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k********o 发帖数: 236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kittyhello (HelloKitty), 信区: China
标 题: 学位 --- 最大的泡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4 18:22:40 2011, 美东)
最近不断看到大学排名榜出来。。。显然,有人在不断炒热学位大泡沫。。。不禁有感。
林语堂,著名反动文人,但也有灼见 --- 不许女儿上美国大学,认为学位是泡沫,虽
然他本人,好不容易混到一个德国博士学位,也没有少拿这个虚学位的好处。。。
唐骏---一个教育界的‘假如我是真的’。是一个最佳戳破学位泡沫的例子。
中国人特别迷信学位,所以不能怪骗子唐,当了官,很容易混个什么在职博士。。。明
朝读书人见了面排座,不看官大小,就看学历,那一级,还甲乙丙丁细的要 命。。。
但人家毕竟是悬梁刺骨,加天赋,拼出来的,而考试如果监考官作弊,砍头。事实上,
砍掉了许多权高位重大臣的头。所以人家座次是命作抵押的,不是现 在,权钱交易,
完全水分。还有赢者通吃,小学完就学攻体育拿了冠军再上清华。如果觉得清华泡沫不
够大,那就学金庸,邓亚萍,剑桥。江泽民儿子,美国博士, 但好歹还是真的,大概
也没有靠到老父牌子。。。当然,博士算什么?但国内人迷信,你怎么办,博士还不够
,还要博士后,更加不的了了。但博士后就是拿到博士 以后的最差工作。。。 工资极
低。但国人不查,更不管3721,以为比博士更厉害。
以前美国IT好赚钱,五花八门专业的太太朋友摇身一变都是计算机硕士,其实什么也没
有学到, 当然无碍她们轻松拿高薪。。。但那是泡沫时代泡沫国家泡沫专业的泡沫太
太们。。。
北宋皇帝赵恒曾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诱惑读书人,并得出这
样的结论----“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如今,世界各 国进入“象牙塔
”的莘莘学子会发现,这位宋真宗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但“黄金屋”和“颜如玉”有
可能变成求学贷款和劳燕分飞。这种状况缘于很多国家不断泛 起的“大学泡沫”。在
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跑赢大盘”的学费、雄心勃勃的扩招、出人头地的前景令大
学成了聚宝盆。然而,经济危机如同一块板擦,擦掉了 满眼的花花绿绿,擦出了令人
不安的现实。有人不无担忧地说:“被次贷套上的人可以放弃房子,但大学泡沫让人们
失去的可能是未来。”
“你的大学还在吗”
“IT泡沫破灭了,房地产泡沫也破灭了,下一个泡沫是什么?回答是:大学!”有学者
近日这样评论美国大学教育所面临的危机。英国 《经济学人》上月曾发出同样疑问,
在全球名校排行榜中“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美国大学,会不会重蹈美国汽车产业的覆辙
,成为“大学泡沫”破灭的牺牲品?按照 该杂志的说法,大学学费的增长速度超过了
美国人的支付能力。过去40年来,中等家庭的收入增加了6.5倍,但是上本地区大学的
学费增加了15倍,而上其他 州大学的学费增加了24倍。这“足以令任何通货膨胀的速
度相形见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教学水平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不用功,老师越来
越不安心教学。 1961年时,4年制大学生一周的学习时间为24小时,而如今根据美国智
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测算,这一数字下降到14小时。
还有媒体从大学教育产生的价值来寻找大学泡沫的证据。《纽约时报》今年5月刊登了
一篇配图报道。一名叫穆娜的26岁女性,毕业于 纽约大学宗教与妇女研究专业,因上
学她欠了将近10万美元的债务。她现在当摄影助理,扣除交税、医保等后的月收入是
2300美元。每个月除支付纽约高昂的 房租外,还要寄走一张700美元的支票来偿还学债
。该报9月初又发表了另一篇报道,31岁的伊斯门职业是X光片技师和业余摄影师,眼看
就要结婚了,但未婚 夫在发现她还欠有17万美元巨额助学贷款后,突然撕毁婚约,并
指责她隐瞒自己的债务。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在一篇报道中说,美国大学生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未来几年
,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美国高中毕业生人 数将减少。如果日益减少的高中毕业
生再被学债吓住、在大学门口止步,那么美国的大学就会陷入严重的生源危机。更糟糕
的是,在这轮大学泡沫中,各个层级的大 学都争相扩张,大兴土木,背上了巨额债务。
有些地方的学校已经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据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的调查,日本
565所私立4年制大学中,去年有266所大学 没有完成招生额度,其中29所大学甚至没
有招满一半学生。另外像三重中京大学、神户圣马托大学等多所学校倒闭。长期关注日
本高等教育问题的华人作家莫邦富 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大学的泡沫正在崩
溃,大学倒闭的洪流正在到来。”台湾《天下杂志》在一篇专题报道中说,随着大学教
育的泛滥,大学与大学生都 成了烫手山芋。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私立大学没人要
。有的学校不得不合并、停办。以前“上大学了吗”是流行语,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你
的大学还在吗”,随 着学校倒闭,“我的大学不见了”正成为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尴
尬。
新兴国家同样面临大学泡沫的危险。《印度时报》10月24日报道说,继工程学院之后,
现在印度的MBA学院也发现很难招到学生。 即使印度政府决定管理学院不进行入学考试
,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仍然空缺6000名学生,而工程学院则差2.2万名学生。这明显是不
考虑实际需求建大量新校园 造成的后果。
在不少媒体眼中,中国的大学泡沫也很严重。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
中国大学每年培养出数百万毕业生,这一数字令西 方世界的政策制定者触目惊心。但
许多毕业生的素质并不高。新毕业的大学生薪资水平甚至不及技能不高的农民工,此外
还有100多万毕业生仍未找到工作。《金 融时报》甚至称,“教育系统令人遗憾地辜负
了为教育子女辛苦攒钱的家长的期望,也辜负了整个中国经济的期望”。美国《华尔街
日报》报道称,中国正经历一场 “高等教育泡沫”。10年来,大学招生人数以每年高
达30%的速度递增,并兴建了大量新校区,数百所大学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更严重的
是,扩招速度太快使 得许多学校简直成了文凭工厂。
“经济完全白领化是异想天开”
有学者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大学泡沫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其表现之一是名
校扩招,一般学校招生难,随之而来的则是大学毕 业生就业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教授马丁·特罗1973年提出的“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三阶段论”至今受到追捧。根
据这一理论,大学毛入学率在15%以 下、15%-50%和50%以上分别视作一个国家高等教育
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标志。随着高科技产业取代传统的制造业成为工业化国家经
济的支柱,社会 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有
近70个国家达到毛入学率15%的教育大众化标准线,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毛入
学 率超过50%,加拿大更是早在1997年就接近了100%。
但大学要不要普及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查尔斯·默里表示,高科技等
高端产业需要的不仅是教育,还需要一定的智商水 平。达到这种智商水平的人比例是
相对固定的。有许多人不足以应付大学的学业,但可以成为出色的手艺人,比如木匠、
水暖工等等,并且有很高的收入。不考虑人 口的智商结构,把全民都变成大学生,把
整个经济都白领化,纯粹是异想天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
30年美国经济其实是经济泡沫化的过程,虚拟 经济大量取代实体经济,而大学作为经
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也是泡沫的一部分。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这20年的经济全球化中,
美国大学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国际 化进程加快,其中一个指标就是国际学生的招生
人数,不少学校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
大学与社会脱节也成为舆论诟病的对象。《华盛顿邮报》最近报道说,近年来,美国大
学过分偏向于“应用”,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研究和 教学,这导致基础专业萎缩。华尔
街和硅谷的神话让一些短线产业蓬勃发展,结果一旦金融危机出现,神话立即破灭,大
量短线产业的在校生顷刻间由畅销转为滞 销。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越来越多的学生
因为看了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之后蜂拥而去学习法医;见到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收入
不菲便转向学习演艺或是体育,让 英国大学里大量基础学科无人问津。普通的技术工
种更是不受待见。英国教育智囊机构新工程基金会透露,由于供需脱节,英国有4万多
工程师、技术人员缺口。日 本一家企业的社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现在的大
学毕业生进入公司后,由于不能胜任工作,通常需要由企业培训一年。在世界500强之
一的日本三井物 产,一个进入公司的大学毕业生,要花500万日元进行培养,费用甚至
赶上了大学4年的学费。
“老师,不要忽悠我的钱”
在教育扩张的同时,一些国家把大学当做赚钱的买卖,在过度推销中制造新的泡沫。澳
大利亚是吸引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有数据 显示,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15万
中国留学生,占澳大利亚留学生总数的27%左右。留学产业每年能为澳大利亚创造180亿
美元的产值,仅次于出口铁矿石和 煤炭的收入,难怪澳大利亚私立教育培训委员会主
席安德鲁·史密斯去年曾说:“教育产业是眼下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澳大利亚最为宝贵
的财富。”不过,随着澳元 升值、留学生频繁遭到袭击以及管理不善,从2009年开始
,国际学生数量骤减,多所私立学校倒闭。《澳大利亚人报》10月23日报道说,澳大利
亚大学教育 产业正面临信任危机,留学生不断减少、科研经费被严重压缩造成高等教
育存在质量降低的危险。有调查显示,澳大利亚有33%的教员正在考虑转行或者跳槽。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国际学生成为一些学校的救命稻草。《环球时报》记者认识的
一位朋友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读媒体专业硕士, 一年学费大约合11万元人民币。在
过去一年中,她把留学当成了游历,光美国就去了好几回。最近得知,她已经顺利毕业
了,论文竟然得了“优”。她说:“导师 说我潜力大,多次劝我考博。我知道他是想
赚我的钱,我可不会被忽悠。”
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上不上大学,应该如何制定教育规划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许
多英国人过去一直相信,接受高等教育后,个人的职业生涯收入可以 增加10万英镑。
但是最新研究发现,能不能多赚10万英镑,还是要看每个人的情况,性别、毕业成绩和
本科专业都是影响因素。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和肯特大学进 行的调查发现,如果是女性
,不论大学就读什么科目,都比只有高中学历要赚得更多。但如果是男性,大学读的又
是艺术、人文或社会科学,成绩又平平的话,那还 不如不读大学。
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根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
计公报,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到 2979万,居世界第一。现在还有不少地方
在大面积征地盖房、建大学城,但从2007年开始就已出现一些大学城人去楼空,一些专
科院校因招不满学生而面临 破产关门的危机。这表明,过于注重商机的教育发展模式
是不可取的。大学应回归教育的本质,包括要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办学要针对社会需
要,内部管理要体现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权利,建立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
庞中英说,中国大学的泡沫与美国并不是一回事。中国延续了原来独立自主的高等教育
体系,而且中国存在特殊国情,如独生子女、人口 快速膨胀、作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
劳动力等。不过,美国大学泡沫对中国的影响也会逐步显现,因为中美高等教育之间相
互合作不断深入,两国教育存在相互依存的 关系。
一名美国学者近日撰文说,当初房价泡沫之所以越吹越大,关键在于人们相信房价会不
停地上涨。现在人们谈起大学来,也是这种口气, 比如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一生
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制造业外包时代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等等。这类言论主宰了舆
论。如果不改变这种现象,“大学泡沫就会 像当年的房市泡沫一样越吹越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