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 发帖数: 2617 | 1 大波波鸟骑兵可不是肉丸攻击。几次经典战例都是有微操的,比如Battle of Kircholm
,就是驱散瑞军侧翼保护的骑兵后才开始猪突冲锋的。不然一样被各种仿西班牙步兵大
阵克死。 |
|
s*****V 发帖数: 21731 | 2 联军的胜利,并未严重削弱秦军实力,亦未能遏止秦扩张势头。秦王政(秦始皇)继位后
(前246年),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
一次。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西至黄河,北至山西繁峙,东与
燕赵交界,南接上党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
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中原各国为打破不利局面,以图生存,尽最大努力于秦王政六年
(前241年)再一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秦新占区
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稳定。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
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参见蕞之战)。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不支败退
。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不久,秦王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
之中尽兼天下”(《史记·李斯列传》)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
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战略至此破灭。
看来五国联手还是有点实力的。 |
|
k**o 发帖数: 15334 | 3 吴三桂顶多算明边军五分之一的兵力。以六万硬顶着李自成二十多万的
进攻,然后三万清兵侧翼插入就把李自成打的万劫不复了。 |
|
R***a 发帖数: 41892 | 4 骑兵这个时候还是有用的,用处不是冲击,而是迅速搬运士兵到敌人侧翼,
然后下马射击 |
|
c***r 发帖数: 4631 | 5 我记得魔戒小说里冲击的都是侧翼。电影里哪一段是正面冲击步兵的? |
|
f**********4 发帖数: 2617 | 6 五: 诸国的兴起
不管是多高的山坡总有一个底,不管是冲得多快的下山者总有一个停下来的时候。
本节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莽撞的“蛮族”是怎样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山脚或者……大石头
的。
1.瓦里亚
如前所述,公元415年太宗明王阿道夫遇刺后,刺客背后可能的黑手阿玛黎贵族西格
里克攫取了王位。据说他从巴塞罗那主教手中抢走了阿道夫的幼子们并将他们残忍的杀
死。他又把阿道夫的遗孀尊贵的罗马公主嘉拉∙普拉茜迪娅降为阶下囚,强迫她
行军十二英里。他的统治仅仅维持了一个礼拜:西格里克不得人心的暴行很快激起其他
贵族的反抗,他在冲突中被杀。后世流传的西哥特诸王列表一般不把他列入其中,这里
笔者也不准备为他议谥。
这之后的贵族合议选举了一名叫做瓦里亚(Wallia)的贵族做了第三任西哥特
国王。他的出身史料语焉不详,我们只知道他和太宗阿道夫一样娶了一个巴尔蒂家族的
女人为妻,因此也算是巴尔蒂一党。而太祖阿拉里克的直系子孙则被第二次忽略了。根
据奥罗修斯简短的记载,瓦里亚被推举为国王的最重要原因是“哥特人不想再寻求与罗
马的和平了”。阿道夫的和平主观愿望在此前的屡次受挫,看...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7 五: 诸国的兴起
不管是多高的山坡总有一个底,不管是冲得多快的下山者总有一个停下来的时候。
本节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莽撞的“蛮族”是怎样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山脚或者……大石头
的。
1.瓦里亚
如前所述,公元415年太宗明王阿道夫遇刺后,刺客背后可能的黑手阿玛黎贵族西格
里克攫取了王位。据说他从巴塞罗那主教手中抢走了阿道夫的幼子们并将他们残忍的杀
死。他又把阿道夫的遗孀尊贵的罗马公主嘉拉∙普拉茜迪娅降为阶下囚,强迫她
行军十二英里。他的统治仅仅维持了一个礼拜:西格里克不得人心的暴行很快激起其他
贵族的反抗,他在冲突中被杀。后世流传的西哥特诸王列表一般不把他列入其中,这里
笔者也不准备为他议谥。
这之后的贵族合议选举了一名叫做瓦里亚(Wallia)的贵族做了第三任西哥特
国王。他的出身史料语焉不详,我们只知道他和太宗阿道夫一样娶了一个巴尔蒂家族的
女人为妻,因此也算是巴尔蒂一党。而太祖阿拉里克的直系子孙则被第二次忽略了。根
据奥罗修斯简短的记载,瓦里亚被推举为国王的最重要原因是“哥特人不想再寻求与罗
马的和平了”。阿道夫的和平主观愿望在此前的屡次受挫,看... 阅读全帖 |
|
K**********i 发帖数: 22099 | 8 嗯,长弓太变态了,主要是还破甲,射速快。
但好像王八弩和长弓对射并不吃亏,主要是因为王八弩带盾……
王八弩野战很犀利的。被冲锋崩溃是因为数量不够多、掩护不好侧翼。否则满编王八弩
往地下一趴,谁见到都哭死。 |
|
n*******w 发帖数: 6708 | 9 萨尔浒之战是1619年女真族的后金政权和明朝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东
南岸,是一座山
名)进行的一场大战,后金军大败明军,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格局。后金亦即大清的
前身。
目录
1 战争起因
2 战前准备
2.1 双方兵力比较
2.1.1 双方战略与战术计划
3 战争过程
3.1 先败杜松
3.2 再破马林
3.3 歼灭刘铤
3.4 逼退李如柏
4 后记
5 军队资料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1 引用
7.2 书籍
7.3 其他
战争起因
1599年,女真族(当时被中国人称为东鞑靼,至于西鞑靼则为今日蒙古)本年前为无文
字之民族并于该年始创满文,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创立后金国,(清朝前身),并
且于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正月进攻明朝[注 1],并以“七大恨
”誓师,历数中国明朝对后金国(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状以及向明朝宣战。以后便出兵偷
袭辽东...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4448 | 10 斯大林格勒绝对是德国的巨大战略失误。曼施坦因这么说,朱可夫崔可夫也都这么看。
首先德军南方集团分了AB两部分,没有捏拳头。两个目标,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哪个
主要一直不定。连德军高级将领都一直不确定。分头行动,扩大战线,中间广大地区没
有兵力来防守,最后只能用仆从国的不可靠的军队勉强形成战线保护侧翼。
顿兵斯大林格勒坚城之下,德军装甲集团机动突击优势丧失,巷战被消耗。南北是鱼腩
非德军。苏军集结大的预备军力南北突破包保卢斯饺子,德军事先都没有察觉。
要不是曼施坦因高水平发挥,搞了哈尔科夫反击,德国整个南部集团都要被苏军包圆了。 |
|
s**********e 发帖数: 33562 | 11 关键还是力量不够,你集中兵力去渡伏尔加河的话,高加索就别想了。集中兵力进攻高
加索的话,侧翼就别要了。
了。 |
|
K**********i 发帖数: 22099 | 12 蒙古军是以轻骑兵为主。
实际上蒙古军的单兵能力被夸大了。蒙古骑兵作为肉搏骑兵并不合格,但是确实是第一
流的骑射手。
蒙古战法基本上是以骑射骚扰为主,不断进退重整队形让对方指挥混乱或是阵型松散或
是士气低落。然后加以突击撕裂对方防线或是攻击侧翼撕裂防线,之后就是轻骑兵最擅
长的追杀了。
但是肉搏绝非长处。面对马木留克骑兵,蒙古骑兵的肉搏就差很多了很多了,历史上的
战役也说明了这点。而且肉搏就算胜利,也会增加伤亡,所以蒙古军可以看成是全民轻
骑兵骑射手的经典游牧战法。
然而,这也不容易了,因为如果纪律性不好、骑射水平不过关或是准备不足(箭支、马
匹),那轻骑骚扰是很吃亏的,甚至会让自己崩溃。
另一方面蒙古军真牛的是战略上的移动力。打不过,不打就是,绕着你走,直到拖垮,
而当时的蒙古人蒙古马又非常能吃苦耐劳所以很无解。参见蒙古征伐金国。其实金国虽
然衰落,但是并不比蒙古军差太多,名将完颜陈和尚还几次以少胜多用骑兵大破蒙古军
。但是战略上的优势使得蒙古灭金压力不大。
但蒙古军还有一bug之处在于,一般游牧政权必然不善于攻城,轻骑兵更是攻城的废柴
。但是蒙古军有火炮、回回投石机,所以野战凑合着赢...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504 | 13
的。
徐东还是要难一些。
塔山防御纵深不厚,但另一方面国军也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不像徐东,还搞了个潘集
侧翼迂回。 |
|
M*P 发帖数: 6456 | 14 弩阵必须面对敌人。骑兵抄侧翼一点办法都没有。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
M*P 发帖数: 6456 | 15 弩阵必须面对敌人。骑兵抄侧翼一点办法都没有。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
s*****V 发帖数: 21731 | 16 对争夺黑海沿岸地区很重要,海军可以帮助运送物资,保护自身侧翼和打击对方薄弱环
节。 |
|
T*****n 发帖数: 2456 | 17 就火绳枪那三段击完全不能应付骑兵正面战场,只能侧面袭击,正面还需要长枪兵顶着
。不过满洲骑兵也不是条顿骑士,人家只要侧翼包操,马骑弓兵,长枪兵就尿了。 |
|
f********t 发帖数: 6999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犹太人源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20 16:42:21 2014, 美东)
发信人: kaonima (卡奥宁马,蒙古巴喀部传奇英雄),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犹太人源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3 11:05:47 2013, 美东)
犹太人属闪米特人的一支,信奉犹太教,古时活动在地中海东岸。犹太民族有比较古老
的历史,圣经中的记载的就是犹太人祖先的传说。尽管从上帝造人开始讲起,但是谈得
上可信的大致不会早于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耶路撒冷建城。
古犹太国只能算是个城邦国家,谈不上强盛,先后臣服于亚述人和埃及人。当时的犹太
人实在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但是就是看不起其他文明,哪怕自己是人家的二等公民。
到了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的伟大国王尼布甲尼撒攻下了耶路撒冷,尼布甲尼撒对耶路
撒冷的这些井底之蛙又气又好笑,索性把犹太人押往巴比伦去接受再教育。犹太人见识
到巴... 阅读全帖 |
|
M****J 发帖数: 2908 | 19
====
(ZZ)
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31125/18172273_1.html
公元前485年春,吴国联合鲁、邾、郯等国正式出兵北伐齐国。夫差将吴军兵分两路,
自己亲率主力搭乘内河战船由邗沟入淮河北上,直逼齐国南部边境。同时,为确保侧翼
安全并夹击齐国,分散齐国兵力,夫差派大夫徐承率海师主力舰队从海路绕道齐国后方
,实行远航奔袭进攻山东半岛。
吴军舰队出海以及陆军主力北上的消息传到齐国后,朝野震惊。原本内斗不已的各
方暂时放下争端,共同对敌。当时,一些沿海或濒临大水系的诸侯国开始大规模造船并
组建了专门的水军,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军。齐国有数百年的航海史,拥有一支当时诸
侯国中最强大的海军舰队。
齐国根据吴国海军远道而来、长途奔袭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对当地海况和岛屿地
貌熟悉的优势,决定以逸待劳,集中兵力在家门口的黄海海域伏击吴军舰队。齐国海军
主力出发后,停泊在琅琊台附近等待吴军。
吴军此前一直在东南内河水网地区作战,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且长距离的远航。
对黄海海域海况、气候条件和岛礁分布都一无...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0 文章摘自《文史参考》2010年第10期
在古装战争剧的拍摄中,有一个最令导演头疼的问题,就是马镫。专家普遍的观点认为
,马镫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说,三国时还没有马镫,更不用说之前的秦汉了
。可是现在拍古装剧,没有马镫谁还会骑马?这令导演们十分尴尬。新版《三国》剧中
,凡是战马全有马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读者有必要对这一细节多加了解,因
为这是中国军事装备领先世界的重大发明。
我们知道,根据几何原理,三角形最具稳固性。骑马也是如此,骑马者只有借助马鞍(
高桥马鞍)和马镫,臀部支撑于马鞍上,双脚支撑于马镫上,构成三个支撑点,才能更
好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效果,在马匹急速奔驰的时候轻易不会掉下来,在
战斗中也更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与挥动兵器的力量。
在马鞍和马镫发明之前,骑着近似于光身子的马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就是骑兵
出现之前,中、西方为什么都用马来拉战车而不直接骑马作战的一大原因。
但战车比起骑兵,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弱点是对地形要求很高,地形不平坦不行,
有条小河小沟也不行。在战车时代,双方打仗一般要提前选择一个平原地形,然后才能
开战。打着打着,不小心车...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1 文章摘自《文史参考》2010年第10期
在古装战争剧的拍摄中,有一个最令导演头疼的问题,就是马镫。专家普遍的观点认为
,马镫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说,三国时还没有马镫,更不用说之前的秦汉了
。可是现在拍古装剧,没有马镫谁还会骑马?这令导演们十分尴尬。新版《三国》剧中
,凡是战马全有马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读者有必要对这一细节多加了解,因
为这是中国军事装备领先世界的重大发明。
我们知道,根据几何原理,三角形最具稳固性。骑马也是如此,骑马者只有借助马鞍(
高桥马鞍)和马镫,臀部支撑于马鞍上,双脚支撑于马镫上,构成三个支撑点,才能更
好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效果,在马匹急速奔驰的时候轻易不会掉下来,在
战斗中也更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与挥动兵器的力量。
在马鞍和马镫发明之前,骑着近似于光身子的马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就是骑兵
出现之前,中、西方为什么都用马来拉战车而不直接骑马作战的一大原因。
但战车比起骑兵,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弱点是对地形要求很高,地形不平坦不行,
有条小河小沟也不行。在战车时代,双方打仗一般要提前选择一个平原地形,然后才能
开战。打着打着,不小心车...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22 主要还是航速射速都差于日军,而且最弱舰全部暴露在侧翼,很容易被击沉 |
|
p*********3 发帖数: 8525 | 23 皮洛士(或译皮洛斯、皮鲁士,前319年-前272年,希腊语:Πυρρος,拉丁
语:Pyrrhus)是伊庇鲁斯国王,罗马共和国称霸亚平宁半岛的主要敌人之一。
前281年,位于意大利半岛底部的希腊城邦他林敦因与罗马共和国开战,而向亚德里亚
海对岸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后者率领一支由2.5万名步兵和约20头战象组成的
大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这是罗马人第一次面对来自意大利以外的外国军队。
前280年春,双方在赫拉克利亞戰役中进行了第一次较量。战斗过程中,罗马军团的组
织和战斗能力并不比对方的馬其頓方阵逊色,因而抵挡住了对方的正面步兵进攻。而侧
翼则是罗马人不擅长的骑兵对阵对方的骑兵及战象的凶猛冲击,甫一交战便抵挡不住溃
败下去。失去侧翼保护的罗马军团伤亡惨重,伤亡7000人,被俘2000人。而皮洛士也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约4000人。
前279年,双方又在阿斯库路姆附近开战。皮洛士依靠有利地形和战象的帮助再一次打
败了罗马人。是役,罗马伤亡6000人,而皮洛士也再次付出了伤亡3550人的沉重代价,
其中还包括他的一些重要将领及好友。
皮洛士在两次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而且伤亡...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24 又来重复长工缺乏对战争准备的谎言?请看:
第九节、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郭汝瑰 黄玉章 [中国]
[出自《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2001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一)确立国防领导体制
(二)确定和建设战略后方
(三)发展交通系统
铁路方面
公路方面
航空方面
航运方面
(四)推行征兵制和实施民众军训
(五)整编陆军和建设特种兵
(六)加强海、空军并进行战备演习
(七)整备要塞和修筑国防工事
(八)调整、扩大兵工生产
(九)制订国防作战计划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特别是1935年制造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中华民族
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紧急关头。北平学生于12月9日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运动,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
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12月10日,北平各校实行总罢课。16日,学生与市民一起
集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天
津、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西安、广...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25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hu Sep 18 16:19:38 2014, 美东) 提到:
还是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大量进口钢?
☆─────────────────────────────────────☆
afei (afei) 于 (Thu Sep 18 16:23:13 2014, 美东) 提到:
我国军好像直接进口武器
☆─────────────────────────────────────☆
roygreat (Light be with you.) 于 (Thu Sep 18 16:30:17 2014, 美东) 提到:
那时候管钢钉叫“洋钉”
☆─────────────────────────────────────☆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于 (Thu Sep 18 17:46:49 2014, 美东) 提到:
还有倭瓜,番茄,洋葱,胡箩卜.....
☆───────────────────... 阅读全帖 |
|
c*****4 发帖数: 1777 | 26 你最后在重复我的观点,所以我们之间没有争议。
不过这个战例很经典,堪称放军空军的上甘岭。如果不是犯错误的是王海,也就是后来
的空军司令员,估计拍成电影已经感动几代中国人了。图2一直服役到80年代大裁军,
不是没有象征意义的。
霉菌集中优势兵力千里奔袭,躲过放军的防线,时间非常精准,只有5分钟作战时间废
掉放军举国1/3的轰炸机。
放军劣势兵力则临危不乱,即使中弹起火也保持严格队形,坠毁也要坠毁在前进的航线
上。基情燃烧,保护同志的侧翼。不象那女人的大和中弹后还转舵掉头逃跑。 |
|
p**l 发帖数: 616 | 27 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打锦州阻挡援军
一般来说认为塔山阻击战是一个奇迹,解放军8个师顶住了国军11师还有海空军的海陆
空立体化攻击,是一个伟大的战争奇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
审视这场阻击战,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国军攻下塔山那才是一个奇迹。1948年秋季,四野
发动了解放全东北的大战役,就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关门,关闭锦州这扇
东北通往关内的大门。这个计划有一个危险性就是如果四野攻击锦州的部队顿兵坚城之
下,那么国军从海上,从华北,从沈阳大举出动的援军就有可能夹击在锦州周围地区的
解放军四野部队,造成被动形势。所以解放军将在黑山阻击沈阳援军,在塔山阻击从海
上而来的华北国军援军。中间攻坚2面阻援,任务非常艰巨。但是解放军也有一个有利
情况,那就是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上将在1946年就已经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他利
用职务之便,拖住了沈阳国军第9兵团的出动,等大局已定,四野已经准备好了,才放
第9兵团出击锦州,结果就是以行军状态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遭到四野从四面八方的围攻
最后灭亡,直接被冲垮了,根本都没有打几枪。可是卫立煌阻止不了华北援军,华北国
军成了锦州城里国军眼...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8 天气改变了历史:入侵俄罗斯的三次失败 (ZT)
如果你打算入侵俄罗斯,一定要多带几套长的内衣和几副暖和的手套。这是付出大
量人员伤亡才得到的教训。一次又一次,梦想征服俄罗斯的人发现,如果俄罗斯的武器
不足以杀死他们,恶劣的天气却能办到。无论是拿破仑的60万精兵强将,还是不可一世
的希特勒军队,都在俄罗斯恶劣的天气中败下阵来。天气帮了俄罗斯人的大忙,否则,
历史也许是另外一种写法。
1708年: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是首个率领人马在俄国漫长的冬天跋涉进入死亡和疲惫
的欧洲大侵略家。
1708~1709年的冬天并不适合户外露营。在小冰期的煎熬中,整个欧洲被冻得硬邦
邦的。
大北方战争于1700年爆发,彼得一世对瑞典宣战,目的是要把瑞典赶出波罗的海地
区。当时的瑞典是一个超级强国,它的势力范围包括如今的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
脱维亚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
战争开始并不顺利,俄国军队在纳尔瓦战役遭到人数比自己少很多的瑞典军队痛击
。这次胜利极大地助长了查理十二世的自信,他入侵丹麦、波兰、立陶宛以及萨克森;
8年过后,又开始把目...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41892 | 29 变阵当然可以,这是战术指挥官的能力。
最后结果要看双方指挥官反应能力和地形。
就是满清骑兵有没有能力不被对方发觉情况下迂回的侧翼并在对方来不及变阵情况下
冲到面前 |
|
l*b 发帖数: 4369 | 30 训练有素的近代步兵,变阵是很快的。看到骑兵移动之后变阵完全来得及。而且就八里
桥那大平原,还指望人家看不见你骑兵调动?而且骑兵侧翼包抄是基于步兵正面黏住对
方。就满清那步兵,在大平原上冲锋被榴霰弹轰几炮就跑光了。留下慢慢包抄的骑兵,
正好当联军炮手的好靶子。 |
|
l*b 发帖数: 4369 | 31 我回那贴不是说让清军骑兵迂回冲击侧翼么
我就是说这个战法一来清军做不到,二来就算做到了也没用。时代变了。 |
|
K**********n 发帖数: 10466 | 32 你玩过一个叫《文明:权倾天下》(不是这个系列的文明)的老游戏么?
那里我觉得战斗做得相当好,很完美,最多能stack12支部队,然后有前排(步兵、矛
兵),远程(弓兵、投石车)和侧翼(骑士、轻骑兵)的区别,战斗非常精彩,算是秒
杀所有文明2-5.
文明4里攻城有点扯淡,都是靠一堆攻城器械牺牲。 |
|
K**********n 发帖数: 10466 | 33 所以要是文明系列战斗能做细一点就好了,比如类似小战场,自己方7支部队,对方5支
部队,有前排后排、侧翼等概念。
其实很简单,估计还是平衡性不好做,而且还让战斗太复杂。
文明4战斗其实我认为还真挺不错(除了你说得攻城器械流),主要是对地形和技能的
强调做得真心好。
像美国的海豹部队什么的,自带march,看似无用其实相当有趣。 |
|
w**a 发帖数: 3510 | 34 这种没有答案的讨论,我们自然倾向我们这边强。而且大家对本国历史熟,对西方历史
模糊,自然可以想象我们以前小人书里看来的各种奇怪阵法,火牛陷阵啦,滚木礌石啦
,去对付我们脑海里方头方脑的罗马方阵。这个作者的观点在中文论坛是不受欢迎的,
我对罗马军事也不熟悉,看看大家讨论吧。
原创]驳斥《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与中国军队的比较》
原帖在这里http://bbs.tiexue.net/post_2685007_1.html
本来想跟帖的,但是通读了下发现要驳斥的不仅是楼主,还有不少回复,索性新开一帖
,希望能终结一些“我听说”“据说”之类的流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3341291_1.html/ ]
1、罗马军队的人数问题。
罗马军团全盛时期31个军团,军团人数并没有细致规定,共和时期是4500人左右,共和
后期有6000人,多数将军喜欢大军团,也有将军喜欢小军团,凯撒的军团就一直维持在
4000人左右。按照通常看法按每个军团6000人看,186000人的数量是可以接受的。
罗马军团只允许罗马公民加入,在意大利地区,有两种公民权,罗马城和罗...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35 ☆─────────────────────────────────────☆
bos (Bart) 于 (Tue Jan 20 13:03:25 2015, 美东) 提到:
http://youtu.be/PYi3io8cNkA
秦军的crossbow的弓,拆下来就是普通的弓箭,加上弩身和扳机就是crossbow,领先欧
洲1500年。秦军打仗的时候应该是弩兵比普通弓箭手多,根据兵马俑的研究。秦弩射速
快,准确度和杀伤度都高,秒杀普通弓箭手。用来武装peasant army太厉害了,就是古
代的AK47啊。难怪始皇帝一代人的时间就灭了六国……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ue Jan 20 13:13:21 2015, 美东) 提到:
“秦军的crossbow的弓,拆下来就是普通的弓箭,加上弩身和扳机就是crossbow,领先
欧洲1500年。”
第一次听说有弓弩能转换的。
你当是突击步枪切换单发连发呢?
☆─────────────────────────────...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2677 | 36 孟良崮战役考
三剑客
发起于1947年5月13日的孟良崮战役,从一个侧面预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全面崩溃
。位居五大主力之首、被誉为“抗日铁军”的整编第74师,竟不敌“土八路”,短短三
天即遭覆灭,不仅成为第一个被歼的国民党军主力,也成为国共双方在华东前线的重要
转折点,给孟良崮一战披上最神奇的色彩。
当年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围绕这一战役的种种话题却经久不衰,一直都是军事界
、史学界、文学界进行探讨和创作的热点题材。笔者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逐一分
析孟良崮战役的前前后后,存疑定论,剖析疑义,供大家参考。
一、双方实力:果真是敌强我弱吗?
长期以来,通常都认为,孟良崮战前,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较大。例如:面对强
敌云集的严重形势,粟裕说:“敌人用于进攻我们的兵力是我们总兵力的两倍多”。曾
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孟良崮》,这样解说道:“从兵力上讲,我方是27万;敌方是45
万;兵力对比几乎是一比二。 从装备上看,我方还基本是小米加步枪;敌方已是青一
色的美式装备,双方几乎没有可比性。”
就连国民党一方也认为自己在军事上是占优的。当整74师被歼的噩耗传来,蒋介石
哀叹:“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7 张灵甫是不是抗战名将:起码打遍全场(组图)
张灵甫
何为抗日名将?多次参加大会战将领皆可
怎么评定谁是抗日名将?是论勋章多寡?级别高低?还是论歼敌数字?好像都不够客观
,就如同一场足球比赛,谁是场上最大功臣?如果只有进球的前锋才算的话,那么辛辛
苦苦传球,并且拉开空挡的中场,拼命拦截的后卫该怎么说?
平 心而论,只要参加过抗战,多次亲身参加或参与策划过大会战,或发起过著名战斗
的师级及以上军官都可以称之为抗日名将。至于具体排名,不过是网友们个人好 恶,
也许颜值高一些,故事多一点,性格突出的将军占些优势,所以尽管王耀武个人能力强
于张灵甫,但其受欢迎程度却不远如张。也许是网友喜欢张灵甫那种勇于 进攻,敢于
突进的作战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是抗战中所欠缺的。
1937 年8月16日,第51师从陕西座火车赶到被赞誉为“一天埋葬一个师的大 熔炉上海
战场”。第51师在罗店与日军大战近3个月,一战成名,8月30日,军政部下令,第51,
第58师合编为第74军,从此74军诞生在淞沪大会战战 场上。此后陕西警备旅下属一个
保安团于10月并入第51师,师长王耀武任命师上校高参张灵甫为团长。从此张灵甫成了... 阅读全帖 |
|
L*********2 发帖数: 10195 | 38 (三)28小时。。。。
至14日中午,很明显,国军指挥部和74师根本没有意识到共军投入的兵力,规模和真正
企图。发现74师背后出现共军部队后,一兵团在14日下午即没有下令周围其他部队的向
孟良崮地区靠拢,也没有做对74师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变计划。张灵甫虽然在14日下午主
动将进攻部队渡河后撤,更是出于要调整自己的攻击态势的举动。
15日晨3时,共军各部基本到达指定位置,东野发布第一次总攻击令。整83师接应整74
师的19旅57团的万泉山阵地在拂晓被共军8纵23师占领。垛庄为6纵18师夺取,74师派往
垛庄的运输团和6纵遭遇,团长被俘,余部逃回孟良崮。74师至此,已被完全从国军战
线中被割裂出来。
15日上午,张灵甫在得知垛庄和万泉山失守,才放弃了继续进攻前进的打算,以58旅占
领孟良崮全部及以南的高地,确保退路,并向玉泉山方向设防。51旅接防58旅原520,
540高地阵地。57旅则继续保证师侧翼,在孟良崮北的艾山 重山一线原地布防。张灵甫
这个布置的本身,仍然是前重后轻,主力不是放向垛庄方向撤退的路上,而是在孟良崮
前脚,其姿态仍然是一个准备固守后继续攻击前进的架势。
15日13时,华... 阅读全帖 |
|
L*********2 发帖数: 10195 | 39 Ramblings:孟良崮(汇总版)
近几天,大陆官方媒体突然对张灵甫是否应该被称为抗日名将笔伐口诛,引起了网络上
对张灵甫,整74师的火热讨论。当然,对74师的争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谈及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是共产党三年内战中的一个亮点。47年5月,共军集中兵力,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在短时间内包围消灭了国军抗战内战中屡建战功的精锐王牌,整编74师。战
役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整个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影响非常深远。一转眼,这一切已经过去
了近70年,这么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官方宣传,南征北战,红日之类的影视作品,是绝
大多数人对孟良崮了解的来源,真的有兴趣去翻翻哪怕是我党出版的原始回忆和资料的
也还是少数。我最近无聊,花了点时间,粗略地看了看孟良崮战役的一些出版物,想把
看到的一些内容跟大家分享讨论。
(一)重点进攻
按照大陆官方历史的一贯说法,孟良崮战役,是47年春国民党政府军对山东共产党控制
区发动的重点进攻的一部分。官方正版历史都是声称,国军投入了总兵力为45万的正规
军,对当时在沂蒙山区的共军占绝对兵力优势。
在公开的孟良崮战役资料里面,可以找到一份“敌军”参战部队序列表。这个表中列出...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40 看看这个
听老八路讲杀鬼子--采访当年的"八爷灰" 08/15/2005
上周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见到了多次有耳闻的抗日老英雄86岁的王汝林先
生。
给人的第一印象:老人的身材不高约1米65,精瘦,胡子眉毛都白了,但在眉
宇之间闪烁着一股英气。寒暄之后,我们聊起了抗战,老人虽然年迈但提起那个
年代的事情记忆力非常好,老人说:我老家是河北黎县,我们那练武的人非常多
,我从小个子小,身体单薄,常受人欺负,为了不受人欺负我学武术,主要是少
林拳,以后就很少受人欺负,1937年,爆发77事变当时我也象你们一样,是热血
青年,当时有三条路可走,1是当顺民2是当汉 奸3抵抗。
我选择了抵抗,77事变后共产党很快成立抵抗组织,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后
并入了八路军。
问:当时你们有武器么?
老人:当时只有领导们有短枪,我们是各自带来的刀枪。
问:这种情况下,你们怎摸打日本?
老人:当时要得到武器,我们得到消息有一股日军二十几人,我们就在那个
路边的青纱帐中埋伏,团长和其他战士化装成种地的,枪不响不能冲当时军纪很
严,鬼子进入包围圈时,我们和他们就相距7-8米时,枪响了,我两下就冲到鬼子
跟前,双手抓... 阅读全帖 |
|
r**o 发帖数: 4614 | 41 古罗马开始和古希腊人一样,用得是枪阵。 公元前350年左右,高卢人在阿丽亚小溪全
歼罗马军团,攻克罗马。 当时高卢人用的是铁剑, 古罗马人的小盾和盔甲完全不能抗
衡,加上枪阵不是很灵活, 被攻入侧翼就是被KO的命, 所以才改变军制, 使用大盾
,投枪和短剑, 并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也开始偷师高卢人使用铁剑。
有说法用短剑是利于刺杀。 考虑到罗马人先投枪,然后使用盾牌撞击,再用短剑刺杀
的方式, 古罗马人是把刺杀放在最后。 原因很简单, 古罗马短剑只有40厘米的刃长
, 加上持盾的空间, 刺杀已经近乎肉搏, 完全发挥不了罗马人纪律和组织上的优势
。 而且古罗马短剑是宽刃剑, 导致重心向前只能加配重十分累赘。 现实是60厘米或
更长的窄刃才利于刺杀。 罗马人不会不知道, 但是为毛还选择了短剑?
就青铜剑来说, 古罗马人使用的是铜铅配方,导致韧性不够, 同时期的秦剑使用锡配
方, 秦剑含铅量平均在1%以下, 使用8%-18%的锡含量来达到硬度和韧性的平衡, 兵
马俑中出土的秦剑检测数据是106HRB,约296HV。(《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丝绸之路
》 1999年01期)。 对应在西班牙发现的高... 阅读全帖 |
|
p*********3 发帖数: 8525 | 42 同时期大多数国家采用三列大横队线性阵型开火,使火力尽量最大化,但是英军通常采
用两列线性阵型,更加强化火力,但是纵深更薄了,进攻时很多国家采用的是纵队,这
种队形变阵方便,冲击时冲击力更强,容易突破对方横队,但是看似阵型着弹面小了,
但是其实在进攻时,纵队一旦遭到火炮击中,一门12磅步兵炮是能够击穿整个纵队的,
那画面脑补一下简直太美......前面说到英军单兵素质极高,英军指挥官也引以为豪开
发出了强火力突袭阵型,红衫军是不愿意陷入久拖不决的火枪对射之中的,虽然红衫军
的平均射击能力应该是欧洲第一,英军愿意走到离敌人非常近的距离才开火,虽然这意
味着要先挨一轮集火,但是更近的距离意味着集火效率更高,对对方的士气打击也更大
,在较近的距离内开火之后,便是刺刀冲锋,往往就能一鼓作气击垮敌人,而且当时英
国侧翼的轻步兵连素质也极高,擅长射击的英军轻步兵也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
|
p*********3 发帖数: 8525 | 43 同时期大多数国家采用三列大横队线性阵型开火,使火力尽量最大化,但是英军通常采
用两列线性阵型,更加强化火力,但是纵深更薄了,进攻时很多国家采用的是纵队,这
种队形变阵方便,冲击时冲击力更强,容易突破对方横队,但是看似阵型着弹面小了,
但是其实在进攻时,纵队一旦遭到火炮击中,一门12磅步兵炮是能够击穿整个纵队的,
那画面脑补一下简直太美......前面说到英军单兵素质极高,英军指挥官也引以为豪开
发出了强火力突袭阵型,红衫军是不愿意陷入久拖不决的火枪对射之中的,虽然红衫军
的平均射击能力应该是欧洲第一,英军愿意走到离敌人非常近的距离才开火,虽然这意
味着要先挨一轮集火,但是更近的距离意味着集火效率更高,对对方的士气打击也更大
,在较近的距离内开火之后,便是刺刀冲锋,往往就能一鼓作气击垮敌人,而且当时英
国侧翼的轻步兵连素质也极高,擅长射击的英军轻步兵也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
|
b*******z 发帖数: 331 | 44 该不该打基辅,我觉得这个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看看地图,基辅的位置在莫斯科的
西南面,元首一直担心的是中央集群的侧翼,如果不能将苏联西南方面军打垮,中央集
群的补给线就受到很大的威胁。攻打莫斯科势必要从西南集群抽调兵力,那么只能让西
南集群采取守势,能否阻挡西南方面军就是很大的问题,事实上即使在苏德战争早期,
苏联军队在屡败屡战的大劣势情况下也频频发动反击,虽然结果往往都是一败涂地。况
且赢得基辅有很多政治经济上的好处,不能因为之后莫斯科败了,就说之前的基辅不该
打。而且即使莫斯科保卫战并没有改变德攻苏守的局面,只是军官们臆想中的苏联会在
莫斯科被攻占后崩溃的想法破灭了 |
|
h*h 发帖数: 27852 | 45 当时军方就反对削弱中央集群去打基辅:基辅苏军被西南集群赶羊,根本没有打击中央
集群侧翼的能力。事实上,应该抽调北方集群和西南集群的部分力量加强中央集群直扑
莫斯科。当时苏军根本没有能力保卫莫斯科。基辅苏军只能溃退,绝大部分还是被歼灭
的命运。列宁格勒也守不住,苏联的欧洲部分就都被德国拿下了。 |
|
|
w**********5 发帖数: 1741 | 47 9•25起义将领•赵汉奇上校
英雄赵汉奇
当代很多人对赵汉奇的名字很陌生,但在1945年,他曾经是一位杰出英雄,在新疆,在
阿克苏,他是妇幼皆知的人物,更让三区叛乱者们心惊胆颤又恨之入骨。他在阿克苏保
卫战和以后的新疆和平解放中的大无畏的英雄事迹是在中国近现代新疆历史上,为了保
卫中国新疆领土,为了保卫军事重镇阿克苏,在新疆大地上演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他真正不愧为新疆近、现代史中杰出的民族英雄。
当三区暴乱者将战火烧到伊犁,塔城,阿尔泰和精河,乌苏等地时,国民党守军一败涂
地,国民党将领战败的,被杀的,被俘的,数不胜数,然而,当三区的暴乱分子杀到南
疆阿克苏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克星,这个克星就是赵汉奇。
阿克苏是新疆省维吾尔族重要聚居地,当地人口中近90%是维吾尔族。在三区暴动发生
后,阿克苏地区的东突地下秘密组织成员频繁活动,煽动当地少数民族民众支持暴动,
并于1945年4月间在伊宁东突临时政府的指挥下,成立了东突地下组织火星社,其主要
领导人是色依提.阿巴索夫(伊宁东突伪临时政府内政部长、东突民族军指挥官阿不都
克里木.阿巴索夫的... 阅读全帖 |
|
r***l 发帖数: 9084 | 48 宋军的确战斗力还行,但我觉的主要还是地形,淮河一带水网密密麻麻,骑兵跑没几步
就是个小河沟,就被步兵给切了。汉水襄阳那里骑兵也施展不开,水军倒是可以利用汉
江长江搞穿插侧翼攻击。要是华北平原那样,南宋的军队哪里承受得住骑兵的蹂躏。 |
|
f****r 发帖数: 5118 | 49 朝廷册封京兆尹孙揆为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由供奉官韩归范送旌节至平阳(今
山西临汾),孙揆这才捧着节杖赶往潞州。孙揆是儒生出身,这次征讨李克用,孙揆为
张濬副招讨,所部万人,朱温又派了三千汴军作为护卫,孙揆身穿宽大的衣服,头顶清
凉伞,在队伍的族拥下行进。
八月,孙揆率军过了晋州(今临汾市尧都区及周边县市)
、绛州(今运城市新绛县及周边县市),穿过逾刀黄岭赶往上党。李存孝闻讯后,率三
百骑兵埋伏在长子以西的山谷,待孙揆军经过时,突然从侧翼袭击,擒获孙揆和颁赐节
度使仪仗的宦官韩归范以及牙兵五百余人,追击剩余的人马直到刀黄岭,全部斩杀。李
存孝给孙揆和韩归范戴上刑具,用白色的布带捆绑起来,押在潞州城下巡示说:“朝廷
任命尚书孙揆为潞州统帅,派使臣韩归范来赐发节度使仪仗,葛从周你可以立即返回大
梁了,好让孙揆到职就任。”
后来孙揆被押到李克用面前时宁死不屈,最后被锯死,骂不绝口,至死方休,非常硬气
。李克用派人去诱导孙揆,打算委任他做河东副使,孙揆说:“我是天子委派的大臣,
军队溃败而身亡,这是我的天数,怎么能屈服侍奉镇守一方的节度使!”李克用十分恼
怒,命令用锯锯断孙揆的身体,可是锯...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284 | 50 王稼祥:七大意外落选是分水岭
王稼祥早在1925年就加入共青团,并去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是党内留苏派的代表人物。回国后由于其特殊身份,他担任的职务一路走高,从中共中央的宣传部干事一跃升至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后进入中央政治局。在长征中,他在遵义会议上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毛泽东,之后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新三人团”,实际上掌握了军权。
之后他因病去苏联治疗。1938年王稼祥再次回国,他从共产国际那里带回了季米特洛夫“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的口信,这一口信被认为是共产国际承认毛泽东为中共最高领导的最重要指示,王稼祥从这时起更是受到重用,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不过由于他身体长期不适,并没有从事具体工作。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七大中,由于被指责为“王明”路线的代表人,加上自身书生气太浓、群众关系不好,原本被中央提名为中央委员的王稼祥意外地落选七大中央委员,只是当成了候补委员,这对于王稼祥的政治生涯是个重大打击,从此王稼祥彻底淡出中共核心领导层。建国后他只担任了驻苏联大使、外...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