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相关主题
32个正念的练习 - 一行禅师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以正念來區別正定與邪定原始佛教简史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我目前对打坐的理解 (转载)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合集] 原始佛教简史
合集2.我来贴一些我们惟觉老和尚的开示吧
止禅和观禅-两条不同的道路刹那定,慧解脱,乾观者
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禅定坐禅实践概论 -- 重返兜率天
[转载]如何对治嗔心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呼吸话题: 正念话题: 念住话题: 色身话题: 阿姜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g
发帖数: 17520
1
三股繩
Three Strands of a Rope
1959年8月19日
如果你從來不曾作過禅定,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不忘記呼吸的意思是,始終對出入呼吸有念住。不受幹擾的意思是,不要抓住任何其它
事去想。如果心念集中,但你在想其它事,那不叫正定。你的念住必須保持在工作範圍
裏,換句話說,要意守呼吸。
不要對呼吸施以壓力、使它緊繃、或者屏住呼吸。要讓呼吸自在、舒適地流動,好比你
把一只新鮮雞蛋放在棉墊上。如果不是扔下或者按下,它不會壓扁開裂。這樣你的禅定
進展就順利。
呼吸是一件事,念住是另一回事,你的覺知又是一回事。你必須把這三件事擰在一起,
不讓它們相互分開。換句話說,你的覺知必須隨著念住,想著呼吸。你的覺知與念住,
同時又必須守著呼吸。只有那時你才可以說,這些是禅定的因素。
當你把這三件事擰成一股繩時,要把覺知集中在觀察出入呼吸上,看它是不是舒適,是
闊展還是有限制、是寬還是窄。哪種方式感覺舒適,就繼續那樣呼吸。如果不舒服,要
不停地改變,直到舒適爲止。
如果你過於強迫心智,它必然會彈開。如果你過於放松,它會迷失。因此試著以適當的
方式照料它。重要一點在於,你的念住與警覺必須慎密,在整個呼吸過程中進行調整。
不要讓心流出去追逐其它念頭。
念住好比一個清醒著的活人。心失了念住,就好比我們在墳地跟屍體睡在一起。除了臭
味與恐懼,什麽也沒有。這就是爲什麽,我們要學習隨時對自己在當下有念住。切斷一
切關於過去、未來的念頭,不去抓緊、思考,因爲這些事好比妖魔鬼怪,有欺騙性與迷
惑性。它們浪費時間,把你往下拉扯。因此只關注呼吸,因爲呼吸給我們生命,把我們
引向更高的快樂。
念住好比一塊魔皂,在擦著呼吸。警覺則是另一塊魔皂,在擦著心。如果你不停地隨著
呼吸,有念住、有警覺,你的身與心會有價值、純淨起來,只要你活在世上,會有自在
;你死時,不會經受困難。
如果心念集中,但是忘記呼吸,去想其它事,那叫妄定。如果心因爲睡著而放下一部分
五蓋,比方感官之欲,那是妄解脫。只有心堅定地集中於念住與呼吸,才是處於正定。
只有心聰明地看穿五蓋的把戲,放下它們,才稱爲正解脫。
如果念住與警覺在心中持久地確立起來,我們的見就會正直、我們的定才是正定,好比
兩道光柱相遇: 升起明辨之光。有時候,明辨在心裏只升起一小會,卻可以滅除巨大的
雜染。譬如,它可以放下一切執取之蘊。它可以藉放下色身,舍棄自我觀念; 藉放下感
受,舍棄對修持與戒律教條的執取;藉放下辨識、心理造作與意識[想,行,識],舍棄疑
惑。
經裏教導我們,要藉著修持正定,培養這樣的明辨。即使它只升起一眨眼的工夫,也可
以爲我們帶來許多、許多的善益。好比原子彈,體積雖小,卻可以給世界造成驚人的破
壞。
從內心升起的明辨是難以描述的。它是丁點小的東西,不像在學校裏學了記住的知識。
那就是爲什麽我們不能談論它。佛陀甚至爲比丘們制定了戒規,禁止他們談論自己的修
行成就。因此我們無從了解他人是不是聖弟子。這件事由每一個聖弟子獨自覺知。
-----------------------------------------------
身念住的3心
这种修法是要念住于各种姿势:行、住、坐、卧。譬如坐的时候「三心」

精进、正念、正知

要觉照坐姿,也要认知它是坐的色身。
是三心
(
而非我们自己
)
在观照坐的色身,就像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观众只是注视着演员,而
不会去控制他的行动或演出。看戏就像活在当下一样,对于过去与未来是没有兴趣的。
因此修行者
练习的时候要像看戏一样。例如,当他观照坐的色身时,疼痛会产生而他知道是坐的色
身痛,这是
苦苦,但不要去观照苦受,因为这是修习身念处,要保持在当下一再重复地观照是坐的
色身苦,直
到不得不变换姿势,他就可以体会到存在坐的色身当中的苦谛。这是由于苦苦来自于色
身,而身心
即是苦谛。
以同样的方法来观照坐的色身、走的色身等等,观照这些色身必须像注视着一个我们没
办法控
制的人一样,色身是所缘,而修毗婆奢那是心的工作,所以心必须保持在当下才能启发
智慧。因此
心必须观照现实的情况
(
如,心在听
)
,而非去创造现实,我们只要观照现前的状况即可。任何想控制
心的意图都表示我们想要见实相;这种想要见实相的贪念会使我们偏离中道和当下。
精进、正念、正知三者一起运用于观照身心,如果正念太强就会减弱正知,修行者必须
注意到
这一点,这种洞察力称为觉察力,觉察力观察到三者没有保持平衡时,修行者就要调整
精进、正念、
正知三心使它们平衡,要有更好的觉照力才能做到这一点。苦苦产生时,坐的色身会因
为痛而改变
姿势
(
这种情形就像我们在社交场合,坐久了不舒服就会调整姿势是一样
)

具足「如理作意」
(

1)
,我们就可以注意到是疼痛的觉受迫使身体从坐姿变换到另一个姿势的。
改变姿势的时候,疼痛跟入了新姿势中,而「如理作意」能注意到新姿势只是从旧姿势
中暂时解除
痛苦而已。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因为大多数的初学者会不喜欢旧姿势而认为新姿势使
他们感到舒

========================================
个人觉得后者说地正念太强的意思是指,想要融入呼吸的心太强, 也就是说如果有妄
念来袭, 回到呼吸的“动作”不平缓, 太造作,有大的“尾韵”,导致对呼吸的觉受
敏锐度下降。所以不能确切地说是“正念”, 是前者所说的“强迫于心智了”
三股绳是指呼吸, 呼吸的感受, 和对呼吸的“粘力”(微控),三个processes,
三者虽不能割裂, 但是可以提升某一个process的觉察, 也就是说, 可以感知到
1.色身在呼吸, 2, 呼吸对色身的反馈。 3. 有一个对反馈做评判而加以“干涉”
如果能够把每一股理出来都撸顺了,就能绞在一起,3者“自己”各自影响
不需要用力打方向盘, 只要微调即可
t******g
发帖数: 17520
2
链接很容易找到, 我就不贴了, 防止买买提因为link而删帖
btw, 初期是分不清心和心所的,所以不必纠结。
t******g
发帖数: 17520
3
对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跟着感觉走”
不能耽搁, “当下”就是“当下”, 很多时候, 我等初学
对觉知总是lingering 对上一个moment的判断, 犹如刻舟求剑,
逗留在过去。
就象是在门口迎客, 总是想看清楚客人的样子, 弄地下一个客人都握不到手。
更加看不清楚, 所以暂时不要太在意客人的样子, 知道有个客人, 握个手就到下一
个。
t******g
发帖数: 17520
4
下面的转贴也提出了正念的的三个心所,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三篇文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虽然都在讲一个东西。。。初期修行, 正念是多么的重要
==================
转自
智慧之树,不返之流
——观禅的修行与进程
慈济瓦禅师 著
。。。。。。。
多年修行和教学之后,我觉得正念始终在场。正念都是前导,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作用中
。多修习之后,正念似乎无所不在,经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圣弟子具足正念,守护根门,能避免杂染,修行清净。避免过患,
修行无过,保持清净,比丘的领域和父家是什么?四念处。」
-增支部第七卷(Aṅguttara Nikāya VII)
「于五根门处,遍布正念之网,精密而细微,可以捉住烦恼,以清明观智消灭之。」
-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
「善友入灭,大师已远。如今没有友情能够等同于有正念引导的身守护。」
-阿难长老偈(Ānanda-Thera Gāthā)
「阿难,比丘以自为洲渚,以自为皈依,莫异依止,佛陀教法如何以自为洲渚,
以自为皈依,莫异依止?比丘安住于身、受、心、法,以热诚、正知、正念,
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大般涅槃经(Mahāparinibbāna Sutta)
当我们发觉正念的本质(至少在某些方面),此时我想就是修行真正开始的时候。于是
我们努力生起正念,直至正念连绵不断。三个心所会在正念生起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
我们去检视,会很有趣味,它们是:
1. 想(saññā)
2. 作意(manasikāra)
3. 思(cetanā)
当我们对正念有了正确的「想」,经由「作意」,「思」会调整心的状态和所缘,结果
就进入有正念的状态,我们可以视「思」为驾驶者,「作意」为方向盘,「想」则是知
道自己在何处。
这样就可以看出,正确的「想」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就如给未听过黄金的人讲找黄金,
我们必须让初学者对正念具备正确的「想」。
现在可以谈谈正念是什么了。我记得我以前并没有努力去弄清楚这个重要的心所是什么
,可能根本没有很好地将正念与正定区分开来。也许是到处都碰到这个字,我才注意这
个心所吧!我搜寻相关文献之后,便有了越多了解。总之,我无法想出是哪一个情况让
我正确理解正念,倒比较像在许多修习之后,从直觉中呈现出来。好像小宝宝,学会了
走路和平衡,长大了些,一切已经很自然了,然后觉得好奇:「我到底是怎么学会平衡
自己的?」。
我从文献中查寻正念的意义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很幸运,遇见一位禅修老师非常精通阿
毗达摩,他为我开启了一个内在的新理论体系,我尽我所能地大量学习,结果我更能觉
知心所的种类——以前可没这样。
正念心所通常定义为「忆念」,这好像并未搔到痒处,所以我没放在心里。「记忆」和
「忆念」看起来是想蕴连接到过去的作用。此外,文献上还解释正念有「不漂浮」(
apilāpana)的特性,也以插入插头为例,它和漂浮的事物不一样。我看了还是没什么
感觉。这个定义看起来更像所谓的定或心一境性(ekaggatā)。
然后还有不遗忘(asammosa)或「不遗漏」的作用。正如第一个定义,我认为类似「记
忆」﹐但我必须承认,遗忘与疏忽有关。遗忘的相反确有正念的意味。
至于正念的现起,文献上描述的是面对面,或正面遭遇所缘,这令我觉得模糊而困惑,
不懂这与正念有什么关联。于是,我就像平常那样,归咎于自己的无明,把它放一边,
待有朝一日自己更有智慧时再回来检视。
最后一个,坚固的「想」并运用正念于身受心法是正念的近因,这很明显。所以我很高
兴掷四球至少中了一球 。大致我一开头便反复推敲「正念」这个字,幸好理解得和真
实意思差不多。另外还有别的字,如「不放逸」,是巴利文appamāda翻译过来的,也
有道理,我也就用了。我想,若继续读下去,一些字──如「彻底性」之类──也会有
用,于是我就这样将就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碰见一些刚开始所接触到的定义的更好的翻译。那是我从缅甸老师
听闻而来的,来自于一本书,把正念重新定义为非浅表(non-superficiality),自然
更合情合理。我认为修行者所翻译的经文大不同于学者所翻译的。因此,我不知道自己
若一开始便这样读,是否就能理解了。也许会吧,不过因为没有体验,或许也不会像现
在这样洞察那么多的内涵。
但在那时,我已经有一些新发现了。有一次我读诵《增支部》(Aṅguttara Nik
āya)时,注意到所有好的心所都在三类特质之下——清明、平静、柔软。既然正念在
一切善心中都有,随这些善心而来的了知和觉知,就属于我们所认为的正念状态,这应
该没什么问题。这十分有助于禅修指导。我注意到许多参加精进禅修的人反而绷得很紧
,可能是用功太过,结果强调了定力,却没想到失去了正念。因此,我将正念的重要性
置于定力之上。
自此以后,每次禅修我都会阐释这三种特性,叮嘱禅修者要确定自己至少有这些优质的
心法其中之一,或三者全有。
t******g
发帖数: 17520
5
如果看上面的东西有存疑, 是好事,
因为上面的东西已经快到了一个不能言传的层面了, 并不是说它神秘
而确实是难以形容, 就象形容芒果的味道,每个芒果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确实很难归纳
所以就在于自己的探索。。。
G**W
发帖数: 1865
6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c***h
发帖数: 2262
7

不是的,是这样,我说明一下,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已
“离”是暂时,不是”断”的意思。 ”断”是永远不升起,”断”很难
初禅暂时脱离五盖(包含贪嗔,应该是欲界贪嗔),少了五盖的打扰,而生出喜乐
也就是,我们平常人会因为五盖不断升起,而心里不怎么不舒服 (一般叫”苦”)
一离开五盖,马上就显出本性、本心、….
不管大家叫”它”甚么,总之就是少了五盖的那种状态
清明、纯净、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观察敏锐、喜乐、离许多苦
但还有喜乐,所以更细的贪嗔当然还是有,更当然贪嗔没有断除
所以很多人总说,不要喜乐,喜乐不好,要消除
不过这也太挑剔了,我觉得,有这样就很好了,先享受一下再继续又何妨
何况多数人好像把”喜乐”当仇人,整个态度不对了,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要解脱,可以先当天人(随时喜乐),且一定要有这过程
总之,这时要先稳固下来,随时保持这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恭喜喜乐之人,千万不要让他把喜乐当仇人。
喜乐就是”受”,乐受
佛陀是说,接着要以”喜乐”为所缘,观察喜乐,喜乐(乐受)之缘起,
也就是四念处中的”受念处”
这里佛陀设计得很巧妙,先有初禅,喜乐,然后观察喜乐、喜乐之缘起
不然,我们要一直观察”苦受”吗? 随时有苦受,去观察它也对
是本来就有苦受,一直有,可随时有喜乐,就别那么自虐了,效果一样,快乐修行不是
很好吗?
佛陀时代,外道总是奇怪,佛弟子怎么都是充满喜乐的
内观禅修应该要求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吃饭说话都是这样的境界
通常,佛陀那时代,主要是教导以观呼吸(安那般那)、经行,应该是以这些方法来达到
初禅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c***h
发帖数: 2262
8

最近听到电视介绍黄蘗希运当年的故事 真是特别的禅宗教学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对当时的大乘的革命(也许多数人不这么认为,我不知道)
那是一种 我觉得是回到佛陀时代 人的佛法
说的是每个人自己 自己这个自然的人 该怎么办
自然的人该是怎样 先站稳 把外界乱七八糟的佛教或世间传统观念先脱去 再谈
一棒敲过去 想想 真是妙 很想赞美
这只是我的看法
我觉得,如果没有禅宗,中国佛教应该黯淡了,现在就很黯淡。
可惜儒家没有黄蘗这种大师来革命,回到孔子的初衷
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道家,重新从自自由由的人来看问题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t******g
发帖数: 17520
9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答: 禅修问题的回答都很简单和实际,都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但是有些琐碎, 尤其是这样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哈哈哈, 我尽量长话短说。
想着佛陀的品质, 是“佛随念”, “佛随念”是什么那, 网上的解释有很多,
抓不抓地住精髓就看个人了, 弄成对佛陀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盲目歌功颂德,
也是很多的。。。更甚者, 是定力强, 能够观想出佛陀形象, 然后和身体合一
这就是“过”太多了。。。
因为佛随想
个人来看就是以心目中对佛陀品质的崇敬而获得修行动力
或使心情平静,这篇文章是阿姜李在1957年的时候对没有禅修基础的居士说的,
当时泰国是佛教国家, 接触佛教的人多, 所以佛的功德品质的概念深入人心, 加以
开发可以积极地安定人心,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除了佛岁念, 还有其他随念,
目的都是相同的, 对本人来说, 佛随念的作用没有其他随念,比方说死随念的作用大
,还有慈心禅, 因为相对来说开发的时候比较费力。或许是我对佛的神话光环比较弱。
我遇到的一个人用的观音菩萨,来作为随想的目标, 他说可以让其迅即入定。
南方人, 或许家庭背景是崇拜观音菩萨的。
所以“佛陀的品质” 在于个人对佛陀敬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如果思维这个概念
能让人得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能够激励低沉的心, 或者是高飞的心沉静, 使得心
能够对呼吸产生热诚。。。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什么是禅那, 初禅是什么, 和道果有直接的关系吗?
初禅的喜乐是怎样的”状况“, 佛经中有说
禅那的作用是什么, 和其必要性。。。
什么是佛?
大家各自探索吧, 说起来就太复杂了, 有心的去看我推荐的
Piya Tan 的读物吧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t******g
发帖数: 17520
10
我曾经发过禅修从放松开始的帖子
如果从那篇联系到这篇, 刻意地自我放松
和各种随念的功效是一样的, 那就是不让自己受到干扰
善寻就是让一些没有那么多过患的思维取代一些对入定有很大阻碍的思维
比方说工作很忙(会牵扯太多太多思维, 就象漩涡一样把心扯入其中),
那么如果”公司被一把火烧了,或者自己辞职了“这种想法能够有效阻断思维的繁殖发
酵, 那就是有益的。
但这样是比较被动的
主动的是知道这些都是情绪, 情绪不是”自己“的, 不是自己想要的, 是来了去的
, 用这种心理层面去对待, 可以是妄念减少
不管主动被动, 虽然是重要的初期的功课, 但这些都不是目的, 这些只是在
磨刀, 目的是培养觉知的觉知。而这种觉知的觉知就是杀贼的大杀器
相关主题
止禅和观禅-两条不同的道路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原始佛教简史
[转载]如何对治嗔心我目前对打坐的理解 (转载)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g
发帖数: 17520
11
就我读的一些资料, 一个证果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初禅的
至于初禅能否到4果, 这个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可以, 有人说不会
这个是不会是指,随着修行深入, 自然而然一定会带到4禅
转个这个
亲身实践
——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eeing for Yourself———A monk recalls his teacher’s bootstrap method for
navigating the jhana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4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简介: 本文原载于英文佛学杂志《三轮》2004年冬季刊。]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修小册子,便让我去寺
院后山上坐禅了。这本小册子是他的老师阿姜李写的,开头讲呼吸禅定方法,结束时谈
到怎样用这个方法达到前四禅。
以后的年月里,我看见阿姜放把这本书给了他的每个新学生,无论居家人还是
比丘。尽管小册子里详细讲述了禅那境界,他自己却从不曾对哪个学生说,他们已修到
哪个特定境界。学生对他讲述某个重复出现的禅定经验时,他愿意讨论的,并非那是
什么、而是该怎么办: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哪里、把哪些东西放下、改变什么、保留什么
。接下来,他教学生怎样对这个境界作一些实验——怎样使它更稳定,更寂止——以及
怎样判断这些实验的结果。如果学生要把个人进展与书里的禅那描述作对比,那是他们
的事,与他无关。阿姜放从未这般多言地讲过,但是以他的教法,这个意思是很明显的。
他持这个态度,道理也是很明显的。有一次他给我讲自己年轻时的禅修经验。
“那个年代与我们现在的做法不同,没有什么书给你解释一切。我开始跟阿姜李学习
时,他 要我把心定下来。因此我就集中意念向下、向下、再向下,越向下越沉重、困
钝。我想,这肯定不对了。于是转过来把意念集中向上、向上、再向上,直到找到一种
平衡,就懂了他的意思。 ”
像这样的诸多经历使阿姜放理解了: 必须亲自尝试,了解教导中哪些必须照字
面意义去做、哪些必须当成比喻; 你得自己判断做得怎样; 你必须有创意、愿意实验、
愿意冒险,去解决禅修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作为老师,阿姜放要求弟子培养的也同样是这些自足、创意、愿意冒险、
亲身尝试的素质。他不仅谈论这些素质,而且还把你逼到某个处境,不得不去发展这些
素质。如果他老在一边替你认证: “对,你已经达到第三禅那,” 或者 “不对,那只
是第二禅那”,便绕过了他要你培养的那些素质。那样他便代替了你,来决定你心里发
生的事; 而你就卸除了正确分析自身经验的责任。正如他有一次告诉我,“我要是解释
一切,你们就习惯于等著东西放在盘子里送上来。以后修行中发生问题,你却没有一点
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怎么办? ”
因此,跟著他学时,我只得在不确定中冒险。如果禅定中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
现象,我就得坚持下去,随时观察,之后再作结论。即使那样,我学会的是,对自己禅
修经验的标识,也不像镌刻于石一般永久。其实它更像个便条: 给自己作个方便的记号
,以后熟悉了自己境界的版图时,可以揭下来,粘到别处。这堂课学得很有价值,自己
一直应用于禅修的各方面。
尽管如此,阿姜放并没有让我独自重新发明法轮。经验告诉他,有些定力训练
办法较之其它办法,能更有效地把心智引向这样的境界: 你在其中可以发挥创意,精确
判断实验结果。 他对那些方法的推崇是很明确的。以下是他强调的要点:
高度的定力对内观的开启是绝对必要的。 阿姜放常常说,“没有定力作为深
厚基础,内观不过是概念而已。” 为了明确观察苦与苦因,心必须平稳、寂止。为了
保持寂止,需要有高度自在感,只有高度定力才能够提供。
在某种禅定状态下要获得洞见,你必须在那个状态下保持很久。如果你不够耐
心,急著从一个境界转到下一个境界,或者你达到某个境界后分析得太仓促,便不曾让
它充分展现出来,也没有给自己机会去彻底熟悉它。 因此你必须学会这个技巧,努力
培养它,用于各种情形。你从不同侧面去观察,随时间变化去观察,看看与最初印象是
否一致,是否真是喜感、空性、自在。
为培养全方位观智,最佳禅定状态是保持全身意识的状态。 阿姜放平时不指
出你达到的境界是什么,但是有两个例外,那两种情形都来自错误的禅定。 第一种状
态是,当呼吸达到极其舒顺时,你的注意力从呼吸开始漂移到这种舒顺感本身, 你的
念注开始模糊,对自己的身体与周遭的觉知迷失在一团愉快的朦胧里。出定时发现自己
不能准确地指明自己刚才注意力集中之处。阿姜放称之为“痴定”(moha-samadhi)。
第二种状态,是我在一天晚上进入深定 的情形下遭遇的,它极其精细,对任
何哪怕突飞而过的意念都不去注意或者标记。我落入了这样一个状态,在那里失去了任
何身体觉受,内外声音、思想或觉 知都不存在了——只留下一丝意识,出定之后知道
自己当时并不曾睡著。我发现自己可以在那里定上许多小时; 时间却过得飞快, 两个
钟头快如两分钟。我还可以“编程序”,让自己在某个特定时间出定。
在一连七夜进入这个境界之后,我告诉了阿姜放。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
欢它么?” 我答,不喜欢,因为自己第一次出定时有点昏沉。 “很好”,他说: “只
要不喜欢,你就安全了。有的人实在喜欢,以为那就是涅槃寂止。实际上那是无想天 (
asanna-bhava)。它连正定都不是,因为你根本不能在那里作观,获得任何明辩。但是
它确有其它用处。 ” 接著他告诉我,有一次他做肾脏手术,因为不信任那位麻醉师,
便让自己在手术期间进入了这个定境。
这两个禅定误区的错误,在于其觉知范围有限。如果你的觉知整个给挡住了,
如何有全方位观智? 然而从那以后,我曾注意到,有些人可以藉著高度专注,熟练地屏
蔽大片的觉知领域,这样的人在心理上也 惯常有分离(dissociation)与否认(denial)
心态。 这就是为什么阿姜放以阿姜李为榜样,所教的呼吸禅定,要求对于呼吸能量贯
通全身有著全方位意识(all-around awareness),对这个意识作实验、对它把握自如、
然后令其寂止,不干扰对于心智微妙起伏的清晰禅观。这种全方位意识有助于消除那些
盲点,无明常常潜伏于其中。
产生内观智的理想禅定状态,是你身在其中,也能够分析苦(dukkha,张力 )
与非苦。一旦你能在这个状态里定驻下来,阿姜放会建议把注意力从专注目标上“拿开
”, 不过要离得不太远,不至于破坏禅定。从那个角度,你可以判断禅定中哪个层次
还存在张力,然后释放它。初始阶段通常包括检查自己与呼吸的关系,探索体内呼吸能
量的微妙层次,以便于达到更深的静止层次。一旦呼吸完全静止下来,对色身的觉受开
始分解,成为无形的雾体,随之探测到的,是对“空间”(space)、 “觉知”(knowing
)、 “合一”(oneness)等等觉受,这些便替代了色身觉受,如洋葱般一层层剥除。无
论初始或者高级阶段,基本模式是一样的: 探察导致不必要张力的感知层次,或者说心
理造作,然后放下,找到更精细的感知层次或造作,一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放下。
这就是为什么,只要你能保持稳定的觉知与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还是第几禅那,是无
关紧要的,因为你处理禅定的方式是一样的。阿姜放要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张力与放下张
力的问题上,以此向人们指出了一条道路,自己鉴定自己的境界,无需问外界权威。而
且看起来,这个自我鉴定的过程——张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与止息之道——
正是四圣谛所阐述的主题。如佛陀所说,你以这些原理观察诸法,便能够走向彻底解脱
t******g
发帖数: 17520
12
校长的问题来自有些人的 “念住”的时候就是“觉醒”的时候的论调,
但是念住是缘起
而涅磐是非缘起的
念住(正)导向正定, 而正定是见涅磐的一个基础
所以
t******g
发帖数: 17520
13
三股繩
Three Strands of a Rope
1959年8月19日
如果你從來不曾作過禅定,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不忘記呼吸的意思是,始終對出入呼吸有念住。不受幹擾的意思是,不要抓住任何其它
事去想。如果心念集中,但你在想其它事,那不叫正定。你的念住必須保持在工作範圍
裏,換句話說,要意守呼吸。
不要對呼吸施以壓力、使它緊繃、或者屏住呼吸。要讓呼吸自在、舒適地流動,好比你
把一只新鮮雞蛋放在棉墊上。如果不是扔下或者按下,它不會壓扁開裂。這樣你的禅定
進展就順利。
呼吸是一件事,念住是另一回事,你的覺知又是一回事。你必須把這三件事擰在一起,
不讓它們相互分開。換句話說,你的覺知必須隨著念住,想著呼吸。你的覺知與念住,
同時又必須守著呼吸。只有那時你才可以說,這些是禅定的因素。
當你把這三件事擰成一股繩時,要把覺知集中在觀察出入呼吸上,看它是不是舒適,是
闊展還是有限制、是寬還是窄。哪種方式感覺舒適,就繼續那樣呼吸。如果不舒服,要
不停地改變,直到舒適爲止。
如果你過於強迫心智,它必然會彈開。如果你過於放松,它會迷失。因此試著以適當的
方式照料它。重要一點在於,你的念住與警覺必須慎密,在整個呼吸過程中進行調整。
不要讓心流出去追逐其它念頭。
念住好比一個清醒著的活人。心失了念住,就好比我們在墳地跟屍體睡在一起。除了臭
味與恐懼,什麽也沒有。這就是爲什麽,我們要學習隨時對自己在當下有念住。切斷一
切關於過去、未來的念頭,不去抓緊、思考,因爲這些事好比妖魔鬼怪,有欺騙性與迷
惑性。它們浪費時間,把你往下拉扯。因此只關注呼吸,因爲呼吸給我們生命,把我們
引向更高的快樂。
念住好比一塊魔皂,在擦著呼吸。警覺則是另一塊魔皂,在擦著心。如果你不停地隨著
呼吸,有念住、有警覺,你的身與心會有價值、純淨起來,只要你活在世上,會有自在
;你死時,不會經受困難。
如果心念集中,但是忘記呼吸,去想其它事,那叫妄定。如果心因爲睡著而放下一部分
五蓋,比方感官之欲,那是妄解脫。只有心堅定地集中於念住與呼吸,才是處於正定。
只有心聰明地看穿五蓋的把戲,放下它們,才稱爲正解脫。
如果念住與警覺在心中持久地確立起來,我們的見就會正直、我們的定才是正定,好比
兩道光柱相遇: 升起明辨之光。有時候,明辨在心裏只升起一小會,卻可以滅除巨大的
雜染。譬如,它可以放下一切執取之蘊。它可以藉放下色身,舍棄自我觀念; 藉放下感
受,舍棄對修持與戒律教條的執取;藉放下辨識、心理造作與意識[想,行,識],舍棄疑
惑。
經裏教導我們,要藉著修持正定,培養這樣的明辨。即使它只升起一眨眼的工夫,也可
以爲我們帶來許多、許多的善益。好比原子彈,體積雖小,卻可以給世界造成驚人的破
壞。
從內心升起的明辨是難以描述的。它是丁點小的東西,不像在學校裏學了記住的知識。
那就是爲什麽我們不能談論它。佛陀甚至爲比丘們制定了戒規,禁止他們談論自己的修
行成就。因此我們無從了解他人是不是聖弟子。這件事由每一個聖弟子獨自覺知。
-----------------------------------------------
身念住的3心
这种修法是要念住于各种姿势:行、住、坐、卧。譬如坐的时候「三心」

精进、正念、正知

要觉照坐姿,也要认知它是坐的色身。
是三心
(
而非我们自己
)
在观照坐的色身,就像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观众只是注视着演员,而
不会去控制他的行动或演出。看戏就像活在当下一样,对于过去与未来是没有兴趣的。
因此修行者
练习的时候要像看戏一样。例如,当他观照坐的色身时,疼痛会产生而他知道是坐的色
身痛,这是
苦苦,但不要去观照苦受,因为这是修习身念处,要保持在当下一再重复地观照是坐的
色身苦,直
到不得不变换姿势,他就可以体会到存在坐的色身当中的苦谛。这是由于苦苦来自于色
身,而身心
即是苦谛。
以同样的方法来观照坐的色身、走的色身等等,观照这些色身必须像注视着一个我们没
办法控
制的人一样,色身是所缘,而修毗婆奢那是心的工作,所以心必须保持在当下才能启发
智慧。因此
心必须观照现实的情况
(
如,心在听
)
,而非去创造现实,我们只要观照现前的状况即可。任何想控制
心的意图都表示我们想要见实相;这种想要见实相的贪念会使我们偏离中道和当下。
精进、正念、正知三者一起运用于观照身心,如果正念太强就会减弱正知,修行者必须
注意到
这一点,这种洞察力称为觉察力,觉察力观察到三者没有保持平衡时,修行者就要调整
精进、正念、
正知三心使它们平衡,要有更好的觉照力才能做到这一点。苦苦产生时,坐的色身会因
为痛而改变
姿势
(
这种情形就像我们在社交场合,坐久了不舒服就会调整姿势是一样
)

具足「如理作意」
(

1)
,我们就可以注意到是疼痛的觉受迫使身体从坐姿变换到另一个姿势的。
改变姿势的时候,疼痛跟入了新姿势中,而「如理作意」能注意到新姿势只是从旧姿势
中暂时解除
痛苦而已。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因为大多数的初学者会不喜欢旧姿势而认为新姿势使
他们感到舒

========================================
个人觉得后者说地正念太强的意思是指,想要融入呼吸的心太强, 也就是说如果有妄
念来袭, 回到呼吸的“动作”不平缓, 太造作,有大的“尾韵”,导致对呼吸的觉受
敏锐度下降。所以不能确切地说是“正念”, 是前者所说的“强迫于心智了”
三股绳是指呼吸, 呼吸的感受, 和对呼吸的“粘力”(微控),三个processes,
三者虽不能割裂, 但是可以提升某一个process的觉察, 也就是说, 可以感知到
1.色身在呼吸, 2, 呼吸对色身的反馈。 3. 有一个对反馈做评判而加以“干涉”
如果能够把每一股理出来都撸顺了,就能绞在一起,3者“自己”各自影响
不需要用力打方向盘, 只要微调即可
t******g
发帖数: 17520
14
链接很容易找到, 我就不贴了, 防止买买提因为link而删帖
btw, 初期是分不清心和心所的,所以不必纠结。
t******g
发帖数: 17520
15
对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跟着感觉走”
不能耽搁, “当下”就是“当下”, 很多时候, 我等初学
对觉知总是lingering 对上一个moment的判断, 犹如刻舟求剑,
逗留在过去。
就象是在门口迎客, 总是想看清楚客人的样子, 弄地下一个客人都握不到手。
更加看不清楚, 所以暂时不要太在意客人的样子, 知道有个客人, 握个手就到下一
个。
t******g
发帖数: 17520
16
下面的转贴也提出了正念的的三个心所,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三篇文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虽然都在讲一个东西。。。初期修行, 正念是多么的重要
==================
转自
智慧之树,不返之流
——观禅的修行与进程
慈济瓦禅师 著
。。。。。。。
多年修行和教学之后,我觉得正念始终在场。正念都是前导,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作用中
。多修习之后,正念似乎无所不在,经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圣弟子具足正念,守护根门,能避免杂染,修行清净。避免过患,
修行无过,保持清净,比丘的领域和父家是什么?四念处。」
-增支部第七卷(Aṅguttara Nikāya VII)
「于五根门处,遍布正念之网,精密而细微,可以捉住烦恼,以清明观智消灭之。」
-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
「善友入灭,大师已远。如今没有友情能够等同于有正念引导的身守护。」
-阿难长老偈(Ānanda-Thera Gāthā)
「阿难,比丘以自为洲渚,以自为皈依,莫异依止,佛陀教法如何以自为洲渚,
以自为皈依,莫异依止?比丘安住于身、受、心、法,以热诚、正知、正念,
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大般涅槃经(Mahāparinibbāna Sutta)
当我们发觉正念的本质(至少在某些方面),此时我想就是修行真正开始的时候。于是
我们努力生起正念,直至正念连绵不断。三个心所会在正念生起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
我们去检视,会很有趣味,它们是:
1. 想(saññā)
2. 作意(manasikāra)
3. 思(cetanā)
当我们对正念有了正确的「想」,经由「作意」,「思」会调整心的状态和所缘,结果
就进入有正念的状态,我们可以视「思」为驾驶者,「作意」为方向盘,「想」则是知
道自己在何处。
这样就可以看出,正确的「想」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就如给未听过黄金的人讲找黄金,
我们必须让初学者对正念具备正确的「想」。
现在可以谈谈正念是什么了。我记得我以前并没有努力去弄清楚这个重要的心所是什么
,可能根本没有很好地将正念与正定区分开来。也许是到处都碰到这个字,我才注意这
个心所吧!我搜寻相关文献之后,便有了越多了解。总之,我无法想出是哪一个情况让
我正确理解正念,倒比较像在许多修习之后,从直觉中呈现出来。好像小宝宝,学会了
走路和平衡,长大了些,一切已经很自然了,然后觉得好奇:「我到底是怎么学会平衡
自己的?」。
我从文献中查寻正念的意义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很幸运,遇见一位禅修老师非常精通阿
毗达摩,他为我开启了一个内在的新理论体系,我尽我所能地大量学习,结果我更能觉
知心所的种类——以前可没这样。
正念心所通常定义为「忆念」,这好像并未搔到痒处,所以我没放在心里。「记忆」和
「忆念」看起来是想蕴连接到过去的作用。此外,文献上还解释正念有「不漂浮」(
apilāpana)的特性,也以插入插头为例,它和漂浮的事物不一样。我看了还是没什么
感觉。这个定义看起来更像所谓的定或心一境性(ekaggatā)。
然后还有不遗忘(asammosa)或「不遗漏」的作用。正如第一个定义,我认为类似「记
忆」﹐但我必须承认,遗忘与疏忽有关。遗忘的相反确有正念的意味。
至于正念的现起,文献上描述的是面对面,或正面遭遇所缘,这令我觉得模糊而困惑,
不懂这与正念有什么关联。于是,我就像平常那样,归咎于自己的无明,把它放一边,
待有朝一日自己更有智慧时再回来检视。
最后一个,坚固的「想」并运用正念于身受心法是正念的近因,这很明显。所以我很高
兴掷四球至少中了一球 。大致我一开头便反复推敲「正念」这个字,幸好理解得和真
实意思差不多。另外还有别的字,如「不放逸」,是巴利文appamāda翻译过来的,也
有道理,我也就用了。我想,若继续读下去,一些字──如「彻底性」之类──也会有
用,于是我就这样将就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碰见一些刚开始所接触到的定义的更好的翻译。那是我从缅甸老师
听闻而来的,来自于一本书,把正念重新定义为非浅表(non-superficiality),自然
更合情合理。我认为修行者所翻译的经文大不同于学者所翻译的。因此,我不知道自己
若一开始便这样读,是否就能理解了。也许会吧,不过因为没有体验,或许也不会像现
在这样洞察那么多的内涵。
但在那时,我已经有一些新发现了。有一次我读诵《增支部》(Aṅguttara Nik
āya)时,注意到所有好的心所都在三类特质之下——清明、平静、柔软。既然正念在
一切善心中都有,随这些善心而来的了知和觉知,就属于我们所认为的正念状态,这应
该没什么问题。这十分有助于禅修指导。我注意到许多参加精进禅修的人反而绷得很紧
,可能是用功太过,结果强调了定力,却没想到失去了正念。因此,我将正念的重要性
置于定力之上。
自此以后,每次禅修我都会阐释这三种特性,叮嘱禅修者要确定自己至少有这些优质的
心法其中之一,或三者全有。
t******g
发帖数: 17520
17
如果看上面的东西有存疑, 是好事,
因为上面的东西已经快到了一个不能言传的层面了, 并不是说它神秘
而确实是难以形容, 就象形容芒果的味道,每个芒果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确实很难归纳
所以就在于自己的探索。。。
G**W
发帖数: 1865
18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c***h
发帖数: 2262
19

不是的,是这样,我说明一下,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已
“离”是暂时,不是”断”的意思。 ”断”是永远不升起,”断”很难
初禅暂时脱离五盖(包含贪嗔,应该是欲界贪嗔),少了五盖的打扰,而生出喜乐
也就是,我们平常人会因为五盖不断升起,而心里不怎么不舒服 (一般叫”苦”)
一离开五盖,马上就显出本性、本心、….
不管大家叫”它”甚么,总之就是少了五盖的那种状态
清明、纯净、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观察敏锐、喜乐、离许多苦
但还有喜乐,所以更细的贪嗔当然还是有,更当然贪嗔没有断除
所以很多人总说,不要喜乐,喜乐不好,要消除
不过这也太挑剔了,我觉得,有这样就很好了,先享受一下再继续又何妨
何况多数人好像把”喜乐”当仇人,整个态度不对了,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要解脱,可以先当天人(随时喜乐),且一定要有这过程
总之,这时要先稳固下来,随时保持这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恭喜喜乐之人,千万不要让他把喜乐当仇人。
喜乐就是”受”,乐受
佛陀是说,接着要以”喜乐”为所缘,观察喜乐,喜乐(乐受)之缘起,
也就是四念处中的”受念处”
这里佛陀设计得很巧妙,先有初禅,喜乐,然后观察喜乐、喜乐之缘起
不然,我们要一直观察”苦受”吗? 随时有苦受,去观察它也对
是本来就有苦受,一直有,可随时有喜乐,就别那么自虐了,效果一样,快乐修行不是
很好吗?
佛陀时代,外道总是奇怪,佛弟子怎么都是充满喜乐的
内观禅修应该要求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吃饭说话都是这样的境界
通常,佛陀那时代,主要是教导以观呼吸(安那般那)、经行,应该是以这些方法来达到
初禅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c***h
发帖数: 2262
20

最近听到电视介绍黄蘗希运当年的故事 真是特别的禅宗教学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对当时的大乘的革命(也许多数人不这么认为,我不知道)
那是一种 我觉得是回到佛陀时代 人的佛法
说的是每个人自己 自己这个自然的人 该怎么办
自然的人该是怎样 先站稳 把外界乱七八糟的佛教或世间传统观念先脱去 再谈
一棒敲过去 想想 真是妙 很想赞美
这只是我的看法
我觉得,如果没有禅宗,中国佛教应该黯淡了,现在就很黯淡。
可惜儒家没有黄蘗这种大师来革命,回到孔子的初衷
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道家,重新从自自由由的人来看问题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相关主题
[合集] 原始佛教简史禅定坐禅实践概论 -- 重返兜率天
我来贴一些我们惟觉老和尚的开示吧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
刹那定,慧解脱,乾观者<2017郎措瑪寺極樂法會>達真堪布答疑解惑1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g
发帖数: 17520
21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答: 禅修问题的回答都很简单和实际,都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但是有些琐碎, 尤其是这样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哈哈哈, 我尽量长话短说。
想着佛陀的品质, 是“佛随念”, “佛随念”是什么那, 网上的解释有很多,
抓不抓地住精髓就看个人了, 弄成对佛陀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盲目歌功颂德,
也是很多的。。。更甚者, 是定力强, 能够观想出佛陀形象, 然后和身体合一
这就是“过”太多了。。。
因为佛随想
个人来看就是以心目中对佛陀品质的崇敬而获得修行动力
或使心情平静,这篇文章是阿姜李在1957年的时候对没有禅修基础的居士说的,
当时泰国是佛教国家, 接触佛教的人多, 所以佛的功德品质的概念深入人心, 加以
开发可以积极地安定人心,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除了佛岁念, 还有其他随念,
目的都是相同的, 对本人来说, 佛随念的作用没有其他随念,比方说死随念的作用大
,还有慈心禅, 因为相对来说开发的时候比较费力。或许是我对佛的神话光环比较弱。
我遇到的一个人用的观音菩萨,来作为随想的目标, 他说可以让其迅即入定。
南方人, 或许家庭背景是崇拜观音菩萨的。
所以“佛陀的品质” 在于个人对佛陀敬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如果思维这个概念
能让人得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能够激励低沉的心, 或者是高飞的心沉静, 使得心
能够对呼吸产生热诚。。。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什么是禅那, 初禅是什么, 和道果有直接的关系吗?
初禅的喜乐是怎样的”状况“, 佛经中有说
禅那的作用是什么, 和其必要性。。。
什么是佛?
大家各自探索吧, 说起来就太复杂了, 有心的去看我推荐的
Piya Tan 的读物吧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佛陀的品質就是能把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 ?????
: 那麼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
: 進入了「念住」. 那麼証初禪的行者是不是就是 佛 ???
: ================
: 那麽只需了解這兩個簡易原則。(1)想著佛陀的品質。(2)把
: 它們帶入你的內心。這個意思是,要注意把心念堅定地放在呼吸這一件事上,不要忘記
: 它,不要讓自己受幹擾。

t******g
发帖数: 17520
22
我曾经发过禅修从放松开始的帖子
如果从那篇联系到这篇, 刻意地自我放松
和各种随念的功效是一样的, 那就是不让自己受到干扰
善寻就是让一些没有那么多过患的思维取代一些对入定有很大阻碍的思维
比方说工作很忙(会牵扯太多太多思维, 就象漩涡一样把心扯入其中),
那么如果”公司被一把火烧了,或者自己辞职了“这种想法能够有效阻断思维的繁殖发
酵, 那就是有益的。
但这样是比较被动的
主动的是知道这些都是情绪, 情绪不是”自己“的, 不是自己想要的, 是来了去的
, 用这种心理层面去对待, 可以是妄念减少
不管主动被动, 虽然是重要的初期的功课, 但这些都不是目的, 这些只是在
磨刀, 目的是培养觉知的觉知。而这种觉知的觉知就是杀贼的大杀器
t******g
发帖数: 17520
23
就我读的一些资料, 一个证果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初禅的
至于初禅能否到4果, 这个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可以, 有人说不会
这个是不会是指,随着修行深入, 自然而然一定会带到4禅
转个这个
亲身实践
——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eeing for Yourself———A monk recalls his teacher’s bootstrap method for
navigating the jhana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4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简介: 本文原载于英文佛学杂志《三轮》2004年冬季刊。]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修小册子,便让我去寺
院后山上坐禅了。这本小册子是他的老师阿姜李写的,开头讲呼吸禅定方法,结束时谈
到怎样用这个方法达到前四禅。
以后的年月里,我看见阿姜放把这本书给了他的每个新学生,无论居家人还是
比丘。尽管小册子里详细讲述了禅那境界,他自己却从不曾对哪个学生说,他们已修到
哪个特定境界。学生对他讲述某个重复出现的禅定经验时,他愿意讨论的,并非那是
什么、而是该怎么办: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哪里、把哪些东西放下、改变什么、保留什么
。接下来,他教学生怎样对这个境界作一些实验——怎样使它更稳定,更寂止——以及
怎样判断这些实验的结果。如果学生要把个人进展与书里的禅那描述作对比,那是他们
的事,与他无关。阿姜放从未这般多言地讲过,但是以他的教法,这个意思是很明显的。
他持这个态度,道理也是很明显的。有一次他给我讲自己年轻时的禅修经验。
“那个年代与我们现在的做法不同,没有什么书给你解释一切。我开始跟阿姜李学习
时,他 要我把心定下来。因此我就集中意念向下、向下、再向下,越向下越沉重、困
钝。我想,这肯定不对了。于是转过来把意念集中向上、向上、再向上,直到找到一种
平衡,就懂了他的意思。 ”
像这样的诸多经历使阿姜放理解了: 必须亲自尝试,了解教导中哪些必须照字
面意义去做、哪些必须当成比喻; 你得自己判断做得怎样; 你必须有创意、愿意实验、
愿意冒险,去解决禅修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作为老师,阿姜放要求弟子培养的也同样是这些自足、创意、愿意冒险、
亲身尝试的素质。他不仅谈论这些素质,而且还把你逼到某个处境,不得不去发展这些
素质。如果他老在一边替你认证: “对,你已经达到第三禅那,” 或者 “不对,那只
是第二禅那”,便绕过了他要你培养的那些素质。那样他便代替了你,来决定你心里发
生的事; 而你就卸除了正确分析自身经验的责任。正如他有一次告诉我,“我要是解释
一切,你们就习惯于等著东西放在盘子里送上来。以后修行中发生问题,你却没有一点
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怎么办? ”
因此,跟著他学时,我只得在不确定中冒险。如果禅定中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
现象,我就得坚持下去,随时观察,之后再作结论。即使那样,我学会的是,对自己禅
修经验的标识,也不像镌刻于石一般永久。其实它更像个便条: 给自己作个方便的记号
,以后熟悉了自己境界的版图时,可以揭下来,粘到别处。这堂课学得很有价值,自己
一直应用于禅修的各方面。
尽管如此,阿姜放并没有让我独自重新发明法轮。经验告诉他,有些定力训练
办法较之其它办法,能更有效地把心智引向这样的境界: 你在其中可以发挥创意,精确
判断实验结果。 他对那些方法的推崇是很明确的。以下是他强调的要点:
高度的定力对内观的开启是绝对必要的。 阿姜放常常说,“没有定力作为深
厚基础,内观不过是概念而已。” 为了明确观察苦与苦因,心必须平稳、寂止。为了
保持寂止,需要有高度自在感,只有高度定力才能够提供。
在某种禅定状态下要获得洞见,你必须在那个状态下保持很久。如果你不够耐
心,急著从一个境界转到下一个境界,或者你达到某个境界后分析得太仓促,便不曾让
它充分展现出来,也没有给自己机会去彻底熟悉它。 因此你必须学会这个技巧,努力
培养它,用于各种情形。你从不同侧面去观察,随时间变化去观察,看看与最初印象是
否一致,是否真是喜感、空性、自在。
为培养全方位观智,最佳禅定状态是保持全身意识的状态。 阿姜放平时不指
出你达到的境界是什么,但是有两个例外,那两种情形都来自错误的禅定。 第一种状
态是,当呼吸达到极其舒顺时,你的注意力从呼吸开始漂移到这种舒顺感本身, 你的
念注开始模糊,对自己的身体与周遭的觉知迷失在一团愉快的朦胧里。出定时发现自己
不能准确地指明自己刚才注意力集中之处。阿姜放称之为“痴定”(moha-samadhi)。
第二种状态,是我在一天晚上进入深定 的情形下遭遇的,它极其精细,对任
何哪怕突飞而过的意念都不去注意或者标记。我落入了这样一个状态,在那里失去了任
何身体觉受,内外声音、思想或觉 知都不存在了——只留下一丝意识,出定之后知道
自己当时并不曾睡著。我发现自己可以在那里定上许多小时; 时间却过得飞快, 两个
钟头快如两分钟。我还可以“编程序”,让自己在某个特定时间出定。
在一连七夜进入这个境界之后,我告诉了阿姜放。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
欢它么?” 我答,不喜欢,因为自己第一次出定时有点昏沉。 “很好”,他说: “只
要不喜欢,你就安全了。有的人实在喜欢,以为那就是涅槃寂止。实际上那是无想天 (
asanna-bhava)。它连正定都不是,因为你根本不能在那里作观,获得任何明辩。但是
它确有其它用处。 ” 接著他告诉我,有一次他做肾脏手术,因为不信任那位麻醉师,
便让自己在手术期间进入了这个定境。
这两个禅定误区的错误,在于其觉知范围有限。如果你的觉知整个给挡住了,
如何有全方位观智? 然而从那以后,我曾注意到,有些人可以藉著高度专注,熟练地屏
蔽大片的觉知领域,这样的人在心理上也 惯常有分离(dissociation)与否认(denial)
心态。 这就是为什么阿姜放以阿姜李为榜样,所教的呼吸禅定,要求对于呼吸能量贯
通全身有著全方位意识(all-around awareness),对这个意识作实验、对它把握自如、
然后令其寂止,不干扰对于心智微妙起伏的清晰禅观。这种全方位意识有助于消除那些
盲点,无明常常潜伏于其中。
产生内观智的理想禅定状态,是你身在其中,也能够分析苦(dukkha,张力 )
与非苦。一旦你能在这个状态里定驻下来,阿姜放会建议把注意力从专注目标上“拿开
”, 不过要离得不太远,不至于破坏禅定。从那个角度,你可以判断禅定中哪个层次
还存在张力,然后释放它。初始阶段通常包括检查自己与呼吸的关系,探索体内呼吸能
量的微妙层次,以便于达到更深的静止层次。一旦呼吸完全静止下来,对色身的觉受开
始分解,成为无形的雾体,随之探测到的,是对“空间”(space)、 “觉知”(knowing
)、 “合一”(oneness)等等觉受,这些便替代了色身觉受,如洋葱般一层层剥除。无
论初始或者高级阶段,基本模式是一样的: 探察导致不必要张力的感知层次,或者说心
理造作,然后放下,找到更精细的感知层次或造作,一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放下。
这就是为什么,只要你能保持稳定的觉知与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还是第几禅那,是无
关紧要的,因为你处理禅定的方式是一样的。阿姜放要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张力与放下张
力的问题上,以此向人们指出了一条道路,自己鉴定自己的境界,无需问外界权威。而
且看起来,这个自我鉴定的过程——张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与止息之道——
正是四圣谛所阐述的主题。如佛陀所说,你以这些原理观察诸法,便能够走向彻底解脱
t******g
发帖数: 17520
24
校长的问题来自有些人的 “念住”的时候就是“觉醒”的时候的论调,
但是念住是缘起
而涅磐是非缘起的
念住(正)导向正定, 而正定是见涅磐的一个基础
所以
t******g
发帖数: 17520
25
台大獅子吼網站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言美色,世間美色者,能令多人集聚觀看者不?」
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若世間美色,世間美色者,又能種種歌舞伎樂,復極令多眾聚集看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若有世間美色,世間美色者,在於一處,作種種歌舞伎樂戲笑,復有大眾
雲集一處,若有士夫①不愚不癡,樂樂背苦,貪生畏死,有人語言:『士夫!汝當持滿
油鉢,於世間美色者所及大眾中過,使一能殺人者,拔刀隨汝,若失一ⓓ渧②油
者,輒當ⓔ斬汝命。』云何?比丘!彼持油鉢士夫能不念油鉢,不念殺人者,觀
彼伎女及大眾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士夫自見其後有拔刀者,常作是念:『
我若落油一渧,彼拔刀者當截我頭。』唯一其心,繫念油鉢,於世間美色及大眾中徐步
而過,不敢顧ⓕ眄③。」
「如是,比丘!若有沙門、婆羅門心安在四念處上,目不邪視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
顧聲色,善攝一切心法,ⓖ住ⓗ身念處者,則是我弟子,隨我ⓘ教者
。云何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攝持一切心法,住身念處。如是,比丘
!身身觀ⓙ念,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受、心、法法觀念住亦
復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專心正念,  護持油鉢,
自心隨護,  未曾至方④,
ⓚ甚難得ⓛ過,  勝妙微細,
諸佛所說,  言教利劍⑤。
當一其心,  專精護持,
非彼凡人,  放逸之事,
能入如是,  不放逸教。」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S. 47. 20. Janapada.
ⓑ 「㮈」,大正藏原為「奈」,今依據聖本改作「㮈」。
ⓒ 言=諸【宋】【元】【明】
ⓓ 渧=滴【宋】*【元】*【明】*
ⓔ 斬=斷【宋】【元】【明】
ⓕ [眄>眄]=盻【明】
ⓖ 住+(於)【宋】【元】【明】【聖】
ⓗ 身=心【明】
ⓘ 教=故【明】
ⓙ 念+(住)【宋】【元】【明】
ⓚ 甚=其【聖】
ⓛ 過=遇【聖】
[註解]
① 士夫:人。音譯為「補特伽羅」。
② 渧:「滴」的古代俗寫。
③ 顧眄:轉頭看。「眄」指邪視,讀音同「免」。
④ 未曾至方:不曾到過的地方。
⑤ 言教利劍:佛陀的教導有如鋒利的劍(能斬斷煩惱)。
[對應經典]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念處相應47〉第20經國土經。
參考 南傳《小部.本生》第九六油鉢本生譚。
[讀經拾得]
本經以手中捧著一碗油滿滿的鉢經過市集,鉢漏出一滴就會被殺頭,來勉勵善攝根門的
四念處修行,要做到滴水(油)不漏。
====================================================
這個讀經拾得需要深入講講, 練習做到滴水不留, 而不是“要”, 而且也不是重點
, 僅僅看文獻, 不修可能是看不到重點的, 也可能會覺得重點是別人臆想出來的,
那麼從修行的角度去看能看出什麼端倪來?。。。拿呼吸來做比方
1. 頭頂油, 油就是所緣(呼吸),如何保持(某種專注)不撒? 頭頂著, 看不到
的, 能做的是保持身形端正, 而不是去調節碗(控制呼吸)
2. 刀手, 精進力, 背景所緣, 無需對之持attention 和 awareness, 它自己就在
那裡。 如果專注於它, 就是散亂。
3. 對油碗的專注絕對不是“唯一性的”和“強烈的”“抓住式”, 因為如果屏蔽了
其他周邊型awareness, 端油的就不能夠覺知到身體周邊的人和物, 同樣會失衡, 所
以敞開周邊型的覺知是非常重要的。
4. 關於專注的問題也在於容易有tunnel vision, 覺得自己對呼吸是有“控制"的,這
種vision 伴隨的是緊繃, 對保持身心的鍛煉是不利的。
5. 所謂美色其實包括了各種各樣會影響念住的問題, 初期是不能寄希望與它們消失,
慢慢會減弱, 但是老樹盤根, 只有從根裡挖掘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合集2.
<2017郎措瑪寺極樂法會>達真堪布答疑解惑1止禅和观禅-两条不同的道路
新年祷文 - by Yogi Bhajan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
楞严大义今释(045)[转载]如何对治嗔心
32个正念的练习 - 一行禅师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以正念來區別正定與邪定原始佛教简史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我目前对打坐的理解 (转载)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合集] 原始佛教简史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呼吸话题: 正念话题: 念住话题: 色身话题: 阿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