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 发帖数: 14447 | 1 而不是依赖”全国支援“。例如1950-1957年,上海生猪供应的95%要靠外省支援;而在
文革期间这一比例大幅降低到不足70%。而本地养殖生猪上市供应的比例相应提高到30%
以上。
而按照数量计算,1950-1957年和1966-1976年期间,外省供应上海的生猪数量几近持平
,这也说明了文革期间上海生猪供应宽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本地养殖上市量提高。
从下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上海的生猪养殖在文革期间飞跃发展,养猪存栏量在1979年
达到建国以来的高峰,总体呈现国营、集体、个人养猪全面繁荣的局面。这和改开后流
传的“文革导致经济崩溃,文革干扰经济发展”的论调截然相反。而且也表明文革期间
农户是可以自己养猪的,并没有给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情
,和”早请示晚汇报“一样,仅仅存在于文革头三年那个短暂的区间。
和文革期间上海养猪业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79年实行承包到户的所谓农村改革
之后,80年代上海养猪业就开始走上颓废道路。不但是集体和国营养猪存栏量拾阶而下
,逐步下滑,农户的养猪存栏量也呈现出大幅下滑的态势。与之相对应的是,1988年上
海生猪供应的88%来自外省,远高于1976年的67%。
以下是上海生猪养殖的数据。
一、农户养殖。
1961年末,农户养猪圈存47万头,占全市圈存总量43%。
1965年末,户圈存猪86万头,占圈存总量47%,户均0.8头。
1970年代,户养猪年末存量约115万头,占圈存总量36.5%,户均0.9头。
改开之后,户养比例先升后降,养猪总量也总体降低。
1995年,户圈存猪49万头,不足70年代的二分之一;占总圈存量也降至23%。
二、集体饲养
1964年起,集体饲养持续发展。(这也和上海1964年敞开销售猪肉的时间吻合)
1971年,实现“一亩地一头猪”。
1979年,全市饲养量760万头,上市量415万头。
1995年,全市年饲养量234万头,还不到79年养猪量的三分之一。
三、国营农场
1960年10月起,上海建立了16个畜牧场。
1963年4月,上海市农垦局成立。当年国营农场上市生猪1.23万头。
1965年国营农场上市生猪3.27万头。
1978年上市14.96万头,较1963年提高了11倍。
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国营农场生猪上市数量总体下降。
80年代国营农场生猪上市量降至年均8.55万头,较1978年减少了四成左右。
数据来源:上海农业志
http://goo.gl/fOnAe | k**a 发帖数: 1181 | 2 http://www.hprc.org.cn/cnki/zdsj/200906/t20090610_7983.html
1950年至1953年市区猪肉完全敞开供应,人均年消费水平逐年上升,1950年为9.83公斤,
1951年为10.78公肉类票证之一斤,1952年11.35公斤,1953年为13.41公斤,以1953年为最
高。
1954年长江发生大洪水,所以1955年全国生猪收购下降,到1955年的下半年货源开始紧张
,12月1日,本市首次实行猪肉凭票供应,规定凡在本市报有常住户口的居民,不分市区、
郊区,也不分大户、小户一律按月定量每人每月发给375克(7两多一点)的猪肉票。鉴于
当时正值生猪进入上市旺季,又逢新年临近,故在12月23日起不再实行凭票购肉的办法,
这次凭票供应前后历时23天。
在1954年至1956年期间,上海市区的猪肉供应虽然保持敞开供应的局面,但已是外松内紧
,1955年的供应量只有1953年供应量的53%。
到了1957年为保证猪肉的供应,从1月1日开始,又对居民实行凭票供应办法,规定市区居
民每旬定量为125克,元旦加125克、春节加625克,这期的凭票供应办法历时7年零5个月。
1957年以后,由于全国生猪的生产满足不了消费的需要,货源日益趋紧,1958年农村又刮
起共产风,给农、牧、副业带来严重的损害,接着又遇到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1960年
至1962年),在这种情况下,本市不得不再次采取凭证凭票限量供应的办法,对居民发的肉
票逐旬宣布供应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供应方法和定量几乎月月有变化,年年都不同,
到1964年5月底为止,居民每旬的供应量,平时加6640万元。
十年动乱期间,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下,就是再大的困难,也要力保上海,所以上海的
肉食品供应还是充足的。而别的省份由于供应不足,不得已采取了凭票供应的办法,邻近
上海的地区就转向了上海市场,购买返销肉,因而造成猪肉库存比1975年初减少一半,为
此从1976年7月16日起,工商局决定再次采用凭票供应办法,标准为:市区居民常住户口每
人每月供应金额2元,(折算猪肉2斤3两),春节加2元,元旦、五一、国庆加1元;郊区居民
每人每月1元5角,春节加2元,农民每人每月供应1元,春节加1元,本期供应办法历时3年多
,到1979年10月结束。
到1979年春节后逐步敞开供应,1980年、1981年猪肉的存量购大于销,为此市政府多次采
用折扣销售的办法。
到1984年12月23日,为保持市场的稳定,对市区居民又采取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规定凭
“上海市购物证”购买猪肉,每人每月定量3元3角(折合统货猪肉3斤),本次办法到1985
年4月20日结束。
1987年11月21日起又对市区居民实行凭票供应,这也是最后一次实行凭票供应办法,发给
“副食品购买券”,凭券购买猪肉每人每月3元,重大节日再另外增加供应,1988年5月调
整为4元8角,直到1992年5月取消,共实行了5年半。
解放以来,市区居民的猪肉凭票供应最低平均定量是1961年的1.03公斤,最高是1977年的
15.47公斤,所以当时肉食品行业就有一句“食品行业,多啦多,少啦少”的说法。
禽蛋公司和食品公司在历史上多次分合,直到1993年成立上海市食品集团公司时又合在
了一起,历史上禽和蛋的供应也是实行“按户定量、凭证供应”的。如1959年春节凭证
每户供应禽半只、蛋半斤。同年国庆每户1张券供应禽1只,蛋品由市食品公司统一发蛋
券,每人一张券,每张券买一只鲜蛋或再制蛋。1960年春节对家禽凭票分大户小户供应。
1961年由市统一发《春节副食品购买证》,每户一张,大户为红色证,小户为白色证,购买
的商品包括家禽、蛋品等。1962年的《春节副食品购买证》大户为红色证,小户为绿色
证,购买的范围为所居住区内,全市不通用。1963年的春节由市禽蛋公司发“节日票”,
从1968年至1990年不同商品采用不同的供应办法,但大多数都采用了凭票供应的办法。 | y***l 发帖数: 1371 | 3 要看照片,没照片没真相。最好有视频,上海60年代初就普及相机了,文革期间应该有
不少摄像机了吧。 | C***3 发帖数: 1719 | 4
你得到了他
【在 y***l 的大作中提到】 : 要看照片,没照片没真相。最好有视频,上海60年代初就普及相机了,文革期间应该有 : 不少摄像机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