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3 发帖数: 1651 | 1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2 卫青霍去病固然是有历练的,但是同为武帝朝的外戚李广利可是仅凭外戚身份就一步登
天的。
汉朝处于封建社会早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并不完善,大多为赀选、举孝廉、外戚等等,
当时赫赫有名的卫青、霍去病二人都是外戚,二人都以战功封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和
大司马骠骑将军。李夫人元封年间入宫,李家得宠,此时霍去病早已亡故,元封五年(
公元前106年),卫青也去世,武帝感觉朝中无可用之才,同年下求贤诏。
两年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出征大宛,其间,
他的兄弟李延年因坐奸被宗族,李广利因出征在外而幸免。(《史记》“李夫人蚤卒,
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
师将军,伐大宛)。
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情况不同,卫霍得以命为将军,率师远征,并非武帝宠爱卫子夫
的原因。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出征匈奴之前,有在宫廷为官九年的经历,训练期门兵
士,改革骑兵;而霍去病更是受卫青等人耳濡目染,亲受过圣明者的教导,首战只以校
尉领兵800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斩获匈奴两千多的首虏后才被重用,出头之时卫皇后
也已宠衰;所以即使卫皇后失宠,二人凭自身...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7225 | 3 有些人对于东汉的理解好像刘秀之后东汉就只剩各种儿童皇帝了。
首先这个认识就不对,而且儿童皇帝也有很优秀的。
汉和帝14岁杀外戚窦宪
刘肇对窦宪等人早已心存疑虑,但得知他们要杀掉自己、篡夺皇位时,还是大吃一
惊。他想找个人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个对策,可朝中都是窦家的人,稍有不慎,后果不
堪设想。虽然有向他报信的司徒丁鸿等人可以信赖,但窦氏兄弟限制皇帝与大臣单独接
触,刘肇没办法直接面见他们。左思右想,刘肇决定寻求宦官郑众的帮助。
郑众服侍刘肇多年,对皇室忠心耿耿。此人谨慎、机敏,很有心计,他早就看不惯
窦太后及其兄弟的所作所为,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直不敢声张。刘肇把自己的
疑虑告诉郑众后,郑众劝刘肇及早下手,铲除窦氏家族的势力,并积极为其出谋划策。
此时,窦宪正在镇守凉州。为防窦宪得知京城有变后起兵叛乱,刘肇下旨让窦宪进
京辅政,将他调回了洛阳。同时,为了学习前朝皇帝对付外戚专权的经验,刘肇又密令
皇兄刘庆借了一本《外戚传》,抓紧时间研读。当一切准备停当,窦宪等人回到了京都。
在抓捕窦宪的前夜,刘肇亲临北宫,命令司徒丁鸿派重兵守卫,紧闭城门;命令执
金吾、五校尉等分头捉拿窦宪的亲信郭...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其实汉朝的风格是重用外戚,经常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
跟明朝太监专权截然不同
汉景帝也不是宠爱他姐姐刘嫖,他们妈窦太后比汉景帝活的还久,窦太后听女儿的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就自由了
汉武帝妈王美人精明会运作,跟馆陶公主攀亲,那么多王子,他不娶阿娇,肯定当不上
皇帝,宫里都是你死我活,都是一个爹,很多时候就是拼妈,妈不精明不会运作,死都
不知道怎么死的,别说当皇帝了
原来的太子刘荣就是他妈栗姬不同意太子跟阿娇的婚事慢慢被废而死,差不多被汉武帝
妈害死的,栗姬以为儿子是太子可以拒绝刘嫖,其实别说太子就是皇帝有时候不识时
务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几千年宫里死的王子,太子,皇帝太多了
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霍去病是卫子夫卫青的外甥,刘病己是卫子夫的曾孙,否则
他也未必从民间接回来刘病己,皇子皇孙多了,也算没有辜负卫青霍去病对汉朝的贡献,
霍光想不想谋反不好说,位高权重,或者专权,有时候不狠就是被他人算计死,都是玩
命的事儿
汉朝一代代外戚,窦婴,田汾,卫青,霍光/上官,有忠有奸,一朝皇后,太后一朝外戚
,都辉煌过也都被清算,只能说只恨生在帝王家 |
|
发帖数: 1 | 5 赵皓阳:特权阶级的自我毁灭(二)——东晋门阀政治
2017-10-31 16:35:55 来源:大浪淘沙 作者:赵皓阳
点击:2205 评论: 0(查看)
0
本系列第一篇:特权阶级的自我毁灭(见附文)
(一)司马诸王的疯狂
我们评价西晋司马政权叫“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相比较于同样唱了一千多年白
脸的曹操,司马家族是真正的“窃国者”。曹丞相不管怎样,北方的地盘都是他自己打
来的,北拒匈奴,东征乌桓;开垦农田,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军民同垦;唯才是举,提
拔寒门。可以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曹魏政权:“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
帝,几人称王”。然而司马氏接盘了曹魏政权之后,虽然统一了中国,但马上就玩砸了。
三国两晋时期,正处在我国封建王朝由贵族地主阶级统治向士族地主阶级统治的过
渡期,士族力量是一股蓬勃向上在很多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曹操死后,曹丕没有
能力全面打压士族,同时为了代汉自立的政治野心像士族全面投降,颁布了“九品中正
制”,曹操的“法家寒门路线”(陈寅恪语)可以说寿终正寝。然而士族阶级并不需要一
个代理人,于是根正苗红的大士族司马家取代曹魏政权,也是注定之事。
...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469 | 6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7)(图)
周若水
李世民兵征天下(绘图: 曹醉梦 / 大纪元)
(接上)
第七章 隋炀帝丧命江都城 唐高祖登基太极殿
中原大乱,李密的瓦岗军又屡犯东都,东都急报一次次传到江南。杨广派心腹之臣王世
充帅江、淮劲卒回东都拒寇。此时的杨广已无心北归。为避战乱,杨广想在江南的丹阳
另建都城,企盼着凭藉长江天堑做为据守江南的屏障,继续做着他沉醉不知昏晓的南国
大梦。
杨广或许已经忘了,当年还是晋王的他,以二十岁的英年雄武,亲率五十一万隋兵,横
跨长江踏平南陈,将《玉树后庭花》之主陈叔宝押回长安,斩杀了南陈的奸佞臣子。天
堑似乎专为护佑贤德仁智之主,对于昏庸残暴之君,却毫无凭藉之用。
帝王一旦国破,他的宫殿、他的妃嫔、他的珍宝、他的公主……也就都成了别人的战利
品。隋文帝杨坚的宠妃宣华夫人,就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后被杨广所蒸;杨广的
宠妃陈贵人陈婤,则是陈叔宝的第六女。那时的杨广,更想得到一位极品的南国佳人,
却不幸被大臣高颖斩杀了。
这位南国佳人张丽华,是陈叔宝的宠妃。陈叔宝处理国政时,都要将张丽华抱在膝上。
张丽华侍宠乱政,一手遮天,把个南陈朝廷搅得...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23 | 7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9上)(图)
周若水
兄弟毒酒害世民。(绘图: 曹醉梦 / 大纪元)
第九章 真英主难避萧蔷祸 慈父皇险遭奸佞欺(上)
武牢关大捷,秦王世民所帅唐军伤亡甚微,以少胜多,一举擒了两贼首。中原初定,世
民首建奇功,李渊龙心大悦。李渊认为自古以来的官职,都难以与世民的奇功相称,便
在武德四年十月,加号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增邑户至三万,赐衮冕、
金辂、双璧、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武德五年春,(西元622年)世民又将尉迟敬德、罗世信、秦叔宝、李世绩、王君廓等
骁将,出奇兵于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大败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的叛军,刘黑闼仅率
200余骑逃奔突厥。七月,世民再回师征讨徐圆朗,连取数城,从此中原大定。
在李世民尽剿群雄、克定中原之时,李靖统帅三军辅佐李渊的从侄李孝恭平定了江南的
萧铣等南方割据势力,自此,大江南北,尽归大唐。在平江南的过程中,李靖显露了其
过人的智谋、武略、及恩服蛮夷之高德,堪为大唐平江南的首功之臣。
大唐一统,宇内渐平,李世民兵征天下之后,很快就转入了文治江山之中。在宫西开办
文学馆,延请四方学士,...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8251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8251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8251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11 其实也不多,西汉亡于外戚,东汉说是亡于宦官,其实东汉外戚也很威风,而且相权较
西汉为弱,皇帝以宦官对抗外戚,到后来外戚窦武跟太傅陈蕃带太学生扛着剑往宫里冲
去跟宦官对pk, 还是输乐。两晋是门阀,南北朝都基本没宦官的事,唐中末上头狐总也
说了,因为河北诸节度不听朝廷的,皇帝培养禁军然后让亲近宦官带领结果养虎贻患。
宋朝也基本没宦官事情,亡于外族,明其实也亡于外,好吧内忧外患,不过宦官们也是
皇帝培养的工具而已,主要是皇帝跟大臣互相折腾。到清朝大臣都是奴才,皇帝最圣明
,lol |
|
l*****f 发帖数: 13466 | 12 其实也不多,西汉亡于外戚,东汉说是亡于宦官,其实东汉外戚也很威风,而且相权较
西汉为弱,皇帝以宦官对抗外戚,到后来外戚窦武跟太傅陈蕃带太学生扛着剑往宫里冲
去跟宦官对pk, 还是输乐。两晋是门阀,南北朝都基本没宦官的事,唐中末上头狐总也
说了,因为河北诸节度不听朝廷的,皇帝培养禁军然后让亲近宦官带领结果养虎贻患。
宋朝也基本没宦官事情,亡于外族,明其实也亡于外,好吧内忧外患,不过宦官们也是
皇帝培养的工具而已,主要是皇帝跟大臣互相折腾。到清朝大臣都是奴才,皇帝最圣明
,lol |
|
l*****f 发帖数: 13466 | 13 哈,从宦官到火星~
赞总结历代兴亡,类似处,北方游牧民族消耗军力与经济,内部底层的宗教力量,各级
政府权力拉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消长,中央是朝堂外戚宦官的角力,中央在这些
权力斗争中丧失权威和控制力,地方随之坐大。两汉又相似又不一样,同尊外戚,前汉
重"母以子贵",后汉重"子以母贵",前汉皇后出身寒微的多,后汉反之。同样都是
豪强控制土地,王莽的改革不是也从土地开始么,直接导致新朝崩溃。后汉外戚,阴马
窦邓梁,到桓帝依靠宦官帮助诛梁氏,宦官力量占优,外戚窦氏与士大夫联合,也被诛
灭,导致最后引地方豪强力量对抗宦官。。。。。如果说魏晋是中央集权政府的崩溃的
话,那么南北朝可以说各自重建,然后汇合于隋唐,唐末重演宦官-朝堂-外部地方势
力,到宋才建立完全文官政府,然后毁灭于蛮族入侵。。。。 |
|
f**********r 发帖数: 18251 | 14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宋时的中国是南北分裂的,跟
东晋南北朝时的中国政治状况最为接近。南边是中原本土居民自己建立的朝廷,北边是
外来入侵者建立的殖民朝廷。政治对立的形势是:北强南弱。
两宋的君臣和人民始终感到来自北方的军事压迫。故有的国土被侵占了,而且被侵占得
越来越多;暂时的和平是用屈辱的纳贡甚至...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3319 | 15
1,嬴胡亥:作为中国封建皇权历史上第一个篡位者,嬴胡亥并未给人留下老谋深算富
于心计的印象,除了一颗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无是处。也许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
一点,让他得到了始皇帝的欢心,得以随侍左右,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篡位良机。这
是嬴胡亥本人的大幸运,也是他的兄长嬴扶苏的大不幸,更是两千万秦朝人民的大悲剧
。作为败家子的典型,他和他千古一帝的父皇携手诠释了什么叫做“其兴也勃焉,其亡
也忽焉”。赢胡亥唯一的作为就是:他以家国灭亡的代价维持了三大世界建筑奇迹的施
工,为自己也为大秦帝国锻造了不可磨灭的碑石——一面刻着秦颂,一面刻着墓志铭。
2,王莽:作为西汉皇室外戚,承汉朝外戚掌权的传统,他从外戚逐渐走上权臣的道路
。王莽为人谦逊,礼贤下士,并且有大义灭亲的品德,因此一步步地从一个普通的外威
子弟上升为权臣家族的掌门人,最终凭借极高的美誉度,以不流血宫廷政变的形式,成
为中国封建皇权时代第二个帝位篡夺者。王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新政权
只存在了14年,之所以如此短命,主要归功于他那大胆而又失败的改革。按照成王败寇
的原则,王莽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伪君子”品牌的形象...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李广利(西汉)
俗话说,一个将军打败仗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打败仗,李广利身为汉武帝统治后半段的
最高军事统帅,居然能够完成这个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实在让人“佩服万分”。
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虽然同为外戚,可李广利
比起之前的卫青霍去病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外戚统帅横扫漠北,打得
草原悍狼匈奴嗷嗷狂逃,大概是受了卫霍二将军横扫千里的鼓舞,汉武帝在其晚年似乎
患上了“外戚依赖症。”似乎认为只有外戚才是最好的统兵大员,同为汉武帝大舅子的
李广利就这样平步青云,在卫青去世后接替了大将军的职务,而他面临的是比卫青好的
多的形势:强大的匈奴早已经威风不再,西域的小国更实力有限,以汉朝强大的军力和
国力,放在他手上不是指哪打哪吗?可问题是:李广利实在不是这块料。在这个历史时
刻,李广利这位庸才粉墨登场,差点把汉匈战争的大好格局都赔进去。
二征大宛,李广利率六万大军出塞,屡战屡败,虽最后勉强迫使大宛投降,可汉军的损
失居然高达六分之五,这样的“胜仗”居然还未让汉武帝清醒。之后三征匈奴之战,汉
武帝壮志满怀,一心要把匈奴赶尽杀绝,可李广利实在让他失望了。
第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马腾是衣带诏一案中最后一个被处死的案犯,但处死马腾的罪名却与马腾在衣带诏
一案中实施的行为无关。马腾祖上为邯郸人,在汉武帝时迁入茂凌即今陕西兴平,马腾
的父亲马肃原来是甘肃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与羌人杂处,遂娶羌女生腾”,
由于马腾家族的势力长期活跃在西凉一带,马腾被任命为西凉刺史可以用“地利”因素
来解释,这就是马腾的“西凉背景”。在《三国演义》第五回的“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事件中,马腾以“第十三镇西凉太守”的身份加入反董卓联盟,这就是马腾的“曹公背
景”,也就是说,马腾和曹操一度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马腾和曹操所处的州郡相隔甚
远,但地方势力与国家势力相结合是一种政治需要,马腾的“西凉背景”和“曹公背景
”,是绿叶和红花的关系,对马腾极为有利。根据历史的记载,马腾在袁绍死后还帮助
曹操打败郭援的队伍并杀死郭援,马腾因此被曹操任命为征南将军。三年后,马腾又一
次向曹操伸出援手,帮助曹操击败高干。郭援,袁绍第三个儿子袁尚的部下;高干,袁
绍的外甥。在曹操消灭袁绍的几个重大行动中,马腾扮演了政治上正确的角色,马腾和
曹操间的“战斗友谊”,其时间跨度是相当长的。
马腾被...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3455 | 18 【六朝雲龙吟】 第二十七集
送交者: localhost22[校尉★] 于 2015-05-03 10:36 已读 2657 次 大字阅读
六朝雲龙吟
第二十七集
第一章
洛都,北宫。
永安宫大殿内帷幕低垂,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血腥气。大殿一侧的金砖被掘开,挖出一
道深沟,沟中堆满炭火,火苗已经被熄灭,逼人的热气从厚厚的白灰下不断升起。
绾着高髻的太后吕雉坐在一旁,白髮苍苍的淖方成立在她身後。义姁跪在太后身前,低
声禀道:“小公子喉管被切开,鲜血逆流入肺,已经气绝。胡巫说有秘术可救治小公子
,奴婢听闻其术,用的尽是些污秽之物,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不敢自专,只能勉强护住
小公子的心脉,将他送回宫中……”
帷幕微微拉开一道缝,胡夫人闪身进来,低声道:“羊粪已经运来了。”
义姁想说什么,又闭上嘴。太后淡淡道:“刀伤非你所长,事已至此,胡巫既有其术,
便让他们去做。成与不成,你用心体悟便是。”
义姁应道:“是。”
内侍搬来成筐的羊粪,那些羊粪挑选过,都是晒乾後呈白色的屎球。几名胡巫抓起羊粪
嗅了嗅,然後撒入沟中。乾燥的羊粪遇到热灰,一股异味顿时弥漫开来。胡巫一连撒了
几十筐羊粪,将...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3522 | 19 【六朝燕歌行】第一集 汉宫日暮
。
第一章 长门灯暗。
洛都北宫。永安宫外。
突如其来的惊呼声如同海啸,翻滚着往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巍峨的琼玉阙楼上方,一具
穿着衮服的屍身双手扶着栏杆,兀自傲然挺着胸膛,鲜血喷泉般从断颈中喷出。那颗戴
着天子冕旒的头颅,此时正被人提在手中,冕延前方用白玉珠串成的垂旒乱糟糟绞在一
起,摇晃着不断淌下血滴,如同一只血腥的玩具。
秦桧提着刘建的首级,沿阙楼的墙面一路滑下。另一方向,吴三桂背着长矛逆势而上。
两人错身相过时,秦桧传声道:「人在上面」。
吴三桂笑道:「甕中捉鳖」。
秦桧叮嘱道:「当心狗急跳墙」。
「省的」。
当秦桧落到地面,阙楼下方翘首以盼的军士立刻爆发出一片巨大的欢呼声。
金蜜镝走马上前,接过首级,仔细看过,然后摘下天子冕旒,将刘建的头颅高高举起。
四周欢声雷动,平叛军士气如虹。
亲眼目睹了「天子」被一剑斩首的一幕,原本还抱着一丝幻想,在宫中顽抗的乱军瞬间
被打回原形。那些刘建用重金召募来的家奴、门客,投诚来的内侍、军士,冀图成为从
龙功臣的野心家们,此时都彷彿被滚水浇到的蚂蚁,轰然作了鸟兽散,争相往宫外逃命
。跑不掉的纷纷丢下兵刃,跪地求饶。...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62 | 20 这两集情节进展有点慢,主要是为以后作铺垫。元树虽然是主人公,但是小说不止他一
条线,上一集出场的都是会有各自的线索比较重要的人物。所以有必要刻画一下各自的
言行性格,争取做到每个人都有特点,也为以后各自的命运打下伏笔。
元树离开洛阳后,一晃已经是三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国内政局也
是十分的平稳。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前不久元禧奏请按照子贵母死的旧制将冯氏赐
死。他的这一举动在朝中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自从孝文帝改制以后,大多鲜卑旧制已
经被明令废除。但是因为元恪还未被立为太子时生母高贵妃就已经去世,所以子贵母死
这条规矩反倒这么阴差阳错的保留了下来。元禧的上奏里说当今皇上从小就受冯皇后抚
养情同母子,所以仍应按照旧制行事以免牝鸡司晨。小皇帝元恪自然是苦苦哀求,朝中
大臣尤其是支持汉化改制的人对此反对的也不少。元勰大致猜测出了其中的原因,提出
冯氏在瑶光寺落发出家为尼这一折中的方法。但是元禧寸步不让,在朝堂上和众人争了
个脸红脖子粗。最终连元勰也拗他不过,冯氏被一杯毒酒赐死。
元树到了南阳后,便日日在郦道元的教习下读书。这天风和日丽,郦道元带着元树和玉
儿出城郊游。一路上山...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1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四 河阴之变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兒,不解汉兒歌。
读北魏墓志就会注意到里面有为数不少的人,尤其是元氏墓主,有一个共同的去世之时
:建义元年或武泰元年四月十三日。此日自然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河阴,即黄河之南
,在洛阳城北,元宏营建洛阳时候以此为祭地之所:初营方泽于河阴。也是历来墓葬之
处。
胡太后毒杀明帝,立幼主,引起大批北魏宗室大臣愤怒。但是为什么是尔朱荣这个"马
邑小胡"起兵?其一自然是他手握重兵,并且有"霸业"的野心:明帝时因平叛杜洛周
,葛荣等起兵,"严勒部曲,广召义勇",他的军中则有贺拔岳,高欢这些后来赫赫有
名的人物。其时他的头衔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
大都督。明帝也欲借尔朱兵力与太后抗衡:密诏荣举兵内向,欲以胁太后。觉得尔朱荣
起兵之形势与董卓有约略相似处,一个是"马邑小胡",一个是游羌中与豪帅结交。都
是天下纷乱时候,六镇与黄巾,以起兵平乱而壮大势力,也都是在宫廷内乱纷争之时趁
机带兵入洛,进而行废立之事,掌控朝政。董卓以废立立威,并纵容兵士大掠洛阳。尔
朱荣则是废立外更屠杀大臣。不过,尔朱荣虽有河阴之酷,也有平叛之功,董卓...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2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四 河阴之变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兒,不解汉兒歌。
读北魏墓志就会注意到里面有为数不少的人,尤其是元氏墓主,有一个共同的去世之时
:建义元年或武泰元年四月十三日。此日自然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河阴,即黄河之南
,在洛阳城北,元宏营建洛阳时候以此为祭地之所:初营方泽于河阴。也是历来墓葬之
处。
胡太后毒杀明帝,立幼主,引起大批北魏宗室大臣愤怒。但是为什么是尔朱荣这个"马
邑小胡"起兵?其一自然是他手握重兵,并且有"霸业"的野心:明帝时因平叛杜洛周
,葛荣等起兵,"严勒部曲,广召义勇",他的军中则有贺拔岳,高欢这些后来赫赫有
名的人物。其时他的头衔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
大都督。明帝也欲借尔朱兵力与太后抗衡:密诏荣举兵内向,欲以胁太后。觉得尔朱荣
起兵之形势与董卓有约略相似处,一个是"马邑小胡",一个是游羌中与豪帅结交。都
是天下纷乱时候,六镇与黄巾,以起兵平乱而壮大势力,也都是在宫廷内乱纷争之时趁
机带兵入洛,进而行废立之事,掌控朝政。董卓以废立立威,并纵容兵士大掠洛阳。尔
朱荣则是废立外更屠杀大臣。不过,尔朱荣虽有河阴之酷,也有平叛之功,董卓...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23 ☆─────────────────────────────────────☆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于 (Sun Mar 14 12:46:05 2010, 美东) 提到:
前面有人说,吕不厚道.吕其实也就说了“渎职”而已。他认为
用将还是该用宿将,而非私人。
相比较之下,史记汉书可都是把卫霍专门在佞幸列传提及的.
史笔如刀,这用心是很毒的.
汉书:
卫青、霍去病皆爱幸,然亦以功能自进
史记: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卫霍恐怕是历史上独一份的"爱幸"可以出塞建功立业的.
☆─────────────────────────────────────☆
superphase (多情应笑我) 于 (Sun Mar 14 13:26:24 2010, 美东) 提到:
史书写的很真啊,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起家是靠外戚,但是本人很有才能,有什么问题
☆─────────────────────────────────────☆
superphase (多情应笑我) 于 (Sun Mar 14 13:32:30 |
|
b*********f 发帖数: 1585 | 24 一个王朝走向衰落的时候,社会上会有很多弊病出现。面对这些弊病,忠良之士会从社
会的长远角度考虑来提出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比如宦官,外戚、
奸臣等等。再加上忠良之士一般自视清高,看不上宦官外戚奸臣等等,自然招致他们的
不满。一个王朝走到末期,糊涂蛋皇帝往往不少,他们自幼长于深宫,“生则逸,不知
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很多都是耽于享乐,就很容易被外戚宦官糊弄,这样那
些糊涂的皇帝也就分不清小人和贤臣了,就会有大家看到的奸臣当道,残害忠良的事情
发生。 |
|
p*********t 发帖数: 2690 | 25 1.刘邦让韩信出兵打败三秦,后来因為韩信功高,引起猜忌,于是杀了韩信. 刘邦 和 曹
操比较,我欣赏刘邦的做法.
2.曹家太轻视司马懿,所以会有高平陵事件发生.一个皇帝,要让宦官或者外戚掌权,让2
者互相斗,然后从中渔翁得利,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基本权术.曹家貌似还没有意识到这
一点,宦官或者外戚都没有得到有目的的利用,反而利用了非宦官也非外戚的司马懿,显
然是一大失策. |
|
z****e 发帖数: 54598 | 26 日本历史并不复杂
一句话总结就是抢天皇的历史,谁抢到了天皇谁老大
唐朝以前日本历史相对简单
那个时候日本没有什么东西
都是蛮夷
后来崛起了一个国家叫做大和国
相对的,大和国旁边有一个虾夷国
大和国灭了虾夷国之后统一了日本大部
所以幕府大将军叫做征夷大将军
统一了之后,内乱,苏我氏和物部氏两边抢天皇
苏我支持佛教,物部支持神道教,最后苏我氏赢了
赢了之后发生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
大化改新,全面学习唐朝,所以今天日本的大部分建筑和服饰都有唐的遗风
所以说看唐朝去日本,看明朝去韩国,看民国去台湾,看殖民地去香港
这是第一阶段
然后就是源藤平橘时代,四个牛逼家族的崛起,藤原和橘是天皇的外戚
源和平则是天皇的后代平民化了之后的姓,所以主要斗争还是集中在源和平之间
斗争了一段时间之后,平家掌权,控制了日本大部
源氏开始卧薪尝胆,于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平氏逐渐成为公卿阶级的代表
而源氏则成为武士阶级的代表,文武之间自然看不对眼
于是就爆发了鬼子历史上著名的内战
源平合战,有无数的书籍描写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
源家有三个杰出人物,源奈朝,源义经还有木曾义仲
木曾义仲跟前两个不和,有家仇,所以可以看...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7425 | 27 擦,大哥,哪有这么算外戚的
算外戚得得到好处啊,死了之后后代做妃子显然是从他这得了好处
人家凭本事当将军的,到您这成外戚了~~~~~~~~~~ |
|
q*****k 发帖数: 586 | 28 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他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提起西安,人们就会想起十三朝古都,绝大多数人可能也知道这样一个称呼吧!但西安究竟是哪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哪些王朝在这里建都的呢?这个得先来谈谈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先后在这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长期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西周:周文王曾都于丰镐,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纣”以后,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镐京”(西安)为都城,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开始了西周的统治。西周的最后一位国君是周幽王,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历时共约286年。
秦: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曾在此建立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都于咸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始皇帝仍以咸阳为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同时规定京畿内不设郡,设内史管辖,以别于其它诸郡。当...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4877 | 29 纵观历史,王朝如果从内部崩溃而灭亡无非阉党外戚造成的。
中国的右洞是阉党, 你所谓的管家是外戚。
当然有的人是阉党外戚两重身份。 |
|
n****l 发帖数: 3375 | 30 都属于年少时期被整的很惨,意外登基,清理权臣
因为小时候受的待遇不公,所以极端痛恨贪官污吏
出身[编辑]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祖父为卫太子刘据。祖母史良娣,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
)入为卫太子的良娣,生刘进,号史皇孙。史皇孙刘进于汉武帝太始年间(前96年——
前93年)娶王翁须,生刘病已,时号称“皇曾孙”。
受难[编辑]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刘病已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卫太子刘
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史皇孙刘进、母亲王翁须均因此被杀,刚刚出生数月的刘病已也
被投入大牢。由于他还是个婴儿,邴吉在狱中挑选两位女囚赵征卿与胡组做他的乳母,
暂时免除二人刑罚。
巫蛊之狱连年不决,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因为有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
命令处死所有犯人,廷尉监邴吉据门不纳使者,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第二天武帝就撤
销了这道命令。后遇大赦,刘病已遇赦出狱,结束了五年的牢狱生涯。
平民生活[编辑]
出狱后的刘病已被邴吉送至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史家怜其孤苦,对其照顾甚厚。不久刘
病已恢复宗室身份,诏养于掖庭。是任掖庭令的张贺是卫太子刘据的故吏,哀卫太子无
辜受难和皇曾孙的孤...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31 袁绍不属于外戚,但应该属于外戚集团,
因为丫属于大将军何进,而屠户何进是刚刚的外戚。 |
|
c*********d 发帖数: 9770 | 32 http://jiliuwang.net/archives/61039
赵皓阳:特权阶级的自我毁灭-激流网 来源:见水印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中国封建王朝的兴亡有一个内在的周期闭环:土地兼并周期律
,“土地兼并一一土地危机一一农民起义一一战争消灭大量人口、出现大量荒地——土
地所有权的调整(再分配)一一安抚流民、开垦荒地——劝课农桑、发展经济、休养生
息一一恢复和繁荣一一土地兼并”。
这一周期律在经济上的表现为土地兼并,在政治上的表现则为特权阶层的扩张。这一特
权阶层,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表现,在汉朝为外戚和地方豪强,在两晋南北朝为士族阶
级,在唐朝为藩镇武将,在南北宋为文官集团,在元朝为蒙古贵族。但是无论这个特权
阶层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他们自朝代建立之初都表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第一,特权
的膨胀,无论是权力的广度和强度,都是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类似于不可抑制的土地
兼并;第二,特权的去中心化,慢慢的,特权阶级的触手开始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他
们之间的利益诉求开始变得多元化,统治精英们已经很难再维系一个主体意志,伴随着
主体意志土崩瓦解的是特权阶级在群体无意识下的盲动,最终的结...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吸包子看出了官僚集团为核心的弊病。其实大家都看得出,老毛特别明白,所以才搞文
化大革命,顺便解决他认为是白眼狼的刘修养。可惜老毛失败了。
吸包子为了对付官僚集团,祭出太子党领导,官僚集团管理的“新”思路,太子党看住
官僚集团,好比旗人看住汉人。吸包子思想,才是真正恢复大清。
其实吸包子的路子也不是真正的“新”,古代就有外戚和宦官看住文官的做法,西汉是
外戚,东汉是时而外戚时而宦官,唐是宦官,元是蒙古人看住色目人和汉人。 |
|
N****f 发帖数: 25759 | 34 确实是楼主文章里微不足道的一个过渡环节,只是与史实相
去太远,不得不提。几十年治学背景作祟,身不由己,呵呵。
汉武帝立幼子而令钩弋夫人自裁,确有其事,其它各位嫔妃
生子之后被杀的似乎也不少,不过并未形成传统。而两汉外
戚专权自武帝身后倒是蔚为传统,代代相传,绝非一个偶然
漏网的何太后而已。昭宣两朝的霍氏(以霍光为首)、元成
哀平年间的王氏(以王莽为集大成者),可谓无人不晓。东
汉一代,外戚、宦官轮流执政,俨然定制。幼帝登基,母后
临朝;皇帝亲政,倚重宦官铲除外戚,世代循环不休。外戚
中马、窦、邓、梁四大家族,都曾权倾一朝,何氏只是又一
循环而已。而何进招董卓进京,并非因为同何太后有隙,而
是同太后合谋企图诛灭宦官,楼主显然记错了。 |
|
l***y 发帖数: 4671 | 35 当然跟政治有关啊。这涉及政治制衡。汉朝的君权的主要威胁来自皇室,因此皇帝往往
重用外戚来制衡。最好的外戚,就是没有自己势力根基的那种,这样才能铁心站在皇帝
的一边,而且外戚势大后很容易剪除。这是汉晋史的一条主线。
阿娇一定要被废,因为阿娇是长公主的女儿,这就使得政治失衡。而后来的卫子夫,王
夫人,李夫人,尹夫人,钩弋夫人,多出自贱民,其亲属多被重用,尤其是执掌军权,
例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这也是政治制衡的需要。 |
|
l***y 发帖数: 4671 | 36 当然跟政治有关啊。这涉及政治制衡。汉朝的君权的主要威胁来自皇室,因此皇帝往往
重用外戚来制衡。最好的外戚,就是没有自己势力根基的那种,这样才能铁心站在皇帝
的一边,而且外戚势大后很容易剪除。这是汉晋史的一条主线。
阿娇一定要被废,因为阿娇是长公主的女儿,这就使得政治失衡。而后来的卫子夫,王
夫人,李夫人,尹夫人,钩弋夫人,多出自贱民,其亲属多被重用,尤其是执掌军权,
例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这也是政治制衡的需要。 |
|
l*****f 发帖数: 13466 | 37 嗯我也觉得东汉外戚也厉害的很,但是宦官也是势力之一,基本就是宦官-外戚-士大夫
的三角关系,外戚与士大夫联合对抗宦官都失败;军阀是因黄巾之乱而起,黄巾之乱还
是政治腐败的关系? |
|
w*********e 发帖数: 6093 | 38 彭妈妈不是平民?军委委员主席基本是平民出身,比卫霍地位稍微差点意思,可人家是
外戚,外戚啊。不是外戚的身份霍有机会掌兵?搞清楚先后次序。 |
|
l*****f 发帖数: 13466 | 39 赞长篇大论,拜读拜读
呃,这些都不太懂,胡乱说说吧
大义之于宗族利益,怎么区分呢,屈原生为楚国贵族,自然是他的利益所在,但是他对
楚国国君的忠心在他的文章里也很明白,所以至少是忠君,而他对他的楚国感情怕还在
忠君之上,他的忠君爱国,自然离不开他楚国贵族的身份,但也不能截然说就是宗族利
益?嵇康的确与他有相似处,但是总觉得嵇康之于曹魏,并没有屈原之于楚那样的情感
,他之被杀是不幸做了曹家女婿卷入风波,跟屈原又不大相似;刘向的身世心事倒也类
似,不过其人又不同了
关于唐宋之间士的演变,从看过的一些书来看,感觉门阀是从唐就开始消亡了,但是宋
初犹重门第,虽然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习惯,唐朝进士门阀子弟还是占很多地位,余英时
引唐书李德裕所说,建议皇帝用人需用世家子弟,而实际上寒士出头的机会也很少;宋
朝文官“繁冗”而多平常人家,真正使“士”平民化。他是以为宋以前士以道为己任,
宋以后才以天下为己任,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样的言论;范自己就出身贫寒。宋
朝号称与士大夫共制天下,我觉得这个与外戚,宦官是不同的,外戚与宦官凭借的还是
皇权,这一点黄宗羲的明夷待访里也提到过,外戚与宦官把握朝政实质上是皇...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0 赞长篇大论,拜读拜读
呃,这些都不太懂,胡乱说说吧
大义之于宗族利益,怎么区分呢,屈原生为楚国贵族,自然是他的利益所在,但是他对
楚国国君的忠心在他的文章里也很明白,所以至少是忠君,而他对他的楚国感情怕还在
忠君之上,他的忠君爱国,自然离不开他楚国贵族的身份,但也不能截然说就是宗族利
益?嵇康的确与他有相似处,但是总觉得嵇康之于曹魏,并没有屈原之于楚那样的情感
,他之被杀是不幸做了曹家女婿卷入风波,跟屈原又不大相似;刘向的身世心事倒也类
似,不过其人又不同了
关于唐宋之间士的演变,从看过的一些书来看,感觉门阀是从唐就开始消亡了,但是宋
初犹重门第,虽然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习惯,唐朝进士门阀子弟还是占很多地位,余英时
引唐书李德裕所说,建议皇帝用人需用世家子弟,而实际上寒士出头的机会也很少;宋
朝文官“繁冗”而多平常人家,真正使“士”平民化。他是以为宋以前士以道为己任,
宋以后才以天下为己任,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样的言论;范自己就出身贫寒。宋
朝号称与士大夫共制天下,我觉得这个与外戚,宦官是不同的,外戚与宦官凭借的还是
皇权,这一点黄宗羲的明夷待访里也提到过,外戚与宦官把握朝政实质上是皇... 阅读全帖 |
|
k*******d 发帖数: 1523 | 41 第二十一集
第一章
洛都金市位于城西,南接雍门,北临上西门,面积超过二百亩。市内一条二
十丈宽的大街纵贯南北,连接两端的坊门,规模比城中的主路也不遑多让。大街
两旁分出三条横街,将整个金市划分为八个区域。里面店铺林立,充斥着来自异
域的奇珍异宝。
乐行的胡商白白胖胖,唇上留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笑容可掬。他飞快地用
大拇指抹了抹胡须,一边道:「胡琴?当然是我这里最好!客官请看,敝行胡琴
有三弦的,两弦的,还有马头的……」
对面的商人态度傲慢地说道:「不光要琴,乐工有吗?」
「有!洛都能歌善舞的胡姬,全都是在小店买的琴,学的曲。客官问问周围
的人就知道,昨天好几位公卿派人来召敝行的乐师过去演奏,敝行因此还歇业一
天。敝行的胡乐姬更是名震洛都!可谓是歌如裂帛,舞如天魔……」
商人摇了摇手,「不要年轻的。太不安分。」
胡商竖起大拇指,「行家!」
那商人道:「在洛都待得太久也不成。本店在舞都,习惯了洛都的繁华,只
怕看不上我们那穷乡僻壤。」
「舞都哪里是穷乡僻壤?」胡商道:「我听说舞都七里坊有个游春台,里面
的歌舞堪称绝妙!」
程宗扬道:「是游冶台。而且游冶台里面没什么歌舞,就是些奇装异服。」
...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42 南风看见幽姬回来的时候,她觉得她看见的其实是一个死人。幽姬脸色白得透明,连嘴
唇的颜色也是冰雪般的苍白。
她扶住她时,觉得自己被冰块冰了一下。
“皇上死了,是阳平杀了他。”这是幽姬说的第一句话。
“你为什么会这样?是谁打伤了你?”
幽姬笑笑,就算是她不伤她,她也一样活不久了。她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囊,
“这件东西,是我丈夫死前托我保管的。十分重要,无论妖怪或者是半神都想得到它。
但只有人类就算是拿到了,也没有任何用处。”
南风心里一酸,幽姬是要死了吧!她是在初一见到幽姬的时候,便知道她是个妖怪
,但奇怪的是,两个人居然十分相得。无论谈什么,都轻易找到共同的话题。她是从未
见过妖怪的,但不知为何,她就是不怕这个妖怪。
南风道:“那么重要的东西,你应该自己保管。”
幽姬摇了摇头:“我知道我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这件东西如果被妖怪抢去,我
就真地对不起我死去的丈夫,泉下也无脸再见他。我只想求你,找一个稳妥的所在,把
这件东西仔细地收藏起来。我知道这很为难,因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但收藏这件
东西的地方,却又要妖怪或者半神都无法找到才...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aoce (米高蜥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古代日本简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8 09:12:09 2012, 美东)
日本历史并不复杂
一句话总结就是抢天皇的历史,谁抢到了天皇谁老大
唐朝以前日本历史相对简单
那个时候日本没有什么东西
都是蛮夷
后来崛起了一个国家叫做大和国
相对的,大和国旁边有一个虾夷国
大和国灭了虾夷国之后统一了日本大部
所以幕府大将军叫做征夷大将军
统一了之后,内乱,苏我氏和物部氏两边抢天皇
苏我支持佛教,物部支持神道教,最后苏我氏赢了
赢了之后发生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
大化改新,全面学习唐朝,所以今天日本的大部分建筑和服饰都有唐的遗风
所以说看唐朝去日本,看明朝去韩国,看民国去台湾,看殖民地去香港
这是第一阶段
然后就是源藤平橘时代,四个牛逼家族的崛起,藤原和橘是天皇的外戚
源和平则是天皇的后代平民化了之后的姓,所以主要斗争还是集中在源和平之间
斗争了一段时间之后,平家掌权,控制了日本大部
源氏开始卧薪尝胆,于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平氏逐渐成为公卿... 阅读全帖 |
|
j*j 发帖数: 5564 | 44 我也不反感,只是觉得这么想的老人有点想不通。其实小辈跟外公外婆更亲近的
情况占大多数。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古代帝皇家动不动闹所谓的外戚当政,因为小皇帝跟外戚感情更深
一点,就把大权托付给外戚了 |
|
发帖数: 1 | 45 前阵子中国的一名高中生在学校的生活周记写了一篇《语文是朕的皇后》文章,并且得
到了老师的爆笑回复,让大家忍不住疯狂分享洗版!
近日,一位高中生的周记火速走红了朋友圈,他自称为朕,还封了语文为皇后,惊呆了
自己的老师,赶快来看看这篇题为《语文是朕的皇后》的周记吧。
以下为学生周记内容:
《语文是朕的皇后》
“语文是朕的皇后,虽然朕几乎从来不翻她的牌子,可她的地位依然是那么的稳固。
英语是朕的华妃,朕其实并不真正爱她,只是因为外戚的缘故总要给她家几分面子。
数学是朕的嬛嬛,那年杏花微雨,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
体育是朕的纯元皇后,那才是心中的挚爱。
至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卑微的官女子,朕理都懒得理她,到底是谁让她们
入宫的!”
改到这篇周记,班导也不是省油的灯,洋洋洒洒回了一篇:
“老奴三年来战战兢兢、夜不思寐,只为圣上即日面对高考来袭时不至于措手不及,失
了往日威风。
皇后乃是一宫之主,虽说自幼便与皇上相识,仍需日日沾顾,不可与之疏远;
华妃虽是外戚,但时下举国内外以华妃为尊,请圣上务必思忖为善;
甄妃敏锐聪颖,若能日日眷顾必能助圣上一臂之力;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几位贵妃贵...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6 对武则天来说,大家都知道她首先是父亲太宗的妾,然后才是儿子高宗的皇后。在历代惯例上,儿子纳父亲的女人为妻是非常违规的,古代叫做“蒸”,是乱伦的意思。但高宗对打破惯例不在乎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2013年9月22日B02版,作者:张明扬,原题为:《马克梦谈唐代女性的政治参与》
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教授马克梦先生(R. Keith McMahon)最近出版了《牝鸡无晨:历代后妃生活》(Women Shall Not Rule),从吕后一直写到慈禧,盘点了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在马克梦看来,武则天的称帝对唐代女性扩大政治参与起到了示范作用,接连出现了如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等女性政治人物,然而,在男性构建的政治秩序中,女人当政往往标志着进入乱世。
与汉朝、南北朝、辽、清等女主执政的多发朝代相比,唐朝女性参与政治有什么独特之处?历史上有那么多女性主政的例子,为什么只有武则天成了皇帝?
马克梦:要了解唐朝的女性参与政治,我认为得先把她们放在皇宫的多妻制度中来看。
一夫多妻婚姻,不管是多妻多妾还是一妻多妾,在全球帝王中非常普遍,除了中国,还有日本、韩国、越南、泰国、老挝、爪哇、莫卧...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7 自古红颜多祸水,然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传说也曾被颠覆过:只要条件具备,丑女也能挑起毁灭性的灾难。“丑而短黑”的贾南风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也是司马衷的皇后,更是“八王之乱”罪源。本文摘自2011年第9期《百家讲坛》(红版),作者蔡梦月,原题为《贾南风:丑女也能祸国》。
西晋军镇及八王封国分布图
自古红颜,一笑倾国,再笑倾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传说也曾被颠覆过:只要条件具备,丑女也能挑起毁灭性的灾难,她就是晋王朝第二代皇帝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贾南风。
“丑而短黑”的贾南风,为何能成为“八王之乱”的罪源?因为,她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因为,她是皇后,司马衷的皇后。
司马衷最与众不同之处,可能就是给后人留下了一句啼笑皆非的“名言” :“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个天生愚钝的孩子,为何能登上受天下黎民仰仗的储君之位?因为,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更幸运的是,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两岁夭折,于是司马衷顺理成了嫡系长子,九岁即被立为太子。
天生的好命,有时也会变为一生的厄运。天生呆痴不是他的错,但却与他天生的皇命相生相克,使他的一生都如木偶一样,随着幕后操纵者...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56 | 48 科举没有抹掉贵族, 科举和贵族并不矛盾, 实际上中国大部分朝代里, 科举
和贵族传乘是并行的。 可以去中状元, 也不妨去封妻荫子。
只不过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世界上确实是比较特别的, 而且中国的贵族不同, 皇帝
们怕养虎遗患, 把贵族大多集中在京师附近养尊处优, 把地方行政实际的文武
权限教由科举出身较多而已。
中国与皇权对立的力量很多, 贵族的作用同样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开国
的皇帝都挖空了心思要地方宦官外戚。 外戚就是贵族, 宦官是有中国特色的准
贵族,阻止宦官成为贵族的是伊们只有一代, 无以成族, 但相对于科举, 权贵
总是称的上的, 也可以与埃及的马木鲁克贵族类比了。
同样中国还有儒教清流等道德力量的存在, 可以类比于欧洲的教廷, 同样是可以
于皇权抗衡的力量。
而欧洲对于王权的限制, 也不仅仅只是来自于贵族于教廷, 王权间互相制横也是很
重要的原因之一。 比较先秦后汉。 真正是中国皇权膨大的主因在我看来是制度,
而不是阶级, 也就是始皇的郡县。 不然重走商周分封的老路,皇权如何大的了? |
|
b********g 发帖数: 41 | 49 我的天,汉朝政治最大的几个特点:外戚擅权,宦官参政,士族政治,初汉的相权过重
。你一个没提。怎么清朝跟汉朝倒成了一个样子了。清朝宦官根本无法干政,外戚就别
说了,科举取仕平民可以当官,一个军机处把大学士变成了秘书。
把任何人放在清朝皇帝的基础上,你都得用满人,各部满汉尚书,皇子开衙建府。你一
个外来异族来统治这么大人口的排外民族,不用满人那政权就等着丢吧。康熙儿子多所
以有夺嫡,雍正以后皇族的子息都不旺盛。而且后期满人被同化的厉害,很多连满话都
不会讲了。你一个人数上不占优势的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早晚都得被同化。清朝皇帝那
么重视最后还是无力回天。
隋唐科举取仕使得平民政治取代士族政治,你一句没提,完全看表面现象。所有的政权的皇帝 无论汉还是外族,都对同辈皇族子弟有极大的戒心,这个根本就是怕夺权篡位的表示。雍正对他弟
弟的残忍你都没看到? |
|
b*********f 发帖数: 1585 | 50 中央官制
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
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
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所谓中央集权,是指把地
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专制主义则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主宰一切。秦汉时代
,中央集权制就已经确立起来,但专制主义还未至登峰造极的程度。宰相权力的变化就
是一个例子。汉代的宰相,权力相当大,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到了宋代以
后,宰相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里。可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从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开始,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其特
点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的。这样,有些官只是空名,
所谓“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禄而已。这类官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宋太祖、太宗统一
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国旧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
实权(只对其中认为可靠者安排一些实际职务);第二,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
授予高官,优加俸禄,而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