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伍廷芳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http://dajia.qq.com/author_personal.htm#!/283
徐家宁
历史影像学者,译有《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等书。
2018-02-16
世界之大,收藏什么的都有,大到古董珍玩,小到针头线脑。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有着
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菜单收藏,这些菜单是由弗兰克·巴托芙小姐(Frank E. Buttolph
,1844—1924)的收藏扩展而成。
弗兰克·巴托芙小姐(Frank E. Buttolph,1844—1924)
巴托芙小姐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曼斯菲尔德,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执教鞭多年,后来在
纽约阿斯特图书馆(Astor Library)担任志愿者,这座图书馆后来与莱诺克斯图书馆
(Lenox Library)、狄尔登信托基金(Tilden Foundation)合并为纽约公共图书馆。
她性格孤僻,终身未婚,因此在那个时代常被贴上「古怪」的标签,甚至她收藏菜单这
项癖好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古怪」的。
这个「古怪」的收藏缘起1900年的元旦,她去联合广场旁的哥伦比亚餐厅吃饭,发现菜
单首页的下方印着「1900」的字样,她意识到一个新世纪的开始是非常值得...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
原创:吾鬼子六 历史研习社 历史研习社 微信号 mingqinghistory
功能介绍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082
作者:鬼子六
审核:喵大大 编排/制图:划船不用桨
官员们的话能信吗?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官员们天生有种不信任感。在朝堂之上的三拜九叩,在公文里的忸
怩媚态,一转身可能就在策划着见不得人的事儿。他们高呼着冠冕堂皇的口号,食君之
禄,担君之忧,手握着的权柄,分分钟可能变成刺向龙座的匕首。
譬如清朝末年,一大批考中进士的人、身居要职的人,明明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却调转枪头成了“反体制”的中坚力量。大清亡了,不是亡于溥仪的不作为,而是亡于
当时体制内的人纷纷逃离。
在中央,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绝对不忠于清朝;在地方,广西巡抚沈秉堃、安徽巡抚朱
家宝、江苏巡抚程德全等人主动革命;各省咨议局,普遍地同情或参加革命;就连清朝
辛苦编练出的新军,在高级军官中也有一大批叛清的人……
为何清末的既得利益者要来反清?让我们从几个人说起。
蔡元培的吃里扒外
比如说蔡元培,光绪十八年,25岁的蔡元培经...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6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李之下放广州就是受荣禄排挤而去的。”(四,
87)
(2)“命于式枚草遗折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四,184)
(3)翁同龢 和李鸿章“平分朝政”?
(4)“是康、梁等激进派的家长与护法”?
(5)罢官出于光绪帝主动
(6)戊戌年仍享有“独对”之权?
(7...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7
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内保存着一幅镶嵌在中式插屏框内的慈禧太后油画像,画像中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颐和园中珍藏着一幅存世108年的慈禧太后油画像,也是慈禧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像。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1899年在北京期间,经外国使节推荐,肖像油画家华士为庆亲王奕劻,权臣袁世凯、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争取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但最终没能实现。
1905年6月,华士再次来到北京,为慈禧太后画像是他此行的目的。原来慈禧无意中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报价。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四天。
画像的地点定在西苑。在去画像前,华士通过使馆找到了一张慈禧的照片,并在画布上反复练习。农历6...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谈《清室优待条件》问题(zz)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京)2000年02期,第50~57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
》一文中所及《清室优待条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溥仪叛国原
因诸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指出,《清室优待条件》无积极意义可言,冯玉祥将
其修正并驱逐溥仪出宫也无可非议;而溥仪叛国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其一心想恢复
“大清江山”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其出卖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失
节行为辩解。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 期刊载了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
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以下简称《新论》)的文章。该文对《清室优待条件》、冯
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和溥仪叛国原因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拜读之后,笔者认为该文不
仅观点陈旧,而且在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尤其是关于溥仪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工具原因的
看法,涉及到一个十分严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即如何评价某些对国家、民族犯有严重
罪行历史人物的犯罪原因。为此笔者也试就该文所涉及的上述三个问题略陈管见,与喻
先生商...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9
朱永嘉: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全文)
作者:朱永嘉
按:
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
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
灾难深重中跌跌冲冲地慢慢跋涉过来的,49年以后的历史,我们同样也是摸索中不断前
进的,邓小平说过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换一句话,我们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摸索着前进的,现在人们喜欢说中国的崛起,换一句话说从49年起,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逐渐摆脱别人的指挥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为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但毕竟走过来了,中国也就是中华民族在国
际上的地位影响,已是举世瞩目的对象了,我们并不讳言,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论
政治、经济、文化那一个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站着摸索着走自己的路,
同时我们又是与世界各国人民最友好的国家和民族,总结...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0
五、回忆粤军援闽各役
蒋介石任援闽粤军总部上校参谋后,颇得陈炯明、邓仲元之信任,一切作战计划,
均交由蒋一手草拟,蒋所拟计划经陈炯明批准后由总部编印装成一册,分发至各支队司
令执行。按照所颁作战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兵力二十余营,以许崇智
支队所属四个营任左翼,集中蕉岭,向武平、上杭进攻,俟占领后进窥长汀、连城。中
路分两部,以李炳荣支队、熊略支队共五营,从大埔方面进攻永定以进窥龙岩;以邓本
殷支队、罗绍雄支队共六营(交由叶举指挥)从饶平方面进攻松柏关以窥平和。右翼则
由参谋长邓仲元指挥洪兆麟三营及其他两营集中澄海、黄冈以监视诏安、云霄之敌。在
行将开始总攻以前,蒋介石还曾奉命至蕉岭大埔前线视察,并与各将领交换意见,随即
下令于5月17日全线总攻。左翼许崇智支队进展最顺利,不三日已占领武平、上杭,由
于许崇智在闽颇有虚声,且事先曾派旧部运动驻武平、蕉岭边境之福建省防军谢某一营
反正过来(编为第三十一营),同时,又运动武平、上杭民军蓝玉田、钟大辉各一大队
归附,因此,驻武杭敌军无甚抵抗而败退。中路我军进攻永定数日不克,陈炯明急令许
崇智派队协攻,许偕我亲率谢文炳、徐军雁两营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国在香港埋下的地雷
英国曾因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而得名“日不落帝国”。在“日落”之后,它亲手制造了
不少黑暗。
|作者:田亮
英国和美国是盟友,在香港问题上也可以说是一致行动人。
2019年8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就香港局势与林郑月娥通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华春莹迅速回应称:今天的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早已不是英国的
殖民地。英国对香港一无主权,二无治权,三无监督权。
此前,华春莹也质问过英国政客:“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期间,香港市民有
上街游行的自由吗?”外交部另一位发言人耿爽严正指出:“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
治期间,香港毫无民主可言,港人就连上街游行的权利都没有。恰恰是香港回归后,中
国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切实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
,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只要港督愿意,
他就是一个独裁者
“学界一般认为,港英时期的香港,香港本地人‘有自由无民主’。”中国社科院
近代史所研究员张俊义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香港总督掌握绝对权力,港督下设行政
局和立法局,港督兼任两局主席,掌握行政和立法大权。“行政局名义上是香港政府的
决策机构...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962
12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桂系沉浮录
桂系军阀(陆荣廷、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

在蒋介石统治中国的二十二年当中,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都曾被他打败或吞并,但是,
其中有一个军事集团却又例外,它能够长期保持其军事实力并与蒋介石作抗衡,这就是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为首的桂系军阀集团。桂系军阀存在的时间很长,分为旧
桂系和新桂系两个阶段。旧桂系的首领是陆荣廷,所以,有关桂系军阀,还得从陆荣廷
谈起。
陆荣廷,广西武鸣人。壮族。1859年8月13日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小名阿宋,字
干卿。陆荣廷出生后不久,父亲陆业秀就被人打死,母亲不久改嫁,他被交由邻居收养
。七、八岁时,由于养母家生活亦极端贫困,陆荣廷经常到别人家的果园、菜地偷东西
吃。有一次,他到野外雀窝里捉到几只乳雀,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生油炸了吃,养母一怒
之下把他赶出家门。陆荣廷食宿无所,只得回到生母处。但十岁时,生母又病死了,他
只得到雨伞店当徒工学艺,因受不了老板娘的虐待,只得出走,成了行乞的流浪儿,过
着讨吃、偷盗、浪荡的生活。
1879年二十一岁时,陆荣廷到了龙州厅当县役,结识了一些衙门中人,交游了一些江湖
朋友,听了不少草莽英雄的故事,使他萌发了闯荡江湖...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10729
13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旗帜鲜明地支持民主党
获布什任命 伍浩平成美联邦法院第四位华裔法官
2007年03月29日 13:57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联邦参议院3月27日通过总统布什
任命伍浩平(George Wu)为洛杉矶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填补由美国本土第一位华裔联邦
法院法官刘成威升任资深法官后的遗缺,成为联邦法院第四位华裔法官。
伍浩平正在夏威夷休假,消息传到洛杉矶,他在洛杉矶高等法院的书记官接电话时
表示,为他感到高兴。伍浩平92岁高龄的母亲伍郑镜宇接到报喜也表示“非常高兴”。
伍浩平出身法律世家,曾祖父伍廷芳与祖父伍朝枢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伍廷芳
曾任民国时期的司法总长、外交部长及代国务总理。伍朝枢则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在中国外交史上“父子档”外交部长不多见。
不过,法律世家传到第三代伍竞仁时却“失传”。伍竞仁没有走祖父及父亲的道路
,不攻法律,却对工程感兴趣,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工程硕士后,到休斯飞机制造公司
当工程师,与飞机打交道。伍浩平的母亲伍郑镜宇则在圣塔蒙尼卡白人区开了一家中餐
馆,成为将中餐馆打进主流小区最成功的华人之一。餐馆开了38年,直至...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孫 科: 八十述略
全文目次:
一 先世述略
二 我的童年
三 求學經過
四 記者生涯
五 三任廣州市長
六 北上與侍疾
七 成立國民政府
八 巴黎郊外公園之會
九 建設鐵路與航空
十 我的抗戰建國主張和重要提案
十一 制憲與立法
十二 教育與文化
十三 三訪莫斯科
十四 赴法就醫和旅美
十五 回國定居
十六 訪韓與使菲
十七 接受哈斯國際獎
一、先世述略
民國三十一年,國立中山大學的史學教授羅香林寫了一本「國父家世源流考」。羅
先生這本書,對於我們香山孫氏這一支派,如何自中原轉徙江南,而後定居於廣東香山
縣翠亨村,根據史料,作了一個扼要的敍述。
按我們孫氏這一族,在唐以前,都是住在河南陳留;晚唐僖宗時,我們的遠祖,時
為中書舍人及兩浙節度使的孫拙,有子曰孫誗者,甚賢能,黃巢亂起,充承宣使,引兵
遊擊閩越江右間,以軍功封東平侯,屯於虔州虔化縣,就是現在江西的寧都縣,由於治
績懋著,百姓乂安,為當地父老所挽留,就在那裏定居下來。孫誗公五傳至承事公。遷...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15
无图无真相啊

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
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争取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但最终没
能实现。
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
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报价。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
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
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
四天。
上反复练习。农历6月19日的前夜,华士把所有的画具包好,包括他的照相设备。但遗
憾的是,至今也未发现过现场拍下的照片。
船时,伍廷芳严肃地对他说:你现在就处在禁地之中。
蒲扇,八名太监抬着一把黄金座椅,慈禧威严地坐在椅子上。
被慈禧的容貌所打动:“坐得笔直,显示出极大意志力。她面容亲切美丽,流露出强硬
坚定的意志,我立即就喜欢上了她。”
息,画像才告一段落。慈禧离去后...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547
16
慈禧只会说:very good?

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
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争取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但最终没
能实现。
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
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报价。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
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
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
四天。
上反复练习。农历6月19日的前夜,华士把所有的画具包好,包括他的照相设备。但遗
憾的是,至今也未发现过现场拍下的照片。
船时,伍廷芳严肃地对他说:你现在就处在禁地之中。
蒲扇,八名太监抬着一把黄金座椅,慈禧威严地坐在椅子上。
被慈禧的容貌所打动:“坐得笔直,显示出极大意志力。她面容亲切美丽,流露出强硬
坚定的意志,我立即就喜欢上了她。”
息,画像才...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17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银元时代生活史ZZ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存仁(1908—1990)原名陈承沅,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之家,早年丧父。
·从学校毕业后,又拜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世家丁甘仁、丁仲英父子为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由上海世界书局首次以精美彩色画印
制中药植物,先后印制二十七次,解放后仍再版。
·1937年应上海世界书局要求,赴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回来出版《皇后医学丛
书》。
·1960-1970年代 在香港最畅销的《星岛日报》专栏投稿,达17年之久,每天一篇,
其中有关食补的“津津有味谭”连载,得到香港及东南亚粤籍读者极大欢迎。
·1964年由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推荐,荣获韩国著名的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以表彰其对
汉医学的杰出贡献。
·1970年中期 法国美食协会给予“美食家”称誉。
·1979年 应日本名出版社“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
正式出版)。
·1990年9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于美国洛杉矶寓所去世。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1.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瞎聊几句大炮和陈炯明
有關陳炯明叛孫的資料
作者:沈雲龍 傳記文學第191號(1978年04月)
自本刊本年二月號出版後,即得寓居香港之友人呂君偉東函告,因閱及拙文「陳炯
明叛變與聯俄容共的由來」,對孫、陳之爭,深以引用資料過於簡略,無從了解其真象
及癥結之所在,良用為憾,經自動代為搜集,不辭辛勞,從「陳炯明先生哀思錄」、「
陳競存先生年譜」(陳演生編)、及馮平山圖書館所藏「華字日報」中抄錄若干資料見
寄。呂君為粵之海豐人,與炯明為同鄉,熟悉其身世。現年逾七旬,精研佛法,別號靜
菴居士,喜吟詠,著有「靜巷詩詞鈔」。筆者有感於呂君誠摯之盛意,且所抄示者,已
罕有流傳,爰再加補充,並依時間略事排比,公諸於世,以為治民國史者求真求信之參
考。
孫、蔣,兩公對陳之期待與論評
民國九年七月,北方直皖戰爭結束,直勝而皖敗。時中山先生寓滬,乃命援閩粵軍
總司令陳炯明,將所轄閩南二十餘縣交還皖系閩督李厚基,而於八月十五日誓師漳州,
遣第二軍許崇智、第一軍葉舉、鄧鏗率所部分右、中、左三路回粵,討伐廣州軍政府主
席總裁岑春煊及桂系粵督莫榮新等,初時攻勢凌厲,桂軍不敵,先後佔領大埔、饒平、
詔安、梅縣、潮州、汕頭等...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9
袁伟时
在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中,袁世凯是五大改革(教育改革,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
革,军事改革和经济改革)最杰出的推动者和支柱之一。就实绩而言,他所领导的直隶
在各省区中无出其右。辛亥革命打破了固有的平衡:财政体系崩溃了,出现巨大赤字。
政治体系崩溃,与内地各省以反满为目的的“独立”不同,蒙古、西藏等分离势力在外
国支持下,先后宣布“独立”。南北内战激烈,汉口、汉阳先后被袁世凯军队夺回。谁
来收拾乱局?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没有这样的能力。[1]
国内外和朝野各方把目光投向袁世凯。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经验及社会威望
而言,袁世凯确实是当时的不二人选。包括革命党人在内不少人期望他成为中国的“华
盛顿”。他不负众望,稳定了局势;出任第二届临时大总统,可说是众望所归。但是,
只有一年多光景,他成了“二次革命”的讨伐对象。第一届正式大总统任期未满,他走
上帝制自为的罪恶道路,最终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从中国现代政治史的角度看,谴责某个历史人物罪责,尽管需要,但不能为后人留
下更多智慧。我们需要追寻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能顺
利踏上宪政的轨道?
革命幼稚病的恶果
对孙文说来... 阅读全帖
s*****p
发帖数: 12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的那些事情 (1-31) zz
红朝的那些事情 (1-31)
红朝笑笑生
一切都从那个冬天开始。
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号,在大清帝国的湖南韶山,有个叫毛贻昌的农民家生了一个
男孩。不管是对大清国还是对湖南,这都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对毛农民来说却
是传宗接代的重大消息,因为他前两个儿子都没养大,眼前哇哇大哭的小娃娃是他延续
香火、告慰列祖列宗的新希望。
不孝有三,没后最大。为了防止毛家的新苗同前两个小孩一样夭折,毛贻昌和妻子文七
妹研究了很多方案,最后决定去文七妹家附近的一个观音小庙,让儿子拜一块据说有灵
气的大石头做干娘,希望能沾一点菩萨的法力,保佑他平安健康。当然从科学的角度看
,毛老爹的做法纯属封建迷信,但考虑到毛老爹没受什么教育,日常工作就是在山沟里
种田,能想出这样的方案,已经是非常有创意的事情了。
毛老爹的招数果然卓有成效,他的儿子顺顺利利地活了下来,而且文七妹也很比较争气
,很快又挺起了肚子,让他开心得不行。但在开心之后,毛贻昌马上想到另一个现实问
题,那就是家里的开销。
毛贻昌只是个普通农民,家里没什么外快可捞,整天在地里刨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虽然不用给政府交社会抚养费(交了政府也不养),儿...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蒲实:容闳- -耶鲁人,中国人
《庚款留美发端考》
作者:茆诗珍/徐飞,两位作者皆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原文链接如下:
http://www.historychina.net/qsyj/ztyj/zwgx/2007-06-25/25666.sht
经过作者的再考证,文章确认时任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发现契机,巧妙周旋,经过多
年不懈努力,最终才达成庚款退还(浮报、虚报部分)、首创并促成庚款留学计划的实
现,所以梁诚才是促成庚款留学的第一功臣。
因原文较长,下面摘取其中几段,说明主要史实。
****************************************************************************
*********************************************
历史上著名的庚子赔款源于1900年,这一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随即八国联军
武装干涉入侵北京,翌年9月,清廷被迫与列强各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议定,中
国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
国”损失共计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全中国人平均每人...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2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3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4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5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世界东
方最大的国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从帝制向共和,这个 古老的东方大国在经历艰难的
蜕变。不同于以往中国经历的朝代更替,此时的世界早已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世界。世
界各国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对于这个东方大国 发生的变化,不能不关注 。特别当时
主导世界的英法美日俄等大国,更是权利更替中的中国各方争取支持的对象。这篇文章
说说世界各国特别是当时的 列强在这个变革中的态度和看法。
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广总督瑞澄、北洋陆军第八镇张彪从武昌城中败退出来之后,即向
各国驻汉口领事求助,请求炮轰武昌民军。驻汉口的英、法、日、俄、 德五国领事在
10月13日召开领事团会议,会议接受法国领事建议,对武昌起义保持中立,对武昌起义
不加干涉,并在17日,正式发布告表示严守中立。
此时身在美国的孙中山在获悉武昌起义成功之后,10月14日在美国致电英国金融界,呼
吁伦敦、纽约、旧金山、新加坡、西贡和马来西亚等地金融界给予 中国革命以财政支
持。同时表示:“共和国承认满洲政府给予外国人的一切特权和租让权。”在美期间,
孙中山还寻求...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27
http://www.snzg.cn/article/2017/0915/article_41952.html
梁其姿:中国文化本应崇尚素食
2017-09-15 17:07:22 作者:梁其姿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5879 评论:0条
【字号:大 中 小】
中国文化本应崇尚素食
梁其姿
梁其姿,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她曾求学于香
港大学历史系(学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硕士、博士)。主要关注明清时期
的慈善组织、中华帝国晚期及近现代的医疗疾病史,近来关注近代中国营养知识的建构。
2016年8月1日至8月8日,由哈佛燕京学社、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北京大学医
学史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研究”高级研修班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行,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梁其姿教授。
澎湃新闻:您的研究主题一直在转变,之前您关注的是麻风病的问题,但近些年您关注
营养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食物与健康的议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梁其姿:我是从对食物的兴趣中发展出来的。我之前做过关于麻风病的研究,因为麻...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28
以前还在用电报的时候,可以选择向全国的电报站发报,通电全国。
===========
通电分小通电和全国通电,小通电视内容需求而定,一般只选择特定城市或者相关人等
。比如府院之争,黎元洪要用伍廷芳替换段祺瑞的时候,伍廷芳就给各省督军发了通电
。一般情况下,小通电都是只发给各报馆,图个舆论宣传。
如果要达到“通电全国”的效果,则至少要覆盖全部一级、二级电报局以及各大报馆。
当时全国一级、二级的电报局大约有两百多处,有影响力的报纸不下30余家。
所以通电全国的意思就是给各大电报局和报纸拍电报。如果有报社愿意刊登这条电报就
会刊登。
H********g
发帖数: 43926
29
烧钱!通电全国要价几何?可买大米600吨
马伯庸 阎乃川
民国时期,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
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
有人做过统计,1912年有案可查的民国通电有33次,1913年有40次,1917年有72次,
1920年有67次,1922年有97次,1926年有50次,1927年有51次。
民国年间,电报非常贵,究竟贵到什么程度呢?《触电的帝国——电报与中国近代史》
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从1912年清朝皇帝逊位到1928年东北易帜,这十几年是民国时局最为混乱的时期,不过
这段时间的电报价格变动不大。拿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价格来做一个参考:华文个人
出省电报是一字一角六分银元(这是个人业务,如果是拍发新闻的话,可就便宜多了,
只要三分钱);通电都是骈四俪六洋洋洒洒,不长不足以显出气势,差不多都是一两千
字,最长的近3000字,就算它平均1000字好了,那么算下来的话,发一封全国性通电的
平均价格将近160块大洋。就算是以政府公函形式半价收费的话,也要80银元。
要知道,这还只是一封电报而已。所谓通电,就是通通都要发电...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1933年的宪法讨论——傅国涌
1933年的宪法讨论
作者:傅国涌
1933年4月1日,《东方杂志》第30卷第7号出了一期“宪法问题专号”,一下子发
表了17篇讨论宪法的文章,连补白文字都是和宪法有关的。文章中所讨论的问题即使在
七十年后也并未过时,当时所达到的深度也让足以让今天谈宪法的人无地自容。1932年
开始,在“九一八”之后的国难危机中,知识界发起了一次长达一年的宪政运动,成立
了一些促进宪政的民间组织,发表了大量文章,终于得到了执政的国民党积极回应,立
法院从1933年起制定宪法草案。《东方杂 志》的“宪法问题专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
推出的。
宪法是什么?简而言之,宪法就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根本大法,是人
民与政府之间订立的契约。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 人
民之保障书也。”自人类跨入近代文明的门槛,从英国的不成文宪法到美国开创成文宪
法的先例,宪法已与人类的政治生活密不可分。即便是极权国家往往也要出 台漂亮的
宪法作为门面装饰。中国之有宪法肇始于晚清的《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辛亥革
命结束了两千年帝制时代,1911年冬天,一代英才宋教仁起 草《鄂州约...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73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如何拍建党伟业
转自
http://ent.sina.com.cn/m/2011-06-02/08403323973.shtml
真是一群刺眼的星啊!
演员 剧中人物
刘烨 毛泽东
冯远征 陈独秀
黄轩 刘仁静
张嘉译 李大钊
何平 何叔衡
王学兵 包惠僧
祖峰 邓中夏
戚玉武 王烬美
张一山 邓恩铭
王丹戎 董必武
谭凯 陈潭秋
马少骅 孙 文
周润发 袁世凯
周杰 李汉俊
张译 周佛海
林申 方 豪
包贝尔 匡互生
佟瑞欣 陈公博
黄觉 李 达
聂远 陈其美 ...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3184
32
一、李鸿章的幕府经历
咸丰三年(1853)初,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奉命回皖办理团练,李鸿章随行,从此开始了他
的幕府生涯。在这之前,他已中进士数年,并授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在吕贤基幕府约半
载有余,统领团勇在庐州一带配合清军同太平军作战。咸年三年(1853)冬,吕贤基战死
。李鸿章以曾国藩之荐入安徽巡抚江忠源幕。曾国藩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为同榜进士,
对李鸿章的才能很赏识,在给江忠源的推荐函中称李鸿章为“大有用之才”。不料,江
忠源任巡抚两月有余即战死庐州。于是李鸿章又于次年初转入新任安徽巡抚福济幕下。
李鸿章在福济幕下共五年,参加了一系列战役,为以后出任兵事积累了经验。但福济才
识平平,往往与李鸿章意见相左。李鸿章深感无用武之地,遂于咸丰八年(1858)离幕而
去。咸丰九年(1859)初,李鸿章至江西建昌曾国藩军营,加入湘军幕府,迈出了他一生
中关键的一步。曾国藩对李鸿章着意栽培,“于政治、军务,悉心训诰,曲尽其薰陶之
能事”,并束之以纪律,训之以道德。薛福成曾讲了这样一件事:“傅相(李鸿章)入居
幕中,文正(国藩)每日黎明必召幕僚会食,而江南风气与湖南不同,日食稍晏,傅相遂
不欲往。一日,...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46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中国诸神的黄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0NTMxNA==&mid=203345503&
序章 诸神的黄昏
满清失国的理由,在于由几百万少数民族控制四亿汉人,它完全没有社会动员的力量。
终清一朝,满清皇室对汉人都持压制态度。1840年代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从未进行过真
正的战争动员,几万清兵疲于奔命,进行全国范围的轮防,靠两条腿追着英国人的战舰
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敢:一旦汉人全面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军事力量,那推翻满
清朝廷只不过是举手之劳。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满清束手无策,总动员令
根本就不敢下。只有曾国藩组织湘军,他的学生李鸿章组织淮军,将汉人武装起来,最
后纯粹依靠民间武装力量,就将祸乱中国的长毛贼剿个干净。整个过程中,满清朝廷除
了添乱之外,没有一兵一饷的助益。
这么看起来,汉人只要动员起来,那绝对有翻天覆地的力量。但是这种动员力量吓坏了
朝廷,传统儒生曾国藩又不敢造反,最后逼得曾国藩解散湘军,郁郁而终。此后满清统
治的主基调就是打压已经动员起来的汉人,慈禧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和李鸿章怄气。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失败的...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3184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T: 一个“日奸”的启示
早在清初,思想家颜元就痛陈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文弱,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与日本知识分子最大的差别之一。日本“读书人”居然身佩
双剑,曾经给来访的大清学者们极大的震撼。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
一个“日奸”的启示
1863年5月10日傍晚,马关海峡。
日本长州藩军舰庚申丸、癸亥丸向美国轮船“彭布罗克号”(Pembroke)发起突然进攻,
掀开了日本式“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此时,距离日本在美国武力下被迫开国正好十年
整。
十年来,这场被动的“改革开放”,造成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的极大混乱,以批判幕府开
国政策为主的“攘夷派”,结合以孝明天皇为首的朝廷,对幕府发起挑战,“尊王攘夷
”(日本式的“扶清灭洋”)运动风起云涌。攘夷派“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占据上风
,迫使幕府宣布攘夷,攘夷派占主流的长州藩便成为这场运动的急先锋。
马关炮响后两天,5月12日的深夜,五名年轻人受长州藩藩主密令,在横滨躲过了幕府
官吏的检查,悄悄登上了怡和洋行的商船基鲁雪基号,转道上海前往欧洲秘密留学并考
察。
大上海的繁华令这些第一次出国的日本青年大惊失色,动摇了他们的攘夷观念。他...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11092
35
黎元洪、汤化龙、袁世凯、蔡锷、段祺瑞、唐绍仪、吴佩孚、曹锟、冯国璋、张勋、徐
世昌、徐树铮、大帅、顾维钧、周自齐、高凌霨、黄郛、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陆
徵祥、赵秉钧、朱启钤、熊希龄、孙宝琦、伍廷芳、江朝宗、萨镇冰、李经羲、汪大燮
、王士珍、钱能训、靳云鹏、龚心湛、梁士诒、王宠惠、王正廷、张绍曾、许世英、贾
德耀、潘复
各位将军觉得呢?
w********2
发帖数: 632
36
120年前的武汉在张之洞的湖广总督治理之下,可不是现在的武汉在中国的地位。张之
洞在慈禧的关照下,希望武汉的新洋务运动成为满清帝国的近代化转型的模范。但是张
之洞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超过了现在中共的所谓改革。张之洞在文化上建立了武汉大学
的前身,在军事上建立了新式陆军,和新式重工业兵工厂,和当时的高科技铁路,还又
民族轻工业,加上汉口原来的四大名镇的金融贸易地位,张之洞的湖广总督20年任期内
,武汉一直是当时中国的弄潮儿,和现在的上海,20年前的广州深圳是一样的地位,这
才有宋美龄27年到汉口觉得失落的一说。武汉的衰败是辛亥革命之后,虽然第一枪是在
武汉打起来的,但汉口却从此衰败。所谓风水轮回转。
看看历史就知道武汉的近代地位了: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
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
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歲中進士
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3071
37

陳瑞鈿結過三次婚。第一位夫人是愛國華僑伍月梅,是孫中山革命政府外交官員伍廷芳
之女,她是在廣東讀書時與陳瑞鈿認識的。在一次日本飛機夜襲柳州時,為救丈夫,她
撲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彈片擊中遇難,二人育有2男。第二位夫人是他在美國五年治
療燒傷期間結識的美國護士小姐,Francis Murdock,育有一女,但因1945年陳瑞鈿又
返回中國參加抗日,兩人因此分手。第三位夫人是楊瑞芝,是在中國航空公司工作時認
識的,於1948年結婚,育有一個男孩。陳瑞鈿現共有子女4人、孫子10人,曾孫1人。
他第一任老婆好英勇阿
x*******5
发帖数: 152
38
来自主题: Supershow版 - 我看柴静的《雾霾调查》有感
给大家贴一个蛮族勇士的文章
最后的印钱——2014年宏观经济综述一
1、本文会站在历史角度梳理这个国家阴差阳错的建国史,颠倒错乱的治国史。唯有了
解历史,才能预测未来。
2、经济的本质,是人。人心所向,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人心,就是历史的潮流,就是经济的规律。从清末到现在的百年历史之中酝酿着的潮流
,隐藏着的规律,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
序章 诸神的黄昏
之一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讲历史。对于经济学,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唯有了解历史
,才能理解经济。经济的本质,是人。人心所向,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
者亡。人心,就是历史的潮流,就是经济的规律。从清末到现在的百年历史之中酝酿着
的潮流,隐藏着的规律,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
满清失国的理由,在于由几百万少数民族控制四亿汉人,它完全没有社会动员的力
量。终清一朝,满清皇室对汉人都持压制态度。1840年代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从未进行
过真正的战争动员,几万清兵疲于奔命,进行全国范围的轮防,靠两条腿追着英国人的
战舰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敢:一旦汉人全面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军事力量,那推
翻满清朝廷只不过是...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39
袁世凯是中国司法现代化的重要奠基人。
一、创建警察制度。中国自晚清新政之前,管理社会治安的职责主要是通过保甲制度来
实现。保甲制度由来已久。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
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是封建皇朝
对社会的主要控制手段之一。但到了清末时期,保甲制度的积弊端显,成了一些保长借
机鱼肉百姓的手段。同时,八国联军在交还北京、天津后,根据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
约》规定,距天津20华里以内中国军队不得驻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防止天津
再次遭到西方各国的侵占、袭扰,袁世凯一方面上奏朝廷建议设立巡警(袁世凯《创办
保定警务并添设学堂拟定章程呈览折》),另一方面率先在保定设立警务局(1902年)
,两个月内编练出3000警员派驻天津。1905年,袁世凯向朝廷建议设立巡警部。获朝廷
同意并于当年设立。巡警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警察制度由此而生。中华民国
成立后,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共同存续多年(管辖范围有所不同,警察管理城镇、保甲
管理乡村),...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14828
40
不敢苟同。
電影只是其中一種文化,因為香港早年多國語電影就推斷粵語在香港地位低,實在有失
偏頗。香港自開埠一直以廣東人為主,雖然49年後有不少上海人抵港,但香港的經濟文
化主流一直掌握在廣東人手裡。從第一位華人太平紳士--伍廷芳,到第一個住半山的華
人富豪何東,無論是2,30年代還是4,50年代,再到如今,香港名門望族一直是廣東人
占絕對多數,華人政治經濟大權全部掌握在廣東人手上,何來粵語地位不及國語?
難道幾個娛樂圈的影視明星就代表文化走向?
f*****e
发帖数: 939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看看美帝侵略中国的历史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3806
你看看这里有几样历史书上还在教?
在鸦片战争前,美国已经向中国贩卖鸦片,规模不比英国小。例如,1817年,在输入中
国的鸦片总额四千五百箱中,美国占一千九百箱,大约42﹪。如果考虑到当时美国的经
济实力远远不及英国,那么可以说鸦片贸易对美国比英国更重要。鸦片战争以前,美国
几乎所有的在华商人都经营鸦片贸易,他们跑遍全世界搜罗鸦片,自己也承认把他们“
能够运到中国来的鸦片全运来了”①。不过,尽管美国当时贩卖鸦片比英国更卖力,但
是毕竟贩卖来的鸦片英国要少些,于是很多中国人就淡忘了。
在鸦片战争时期,美国也派了舰队来中国,积极为英军声援,并且迫使清政府赔偿“损
失”数十万银元。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立即派了一个特使,带着军舰来到中国,
叫嚣:“上次中英战争,实由于广州当局漠视英国官吏的权利所致。……如果在过去五
年经验的前面,中国政府回复到已经招致灾祸的途径上去,我们只有把这种行径,看作
中国企图再与一个大国战争的证据”。②中国被迫和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这个条
约对中国的损害远远超过《南京条约》。例如关...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 14:42:56 2010, 美东)
http://zhujingchun.blog.163.com/blog/static/1398592272010234342625/
成功男人背后有几个好女人-------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民国时期,社会还不是很“开化”。娶妻纳妾是正常的婚姻现象,前文(两房妻
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漫谈民国人物风月史(2)-----一代天才学人梁启超的
婚恋故事)提到的梁启超就是一例。娶八个十个偏房小老婆的也大有人在。享有“齐人
之福”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凯,一生正式迎娶的有1妻9妾,子女32人,其中儿
子17人,女儿15人;段祺瑞先后有过妻妾7人;张作霖有6房妻妾;曹锟4房妻妾,那算
是少的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又号称“三不知将军”,其中一项就是不知...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建党伟业》
《建国大业》之后又一部“数星星”的大作。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商业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集合了全明星偶像派阵容,109位明星扎堆出场把大家看的是眼花缭乱。
不论是已经提前“一饱眼福”的观众,抑或是还尚未走进影院的粉丝。其实,《建党伟业》131分钟背后,诸多“内幕”与“猛料”也许你并不知道。
猛料(一):《建党伟业》海报上的党徽出错了?没错。
不少网友发现,《建党伟业》首款电影海报上的党徽不是现在熟悉的“镰刀和锤头”,而是“镰刀和斧头”,是不是搞错了?
针对此质疑,导演黄建新解释说:“在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徽中,就出现过镰刀和斧头的形象,当时是为了实现工农联合,所以加入了一些农民元素在里边。此后,在秋收起义中,何长工等人为中国共产党设计了第一面党旗,之后党徽中的斧头才逐渐变为象征工人阶级的锤头。”有关专家也澄清了《建党伟业》海报党徽出错是网友误解了。
猛料(二):18分钟“删戏合集”不公布了?是的,永成谜团。
导演黄建新曾表示删去谁的戏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遂决定出一款“长达18分钟的被删减演员戏份合集”来向参演却没有露脸的演员致敬。但据媒体披露,黄建新表示很多演员都提出了不要将...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44
http://zhujingchun.blog.163.com/blog/static/1398592272010234342625/
成功男人背后有几个好女人-------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民国时期,社会还不是很“开化”。娶妻纳妾是正常的婚姻现象,前文(两房妻
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漫谈民国人物风月史(2)-----一代天才学人梁启超的
婚恋故事)提到的梁启超就是一例。娶八个十个偏房小老婆的也大有人在。享有“齐人
之福”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凯,一生正式迎娶的有1妻9妾,子女32人,其中儿
子17人,女儿15人;段祺瑞先后有过妻妾7人;张作霖有6房妻妾;曹锟4房妻妾,那算
是少的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又号称“三不知将军”,其中一项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姨
太太,后来别人帮他数数,最多的统计到40位。

在八卦史上,外交家顾维钧是民国美男子之一。“民国几大美男”有诸多版本,
每榜都有汪精卫,小顾的上榜率也蛮高的,从来不乏女性的追求。他虽然没纳过妾,但
是比起那些号称享受齐人之福的男人来说,从婚...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清朝太WS了
对墨西哥,两次,1905年,墨西哥学米帝搞排华法案,伍廷芳吓唬了一下,墨西哥自己
萎了,1911年,又来一次,这次古巴也跟着闹,程壁光正好带海圻舰从英国回来路过,
就去古巴吓唬了一下。墨西哥又自己萎了,海圻号就直接从哈瓦那回国了。
c******n
发帖数: 16403
46
1886 年,四艘令人生畏的战舰驶入长崎港,上面的外国水兵一下船,第一件事就是直
奔妓院。5名外国水兵在妓院外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却发现有些日本人可以直进直出。
受到这样的差别待遇,外国水兵们火冒三丈,把妓院给砸了个精光。日本警察立即出动
,逮捕了这5名水兵,不料军舰上竟冲出450多人,直扑警察局而去,而舰上的12寸巨炮
则调转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这下日本可没脾气了,面对外国的坚船利炮,只能乖乖
的放人,还要道歉赔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看,日本其实和中国一样,也有一段屈辱的历史。不过,在这则故事里欺负日本的"外
国",可不是英国或者美国。进入长崎港的舰队,乃是我大清国的北洋水师,而这段日
本学生人人皆知的往事,在中国的教科书上可是只字不提的。8年后,日本人在卧薪尝
胆之后,一举消灭了被认为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
附:
偶然访日酿流血事件
北洋舰队第一次访日在1886年。当年7月,李鸿章接到袁世凯报告,说朝鲜有人谋划联
俄防英,而俄国正觊觎朝鲜元山口外的永兴湾。朝鲜一向是大清的保护国,清政府深知
,一旦朝鲜落入它国必将危及自身...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798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or (mito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香港在英国统治期有没有推动民主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3 15:34:52 2014, 美东)
香港在1841年鸦片战争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两年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颁布了《香港
殖民地宪章》,以作为香港法律的基本依据。香港的行政首脑是英国任命的总督,立法
机构则是由官方委任的香港立法局。1884年,当局任命了第一位华人议员,也就是后来
成为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的伍廷芳。在英国统治的头一百年间,香港没有出现过有影响
的政治改革风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8月30日,英国宣布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年零8个月前香港沦陷时成为日军
战俘的香港总督杨慕琪(Sir Mark Young)第二年5月重新上任。这位出生在英属印度
的剑桥毕业生终生在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各个殖民地任职,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留
下了他的足迹。1941年9月,杨慕琪接任香港总督,三个多月后就被...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48
1918年五一节,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写道:“北京的人口
不过93万,可以大胆地说,有一半以上是游手好闲的人……”“清朝遗老遗少居住在那
里,他们利用与帝王的关系,不从事固定的职业。”“还有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以及
簇拥在他们周围的各种寄生虫。”
@疯狂历史:黄麒英,广东南海人,以街头卖武为生,清道光27年在佛山生下儿子黄飞
鸿。黄飞五岁习武,17岁起教武为生,后在广州西关设跌打医馆,兼职保镖。24岁时娶
妻罗氏,三月后病逝;又娶妻马氏,不久病逝;娶妻岑氏,又病逝;68岁续弦23岁的莫
桂兰时怕被克死,改称妻为”妾”。”妾”于1982年在香港逝世,享年90岁。
@疯狂历史:1905年4月24日 (农历三月二十),清廷从伍廷芳、沈家本等人的奏请,下
诏将刑律内的重刑:凌迟、枭首、戮尸三项,永远废除,凡死刑至斩决为止。中国五代
就有凌迟,至明清时达至高锋,用刑广范。明朝宦官刘瑾被施凌迟,割了三天三夜;明
朝名将袁崇焕被施凌迟时,北京百姓争买其肉,下酒生食之,以泄其愤。
1949年,大批难民逃离大陆去台湾。这些人用金条换舱位、或靠人际关系挤上早已客满
的“太平轮”客轮...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605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chihaisai (h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5 12:35:04 2017, 美东)
他的名字就叫丁龙!
一、
200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国哥伦比亚大学发出了一份寻人启事,寻找100多年
以前一位名叫丁龙的中国人。2012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在《华人世界》中,寻找
这个丁龙。除此之外还有《南方周末》等媒体也都寻找这个人。
那为什么要寻找这个人,这个人究竟干了什么,这还要从哥伦比亚大学的保罗和米亚夫
妻的故事寻人启事的故事讲起。
保罗安德尔哥伦比亚大学现任副校长,日本电影研究专家,倡议将东亚系肯特楼更
名为丁龙楼; 米亚安德尔,保罗的夫人,美籍日裔,早年学法语,从未接触过历
史钩沉。从寻找丁龙开始,成为职业“考古”学家。
前些年,安德尔夫妇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院,看到学院“丁龙汉学讲座教授”这个
头衔是世界汉学学者的最高荣誉,迄今只有四位教授荣膺。他们原以为这个丁龙是一个
当时的大人物。但是发现丁龙仅仅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這算不算孫文的黑歷史。。。
中国同盟会确认其政纲为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十六字纲领:内田良平在《日本之亚细亚》一书中提到孙中山1906年以来曾对日本朝野
人士游说,以中国革命后在长城以南建国,满蒙让给日本,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报
酬。鞑靼长期以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因此“驱除鞑虏”的口号给蒙古族的心
理冲击不亚于满族,蒙古王公对伍廷芳的质问最足以反映这种疑惧心理:“共和国将仅
以十八行省组织之乎?抑将合满蒙藏回共组织之乎?如诸君子欲合全国共谋组织,则满
蒙藏回土宇辽阔,几占全国之大半。其人民习惯,只知有君主,不知何谓共和,更深惧
诸君子少数专制之共和。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