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 发帖数: 2104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rt 讨论区 】
发信人: zooho (zooho(啦啦啦)), 信区: Heart
标 题: 转贴 看荣格自传 读后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8 12:24:45 2014, 美东)
荣格和弗洛伊德 都有些意思
更倾向于荣格
看到两篇他自传的读后感 很有趣 |
z***o 发帖数: 2104 | 2 穿越梦,穿越生死
在读《荣格自传》前,我对荣格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读完他的传记,我知道我又及时
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我感觉他与博尔赫斯有些像,都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但他
们又是如此的不同,博尔赫斯象一个历经苍桑的老人的背影,而荣格更象一个治学严谨
的人类医生,在他眼中,没有伤感,没有不正常,他需要做的只是找出病因。但他不只
是一个医生,他还是一个博学之士,是一个人类学者,是一个满怀爱心的人。在他的自
传里,他自己的现实经历,他总是一笔带过,而对于那些给了他心灵震憾的事、人、经
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想说清楚。
荣格的早年曾多年从事精神病的研究和治疗,他说,每一个精神崩溃者的背后,都
一定有一段心酸的故事,他陷入崩溃之前,一定有事件将他心中所珍视的东西弄得粉碎
。
他一再地提到梦,这注定他会和弗洛依德相逢,但他不相信一切只是“性”那么简
单,这也注定了他和弗洛依德有一天会分道扬镳。
荣格好象和尼采上的是同一所大学,只是荣格上大学的时候,尼采可能已经疯了。
我很好奇,如果尼采早一点遇到荣格,荣格能不能把尼采的病治好。
关于他和尼采的不同他这样说:
“我确确实实存在着,我并不象尼采那样是一张白纸,在精神的强风中到处乱飞。
尼采失去了其立脚的根基,原因在于他除了他思想里的内心世界便一无所有——应该说
,他的内心世界拥有他比他拥有内心世界更甚。他断了根并在大地上空飘荡,因此他不
得不采用虚夸和不现实的办法行事,但对我来说,这种不现实却是可怕的根源,因为说
到底,我是以今生今世作宗旨的,无论我是如何执着或者洋洋自得,我总是懂得,我正
在经验的一切,最终总是归结到我的这种现实的生活的……”
荣格最有名的当然是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意思是说,我们的祖先不仅会把生物学
意义上的基因遗传给我们,还会遗传给我们他们的记忆,比如远古时代一次围猎,或者
遭野兽袭击,对黑暗的恐惧,对光明的渴望,都会通过某种很隐蔽的方式遗传给我们。
荣格将这样一段话刻在了他家的石头上:
我是个孤儿,举目无亲。然而我却浪迹天涯,我是一个人,但却与自己相反。我同
时是年青人和老人,我不知有父亲,也不知有母亲,因为我过去曾象鱼那样被人从水中
捞起,或者象一颗白色的石头那样从天而降。我游荡在树林和高山之中,但却又藏在人
那最深处的灵魂里。对每一个人来说,我是必死的,然后我又不在时光的轮回之中。
他的这段话让我想起博尔赫斯的小说《另一个人》来,说是的我与我的相遇,当然
是跨越了时空的。
关于死后的世界,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迷。有时我想,死就象博尔赫斯说的,是肉
体和灵魂的彻底泯灭,有时凭直觉又觉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就象
生命的产生一样不可思议。
依荣格的理解,人死后的意识是会独立存在一段时间的,他会徘徊在我们感觉不到
的时空之外。有时我们在梦中会梦到死去的人,就是我们误闯了他们的时空,或者在我
们梦中的时空里,有一个我们灵魂和死去的人可以共同出入的领地。
荣格写到他的不久死去的一个朋友曾引领荣格到达他的书房,指给他一本书,第二
天,他去找那本书,真的找到了。
关于我们的生命及人类的文明,荣格这样说:
“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永无休止的生长和衰败时,我们实在无法不怀有绝对的
人生如梦之感。然而,我却从来不失去那永恒流动中有生存着并永不消失的某种东西的
意识。我们所看见的是花,它会消逝的,但根茎,却依然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我们祖先的“死生一也”的意思,如果是那也很正常,我知
道荣格对中国的某些东西其实很在行。
面对这样的大师,我不能不表示我深深的敬意:
你是我的私人医生
但我无颜向你诉说病情
我宁愿相信你说的死后世界
好使我相信
人因为没有尽头
而有了尽头
只有在你的眼里
疯子才不是疯子
只是某种粉身碎骨
只是某种毁灭
来不及重新整合
你的预感
让我知道生命的宿命
一生不是漫长的一生
而是将早写就的一切
缓缓展开
死也不是死
而是进入某种神秘
我们永远不知 |
z***o 发帖数: 2104 | 3 思想幻想?--荣格自传
不是鸡毛蒜皮小事的堆积,不是名人轶事的猎奇,更不是辉煌荣誉的显摆,荣格打开他
的心灵,跟我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对精神世界有兴趣的人,绝
对要认真的看一看。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许多的感想,只是还没理清楚,先说一点理清
楚的吧。其他的,等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再说吧。
梦的解释or解释的梦
荣格在他的这本自传中,讲述了他许多的梦和他对梦的解释,都挺有道理。只
是,让我常感觉不是他的梦后,才有了他的解释。而是先有他的解释,再有的他的梦。
就是说,因为他解释里的那些“原因”,才导致了他的梦。这么说也不太对,举例吧:
他梦见了他死去多年的父亲,来询问关于婚姻的事。他觉得这事指向了他母亲
的死亡。因为这样他的父母,不久就又要开始婚姻生活了。他是在他母亲去世前做的这
个梦,等他母亲去世后,才意识到这个梦是指向他母亲的死亡。
荣格对这个梦的解释,有一种倾向于意识具有跨越时空交流的能力。有他父亲
在另一个世界,对他进行询问的意思。大体上来说,就是他认为这个梦是出于自我外的
某种意识,对自我的影响。而我觉得,这其实都是出于他本身的意识。
就这个梦而言,我想先做一个假设。我觉得对他的许多预言类梦的超越个人意
识的解释。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想法,潜意识的模糊计算和判断的能力是很强的,某种
程度上而言是远超意识的——灵感的诞生,就可以看做是潜意识的活动。(弗洛伊德在
《日常精神病理学研究》里对人无意识下的精确举动的讨论,也可以说明潜意识的模糊
计算和判断的能力是多么强大。)所以,我觉得我的这个假设还算是挺可靠的。
所以,对这个梦的解释,我们可以抱另一种看法:
因为各种各样的迹象和经验的判断,他已经意识到他的母亲可能就快要去世了
。他就开始做关于她母亲去世的梦。(他母亲死的那天,他又做了一个梦,他的解释是
意味了他母亲的死亡。而他没写出来,或者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呢
。)
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什么意识的跨越时空的神奇力量,而是出于他自己潜意识
的模糊判断活动。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母亲死的那天,他正好做那个梦呢?为什么会这
么巧合?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想,如果他在做他父亲来询问他关于婚姻理论的那天,他
母亲去世了。他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这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巧合,那一段
时间,他都在做有关他母亲去世的梦,而他母亲真的去世的那一天,正好碰上了某一个
梦。
再比如,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的一个朋友挂了,他梦到他这个死去的朋友来到他身边,带着荣格去了他家
,踏着一个椅子,指着第一层书架上的一本书。他醒后,他去了这个朋友家,在他朋友
老婆的同意下,去了那间书房。看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找到了那本书——《死者的遗
产》。到这里,他也没有再说什么解释,只说这个书名比内容重要,跟他的什么经验联
系。
他的意思,也在于表达一种意识的超验性。
而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解释来看待这个梦:
我们知道,潜意识有比意识更大,更强的记忆能力。大量的信息,进入我们的
大脑。我们的意识能意识到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潜意识能意识到的要多上许
多。
所以,虽说荣格他自己说他并没有怎么留心过他朋友的书架。而他的潜意识可
能已经记下了许多,甚至对那书有印象都不奇怪。有可能荣格想到了他朋友遗产的问题
,所以做了这个梦。
我觉得这样的解释,还是挺站得住脚的。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这种解释,我觉
得远比把意识提到一个玄的境界里去,更加可信。
关于集体意识的一点想法
集体意识的存在,几乎可以算是公认的了。而关于集体意识的传承,一直是个
迷。我觉得荣格有把这种意识的传承,变成一种超验的,超越时空的一种继承。
我觉得,与其相信这样的说法。还不如相信我的脑电波猜想:
每个人都是存在脑电波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一个国家,一个种
族,甚至与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这个群体的,共同部份的脑电波。意识的传承,可以做
这样的猜想——刚出生的孩子,在这样集体的脑电波的影响下,产生了类似的的心理特
征。
这个猜想,我自己都觉得很荒谬。但比荣格的假设要可信得多。
我觉得荣格是很具有宗教感的,具有与宗教联系的倾向。也许这跟他出生在一
个牧师的家庭里有关。而我比较具有唯物的倾向,因为我是在唯物主义的教育下长大的
么。所以我猜想,人的内心可能会存在一些倾向,使人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向这种倾向
靠拢。这种倾向的建立很可能跟小时侯的受教育情况和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
我对荣格对梦的解释的这些不同的看法,也是出于我的唯物倾向。从这个角度上而言,
我们是没什么差别的——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猜想和观念。 |
z***o 发帖数: 2104 | 4 荣格的“佛性”
的确,不能用实验科学,甚至是科学方法的标准来检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
psychology)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将它们划归解释学(
hermeneutics)更为合适。正如书中所说:“他并非不熟悉科学方法(他的早期研究已
经证明了这一点),而是他的眼光必须超越科学”。"Science comes to a stop at
the frontiers of logic, but nature does not: she thrives on ground as yet
untrodden by theory." --Jung
那么荣格心理学,在当前科学替代哲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最强有力手段的形势下,
价值何在?一方面,从客观上讲,我愿意接受以下说法:“他不能容忍的是 ...... 拒
绝相信一切不能为科学所解释的事物。他要求给予那些非理性的、不受因果关系制约的
、科学认为不值得关注的体验以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主观上讲,这类体验大量
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性的喜怒哀乐(如果不是生老病死的话)和社会结构根
源的显化(manifestation)。这就有理由去找寻一条心灵成长的道路,在荣格心理学
里,这就是个体化(individuation)过程。
相较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明显还原论倾向,荣格心理学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整体。荣格理论的框架核心即他所感知的“原型”(archetype)。原型是“所有
人共有的同一的精神结构”。“在荣格看来,个人经验的作用就是发展已经存在的东西
——即激活已经存在于自性中的原型的潜能”。原型的概念不太容易让人接受(不太符
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根据荣格思想的东方神秘主义倾向(如对曼荼罗的运用
),可以做一有趣的联想。在佛教思想体系中最难领悟的概念是“空性”和“佛性”,
这两者看似极端实为一体两面。没有体悟这一点即会对佛法感到困惑,或者认为佛教是
消极的(“四大皆空”)。“佛性”即“圆满”,是众生在未证悟之前皆具有的潜能。
在佛法中,“佛性”是不可言说之物,而荣格则把其视为“人类的古代遗迹”从而将其
具体化。“原型可以在人们身上引发类似的思想、意象、基本神话主题、情感,以及观
念,而不论他们的阶级、信仰、种族、地理位置或历史时代如何。一个个体全部的原型
禀赋构成了集体潜意识,其权威和力量归属于一个核心,它负责整合整个人格,荣格称
之为自性”。“自性”(Self)处在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中心,它与“自我”(
ego,即我们的意识)相对。“自性”的本质同样难以言说,“我们可以把它体验为一
个深层的谜团、一个秘密的资源或内心深处的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把它与“佛性
”等同。
模式。沿着“自性”中心绕行(circumambulation),荣格的理论框架展现出一种
对称美。最里层是集体潜意识,此其外是个体潜意识,再之外是意识。与“自我”处于
意识中相对,处于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中的分别是“情结”(complex)和“原型
”,并且它们一一对应。“自我”通过ego-Self axis可以感知“自性”,而在潜意识
层面,“自我”可以描述的只有“情结”和“原型”及其联系。在“自我”通过意识/
潜意识层面的探索得到发展的过程中,荣格划分出四种心理功能:感觉(sensation)
、思维(thinking)、情感(feeling)、直觉(intuition)。其中思维和情感是理性
功能,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功能,它们同等重要。再根据两种心理态度——外倾(
extravert)和内倾(introvert)——组合出八种心理类型。进一步设定,每一个体“
倾向于发展两种功能,通常一种是理性功能,另一种是无理性功能;其中一种成为主要
的或优势功能,而另一种则成为辅助功能”。而另两种功能则相对地保持潜意识状态,
和阴影(shadow)联系在一起,其中和优势功能相对的那一种就成为劣势功能,也就是
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性格弱点。这种高度工整的、形而上的模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
的典型例子比比皆是。根据这种分析,我的心理优势功能是内倾思维,辅助功能是内倾
直觉,两者差距不大,时有互换;相对的阴影是外倾情感(匪夷所思的迷恋)和外倾感
觉(路痴),前者是劣势功能;在个体化(individuation)过程中,似乎内倾情感和
内倾感觉稍得发展。
发展。荣格理论的正能量在于它是一种心理成长动力学。荣格坚持发展是最重要的
动机,通过不断超越“自我”,激活集体潜意识中的各种原型的潜能,是生命各个阶段
的共同目标,这就是个体化的过程。“自性”在这一终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精神核心的协
调作用。除此之外,荣格还指出每个人在精神发展和社会适应中重要的一些原型:人格
面具(persona)、阴影、阿尼玛(anima)、阿尼姆斯(animus)。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个体中某个原型在意识中的显化,和与其相对的原型在潜意识中的压抑所造成的不平衡
,而发展的机遇也正隐藏在这一不平衡所带来的困扰甚至痛苦之中。例如,神经症(
neurosis)是指生活在人格面具中,多见于外倾的人;精神分裂症(psychosis)是指
生活在潜意识中,多见于内倾的人。“当人们满足于对生活问题的不充分的或是错误的
答案时,他们就会患上神经症。他们寻求地位、婚姻、名誉、外部的成功或金钱,但即
使已经获得了他们所寻求的东西,他们仍然感到不快乐”。相反,内倾的人一旦通过自
身力量找不到“意义”,就会“迷茫”,但这种迷茫又很难通过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来
缓和,这就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根据荣格的观点,所谓的“症”都是发生在直面和试
图克服人格阴影的过程中,所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预示着人格的发展,这是非常积极
的观点。此外,荣格对于梦的阐释与原型理论相符,并论及梦的象征作用具有超越(
transcendent)功能,且将放大(amplification)和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
)作为心理成长和心理治疗的手段,这些都展现了荣格心理学不仅关注人格发展的解释
,更注重探索实现发展的途径。这一点,与佛教的注重实修不谋而合。
在曼荼罗的制作中,先是精心雕琢,而后一扫而空,“佛性”与“空性”于此融和
。"To be normal", he said, "is the ideal aim of the unsuccessful." 荣格所走
的路,必不是芸芸众生的救赎之道。不过,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The way
up and the way down are one and the same." --Heraclitus
(20140324增补)那么,荣格在这条路上走了多远?作者在结尾引用了荣格的信件
:“我试图发现我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真理和最清晰的光亮;既然我已经达到了自己至高
的顶点,不可能再行超越,那么,我便守护着我的光亮和我的财富”。 |
L*****e 发帖数: 2926 | 5 《时光旅人之妻》非常精巧地表达你的标题
另外,好多心理学陷入了“自我冥想”的窠臼,甚至比庄子都高明不了多少
荣格要是多上几年neurobiology,估计他的思路要冷静很多
因为大脑里的思路固然有不少是有序生成的(有因有果),但很多也是无序的,跟身体
其它部位的生理状态也很有关系
我大学的时候会喜欢和讨论梦境,但过后基本不追问这些问题了,觉得特别愚蠢。当然
荣格热衷把自己想法交待出来没错,但拿出来骗人或博取认同/同情就非常不对了。
【在 z***o 的大作中提到】 : 穿越梦,穿越生死 : 在读《荣格自传》前,我对荣格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读完他的传记,我知道我又及时 : 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我感觉他与博尔赫斯有些像,都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但他 : 们又是如此的不同,博尔赫斯象一个历经苍桑的老人的背影,而荣格更象一个治学严谨 : 的人类医生,在他眼中,没有伤感,没有不正常,他需要做的只是找出病因。但他不只 : 是一个医生,他还是一个博学之士,是一个人类学者,是一个满怀爱心的人。在他的自 : 传里,他自己的现实经历,他总是一笔带过,而对于那些给了他心灵震憾的事、人、经 : 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想说清楚。 : 荣格的早年曾多年从事精神病的研究和治疗,他说,每一个精神崩溃者的背后,都 : 一定有一段心酸的故事,他陷入崩溃之前,一定有事件将他心中所珍视的东西弄得粉碎
|
L*****e 发帖数: 2926 | 6 对 解释学 一种解释形态(或叫忽悠形态)
【在 z***o 的大作中提到】 : 荣格的“佛性” : 的确,不能用实验科学,甚至是科学方法的标准来检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 : psychology)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将它们划归解释学( : hermeneutics)更为合适。正如书中所说:“他并非不熟悉科学方法(他的早期研究已 : 经证明了这一点),而是他的眼光必须超越科学”。"Science comes to a stop at : the frontiers of logic, but nature does not: she thrives on ground as yet : untrodden by theory." --Jung : 那么荣格心理学,在当前科学替代哲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最强有力手段的形势下, : 价值何在?一方面,从客观上讲,我愿意接受以下说法:“他不能容忍的是 ...... 拒 : 绝相信一切不能为科学所解释的事物。他要求给予那些非理性的、不受因果关系制约的
|
z***o 发帖数: 2104 | 7 他还是努力想表达自己吧
也是凡人
至少给后人一点启发
不算为过吧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时光旅人之妻》非常精巧地表达你的标题 : 另外,好多心理学陷入了“自我冥想”的窠臼,甚至比庄子都高明不了多少 : 荣格要是多上几年neurobiology,估计他的思路要冷静很多 : 因为大脑里的思路固然有不少是有序生成的(有因有果),但很多也是无序的,跟身体 : 其它部位的生理状态也很有关系 : 我大学的时候会喜欢和讨论梦境,但过后基本不追问这些问题了,觉得特别愚蠢。当然 : 荣格热衷把自己想法交待出来没错,但拿出来骗人或博取认同/同情就非常不对了。
|
L*****e 发帖数: 2926 | 8 作为文学作品是没有什么啊 作为科学论据就狗血了
个人浅见浅见啊
【在 z***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还是努力想表达自己吧 : 也是凡人 : 至少给后人一点启发 : 不算为过吧
|
x*******a 发帖数: 11067 | 9 “人死后的意识是会独立存在一段时间的,他会徘徊在我们感觉不到的时空之外。有时
我们在梦中会梦到死去的人,就是我们误闯了他们的时空,或者在我们梦中的时空里,
有一个我们灵魂和死去的人可以共同出入的领地。”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讲人死后的的灵魂不灭的。想不起来名字了。好像是一个女记者在
海啸里死里逃生,还有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死了,但是死去的救了另外一个。那样的
电影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很安慰。荣格的书也是嘛? |