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C 发帖数: 1 | 1 F-35的1000小时飞行数据:两个飞行员,还有一头“老黄牛”
如何评估一个战斗机飞行员的作战能力、经验和训练强度?很简单:飞行时间。这是唯
一标准;同样的道理:如何判断一款机型的成熟度和项目进度?也是飞行时间,而且也
是唯一标准。先说正事:
第一个飞行员:
近日,美国国防部F-35联合计划办公室(JPO)发布消息:海军陆战队的布莱恩·班恩
中校(Brian Bann)成为首位在F-35上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军事飞行员。
班恩中校所在的是第211中队(VMFA-211),绰号“威克岛复仇者”。美军首次将F-35用于
实战就是这个中队。时间是2018年9月27日,搭载平台是“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
LHD-2)。
与此同时,截止2020年1月的另一个数据是:全球已交付三个型号的F-35总计495架;机
队累计飞行25.8万小时;已培训飞行员985名。
也就是说,布莱恩·班恩中校的飞行时间是目前F-35总飞行时间的1/258;而飞行员比
例,他是1/985。当然,这和他飞F-35的时间比较早有关。
2020年1月2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航空联队(3rd MAW)第13航空兵大队(MAG-13)
在亚利桑那州尤马基地(MCAS Yuma)举行仪式:为布莱恩·班恩中校颁发F-35飞行
1000小时臂章,外加一个由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司令史蒂文·鲁德尔中将签发的木制纪念
牌。
据悉,班恩中校驾驶F-35达到1000飞行小时的准确时间是2019年12月11日。
F-35的飞行员档案显示:布莱恩·班恩是F-35的第81号飞行员。首次驾机是在2013年4
月8日:从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飞往亚利桑那州的尤马基地。
飞到1000小时用了6年零8个月,年均飞行150小时;月均飞行12.5小时。这就是布莱恩
·班恩中校在F-35上的飞行数据。
布莱恩·班恩中校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的同时,也是一名F-35的接收试飞员,说白了就是
“兼职代驾”,即代表军方把F-35从德州沃思堡总装厂飞往各个基地。他可以飞F-35A/
B/C三个型号,管理这批人的是国防部国防合同管理局(驻德州沃思堡)。
另外,加上在F-35上的1000小时,布莱恩·班恩中校的飞行总时间也突破了3000小时大
关,他之前是AV-8B“海鹞”和F-16“战隼”的飞行员(有在空军第55战斗机中队训练F
-16的经历)。
查询其个人履历,布莱恩·班恩于2000年在海军陆战队服役,2019年晋升到中校军衔,
看来属于正常晋升。20年飞行3000小时,年均也是150小时,这个数据是属于偏高的。
第二个飞行员:
前面是第一个达到1000小时的军事飞行员。最早飞到这一纪录的另有其人:2017年1月6
日,洛马公司F-35试飞员大卫·尼尔森(David Nelson)驾驶F-35达到了1000飞行小时
,他是第一个飞到这一记录的试飞员。
大卫·尼尔森首次驾驶F-35是在2009年1月,他是F-35的6号飞行员。他飞行1000小时用
了8年时间,年均飞行125小时。
大卫·尼尔森1991年毕业于美国空军试飞学校,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第412测试联队第
461飞行测试中队服役。2003年退役,进入洛马公司“臭鼬工厂”,是F-16、F-117、F-
22的试飞员,他也是第二位飞过F-22和F-35两款五代机的试飞员(乔恩·比斯利是第一
位)。
2009年1月14日,减重构型的空军第一架生产型F-35A(编号AF-01)首飞,试飞员是大
卫·尼尔森(David “Doc”Nelson);乔恩·比斯利首飞第一架SDD型(系统开发和验
证)F-35A原型机(编号AA-1)是在2006年12月15日。
大卫·尼尔森飞过57种机型,他在F-35上的飞行纪录有:
第一个飞出F-35的最大攻角;
第一个试飞空中发动机停车再启动;
第一个驾驶F-35C进行空中加油;
第一个驾驶F-35C在航母上拦阻着舰;
第一个在6000英尺高空发射AIM-9X;
第一次与F-16进行空战格斗。
还有一头“老黄牛”:
2014年6月11日,洛马公司试飞员保罗·哈腾道夫(Paul Hattendorf)在测试机身载荷
包线扩展科目时,这架AF-02号机飞行达到1000小时,它是第一架飞到这一纪录的F-35。
2010年5月17日,AF-01号机和AF-02号机同时到达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标志着量产型F-
35A进入军方试飞程序。AF-02达到1000飞行小时用了3年零11个月,年均飞行255小时,
因此获得一个绰号“老黄牛”。
“老黄牛”的机身内部额外加装了专门的测试仪器,它也是第一架承担+9G和-3G机身结
构试验、地面和空中航炮试验的F-35。另外,作为陆基型的F-35A,“老黄牛”还加装
了制动尾钩。
以上就是F-35最初的三个1000飞行小时的数据,关于两个飞行员和一头“老黄牛”。写
到这儿,绝大多数人还是看不懂此文,他们通常会下意识地怀疑你的动机和立场,对不
对?其实这些人又错了,就像他们之前错过无数次一样。
就明说了吧,数据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教你学会用数据观察问题、用数据思考问题、用
数据讨论问题;而不是用猜想观察问题、用编造思考问题、用立场讨论问题。连这点都
意识不到?那是你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