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 发帖数: 4 | 1 清代北川姜炳章与其他县令,以及编撰地方志的本土知识分子,特别喜好在地方
志中强调本地为“大禹故里”。至少由南宋绍兴年间起,地方官府便在本地治城附近建
大禹庙。此庙在明代万历、清康熙年间,一再地重建或重修。到了乾隆年间之姜炳章任
内,以及道光年间,又两度重修治城的禹王庙。除了修庙,这些县令更积极以“大禹故
里”作为北川的标志。姜炳章主持编修首部《石泉县志》,在其中留下一些他所作的诗
文,这些诗文又一再被收录在后世编修之县志中,如《重修大禹王庙记》、《禹穴考》
、《石纽歌》等等,其内容都在强调大禹出生于此,以及歌颂大禹之功。
在中国边裔地区,地方志的编纂是本地成为“华夏边缘”的重要指针与象征符记
。透过地方志的编纂与再编纂,一代代本地知识分子强调本地为华夏之域,本地核心文
化为华夏文化,本地主流人群为华夏之人。姜炳章有关大禹的诗文,一再出现在后来所
编的本地县志中,说明“大禹故里”为本地知识分子建立“北川人认同”的重要社会记
忆。大禹庙之祀,也逐渐成为愈来愈多的北川人的集体回忆活动。这样的北川人认同,
自然也是一种“汉人认同”。一个明确的证据便是,民国《北川县志》中记载,一个“
湖广馆”中 |
f*******n 发帖数: 588 | 2 写得不错,是原创吗?
【在 o**i 的大作中提到】 : 清代北川姜炳章与其他县令,以及编撰地方志的本土知识分子,特别喜好在地方 : 志中强调本地为“大禹故里”。至少由南宋绍兴年间起,地方官府便在本地治城附近建 : 大禹庙。此庙在明代万历、清康熙年间,一再地重建或重修。到了乾隆年间之姜炳章任 : 内,以及道光年间,又两度重修治城的禹王庙。除了修庙,这些县令更积极以“大禹故 : 里”作为北川的标志。姜炳章主持编修首部《石泉县志》,在其中留下一些他所作的诗 : 文,这些诗文又一再被收录在后世编修之县志中,如《重修大禹王庙记》、《禹穴考》 : 、《石纽歌》等等,其内容都在强调大禹出生于此,以及歌颂大禹之功。 : 在中国边裔地区,地方志的编纂是本地成为“华夏边缘”的重要指针与象征符记 : 。透过地方志的编纂与再编纂,一代代本地知识分子强调本地为华夏之域,本地核心文 : 化为华夏文化,本地主流人群为华夏之人。姜炳章有关大禹的诗文,一再出现在后来所
|
x********u 发帖数: 411 | 3 我们湖南也是的,为了成立自治县,自治乡,大批大批的改民族,改到现在,新
一代的小孩儿们似乎滋生出了新的民族认同感......
【在 o**i 的大作中提到】 : 清代北川姜炳章与其他县令,以及编撰地方志的本土知识分子,特别喜好在地方 : 志中强调本地为“大禹故里”。至少由南宋绍兴年间起,地方官府便在本地治城附近建 : 大禹庙。此庙在明代万历、清康熙年间,一再地重建或重修。到了乾隆年间之姜炳章任 : 内,以及道光年间,又两度重修治城的禹王庙。除了修庙,这些县令更积极以“大禹故 : 里”作为北川的标志。姜炳章主持编修首部《石泉县志》,在其中留下一些他所作的诗 : 文,这些诗文又一再被收录在后世编修之县志中,如《重修大禹王庙记》、《禹穴考》 : 、《石纽歌》等等,其内容都在强调大禹出生于此,以及歌颂大禹之功。 : 在中国边裔地区,地方志的编纂是本地成为“华夏边缘”的重要指针与象征符记 : 。透过地方志的编纂与再编纂,一代代本地知识分子强调本地为华夏之域,本地核心文 : 化为华夏文化,本地主流人群为华夏之人。姜炳章有关大禹的诗文,一再出现在后来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