外债,所以在外国那里信用是刚刚的(想想如果北洋
当年早有意识去借钱买军舰,慈禧有意识去借钱修颐和园,是不是战争结果不一样了)
。买了船没有兵啊,雇洋人的兵和管带啊。不管可行性如何,这些建议最后没有付诸实
施是肯定的。
2. 铁路。这个提到的差不多最多。清人这时才意识到铁路对运兵运粮的好处了,现在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追悔何及"。前些年李鸿章洋务派就提议在东三省修铁路,本来目
的是为了对抗俄国,因为俄国在修西伯利亚大铁路,清人说,"东西万里,瞬息可至
,其势加于中国如高屋建瓴,不遽发难,乃其不知中国之虚实也。" (其意是现在败给
了日本,虚实尽皆暴露,俄人野心就起来了)。
铁路这东西不像海军军舰,这就是个摇钱树...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78 | 49 在古代中国的传说里,烟波浩渺的东海中,有一座叫做瀛洲的仙山。仙山上有着让人长
生不老的美酒,还有着和中国一样的山川和人民。因为这座传说中的仙山坐落在东方,
人们也叫它——东瀛。
我们很难知道,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是否到过日本,也很难知道,中华先民和日本人
民的交流,给日本带来多大的影响。但在日本各地不断出土的中国文物告诉我们,中华
文明的光芒,在日本拥有成文的历史之前,就照到了日本列岛。
产自中国洛阳的铜镜,被日本中央政府散发给日本各地诸侯,这些诸侯,又把这些铜镜
当做最珍贵的宝物,和自己的武器一起为自己殉葬。
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日本人认为,这些铜镜代表着来自大陆的先进文明,同时也代
表着大陆文明对日本统治者的认可。日本统治者们将这些铜镜,当做自身权力的象征。
海洋彼方的大陆,给古代日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巨人盘古化成山川大地的中国古代传说不同,日本的传说是,创世神伊奘诺尊拿着矛
在海水中搅动,提矛出水时,矛尖滴下的海水化成日本列岛。比起巨人变成的中国,几
滴海水变成的日本显得小而精致。
而在现实中,面对身边巨人一样的中国,日本认识到自己的“小”,但从不曾忘记...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50 延续之洞光绪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艰难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这是中国第二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1898年到1911年,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