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两院院士:张曙光读博期间因不愿写论文退学
相关主题
沈志云院士,高速轮轨技术专家大气啊:张曙光参评院士:30名专家帮其写专著
列了一下,中国高铁世界第一或前列的领域我猜江主席其实还想进工程院当院士
中科院院士称高铁试验最高时速已达520公里王梦恕:我早知道张曙光有问题 没品德不能当院士
中科院院士称高铁试验最高时速已达520公里张曙光受审自曝受贿理由:参评院士需要花钱
我来说说铁路和跨越2张曙光:参评中科院院士"需要花钱" 打点了2300万
2010年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曙光中科院:未曾收到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相关投诉
刘志军张曙光引进高铁谈判纪实:织梦张曙光2300万角逐院士背后:许多环节需要花钱
张曙光参评院士 30人顶级专家团队帮其写专著zt能不能把收了张曙光钱的院士都抓起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曙光话题: 志云话题: 院士话题: 曾京话题: 专著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o
发帖数: 6388
1
http://news.163.com/13/1025/07/9C11JBB30001124J.html
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家门口,面对来访的记者,84岁的两院院士沈志云并不愿对“原铁
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作过多回应。
追问之下,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披露了为张曙光“专著”作序、张曙光攻读在职博士的
部分细节。
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度增选院士的路线图中,官员院士候选人的权力和资源优势
,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与院士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交织在一起,差一点就让张曙光
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
2007年,张曙光参评院士时,清华大学教授朱静正好担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学部主任
,近日,她告诉记者,她早就对张曙光充满了质疑。而此事件也说明,院士制度需要进
一步完善。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院士,她认为“退出机制这种思考是一定要有的”。
教授代笔,院士作序
沈志云是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有媒体称其为“中国高速轮轨之父”,评价他为中国铁
路高速、重载运输、高新技术发展和铁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然而,为张曙光2007年出版的“专著”《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写序
一事,却让他陷入了争议。这篇序中,“张曙光同志长期从事中国机车车辆的理论研究
”等表述被指与事实不符。
另有媒体发现,该序落款时间早于写书时间。
这部事后被证明是组织学者编写的“专著”,在2007年张曙光参选院士时也引起了朱静
的警惕:“要写这么宽的知识面,就是给我10年,我也写不出。”
1987年,朱静曾出版过一部395页的研究成果,集合了某领域的许多专家才写成,那部
书署的是“编著”而非“著”。“张曙光写的面多宽啊,他写的轮轨,是另一位院士的
研究成果,但书从里到外,只有张的名字,即使一般的理解,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沈志云看来,张曙光的这部书“现在我还认为是很好的”。
沈志云回忆,当初作序的时候,他把这本书从头到尾都阅读了。他说,由于业务比较熟
练,他看起来速度很快。
在沈志云看来,出版这部书非常有必要,因为高铁事业需要很多人员参与,从干部、技
术员到技术工人,应该有人出来作一个总结。“没有参考资料。国外高铁没有跑到时速
350公里的,全部是我们自己的。”
至于序言落款时间为何早于实际写书时间,沈志云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书有了初步样
稿以后就给他看了,“我还是仔细阅读的。”
然而,此前多家媒体证实,30位学者被组织在北京某宾馆为张曙光写书,时间是2007年
2月。按照沈志云的说法,在他作序的2006年12月,书即已有初稿。
沈志云承认,西南交通大学确实有部分教师参与撰写该书,只是人数不是最多的。人数
最多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共有13人。
西南交大参与此事的7人中,有4人为该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包括实验
室主任张卫华、常务副主任曾京。沈志云既是该实验室的创办人,也是张卫华、曾京等
人当年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指组织写书——记者注)。现在这件事情我们都不说了,你们要
找学校。”在西南交通大学校内,曾京对来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但他坦言,自己的确参与了撰写该书。
此前媒体报道称,张曙光的这部专著大篇幅抄袭了曾京的研究成果。彼时,曾京回应一
句“不知道”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从目前的情况看,曾京参与撰写张曙光的“专著”时,照搬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于张曙光组织学者写书的事情,曾京认为,面对官员组织写书,追究普通教授的责任
,没有任何意义。
当被问及“组织人写书用‘著’署名是否妥当”时,沈志云表示:“合适不合适,反正
当时讨论就有议论。”
数月之后,这两本“专著”,成了张曙光参选院士的学术代表作,送到了院士们的案头。
张曙光屡被举报触犯学术道德底线
张曙光2007年的增选以失败告终,或许是觉得学历不够过硬,2009年参选院士前,张曙
光开始了西南交大的在职博士旅程。不过,他念了一年就退学了。
按照沈志云的说法,张曙光2009年选院士的时候,他的在职博士学位才刚开始攻读。“
后来,张曙光说,他太忙,没法子上课、写论文。我说那不行,你想当我的博士生,就
得念学分、写论文。”
沈志云称,他当时对张曙光说:“你自己考虑,念我的博士就有这个要求。”后来,张
曙光的回复是,实在念不成了,要退学。
“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不承认他。”沈志云告诉记者,“退学了正好。”
S*********N
发帖数: 6151
2

不过,客观讲,组织专人专著,还是有益的。虽然出发点是坏的。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163.com/13/1025/07/9C11JBB30001124J.html
: 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家门口,面对来访的记者,84岁的两院院士沈志云并不愿对“原铁
: 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作过多回应。
: 追问之下,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披露了为张曙光“专著”作序、张曙光攻读在职博士的
: 部分细节。
: 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度增选院士的路线图中,官员院士候选人的权力和资源优势
: ,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与院士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交织在一起,差一点就让张曙光
: 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
: 2007年,张曙光参评院士时,清华大学教授朱静正好担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学部主任
: ,近日,她告诉记者,她早就对张曙光充满了质疑。而此事件也说明,院士制度需要进

f*******n
发帖数: 2665
3
多么老实的人啊!连做假都不会!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163.com/13/1025/07/9C11JBB30001124J.html
: 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家门口,面对来访的记者,84岁的两院院士沈志云并不愿对“原铁
: 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作过多回应。
: 追问之下,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披露了为张曙光“专著”作序、张曙光攻读在职博士的
: 部分细节。
: 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度增选院士的路线图中,官员院士候选人的权力和资源优势
: ,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与院士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交织在一起,差一点就让张曙光
: 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
: 2007年,张曙光参评院士时,清华大学教授朱静正好担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学部主任
: ,近日,她告诉记者,她早就对张曙光充满了质疑。而此事件也说明,院士制度需要进

f****e
发帖数: 24964
4
学历专著都准备好混了
找了个两院院士,架子大不愿意通融。要是找个名气小些的,博士早都混到手了,像习
胖子就找个没名气好欺负的当导师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163.com/13/1025/07/9C11JBB30001124J.html
: 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家门口,面对来访的记者,84岁的两院院士沈志云并不愿对“原铁
: 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作过多回应。
: 追问之下,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披露了为张曙光“专著”作序、张曙光攻读在职博士的
: 部分细节。
: 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度增选院士的路线图中,官员院士候选人的权力和资源优势
: ,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与院士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交织在一起,差一点就让张曙光
: 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
: 2007年,张曙光参评院士时,清华大学教授朱静正好担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学部主任
: ,近日,她告诉记者,她早就对张曙光充满了质疑。而此事件也说明,院士制度需要进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能不能把收了张曙光钱的院士都抓起来?我来说说铁路和跨越2
教授:中科院关于张曙光贿选回应是在逃避责任2010年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曙光
张曙光贿选院士巨资正在调查ZT刘志军张曙光引进高铁谈判纪实:织梦
本朝又一奇案:2300万元行贿,检方视而不见张曙光参评院士 30人顶级专家团队帮其写专著zt
沈志云院士,高速轮轨技术专家大气啊:张曙光参评院士:30名专家帮其写专著
列了一下,中国高铁世界第一或前列的领域我猜江主席其实还想进工程院当院士
中科院院士称高铁试验最高时速已达520公里王梦恕:我早知道张曙光有问题 没品德不能当院士
中科院院士称高铁试验最高时速已达520公里张曙光受审自曝受贿理由:参评院士需要花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曙光话题: 志云话题: 院士话题: 曾京话题: 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