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w****2 发帖数: 12072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动漫的问题所在(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8 17:06:11 2011, 美东)
1) 文革还在拍动画片,拍动画片就需要人,人才断不了。看看美影厂
看看一些WG出产的动画吧。
小号手:http://www.ku6.com/show/geguBNCk_pUiMolM.html
两只小孔雀:http://www.ku6.com/show/3qotwbaE_hV9CNlM.html
长在屋里的竹笋:http://www.56.com/u50/v_MjAzMDQ4OTU.html
东海小哨兵: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YBMgJVEJyw/
WG动画其实是国产动画的一个转型期,由神话题材转向现实题材,而且在表现手法
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上面的动画里你可以看到木偶,剪纸,年画,皮影,国画,工
笔等等优秀的传统技法。配乐也是极具中国韵味的。
1972年 放学以后 动画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1972年 万吨水压机战歌 剪纸 胡进庆 邬强 上海美影厂
1973年 小号手 动画 王树忱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1973年 东海小哨兵 剪纸 胡雄华 上海美影厂
1974年 带响的弓箭 剪纸 胡进庆 上海美影厂
1974年 小八路 木偶 尤磊 上海美影厂
1975年 出发之前 剪纸 周克勤 钱家辛 上海美影厂
1975年 大潮汛之夜 动画 唐澄 邬强 上海美影厂
1975年 渡口 动画 何玉门 上海美影厂 &2T#yN
1975年 骏马飞腾 木偶 靳夕 刘惠仪 上海美影厂
1976年 长在屋里的竹笋 剪纸 胡进庆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1976年 大橹的故事 木偶 尤磊 上海美影厂
1976年 金色的大雁 剪纸 特伟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1977年 芦荡小英雄 剪纸 胡雄华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1977年 山羊回了家 剪纸 胡进庆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1977年 两只小孔雀 动画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1977年 小石柱 动画 王树忱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1978年 西瓜炮 木偶 靳夕 上海美影厂
相比WG的这些反映生活的动画,难道我们要永远在神话和名著中打转吗?WG就算是
转换了题材,动画制作的水平依然在那呢,依然在国际上拿奖,你怎么解释现在制作水
平的低落呢?因此旧体制和WG从来不是中国动画衰败的原因。
2) 明显地从1977年到1992年前,中国动画界的表现还是相当活跃的,佳作不断。在这
十多年里,文革没有了,教育正常了,老人们都还在拍片,“传帮带” 完全可以办到
。文革又没中断中小学教育,相反文革期间一举普及了中小学教育,文革1976年就结束
了,1977年就恢复高考了,读大学才四年,就算在动画行业里再泡个十年,90年代初也
该出成绩了。结果呢?结果是从90一直惨淡到05年,这是“文革人才断层”搞出来的?
别开玩笑了。有这么推御责任的吗?你以为是“文革”是背黑锅专用词啊?再过三十年
,中国动画上不去,是不是还要哭“全是文革惹的祸啊”?
老谋子1978年赶了个高考末班车,1982年毕业,1984年担任《一个和八个》和《黄
土地》的摄影师,1987年转行导演《红高粱》拿奖拿到手软,拿到这样的成绩十年不到
。拿严定宪来说,1953年毕业入行,1959年的《一幅僮锦》动画设计,1961年的《大闹
天宫》动画设计,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同样十年不到。
80年代后的动画人不如电影人,也不如前辈,全是“文革遗毒”?
人云亦云简单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文科思维。
3) 也不瞧瞧1978年之后中国都发生了什么事。文化决定于经济,决定于大环境,而不
是个人的一厢情愿。
改革开放之后的热门词是“下海”,是“三来一补”,80年代开始,美日瞧上了中
国的低工资,披着各种马甲来内地开动画加工公司,开的工资比在国企高多了。到八十
年代末,中国动画的老牌子美影厂的年轻人都跑到差不多了,全辞职做加工动画,干个
几年赚够钱就转行去了,70年代培养出来的人才一下全军覆没了。
聂教授曾经长期在该厂工作,他对该厂的发展史非常熟悉。他说,上海美影厂在80
年代的时候还很辉煌。那时是国家统购统销,美影厂只要制作影片就行。80年代后期,
体制改革,改成自己制作的东西自己去卖。恰恰在这个时候,国外的动画企业开始进入
中国,给美影厂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国外在深圳等地办的许多企业,为吸引人才,
“他们开出的工资至少是美影厂的10倍,高的有的达几十倍。美影厂大量人才就哗哗地
往那边流。”
做动画加工对动画的原创性伤害非常大。
来加工的动画分两种,一种是欧美,另一种是日本,这两种风格都和原本的中国动
画截然不同,原本纯正的中国风动画渐渐消失,所以新出来的动画不是美式的就是日式
的。相比较欧美的动画加工,日本的动画加工对中国动画的伤害更大。
为何?因为日本动画加工的模式。
欧美加工动画在国内的最高职位是执行导演、原画、修型等,涵盖了动画中期制作
的所有流程,在国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而日本动画加工在国内主要是做动画(专
业术语,指画出关键动作中的过渡动作)、上色等工作,所以日本的动画加工就只是加
工,是结构不全的制作。
日本人先把原画做好,然后发过来给中国人加中间的动画,这是不用多动脑子,连
农村青年也能干的活。长期不动脑子的结果就是把脑子废了,把原本的技术扔了。
说中国动画“不缺技术”是个笑话,“不缺技术”的中国动画人,绝大部分都给外
国公司打工去了。
4) 幸亏这个情况在05年后终于有了转机,一是国家出台了动漫扶持政策;二是内地工
资上涨,导致美日开始把动画加工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印度等国家去了,这就逼得
原来依靠加工过日子的内地动画公司不得不走起了原创路;三是《虹猫蓝兔》、《喜羊
羊》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的盈利希望。
建国50周年,把跑去做欧美加工的人抓回来做了一部《宝莲灯》做献礼片。都20年
了,还在神话题材里转不出来,这也是“文革”的错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