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连MIT(麻省理工学院——记者注)的BBS上都有人开始议论
相关主题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感觉一公和颜宁越来越有危机感了
河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算什么档次的?中国新闻周刊:新晋“网红科学家”韩春雨:科学其实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三无研究者韩春雨的科研大卫星有感, 科研的钱还是要散得广一点 (转载)国内女教授还是不好混
12位学者实名发声: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呼吁有关方面 (转载)女千老的历史,看到最后吓一跳 (转载)
诺维信:测试NgAgo后看到可能有用的迹象女钱学森:一定要看到底哇
一公真的要哭了,中国土博又一诺奖级成果韩春雨破除改开阻力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埋没在河北10年,这个从没出过国的副教授,一夜成为“诺贝尔奖级”科学家“诺奖级”学者:在985、211高校可能就被淘汰(组图)
韩教授十年没发文章 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颜宁教授对韩春雨工作评价的深入分析ZZ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春雨话题: 科学家话题: 实验室话题: 编辑话题: ngago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o
发帖数: 12685
1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
中国青年报05.18 10:42阅读64250
“就在那一刻,我是一名科学家了;而在这之前,我其实是一名科学家。
韩春雨(右一)向记者介绍他的科研成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江涛/摄
事后回想起来,韩春雨觉得,自己和NgAgo的首次相遇,就像一部“无厘头”的喜
剧。
那是一个深夜,他已经苦寻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多日。但就在这个可能名垂人
类生物技术研究历史的关键时刻,实验室的显微镜却不给力,“耍大牌”的NgAgo迟迟
不肯在显微镜暗淡的灯光下登上科技舞台。
韩春雨只得穿过漆黑的走廊,用一把他学生之前偷偷配的钥匙打开公共实验室的大
门。在更先进的设备下,这个淘气的蛋白终于对蹑手蹑脚的科学家莞尔一笑。
5月2日,韩春雨和他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
公之于众。紧接着,这位河北科技大学42岁的副教授对互联网时代“一夜成名”有了深
刻体验。
在生命科学领域,使用核糖核酸(RNA)作为引导工具的基因编辑技术是如今最炙
手可热的角色,号称“将手术刀送入细胞”。韩春雨却不走寻常路,带着NgAgo这个默
默无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闯进热闹的片场。“脱发的中年人通过基因修复,满
头黑发就成为可能。”他这样解释这项被称为“诺奖级”科研成果的功用,“当然从现
在看这还是比较科幻一点的应用。”
随着网站在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发布该成果,很快朋友的越洋电话就向他通报,连
MIT(麻省理工学院——记者注)的BBS上都有人开始议论他这位“HIT”(朋友对河北
科技大学的简称——记者注)的副教授。
但在韩春雨看来,自己科研人生并没有因为这一刻而发生意外改变。这位70后总是
喜欢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的经典台词来描述与NgAgo相遇对于他的意义。“就
在那一刻,我是一名科学家了;而在这之前,我其实是一名科学家。”
韩春雨一家三口住在学校提供的58平方米的住宅里。他刚到河北科技大学任教时,
学校原本给他提供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但他看中了如今这套旧住宅离自己实验室
只有5分钟自行车路程,于是婉拒了。
与NgAgo初次相遇的更多细节,韩春雨已记不清。只记得在那历史性的一天,他从
实验室翻墙回家,“身手格外轻快”。——凌晨离开实验室对韩春雨来说是常事儿,他
从不打扰熟睡的门卫,总是从一人多高的围墙上一跃而出。
这一次,随着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亮相,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也一个跟头
翻到了灯光闪耀的学术舞台。
有人评论,相比已经备受关注的前一代基因编辑技术,被韩春雨带到大家面前的这
个新面孔能做更多的事情。它的编辑对象所受限制更小,能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而
且编辑精准度更高,能避免前一种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脱靶现象。
43岁的中科院院士邵峰专门撰文探讨,如何才能涌现更多“韩春雨”。更有媒体直
接指出,韩春雨的成功将给无数非名校、无头衔、无职位的科研人员以信心。
在韩春雨看来,做科研只是“爱冒险却胆子小”的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2000年,韩春雨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的第一天,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无意间看
到了一张报纸:一面是深圳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人们端着饭盒边吃饭边谈工作;而翻
过来则是爱因斯坦悠闲的半躺在花园的躺椅上。这个年轻人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这条路不那么好走。寻找一种全新基因编辑工具的想法并非韩春雨独有。和他一样
,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受到一篇专业论文的启发,正摩拳擦掌。在高手林立的学术圈
,韩春雨默默无闻。北大清华的优秀毕业生,价值千万元的实验设备——学术竞争者的
这些优势都是韩春雨难以企及的。
他的实验团队只有5人。在河北科技大学的旧实验楼里,进进出出的学生没几人能
说清韩春雨实验室的确切位置。实验室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教室,实验所用的器
皿,有些是喝完的饮料瓶。
开始此次科研时,他手中有可支配科研资金30多万元,可没想到做的时间比预期要
长,费用也比预期要多。为了买试剂,目前他个人欠试剂公司30多万元。
在这一点上,要“当科学家”的他就像《喜剧之王》的主人公尹天仇。只是与故事
里的主角相比,韩春雨的逆袭如今在科技界已不是天方夜谭。
互联网时代悄悄地改变了科研的游戏规则。通过一根网线,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
可以用手触摸到巨人的肩膀。但能否率先成功站到巨人的肩头,用韩春雨的话说——那
就要看科学家的自我修养了。
“我们的实验没有什么复杂的,关键要看实验设计。”对自己的科研成果,韩春雨
实话实说:“大家都是聪明人,比的就是智商!”尽管一再声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但韩春雨的锐气,像他光头上的头发茬,一不留神就会冒出来。
科研团队成员、他的徒弟高峰告诉记者,受相同论文的启发,竞争者的思路通常是
如何将该种蛋白改造成在常温下依然有活性,而韩的做法则是找到功能类似但不需要65
摄氏度才有活性的同源蛋白。
这一思路简洁得多,但也意味着有可能是在庞大的蛋白家族中“大海捞针”。“肯
定有,找去吧!”韩春雨对高峰说。
坐冷板凳,对于韩春雨来讲,已经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儿。韩春雨的父亲韩进廉,生
前是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韩进廉开始从事当时并不被鼓励的
红学研究。韩春雨记得父亲这样的研究,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偷偷进行。一张稿纸,父亲
也总是用完了正面用反面。
这次团队中的另一成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沈啸记得,他第一次到
韩春雨实验室,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实验室落后的硬件,而是这里的人对科研的“疯魔”
程度。
永远散发着潮湿气味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里,用铝合金和玻璃隔出一个几平方米
的角落,就算卧室,床是直接铺在地上的4床褥子。
每天晚上高峰都在这里睡觉。贴在玻璃上的旧纸箱,阻挡着组培室24小时不灭的灯
光。铺盖旁边的纸箱子上放着饭盆,而晾衣服的枯树枝则搭在空调和墙壁之间,晃晃悠
悠地从电脑桌上通过。
窗台上一个花盆里种着植物。刚入住时,高峰吃完桔子随手撒下的种子,如今已经
有一尺多高。
“卧室”电脑桌旁有一把小转椅是属于韩春雨的,他总是坐在这里和徒弟谈论文。
他至今依然很难在这个缺了一条腿的小转椅保持平衡。每当他不小心一个趔趄的时候,
总是会苦笑着告诉高峰:比我那时候好多了。
和高峰一样,韩春雨2003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为了完成科研项目,
也在实验室“飘”了两年。和高峰不同,他没有固定的地铺——哪个学弟不在他就借个
地方睡觉,要是学弟都在,他便在协和医院的走廊里找个相对僻静的地方打开铺盖卷。
互联网把更多机会带到科技工作者面前。韩春雨认为,这个时代科学家最重要的品
质依然是对科学“非功利”的热爱。
为了更投入寻找新的基因编辑工具,2014年他果断放弃了已经被学术期刊答应“接
收”的论文,而那篇论文的发表无疑会带来科研项目和不菲经费。
“科学家做科研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发论文。”对科研目的的追求,韩春雨达到了“
洁癖”的程度。
2005年年底,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他曾在期刊《核酸
研究》上发表过科研成果。此后的十多年里,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
“那只是学生毕业有需要。”他说,为评职称写论文还不如淘茶壶、弹古琴。
走出实验室,韩春雨看起来并不像科学家。他喜欢淘茶壶,自己研习古琴。时常在
古琴和汉服论坛潜水的他,还警告记者,这两个圈子的人不能惹,他们的嘴可“毒”着
呢!
在他看来,公众对科学家存在某种误读。“科学家都是很热爱生活的。”随之又笑
着补充说,“走火入魔的除外。”
他一鸣惊人后,很多人都猜想韩春雨会不会离开这所既非211也非985的院校。他却
没有这么想,“工作十几年没有出什么重要成果,要在其他院校可能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
和电影中的尹天仇一样,一夜成名后,韩春雨也成为媒体追逐采访的对象。记者对
他的成功逆袭总是充满好奇。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爱扮酷的韩春雨会不厌其烦地搬出
《喜剧之王》的桥段“打太极”——这是一个科学家的自我修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江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18日
10 版)
f**o
发帖数: 12685
2
老邢最近广告打得多器人雇得多
可是还是药丸
l*******1
发帖数: 16217
3
是不是我前几天贴的那篇从中国青年报被他们kandaole
s*****r
发帖数: 11545
4
俺关心的是他们有没有相应报道十一共哭晕在厕所?
l*******1
发帖数: 16217
5
韩春雨要再接再厉千万不要让发现GFP蛋白开出租车的那个科学家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

我到现在都认为钱永健是抢了别人的credit
r********9
发帖数: 10694
6
老刑别闹了
s*x
发帖数: 8041
7
这就是中国版张益唐啊,这样的人多出几个对急功近利的学术界是好事
r*****2
发帖数: 3513
8
HIT是哈工大
那个右一是韩春雨?挺酷的
c*********d
发帖数: 9770
9
桌子上是一个紫砂壶和一个建盏?
这哥们爱好茶艺?

【在 f**o 的大作中提到】
: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
: 中国青年报05.18 10:42阅读64250
: “就在那一刻,我是一名科学家了;而在这之前,我其实是一名科学家。
: 韩春雨(右一)向记者介绍他的科研成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江涛/摄
: 事后回想起来,韩春雨觉得,自己和NgAgo的首次相遇,就像一部“无厘头”的喜
: 剧。
: 那是一个深夜,他已经苦寻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多日。但就在这个可能名垂人
: 类生物技术研究历史的关键时刻,实验室的显微镜却不给力,“耍大牌”的NgAgo迟迟
: 不肯在显微镜暗淡的灯光下登上科技舞台。
: 韩春雨只得穿过漆黑的走廊,用一把他学生之前偷偷配的钥匙打开公共实验室的大

c*********d
发帖数: 9770
10
四个茶杯四个样,看来这哥们知道自己上一次媒体不容易,要抓住机会把自己所有的爱
好都show出来。
C*******f
发帖数: 13152
11
这张照片比之前看到的显得年轻10岁
e*******o
发帖数: 4654
12
河北科技大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HIT是哈工大
: 那个右一是韩春雨?挺酷的

l*******1
发帖数: 16217
13
我刚才跑去生物版,听他们说mit的张锋也是石家庄人,一查还真是,看来基因编辑技
术真是和我石人民有缘啊
張鋒(英语:Zhang, Feng,1983年-),生於中國石家庄市,美國籍神經生物學家,
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l*******1
发帖数: 16217
14
韩春雨可以去他老乡那儿做访问学者了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颜宁教授对韩春雨工作评价的深入分析ZZ (转载)诺维信:测试NgAgo后看到可能有用的迹象
韩春雨的NgAgo难道要闹国际笑话一公真的要哭了,中国土博又一诺奖级成果
韩春雨:“大家都是聪明人,比的就是智商!”埋没在河北10年,这个从没出过国的副教授,一夜成为“诺贝尔奖级”科学家
方舟子质疑中国“诺贝尔奖级”实验不可重复 (转载)韩教授十年没发文章 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感觉一公和颜宁越来越有危机感了
河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算什么档次的?中国新闻周刊:新晋“网红科学家”韩春雨:科学其实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三无研究者韩春雨的科研大卫星有感, 科研的钱还是要散得广一点 (转载)国内女教授还是不好混
12位学者实名发声: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呼吁有关方面 (转载)女千老的历史,看到最后吓一跳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春雨话题: 科学家话题: 实验室话题: 编辑话题: ng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