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其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R
发帖数: 36302
1
概括一下:这是前几年一起非常著名的医疗官司。北大医学部教授对北京最好的医院之
一北大医院。
病人因为术后预防血栓措施不给力,死于肺动脉栓塞(PE)。
家属在告医院的过程中,找了许多比较牵强的借口。但是最重要的借口却没有用。在美
国应该是相反的。预防术后血栓现在是非常常规的术后护理。如果这方面被别人找到错
,基本一告一个准。
熊卓为之死[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熊卓为之死是北京大学的医学教授熊卓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做了一个简单的骨科手术
后,因为种种原因,而最终导致她在2006年1月31日[1]死亡的严重医疗事故。在随后的
调查中,其丈夫发现,妻子的主治大夫竟然都是没有行医资格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在校
学生。随后记者在北大医院内发现,没有行医资格的北医在校生坐诊现象很普遍。这次
事件是在事发四年后由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于2009年11月3日首次披露的。
目录 [隐藏]
1 事件经过
2 广泛关注
3 争论焦点 3.1 行医资格问题
3.2 病历真实性问题
3.3 手术必要性问题
3.4 死因问题
3.5 赔偿标准和动机问题
3.6 节目播出动机问题
3.7 新闻公平性问...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法轮功23载历程:蒙难中原(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2 13:46:42 2015, 美东)
据中共国家计委专家私下透露,中共用于镇压、迫害法轮功民众的所谓维稳费用早已超
过国防军费开支,最高动用相当于四分之三国民生产总值的资源。图为2000年法轮功学
员在天安门广场和平请愿,遭到警察及便衣的殴打。(明慧网)
接上文:法轮功23载历程:大陆洪传盛况(上)
“在陈子秀去世前一天,绑架她的人又一次要求她放弃法轮大法的信仰。在又一轮的电
棍电击后,这位58岁几乎失去了知觉的老人还是顽强地摇了摇头。”
“暴怒的地方官让陈女士赤脚在雪地里跑。据其他目击这一事件的监狱中的人说,两天
的折磨使她的腿严重淤伤,她的短短的黑发上粘着脓和血。她在外面爬,呕吐并因虚脱
而昏倒。她再也没有恢复知觉,于2000年2月21日去世”。
2000年4月20日,《华尔街日报》以《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天,陈女士说,修炼法轮功
是一种权利》(Practi...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
来自主题: Fishing版 - 孔子弟子群录zz
『闲闲书话』 孔子弟子:子路
点击:134 回复:6
作者:老砍 发表日期:2011-1-11 21:57:00
[历史随笔]
作者:老砍 发表日期:2004-10-25 1:11:00
思考<论语>经义之余,也被孔子弟子栩栩如生的性情所感动.
感者,物物相呼应
动者,由呼应而另有所生.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盖无感,即属冥顽一类.这样的人孔子也是没办法教导的.
在孔子弟子中, 我对颜渊 子贡 子路等人性情的印象都用”光明正大”四字来
形容.只是三人材质不同,悟性各有高低.
三人中, 颜渊悟性材质最高,子贡次之,子路最下,但子路最让老砍感动,恐怕也
是老砍天性中有和子路物物相应的东西吧!
印象最深的还是: 子路少孔子九岁,性情粗率直接,好勇力.
子路穿粗衣和富家子弟走在一起不会自卑(这点是老砍最佩服的)
曾一副愤青打扮去凌暴孔子,孔子设礼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孔校的校服),
提着小礼物,请门人引见,为孔子弟子(子路从礼开始见孔子,也因为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子路是孔子中最直率,在孔子面前有啥说啥,也是最死心塌地跟随老师的弟子。
关于礼: 我不知大家怎...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孔门弟子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孔门弟子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5 12:04:41 2011, 美东)
『闲闲书话』 孔子弟子:子路
点击:134 回复:6
作者:老砍 发表日期:2011-1-11 21:57:00
[历史随笔]
作者:老砍 发表日期:2004-10-25 1:11:00
思考<论语>经义之余,也被孔子弟子栩栩如生的性情所感动.
感者,物物相呼应
动者,由呼应而另有所生.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盖无感,即属冥顽一类.这样的人孔子也是没办法教导的.
在孔子弟子中, 我对颜渊 子贡 子路等人性情的印象都用”光明正大”四字来
形容.只是三人材质不同,悟性各有高低.
三人中, 颜渊悟性材质最高,子贡次之,子路最下,但子路最让老砍感动,恐怕也
是老砍天性中有和子路物物相应的东西吧!
印象最深的还是: 子路少孔子九岁,性情粗率直接,好勇力.
子路穿粗衣和富家子弟走在一起不会自卑(这点是老砍最佩服的)
曾一副愤...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孙不二女丹诀诗
陈撄宁
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神仙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
方,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修炼正宗,每多探讨。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
者,当推陈君樱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
自临炉,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从实
验之役,即外事以证内功,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见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
序文。余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决,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
法,男女两性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问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
,似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曰:“蓬岛还须结伴游,一
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
,然后将此七言绝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清江黄邃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孙不二女丹诀诗
陈撄宁
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神仙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
方,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修炼正宗,每多探讨。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
者,当推陈君樱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
自临炉,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从实
验之役,即外事以证内功,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见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
序文。余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决,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
法,男女两性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问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
,似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曰:“蓬岛还须结伴游,一
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
,然后将此七言绝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清江黄邃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宪问第十四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
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
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
,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
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评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宪问第十四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
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
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
,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
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评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enviair (碧水蓝天),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有名有姓, 全村96个死了34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5 00:45:18 2009, 美东)
我是四川的,我知道我们公社三年大饥荒时间风调雨顺但是饿死了很多人,很痛心现在
有不少小孩还否认这个事实。转一个有名有姓有的吧。比较长,也可以直接拖到最后看
名单(全村96人死34人,包括作者当生产队长的壮年父亲)。邻村死一半以上(小P孩
们又会叫嚣没有列姓名)。不知道小P孩们是装傻还是真的弱智,中国连战争中死亡的
战士名单都列不出来,要列出全国数千万饿死的人的每个人的名字是很困难的。根据我
老家人饿死人的数据,我绝不相信全国只饿死了3000万。没办法,三千万这个数据就已
经有人受不了了。
凯迪史海钩沉有很多人的回忆,有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64&id=298325
口述历史:三...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多维历史:林彪之死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大中小2014-03-02 00:51:44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电子报
【多维历史】关于林彪的一生功过和九一三事件,中国官方和民间至今仍然争论不休。
华飞撰文《“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认为,从林彪死去的这一天起,毛泽东也死
了,周恩来也死了,中国革命也死了。毛的形象、理论和脸面最终完全破灭。林彪以毛
泽东的亲密战友、接班人和副统帅身份与“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
大的舵手”毛泽东决裂并在此之后非正常死亡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不少论坛上一大主要话题是林彪,不少人把林彪与粟裕、刘伯承等对立起来,抑此扬彼
,或抑彼扬此,铁杆拥林者有之,铁杆反林者有之,中立者有之;态度客观者有之,讨
论问题者有之,出言贬损者有之,开口恶骂者亦有之!我建议大家停止咒骂攻击,认真
讨论研究问题,客观叙述事实、持心公正地讨论,好自为之。
只要认真讨论而不是咒骂,我对任何人持何种观点都无意见。当然我要针对我认为不对
、不正确、不全面的论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决不期望他人都如此认为,一是我的观
点不可能就那么正确全面,肯定有局限性...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多维历史:林彪之死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大中小2014-03-02 00:51:44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电子报
【多维历史】关于林彪的一生功过和九一三事件,中国官方和民间至今仍然争论不休。
华飞撰文《“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认为,从林彪死去的这一天起,毛泽东也死
了,周恩来也死了,中国革命也死了。毛的形象、理论和脸面最终完全破灭。林彪以毛
泽东的亲密战友、接班人和副统帅身份与“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
大的舵手”毛泽东决裂并在此之后非正常死亡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不少论坛上一大主要话题是林彪,不少人把林彪与粟裕、刘伯承等对立起来,抑此扬彼
,或抑彼扬此,铁杆拥林者有之,铁杆反林者有之,中立者有之;态度客观者有之,讨
论问题者有之,出言贬损者有之,开口恶骂者亦有之!我建议大家停止咒骂攻击,认真
讨论研究问题,客观叙述事实、持心公正地讨论,好自为之。
只要认真讨论而不是咒骂,我对任何人持何种观点都无意见。当然我要针对我认为不对
、不正确、不全面的论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决不期望他人都如此认为,一是我的观
点不可能就那么正确全面,肯定有局限性... 阅读全帖
F*****1
发帖数: 779
13
1993年5月26日到31日,北京至莫斯科K3次国际列车驶出国门后,先后遭到三个抢
劫团伙的血腥劫掠。案中部分劫匪逃之夭夭,18年来虽偶有落网者,仍有个别劫匪在逃
。2011年5月26日,“清网行动”战役打响。该案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恶狼与羔羊
北京至乌兰巴托、莫斯科的K3/4次国际列车,途经中、蒙、俄三国,从1960年开始
运行,是新中国成立后开行的第一趟涉外列车,从二连浩特出境,全程7865公里。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后,中苏关系日渐正常化,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让很
多中国人找到了商机,中俄边贸风起云涌。北京到莫斯科的K3/4次国际列车,成为最重
要的货物通道。 这趟列车从北京站始发,北京倒爷占了大多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当时
没有所谓的“正当职业”,或者是刑满释放的两劳人员。漫长的6天6夜,让这些寂寞难
耐的倒爷在车上开始熟悉起来,从“独行侠”乌合成“帮派”,他们拉帮结伙,起初只
为在陌生的国外有个照应。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这些欠下赌债的倒爷们,很快发
现了国际列车的一个漏洞。中国乘警在二连浩特列车出境的时候就下车。俄罗斯的警察
却不上车执勤,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4
共想社 共想社 微信号 n181101
功能介绍
资源共享
夜读《南渡北归》,如乘坐一辆老旧但真实的时光穿梭列车,摇晃着前往那只有黑与白
交替的时代,期间一个个灵秀的面庞,熟悉的名字,纷纷从我身边穿梭而过,给我讲述
着他们的傲慢与狗苟。
01
曾家的命运:是宿命还是因果
曾家是指曾国藩及其兄弟和他们的后裔。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其《曾文正公家书》不知影响了多少国人。
毛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
这个家族,一辈子最讲究持家报国,思想多延及子孙后代。
49年后,曾氏家族两个熠熠闪光的人物曾昭抡与曾昭燏兄妹俩留在了大陆。
曾昭燏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1947年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理主任。
昭燏留下了,本来是认为如日中天的考古事业还是在这里,是想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
哪曾想到,因其显赫的家世,昭燏生活和事业屡屡受到牵连。
1951年,大举清理阶级队伍时,按上级组织部门要求,昭燏仿李秀成兵败被俘所写的《
李秀成供词》,写数万字供状式《自传》。
左起:吴金鼎、王介忱、高去寻、冯汉骥、曾昭燏、李济、夏鼐、陈明达
不过,我实在想不通,她究竟为何如此...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5
编者注: 这一系列文章是改编自 李·史特博(Lee Strobel)所著的《为何说‘不’?
— 基督信仰再思》(The Case for Faith). 史特博是耶鲁大学法学硕士, 美国著名日
报《芝加哥论坛报》屡获新闻奖的法庭与法事资深记者和编辑, 并在罗斯福大学任教.
他曾是个不信神的怀疑者, 极力反对基督信仰. 但他因着妻子1979年信主后人品和性格
的改变而对基督信仰开始改观. 他要找出有没有可靠的证据, 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 为
了证实四福音的可靠性, 并主耶稣受死和复活的真实性, 他以两年时间访查13位美国著
名圣经学者, 向他们提出怀疑派常问的尖锐问题. 结果是: 在证据确凿, 无懈可击的情
况下, 他于1981年11月8日, 真诚地认罪悔改, 接受主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 他把访查
实录写于《重审耶稣》(The Case for Christ)一书中.
信主后的史特博读了不少质疑基督信仰的书籍和文章, 包括一本题为《告别上帝: 我摒
弃基督信仰的理由》的书. 此书作者坦布尔顿(Charles Templeton)本是葛培理布道团
的原始同工, 后来因看见《生活画报》里一...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76
16
[转载] 原著: 固山额真宁
代善(1582-1648),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初封贝勒。
明万历三十八年(1607),代善与兄长禇英跟随叔父贝勒舒尔哈齐(塔克世三子,
努尔哈赤同母弟)往徙东海瓦尔喀布的斐悠城,那里是一些刚依附满人的民众,
民心还不稳。乌拉贝勒布占泰得知后派将博克多率一万人阻挡。大军在行军途中,
晚上帅旗突然出现光亮,大概是有萤火虫或者沾到了磷粉。贝勒舒尔哈齐认为这
是不详之兆(古人实在是太迷信,不过代善好像例外,大概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吧),
想要退兵,但代善认为不可。于是继续进军,收取了屯寨又在路上大败乌拉兵一
万余人。代善纵马驰骋,追上乌拉统兵贝勒博克多,用左手抓住其甲胄,右手将
其斩首。太祖嘉奖其奋勇,赐号“古英巴图鲁”。这是代善第一次在重大战阵中
出现并且立下大功获的了勇士的称号。
1613年正月,太祖努尔哈赤亲自领兵征讨乌拉,接连攻下逊扎,塔郭尔,多鄂谟
三城,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与乌拉统帅布占泰的三万大军相持在富勒哈城,布占
泰驻守城中拒不出战。诸位将领都想与之作战,太祖说:“征伐大国,哪能使其
马上都无孑遗?”代善率众将回奏道:“我军将士饭饱马腾...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t海伍德之死--重庆事件第二季
zt海伍德之死--重庆事件第二季
作者: 国史大纲(昌.江.黄.莓) [198109:19277], 23:58:22 04/05/2012: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海伍德之死--重庆事件第二季
作者:王思之 文章发于:西西河社区 2012年4月1日
一、左派、右派及王立军事件
最近主要精力在研习佛法,对网络上热议的重庆王立军事件零星关注一点。首先
想强调的是,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只关心世间各重大事件的真相。当前的中文
媒体,客观看来,有的是反共(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理论、反对共产党的领导)
的,有的是拥共的。左派多拥共,右派多反共。我的立场既不是反共的,也不是拥共的
,更不是中间的。我认为,无论左派右派,中间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用鲁迅的话说,是 “中国的脊梁”。一
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道德和品质,这是先天灵性和后天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
其遵循的政治理论正确与否,其重要性往往是其次的(...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18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704105
原创】海伍德之死--重庆事件第二季 [ 王思之 ] 于:2012-04-05 10:36:19 主题帖
海伍德之死--重庆事件第二季
2012年4月1日
王思之
一、左派、右派及王立军事件
最近主要精力在研习佛法,对网络上热议的重庆王立军事件零星关注一点。首先想强调
的是,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只关心世间各重大事件的真相。当前的中文媒体,
客观看来,有的是反共(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理论、反对共产党的领导)的,有
的是拥共的。左派多拥共,右派多反共。我的立场既不是反共的,也不是拥共的,更不
是中间的。我认为,无论左派右派,中间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用鲁迅的话说,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人最重
要的是他的道德和品质,这是先天灵性和后天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其遵循的
政治理论正确与否,其重要性往往是其次的(在左派看来,这是典型的反动的唯心主义
吧)。只要是真心认为自己的理论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光明的未来,并甘为自己的理想
奉献和牺牲,这样的人,无论左派...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61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海伍德之死的逻辑分析(zt)
不知道有人转过没有.
------------------------
2012年4月1日
王思之
一、左派、右派及王立军事件
最近主要精力在研习佛法,对网络上热议的重庆王立军事件零星关注一点。首先想强调
的是,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只关心世间各重大事件的真相。当前的中文媒体,
客观看来,有的是反共(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理论、反对共产党的领导)的,有
的是拥共的。左派多拥共,右派多反共。我的立场既不是反共的,也不是拥共的,更不
是中间的。我认为,无论左派右派,中间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用鲁迅的话说,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人最重
要的是他的道德和品质,这是先天灵性和后天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其遵循的
政治理论正确与否,其重要性往往是其次的(在左派看来,这是典型的反动的唯心主义
吧)。只要是真心认为自己的理论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光明的未来,并甘为自己的理想
奉献和牺牲,这样的人,无论左派右派,我都视之为同志。当然,在我看来,左派右派
的理论,恐怕都是有问题的。用佛教话说,他们都是我执太深,业力层层加重,最终走
向了极端,偏离...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成吉思汗是中国的民族英雄?
想起了方舟子写袁崇焕的文章,第一部分写个荡气回肠,
对民族英雄的理解很到位。
http://www.xys.org/fang/doc/history/yeming/yuan.txt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是民族英雄
再来欣赏一下方舟的长文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后的挣扎。虽然由于时势的缘故,这种挣扎也许是徒劳的
,免不了要被聪明的后人讥之为抗拒历史潮流,但他们为人的尊严和英雄的气概
,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提起唐朝的名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靖、李勣,或者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
弼)二公,或因为演义小说也听说过白袍小将薛仁贵,但很少有人知道唐高宗一朝曾有
一位名将,先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大唐帝国拓土万里,使帝国武功达到顶峰,他
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苏定方
1 少年英雄
苏定方,冀州武邑人,名烈,字定方,以字行,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从
两唐书苏定方本传谓苏邕、苏定方父子相继纠合乡党徒众数千人抵御流寇的事迹来看,
大致可以推测苏定方家族应属地方武力豪宗,颇有宗族部曲,故其势力能为隋朝地方官
府所借重,讨伐流寇,保境安民。另,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征发丁男超过百万,可以说
当时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适龄男子都被征发到了辽东前线,苏定方既没有参与隋征高句
丽之战,也未见他逃避征发的记载,我推测当与他的这一家庭背景有关。
隋朝末年,炀帝无道,终于激起民变,致使天下大乱。一时间,群盗并起,所过无不残
灭。苏定方的家乡也不例外,常有流寇劫掠。地方官府无力征讨,苏定方与他的父亲苏
邕承担起抵御流寇侵袭,保境安民的重任。此时苏定方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但他骁
勇善战,胆气绝伦,故常担任最危...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23
这个。。。下面一篇是否要好一点?
朱淑真生平研究综述
by 魏秀琪 - 2002
摘要
朱淑真是与李清照齐名的宋代女词人,但由于史料记载不全,其作品又遭父母烧毁,尽
管后来经人整理,却已非原貌,因此对其身世学术界仍争议颇多。从仅存的史料以及约
388首作品中寻找她的身世踪迹成为了解她的窗口。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朱淑真身
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人试图对其进行概括整理,希望对今后的朱淑真身世研究有所裨
益。
关键词:朱淑真 女词人 身世
朱淑真身世研究综述
朱淑真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作家,号“幽栖居士”,工诗书、晓音律、精绘画,有《断
肠诗词》集传世,其中包括诗338首,词31首。正如陈廷焯所说“朱淑真词,风致之佳
,情词之妙,真可亚于易安。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
人也。”⑴
自宛陵魏仲恭于淳熙九年(1182)年作《朱淑真断肠诗词序》之后,关于朱淑真生平历
来颇多争议。一是由于其声名不如李清照,二是由于其诗词“一火焚之”“百不存一”
⑵后人在辑录她的诗文时,也曾对她的作品及遗闻轶事作过考证和记述,但大都是寥寥
数语,零星琐屑①史料记载少,导致进一步研究存在...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先进第十一
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过犹不及”等。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
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
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原文】
11·1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
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子:这里指统治者。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
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
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
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论语 颜渊第十二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Thu Jul 28 10:41:45 2011, 美东) 提到: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
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呢?”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而且也很深妙的问题。一般人只
能见到表相上的生死,却不知道生死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才会有“生从何来,
死往何去”之问。
先来说说一般人所知道的生死之法,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里面,还有没有健康教育
这一门课?有些人从小受教育的时候,就在课程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教导说:我们
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的,是妈妈怀胎十个月左右后出生的;甚至于还说明,从怀孕一
直到出胎的种种过程。因为这个缘故,世间法就有了父母、子女、亲属关系的施设,这
当然就再正常不过。
人们又进一步定义“生”,法律之中也有出生的定义,它界定得很清楚,都说是从
出胎开始才称为出生;有了一张出生证明之后,才开始有权利与义务。所以本来没有某
甲,一旦哌哌坠地之后,不管称为弄璋或者是弄瓦之喜,就说有生了。然而世间法的这
种定义,只是一个方便的界定;因为显而易见的,某甲若是还在胎中,到底算不算生?
若是算的话,明明他是没有世间所谓的生日,户口名簿上也没有他,他还算不得是某甲
;但是若不算的话,明明就已经有某甲了,只是暂时没有某甲的名字而已。再者,世间
法其实有著很多很多矛盾之处,也...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458
27
题记:中医无言,品格自现!中医保护了中华民族5000年!中医呵护下,中华历史上从
未出现过长时期的传染病;而欧洲历史上却出现过猖獗了3个世纪的鼠疫,由于西医的
无能,在长达3个世纪里大面积的欧洲人死绝!而在中国,即便在“非典”猖獗的时期
,由于中医的诊治与防治,及时的控制了“非典”在中国的蔓延,并且,大多数中国人
在当时都是喝中药预防的!中医功高盖世!这也就难怪国际反华势力像否定岳飞否定毛
泽东那样大肆否定中医,它们背后的阴谋就是:迷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否定中医、辱
没中医、削弱中医,以便在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发动新一轮“细菌战”时,使中国人因
得不到中医诊治而大范围死亡!
1.中医胸有宇宙,西医目无全人--中医没必要去做西医理论体系的“洋奴”!
科学界的权威!大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西医处于幼年时期,再有四五百年才能
进入系统论,再发展四五百年才能发展到中医的整体论!(钱学森言外之意就是:西医
算个粪?!要发展到中医的整体论,你西医得再学习1000年!)钱学森预言:"21世纪
医学的主宰者是中医中药"。而论坛里,那些辱没中医不科学的反华小丑们,论西方科
学,你们比不上钱学森有科学权威,...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9
28
斯伟江的个人空间--行动改变中国 个人首页 | 留言乐清钱云会之死观察报告(第一
阶段)
2011年01月20日 07:31:09分类:未分类
·学界公民乐清观察团钱云会死亡事故组·
一,为什么要组织民间观察团
1.1因我国缺乏独立媒体和独立检察官制度,与此同时,因往往成为社会冲突中的
利益当事方而政府信誉低下也是客观事实,民众对政府公布的结论往往不够信任,希望
有自己的视角。民间观察团的出现,系非常时代的非常之举。民间观察团以个人信誉组
合,广义地说,属于民间社会多元视角的一种。稍微特别一点的是,民间观察团去了实
地调查;且组合了部分学者及其他专业人员,强调专业性、独立性、中立性和平衡性,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操作规程。
1.2 民间观察团提供的不一定是真相,只是一个公众、政府之外的视角。
二,学界观察团规则(乐清八条)
2.1学界公民乐清观察团(本文简称学界观察团或观察团)成员承诺遵守本乐清八
条,并基于该八条承诺进行观察。
(一),宗旨:
提供一个客观的、专业的事件调查报告。
(二),独立
观察团不是任何一方的代理人抑或对手,是独立观察的第三方,不代表任何相关利
益方。
...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汝才之死
罗汝才之死
董骁涵
罗汝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在后来的历史记忆里,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明史》里记载了《流贼列传》,其中只写了两个人:李自成、张献忠。因为他们
是流贼中少有的需要“独志其亡天下者”。
可是并没有罗汝才的列传。于是老罗的身影就渐渐消逝在远方,很久以后,大家只
记得差点坐了江山的李自成,差点杀光四川人的张献忠,并没有人记得罗汝才——一个
充满暴发户气质的快乐男人,比李自成真实,比张献忠善良。
《明史》的作者其实是很势利的,即便是在写“贼”,竟然也遵循“成王败寇”的
臭规律。当过“皇帝”的“贼”多写,不成气候的“贼”少写。唉,我常常掩卷太息,
大抵除了《史记》,其他史书的作者都是很势利的。我始终以为,《流贼列传》并没有
用心去定位“流贼”的概念。如果一伙人,居然是以“亡天下”为宗旨,那末,他们就
脱离了“流贼”,转变为“僭伪”。清季如张廷玉辈,尽可以去写篇《僭伪列传》。
有一次,看到有篇文章大胆地论断,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
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1162
30
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论坛 文章作者:林济
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期间全国性调查资料,对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比
较分析。本文认为,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反映了以宗祧继嗣为基础的宗族社会
财产继承制度特点,但中国乡村财产继承制度并不是某种高度一致宗祧继嗣观念的简单
展开,宗祧继嗣观念本身就具有民间性,各地财产继承习俗与各地的社会生活需要具有
密切关系,受各地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各地的宗族关系严重影响财产
继承习俗;同时财产继承习俗也影响乡村宗族关系的成长。
关键词:近代乡村 财产继承 宗族
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并未发生重要变化[1] ,这就为研究乡村社会财产习俗与社
会结构之间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海内外学者对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了许多区域
性研究。[2] 本文试图从一个比较角度对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宗祧继嗣及宗
族社会之间关系作一探讨,以期加深对乡村财产制度与宗族社会的理解。
一、南北方各地乡村财产继承形式
近代乡村社会的财产继承是以诸子均分为主要形式,诸子平等地继承家庭财产。绝
大...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31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y8jbr9b.html
老子《道德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2017-04-15 由 一把金鑰匙 發表于文化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向使民常畏死,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靳,夫代大匠靳,希有不傷其手矣。
民眾不怕死,又怎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如果民眾一貫都怕死,那麼對膽敢胡作非為、
逆天行事的人我抓來殺掉,還有誰敢妄動呢?就算民眾一貫都怕死,那也應該由專司誅
殺的人去殺。代替專司誅殺的人去殺,就象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伐一樣。而代替高明的
木匠去砍伐,很少有人不會傷到手的。你代天去殺,很少有自己不受傷的。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政府對於民眾的治理,不外乎「恩」、「威」二種方法
。其中的「威」就是政府的強制力,「威」到了盡頭,就是「死」刑。死刑永遠都不是
目的,而只應該是手段。對於罪大惡極的人處以死刑,這對其他潛在的作惡的人是一種
威懾。威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試圖作惡者不敢作惡,這就保證了社會的治安,使絕大
多數人能夠安定的生活。這才是死刑的意義。「民不...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2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5156
33
“太师回府了!”
随着压低了声音的传唤由大门一直传到内院。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贴身使女忙不迭的整
理着蔡京惯用的卧榻,几个宫熏再仔细的察看一下,确认没有半点烟气。室温也是将将
合适。
红泥小炉上温着的提神补齐的饮子赶紧加了把火,将沸位沸之际就端了下来。放在暖套
当中候着。
几个惯于为蔡京代步的娇俏使女忙迎到门口。等着搀扶这位老公相入内。今日当值的侍
妾领着这队伍,查点着衣包。蔡京回府,就要换下朝服,换上家常的衣服。既要暖和还
得轻便,总要让这八十多岁的老人觉得舒适才是。
阖府富贵,都寄托在这个八十余岁的老人身上,谁都指望他能长命百岁。让这薰灼气象
,长久的维系下去。
蔡攸这个时侯就候在内书房当中,自家爹爹侍妾已经到院中出迎。做儿子的就不好出去
了。放在平日蔡攸很有些才子的放达气概,不将这些礼数放在眼里。不过最近他在老爹
面前可是老实许多,谨言慎行,不愿意被挑出半点毛病出来。
不过这位曾经也居东府的小蔡相公,却没有半点曾为大臣的雍容气度。在内书房中负手
乱转,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也难怪他,此时此刻,在汴梁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东府传出来的圣人旨意!
蔡攸要到其他地方,自然不必等着父亲下值...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071
34
对政治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家,以及他们的理论,著名的有我国古代的孔子、韩非子、希
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凯尔逊、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孙中山、戴维·伊斯顿
、马克思、列宁、恩格斯。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
政党或国家的两道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
对我影响深的是儒学的主要典籍《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
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
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
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
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3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共三位「抗日」將軍戰死之迷
編者按:中 共要「紀念」抗日,就必須繼續撒謊。但中共於抗戰時期,確實又「
戰死」了幾位將軍,所以,這幾個將軍就成了中共用來證明他領導抗戰的證據。好在歷
史的真實 只有一個,而且遲早要大白於天下。所以,這幾位將軍究竟是怎麼死的,也
就陸續地隨著中共的紀念而「浮出了水面」。這裏發表的都是從大陸報刊、雜誌、網站
上 轉載的文章,這三篇文章,對於中共幾位將軍的為「抗日」之死,或是發表見解,
或是放聲歌頌,我們原文照錄,只在關鍵的地方加上幾筆評點,以與作者和讀者一 起
來辨析真偽。也算是對歷史盡一點責任吧。
左權之死的另類迷惑 ─評點
原文:中國憤青
評點:若 品
對CCTV的惡俗節目一向不感冒。昨晚(9月1日)因在同事家小聚,看到一個題目似
乎是「家書」的節目。左權之女拿著左權生前寫給妻子劉志蘭的家書,訴說左權的情感
世界。因左權生前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為「我黨」(引號為本刊所加)在抗日戰爭中
犧牲最高將領,便留了點意。據節目中左權之女左太北介紹,左權生前極愛其妻及左太
北。極愛其妻我是相信的,有多封家書為證;極愛其女則稍有疑惑。左權家書寫到:「
如逆流萬一不幸來到(請注意,左權是說「逆流萬一...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6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中编)
大明:
正德
正德三年(1508年),大旱、蝗災,民大饑,疫病流行,人相食。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被磔死,凌迟三日,共剐3300余刀。行刑之日,北京鼎
沸,百姓相爭以一钱买刘瑾一塊肉,生吞以泄恨。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是岁,淮扬饥,人相食。”《明史·武宗纪》
嘉靖[编辑]
嘉靖元年(1522年),韩邦靖“起山西左参政,分守大同。岁饥,人相食,奏请发帑,
不许。复抗疏千餘言,不报。乞归,不待命辄行。军民遮道泣留,抵家病卒,年三十六
。”(明史卷201)
嘉靖三年(1524年)“湖广、河南、大名、临清饥。南畿诸郡大饥,父子相食,道殣相
望,臭弥千里。”(《明史·五行志》)
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余珊应诏陈言曰:“自逆瑾(刘瑾)以来,尽天下之脂膏,
输入权贵之室。近年以来,黄纸蠲放,白纸催缴;额外之敛,下及鸡豚;织造之需,自
为商贾;江淮母子相食,兖豫盗贼横行,川陕湖贵疲于供饷:田野嗷嗷,无乐生之心。
”(明史卷208)
嘉靖九年(1530年):“畿内、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大饥。十五年(1536)湖广大
饥。”(明史卷30·五行志)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段历史,可构成一部族群与政治建构意义上的“遗民史”。
清、民易代,除去造就了一群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这是我们熟知的“清遗民
”,还包括,将一个民族整体性地变成“遗民”。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诗酒惆怅、黍离...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段历史,可构成一部族群与政治建构意义上的“遗民史”。
清、民易代,除去造就了一群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这是我们熟知的“清遗民
”,还包括,将一个民族整体性地变成“遗民”。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诗酒惆怅、黍离...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e (长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5 02:15:08 2015, 美东)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1
文章来源: 封面新闻 于 2017-03-26 09:04: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043 次)
山东青年于欢刺死辱母者案,自3月24日曝光以来,持续在网络媒体发酵。是是非非
,众说纷纭,有理智的法律学者的分析,也有浅薄的情绪煽动,还有蹭热点发泄不满。
刺死羞辱长辈者,自古以来很多,那么古代的法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是否同样引发社
会的热议?
山东刺死辱母者案被重判引爆舆论。(图源:AFP/VCG)
“在汉代,官吏判杀了复仇孝子,可能会被治死罪。一位叫路芝的县令,杀了复仇的孝
子,被笞杀,以谢孝子冤魂。”
亘古以来,“刺死辱母者”绝非个例,我们翻了翻故纸堆,找出这些青史留名的案例,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古代,他们如何判刑?
古代,以孝治天下。为母报仇、为父报仇,不但是勇敢、知礼,还是至孝。
随手一翻典籍,《礼记》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春秋公羊传》有云,子不复仇
,非子也;晋代舞曲《独漉篇》有云,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要说为父母复仇,最早的,应该是“赵氏孤儿”的故事。若说到“刺死辱母者”,第一
人还是刘邦的幺儿:淮南王刘长...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2522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代“刺死辱母者”会判何刑?
http://news.creaders.net/history/2017/03/26/1803266.html
如果在古代“刺死辱母者”于欢会被判何刑 zt
山东青年于欢刺死辱母者案,自3月24日曝光以来,持续在网络媒体发酵。是是非非,
众说纷纭,有理智的法律学者的分析,也有浅薄的情绪煽动,还有蹭热点发泄不满。刺
死羞辱长辈者,自古以来很多,那么古代的法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是否同样引发社会
的热议?
“在汉代,官吏判杀了复仇孝子,可能会被治死罪。一位叫路芝的县令,杀了复仇的孝
子,被笞杀,以谢孝子冤魂。”
亘古以来,“刺死辱母者”绝非个例,我们翻了翻故纸堆,找出这些青史留名的案例,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古代,他们如何判刑?
古代,以孝治天下。为母报仇、为父报仇,不但是勇敢、知礼,还是至孝。
随手一翻典籍,《礼记》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春秋公羊传》有云,子不复仇
,非子也;晋代舞曲《独漉篇》有云,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要说为父母复仇,最早的,应该是“赵氏孤儿”的故事。若说到“刺死辱母者”,第一
人还是刘邦的幺儿:淮南王刘长。
汉代“刺死辱母者”无罪有奖
淮南王刘长,母亲赵姬获罪被...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3
(评论很长,每段的标题很提纲挈领。)
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
——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
余杰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上个世纪之交德国人在山东修建
胶济铁路、民间爆发义和团运动、袁世凯进行残酷镇压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
密县东北乡”的一场血腥的斗争、一种可怕的刑罚以及一段疯狂的爱情。《檀香刑》既
是一部具有史诗般辉煌气质的小说,也是一本社会史和文化史的鲜活素材。它的目光指
向一百年以前的历史书页里,它的尾巴却遗留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之中;它是虚构,
也是纪实,因为它表达了当代文化人对百年历史的记忆、追溯乃至重构。
《檀香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无疑可
以列入最优秀者的行列。《檀香刑》也大气磅礴地显示出莫言在民间文学上的自觉求索
。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是少数有向土地沉潜倾向的作者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檀香刑》也凸现了包括莫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思想能力上的缺陷和在精神
向度上的偏差。作家对历史的反思迷失在他本人充沛的激情之中,作家对现实的关照消
解在他本人灿烂的文字之中。莫言没有走出他自...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329
4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论道德
道德的起源
这就引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因为,每个人如果生来就是恶
的,那么,道德又起源于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论证。
第一个方面,荀子指出,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这是因为,人们要生活
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荀子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
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还因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
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
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
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
就是"礼"。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讲到礼的起源,荀子说:"礼起于
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
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
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要信仰概论 马有藻
第四课
耶稣基督
━━荣耀的光辉、本体的真象
一、序言
希伯来书作者说:“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他
儿子晓谕我们……,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象”(1:1-3),有史以来,
再没有比这句话形容耶稣基督的本相更为透彻。
基督教信仰与其它宗教有别,基督是“人”的宗教,离开了“人”,基督教信仰便荡然
无存,这个“人”就是耶稣基督,诚如英国名神学家W. G. H. Thomas言:“基督教就是
基督”〔注1〕,而这个人特殊之处乃是他具备两种属性,一是神性,一是人性,这种神
人二性合在一身,在世上史无前例,亦缺后来之辈,故基督教正是神启导世人的宗教。
二、耶稣基督的史实
耶稣基督是一个历史人物,此事千真万确,无庸置疑,因记载他的史实之书为数不少,
兹分类如下:
A.新约书卷(主后45-95)
1.作者━━共有八至九人,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彼得、犹大、雅各与希伯
来书的作者,他们全是当代的历史家,半数以上是目击者,他们的记录按现代历史学鉴
别真史与稗史之原则衡量,确是真实历史之文件。
2.文件━━共有二十七本,统称“新约全书”,虽然今日这二十七...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rgas (大坏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8 11:40:53 2011, 美东)
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
作者:邹牧仑 2008-03-29 23:28:41 发表于:博客中国
四.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都城安邑到秦国都城咸阳的风沙弥漫的黄土道上,一个被魏国故
意忽视并遭到冷遇的落拓学者,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故土,步履轻快地向秦国行进,他将
在这里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秦国将因这个人的到来而骤然崛起,山东六国将因这个人的
出现而迅速衰败,中国将因这个人而面目一新。这个人的名字叫卫鞅,出身于卫国的一
个破败的贵族家庭。卫鞅居秦二十年,先后领导了两次变法,变法后的秦国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帝国大气象,卫鞅因功受封于商地,故史书称之为商鞅。
据史书记载,商鞅从少年起喜好刑名之学,曾投奔魏相公孙痤门下,寻找得以大用的机
会。但不知什么原因,公孙痤虽然深知商鞅的才能,却一直到临死前才予以注意。他向...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过劳死”这个词,能让人产生直接联想的也许只是血汗工厂里没日没夜加班的工人,或者最多也就是IT企业的疯狂痴迷的“技术民工”,与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沾不上边。
不过,近一个月前,这两者之间却产生了让人悲凉的联系,“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微博网上被疯转。
会计师事务所员工“过劳死”?
会计所员工,一个看起来如此体面而且高尚的职业,他们意气风发,专业而又严谨,她们青春活力,深沐外资之灵气,他们薪水高诱,而又学资深厚,更兼雇主深通法律精神,而又“以人为本”,如何能发生如此事情?
也许,这里有一个并非人人共知的故事,也许大家只看到了行业的冰山一角。
1.普华“多事”
普华永道方面只是证实有审计部门入职半年的新员工近日不幸病逝,不过他们否认“过劳死”的说法。公司表示,该名员工于3月31日因发烧开始请病假,随后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由于病情加重陷入昏迷,于4月6日转入华山医院。这些治疗的努力未能控制病情,于4月10日晚不幸去世,死因是“病毒性脑炎”。目前,公司已经安排工作小组,帮助该名员工的家人料理后事,也为与其共事的同事提供心理辅导。
尽管,尚无权威说法证实此事为“过劳死”,但这一员工...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8
“你叫我死的。我最听你的话。我没死我就是孙子。”清晨6点多,小英(化名)给男友发完这条短信后,在男友家中,从6楼纵身一跃,结束了她22岁的生命。
她为男友堕胎,却还是遭抛弃,最终在收到男友 “你他妈去死吧”的刺激短信后,选择“听话”地“去死”。
小英的父母认为,是小英男友及其父母的残酷与冷漠杀死了小英,为此,双方闹上了法庭。
近日,(福建厦门)海沧区法院针对这起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
22岁女孩纵身跳下六楼
2010年12月17日,凌晨4点多,老胡突然被妻子叫醒――妻子发现小英的房门开着,人不在了。老胡急忙打小英的手机,能打通,但都被掐断了。老胡担心女儿出事了。凌晨4时42分,他给小英发了第一条短信,不久又发了一条。
5时39分,小英回复了,短信中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走了。我最听刘军的话了。他说‘你他妈去死吧’。他叫我干吗,我就干吗。来世再孝顺你们。对不起爸妈你们。女儿不孝。”短信里还说,她正在男友刘军(化名)家里。
对老胡一家人来说,小英的自杀毫无征兆。她原本开朗、乐观,在南京一所高校上大三,原本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她竟然会走上绝路。
事后,老胡才知道,小英是在凌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陶小莫 图
“你叫我死的。我最听你的话。我没死我就是孙子。”清晨6点多,小英(化名)给男友发完这条短信后,在男友家中,从6楼纵身一跃,结束了她22岁的生命。
她为男友堕胎,却还是遭抛弃,最终在收到男友 “你他妈去死吧”的刺激短信后,选择“听话”地“去死”。
小英的父母认为,是小英男友及其父母的残酷与冷漠杀死了小英,为此,双方闹上了法庭。
近日,(福建厦门)海沧区法院针对这起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
22岁女孩纵身跳下六楼
2010年12月17日,凌晨4点多,老胡突然被妻子叫醒――妻子发现小英的房门开着,人不在了。老胡急忙打小英的手机,能打通,但都被掐断了。老胡担心女儿出事了。凌晨4时42分,他给小英发了第一条短信,不久又发了一条。
5时39分,小英回复了,短信中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走了。我最听刘军的话了。他说‘你他妈去死吧’。他叫我干吗,我就干吗。来世再孝顺你们。对不起爸妈你们。女儿不孝。”短信里还说,她正在男友刘军(化名)家里。
对老胡一家人来说,小英的自杀毫无征兆。她原本开朗、乐观,在南京一所高校上大三,原本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她竟然会走上绝路。
事后,老胡才知道,...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50
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都城安邑到秦国都城咸阳的风沙弥漫的黄土道上,一个被魏国故
意忽视并遭到冷遇的落拓学者,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故土,步履轻快地向秦国行进,他将
在这里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秦国将因这个人的到来而骤然崛起,山东六国将因这个人的
出现而迅速衰败,中国将因这个人而面目一新。这个人的名字叫卫鞅,出身于卫国的一
个破败的贵族家庭。卫鞅居秦二十年,先后领导了两次变法,变法后的秦国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帝国大气象,卫鞅因功受封于商地,故史书称之为商鞅。
据史书记载,商鞅从少年起喜好刑名之学,曾投奔魏相公孙痤门下,寻找得以大用的机
会。但不知什么原因,公孙痤虽然深知商鞅的才能,却一直到临死前才予以注意。他向
前来探视的魏王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重用商鞅,二是不能重用便杀掉他,总之不能让
这个人走出魏国的国境。然后,他又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商鞅,嘱其逃避。我们可以看到
商鞅确实是才智过人,一般人闻信后早已逃之夭夭,他却像没事人一样。
无论公孙痤怎样器重商鞅,却还是低估了他,商鞅显然更加富有判断力,他知道魏王既
然没有重用他,便显然是没有瞧得起他,所以也不会杀他。他一直等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